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小军成熟后来发型:4、关于变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5:33:25

4、关于变法

【原文】不知治者,必曰:“无变古,无易1常。”变与不变,圣人不听,正治而已。然则古之无变,常之毋易,在常古之可与不可。伊尹2毋变殷,太公3毋变周,则汤4、武5不王矣。管仲6毋易齐,郭偃7毋更晋,则桓8、文9不霸矣。凡人难变古者,惮10易民之安也。夫不变古者,袭乱之迹;适民心者,恣奸之行也。民愚而不知乱,上懦而不能更,是治之失也。人主者,明能知治,严必行之。故虽拂于民心,立其治。说在商君11之内外铁殳12重盾而豫13戒也。故郭偃之始治也,文公有官卒;管仲始治也,桓公有武车——戒民之备也。是以愚赣141516之民,苦小费而忘大利也,故夤虎受阿谤;而辴17小变而失长便,故邹贾非载旅18;狎19习于乱而容20于治,故郑人不能归21

【译文】不懂得治理国家的人,必然会说:“不要改变古代留下来的,不要改变常规惯例。”改变还是不改变,圣人是不听别人怎么说的,只是正确地治理而已。然而古代留下来的不改变,常规惯例也不改变,在于这些东西可行还是不可行。伊尹如果不改变殷商朝的古制惯例,姜太公如果不改变周朝的古制惯例,那么商汤王、周武王就不能称王了。管仲不改变齐国的古制惯例,郭偃不改变晋国的古制惯例,那么齐桓公、晋文公也就不能称霸了。大凡人不能改变古制惯例的,是害怕改变民众对旧传统的喜爱。但不改变古制惯例,是在重蹈乱国的覆辙;迎合民众的愿望,就是放纵邪恶的行为。民众愚蠢而不知道祸乱,上级懦弱而不知道更改,就是治理国家的失误。所谓人民的君主,明智而能知道治理的措施,严格并必然行为。所以虽然违背民心,还是要树立治国的原则。说是在商鞅那里实行这种做法是用铁殳和盾牌来预防才能实行的。所以郭偃开始治理晋国的时候,晋文公备用了国家军队;管仲开始治理齐国的时候,齐桓公准备了武装的兵车——这些都是防备民众的措施。因为愚蠢迂腐败坏懒惰的人,总是为微小的花费发愁而忘记了将要取得的巨大利益,所以夤虎受到斥责诽谤;他们恐惧害怕小的变更而丢失了长久的便利,所以邹贾非难征兵的制度;他们不庄重地习惯于混乱而习惯于缓慢地治理,所以郑国人不会有希望。

【说明】本节紧接上节,所讨论的还是计划问题,韩非充分认识到,计划不如变化,变化亦要计划,也就是说,韩非主张变法。但他只注意到民众的反对,而没有注意到怎么样引导民众。这也是法家——从古到今的法家——所犯的过错之一。社会,的确是需要用法律来规范,但法律并不能规范所有人的所有行为,因为法律是用来对违反规范的人进行惩处的。而人的行为,具有无限的多样性,随意性,自人类逐渐形成社会以后,人与人之间就有了比较明确的社会行为规范,其实,不仅是人类,我们现在看动物社会,都有各自的行为规范。那么,遂可以想见,人类初期,同样在各地存在不同的社会行为规范。比如用火、比如狩猎、比如吃食,这些行为规范促使人们的行为趋向一致。人们由此而走向统一,走向团结,以至最后形成有共同行为规范的民族。由于交通、信息交流诸原因,至今人们还保持着各自民族的行为规范----即风俗习惯。

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行为时主要考虑的是什么呢?并不是考虑“法律”有什么规定,而是考虑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邻居等等这些人会怎样看待自己的行为,也就是别人的“看法”。如果自己的行为得到大家的赞赏,那么这个行为就可以持续下去。如果都不赞赏,那么这个行为也就停止了。比如小孩子玩火这个行为,所有的成年人都会反对,那么小孩子就不玩了,或是偷偷地躲着玩。就是在现代,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中、工作中,最在乎的也是别人的“看法”,人们很少会去想到“法律”对这个行为是如何规定的,是如何看待的。而这个所谓的“看法”到底是什么呢?其实这个“看法”即是人们共同认可的一种行为规范。比如“见义勇为”,法律并没有规定人们必须“见义勇为”,或者规定对什么事可以“见义勇为”,或者规定对“见义勇为”有什么奖励,可是千百年来,人们还是不断地“见义勇为”。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在“见义勇为”之后,该行为会得到人们的普遍赞扬,尤其是家人、亲人、朋友、邻居们的赞许之辞和看法,会使“见义勇为”者倍受鼓舞和倍感骄傲。

