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贷:(0323)竹山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2 16:40:32

竹山县

   竹山县城鸟瞰图

竹山县位于湖北省西北秦巴山区腹地,属十堰市。东邻房县,北界郧县,西北邻陕西省白河县,西交竹溪县、陕西旬阳县,南接神龙架林区、重庆市巫溪县。地处鄂西北山地,北属武当山,南属大巴山。山地占总面积80%以上。南部山地尤为险峻,海拔多在1500米以上。仅中部河谷有狭小坪坝。堵河自西南向东北流经中部,主要支流有深河、霍河和苦桃河。县城东北距十堰市城区158公里,东南距武汉市638公里。总面积3587.8平方公里。辖9镇8乡279个村,总人口43.87万人,有汉、回、壮、蒙、满等8个民族。西魏废帝因境内茂林修竹、山清水秀而改称竹山。

中文名称:竹山县行政区类别:湖北省所属地区:西北秦巴山区腹地下辖地区:辖9镇8乡279个村人口:43.87万人气候条件:北温带 副亚热带季风大陆性气候经度:东经109°32’—110°25’纬度:北纬31°30’— 32°37’民族:汉、回、壮、蒙、满等8个

目录

行政区划
历史沿革
地理特点
  1. 地形地貌
  2. 气候特点
  3. 自然灾害
资源状况
  1. 土地资源
  2. 矿产资源
  3. 水资源
  4. 生物资源
  5. 旅游资源
经济发展
  1. 水电能源产业
  2. 医药化工产业
  3. 绿色食品产业
  4. 金银珠宝饰品产业
  5. 建筑建材产业
  6. 基础设施
  7. 土特产行业
  8. 地理标志产品
竹山县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工作概况
民间习俗
  1. 手工业
  2. 商业
  3. 水上运输
  4. 饮食
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及简介
  1. 张振武烈士故居
  2. 文庙大成殿

行政区划

   竹山县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截至2005年12月31日,竹山县辖9个镇、8个乡:城关镇、溢水镇、麻家渡镇、宝丰镇、擂鼓镇、秦古镇、得胜镇、田家坝镇、官渡镇、潘口乡、竹坪乡、大庙乡、双台乡、楼台乡、文峰乡、深河乡、柳林乡。共有19个居委会、247个村委会。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城关镇?人口48388人,面积37平方千米?辖11个居委会、14个村委会:人民路、北大街、人民路三居、西关、后街、火神庙、辕门街、大街、南关、东门、县门、广场路、城乡、城西、明清、桥东、南门、莲花、虎山、迎丰、二道坊、高家庄、东门、桥儿沟、窑沟、刘家山?溢水镇?人口26586人,面积163.8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7个村委会:溢水街、朱家湾、何家湾、陈家铺、邵家沟、庙梁、青山、杨家坝、天桥、华家湾、东川、小东川、鹰岩、三圣、涧沟、五房沟、燕子山、下腰店。 ?麻家渡镇?人口30475人,面积205平方千米?辖20个村委会:店子街、涧沟梁、柿树坪、罗家坡、刘家河、折峪河、太山庙、水田坝、营盘河、总兵安、杨家河、关东沟、鸡公梁、墩梓、黑虎、白玉、牌楼、蛟龙观、龙兴、双堰。 ?宝丰镇?人口59857人,面积191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27个村委会:宝丰、候家湾、小堰、上坝、花栎树、双庙、深沟、公平、龙井、韩溪河、下坝、清泉、新茶、曹家沟、白沙河、铧厂、垭子街、东河、喻家塔、曹家湾、漆树扒、双河口、新河、水田坪、桂坪、石串、车家沟、秦家河?擂鼓镇?人口30957人,面积100.6平方千米?辖18个村委会:擂鼓、碾槽沟、田家河、烟墩子、碾盘、江西沟、护驾、西河、广山、金岭、枣园、田垭、新堰、红岩、腰庄、三河、鼓锣坪、董家沟?秦古镇?人口25901人,面积99.4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5个村委会:富康路、秦家坪、大堰、双河、张家沟、西庄、白果、大溪、独山、涧池、西岭、方家河、荆竹、大河、竖旗、小河?得胜镇??辖1个居委会、14个村委会:人口28281人,面积266.9平方千米。得胜铺、大桥、坛山、石底、庙垭、界岭、文峪河、五道河、复兴、花竹、金明、施家河、八道关、圣水、茶场。?上庸镇??辖1个居委会、12个村委会:人口27188人,面积208.1平方千米。北坝、南坝、花栎、腰店、船舱、两河、峪口、红庙、九华、桃子湾、磨滩、大泉山、吉鱼?官渡镇?人口20424人,面积327.4平方千米?辖2个居委会、9个村委会:河东、河西、三吉、新街、桃园、浦溪、马峪河、中场大溪河、楼房沟、小河?潘口乡?人口27843人,面积257.4平方千米?辖8个村委会:小漩、龙王沟、张武沟、白果坪、魏沟、鱼岭、悬鼓州、潘口河?竹坪乡?人口26147人,面积163.3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9个村委会:兴竹路、周家湾、解家沟、凉水沟、宽坪、陈家河、马鞍山、陈家岭、沈家营、仁和寨、水库、店坪、佛洞、六合、安河塘、合兴金花洞、龙王垭、新茶、长安。 ?大庙乡?人口14199人,面积124.4平方千米?辖12个村委会:全胜、黄兴、理泗沟、鲍家河、马河、大庙、黄土梁、铁炉沟、鲁家坝、四庄坪、万兴、大营盘。 ?双台乡?人口17100人,面积350.5平方千米?辖16个村委会:鱼塘、罗家、界岭、向山、双台、田沟、茅塔寺、元坪、水坪、关沟、普渡、银洞、吉阳、花园沟、青山、南口。 ?楼台乡?人口26560人,面积240.6平方千米?辖12个村委会:三台、楼台、塔院、兴旺、档鱼、马岭、官坪、庵场、塔坪、西坡、金坪、安坪、白莲、肖家沟、庙湾?文峰乡?人口16608人,面积174.9平方千米?辖10个村委会:傅家坪、滚子岭、东钦、太河、、迎东、长坪、皇城、轻土坪、中沟、唐湾。 ?深河乡?人口13701人,面积155.8平方千米?辖8个村委会:深河、双湾、麻线、井泉、茅坝、两道、秦家、青龙。 ?柳林乡?人口16299人,面积475.2平方千米?辖13个村委会:天台、柳河、白河、三河、公祖、三村河、三里坡、屏峰、洪坪、花坪、民主、墨池、龙石坪、顺水坪。
?     

