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相关学术会:塔吉克族:雄鹰展翅帕米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9:15:46
王永刚/撰文 吴力田 高腾/摄影         【链接:塔吉克族】
        塔吉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其余分布在莎车、泽普、叶城和皮山等县。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塔吉克族人口为41028人,为国家重点扶持的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塔吉克族使用塔吉克语,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帕米尔语支;莎车、泽普、叶城等地的塔吉克族也通用维吾尔语。塔吉克族普遍使用维吾尔文。          在亚洲大陆的喜玛拉雅山、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天山和兴都库什山脉交汇处,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冰山雪峰勾勒出“世界屋脊”的帕米尔高原。千百年来,巍巍葱岭雪山如同一座慈祥和蔼的母亲,将融化的冰雪汇成了美丽的塔什库尔干河,注入绿浪卷涌的高山牧场,滋养了勤劳、善良的塔吉克人民。

  塔吉克是本民族自称,意为“皇冠”或“戴王冠者”。据文献记载,其先民于公元前2000年中期,从里海以东的中亚草原游牧迁徙到帕米尔高原。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塔吉克族在中国雄鸡版图尾翼的这方土地上与各民族友好相处,繁衍生息,逐步形成了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生产方式,造就了塔吉克人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和崇高品格。

  塔吉克族男子身材魁梧,女子苗条秀丽。塔吉克族的服饰很有特点,男子大都头戴高筒绣花毛皮帽,身着衬衫,外加长袍,系彩带。女子则头戴花圆帽,外面系上色彩艳丽的头巾,普遍结着长辫子,女子的衣裙很艳丽,外罩带花边的黑马夹,穿长筒靴,红色是她们的最爱。据说小伙子对自己中意的女子追求时,要看清她们的辫子,辫子上缀满纽扣的女子表示已婚,而辫子上没纽扣的女子则是姑娘。

  塔吉克语言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帕米尔语支,据史料记载和研究表明,我国古代塔吉克族的语言文字和当时喀什、和田的语言文字相同,近代以来,受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塔吉克语言文字未能得到普及和发展,现在普遍使用维吾尔文字。塔吉克族聚居的塔什库尔干是古丝绸之路重镇,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这里交叉碰撞后,使塔吉克族的宗教信仰经历了原始宗教信仰、琐罗亚斯德信仰、佛教和伊斯兰教信仰四个阶段,如今塔吉克族信仰的是伊斯兰教中什叶派的重要支派——伊斯玛仪勒教派,更注重内心的虔诚。

  塔吉克族作为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经过时代变迁的磨炼和历代塔吉克人的奋勇开拓,创造出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塔吉克民间神话、传说、故事、叙事诗、民歌、寓言和杂剧等民间文学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物人之歌》、《热娜古丽》、《公主堡的故事》和《鹰笛的传说》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塔吉克人民从事农牧业生产的情景,同时也歌颂了塔吉克人民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美好道德情操。塔吉克族人是鹰的传人,鹰是塔吉克族先民的图腾,鹰文化在帕米尔高原上源远流长,奔腾不息,成为塔吉克族人的灵魂所在,力量之源。塔吉克族人从鹰的身上看到了舞的灵魂,在他们的生活空间里,有一半在放牧的草场上和劳作的田地里,另一半在鹰那里,所以他们的乐舞中充满鹰的神韵,而鹰笛则成为塔吉克族民间最主要的乐器。这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节日、耕种、婚嫁和丰收等喜庆日子,都在奏响美妙的鹰笛,人们随着鹰笛的旋律,模仿鹰的姿态翩翩起舞,尽情歌颂生活、抒发欢乐。塔吉克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还创造出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塔吉克族鹰笛与鹰舞》、《播种节与引水节》、《塔吉克族马球》、《塔吉克族婚俗》等四项被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根据塔吉克族爱国守边的真实题材拍摄的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在六十年代就风靡祖国大江南北,近年来由《冰山上的来客》改编的大型音乐剧又在全国各地上演,使塔吉克青年阿米尔和古兰丹姆的故事家喻户晓。这些文化资源的整理与宣传,不仅挖掘了塔吉克民族文化发展的潜力和活力,而且进一步推动了塔吉克民族文化走向全国和世界。  塔吉克族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日常礼节中也表现的淋漓尽致。塔吉克人相见时,晚辈吻长辈的手心,长辈俯身吻晚辈额头,表达亲切之意。平辈间的男子相互握手,并俯身互吻手背,若双方是久别重逢的亲戚或近邻,彼此间还要相互拥抱。女性平辈间互吻面颊,近亲之间吻唇,长辈吻幼辈的眼睛或额头,幼辈吻长辈手心。年龄相仿的男女相见,女子吻男子的手,男子则将手轻触女子的头顶还礼,如果男子是近亲或长辈,女子则吻其手心。亲吻礼只适于本民族内,与其他民族的客人相遇大都以握手礼示以友好,有客人来访,总是倾其所有招待,从不索取报酬。        (王永刚为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非物质文化遗产——鹰舞  古石头城遗址  祖传医学“烫疗法”  吹奏鹰笛  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村坎都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