现在世界各地还流传着很多历史的民谣、民间故事、民族史诗等,大都是赞美英雄人物的,人们为什么要崇拜英雄人物呢?其实就是赞同这个人物的行为方式。某人本来是个很普通的人,可在做了某件事后,便成了英雄人物、模范人物,人们之赞颂他,其实就是赞颂这种行为方式。某些人的行为方式一旦受到大家的赞同,人们便模仿、仿效这些行为方式,这些行为便逐渐演变成行为规范,就如现代的“追星”,明星们的行为方式被青少年们模仿、仿效,就会逐渐形成一种行为规范,人类社会就是这样不断地发展起来的。

西周以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们,尤其是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家代表,已经认识到,或者说意识到“礼”----也就是社会行为规范的重要性,所以他们强调加强对社会行为规范的教育,也就是“移风易俗”的教育----“礼教”,通过教育,使人们去掉不良的行为方式,而共同趋向“善”的行为方式。“教”是教育,“化”即是“移风易俗”之意,倡导“礼教”,倡导“教化”,实际上就是提倡社会行为规范的教育和移风易俗。他们还认识到,法律法规法令再多,也不能囊括人们所有的行为方式,人们不可能每一个行为都去对照法律法规法令是如何规定的,而法律法规法令的作用也不是去规定人们应该怎样行为,而是规定人们的某些行为超出了常规范围----即社会行为规范的范围,即要进行惩罚。所以,“教化”实质上是教会人们在生活中、工作中应该怎样行为,而不是简单地对不符合社会行为规范的行为进行惩罚。孟子和荀子在这个问题上有许多论述(详见《孟子原解》、《荀子原解》),大意是:统治者要告诉人们哪些可做哪些不可做,否则就是挖好陷阱等人们去跳,而对跳进陷阱的人,还要进行处罚,这就是不爱护人民。统治者不爱护人民,人民又怎么能爱护统治者呢?比如小孩子玩火,家长从没有告诫过,但一旦发现这种行为就要惩罚,这合情合理吗?所以,首先进行社会行为规范的教育,使人们知道社会行为规范的作用,人们的行为方式才会有所改进,才能尽可能地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因为人与人之间相处,有一定的行为规范,超出了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别的人就不一定接受你,所以,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才能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而超出社会行为规范的行为,必然不是最佳行为方式。而不是最佳行为方式,就不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关系。这就是先秦儒家的中心思想。

先秦时期法家的中心思想是建立健全法制,用法律法规法令来规定人们的社会行为。面对混乱的社会,依法治理确实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人们的每一个行为不可能都按照法律法规法令,比如,法律不可能规定人们怎样去爱,或者是去爱什么人,或者不爱什么人,人们爱谁不爱谁以及怎样去爱,完全是人们个人的意愿,但很多人却不懂得应该爱谁应该不爱谁,应该怎样去爱。由于不懂,人们于是乎便乱爱、泛爱,以至事情弄得一塌糊涂,造成社会动乱。孔子说:“巧言令色,鲜亦仁。”但过了两千多年,巧言令色者还是能骗到爱情!这就说明,我们大部分人至今还不懂得爱!这个问题靠“法治”能解决吗?显然不能,而依靠“礼教”、“教化”便能解决这个问题。

又比如“吃”,法律法规法令不可能规定人们应该吃什么不吃什么,应该怎样吃,人们吃什么和怎样吃也是个人的意愿。然而由于不懂得吃什么和怎样吃,人们在吃的行为上也造成许多社会动乱。这依靠“法治”能解决吗?显然不能!而依靠“礼教”、“教化”却能解决这些问题。所以,不要小看社会行为规范的教育,也就是风俗习惯的“移风易俗”。