竹山县地图

历史沿革

  竹山为古庸国故址。春秋楚灭庸置县,秦、西汉为上庸县,属汉中郡。 东汉至南齐为上庸郡。西魏因黄竹岭之竹色黄,改名竹山。商代前为汉水流域重要部落方国,称庸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天下为36郡,庸地复置上庸县,改隶汉中郡,属梁州。552年(西魏废帝元年),改安城为竹山。北周时,改上庸县为孔阳县。 598年(文帝开皇十八年),改孔阳县为上庸县,改罗州为房州,领上庸、竹山、光迁、永清4县,605年(隋炀帝大业元年),改房州为房陵郡,治竹山。唐初沿隋制。636年(唐太宗贞观十年),废迁州,置房州,治竹山,领房陵、竹山、永清、上庸4县,属山南东道。742年(玄宗天宝元年),改房州为房陵郡。758年(肃宗乾元元年),复房州,竹山属之。五代时,上庸、竹山仍属房州。 宋初沿旧制。986年(北宋太宗雍熙三年),省上庸入竹山,仍隶房州。1130年(南宋高宗建炎四年),置金、均、房州镇抚使,属利州路。1135年(高宗绍兴五年),隶襄阳路。1137年(绍兴七年),改隶京西南路。1141年(绍兴十年),置金、房、达、开安抚使,改属利州路,房州领房县、竹山2县。元沿宋制。1342年(顺帝至正二年),省房陵入房州,竹山仍隶房州,属襄阳路。1368年(明太祖洪武元年),改襄阳为府,领竹山、房县、上津、郧县等县。1374年(洪武七年),省竹山入房县,属湖广布政使司襄阳府。1380年(洪武十三年),复置竹山县,仍属襄阳府。1476年(宪宗成化十二年),设郧阳府,竹山属之,同时割竹山县西尹店社置竹溪县。清沿明制。1664年(圣祖康熙三年),郧阳府属湖北布政使司,领郧县、郧西、竹山、竹溪、房县、保康6县。1821年(宣宗道光元年),割竹山、竹溪、房县之南乡置白河厅(柳林白河口)。1864年(穆宗同治三年)裁白河厅,复原制。   民国初,全国实行省、道、县制,竹山属湖北省襄阳道。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改属湖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1949年元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竹山,竹山隶属陕南行政公署第四专署,后改为两郧专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竹山隶属中南行政区湖北省郧阳专员公署。1950年2月1日,改属郧阳地区专员公署。1952年襄郧合并,隶属襄阳专区专员公署。1965年,襄郧分设,竹山隶属郧阳专区行政公署。1970年,专区改称地区,竹山隶属郧阳地区行政公署。1994年10月,郧阳地区建制撤销,与十堰市合并,竹山隶属十堰市。竹山得名至今已有1400多年。 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地理特点

     

竹山县卫星图

竹山县地跨东经109°32—110°25’、北纬31°30’— 32°37’之间。   县境东西最大横距81.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23.5公里。总面积3,587.8平方公里,折合为538万亩,其中山林2,690.864亩,耕地850,997亩(水田132,171亩)水面87,695亩。

地形地貌

  全县地势由南、西向东北倾斜,特点是高差大,坡度陡,切割深。以官渡公社的瓦桑河巨型断裂为界,南为高山区,东南为二高山、低山区,中南为低山区,北为高山、二高山、低山区,西北为二高山区,中西部为低山、平丘、盆地区。海拔高差2520米。境内最高点是葱坪山,海拔2740.4米,最低是尼姑河口,海拔220米。山脉境内各山由两大山系构成。绵亘县西北的双星寨、韩家山、天堂寨、圣母山,陕西省旬阳、白河县交界,在县境东北的沧浪山、马槽山、野人山、界岭山,与郧县交界;属于由西向东定向,海拔在1500米以上,属秦岭东延余脉的界岭——武当山系。在县境东南的龙王岭、白岩寨、竹山垭子,与房县、神农架林区交界,位于县境西南部的黄宝山、黄家坪、黄龙山尖、南天门、苦菜地子、葱坪,竹溪、四川巫溪交界;由南向北定向,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属大巴山系。此外,九华山、云霄观,在县境中南部,海拔在1000米以上;宝丰山,十转山,霍山在县境中部和中西部,海拔在600米以下。

