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皮舞教练培训学校:建文帝生死悬案有望揭秘:逃亡藏匿浦江郑家枯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02:50:56
2010年12月29日 11:22 来源:钱江晚报参与互动(49)  【字体:↑大↓小】

郑宅里悬挂的“孝义家”匾额据说是建文帝亲笔提写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有证据表明,建文帝逃亡第一站是浦江郑宅
本报见习记者 张苗 文本报特约记者 葛跃进 摄
600多年前的一个下午,大明帝国名义上的掌管者、25岁的建文帝朱允炆放起一把大火,烧掉了自己的皇宫。
当他的四叔——燕王朱棣进入南京城后,却没有发现侄子的尸体,于是,留下了“明朝第一悬案”:建文帝去哪了?
“根据现在的史料,说建文帝在火中丧生是证据不足的。”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硕士生导师龚剑锋说。
据学者们研究,朱允炆不仅逃了出来,而且把第一站选在了浦江郑宅,并在这个“江南第一家”避难一年之久。
建文帝的“十三太保”中
有一位浦江郑氏
朱允炆是朱元璋的长孙,明朝第二个皇帝,他在年幼时就被描述为早慧、孝顺和正直,但他显然并不适合当皇帝。
朱允炆在位4年,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也打了4年,最终,历史选择了后来的“永乐大帝”。
公元1402年6月13日,朱棣率军攻入南京城,一把蹊跷的大火也同时在皇宫内燃起,建文帝之后的命运,在正史上成为了空白。
但一些“非官方消息”却四处传播。据《明史纪事本末建文逊国》记载,朱元璋临终前曾给朱允炆留下一个铁箧,内有“临大难,当发”的遗计和一张出逃路线图,此外,朱元璋还为孙子准备了度牒、袈裟、鞋帽、剃刀以及十锭黄金。
按照爷爷的安排,朱允炆和13个随从从南京城的鬼门(东北角的门)逃到神乐观,而这13人中,有一个就是浦江人。
他叫郑洽,翰林待诏,乃浦江郑氏第八代子孙。《明史纪事本末建文逊国》称,“郑氏家族,忠孝可居”,于是,在郑洽的建议下,朱允炆一行连夜赶往浦江。
郑家与明初皇室渊源极深
浦江郑氏被称为“江南第一家”,郑宅位于今天浦江县城东10多公里的郑宅镇镇中心。
从南宋到明代中叶,历经三朝,郑氏家族15世同居共食,和睦相处,时称“义门郑氏”,是有着深厚底蕴的江南望族。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太祖朱元璋赐封其为“江南第一家”。
明朝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曾因仰慕郑家的“孝义家风”,而从金华迁徙到距“郑氏宗祠”约一公里的青萝山麓,而宋濂正是朱允炆父亲朱标的老师。
除此之外,朱元璋还对郑氏家族有“不杀之恩”。
根据《明史》卷二百九十六记载,明初,郑氏家族的“家长”郑濂在南京供职,牵连进了著名的“胡惟庸谋反案”,朱元璋下令入府拿人。当官差上门时,郑濂6兄弟争先恐后承当“罪名”,消息传来,朱元璋感慨道:“这样的家族怎么会出乱臣贼子呢?”于是下令宽宥郑家,还将郑氏小弟郑湜升为参议。
出于对郑家的赞赏和信任,朱元璋便从“郑义门”中挑选人才入属东宫,后来朱允炆即位,还曾亲手题写“孝义家”匾额,赠予郑家。
皇室的褒奖换来的是郑家的舍身相助。传说朱允炆逃亡浦江后,郑家在宅子里放了10个大柜子,5个贮藏书籍,另5个贮藏兵器,以备不测。
郑宅有三样东西与建文帝有关
一是建文井。
位于浦江郑宅镇的白麟溪旁,据传是朱允炆逃亡时曾藏匿过的井。
公元1403年的元宵节,朱允炆出门观灯,被人认出告发到官府,郑氏家族急中生智,将朱允炆藏于枯井之中,官兵见井栏上布满蛛丝,便料定井下无人,朱允炆因此逃过一劫。
二是老佛社。
位于郑宅镇冷水塘沿的中央,是郑氏后裔专为朱允炆建造的一座纪念祠。祠内塑有“建文帝神像”,神像旁的神龛内,还供奉着建文帝曾经穿过的一只靴子。
据清初《建文轶事》描述,建文帝在避难期间,曾有一绝色女子来访,并赠送了一双靴子。为掩人耳目,郑家将祠堂取名为“老佛社”。
但也有人说,“老佛社”的得名,是因为建文帝最终出家为僧,须发皆白,形似老佛。
三是跷脚灯头。
郑宅镇的元宵灯彩,也以长灯为主,灯头出迎时,前俯后仰、一步一低头,好像在作揖,故名名为“跷脚灯头”。
相传,朱允炆藏匿期间曾外出观灯,举灯头的村民一看“皇上”在人群中,顿时忘情,背着灯头准备行叩头礼,但转念一想,这个举动可能会暴露朱允炆的行踪,于是就佯装跷脚,扛着灯头坦然走过,却留下了“灯头跷脚”的习俗。
朱允炆隐匿郑家的心理学分析
“朱允炆选择浦江郑家,是他当时心理状态的自然反应。按照犯罪心理学的解释,冲动型犯罪的人,也会做出和他同样的选择。”
张载福,金华市第二医院院长,对犯罪心理学颇有研究。据他分析,年轻的朱允炆在朱棣攻入南京时,面对的是一个复杂沉重、大厦将倾的状态,如同冲动型犯罪后处于的“惊恐状态”。
“冲动型犯罪后,人很容易逃到自视最安全的地方。” 张载福认为,朱允炆与“江南第一家”的关系类同于此,“这里有他熟悉的官员,有忠孝的传统,有受恩于他的家族,在这种危难时机值得他信赖。”
手抄历史《鑑要》或为明建文帝下落提供佐证
2010年08月30日 18:13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4)  【字体:↑大↓小】
中新网泉州8月30日电(林永传 郭斌)30日,福建泉州开元寺工作人员、文化收藏研究者蔡其呈向记者展示了其收藏的手抄历史《鑑要》,该《鑑要》记述“建文走为僧”。
“吴鲁在宫廷抄录的《鑑要》中明确记录建文帝走僧。”30日上午,蔡其呈向记者展示其不久前收藏到泉州清末状元吴鲁手抄《鑑要》。
这本《鑑要》总计50个页码,线装已经散,页面或有残缺,以精练的文字记述了从原始社会到明朝的要事。其中简要地记述了:“成祖登大寳,建文走为僧。”
吴鲁,字亦肃,号肃堂,泉州清朝最后一位状元。晋江钱头人,生于清道光二十五年,卒于民国元年。清光绪十六年状元 。取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1)">
“这是吴鲁在光绪壬寅二十八年(1902年)八月,在清皇宫教书时,从皇宫抄下的。”蔡其呈说,后来这本手抄本被吴鲁后人捐给了泉州市博物馆收藏,文革期间流落民间,他从杂货间掏宝所得。因是吴鲁抄录的宫庭历史《鑑要》,有人欲出高价购买,蔡其呈未答应。
历史上,关于建文帝的下落也是一桩争讼不决的历史悬案。综合各家说法,主要有“焚死”说和“逃亡”说两种。
一种说法认为建文帝是自焚而死的。当明成祖朱棣攻入皇宫的时候,宫中已是一片火海,建文帝也没了踪影。另一种说法是在南京攻破之时,建文帝曾想自杀,但在其亲信说服下,削发为僧,从地道逃出了皇宫,隐姓埋名,浪迹江湖。
对于清末状元吴鲁书抄手迹,泉州考古学者刘志成先生看完书抄,在接受采访时说,吴鲁取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他抄录《鑑要》记述,建文帝并没有被烧死,而是出逃为僧,应该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同时,有关专家还表示,这本吴鲁的手抄《鑑要》,除了极具历史考研价值,对研究吴鲁本人也极具价值,同时在书法方面也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如果记述确凿,则能揭开建文帝失踪之谜。(完)
专家力挺“建文帝出亡永康说” 争取上明孝陵展览
2010年07月09日 10:39 来源:浙江日报参与互动(4)  【字体:↑大↓小】
“专家力挺建文帝出亡永康说,这是一大进步。”近日,从南京明孝陵开完会的永康市市志办主任童文贤和陈振鸽,向记者讲述了南京之行的所见所闻。
7月1日,柄坑五位村民主动到汽车西站为他们送行,帮他们带上了一大堆资料,其中还包括之前村民考证收集的一些“证据”(本报5月28日14版《一个被考证传言击中的村庄》曾报道此事)。
由中国明史学会、南京钟山文化研究会主办,南京明文化研究会、明孝陵博物馆承办的明建文帝踪迹国际学术研讨会日前在南京国际大酒店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商传、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毛佩琦,日本关西学院大学文学部的阪仓笃秀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李焯然教授等53位专家与会。
专家看好“永康说”',2)">
会上,永康市志办主任童文贤代表“永康说”,在会上作了《考证建文帝出亡永康的概述》,引起与会者的关注。
“建文帝肯定是逃往浙江、福建一带,逃到浙江永康隐居完全有可能,根本不需要逃到海外。”曾来我市柄坑作过考察的江苏省郑和研究会副秘书长郑自海在会上再次申明了自己的观点。
由于建文朝历史短暂,永乐以后对建文史籍的禁毁,使得这段历史扑朔迷离。“这个谜团不可能一下子解决。”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商传说,建文帝这个悲剧人物,给后人留下这么多思念,不仅是因为他的踪迹成谜,更重要的是,他是个宽仁的好皇帝。虽然只在位几年,还失败了,但这个时期从开国向治国转化,他的所为开了先例,很值得研究。
毛佩琦在总结综述中说:“对于建文帝的研究,目前正处于研讨阶段,不是认定阶段,所有的人都有权利去解读历史,欢迎更多的人加入明史的研究,将明史研究推向新的高潮”。
会后,大会顾问、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员季士家先生欣然为永康题词 “揭示建文帝‘永康说’功在史界,意义重大”。
争取“永康说”上明孝陵展览
“目前,各地对明建文帝的研究很重视。全国已有五六种与建文帝有关的讲法,现在都还没有定论,其他地方都是传说为主,永康是四五个有史料依据的地方之一。专家希望各地继续挖掘史料,而且是越多越好。”童文贤说,这次会议,永康是浙江唯一参加的县市,也是浙江研究建文帝最站得住脚的地方。大会顾问季士家表示将向明孝陵博物馆提议把“永康说”摆入明孝陵博物馆展区。
下一步怎么办?陈振鸽说,一是争取明年在永康召开一个全国性建文帝研讨会,邀请全国知名明史专家畅所欲言。二是能在永康建成全国第一所建文帝纪念馆,以怀念这位仁明孝友的皇帝。  永康日报记者 胡双瑰  孔香翠
明建文帝落难重庆有传说:身缠金龙能隐身去
2010年02月22日 08:45 来源:重庆晚报发表评论  【字体:↑大↓小】
朱元璋死后,不按常规办,不让儿子继位,而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明惠帝。因明惠帝的年号为建文,于是一般又称其为建文帝。建文帝当权后,采用齐泰、黄子澄的计谋削藩,以加强中央集权,惹怒了其叔父燕王朱棣。朱棣从北京起兵“靖难”,攻陷京师(南京),夺取帝位,即为明成祖,因年号永乐,一般又称其为永乐帝。
朱棣攻陷京师时,据说建文帝从地道中逃走,改换僧装,流浪各地。朱棣不放过他,到处派兵追捉,建成文帝便从江苏、湖北流浪到西南地区。川渝云贵四省市,几乎到处都有这个落难皇帝的传说,而以重庆为最多。重庆的不少地名,都是因他而取的。
从化龙桥到土湾这段路叫龙隐路。据说,建文帝化装成和尚来到重庆,不敢进城,便沿着嘉陵江边走。他后面跟着一个道士,见他躲躲闪闪,很是奇怪。天又黑了,那道士突然发现他身上缠着一条金龙,时隐时现,便加紧追赶。哪知追到土湾,那和尚却突然不见了。此事一传十,十传百,这条路后来也就被人叫成龙隐路。
磁器口曾经叫龙隐镇。据说,建文帝来到重庆后,就隐居在磁器口的宝轮寺中。也是一个晚上,他到街上来转,有人看见他身上缠着一条金龙,但一显就不见了。后来,那宝轮寺被称为“龙隐禅院”,那磁器口又被叫作龙隐镇,直到上个世纪30年代。
还有南岸的建文峰。据说,建文帝后来又到了南岸,在那后山上结庐隐居过。后来,那山就被叫作建文峰。解放军进军重庆时,还在建文峰打过一仗,消灭了国民党胡宗南的精锐部队,为解放重庆扫清了最后的障碍。
巴南区还有圣灯山。圣灯山就是圣登山,也是因建文帝曾经去登过而得名的。还有渝北区的统景风景区里的龙藏寺,据说也是因建文帝在那儿栖身过而得名的。寺前那条河本来因有温泉而叫温塘河,只因建文帝在河边住过,便又叫御临河。
专家:华严寺400多年金龙袈裟 与建文帝没关系
2010年02月01日 09:43 来源:扬子晚报发表评论  【字体:↑大↓小】