 美国的“法律”不可谓不丰富,不可谓不健全,然而美国社会却是动乱不堪,其原因就在于人们的行为方式很混乱,而其根本原因就是美国社会没有或缺乏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社会行为规范的形成,并不是靠政府、靠统治者、靠法律条文规定,而是人们自发地形成的对某一行为方式的认同,这种对某种行为方式的认同是所有统治者都控制不了的!所以,加强“礼教”、“教化”,正是树立正确的社会行为规范的必要措施。

我们现在大力宣传英雄人物,模范人物,提倡“先进性”,其实也就是要人们学习他们的行为方式,以至最后能形成一种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一旦形成,那么超越出这种行为规范的行为便会受到谴责或者是惩罚。这便是“教化”!这是“法治”所不能代替的。我们一再说:“淳朴的民风”,这“淳朴的民风”是什么呢?就是很朴实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也就是人类“本来如此”的行为方式。当然,我并不是说不要“法治”教育,宣传法治,使人民懂得“法”,也是很有必要的。

——————————————————

【注释】1.易:《易·旅·上九》:“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丧牛于易,凶。”《诗·小雅·何人斯》:“尔还而入,我心易也。”《易·恒·象》:“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论语·学而》:“贤贤,易色。”《管子》:“王者乘时,圣人乘易。”《礼记·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孟子·离娄上》:“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荀子·富国》:“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玉篇·日部》:“易,转也,变也。”《广韵·昔韵》:“易,变易也,改也。”这里用为改变、变动之意。

2.伊尹:尹是官名。传说伊尹出身奴隶,生于伊水边,原为有莘之君的近身奴仆,听说商汤“贤德仁义”,而心向往之。商汤与有莘结亲,他作为有莘氏女的陪嫁之臣来到商汤手下,成为汤的“小臣”。他身为庖人(厨师),便乘机用“割烹”作比喻向商汤陈说,要他“伐夏救民”。

3.太公:人名。即吕尚,姜姓,吕氏,名尚,号子牙,号太公望,俗称姜太公。相传其七十岁时在渭水边钓鱼,周文王按占卜预示去拜访他,后尊他为师。后来他辅佐周武王灭商而使周王朝统一天下,因有功而封于齐地,后代称齐国。

4.汤:商王朝的建立者,原为商族部落领袖。主癸之子。传说名履,又称成汤、武汤、武王、天乙。殷墟甲骨文称成或唐,亦称大乙。西周甲骨与金文称成唐。据史书记载,商族从始祖契到汤,曾先后迁居八次,至汤定居于亳。夏末自孔甲始,荒淫无度,力量渐衰,至桀时更甚。汤定居于亳,为灭夏之战创造了有利条件。汤初置二相,以伊尹、仲虺共同辅助国事,又陆续灭掉邻近的葛国(今河南宁陵)以及夏的联盟韦(在今河南滑县)、顾(在今河南范县)、昆吾(在今河南许昌)等部落、方国,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成为当时的强国,而后作《汤誓》伐夏。汤与桀大战于鸣条(今河南封丘东),桀大败,逃至南巢(在今安徽巢湖),汤放桀而归于亳。此后三千诸侯大会,汤时为诸侯,被推为天子。三让,诸侯不从,于是汤即天子之位,建立商朝。

5.武王:周文王之子,周国的开君主。文王长子伯邑考被纣所杀。文王死后,由后立的太子发继位,即周武王。武王即位的第二年,兴师东至孟津伐商,但因时机不够成熟,只得暂时还师。后来商王纣更加暴虐,杀比干,囚箕子,商朝矛盾急剧激化。周武王又率军东征,渡孟津,与诸侯相会,作誓声讨纣的罪行。在甲子日清晨,周军进至商郊,与纣兵于牧野决战。牧野之战,周军全胜。纣被迫自焚而死,商朝亡。

6.管仲:(?~公元前645年)一称管敬仲。名夷吾,字仲。齐颖上(颖水之滨)人。春秋时齐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出身微贱。辅佐齐桓公实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政治和社会改革,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在齐国任相40年,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帮助桓公实行改革,对齐国称霸诸侯起了重要作用。

