肝素钠尿囊素凝胶和维e:怎样有效观课——有效观课议课之f二(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2:52:11
怎样有效观课——有效观课议课之三(2)(2010-08-03 14:40:14)转载 标签:

教育

六、让观课成为学习教学的过程

请各位朋友想一想:什么样的情况下您听课最认真,收获最多?

我的回答是:在我接下来就要上这一课的情况下,我一定会高度集中精力,不放过每一个有意义的细节,并且会让自己的大脑高速运转起来,思考哪些东西可以借鉴,我该怎样吸收和改造,这种情况下我听课收获最多。

提高观课效益,需要的就是这种“接下来我要上这节课”,从而积极主动地思考“假如我来执教,我该怎么处理”的状态。 这种状态和思考使观课者不做旁观者,而是深入地沉浸其中,使观察和研究一节课的过程真正成为自己准备这节课的过程。有了这样的基础,一方面是万一要让自己教,自己不会手忙脚乱;另一方面是可以防止在议课时空谈理论,使教学改进的意见建立在可以操作的基础上。

不信您就试一试,看有没有这样的效果?

我自己曾经有这样的经验:

在河南省济源市实验中学观察张老师上周敦颐《爱莲说》的时候,有学生了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课文中‘中通外直,不枝不蔓’是什么意思?”在观察和研究张老师的处理方法的同时,我自己在想“学生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我来教,我该如何处理?”想了一阵,我找到的答案是“北方地区气候干旱,水面不多,有的学生可能没有看到过莲”,对于应该怎么办的问题,我想到的办法是:用简笔画画出莲藕的生长环境和生态特征,然后以此为线索展开教学。

在以后的教学中,张老师组织学生背诵《爱莲说》,我发现学生背课文时,找不到回忆的线索。我又想“如果我来教,我该怎么办?”找到的答案是可以利用简笔画中莲的生态结构图为线索。

上到后来,是分析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我的感觉是学生还没有真正理解,对此我又是一问:“我自己该怎么理解?怎样才能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

三个问题纠集在一起,我想到的办法都是利用好简笔画的基础。在这里,简笔画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于是我用笔在观课记录本上简单画一画莲藕的生长环境和生态特征,自己看一看还勉强可以看明白,心中就充满了试一试的渴望。

济源市教育局师训科的常亚歌老师和这所学校的卢军玲副校长曾经希望我在他们学校上一上课,最好同课异构。因为过去只教过一节初中语文,我一直不好答应,现在有了学习 张老师的基础,自己有了新的想法,正好试一试。

下课后,我给 常老师说:“如果学校还有班级没有学过《爱莲说》,我下一节就同课异构。”

七、在观课中发挥教学想象力

在主持“首届华语地区小学语文教育研讨会暨课堂教学观摩学术活动”论坛的时候,有一位大陆的参与教师对来自香港、台湾、澳门、新加坡的专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我们请你给我们在场的教师说一句话,你们将会说什么?”

这是一个即兴的命题。

香港小学中国语文教育研究学会会长、保良局蔡继有学校总校长 刘筱玲博士说:“理解你的学生,相信你的学生。”

台湾小学语文教育学会理事长 赵镜中博士则说:“丰富你的想象力,对教育要有想象力。”

澳门中国语文学会理事长 胡培周先生说:“让学生对你的教学活动有兴趣,对别人的经验要有转化。”

来自新加坡 江老师教学中心的江海婴总裁说:“做学生喜欢的教师。”

我再把上一次数学活动中听到的台湾高雄市立博爱国小的数学教师洪雪芬老师的“爱自己,栽培自己”移过来,就成了我在这两次活动中听到的给教师的五句话。

我越来越意识到,思想应该成为一种行动,而不是仅仅成为一项成果。对这五句话进行思想,我得出了什么呢?

“理解你的学生,相信你的学生。”一方面是刘校长多年的教育工作实践的经验总结,另一方面,这是她对大陆教师教学有所了解之后有所指的。指什么呢?在我看来,是我们很多老师在教学活动中不相信学生,不放心学生,包办太多,做了很多本应该由学生做的事,比如思考、实践。由于教师不敢放手,学生不但得不到锻炼和表现,还养成了依赖等待的习惯,结果是教师感觉很累,学生的发展还受到了限制。我看了一些,自己也实践了几节基于信任学生、给学生以更多学习自由和智力挑战的课堂教学,总体感受是,改变目前过于“小步子”、学生亦步亦趋的教学方式,学生的见识、能力和水平都给了我们惊喜,而学生在充满智力挑战的教学活动中,也表现出了更大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