慧净法师(右)与本报记者一起展示紫衣金龙袈裟。


袈裟局部纹饰。

朱棣御赐的毗卢遮那佛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华严寺金龙袈裟不是建文帝的
本报记者随有关专家赴福建宁德考察,发现这件袈裟是由万历皇帝御赐给华严寺大迁国师的,目前南京云锦馆正加紧复制
福建宁德一座古墓一度被传是明建文帝陵寝,然而去年9月福建省文物局组织有关专家论证后确认,该古墓是明初高僧沧海珠禅师陵墓,与建文帝无关。此事并未就此了结,又有学者把藏于宁德华严寺的一件紫衣袈裟说成是建文帝逃亡时带出南京的那件袈裟。近日,本报记者随同有关专家对该袈裟进行了鉴定。专家认为,这件紫衣金龙袈裟为明万历年间朝廷赐给华严寺高僧的圣物,与建文帝没任何关系,属国家级文物。目前,南京云锦博物馆正加紧复制这件袈裟,预计6月复制完成。
告急 华严寺法师来南京求救',3)">
1月27日,记者随同中国文物学会常务理事、江苏民间收藏研究会会长,南京博物院前院长、江宁织造府博物馆馆长徐湖平先生,南京博物院传统工艺研究室主任、全国唯一的云锦行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金文先生,以及福建省博物院原院长郑培升先生、宁德民俗学家陈玉海先生、收藏家林榕海先生组成的专家考察小组,来到宁德支提山,对佛教圣地、天冠菩萨道场华严寺珍藏的一件神秘袈裟进行鉴定。那么,为何华严寺要把这些专家从遥远的南京请去呢?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2006年,华严寺主持慧净法师,从网上搜索到南京有个云锦博物馆和研究所,于是他带领弟子把寺里珍藏的一件明代云锦袈裟带到南京,请南京云锦研究所帮助复制,抢救这件“宝贝”。当时,设计部张洪宝主任看过后,感到非常吃惊,他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所里为北京十三陵复制过多件皇帝龙袍,因此,他看过很多皇家云锦御用品,而此件袈裟上布满了金龙等皇家纹饰,还是头一回见到。“由于这件袈裟工艺及其复杂,共有16个品种,由50片面料拼接而成,是否能够复制成功,当时我们也没把握。于是设计部先做了详细资料留存,细节拍照。由于袈裟非常尊贵,不宜放在所里保管,被慧净法师带回。”
为难 复制给云锦人出了难题
慧净法师一行走后,张洪宝他们感到不知该如何下手。为了先练练手,他们为河南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定做了一件袈裟,获得了成功,摸索出了经验。2008年11月,复制工作启动,双方约定复制效果将达到99%。正当复制工作按照程序进行时,去年八九月间,从宁德传来消息说,在宁德市金涵乡上金贝,发现一座明代古墓,经某些明史学者对墓上的文字考证,怀疑可能就是建文帝的归葬墓。明史学者们查看了宁德华严寺珍藏的这件紫衣袈裟上的纹饰后认定,就是传说中朱允炆逃亡时带出南京明故宫的那件袈裟。并肯定地宣布“从这件特殊的云锦袈裟本身的‘出世’就宣告了大明第一谜案的破解——建文帝最终出亡宁德确切无疑。”
对于部分历史学者作出的推测,僧人们感到十分纳闷。事关重大,华严寺珍藏的这件袈裟如何定论,让寺里的僧人们困惑起来,如果这件袈裟真的是建文帝带走的那件,那么盛传了600多年的传说确实将画上句号了。于是,他们决定,特此邀请南京专家组前往考察,辨明是非。
考察 南京朱棣御赐千尊金佛
当记者随同专家驱车沿着陡峭的山路,登上海拔近千米的支提山时,大家无不被这座山峰延绵的宝地所服,可是远望山顶,并不见华严寺的身影。这时,华严寺主持慧净法师早早地在第一道山门“华藏玄门”前迎候我们,眼前这位主持,看上去并不高大,但却思维敏捷。他指着四周的山峰对前来考察的专家介绍说,“你们看,这四周有上百座山峰,叫千叶莲花,华严寺就位于莲花的中心,所以你们不到莲花深处,是看不到古刹的。”沿着山路,这时,记者看见眼前又出现一座山门,刚劲有力的“天下第一山”几个大字刻在高大的牌匾上,“这座山门是明代留下的,上面的字是皇家所赐。”在慧净法师的带领下,云雾缭绕中,黑瓦红墙的华严寺渐渐显现在眼前。
此时,专家组一行粗略地参观了寺庙的建筑后,都迫不及待地想看到袈裟藏于何处,慧净法师看出了大家的心思,把大家带到了最后面的藏宝处。“我们华严寺与你们南京历史上就很有渊源,你们往上看,这座金像及其珍稀,是当时身在南京的永乐皇帝朱棣御赐的毗卢遮那佛像,高2.5米,莲花座上有一千个小佛绕座,传说当年铸造时,皇宫里的后妃们都纷纷将金钗丢进炼炉,用了3年时间才把金佛运到宁德来。”在这座巨大的金佛旁,还排满了上千座天冠菩萨小佛像,每座高33厘米,神态各异,为彩绘铁铸。
惊叹 袈裟保存至今实属罕见
记者跟随慧净法师来到一间密室,他从里面捧出一个紫檀宝箱,小心翼翼地带上白手套,只见用金黄色绸缎包裹着的那件神秘袈裟终于展现在我们面前。“华严寺史称支提寺,在《支提寺志》中明确记载着,这件紫衣袈裟为明万历皇帝御赐给当时的主持大迁国师的袈裟,一共四件,如今只保留下独此一件。”陈玉海先生对大家介绍说,“这件袈裟,俗称‘五爪金龙袈裟’,正确的名称是‘紫衣金龙袈裟’。”
此时,金文大师架起了一架放大100倍的显微镜,他仔细观察后,认定这是明代中期云锦缝制品。“这件云锦袈裟可谓盘梭装彩,是稀世珍品。华严寺存世的紫衣袈裟,距今400多年,能如此完好地保存至今,实属罕见。”记者问他对袈裟保存这么久怎么看,参加过多次北京定陵万历龙袍考察的金文大师解释说:“定陵龙袍埋于地下,湿气很大,腐烂严重。而华严寺位居高山,气候干湿均匀,早年袈裟肯定是与那些《全藏经》存放在没有紫外线照射的壁橱里,一同保存了下来。
解说 五爪龙并非就代表建文帝
查看完袈裟,金文对记者介绍说,“这件袈裟幅面长2.1米,宽1.3米。与一般的云锦不太一样,看上去并不华丽,但却很耐看,大气、简约。库锦、库缎和妆花三大品种都有,我还看到了宋锦。纹样有龙纹和花草纹,还有灯笼纹,其中龙纹由圆金线、扁金线和银线织成。龙纹有五爪龙、三爪夔龙、行龙和团龙。另外还有许多云纹,龙纹和云纹在一起称寸蟒缎。”金文大师数了一下,袈裟上织了90条龙。
那么如此多的龙纹甚至是五爪龙,是否可以判断就是建文帝的?金文大师拿出一本云锦图册否认说,“从龙的纹样看,与明代早期的龙纹有所区别。应当是明代中期的龙纹图案。而五爪龙出现在袈裟上,不一定证明就是皇帝穿的,三爪龙、两爪龙,反而皇帝龙袍上会有。”金文说,袈裟上除了“黄地八吉祥妆花缎”图案,还有“月白地四季花卉团龙纹”、“黄地夔龙团花纹”、“蓝地龙赶珠纹”、“黄四合如意云纹”、“蓝地织福寿字灯笼纹”等,“从这些纹样看,与北京定陵出土的万历皇帝龙袍纹样十分相似,证明确实是万历年间的东西。”至于袈裟下摆22个灯笼纹饰是朱元璋专属的说法,金文大师也给予了否定,他说灯笼纹代表着丰收之意,古代运用很多,也是织锦常用的纹饰,“怎么能说是朱元璋专用呢?如果真是,那也保存不到现在呀!”
争议 扯上袈裟作佐证不可取
之前有史学者认为这件袈裟“通篇”没有佛教图案,而是“布满”了皇家特有的龙饰图案。对此,陈玉海先生回应说,这个说法明显有错误。这件袈裟用了“盔甲纹地万字狮纹锦”。万字即“卍”,古时译为“吉禅海云相”,系释迦牟尼三十二相之一,是佛教特有图纹。
另外,袈裟因有部分磨损,由此有史学者又认定说,建文帝晚年很凄苦,之所以经常穿此袈裟,是为了躲避随时都会遭到朱棣的追杀。陈玉海先生同样不赞成此说法,“朱元璋是一代开国帝王,应该不会糊涂到既安排嫡孙当流亡避难和尚,又要他穿上‘只有皇帝’才能享用的‘龙饰’袈裟,作‘流动广告’,告诉沿途官吏、民众,自己就是货真价实的皇帝吧。”
他指着袈裟说:“紫衣袈裟应视为在僧人的‘大衣’之上的特殊服饰,只能在大法会或者朝见帝王会见大臣时才可披着的。建文帝能披着它东藏西躲吗?再说,建文帝逃亡后,行踪飘忽,奔命于深山老林间,不提荆莽钩割、日常磨损,单汗渍也该使它破烂不堪了,而华严寺存世的这件袈裟至今锦质完好,色泽鲜艳。能是建文帝逃亡中的‘常服’吗?”陈玉海先生认为,某些学者为圆建文帝出亡宁德之说,而扯上这件袈裟作佐证,并不可取。