气候特点

  竹山虽为副亚热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属北温带,但地处汉江、堵河盆地,又为高温区,热量比较充足。年平均气温10.2℃至15.6℃,最冷月(1月)一1.9℃至3.1℃,极端最低气温一9.9℃(1956年1月21日) ;最热月(7月)21.7℃至27.7℃,极端最高气温43.4℃(1966年7月20日),为全省极端最高气温之最。日照时数年平均1,650.4小时。年平均降水量905.2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3%。始霜10月10日,终霜3月20日,年平均无霜期由中部地区的252.8天,向四周递减到163.4天。年平均降雪20天左右。全年多偏西南风。

自然灾害

  主要是干旱、洪涝、低温、秋寒及冰雹。据竹山气象站对1952年至1981年降雨量的分析,30年中正常年景只有9年,其余都有程度不同的灾害。1958年7月,1975年8月,1980年6月三次暴雨的洪水,使沿河两岸庄稼一扫而光,颗粒无收,损失惨重。秋寒,按每年大于25天计算,平均5年2次,以堵河河谷中、西部丘陵,西南、东南边界山区最严重,2年1次。低温,按每年大于12天计算,平均5年2次。

资源状况

土地资源

  竹山县版图呈“7”字形,北宽南窄,东西横距最宽为81.8公里,南北纵距最长达123.5公里,总面积358780.74公顷,折合538万亩,占湖北省版图面积的1.93%。其中耕地39577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11.03%;林地239961公顷,占66.9%;园地5103公顷,占1.4%;牧草地23公顷,占0.01%;水面6177公顷,占1.72%;城镇、村庄、工矿占地7683公顷,占2.15%;交通设施及道路占地995公顷,占0.28%;未利用地59246公顷,占16.51%。   竹山县土壤种类众多。黄棕壤占l,527,592亩,黄棕壤性土占2,315.845亩,两项合计面积最大,占全县总面积71.4%。黄沙泥土占625,652亩,黄泥土占715,045亩,石渣子土占1,648.966亩,细石皮占433,204亩,黄灰包土占282,671亩,森林黄灰包土占244,702亩,黄石渣子灰包土占304,868亩,这7个土种在全县分布最广,占全县总面积的79.1%。分布在北部的,主要是云母片岩发育的粗骼土壤;东部沿河低丘,有少数第四纪沉积物发育的土壤,如黄棕壤和粘土黄褐土;中西部主要有水稻士,第四纪粘土黄棕壤、红沙岩黄棕壤,土层深厚,地势平缓,肥力较高,加之生产基础较好,是竹山的主要产粮区;南部高山区主要为云母片岩风化物发育的粗骼土壤及高山森林土壤。   土地开发利用有三个特点:一是山场面积富裕,优势突出。山场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67%,且分布范围广,既能适应乡(镇)规模开发利用,也适合村、组及个体分散经营,其类型和小气候适宜于林、牧、特产的发展,为全县第二、三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二是土地利用   

土层薄的立地条件上的日本花柏被冻死的照片

[1]类型丰富,多样化开发初具轮廓。竹山县地形地貌复杂,土壤种类较多,适应南北生物资源繁衍,农业开发历史悠久,由于土地资源多样化开发利用,使土地生产力得到提高,自然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三是土地资源分布不匀,区域差异性大。由于地形、地貌错综复杂,高、中、低山交落有致,造成土地资源分布不匀。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中西部沿305省道两旁及西南部一些地区,成片的35度以下耕地,在中西部占60%,而在南、北部,耕地则极为贫乏。森林资源多数分布在整个竹山区域的外围,尤以南部最为丰富,腹部则只占20%以下。不光土地资源分布不匀,而且区域条件的差异也较大,自然条件(如气候、日照、雨量等),社会经济条件(如交通、通信、投资环境等),历史发展水平等也各有不同。

矿产资源

  竹山辖区主体处于武当山-大别山金、银、铅、锌成矿带(三级),郧县鲍峡-竹山得胜银、金、铜、钒、钼、稀土、重晶石、绿松石成矿带(四级)的南端,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截止2005年底,全县已发现矿产32种,矿点、矿化点217处,其中上表矿产13种,包括能源矿产1种(石煤),黑色金属矿产1种(钒),有色金属矿4种(铜、铅、锌、钼),贵重金属矿产2种(银、金),稀散、稀有、稀土金属矿产3种(轻稀土、铌、   

出口国外的板石资源

镉),其它非金属矿产2种(石灰石、瓦板岩)。   全县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产有石煤103处,其中百万吨以上有25处,概算地质储量3亿吨,平均发热量在2500-3200大卡/吨,该矿赋存于寒武系地层中;铁   

