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司祭们 活了:名医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5:35:50
 
      -------------一个普通医生对名医现象的思考
      成为名医,几乎是所有从医者的梦想。
      名医是什么?
      我说,名医是“电视机”!您别吓着,听我细说。
      电视机由内部的显像管、接收器等部件和外部的荧光屏、各种按钮和外壳组成。光有内部结构,不能叫电视机。销售部的经理领着客户到内部构件的车间,对客户说,这是“索尼”电视机,掏钱吧!客户立即会把腰包捂得紧紧的。光有外壳,没有内容物或里边是一堆破铜废铁,也一样不是电视机。虽然抱在怀里也有重量,但拼命按遥控器也不会出图像,任凭贴上“松下”的牌子,老百姓都不会买账。
      名医也有两部分组成。一是内部的医疗技术,是硬件。二是外部的社会影响与群众认可,是软件。二者,缺一不可!光有医疗技术,不懂得如何行医,不会和病人相处,不能取得病人信任,再有本事,老百姓也敬而远之。光有社会影响,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是假把式。前者是名医的基础,是名医的胚子;后者是名医的条件,是名医的催化剂。名医必须具备医学属性和社会属性。不仅硬件过关,软件版本的级别也足够高!
       大部分的医生成不了名医。个中原因不是缺乏医学属性,而是没有社会机缘。对电视机制造商来说,机心和机壳是配套的。对医生来说,医疗技术是很容易取得的,但社会机缘却是稀缺资源。为什么?是竞争太大。社会为医生提供的“电视机外壳”太少。同时,对医生来说,必须改变自己,适应社会!遗憾的是,许多医生被“卡”在这里。大部分人都是率性而为的,不愿改变个人的性格、做事风格、乃至行医理念去适应社会,去影响病人。所以,最终没有破茧而出,还是医生而不是名医,还是茧中的蛹而没有化蝶。化蝶,必须破茧。而破茧又是非常痛苦的自我否定的过程。
       众鲤鱼聚于龙门之下,期待跳而化龙。问题在于:您做好了千百次摔打,遍体鳞伤的准备吗?医生,不仅仅是科技工作者,也是社会工作者,特别是中医。中医要成名,适应社会是十分必要的。名医,有真名医和假名医。古时候真名医多,现代假名医多。因为现代有资讯手段,可以利用媒体进行包装。古时候,你必须真刀真枪干出来!

更可笑的是,现代的名医有些是政府评出来的。虽然其中也有真的,但这个程序不对。真名医,必须由民众公认,由民众相传,所谓有口皆碑。

真名医,其实不需要什么社会活动能力。那太简单了,只要你真心为大众服务,道德高尚,又有真本事,你很容易成名的。常常,你只要看好一个疑难病,救活哪怕一个别人看不好、说是要死的人,你马上声名鹊起。民众他自己会去传的。所谓一传十,十传百。

只有一个前提,让病人信你,让病人敢于把性命交给你。然后,你有承担的能力,这就成了。
我想起当年在黄老师门诊抄方的时光。许多同学抄得很细,把每味药的几克都不放过。我常常大致记一下方名。更多的时间用来观察黄老师的行医艺术。看他如何与病人交流,如何应对病人的各种提问。看他的表情,听他的语气。学他如何拉近医患距离,如何坚定病人信心,如何倾听病人宣泄苦衷。这些虽然不是医疗技术,但却是医生必备的行医艺术。建议抄方的同学们,多留心这一方面,这是任何教科书所没有细讲的。
要让病人信你,要让周围的人信你,你必须是一个可靠的人,一个可信的人,一个诚实的人,一个宽厚的人。重名、重医、医名双重的均有吧。

“而破茧又是非常痛苦的自我否定的过程。”诚然!
医生也是人,何必委曲自己?!声名越盛,越为名所累。绝大多数名医,不管是有真功夫的还是忽悠人的.只要有点名气的,都是"心理医生"都是"老江湖"!还有成为名医的条件“一是内部的医疗技术,是硬件。二是外部的社会影响与群众认可”这句话同意。但对于“医疗技术是很容易取得的,但社会机缘却是稀缺资源。”这句话实在难苟同。

我以为医疗技术是医生的根本,而且医疗技术的取得是非常的困难,尤其是深奥的技术,不潜心钻研,是难以获取的。而机缘?是个虚无飘渺的东西,说的更明白点,机缘是建立在技术之上的,没有良好的技术,再给你长三寸不烂之舌,靠着忽悠的本事,机缘你也把握不住,或者把握住了也不长久(比如张悟本)。

而名医,大多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名医有实干家理论家,好的中医还是心里专家名医只有两类:1,社会知名的名医。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村级的,镇级的,县级的,省级的,国家级的,世界级的,宇宙级的——  2,业内公认的名医。学有所长,自成一家,品德高尚,悲天悯人!我认为名医有三种,一,官方种植的,二,民间成长百姓公认者,三是两者兼而有之。   "化蝶,必须破茧。而破茧又是非常痛苦的自我否定的过程。"说的太好了!
      成不成名医不重要,关键是你的内心对自身是否满意,不断地提高自身就是这个过程,做一个令自己满意的医生,则必然是一个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