何为紫衣袈裟
袈裟是僧人的法衣。袈裟的种类主要有三种,五衣、七衣、大衣。根据佛教的制度,比丘服有大中小三种,用5条布缝成的小衣俗称五衣,是打扫劳作时穿的。7条布缝成的中衣俗称七衣,是平时穿的。9条乃至25条布缝成的大衣俗称祖衣,是礼服,出门或见尊长时穿的。唐宋三品以上官服为紫色,五品以上官服为绯(大红)色,有时皇帝特加赐紫或赐绯以示尊宠。赏赐给僧人的叫做“紫衣袈裟”。
云锦一词来历
“江南好,机杼夺天工,孔雀妆花云锦烂,冰蚕吐凤雾绡空,新样小团龙。”这是明末诗人吴梅村赞美云锦的诗句。诗中的云锦不是指一块布,不是名词。其实,明代时并没有云锦这个词,当时进入皇家的锻子称库锦、库缎和妆花。而云锦一词,来源于清代道光年间的苏州“云锦织所”,最早文字记载则是出自于民国南京的《工商半月刊》和《首都志》。由于用料考究,织工精细,图案色彩典雅富丽,宛如天上彩云般的瑰丽,“云锦”一词开始流传。
特派记者 蔡 震
福建宁德 摄影报道
明建文帝客死贵州苗区?朱姓后裔捧出神秘大印
2010年01月27日 08:38 来源:武汉晚报发表评论  【字体:↑大↓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2006年,镇宁自治县一支自称为夜郎王后裔的朱姓“蒙正”苗族同胞出示了一枚被疑为与建文帝有关的神秘大印。曾破译过安顺牂牁郡残存木赎的学者林明璋先生对这枚大印的印文进行了破译,林先生认为,建文帝最终的归宿地可能就在安顺市的镇宁、西秀区和紫云自治县三县的交界处。',4)">
日前,安顺相关部门带领大印持有人一行,专程赶到北京。相关文博专家将汇集一堂,一辨大印的真伪。
>>>搜秘链接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1399年,其孙子朱允炆登基,国号建文。建文帝即位后,开始推行削藩政策。由于削藩政策直接影响了藩王们的利益,引起了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的强烈不满。于是,坐镇北平的朱棣发起了一场被他称为“靖难之役”的讨伐战争。战争历时4年,至1402年6月 13日,朱棣的大军终于攻打到了南京城下。当天,守城的谷王朱橞打开金川门迎降。据《明太宗实录》记载,朱棣大破金川门后,建文帝自焚,后经过几天时间的查找,终于在皇宫中找到了建文帝烧焦的尸体。但600多年来,史学界对建文帝是否真的死于这场大火,一直争论不已,建文帝的去向也就成为明史第一谜案。
两个家族超越时空的“君臣情结”
大印为建文帝流亡期间所铸?“王都行省”印进京接受专家鉴定
2008年,安顺市传出的一段传奇故事再次引起了许多人对明史第一谜案——建文帝失踪之谜产生了浓厚兴趣。
家住安顺开发区幺铺镇的谢伟臣今年76岁,家住西秀区岩腊乡的朱永斌今年64岁,两人相隔了数十公里原本素不相识,却因一段超越了时空的“君臣情结”,使两家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据他们称,他们身上传承的故事,与“明朝那些事”有着密切关系。
据朱永斌称,他们这一支朱姓苗族,在办红白喜事时,既要行苗族的礼仪,又要行汉族的礼仪。而且,他的家里传承了一枚大印,父辈们告诉他,他们祖上有一个人当过皇帝,这枚印就是当时流传下来的,父辈们让他好好保管,“将来好有用”。而他们这一支家族中,不知从何时传下一条祖训:不与谢姓人开亲,不与谢姓人结仇。这些奇怪的事一直成了朱永斌心中难以破解的谜。
而生活在数十公里外的幺铺镇的谢伟臣,受父亲临终前的托付,曾几次来到岩腊乡,寻找他们这支家族入黔始姐谢秀二的二儿子谢锐的坟墓。谢伟臣是屯堡人,他称,谢家的入黔始祖谢秀二600多年前就是随傅友德征南大军的先锋顾成来到安顺的。他说,他的这支家族一直口口相传着一个有关建文帝的秘密:即当年朱棣大破金川门,建文帝成功出逃后,带走了他7岁的大儿子朱文奎,其次子朱文圭被留在了宫中。在谢秀二任锦衣卫的二儿子谢锐的护送下,约八年后,这支逃亡队伍最终来到安顺西秀区、镇宁、紫云三县交界处,躲藏在苗族聚居的深山老林中。后来,朱文奎在当地与苗族姑娘结了婚。谢秀二在安顺一次打击反叛战斗中牺牲后,谢家人再也没有与建文帝有往来。后来,建文帝和谢锐也先后死在了苗区。
直到2006年4月份的一天,在别人的引荐下,朱永斌与谢伟臣相见,也找到了一座一直被当地人称为“谢将军坟”的坟墓,谢、朱两家重新续起了这段跨越了数百年的“君臣情结”。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大印为建文帝流亡期间所铸?
为了印证两个家族中隐藏了数百年的这段历史,2008年上半年,朱永斌与谢伟臣带着这枚大印,找到贵州民族考古学者林明璋先生,希望林先生能破解这枚大印之谜。
这枚印的质地有些像黄铜,分印纽、印台、印面三部分,中空外实,是造型制模后分铸铆焊而成,重1.2市斤,印高2.25寸,上铸辟邪神兽,卧镇印台之上。印台厚0.65寸,印面为长方形,长2.7寸,宽2.1寸。
通过一段时间研究后,林明璋先生认为,这枚大印用辟邪为纽,按春秋秦汉以来的惯例,当属王侯国君专用以猒胜之印。该印印文为九叠文篆书体,大印上的9个字为:大仃国王都行省之印。何为“大仃国”?林先生说,查古史,中国历来并无此邦属。“仃”字,《辞海》、《现代汉语词典》均指伶仃、孤独,没有依靠;孤苦零丁。因此林先生认为,究其意,印文中“大仃国”三字于此并非指国名,而是说国家发生了大难,孤苦零丁的君王流离失所,不得已而用“王都行省”为随王护驾的外从官员冠之的署事名位了。',5)">
在明代,国家出现大难时期,一为朱棣兴兵,建文帝出逃流亡;二是清兵入关,南明小王朝流亡。林先生说,护驾从行皆可用“大仃国王都行省”字号,这是事逢非常之时,以非常之语入印,也是情顺理通的事。
联系起朱、谢两个家族长达600多年的“君臣情结”后,林明璋先生认为,这枚印章应该是建文帝流亡期间所铸。
“王都行省”印进京接受专家鉴定
据了解,在悉知朱、谢两个家庭的故事和看了这枚“王都行省”大印的照片后,不久前,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致函安顺市委宣传部,称基金会已请相关专家看了大印的图片,专家称仅从图片上看,初步认定大印上的字体系元明时期的“九叠文篆字”,印章的材质带有些“老气”。基金会还称,目前还没有专家对建文帝的去向问题进行过专项研究,因此建议对印章实物及《谢氏家谱》原件进行鉴定,希望能以此破解明朝第一谜案。
日前,安顺市委宣传部的相关负责人与朱永斌、谢伟臣一行,带着大印和《谢氏家谱》启程进京,接受文博专家的鉴定。据了解,此次为“王都行省”大印鉴定的文博专家均是国家级的,他们分别是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晋宏逵、青铜器甲骨文专家,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许青松,明史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毛佩琦 ,青铜器专家,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贾文忠等等。据了解,届时,专家将对印章的雕刻技法、印章质地、谢氏家谱原件及文字等进行实物鉴定,如在实物鉴定符合元明时代特征的情况下,还将以谢氏家谱为线索,查询相关文献资料记载。
一同前往的贵州民族考古学者林明璋先生说,如果此前这枚“王都行省”大印鉴定是真的,这枚印的史学价值必将远远大于其美学价值,那么,贵州民族历史史册则可望翻出新的一页。 贵州都市报 供稿
2
郑和七下西洋为寻建文帝 泉州蒲氏族谱提供佐证
2009年12月07日 13:49 来源:东南网-泉州晚报发表评论  【字体:↑大↓小】