胡培周先生的“对别人的经验要有转化”涉及教师如何学习和借鉴别人经验的问题。也就是说,自己要有思考,要把别人的经验内化,要和自己的实际结合起来。这和我多用“思想”为动词的主张差不多。我原来有一个观点,每一个相对成熟的经验都可能包括具体做法、做事所要遵循的原则、指导原则背后的理念和思想三个层次的东西。勒温有一个观点:“没有比最高明的理论更适于运用。”学习做法只是模仿,在此基础上掌握原则可能成为技术熟练者,只有理解了指导原则背后的理念和思想,才可能成为创造性实践者。现在进一步,我把思想用做动词,我更主张思考提供经验者背后的道德理想和思想方法,得人“鱼”不如得人“渔”。

江海婴总裁的“做学生喜欢的教师”聚焦的是师生关系。她是新加坡一个私营教育集团的总裁,首先看重的就是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我曾经研究和思考有效教学的问题,我认为教师的行为有效首先表现在教师能引起学生的跟进反应,而学生自觉跟随最终要基于对老师的信任。这种信任一是源于对师爱的信任,二是源于对师能的信任,因此增强教学有效性需要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为基础。在这里,“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实质上是有效教学的条件。

洪雪芬老师的“爱自己,栽培自己”,是说该如何对待自身的成长和发展问题。她的这一句话振聋发聩,对教师学习和成长具有观念转变的意义和价值:因为我爱自己,所以我要栽培自己,栽培自己是爱自己的一种表现,是追求幸福生活的一种行动。我相信,有了这样的态度,教师的学习和成长就不再是外在的强制,而应该是一种内在的自觉和主动。再想一想,栽培自己的意义岂止在爱自己,它的价值还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中。挪威的戏曲家易卜生说:“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妙的法子莫如把自己这块材料塑造成器。”

“丰富你的想象力,对教育要有想象力”对我触动最大。我相信,一方面这是赵博士多年实践和研究的体会,另一方面,这也应该是他对大陆教师有所研究提出来的。针对什么呢?我们很多教师一谈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就说这条件不行,那条件不够,一切现状似乎都理所当然,与我无关。赵博士认为,教师需要责任心和使命感,只有在责任心和使命感的驱动下,教师才可能具备想象力;有了想象力,教师才能敢于创新,勇于实践。

这样,在思考“假如我来教”的时候,就不能仅仅研究和借鉴做课教师的现有行为,因为仅有借鉴只是模仿,我自己的教学需要我自己来创造和超越,而要创造和超越就需要在培养自身的批判意识和解放精神的基础上,合理发挥教学想象力,用想象力去发现和创造一种新的教学可能。有如小威廉姆 E .多尔在《后现代课程观》中所说:“如果现代主义将‘思想’视为‘是’什么的隐含表现,后现代主义则将其视为一个及物动词:‘可能是’什么。正如布鲁纳所言,我们要用我们的思想去创造一个可能的世界。”

八、成为做课教师的助教

观课议课是同伴之间的互助行为。我们进入教室的目的,不是简单地评价和讨论做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而是参与其中,帮助和促进做课教师的教学。这样,观课教师就有了另外的角色:当好做课教师的助教。 一边观察教学,一边支持教学,做教学活动的支持者和促进者,成为做课教师欢迎和喜爱的伙伴与战友,这是我们对观课教师的角色定位。

从帮助和促进教学的角度,观课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不能在观课时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受到过多干扰,在授课教师实施讲授、提问等教学活动时,观课教师不要和身边同学交流,以免造成周围同学精力分散。第二,在学生活动时,如果学生有困难,观课教师可以帮助他;如果学生有创造、有进步,观课老师可以鼓励他,让学生感受有老师在身边是一件舒适的事。第三,对于教师的教学要求,观课教师要给与积极的配合和支持。比如,在做课老师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同学们可能不会很快投入,这时,观课教师就可以就近指导学生,比如小声提醒“老师要求你们干什么呀?”“你能不能先说一说,其他同学好好听。他说完了,你再说……等一会找一个同学向全班交流。”左边一个组活动起来了,再看一看右边的小组。每个观课教师帮助七八位同学,一节课做下来,四五位观课教师就可以帮助二三十位同学。

当然,这样的参与必须把握时机,注意适度参与,防止过度参与以至于喧宾夺主,抢了做课教师的“镜头”,使做课教师难堪,结果适得其反。

一方面,观课教师不要抢了做课教师的镜头,另一方面,做课教师又不要过于关注观课教师的行为和态度。曾经有一位老师要参加优质课比赛,用短信问我:“上公开课制胜秘诀是什么?”我说:“眼睛不要看评委,不要看听课教师,你眼睛中应该只有自己的学生。”如果做课教师过于关注观课教师,就可能弄巧成拙。

