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声附和的意思是什么:馆藏元代青花瓷器的鉴赏与研究1-5 AA dm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9:47:57
馆藏元代青花瓷器的鉴赏与研究
  广东省博物馆      青花青,色彩淡雅、幽青,华而不艳,明快悦目。青花瓷始创于唐代,盛于元。明、清达到顶峰。历代各个窑口的青花瓷器烧制最完美的唯属景德镇窑。唐代的青花瓷为形成萌芽状态,纹饰色彩很不稳定,不管是从胎、釉、彩都可以感受唐代水平的特点,而且数量极少;元代青花已经达到成熟、精美的程度,胎体有厚重、轻薄,大、中、小器形都有,釉色白中泛青,青花纹饰极富特色,青花发色苍翠浓艳,层次多,画面主次分明,浑然一体;明代青花瓷器的青花,主要原料是氧化钴,但由于采用不同的钴土矿,所呈现的色泽就不同,根据这种情况,明代时间的早晚不同,青花的风格特色也不同。元代是中国青花瓷器烧造工艺发展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在前代"釉下彩"等工艺的基础上逐步确立、完善了青花瓷器的烧造技术,并形成了自身的独特风格。元代青花瓷器的主要产地是中国中部江西省的景德镇。此外在中国东部的浙江省和西南部的云南省,也有烧造青花瓷器的瓷窑。今天我根据馆藏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器,和大家共同研究、探讨、欣赏元青花瓷器。

一、元青花瓷器的制作风格

元青花,在制作工艺、釉色、纹饰、器型等方面都非常成功,传世精品国内外都不少,其特点有:

1胎:元代景德镇窑瓷器的胎质,较为坚硬,不够精细,有时可看到沙眼,由于胎内含杂质和铁的成分较多,因此器物的底部及足部露胎处,经常可以看到氧化铁的红色斑点,也称火石红。元代青花瓷器的釉层一般比明清时期略厚,白釉地子的闪青程度也较明清为重,可能是当时施釉较厚和釉料中含铁量较多的缘故。在制作工艺上,元代青花瓷器的足部上下多有竹节状凸起的弦纹,器身与器足的接合部位,多采用胎接方式。

2釉:釉的颜色以白色为主,白中闪青色,釉质极为细润,施釉一般比较厚,盘类器物的底部都不施釉,称为沙底。元代青花瓷器的釉质都白中泛青,特别是早期产品与宋代青白瓷的釉色基本一样。这种透明釉的颜色往往与胎质有关,在烧制过程中,胎中的铁元素会在高温的作用下向釉内扩散,加之窑炉内的还原气氛,致使成品的釉面呈现出亮丽地青白色。大部分仿品的胎都含铁量不足,其釉面看上去都青色不足。瓷器釉面的平整度与施釉方法有直接关系。由于元代青花瓷器是采用蘸釉、浇釉和刷釉工艺,所以看上去釉质丰满肥厚,但平整度欠缺。特别是采用浇釉和刷釉工艺的大件器物,釉面往往留有“泪痕”和“刷痕”现象。清代以后景德镇普遍采用吹釉法施釉,釉面的平整度较前朝大有提高,现代又采用电动空气压缩机代替人工吹釉,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釉面过于光滑平整稀薄者,均是现代吹釉产品。
  