竹山县的绿松石

[2]矿(褐铁矿、磁铁矿、赤铁矿)以褐铁矿为主,其他次之,具有一定的工业开采价值;钒(钼)矿平均品位1%左右,地质储量2342万吨;硫铁矿(黄铁矿)地质储量1.5亿吨左右,具有开采价值;绿松石资源品位高,储量大,概算地质储量5万吨左右;板石矿(黑色硅质板石、青灰混质板石、灰色泥质板石)概算地质储量为4.1亿立方米;重晶石地质储量2500万吨。已经开发利用的有大中型银(金)矿1处,小型钒矿1处,绿松石矿3处。拟对外招商引资开发的大中型铌稀土矿各1处,钒矿多处,硫铁矿(黄铁矿)大、中、小型各1处。石灰石、辉绿岩、花岗闪长岩等矿产资源储量及品位很高,具有开发潜力。竹山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但地质勘察程度低,大部分矿产资源未探明。

水资源

  竹山县雨量充沛,河流纵横且河道落差大,水利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四面环山、中西部较为开阔、堵河干流直穿而过的地形特点。境内众多河流源出边缘山地奔腾而下,汇入堵河,全县河流均属堵河水系,全县有大小河流646条,其中长流河98条,季节河548条。河流共长2740.7公里。流域面积在5-10平方公里的132条,10-20      

竹山县堵河风光

平方公里的57条,20-50平方公里的30条,50-100平方公里的10条,100-500平方公里的16条,500-1000平方公里的4条,1000-10000平方公里的2条,10000平方公里以上的1条。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为0.57公里。河床稳定,多由粗砂砾石组成。堵河,发源于陕西镇坪县杉树坪及神农架台子上,流向自西、南向东北,由竹溪泗河和房县九道梁河入境,于尼姑河口出境,为水上运输主要航道。此外,还有深河、洪坪河、公祖河、霍河可以通航,其余只供灌溉,流放竹、木排。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2.37亿立方米,最大流量为4.14立方米/秒,最小0.29立方米/秒。多年平均      

潘口水电站俯瞰图

输沙量为376.4万吨,年侵蚀指数每平方公里为1043吨。   众多的河流,丰沛的降水,使竹山蕴藏着百万千瓦的巨大水能资源。据科学测算,竹山境内堵河干支流水能资源可开发量达116.5万千瓦,富甲鄂西北。全县有大小127处良好坝址可供建电站,拟建的潘口电站和龙背湾电站装机分别为51.3万千瓦和18万千瓦。截止到2005年底,竹山县已建各类水库59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14座,小(二)型水库42座,总控制流域面积3821.56平方公里,总库容21391.29万立方米,其中有效库容13626.78万立方米,死库容4470.68万立方米。全县主要有谭家河水库、松树岭水库、霍河水库、店坪水库等。

生物资源

  竹山地貌类型复杂,气候变化明显,物产丰富。农作物主要有稻谷、玉米、小麦、油菜籽、花生、薯类、豆类、芝麻、烟叶、蔬菜、药材、洋芋、魔芋、高梁、绿豆、莲藕、苡仁米、荞麦、粟谷、向日葵、麻类等。全县有乔灌木树种108科344属988种,森林共33科89种,其中乡土树种70种。外地引进树种19种,主要珍稀树种28种,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有水杉、珙桐等,二级保护树种有连得树、   

竹山县自然风光

光叶珙桐、杜仲、银杏、金钱松等19种,省级重点保护的树种有紫茎、腊梅、麦吊云杉等。特产资源共12类898种,其中草类7个品种,茶类69个品种,烟类7个品种,果类86个品种,药材类546个品种,食用菌类14个品种,主要有肚倍、茶叶、油桐、生漆、板栗、核桃、木棕、木耳、柑桔、食用菌、黄姜、黄连、天麻、山竹、猕猴桃等。   常见野生动物有23目33科300余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有金钱豹、金雕、白鹤、猕猴、黑熊、大灵猫、林麝、小天鹅等18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有花面狸、豪猪等60余种。水产资源共有鱼类6目9科44种,主要经济鱼类有鲤、鲫、鳜、泥鳅、鳝、鲢、草鱼等;名贵鱼有大鲵等。   由于竹山森林茂密,适宜野生动物生长栖息,资源十分丰富。除习见的动物外,还有粗15~85厘米的大蛇、鸡冠蛇、独角兽、过山黄、1.3米以上的短尾猴、驴头狼、野牛、野马、花鹿、长颈鹿、白明鬃羊、白獐子、白麂子、白熊等。   野生植物中比较名贵而利用价值较大的有:金银花、腊梅花、猕猴桃、湖北海棠、黄山药、穿地龙等。

旅游资源

  纵贯该县的堵河,地貌地形奇特,自然景观秀丽多姿,堵河源已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十大景区和三十六景点组合而成的驴头峡画廊被定为省级中型旅游区;九华山原始森林公园是消夏避暑的胜地;霍河水库是水上游乐、休闲的理想场所。集秦楚文化特色于一体的戏曲、民歌、故事、剪纸、泥塑、书法等民间文化艺术底蕴深厚,民俗风情风味独特。竹山县地处长江三峡、神龙架、道教圣地武当山、古都西安、襄阳古隆中五大国际知名的风景旅游区之间,是承东接西、连通上述各大旅游景区的重要接力点,具有办大旅游的区位优势。张振武烈士墓、施洋烈士故居和铜像、首任共产党县长许明清烈士陵园等是凭吊先烈、继往开来的绝好去处。   1、武陵峡风景区         