石碑上清楚地记录着郑和下西洋时曾到过泉州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郑和七下西洋的目的究竟是什么?长期以来,文史界众说纷纭。“为寻建文帝下落”,这种说法流传甚广,无论是民间传言,还是史书记载都有相关内容。昨日(12月6日),泉州考古工作者从《泉州蒲氏族谱》中找到了一条线索:蒲氏先祖曾随郑和下西洋“寻找玉玺”,这为探寻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增添了重要史料。',6)">
蒲氏族人被封赏皆因寻玉玺有功?
不仅民间有郑和下西洋是为寻找建文帝的说法,《明史》也有记载:“成祖疑惠帝(建文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
清代《泉州蒲氏族谱·谱系表》中有一则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内容:“日和,字贵甫,寿成公次子。秉清真教,慎言谨行,礼拜日勤……至永乐十三年,与太监郑和奉诏敕往西域寻玉玺有功,加封泉州卫镇抚司,圣墓立碑犹存。”
“只有皇帝才有玉玺,可见郑和下西洋的最初目的,应该就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下落。”泉州考古工作者刘志成告诉记者,族谱中提到的泉州人“蒲日和”,是宋末泉州市舶司蒲寿庚后裔,蒲氏家族为东南地区航海世家,熟知海外事务,会讲阿拉伯语、波斯语,其族人遂被选为下西洋通事(即翻译)。
灵山圣墓有石碑 记载郑和航海史
在市区的灵山圣墓三贤四贤墓回廊西侧,有一块“郑和行香碑”。它用辉绿岩石雕刻而成,高99.5厘米、宽42.5厘米、厚9.3厘米。碑面阴刻汉字5行,字迹清晰。“钦差总兵太监郑和,前往西洋忽鲁谟厮等国公干,永乐十五年五月十六日(1417年5月30日)于此行香,望灵圣庇佑。镇抚蒲和日记立。”
旁边两块清朝嘉庆、同治年间的碑刻,则记载了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时来泉州圣墓行香的情形。
“忽鲁谟厮国就是现在的伊朗。”刘志成说,灵山圣墓是阿拉伯伊斯兰教传教士三贤、四贤的墓地,作为回族人的郑和来到泉州,特地到圣墓行香,祈求庇护航行平安,顺利完成出使任务,也是情理中的事。“郑和行香碑”为后人研究郑和下西洋史留下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为什么“郑和行香碑”上的是“蒲和日”,而蒲氏族谱上却叫“蒲日和”呢?刘志成认为,两人是同一人,蒲日和应是蒲和日之误。
相关链接:
建文帝从泉州港逃往海外?
根据我国台湾学者陈水源所著的《杰出航海家郑和》和日本学者上杉千年的《郑和下西洋》记载,建文帝和随从装扮成僧人,一路南下外逃。永乐帝朱棣派遣李挺一路追查。李挺经向开元寺住持了解,永乐元年,有两位男士搭乘阿拉伯航船往印尼,该商船于广东搁浅破损,漂往海南岛。李挺在海南走访了一个月之久,了解到确有一艘船漂流,有一位青年貌似建文帝。李挺追查未果,向永乐帝报告:“建文帝极有可能逃往南海。”
明史第一谜案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由于皇太子朱标已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去世,乃由皇太孙朱允炆即位,这就是建文帝。然而,建文帝刚即位不久,燕王朱棣就发动了“靖难之役”。就在朱棣攻入南京时,皇宫已是一片火海,建文帝下落不明。史学家称之为“明史第一谜案”。
朱棣担心建文帝南洋诸国兴兵,特意派遣郑和数下西洋。《明史》中说:“先未至,传言建文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
随郑和下西洋的泉州人
同郑和下西洋的正使王景弘是闽南人(出生于晋江,后随父亲迁往漳州);晋江人侯显,郑和副使太监、安溪人李兴等。《明朝将士卫所功劳簿》就有泉州十几位将士曾和郑和下西洋的记载。这些人是:永宁卫第一任指挥使干八秃帖木干,泉州卫副千户石玉,百户陈旺、李贞保、周寿,还有曾以旗官之职随郑和三次下西洋的夏文南,第五次随同郑和下西洋任通事的阿拉伯裔蒲和日,永春的刘孟福,泉州的白本头,泉州府同安的郑受保、曾贵,晋江的蒲妈奴、陈金汉等。 (罗剑生 林劲峰 文/图)
建文帝葬宁德蕉城区?郑岐村郑氏为亡臣后裔
2009年11月12日 14:32 来源:东南网-福建日报发表评论  【字体:↑大↓小】

