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冰版毛主席: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0:47:47

 古典政治经济学
  从威廉·配弟(1623-1687)大卫·休谟(1771-1776)的产生,到亚当·斯密的发展,直到李嘉图的完成。

   

       威廉·配弟    亚当·斯密     李嘉图


  这种处于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经济理论是把反对封建专制,增加社会财富做为自己的历史任务的,他们认为资本主义是最合理的永恒的制度。当时这种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理论是具有科学性的,他们对资本主义的现实采取了诚实研究和分析的态度,对前人的研究结果也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如亚当·斯密就从劳动出发研究了财富增加的因素,主张资本家应当设法使劳动者的劳动更有效率以增加利润;认为按照经济自由的原则,人们追求自己私利的行动能最好地实现全社会的利益和财富的增加。李嘉图处于产业革命时期,他看到了工资、利润、地租的对立,因而以分配问题为中心,接触到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分析了资产阶级、土地所有者和工人之间的矛盾。古典政治经济学在批判封建制度的过程中对资本主义的经济特征做了客观的描述,并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这对后人认识资本主义是有重大意义的。

  空想社会主义
  其代表人物有圣西门(1760-1825),傅立叶(1772-1837),欧文(1771-1858)

         

  出现在19世纪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社会矛盾也开始暴露的历史时期。他们从资产阶级革命推崇的理性、正义的原则出发,十分同情无产阶级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对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并描绘了未来美好社会的蓝图。希望通过统治者及有产者的改良和施舍,改善劳动人民的处境。虽然空想社会主义者并没有找到无产阶级解放的道路,但他们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未来社会的构想对人们也是很有启发的。 

  3、马克思的艰辛探索

  ·为人类幸福而献身的理想
  马克思1818年出生在德国(普鲁士)莱茵省,特利尔市。这里是当时德国经济最发达的工业地区,钢铁、纺织行业都十分发达,已完成了资本主义的产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同时,又离法国最近,在法国革命后期的1795-1815年间曾由法国占领。所以,资产阶级产业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一推动19世纪欧洲历史的两大潮流最早、也最为强烈地影响了特利尔市。马克思的父亲作为一名开明的律师,思想上非常崇拜法国启蒙学者伏尔泰、狄德罗。马克思所在中学的师长大多崇尚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对青年马克思的思想成长有很大影响。正是在这样的思想熏陶与社会背景下,马克思才有可能在17岁时写下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那样的毕业论文,选择了“为人类解放而献身”的人生道路。

  他在毕业论文中说:“神也给人们指定了共同目标——使人类和他自己趋于高尚,但是,神要人自己去寻找可以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马恩全集》第40卷,第3页,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下面凡出自全集的,只注卷数。)
 
  ·黑格尔哲学带来的启示与困惑  青年马克思怀着为人类幸福而献身的满腔热情进入大学,并由于父亲的影响就读于法律专业,但当时校园里活跃的黑格尔哲学,特别是其深遂的辩证法吸引了他,成了他批判旧世界的第一个理论武器。黑格尔哲学虽然晦涩难懂,而且从本质上讲是唯心的,认为有主宰万物的“绝对精神”的存在,但“绝对精神”并不是一个僵化的体系,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正是这发展、运动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吸引了马克思。尽管黑格尔“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名言会成为当时保守派的一种循词,为当时普鲁士的专制辩护,但马克思及当时的青年黑格尔派则站在“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这一立场上分析问题。他们认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所倡导的现实才是合理的,是应该取代德国封建专制统治这一不合理的现实的。这时的马克思基本上是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者,把黑格尔哲学当作寻求解放之路的手段,认为它是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的钥匙。

  然而,在现实的阶级矛盾中,这一理论却显得苍白无力。例如,他在毕业后担当《莱茵报》主编时,遇到了关于出版自由、林木盗窃法、劳动人民日益贫困等这类突出的现实问题。马克思曾以黑格尔哲学分析这些现象,认为作为“绝对精神”运动终极的国家应该是理性的,维护所有人的普遍的利益,应允许出版自由,保护所有人的利益。但事实上普鲁士政府颁布了书报检查令压制出版自由;议会也沦为富有的林木所有者的工具和奴仆。实践表明国家法律代表全体人民普遍利益只不过是一句谎言。广大的劳动人民,特别是生活日益贫困的工人的权益是得不到任何保障的。 

  ·转向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1843年,在现实的挑战面前,马克思“从公开舞台上退回到书房”,开始广泛地接触各种理论学说,有标榜为社会主义的学说,有批判黑格尔哲学的费尔巴哈哲学,……。他紧密结合实际,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上,不断探索,吸取新的理论精华,超越旧的理论,也超越自我。在这一过程中,他开始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为创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他从当时工人工资连续下降的境遇中特别感受到了无产阶级受剥削、受奴役的地位,看到了当时社会充满矛盾的现实。运用当时的理论分析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哲学家,倡导人们应成为具有‘自然形态'的理性的人;经济学家则认为工人劳动得到工资,资本家投资获得利润都是以追求最大经济利益为目标的经济人的经济活动,可以自然地达到社会的和谐,不会长久存在尖锐的矛盾;空想社会主义者寄希望于开明的统治者。马克思发现,这种理性的人和开明的统治者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工人追求的经济利益在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的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马克思以毕生的精力投入了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积极投身革命实践
  现实生活表明,马克思绝不是一个纯粹的哲人,他在探索新的理论领域的同时,一直十分关注现实问题。例如1847年他与恩格斯一道建议侨居在巴黎和伦敦的德国手工业者工人为主的“正义者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使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政党组织,并为其起草了著名的《共产党宣言》,敲响了资本主义的丧钟。1848年,欧洲暴发了声势浩大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与以往不同的是,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参与其中。马克思、恩格斯以极大的热情参加了革命运动,指出无产阶级应积极参与、影响革命的进程,联合小资产阶级和农民消灭封建专制势力,废除封建压迫、剥削,把实现全民族统一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行到底,为过渡到社会主义创造条件。这次革命虽然失败了,但马克思却从实践中获得了许多重要的启示,认识到了以科学理论武装无产阶级的重要性,全身心地开始了政治经济学的探索。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思想轨迹:为人类幸福而献身的人生理想的确立―→―现实社会矛盾的挑战:如书报检查、工农贫困等―→―解决矛盾的探索―→―黑格尔哲学、法律―→―无效―→―转向政治经济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