竹山县武陵峡

位于官渡镇境内,峡谷全长33千米,峡谷平均高度1000米以上,平均宽度5米左右,为华中地区最长、最深、最窄的奇特大峡谷,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将其命名为青峰断裂带。武陵峡山峦俊秀陡峭,内有许多大型溶洞群,飞泉流瀑,九曲回肠,青天一线,地缝深渊,蔚为奇观。峡谷内原始森林生长于悬崖峭壁之上,遮天蔽日。武陵峡风景区由桃花源景区、峡谷原始生态景区、地质公园等部分组成,主要景点有桃花源古风村、猴跳峡、一线天、中柱峰、五龙洞等。   2、堵河源风景区   位于堵河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由国家AA级风景区-九华山森林公园、柳林墨池风光、鲁班峡等景区组成。堵河自神龙架境内的大九湖涌喷而出,出水口形如巨龙之口,吐出一泓清流,从崇山峻岭中奔腾而下,并由此形成108道气势雄伟壮观的瀑布,长达4千米的瀑布群令人叹为观止。108条瀑布姿态各异、气韵不同,可谓奇观。瀑布群内还有野人洞、天生桥、白虎涧,景色十分迷人。堵河洪坪段水流清澈蜿蜒,两岸峰奇多姿,更为奇特的是岩溶洞遍布。堵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取水源。主要景点有:令牌寨、枪刀山、樱花岭、豹子垭、原始林海、鲁班峡、天鹅湖等。   3、女娲山风景区   位于宝丰镇境内,距十堰市180公里。305省   

竹山县女娲山安母亭

[3]道横穿该镇东西,国家拟定的“襄樊-天水”高速公路从此地经过。女娲山风景区有大小山峰22座,主峰海拔900米,女娲祭坛建在主峰,其它诸峰仰首相望。根据唐五代学者杜光庭的《录异记》、明代学者徐道全的《神仙全传》和清《康熙字典》以及当代的《中国神话辞典》,均记录了先祖伏羲、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地方是竹山县女娲山。女娲祭坛按先天八卦图建成,女娲像高16米,在国内属最高。恢复建成女娲庙和“女娲炼石天真”古碑。主要景点有女娲祭坛、双龙洞、打席场(女娲抟土造人处)。   4、石佛寺   石佛寺在县城西北35公里,双台乡境内。始建于明代,据古县志记载,有一僧在此盘坐圆寂,年远而身不损坏,面目须眉宛然,旁一石碑镌刻“龙德戌子年,古风大和尚清绩二十六世,三月十五日辰时生,八月十五日坐关圆寂”。乡人称其为佛,故名石佛寺。相传该寺求神问卜十分灵验,周边四川、陕西、郧县和竹山前去朝拜的人络绎不绝,香火十分鼎盛,“文化大革命”后逐渐颓废、损毁,已修复。   5、高家花屋   位于竹坪乡解家沟村的一栋民宅,约建于清朝中期嘉庆、道光年间,整个民宅为宫殿式建筑,前后有三进院落,气势恢宏,内有大量石刻木雕的门槛壁画,取材内容丰富,雕刻技法娴熟,人物刻画细致生动,线条简洁流畅,经几百年风雨剥蚀,仍然色彩艳丽,栩栩如生。该建筑占地面积1218平方米,现存建筑48间。   6、南水源风景区   主要包括木鱼湖   

竹山县木鱼湖

[4](霍河水库)旅游区、郭家山庸文化主题公园、龙背山、莲花寺等景点。木鱼湖位于县城东八公里处,因山形似木鱼而得名,海拔440米,山下有世称“亚洲第一”的土坝水库-霍河水库(现更名为“木鱼湖风景区)。该库有7000亩水面,20000亩山场,周围有“八沟”(大田沟、小田沟、臣子沟、火炮沟、二心沟、大中沟、殷家沟、洞沟)、“六山”(木鱼山、罗汉山、刘家山、玉峰山、杨家山、大尖山)、“一塔”(文峰塔)、“二庙”(八仙庙、牛王庙)、“一寨”(青山寨)、“两洞”(刘家洞、窟窿洞)、“一岛”(庙梁岛)、“一园”(千亩茶园)。该处山水相依,湖光山色,风光秀美。郭家山庸文化主题公园就是将竹山的古迹(登爽亭、梯云阁、文庙大成殿、王三盛大院等)复制到郭家山建成上庸古文化公园。

经济发展

  竹山县的经济发展,1978年至1984年主要是农村的全面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粮食产量连续三年创历史记录。1985年至1995年县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粮油产量规模性扩展和农民积极性及农村资源的极大消耗,特别是对土地资源过渡利用来完成的。推动了县域工业的发展,乡镇企业崛起。1995年后把水电能源、医药化工确立为两大主导产业,同时把绿色食品、矿产品加工、   

竹山县经济开发区

机械加工与优势农产品加工确定为辅助产业。第一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逐步上升。   “十五”期间构建了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县域经济格局,全县生产总值由8.21亿元增长到12.65亿元,年均增长9%;财政收入由6046万元增长到8878万元,年均增长8.1%,按可比口径,年均增长12.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近18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5倍。基础设施建设改造路网工程238公里,鲍竹路、竹向路基本达到山区二级路标准,新修通乡油路120公里,通村水泥路300公里。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5744元和1875元,比2000年分别净增2180元和543元,年均分别增长9.9%和7.1%。