九、发现有讨论价值的教学故事

“观”是什么?龚鹏程认为,“观如鹤鸟飞在天上,足见天地之大,品汇之众。” 可见,“观”的时候一方面需要与观察对象保持一定距离,有了距离,学会脱身才可能观察,“身在庐山”很难认识“庐山真面”。另一方面,“观”的任务是广泛占有观察对象的信息。再者,“观”需要从大处着眼,不要盯住偶然的失误和缺陷不放。

“察”是什么?孔夫子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大家都讨厌的,我要详察,大家都夸奖的,我也要详察。这种详察是透过表面现象的仔细考察。“察”一方面需要仔细看,另一方面“察”字以“示”为底,“示”通神灵,需要心灵感悟和体察。

“观”“察”合用,一从宏观着眼,一从微观入手。如何观察呢?孔子又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既要看他的作为,了解他的思路,更要考察他的动机、价值追求,这样就能够更真切地认识和把握观察对象。

这样,观课的“观”不仅要用耳朵,强调用多种感官(包括一定的观察工具)收集课堂信息。在多种感官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的观察,观课追求用心灵感受课堂,体悟课堂。从对象上,除了语言和行动,课堂的情境与故事、师生的状态与精神都将成为观察、感受的重要内容。另外,在观课过程中,要从大处看,从关键问题看,不拘泥于、纠缠于偶然、个别的现象,比如偶尔的口误、笔误。同时又必须充分占有信息,分析信息,理解信息,针对现象,解释现象。

观课议课要围绕课堂上的事实和现象展开,这样,在观课中发现有价值的教育事实和现象,使其具有讨论价值就成了观课的又一项基本功。 我们常说,要训练一双善于观课的眼睛,就是要善于从不起眼的事实和现象中以小见大,引起对日常而关键的教学行为的反思和改进。

在一次观课活动中,我发现,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还没有指定同学来回答,班上很多同学已经转身去看那几个经常被老师叫起来的同学了,我觉得这是一种放弃思考责任的行为。课后议课,围绕这个现象,我和授课教师有这样的交流:

陈大伟(以下简称“陈”):张老师,不知道你对这一节课学生参与教学交流的状况怎么看待?

张老师(以下简称“张”):我觉得学生参与是积极的,他们回答问题很踊跃,而且同学发言时,其他也很注意彼此倾听。

陈 老师,你发现了什么?

陈:在其中一个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都自觉地面向发言的同学,认真倾听,这是我感触比较深的,也是一种很好的现象。但后来我注意到,有的时候,在发言的同学还没有被叫起来的时候,就有一些同学转身面向几个经常发言的同学了。

张:有这样的事情?我上课时到没有注意到这样的现象。他们主要看那几位同学?

(陈说几位同学在课堂上所坐的位置,此处略)

张:是不是我叫他们起来的回答问题的次数多了一点?

陈:从我注意到这个现象到下课结束的时间里,我粗略地估计了一下,这四位同学被教起来回答问题的机会占你提出问题的 60%,他们最多的回答了六次问题,最少的三次。

张:你是不是认为,这几位同学回答问题多了,其他同学就养成了依赖心理,遇到问题就首先看他们,等他们回答?

陈:我觉得有这种可能,因为问答问题的同学还没有没叫起来,有的同学就开始转身面向他们了。你说是依赖心理,我觉得很好,当然也可以说,这是在放弃思考和参与的责任。

张:现在想一想,平时也有这种现象,只是过去没有注意过。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办呢?

陈:是否可以这样考虑,首先是提出问题以后,不是急急忙忙地把学生叫起来,而是给一个等待的时间,让学生有一个思考的时间,这就给那些思维反应不太敏捷的同学一个机会。这时,哪怕有人举手了,估计已经得到有价值的答案了,也不要急着叫学生起来回答。另外,老师心中也不能先有“这个问题最好谁来回答”的心理和目光预期。如果老师首先把目光放在几个思维敏捷的学生身上,同学们自然也就把希望寄托在这些同学身上。

张:你的意见很有道理。可是在课堂上,就那么几个同学积极举手,我们又该怎么办?