7.郭偃:人名。又言为高偃、卜偃者。春秋时期晋国掌管占卜的大夫。

8.桓:即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姓姜,名小白。公元前685~643年在位。春秋时期著名的五霸之一。

9.文:即晋文公。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晋国的国君,公元前636~628年在位。春秋时期著名的五霸之一。“《孟子·梁惠王上》:“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0.惮:(dan旦)《诗·小雅·绵蛮》:“岂敢惮行?”《诗·小雅·小明》:“心之忧矣,惮我不暇。”《左传·僖公七年》:“何惮于病?”《论语·学而》:“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荀子·荣辱》:“勇而不见惮者,贪也。”《韩非子·三守》:“恶自治之劳惮,使群臣辐凑之变。”这里用为畏难,怕麻烦之意。

11.商君:即商鞅。公孙氏,名鞅。战国时期卫国人,所以也称卫鞅。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

12.殳:(shū书)《诗·卫风·伯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诗·曹风·候人》:“彼候人兮,何戈与殳。”古代的一种武器,用竹木做成,有棱无刃。

13.豫:通“预”。《易·豫·辞》:“豫,利建侯,行师。”《诗·大雅·板》:“敬天之怒,无敢戏豫。”《管子·侈靡》:“水之变气,应之以精,受之以豫。”《老子·十五章》:“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礼记·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荀子·仲尼》:“安则虑危,曲重其豫,犹恐及其祸。”《资治通鉴》:“豫备走舸。”《广雅·释言》:“豫,早也。”《玉篇·象部》:“豫,逆奋也,或作预。”这里用为预备、预防之意。

14.赣:(zhuang壮)同“戆”。《管子·水地》:“故其民愚戆而好贞,轻疾而易死。”《墨子·非儒下》:“以为实在,则戆愚甚矣。”《荀子·大略》:“悍戆好斗。”《史记·高祖本纪》》:“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说文》:“戆,愚也。从心,赣声。”《集韵·绛韵》:“戆,《说文》:‘愚也。’或省。”这里用为愚蠢(侧重于迂直、不知变通)之意。

15.窳:(yu雨)《荀子·议兵》:“械用兵革窳楛不便利者弱。”《韩非子·难一》:“东夷之陶者器苦窳,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牢。”《新唐书》:“俗不偷薄,器不行窳。”郝经《玄政议》:“天下一大器也,用之久,则必弊窳残缺。”这里用为败坏,腐败之意。

16.墯:(duò剁)古通“惰”。惰:《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滕成公来会葬,惰而多涕。”《论语·子罕》:“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荀子·非十二子》:“佚而不隋,劳而不慢。”《说文》:“惰,不敬也。”《广雅》:“惰,懒也。”这里用为懈怠、懒惰之意。

17.辴:原字为(车辰),音(zhen震)。《韩非子·南面》于省吾新证:“辴当即震之异文,谓震惧也。”这里用为害怕之意。

18.旅:甲骨文字形,象众人站在旗下。旗,指军旗;人,指士兵。小篆字形,表示旌旗;从“从”,表示众人,即士兵。《书·多方》:“不克灵承于旅。”《诗·大雅·大明》:“殷商之旅,其会如林。”《诗·大雅·常武》:“左右陈行,戒我师旅。”《诗·周颂·有客》:“有萋有且,敦琢其旅。”《孙子·谋攻》:“全旅为上。”《说文》:“旅,军之五百人为旅。”本义:古代军队五百人为一旅。这里用为军队之意。载旅:即现在的征兵制度。

19.狎:《书·秦誓》:“今商王受狎五常,荒怠无敬。”《老子·七十二章》:“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论语·乡党》:“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论语·季氏》:“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荀子·不苟》:“君子易知而难狎,易惧而难胁。”《韩非子·说难》:“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这里用为亲近、接近而不庄重之意。

20.容:《荀子·不苟》:“柔从而不流,恭敬谨慎而容。”本意为从容不迫之意,这里延伸为缓慢之意。

21.归:《易·泰·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诗·曹风·蜉蝣》:“心之忧矣,于我归处。”《老子·二十二章》:“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战国策·燕策》:“樊将军以贫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广雅·释诂一》:“归,往也。”又:《广雅·释诂三》:“归,就也。”这里用为合并、向往、归附、归依、希望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