水电能源产业

  截止2002年,全县共建成电站20座,总装机3.5万千瓦。此后,水电能源业实现更大发展。2007年,装机5万千瓦的松树岭电站截流取得成功,已利用世行贷款开工建设;顺水坪电站正在进行发电机组安装调试,即将竣工发电;浪鹰岩电站争取市巨能公司合资成功并开工建设;装机51万千瓦的潘口电站等电站的前期工作正在进行。

医药化工产业

  建成了10万亩肚倍和8万亩黄姜两大原料基地,培植了天龙医药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化工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天新医药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八一生物肥有限责任公司等4大骨干企业,新发展民营黄姜加工企业14家,皂素、水解物生产能力分别达到350吨和700吨,2002年皂素产量达到62吨,水解物产量达200吨。林产化工产品的生产出现转机,开发了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品,主要有:肚倍深度开发系列产品单宁酸、没食子酸、3、4、5三甲氧基苯甲酸、丁香酸等24种产品。生物肥系列产品有生物固氮肥、生物复混肥、专用复混肥、磷肥等;硫酸系列产品有工业硫酸、硫酸二甲酯、锌焙砂等。

绿色食品产业

  依托丰富的绿色农产品资源,全县形成以茶叶生产加工为主的绿色食品产业。圣水茶叶作为该县茶叶龙头企业,已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认证为有机茶园,产品已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QS食品质量安全及有机茶(OTRDC)三大权威认证,2003年,全县茶叶产量达到250吨,实现收入25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7%和13.6%。山野菜、小杂粮、“喻来福”系列特产食品生产加工能力得到了提升。

金银珠宝饰品产业

  全县年产值100万元以上绿松石加工营销业达到6家,形成了十堰鑫银有限责任公司、竹山民族工艺厂、宝丰珠宝公司3家骨干企业和45万吨金银绿松石系列产品。

建筑建材产业

  形成了兴龙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兴秦集团、中港天威石材有限责任公司3家骨干企业和30万吨石灰、10万方米石材的开采加工能力,开发了水泥系列产品和硅质黑石系列产品。

基础设施

  襄关省道以及鲍竹路、竹向路构成了县公路交通“大十字”路网架构,以305省道、白竹路、竹向路、竹旬路改扩建为主的重点交通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900多公里;全县17个乡镇、251个村、22343个农户开通了闭路电视,每百户城乡居民程控电话拥有量分别达到40门和8门;乡镇全部开通程控电话,移动通信覆盖率达到80%以上。全面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宝丰、官渡、得胜为支撑的城镇化格局;商品市场及其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环境和人民群众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土特产行业

  竹山地形地貌变化多样,区域内多是山地河谷,适宜生长的环境使竹山县内的土特产具有相当好的品质,黑木耳、杜仲等多有种植,主要土特产为的是五倍子,主要是单宁酸的原材料,具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力。竹山土特产依托武当山旅游资源,成为观光旅游纪念品的良好选择,同时高附加值的土特产品也为当地的种植者带来了良好的收益。