3青花色:青花是兰色釉下彩,在瓷胎上用一种含钴的颜料,(颜色是黑褐色的)按所要求的图案进行绘画,然后再施白釉,进行烧制,即成青花瓷器,这种青花的装饰具有色调幽雅明快,而又不易上彩的特点。应该说,青花瓷器最早在唐代河南巩县窑已有烧制,但那时的青花,因是初级阶段,又很不成熟,受唐三彩蓝料的影响,在瓷器上的青花非常简单,蓝料晕散重,同时传世器物极少,也就是近几年才被陶瓷界所公认。青花中的铁元素浮于釉表,古代使用的是一种天然矿物材料,其主要成份是氧化钴兼有少量氧化铁。铁与钴相互融合,均匀分布。在高温的作用下氧化铁会在硅酸盐液态中互相聚集,形成深色斑点。它们一般不会浮到釉子表面上来,形成所谓的结晶,在显微镜下观察,多呈不规则状酱褐色斑点沉于釉下。现代绝大多数仿品,都只是在国产青花中简单地加入氧化铁粉,也不作高温煅烧处理,所以氧化铁不可能均匀地融合在氧化钴中,在高温的作用下,这些氧化铁会迅速浮到釉子表面形成结晶。在显微镜下观察多呈矿渣状斑点。青花色泽过于灰暗或鲜艳。国产青料与“苏勃尼青料”比较,除铁含量偏低外,锰含量又明显偏高,前者是后者的60——300倍。如果不能有效祛除国产青料中的锰,只是一谓加铁,青花的色泽就会显得灰暗。如果直接将化学工业中的氧化钴用作青料(俗称“洋蓝”),其色泽就会显得过于鲜艳。除国产原料外,大部分都是进口的“苏泥勃青料”,该进口料与国产料青花不同,它烧成后的颜色深浅不一,深的凹下去形成蓝黑色斑点,用手摸时有凹凸不平的感觉,而国产青花料就没有此类现象,但此时国产青花料用量很少,从见到的实物看,有国产青花料和进口苏泥勃青料的合用器物,也有单纯用国产料的,由于进口料有凹凸不平和发黑的晕散现象出现,所以只能画绘花纹,有一种凝重、福丽堂皇的大气之感。画人物效果不好,画人物必须用国产料,特别是画人物的脸部既均匀又清晰,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元青花人物玉壶春瓶,(图1),应是以国产料为主苏尼勃青料重点涂点的器物。为国产和进口青料的合用精品。

4纹饰:元青花一般多装饰莲瓣纹,器物肩部绘有垂云纹,中间主题部分填以各种花卉,纹饰繁密,层次较多,有的器物上出现三四层甚至七八层花纹图案,如省博物馆藏的元青花人物玉壶春瓶,层次就较多。图案结构紧密,层次分明,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平,这种繁密饰纹的手法,不仅表现在青花瓷器上,也表现在元代织锦和石雕工艺上,成为当时的独特风格。绘画题材也比较丰富,常见的有:牡丹、莲花、水萍、松竹梅、菊花、龙凤、孔雀、麒麟、海马、鱼、鸭、鸳鸯、回纹、文字、八宝、人物等生动活泼纹饰。龙纹的特点:元代龙为细颈龙,龙嘴上翘,龙身较细,龙尾较秃,龙找有三、四、五找之分,但三爪龙最为常见。

5造型:在造型方面具有胎骨厚重,形制巨大的特点。常见的器形有大瓶、大罐、大碗、大盘等,这种造型继承了唐宋(公元7~14世纪)以来的传统风格。由于当时的旋削技术较差,一般大罐内也多有旋纹,不够规整精细,不注意修整,瓶、罐、壶等器物接口痕迹较明显,盘碗类器物底部一般不施釉,经常看到留在底部的旋痕。同时小型器物也有,如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小菱口单凤纹碟、小罐、小洗等。但数量不多。常见的典型器物特点有高足碗,碗身较浅,口和底足外撇很少,高足大于碗身。
(1)玉壶春瓶:细长颈,腹部转折生硬,口沿外撇大,整个器物比较瘦高。
(2)壶元代的壶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演变,壶身是以玉壶春瓶作为壶身的,壶把较大,壶嘴较长,位置均靠下。
元代的器物除高足碗外,底足一般比较矮,造型厚重,挺拔古朴,表现了元代的时代风格。


二、馆藏元青花介绍与欣赏:

(图1)元青花人物玉壶春瓶。高30.3 口径8底径8.8厘米。喇叭口,细长颈,胆形腹,圈足略外撇,形体修长秀美,好似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胎薄,局部可透光影。白釉细腻而莹亮,白中泛青。口沿内绘青花卷草纹,瓶外腹部绘人物故事图,故事内容表现了陶渊明外出会亲访友图,据《靖节先生集`五柳先生传》中记载,陶渊明宅前有五棵柳树,因而自称“五柳先生”。陶渊明常携琴会友,又因有脚疾,才常有二童子随从服侍,该图案十分形象的描绘了陶渊明外出携琴访友,陶渊明前边走,二童子边走边语前后呼应,周围有柳树、鹿、石、花卉陪衬,布局得体,宛如一幅元代精美的墨笔人物画。上下各配蕉叶纹,变形莲瓣纹,卷草纹,都为元代典型的绘画风格。瓶底书釉下青花“又”字。该“又”字看来为似是符号性的标记,与钧窑瓷器的一、二、三、四``````相类似。该瓶为典型的元代风格,绘画又极精,是非常难得的,被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组确认为一级文物。