浙江浦江“江南第一家”的郑氏义门。庄严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近来,宁德蕉城区上金贝古墓疑为建文帝陵寝,经媒体连续报道(参见本报7月30日报道),吸引了众多学者前来考证。近日,蕉城区郑岐村郑氏被确认为建文帝重要亡臣之一的郑洽的后裔,为揭开建文帝陵寝之谜提供了又一线索。',7)">
11月2日,浙江浦江郑宅镇,有“江南第一家”之称的郑义门村一片喜庆。经过数次严谨的家谱核对,“失踪”600多年的浙江浦江郑义门郑氏第八世孙郑洽终于归宗了。在热烈的掌声中,郑义门郑氏家族族长郑隆喜和蕉城区郑岐村郑氏宗祠负责人郑德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 江南第一家”宗亲会秘书长郑秋义感慨地说:“我们八世祖郑洽公随建文帝出逃后不知所终,历经600多年终于找着下落,我们将于2010年农历二月初八家族大祭时举行认祖归宗仪式。”上金贝古墓与建文帝下落问题研究小组负责人王道亨告诉记者:“郑洽为建文帝二十二名亡臣之一,追随建文帝,矢志不移,最后客死他乡。郑义门郑氏正式确认郑岐村郑氏为义门八世祖郑洽之后裔,同意郑岐村郑氏认祖归宗,这为上金贝古墓的考证提供了又一线索。”
“江南第一家”与郑洽
“江南第一家”又称郑义门,是华夏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遗址。居住于此的郑氏家族,自南宋建炎年间开始,历经宋、元、明三朝十五世同居共食达360余年,保存有郑氏宗祠、昌七公祠、建文井、老佛社等重要文物。
据史料记载,浙江浦江郑义门与大明皇家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明洪武初年,郑氏家族的家长郑濂在京师南京供职。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明太祖朱元璋赐 “江南第一家”。建文帝朱允炆也曾大力旌表郑氏家族,并御书“孝义家”。据明人史仲彬《致身录》载,建文帝朱允炆出亡,随翰林待诏郑洽隐居于郑义门(今郑宅镇)之万松岭,曾匿身井中以躲避搜捕,此井后称“建文井”。万松岭后建为神龛,供奉建文帝遗靴,称“老佛社”。
郑洽系浙江浦江郑义门郑氏第八世孙,明洪武间进士,官居翰林待诏。郑义门醉墨轩刊于清道光丙午年(1846年)的传家之作《希忠录》卷首《诗文启》载:“明忠智公讳洽者,黄纸标名。科登洪武,紫垣待诏,官拜庶常。……则厕建文亡臣二十二人之扈从。”书中收录郑洽后人郑机的《从先祖忠智公崇祀乡贤忠孝祠谨赋七绝四章其四》云:“孝义初缘御笔亲,今将移孝作忠臣,蛮烟蛋雨同艰苦,长使君王恋此人。”向后人透露了郑洽与建文帝隐跸之处。“蛮烟蛋雨”一词,研究小组的解读是,“蛮”在古代,是指福建,因“蛮”通“闽”,“蛋”通“疍”,延伸为“疍民”;“疍民”,特指水上居民,延伸为渔民。闽东地方习俗称渔民为“曲蹄”或“疍民”。“蛮烟蛋雨同艰苦”,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在闽东渔村同甘共苦地隐跸生活”。
王道亨说,《罪惟录·建文逸记》(清查继佐著)中多次记述郑洽史事。一云:“金川门破,事急,一内侍衣蟒服冕而代帝死。帝削发于淮清桥,从太平门乘马出历池州,渡浙江,投义门郑氏。……旬日去之,如馀姚石梁王氏。历温州,入闽。……”
解读郑氏宗谱
宁德蕉城上金贝古墓发现后,为了搞清楚郑岐村的郑姓始祖是否就是义门八世祖郑洽,研究小组曾三上浙江浦江,郑义门文史研究会也两下郑岐村考证。郑义门文史研究会“基本确信”郑岐村郑姓始祖应是郑洽。
研究小组在郑义门提供的明崇祯年间修的《郑氏宗谱·卷十》中,找到一段记载。该段文字系义门第十五世孙郑崇宏所记述:“崇祯年间,云南有郑某,秉铎闽之镇海卫寄书请谱。云其祖泰五府君随驾滇粤流寓。蒙自子孙因家族颇繁盛,方之。”意即:崇祯年间,有一位来自云南蒙自的姓郑的人,拿着一份福建镇海卫的郑铎出具的、证明他是浙江浦江郑义门八世祖郑洽后代的证明文书,要求认祖归宗,续接家谱;并说明其祖宗泰五是跟随皇帝出亡至云南、广东一带,并流落云南蒙自地方的,现在子孙后代繁衍茂盛,欲续修家谱认祖归宗。那么,郑义门的人是否承认了蒙自郑氏呢?答案是肯定的——义门清编《麟溪集》中第十六世孙郑尚潘记述的《致身录节略》说“蒙自之郑为洽祖之嫡裔无疑矣”。依此,郑铎亦当为郑洽之后。
那么“闽之镇海卫”又是何处呢?王道亨说,据史料记载,镇海卫系明洪武二十年(1381年)朱元璋下令设立,总镇设漳州府之镇海,故称镇海卫,下辖福州府之福宁卫,福州府福清县之镇东卫,兴化府之平海卫,泉州府之泳宁卫。福宁卫即在镇海卫辖区内。那么,这个镇海卫的郑铎是不是郑岐村人?研究小组翻开郑岐村《郑氏宗谱》,郑铎的姓名出现在世系表中。同时,研究小组还在郑岐村的另外一本支谱中找到了郑义门七世祖郑铉的姓名。
看到家谱成功对接,研究小组和郑义门文史研究会负责人都十分高兴。“江南第一家”宗亲会经过讨论后表态,同意宁德郑岐村郑氏认祖归宗,确认郑岐郑氏为义门八世祖郑洽后裔。
福建文物局回应:宁德古墓与明代建文帝无关
2009年09月30日 15:57 来源:东南网-海峡都市报发表评论  【字体:↑大↓小】
昨日,福建省文物局对外发布消息称,经过组织专家考察论证,认为宁德上金贝古墓建造年代为元末明初,墓主人身份为僧人沧海珠禅师,而不是建文帝。
是否建文帝之墓争论不断
该墓自去年清理发掘,当时福建博物院研究员王振镛负责该墓的整理工作。他告诉记者,当时在发掘现场,他提出初步设想,认为与建文帝有关。这只是以供探讨研究,并没有论定。没想到,此话一出,竟然引发了长达一年多的纷争。
当地成立了“建文帝研究小组”。随后宁德不断爆出寻找到建文帝在当地留下蛛丝马迹的诸多文物,邀请的不少文史专家,也为“建文帝墓”一说找到新的证据。',8)">
今年,宁德上金贝古墓又受关注,来自南京大学的潘群、江苏郑和研究会的郑自海、明史专家马渭源等人给出了惊人结论:这一古墓就是朱允炆的陵寝。
然而此时,王振镛在当地文史爱好者、地方志研究人员的帮助下,找到了其他证据,提出这一墓葬是沧海大师圆寂后的所在,而不是建文帝的墓葬。
仅凭龙造型不足以认定帝王墓
本月22日,省文物局组织省内地方史志、历史、明史、文物考古、文物鉴定等方面专家,对宁德市上金贝古墓进行考察论证。专家组由福建省文史研究馆卢美松研究员、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唐文基教授及厦门大学历史系颜章炮教授、福建博物院王振镛研究员、福建省文物鉴定组林存琪研究员、厦门市博物馆张仲淳研究员组成。
“闭嘴龙只是龙的一种造型,并不能因此认定这就是皇帝墓。”专家组认为,仅凭石构件造型就推测出墓主人身份,是比较草率的。如果要充分肯定墓主身份,必须有确凿的碑刻、文字记载等实物才有说服力。
专家们解释说,墓中舍利塔上碑文中“御赐金佛日圆明大师第三代沧海珠禅师之塔”的前十个字,指的是宋末元初高僧印简。印简,字海云,忽必烈还没有建立元朝的时候,居住在大都,是其老师之一。佛日圆明圆寂后,忽必烈御赐佛日圆明大师,这在《续灯存稿》、《五灯全书》、《补续高僧传》及《南宋元明禅林宝林》等史籍中,都可以找到相关记载。
后十个字才是代表墓主人沧海珠禅师,他是印简的第三代法嗣。
墓地主人可能是金邶寺僧人
上金贝古墓距离金邶寺只有十多米远距离。
根据当地文献记载,金邶寺自唐大中八年(854年)修建以来,历经千年岁月,佛教文化积淀深厚,历代高僧层出不穷。沧海珠禅师正是元大德年间重建金邶寺的僧人,也是元代“国师”印简的第三代传人。
沧海于大德年间(1297—1307年)担任金邶寺主持,并重修了寺院,使之“寺然具备”。明嘉靖、万历两朝的《宁德县志》中都记载了这段建寺的辉煌事迹。寺周围还留下了沧海的“蒙泉”手迹和一口纪年铁钟(已毁),上有“沧海弥珠”的字样。
当地多本地方志都有记载,其中宋代《三山志》有“唐大中八年建,广明间赐蒙泉”之说。明嘉靖和万历版《宁德县志》也记载:“金邶寺,唐大中八年建。至和间圆轨居之,宋季圮废。元大德间,住持止云沧海重建”,众多地方志中提到的“止云沧海”,和僧塔碑刻“沧海珠”、蒙泉石刻“住山沧海作”,实际上是同一个人,就是元大德年间重建金邶寺的僧人,“止云”、“珠”都属于他的别名法号。
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郑国珍亲自参加了考察论证并强调,该古墓葬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要求宁德市有关方面继续做好研究工作,加强文物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
(李熙慧)
建文帝出亡宁德之谜揭秘:逃亡路线图终点是泉州
2009年09月26日 23:20 来源:福建东南新闻网发表评论  【字体:↑大↓小】