地理标志产品

  2010年,竹山绿松石被中国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产品予以保护。

竹山县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工作概况

  竹山县古称上庸,地处湖北省西北部,与神农架林区、陕西安康、重庆巫溪相毗邻。全县国土面积3586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254个村,总人口45万。   竹山资源优势突出,发展前景广阔。竹山是全省资源大县,水能、矿产、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是“中国绿松石之乡”、“中国高香型生态绿茶之乡”和“中国肚倍之乡”;竹山文化积淀深厚,是传说中华夏始祖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圣地,是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原型地,是辛亥首义元勋张振武、“二七”先驱施洋大律师的故乡,也是“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的发祥地,1996年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委确定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活动示范点,“十星”创建被誉为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的一面旗帜。   长期以来,县委、县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文明创建工作,坚持按照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原则,指导创建活动蓬勃开展。自1999年以来,竹山县城已连续五届被十堰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文明县城,2008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县城”。为进一步提升竹山形象,提高文明程度,竹山县委、县政府扎实组织开展了争创全国文明县城的活动。   一、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为创建全国文明县城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竹山县高度重视国家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廓清了创建思路,即以创建国家级文明县城为龙头,发挥竹山县城独特的地理优势,打造山水园林式县城;依托水电产业优势,打造生态水电型县城;利用良好的生态条件,打造最佳人居型县城。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县委、人大、政府、政协相关领导任副指挥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任成员的创建国家级文明县城指挥部。健全完善了“门前三包”制度、创建工作例会制度、周五义务大扫除制度等创建机制,使创建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形成了“文明县城全民共建,美好家园你我共享”的创建局面。   2、强化措施,狠抓文明县城创建的硬件建设。近年来,竹山县委、县政府筹集资金3亿多元,进行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投入1多亿元,实施县城路网畅通工程,改善了城市道路交通条件;投资7000多万元用于沿河大堤建设;投入8500万元用于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建设;投入4000万元用于广电中心、体育中心等文化设施建设;投入500万元用于环卫建设、城区绿化建设和街道路灯、路标等配套设施建设。   3、加大管理力度,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一是经常性组织开展交通秩序和市场秩序专项整治活动。二是加大县城环境卫生综合执法力度,及时处理乱堆乱放等各种违规行为。三是组织开展市容环境秩序综合整治。四是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五是组织开展居住小区综合整治活动,有效治理小区脏、乱、差问题。六是以网吧治理、交通安全为重点,开展校园周边秩序综合整治活动,为城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4、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市民自觉与文明同行。开展 “大宣传”活动,引导市民从最基本的操行入手,提高素质;开展“大表彰”活动,营造立德、颂德、普德的浓厚氛围;开展“大讨论”活动,增强市民的文明意识;开展“大监督”活动,营造“陋习上街,人人喊打”的社会监督氛围;开展“大曝光”活动,让不文明行为无藏身之地。   5、大力实施信用工程,营造诚实守信的发展环境。通过实施信用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农村(社区)、信用公民四大信用工程,政府信用、农村信用建设成效显著,两次被湖北省政府授予“湖北省最佳金融信用县”。   6、深入持久地开展“十星级”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群众文化活动,不断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一是大力繁荣群众文化,丰富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二是大力开展文明社区创建,夯实文明县城创建的基础。三是大力开展以文明单位等活动为龙头的“十星级”系列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开展了“十星级楼栋”、“十星级居民户”、“十星级文明企业”、“十星级个体工商户”、“十星级文明窗口”、“十星级党员”、“十星级少先队员”的争创评选活动,充分调动了广大市民参与文明县城创建的积极性,形成立体式的创建格局。   二、主要成效:   第一,营造了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市民诚信意识不断增强,窗口行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流通领域假冒伪劣产品销声匿迹,企业守信程度不断提高,金融环境不断优化,在城区涌现出一大批自觉讲诚信的先进单位和企业。   第二,营造了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县城主次干道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完善,街道畅通,交通便捷,居住条件、医疗条件不断改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日益深入人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科教文卫事业快速发展。市民“改陋习、树新风”的自觉性不断提高,各种陈风陋习和丑恶现象不断减少,讲道德、讲文明、讲团结、讲奉献的社会风气正在形成。   第三,营造了安定祥和的生活环境。县城基础设施逐步配套完善,街道畅通,交通便捷。医疗保险、社会养老保险、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民政救济、扶贫帮困等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建立和完善。   第四,城市空间得到拓展,营造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第五,城市功能逐渐提升,对资金、人才的集聚能力明显增强,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第六,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全县财政收入连续五年比上年增长20%左右;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连续五年比上年增长12.6%左右。[5]

民间习俗

手工业

  竹山手工艺人有铁、铜、金、银、锡、泥瓦、木、砌、石、蔑匠等,这些手工业者多数是上门做活。计工方式有两种,一是按天计工称“点工”;二是按件承包称“包活”。雇主对匠人多以茶、烟、酒、肉招待。其中木、砌工参加造屋时,在开工、立门、竖架时都由主人家设宴席招待。上屋梁时,主人除设宴招待工匠及帮忙者外,还要贴红对联,放鞭炮,并给工匠封“红包”,此习俗一直沿用。各行业艺人都遵崇本行业的传统习俗,各有供奉的祖师。各行业能工巧匠还自然形成行会,在祖师诞辰期举行祭祀活动,由其首领负责操办,祭祀的一切活动费用全由入会者分摊。各行会一般都有常设会址,由总管经办日常事务。会首由会员选举产生,负责制定本行行规和祭祀礼议程序,并监督人会者自觉遵守。违犯行规者,接受惩罚。此习俗至民国末年已淡化,新中国成立后消失。各行各业多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继承人。青年人想学艺者,或由师傅看中选定,或托邻里亲朋介绍,经师傅同意后成为学徒。学徒从师必择吉日行拜师礼,由学徒家备酒席,请中人(介绍人)和亲友、族长等人陪同,举行收徒仪式叩拜礼,并签订收徒合同。一般都是3年出师,3年内由师傅管吃、管住、管劳动、管穿戴,或随意给点零化钱,不给工钱。有的学满出师时由师傅送给一套工具,自立门户做手艺。有的出师时还要置办宴席款待师傅,馈赠礼品,感谢师傅传艺。新中国成立后,各种艺人仍有收徒传艺的习惯,礼仪由繁到简。

商业

  开业时要举行仪式。一般都要张灯结彩、贴对联、鸣放鞭炮、挂匾受礼、宴请宾客。店内张贴“公平交易、童叟无欺”、“货真价实”、“目下一言为定,早晚市价不同”等条幅。多数商号雇有店员(营业员),其规矩同手工业者收徒大体相同,初期不给工钱,只管吃、穿、住,终日在店内劳动。3年期满留用,通过面议(多通过中人)支付工钱。具有才华的雇员,店主又信任其品行的,往往被委以重任,派往分店管事或当店主的总管。更具活动能力、善于经营理财者,被派往老河口、武汉等地栈房坐栈,管理进出货物。年终各分店及坐栈人员都齐集商号举行团拜活动。其中生意兴隆、获利多的商号,大摆酒宴以示庆贺。有的店主还要按店员的职务、能力、贡献大小分“红包(奖金)”。新春正月初九,一般都店门紧闭,遇有会道贺说吉庆话的乞丐给赏钱。此习俗,临近解放时已逐渐淡化,新中国成立后均废除。