(图2) 元青花折枝花玉壶春瓶。高25.5口径7.2底径7.5厘米。喇叭口,细长颈,胆形腹,圈足略外撇,底有釉,圈足一周露胎处有较明显的火石红烧制痕迹。通体施白釉,白中泛鸭蛋青色,瓶上的纹饰为颈部绘蕉叶纹,腹部绘折枝花卉一周,上下纹饰以弦纹间隔。青花色泛灰暗,花卉自然、流畅、简练,为国产青料,应是景德镇元代早期的作品。

三、元青花的时代意义

元代青花瓷器尤以景德镇的湖田窑成功烧制出青花瓷器最具代表性,文饰清晰华美,蓝色沉静,白色透明微微闪青,所使用的钴料为进口料和国产料两种,进口料的 特点为钴料中含锰的成分少,含铁量高并含有钾,与国产青料含锰量高、含铁量低截然不同,用进口料绘画的青花色泽浓艳,秞面有黑色斑点,国产料色调淡雅,没有黑斑,绘画纹饰比较简单。二元配方的运用,青花秞里红瓷器的装饰技法,使景德镇跻身于全国制瓷业的 领先地位,不仅风靡一时,而且独领风骚600多年。从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约翰•亚历山大•波普博士(prof john alrxander pope),依据英国大维德基金会收藏的 至正11年(公元1351年)铭文青花云龙双象耳瓶,参照对比伊朗阿特别尔寺和土尔其伊斯坦布尔博物馆藏青花瓷器,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将海内外流传相类似的青花瓷器,归纳定为“至正型”。从此推动了广泛研究元青花瓷器的热潮。改革开放后,江西、内蒙等地又陆续出土了墓葬、窖藏中的元青花瓷器。使人们越来越认清元青花瓷器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据有关资料显示, 我国国内现存各地传世、出土的元代青花瓷有 100多件,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元青花瓷有500多件。而发掘出土的更是少之又少。先后发掘出土的青花瓷器,为元代青花瓷器的再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通过发掘元青花瓷器,成为标准器对比,元代中、晚期青花瓷器,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多为小件器物,胎轻薄,精细,多为青白、乳白半透明或影青釉。青花的颜色灰暗迷蒙,纹饰稀疏但奔放洒脱,有的可以说相当潦草,常见器物有高足杯、碗、盘、香炉、小罐、蒜头瓶、玉壶春瓶等,多为日常生活用品,这类青花瓷器当时生产数量有限,属民用瓷。另外一类青花瓷器,以大件器物为多,其共同特点是大器者胎体厚重,小件轻薄,色白致密,透明釉白中闪青,青花颜色浓艳鲜亮,色浓处有黑褐色斑点。该类器件做工精良,纹饰层次多,有的甚至多达10来层,画得很满,但繁而不乱,层与层之间留一周空白,器底端两层之间无空白,每层纹饰内容之 间没什么关系,如经常是在缠枝菊、蕉叶、缠枝莲、缠枝牡丹之间夹杂云凤、云龙、杂宝、海水江牙等,将毫不相干的纹饰组合在一件器物上。这类瓷器国内传世品极少,墓葬出土也不多见,绝大多数是窖藏出土。估计是由于当时发生了某些突然变故,在不便随身携带的情况下,埋于地下保存的。