虽经数度翻修,但仍有一些雕刻精美的建筑构件昭示着寺庙的历史。

历史烟尘已尽,年代久远的泉眼仍在雪峰山上。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如果说建文帝逃亡线路图终点所指即是泉州的话,那么,曾当过开元寺住持的正映洁庵禅师应当就是他们所要寻找的对象;
●洁庵禅师——1个曾被大明开国帝王朱元璋所倚重,而后来又“被模糊”了的佛教界中的重要人物,研究小组认为他曾受朱元璋托孤保护建文帝;
●神秘的洁庵禅师,在“保皇”期间,终究暴露了行迹,最终的下落成谜;
●建文帝藏身雪峰寺的确定,为研究小组考证建文帝由福州入闽东扫清了论证道路上最大的障碍。',9)">
在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历史资料分析中,研究小组最终断定,建文帝一行直奔泉州要找的人一定就是曾在那里当过住持的洁庵禅师。
而之后紧接着发生的一系列朱棣派出人马四处追查建文帝的事件,被认为是建文帝逃亡小组放出的烟雾弹而已。于是,正当朱棣命令郑和、李挺等人组织强大阵容南下西洋搜寻之时,建文帝一行绕了一个弯,北上来到了地处僻地的福州雪峰寺,并藏身其间。直至有一回郑和下西洋归来,送瓦塔上山并遇见了这个前朝君主。
那么,在泉州开元寺寻找不着的洁庵禅师上哪儿去了呢?建文帝一行又为什么选择北上雪峰寺,他们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研究小组一行又是否从史料中找到了有关的线索呢?
洁庵“保皇”暴露 成第二个溥洽?
有着这样一种可能存在的托孤之举,洁庵禅师俨然已是“保皇”团队中的重要一员。对于洁庵禅师之后的身世,研究小组再一次从众多的史料中,印证了这位高僧曾因保护建文帝而产生的“奇妙”的人生轨迹。之所以称之为“奇妙”,是因为自永乐15年后,洁庵禅师的行踪与身份便在史籍中开始“模糊”起来。
首先是洁庵禅师曾经住持过的雪峰山寺的《雪峰山志》。这里到底隐讳了什么?
郑和后人郑自海先生在雪峰崇圣禅寺考察访问中,从《中国福州雪峰崇圣禅寺》的第74页中有了新发现。该书根据《雪峰山寺》记载登录了当山(即寺庙负责人)世系表,郑自海在研究当山世系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明永乐至正统年间当山变动极勤,从第六十七代洁庵禅师至第七十五代庆预禅师简介都很简要,只载出生地和姓氏,事迹空缺。而第七十代象祖禅师、第七十二代祖渊禅师则干脆没有一字记载。郑自海认为,这与当时雪峰崇圣禅寺发展为闽中寺院之冠的辉煌历程极不相称。而没有记载更说明雪峰寺此时可能发生了重大事件。最恰当的解释就是雪峰崇圣禅寺隐藏了建文帝,洁庵禅师放走了建文帝,最终走漏了风声,遭到朝廷的封杀。
郑自海这一结论还有更多的文献支撑。首先泉州文史专家为了寻找建文帝出亡泉州开元寺线索,翻遍了地方文献,却怎么也找不到洁庵禅师接班人念海和尚的任何信息。而闽东研究小组负责人王道亨在泉州市图书馆古籍部查找到一本明代木刻本的《今献汇言》杂文集,令人奇怪的一幕出现了。在一篇《蒙泉杂言》中,文中作者的姓名被浓墨涂去,而这篇文章被认为与建文帝诗文风格极为相似。郑自海判断,这极有可能是永乐宣德朝廷文化清理、封杀建文帝及旧臣的真实存在。
更奇怪的一幕出现在永乐十六年。据《雪峰山志》中记载的,永乐十五年冬郑和到雪峰寺,永乐十六年洁庵禅师受方处高人指点迷津,毅然辞去雪峰寺住持一职,并随即离开雪峰寺。《雪峰山志》与胡滢所撰碑文都说他退隐钟山灵谷寺。
不过,《灵谷禅林志》中关于洁庵的记载显然与《雪峰山寺》有较大出入。最让人看不懂的是隐去洁庵在开元寺、雪峰寺最辉煌的十几年历史。最好的解释是洁庵隐藏建文帝一事,被人告发,“后游北京”是到北京接受审查,知恩图报的洁庵拒不承认隐藏建文帝之事,迫于洁庵在佛教中的威望,朱棣只好将洁庵软禁于灵谷寺,成为第二个溥洽(囚禁北京十多年,后经姚广孝恳请,朱棣恩准释放了溥洽,回到南京大报恩寺养老至终)。
郑和见到建文帝 最后知而不报?
可以说,在所有记述建文帝逊国出亡的史料中,最为生动详实的莫过于在《罪惟录》志卷三十二中的《建文逸记》里,记载着郑和在雪峰寺上见到建文帝的那一段描述了:“建文帝携一子至浦江郑氏家,后又纳一妄,生四子……走住福州雷(应为雪)峰寺。三保下洋过之,泣拜于地,为之摩足,帝微嘱三保举事,泣对不能,别去。”
据闽东研究小组的推算,郑和在见到的建文帝隐身雪峰寺的时间大约在其第三次下西洋之后、第四次之前的某个时间段。《雪峰山志》证实了明末清初大史学家查继佐所著的《罪惟录》中所提到的郑和到过雪峰寺一事。时间系“永乐中”,也即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归来时视察雪峰寺。就是在这次,郑和还送给雪峰寺2座来自西洋的“瓦塔”(陶制佛塔)。
不过,此前我们说,郑和率领大批人马下西洋就是为了“踪迹建文”,那为何又在历尽千辛万苦、踏破铁鞋,终于在雪峰寺见到了“真身”后,却又密而不报呢?',10)">
现在,从诸多史料上可证,郑和与建文帝相遇于“雪峰寺”,并且拒绝了建文帝“举事”的要求,既不违背“建文正统”的观念,更重要的是没有背叛明成祖,忠于皇权,体现了封建社会忠君与爱国的一致性,同时也避免了一场大分裂,大屠杀。
关于这一记载,也并非孤证。据康熙二十二年纂修的《江宁县志·陵墓》卷五记载,三宝太监郑和墓,在牛首山之西麓。永乐中命下西洋,有奇功,密知建文踪迹,回朝皆奏不闻,史称其有隐忠云。由此可见,郑和确实是“踪迹建文”,并且终于在福州雪峰寺找到了建文帝。
不过,建文帝最后还是离开了雪峰寺。
投奔洁庵禅师 明太祖临终之托?
建文帝一行顺着秘箧指引,千里奔袭,一直逃到泉州。但最终发现,这个逃亡的终点站并不能给自己提供安全的保障。因为,他们要找的人已经离开了开元寺——这个人便是之前在此当过住持的洁庵禅师。
为什么
建文帝一行非得要寻到泉州找洁庵禅师呢?对于这个问题,郑和后人郑自海先生在研究之后有这样一段论述:明洪武末年,泉州开元寺空缺了一位住持,在众僧遴选无望的情况下,朱元璋亲自安排当时还在南京天界寺的洁庵禅师出任开元寺住持。奇怪的是,在洁庵禅师临行前,朱元璋单独召见他,并很富深意地对他说:“现在要当好住持很难,要是太善良了就要被人欺负,要是奸恶的话,就要受人攻击,只有洁身自好才能长久啊!”',11)">
郑和后人认为,现在看来朱元璋当时对正映和尚的告诫含意深刻,他流露出担心皇孙太善良会被人欺负之意。
而闽东研究小组通过多方考证认为,明太祖朱元璋在临终之年召见洁庵禅师并把他派到泉州开元寺任职,应该是很有深意的。朱元璋所遗秘箧中的路线图终点是泉州,这本身就印证了这一观点。
因此,研究小组负责人王道亨认为,朱元璋定然是对洁庵禅师有行过托孤之举,即要洁庵禅师对少帝朱允炆大力支持。否则建文帝君臣一行不会马不停蹄地径直往泉州开元寺与福州雪峰寺跑的。
不过,奇怪的是,就在洁庵踌躇满志的时刻,永乐元年,他突然被调离开元寺,前往福州雪峰寺任职。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朝京回榕旋被众山长老推举为雪峰寺住持。自然,一路上隐姓埋名的建文帝一行最后扑了个空。
正映洁庵禅师自小宁德出家与皇室关系密切
被朱家如此倚重、甚至是有托孤之意味的洁庵禅师何许人也?
据史料记载,洁庵是江西抚州金溪县洪氏子,幼不菇荤。据《灵谷禅林志》卷8《高僧》记载:正映,字澄渊,号洁庵,一号月泉,自称雪老。洁庵禅师从小便到宁德三峰寺(南峰寺)、安仁寺出家,当小沙弥。曾于明洪武十九年到南京钟山灵谷寺拜住持慧明谦禅师(福鼎人)为师。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赴考试经得度”住灵谷寺,才口道谦,领维那。后游北京。在明洪武晚年之际,洁庵禅师受命前往泉州开元寺当住持。后离开泉州前往雪峰寺当住持,正是该寺第六十七代传人。
在泉州干得好好的洁庵禅师为何又会跑到雪峰寺的呢?',12)">
据有关资料记载,在开元寺“成绩斐然”的洁庵禅师是在众山长老的集体推举之下,才入主雪峰寺的。在这里,洁庵禅师在一帮太监舍财之下,重创佛殿法堂、山门、两廊,开万工池,修金鳌桥,使得原本破败的雪峰寺焕然一新。洪熙元年,退隐钟山灵谷寺。在雪峰山共住持一十五载。宣德元年,擢僧录司左讲经。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冬,示寂灵谷。
对于这样一个在佛教界颇有名望的高僧,他究竟与皇家有着怎样的渊源呢?研究小组通过考证后认为,从有关资料中可以看出,明太祖朱元璋与洁庵禅师相识不浅。在朱元璋在位期间,这位曾当过和尚的皇帝,就钦命过慧明谦禅师、洁庵禅师到灵谷寺与开元寺当住持。而慧明谦禅师、洁庵禅师又是师徒关系,二人交情自是非同一般。凭着这种关系,研究小组认为,朱元璋临终前将朱允炆托付给洁庵禅师是完全有可能的。正因如此,注定了洁庵禅师是没有理由拒绝朱允炆的。
建文帝史料
减赋崇古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正月,建文帝令减轻江浙地区的田赋。明初以来,江浙地区的田赋明显重于其他地方,这是因为朱元璋憎恨江浙地区的缙绅当年依附张士诚而采取的惩治措施。另外,朱元璋特意规定江浙人不许担任户部的职位,目的在于防止江浙人偏袒家乡。而建文帝则认为江浙重赋只是用惩一时,不应该形成定制,既然田赋减轻了,浙东人自然也可以担任户部的官职。他还针对寺庙侵占民田的情况,下令僧道每人占田不得超过5亩,多余的要退官分给农民。
然而,建文帝在安定的生活中成长,接受的是儒家学说的熏陶,缺少对现实的了解,而且他所重用的大臣也多是读书人,因此改革中难免有理想主义色彩。他接受方孝孺的建议,甚至要恢复西周时期的井田制度。他还使用一些《周礼》中的官名,依古制改革某些官职。(记者 缪洪通)
建文帝陵寝现身? “圆明大师”是朱元璋?
2009年06月02日 16:28 来源:海峡都市报发表评论  【字体:↑大↓小】