水上运输

  新中国成立前,竹山货物进出主要依赖堵河水运。木船分渡船和货船两种。“划子”专供行人过河;“秋子”、“摆桨”、“神驳子”专运货或长途载运旅客。驾船的都有称谓,掌舵者称太公,纤夫称伙计。太公中有掌舵(舵手)和揽头(掌棹)之分。舵手主宰安全,号令严明,处置果断,遇有怠慢拖沓或操作不当即喝叱、跺脚骂人。船老板因行走江湖,一般都参加“青帮”、“红帮”。船帮信奉杨泗爷,各码头建有杨泗庙。船帮规矩森严,尤其开船例规多,船头挂红布,事先备有雄鸡一只,还有鞭炮、香、烛、黄表、酒、肉等物。开船时由揽头的燃香、焚表、鸣放鞭炮,划破鸡冠,将其鲜血淋撒船头:太公带领众水手叩拜水神,祈求神灵庇护,一帆风顺。船离岸起航后,由揽头带领喊“号子”。航行期间,忌说“撞、打、沉、翻、搁、难、拖、捞”等不吉利词语。如遇船中老鼠上岸,当天便不开船,另择吉日起航。

饮食

  (1)喝茶   以县城、溢水、保丰、擂鼓、官渡、田家为甚。县城居民和县西集镇有闲阶层人士早起第一件事便是烧水沏茶。解放前仅有少数地区产茶,茶叶鲜叶经手工炒制成绿茶。饮茶者惯用陶土小壶、陶土杯作茶具。饮茶费用颇大,富裕户常年饮茶,农产只在节日或宴请客人时饮茶。解放后,竹山茶叶生产遍及全县,县内自给有余。制茶工艺精湛,所产绿茶颇有名气,嗜爱饮茶者遍及全县。   (2)栽秧酒   栽秧时节,人们相互帮工,不计报酬。主人提前几天做米酒、备盛宴款待帮工者。届时除正餐以丰富的酒肉招待帮工外还备有“接腰”食品——于上午10时许和下午4时许将“过饷”食品(本家米酒、汤元、蒸馍)送往田间,供栽秧者享用。较富裕的农户还设宴邀请近邻、本家、朋友共饮“栽秧酒”,互相祝贺,祈求有个好收成。   (3)喝年猪汤   农历冬腊月农户杀年猪时,都要煮几斤乃至几十斤猪肉和猪下水(内脏)宴请邻里大人小孩饱食一顿,名曰“喝年猪汤”。回民宰杀畜禽更有讲究,凡宰羊、杀鸡,必请阿訇师傅先祷告一番。   (4)懒豆腐   将黄豆制成豆腐脑,放人大米,温火煮成粥。食用时以红辣椒汁加香油、食盐、香莱作调料,其味甜、咸、辣俱全。此吃法流行于县西,是待贵客的美味佳肴。   (5)面面饭   南部高寒山区山民的主食。其做法是将苞谷糁加水拌润湿,然后上甑蒸,蒸熟后翻甑,撒水拌匀后再蒸,直至熟透为止。吃这种饭一般佐以“合渣汤”伴食。百姓说:“面面饭,合渣汤,吃丁心里才不慌”。合渣汤做法和“豆渣”一样,但不掺大米,吃时配以千食。   (6)酱豆   到了秋冬,将黄豆煮熟后捞入容器摊开,上盖树枝(选择气味纯正的),使豆发酵,然后拌以干辣椒粉、盐和各种五香佐料煎的水人坛。泡而不晒者,谓之“酱”,晒干者,谓之“干酱豆个儿”,即豆豉。   “酱道天成,美味万家”则是竹山县成美食业有限公司旗下酱类产品的宗旨,“喻来福”系列酱品始酿成于1984年,喻氏两代人、二十余年的经营理念,致力于为每个家庭的生活调出一份更加鲜美的滋味,“麻的够味,辣的开心”是其产品的真实味觉风格,迄今为止,“喻来福”麻辣香豉、牛肉香豉、鸡丁香豉系列产品均获得广大民众认可,深受喜爱。成美食业“喻来福”项目也已被竹山县委县政府列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大农产品深加工计划的重点扶持项目。

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及简介

张振武烈士故居

  1912年,竹山县茅塔镇田沟村,省级,2002年11月7日鄂政发[2002]35号,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庙大成殿

  清代,竹山县城关镇竹山镇第一中学,省级,2002年11月7日鄂政发[2002]35号,第四批全省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
  • 1

    十堰林业网  

    http://forestry.shiyan.gov.cn/shownews.asp?newsid=1810

  • 2

    中国湖北-竹山经济开发区  

    http://www.zsedz.gov.cn/News_View.asp?NewsID=416

  • 3

    中国商务在线旅行网  

    http://www.ccots.com.cn/2009_4/11_3/w7lgg1k20s8y_3_0.htm

  • 4

    十堰媒体  

    http://www.syiptv.net/travel/ShowArticle.asp?ArticleID=14522

  • 5

    政府网  

    http://web.zhushan.cn/wenming/News_View.asp?NewsID=2

扩展阅读:
  • 1

    http://www.sywmw.gov.cn/

  • 2

    http://www.zhushan.gov.cn/

开放分类:
地理,湖北,县市,行政区划,十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