陈:我说一说我的观点和曾经的一个经验。

我个人主张在课堂上不能给学生自我放逐的机会,也就是不能放弃思考和参与的责任。无疑,课堂上总有那么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对于困难学生,我觉得老师的帮助是重要的,但最重要的是要让他们自助,不能让他们自我放弃和主动边缘化。

我曾经执教《燕子专列》,在对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贝蒂救燕子”进行分析的时候,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在这一段读到了什么?”尽管已经有很多学生举起了手,我还是选择了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没有举手的同学。

一叫到这位同学,我就听到后面听课老师担心的声音(后来在讨论课的时候,这个班的老师说这位同学成绩很差,几乎从不参与学习交流)。在我看到这位同学的时候,他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我注意到,他这里的“不知道”不是经过努力以后需要帮助的“不知道”,而是“你不要找我,我不行”的“不知道”。我可以接受因为基础差的“不知道”,却不能接受“我不想努力,不愿意努力”放弃责任的“不知道”,更不能接受“我成绩差,你用不着在我身上化功夫和心思”的表现。所以,我来到他身边,站到他面前,等着他,坚持要他说一说。

“坚强”,终于,一个词语从他的口中挤了出来。这使我格外高兴,不仅因为他到底说了出来,更重要的是这里的答案就应该是“坚强”,而且还很不容易读出这一点来,以我自己为例,我事先就没有想到这一层理解,他给了我们大家一个惊喜。但我不能就此停步,我说:“你说得很好,这里的小贝蒂很坚强。你能不能读一读写了她坚强的句子?”这位同学再次摇头,我想应该帮助他了,于是指到书上的相关文字,让他读出来。他的声音还是很小。读完以后,我说:“你再给大家说一说,你在这些文字中读出了什么?”我希望他能够声音洪亮一点,结果还是细小的声音“坚强”。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没有要求他站起来。这时,我让他站起来,大声地对同学们这样说:“我在文章中读出了小贝蒂的坚强。”在他站起来大声而比较完整地说出来以后,我建议同学们给他热烈的掌声。

议课时,围绕这个环节,一些老师说:“这一次经历将给这位同学一生留下印象。”我很高兴,就我来说,一节课,只要能够真正影响并进而改变一位学生,这种教育活动就是值得回忆的。就这一环节,我自己的体会是,一方面是我们对后进学生不能没有期望,我们不能失去对他们的期望,信任他们往往有惊喜;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不能让他们失去对自己的信心,不能让他们自我放逐。

张:你这会不会让学生感到为难?让他们感受到不能回答问题的难堪?

陈:你的担心很有道理,所以在处理时一定要小心谨慎。

如果面对的是小学生,你可以走到他的身边,扶他起来,然后站在他的身后,双手搭在他的肩上。这样可以传递一种信息,老师是关心爱护你的,老师在你的身后,不要怕,老师会帮助你的。在刚才的教学故事中,我注意到了后面听课老师担心的声音,所以一直没有让这位同学站起来,而是一步一步来,最后让他站起来,大声向同学们说话。

另外,是尽可能找到(有时需要挖掘)学生答案中合理的地方,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他获得成功感,而不是挫败感。在教学《七颗钻石》的时候,我曾经请一位没有举手的同学起来用“歧视”造句,等待一阵,她造句“我歧视他”,看她的神情,我发现不可能再有其他的东西了。于是,我问她“你为什么歧视他?是不是因为他的行为让你讨厌?”这位同学点一点头。我对大家说:“这位同学不是歧视同学,而是歧视讨厌的行为。爱憎分明,很不错。”尽管这样使用“歧视”未必合理,但我意识到,对这样的同学,面对此时的情形,首要的目标不是更正,而是保护。

对于没有举手而被叫起来的同学,老师需要给予温暖和鼓励的目光。一边是给予,另一方面又要读出,要读懂学生的心思和意愿。如果学生目光中有了拒绝和抗拒,教师就要趁早找机会下台阶,不要让学生难堪,更不能演变成矛盾和冲突。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善解人意的。

张:你这些意见对于处理如何面对不举手的同学很有价值,我以后可以试一试。陈老师,但课堂上还有举手非常积极和踊跃的一部分,他们把手高高举着,表达了参与的强烈愿望,你老不叫他,会不会让他们产生失望,由此变得不再举手?

陈:课堂教学研究就是这样,问题总是层出不穷。

对于思维敏捷,参与积极的同学该怎么办,我没有系统思考过。不过这里可以提供一个经验。

2007 年 5月,我曾经在郑州市中原区育才小学上过两课时的《触摸春天》。第一课时,我发现一位同学发言特别踊跃,我一提出问题,他就第一个举手。当然我也看到了他,在不长的时间了,我就请他回答了两个问题。后来一想,不能老让他这样,因为他一举手,其他同学就可能不再思考了,而是关注他,等待他说出答案了。于是课堂上出现了这样有趣的一幕:我提出一个问题,他又第一个举起了手,我走过去,温柔地把他举起来的手按了下去,我想向他传递这样一种信息:“求求你,等一等,让其他同学想一想”。下课后,我到他傍边,对他说:“我知道你很不错,但其他同学也需要机会,所以我刚才把你举起的手按下去。”他笑着对我说:“老师,我知道。以后我会等一等,如果其他同学不能回答,我再举手,你再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