古墓近来吸引了不少文物爱好者来探秘

神秘古墓前散落着龙头形石雕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寻找了600年的建文帝陵寝现身?
宁德金涵乡上金贝最近忽然变得热闹起来。不少旅游者和文物爱好者纷纷来到这个小村庄,探秘一座发现不久的古墓。这座古墓没有墓碑,没有建造年代,但它形式奇特,有拜亭,有地宫,又带有“御赐金襕佛日圆明大师第三代沧海珠禅师之塔”字样。
古墓的主人到底是谁?连专家学者都分成了两派。一派专家认为这是明朝建文帝的陵寝,另一派则认为它是元代高僧的墓葬。不过,自从宁德市古墓研究小组认为它是建文帝陵寝,一下子就拉动了当地的旅游。福建博物院研究员陈兆善则呼吁,当务之急是保护好文物。
【说法一】“圆明大师”是朱元璋 墓主是建文帝',13)">
朱元璋之孙,明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一直是一个谜。省内外的一部分学者认为,建文帝最后逃到了闽东。而宁德市古墓研究小组成员则认为,上金贝发现的墓葬可能就是史学界苦苦寻找了600年的建文帝陵寝。
宁德市方志委副主任王道亨现在是古墓研究小组组长,他告诉记者,当地多次召开研讨会研究墓葬主人。他说,僧人去世后一般建塔不建墓,此墓有塔有墓,十分奇怪。墓葬三层六阔体现出一种缩小了的皇家气派。墓构件精致豪华,建有拜亭,这些显然不是寻常和尚所能够拥有的。
墓上的唯一雕刻文字也隐藏着建文帝的信息。全文是“御赐金襕佛日圆明大师第三代沧海珠禅师之塔”。“圆明”是“明朝和功德圆满”之意,谁的功德最圆满?当然是皇帝(指朱元璋)。“第三代”是孙辈之意,与“朱允炆是朱元璋之孙暗合”。“沧海”是法号,暗喻神州一统的帝王心理。“珠”是俗家名字的后一字,是“墓主姓朱”的隐喻。
上月21日,南京市文化局明史专家马渭源、郑和第十九世孙、南京郑和研究会秘书长郑自海,郑和第二十世孙、郑和研究会学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郑宽涛,都到实地查看古墓。他们发现,古墓顶上有一处莲花座托着的火龙珠雕刻。学者郑自海说,该标志是明代朝廷尊崇的“国教”———藏传佛教中标志性的器物构造,象征着仙逝后的墓主朱允炆已升入天界,龙归沧海(有诗为证:龙归沧海碧云深)。
【说法二】“圆明大师”是忽必烈老师 墓主是元代高僧
对于上金贝村古墓“建文帝陵寝”之说,也有不少专家、历史爱好者并不认同。目前,舍利塔上的“御赐金襕佛日圆明大师第三代沧海珠禅师之塔”20字是解开墓主人身份的唯一线索。
“佛日圆明是忽必烈的老师,沧海是他的徒弟,才有如此高规格的墓葬形制,该墓是元代的。”福建博物院研究员王振镛、原蕉城区地方志编委会主任李怀先等都对该墓持这一观点,他们是根据明代万历版的《宁德县志·寺观》中的记载得出这一结论的。
王振镛说,这座古墓是一座大型僧墓,全省各地还没有见到类似的布局。该墓拜亭中的石柱与金鄁寺刻有元代纪念的石柱如出一辙,判断是元代中期金鄁寺住持沧海珠禅师塔墓。
宁德历史爱好者陈仕玲查询了《续灯存稿》、《五灯全书》、《补续高僧传》及《南宋元明禅林宝林》等史籍,找到“佛日圆明大师”就是元初高僧印简圆寂后的谥号。印简还是元世祖忽必烈的老师。佛日圆明圆寂后,忽必烈御赐佛日圆明大师。王振镛推测,墓主人沧海则是佛日圆明的第三代传人。印简死后沧海云游南方,最后来到宁德。
(李熙慧 黄孔瑜)
福建发现神秘古墓 专家:墓主人可能是建文帝(图)
2008年11月28日 13:04 来源:东南新闻-宁德网 发表评论

上金贝畲寨神秘古墓

王道亨说古井上的“蒙泉”两字很可能是建文帝所书写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一个美丽的闽东乡村因一座古墓变得神秘奇幻,这里真的就是600多年来史学家苦苦寻找的明朝建文帝的陵寝吗?
上金贝畲寨神秘古墓
王道亨说古井上的“蒙泉”两字很可能是建文帝所书写',14)">
秋雨季节,美丽的上金贝笼罩在一片雨雾烟岚中,弥漫着迷幻般的气氛。一座历史悠久的神秘古墓,更为之抹上一层神奇的色彩……
闽东畲寨上金贝位于宁德蕉城金涵乡,共80户300多人口。今年初,一位当地干部在规划上金贝旅游线路时,发现了这座规格超乎寻常的古墓。
2月3日,省文博专家、原省博物馆副馆长王振镛率队前来展开考古调查。历时6天探研,专家们初步确认,上金贝古墓造于元末明初,至今有60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我省发现的规模最大、最为奇特的僧人墓。
墓主人是谁?
一直参与古墓研究的宁德市方志委副主任王道亨告诉记者,上金贝古墓之所以神秘,是因为此墓形制奇、墓刻落款奇。
所谓形制奇,第一,僧人去世后一般建塔不建墓,此墓却标示为“塔”,这十分奇怪。第二,墓的整体宏伟壮观,格局非同一般,三层六阔的墓坪,处处体现出一种缩小了的皇家气派。第三,墓的各种构件精致豪华,弧形条石砌为高大圆拱,更令人耳目一新。这些显然不是寻常和尚所能够拥有的,墓主人的身份非同一般。
至于墓刻落款奇,该墓舍利塔墓刻落款为“御赐金襕佛圆明大师第三代沧海珠禅师之塔”,但没有镌刻朝代和纪年。对此,王振镛的解读是:“圆明”是“明朝和功德圆满”之意,谁的功德最圆满?当然是皇帝(指朱元璋)。“第三代”是孙辈之意,与“朱允炆是朱元璋之孙暗合”。“沧海”是法号,暗喻神州一统的帝王心理。“珠”是俗家名字的后一字,是“墓主姓朱”的隐喻。而朝代、纪年的有意空缺,恰恰印证了墓主人不能告人的特殊而神秘的身世。鉴于此,王振镛认为,该古墓有可能就是600多年来史学家苦苦寻找的明朝建文帝的陵寝。
建文帝出逃之谜
墓主人是建文帝?这是事实吗?宁德市上金贝古墓暨金鄁古寺研究小组成员、宁德市博物馆副研究员钟亮说,由于历史原因,此墓已起码被盗3次以上,整个墓室空空如也。研究小组希望通过研究古墓与古寺,寻找建文帝由浙入闽的证据,寻找建文帝隐居金鄁寺的证据,以证明古
墓墓主就是建文皇帝朱允炆的陵寢。研究小组决定把建文帝的逃亡路线问题作为研究方向。',15)">
 
王道亨说,研究小组把目标锁定在《续修四库全书》这部鸿篇巨著上,另辟蹊径从《史部·别史类》下手。他们在浙江找到了《罪惟录》《致身录》《从亡随笔》原文,并从中发现了一些新的线索。明末清初大史学家查继佐应是第一个系统地研究建文帝下落问题的学者,他列举了当时23种关于建文帝行踪的传说。历代专家学者只论述及21种,独缺漏了两种,而这两种偏偏都与福建有关。
建文帝从哪里逃出来?《致身录》云“大内火起,帝从鬼门遁去,从者22人。”鬼门在当时的南京城光华门内,可以从水路直通神乐观。研究小组比较赞成此种说法,理由有二:一是“鬼门”直通秦淮河,可达神乐观,神乐观位于当时的南京城东南方向,是当时的南京城外交通最便利之处。二是从近年南京城城建挖掘时发现的多处地下涵洞(即明皇城下水道,也即史书上所说之“鬼门”),为其从“鬼门”南逃之说提供了依据。
建文帝逃亡线路求证
建文帝沿途经过哪里?专家们比较认同从神乐观直接逃至浙江浦江县郑义门的说法。研究小组一行7人,专门拜访了郑义门郑氏研究会以及与此有关的兰溪市皇回山皇回寺。清代修的《浦江县市》《兰溪县志》均有记载建文帝在郑义门及皇回寺隐跸事。
经过多方考证,研究小组认为,号称“江南第一家”的郑氏家庭教师即是朱元璋四大谋臣之一的宋濂。郑氏第二十六代孙郑洽就是伴随建文帝出逃的22名近臣之一,建文帝会到郑义门与皇回寺,实与此人有关。郑洽终身追随建文帝,矢志不移,最后客死他乡。建文帝在郑义门时,曾遭乡人陈忠举报,郑宅因而遭3000多名御林军和锦衣卫搜查,建文帝被藏于结满蛛网的枯井内,躲过一劫。由郑义门转移到皇回寺,可能与此有关。
凡此种种,研究小组认定,建文帝从“鬼门”突围,离开南京城后,第一站(即第一个停驻点)应在神乐观。从神乐观出发,乘船沿胭脂河南下,到达溧水后,改走陆路。经溧阳沿官道入浙,到达浦江县郑宅镇郑义门。
建文帝入闽之说
从浙西外调回来后,研究小组又倾尽全力,查找《续修四库全书·史部·别史类》,终于在《别史类·罪惟录》中查找到了两条重要线索,这可是此前明史专家们绝少提起的重要线索。《罪惟录·建文逸事》中记载:“一云,帝削发于淮清桥,从太平门乘马出历池州,渡浙江,投义门郑氏……旬日去之,如余姚石梁王氏。历温州,入闽。”“一云,建文帝携一子至浦江郑氏家,后又纳一妾,生四子,……而帝左腋有痣,初别郑氏时,留龙纲为记,走住福州雷峰寺(疑为雪峰寺之笔误)。三保下洋遇之,泣拜于地,为之摩足。帝微嘱三保举事,泣对不能,别去后,徙广东某寺。”可见,建文帝一行是沿着余姚、温州一线,由浙入闽的。
对上述两种逃往福建的说法,研究小组决定以研究“由温州入闽”一说为主。“由温州入闽”,第一站应是原福宁县劝儒乡地界(今福鼎市地界)。据福鼎市与蕉城区两地的家谱与口碑资料,原福宁县劝儒乡与宁德县(今蕉城区)境内的昭明寺、国兴寺、祭山寺、龟山寺,在永乐年间,被朝廷派兵焚毁,和尚悉数被杀。蕉城区金涵乡一带群众作证说,多年来,不断有文物贩子从金涵乡一带收购走金佛、玉碗、玉箸以及刻有“大内御用”字样的端砚等,还有刻在金鄁古寺后水井井壁上的“蒙泉,住山仓海作”等遗墨。',16)">
 
王道亨充满信心地说,为了查清“由温州入闽”以及“由福宁至宁德”这两个课题,研究小组将进一步搜寻线索,寻求物证,相信笼罩在上金贝古墓上的神秘历史面纱终将被揭开。(记者 庄严 通讯员 吴泽金)
湖南也有座武当山 传明建文帝"帝王僧"藏于此
2007年10月17日 08:58 来源:湖南在线-三湘都市报

新田县武当山腰的一片开阔之地“牛栏湾”,随处可见断碑横卧 记者 刘桂林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湖北武当山自明代大兴土木重修之后,数百年来成为道教的圣地,而“湖南发现之旅”调查组专家在永州新田考察时发现湖南也有一座武当山!经专家考证,这座山并不是当地百姓一厢情愿的自己命名,而是自宋代以来就叫武当山。一段关于明代宫闱的谜案传说使得湖南的这座武当山魅力无穷。',17)">
康熙断碑揭秘道教名山
记者随省文物局考察组刚一踏上永州新田县地界,就被告知此处有座山叫“赛武当山”。在当地政府及文化部门相关人员的陪同下,记者随调查组一行来到这座“武当山”,上山路随处可见清代的修路碑,皆有“重修武当山路……”字样,调查组文物专家据此考证,湖南的这座武当山,山名乃自古就有而非当地居民随意取得。
一行人几经周折登至主峰白面峰顶,山顶平整,有建筑遗痕,峰顶有三块摩崖石刻,其中两块依稀可辨的字迹都注有“……白面峰玄帝殿路记”字样,文物专家根据这两块石碑推断,峰上建筑遗存应是供奉道教主神“玄天真武大帝”的玄帝殿遗存。
从白面峰下来,一分支路引人走入仙境般的竹林,抬首不见天日,只有山风习习,没多久一弯转过,武当山腰一片开阔之地映入眼帘。当地陪同人员讲,此处名叫牛栏湾,随处可见断碑横卧。一块康熙年间的断碑为我们揭示了湖南武当山的由来,碑文说明,白面峰玄帝殿乃宋代一位道教真人卓昧所创建。
西粤僧明贤竟是建文帝?
让人意外的是,在《湖南通志》中的《新田县图》上,武当山的位置标注的是“赛武当山”,这其中蕴含了一个关于明朝悬案的传说以及一位行踪不明的皇帝。
当地流传的一段故事说,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从建文帝朱允Χ手中夺下了江山,建文帝的下落就成了谜案,有人说其死于宫中大火,有人说其逃往“侨居西粤……,两入荆楚”。而新田武当山修路碑记载:“盖明时有西粤僧名明贤者登是峰,爱其层峦耸翠,……募七姓而重建庵……”。时值明成祖在武汉大兴土木重修焚于战火的湖北武当山。传说这位胆敢自称“明贤”的西粤僧就是建文帝,为了和明成祖朱棣较劲,他就自称湖南武当山为“赛武当山”。
另一有力证据也将湖南武当山的主人指向建文帝。细心的人发现,山路上修路碑的立碑时间都为十二月初五。而据史料记载,建文帝的生日就是十二月初五,因此专家推断附近居民选择这个时间修路就是为了纪念建文帝,继而推测此山主人就是建文帝。
湖南武当佛道共存
湖南的这座武当山自宋起道教盛行,正是由于明贤的到来使得湖南武当山形成佛道共存的和谐局面。据当地传说,明贤在山顶修缮玄帝殿后,更是在殿内同时供奉佛、道两家祖师,香火一直旺盛。据愁,即便是现在,每到过年甚至大年初一的时候,村民还是会成群结队的登山祭祀,祈求平安。
调查组专家初步考证,新田县武当山为宗教名山。据康熙碑刻表明湖南武当山创建道观的历史可追溯至宋。武当山至今保存玄帝殿遗迹,山腰保存佛寺遗迹以及大量明清碑刻,对于研究中国武当山起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作者:李鹏)
【编辑:朱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