另外,元青花到底有多少?元朝的历史从公元 1271 到 1368 ,长达近百年,况且直接有纪年的元青花和可以经过的材料明确其年代的元青花,已有前至正十三年 (1276 年 ) 、延佑元年 (1314 年 ) 、延佑四年 (1317 年 ) ,延佑六年 (1319 年 ) ,延佑七年 (1320 年 ) ,至正十一年 (1351 年 ) 等年款的元青花,几乎含盖了元朝的各个时期。已经发现的这么多纪年款元青花,还有没有未发现的呢?从地点上说,元青花的出地包括了元大都北京的后英房遗拾、旧古鼓大街窖藏、西直门 ( 雍正的“雍”字下面加“瓦”字 ) 城;江西景德镇的湖田、珠山,江西吉州、高安、九江、波阳;江苏的南京、金坛;湖南的常德;浙江杭州、江山;河北的保定;内蒙古的集宁;云南的玉溪等等,都有元青花出土,涉及到了中国大地上的东西南北。考古发现的这么多,非考古发现的呢?还没有发现的呢?这里,我主要强调的是,元朝决不只是一个时候比如至正年间才烧制元青花,也不只是一个地点,比如景德镇才在生产元青花。从北京旧古楼大街、河北保定、内蒙古集宁、江西高安、江苏金坛等地都发现元青花窖藏来看,元青花遗存的数量是相当可观的。再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等保存了那么多中国元代瓷器特别是元青花,还有在伊朗、日本、美国、法国、瑞典的元青花收藏,旁证了国内元青花的传世与收藏一定会更多。且不说近二三十年来在特殊背景下新出土的元青花了。       元青花瓷的鉴识(图)    到目前为止很难见到元青花有款识,即是有款,款识是出现大多在器物的身上,并不在足底。据说最好的元青花款识是用墨汁书写的“枢府”或“内禧”款。常以小楷书写,工整而秀丽。总之,从目前全世界来看,元青花十分稀少,馆藏无几件(应是精品),民间大量存在的多是实用器类,从海捞瓷中就可了解。其原因主要是明朝初朱元璋采取强硬措施,销毁一切元朝文化,所以元瓷从此销声匿迹,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 本文作者为贵州省收藏家协会秘书长 何小龙

 

     元青花瓷器的生产,一般是一窑同烧多种器物,主要以单色釉为主,纹饰简洁都是釉下彩。元朝并不重视青花瓷的生产,但设有“浮梁瓷局”来管理,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出现对瓷业进行管理的官办机构,到元末明初时主要由景德镇专烧贡用瓷器。才确定官窑瓷器的管理机构。由于元代的“官窑瓷”是可有可无。所以无特定官窑瓷器生产的要求,所以青花瓷大多是百姓中的民窑生产的日用品瓷器和到元末明初大量生产的出口瓷器,应该说元青花瓷从历史传承和出土来看是较少的,(因明朝大汉民族主义思潮十分强烈,元朝所有的文化遭到沉重的破坏和打击),至今收藏界和文博界对元青花的标准定义争议十分激烈,还没有一个贴切确认的标准。 

    到明代时,青花瓷已十分成熟并在民间广泛使用。由其在永乐、宣德年间,青花瓷发展已是高峰,各式各样的青花瓷生产越来越多,在单色釉的发展中,已渐成瓷业中的主导产品,由于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国外对瓷器的要求,从釉色来看,品种有10多种,如外酱釉内青花,孔雀绿青花,青花釉里红,青花加五彩,卵白釉“枢府瓷”等,同时各种器型的变化越来越多,大型的瓷器也越来越大,在历史的长河中,青花瓷从元代过渡到明代时,其胎质,器足、釉色、纹饰等都发生较大的变化。在元朝96年的青花瓷的烧造中,民窑的工艺技术得到很大的提高,釉料的选配,烧造温度的控制,器型大型化对胎质的影响等都是元青花瓷得到长足的发展。

 

元青花  青花瓷   纹饰    器物   景德镇 

张英    何小龙    贵州收藏家协会   文化

分类: 短篇作品

    本博按:本博瘦松居士 与何小龙 在其居所合影(2007年)

    由于元朝每代对汉民族的传统瓷器重视不够,造成青花瓷在全国发展不平衡和人们使用不广泛等原因,都会造成元青花在元朝各代中有较大的区别和不同,尤其在今天的考古界和收藏界中,元青花瓷标准器难以确定和得到认可时。我们在鉴识元青花时一定要注意同明朝青花的区别,(这是青花瓷从釉下彩发展到釉上彩,也是青花瓷从一元式发展到二元式重要的过渡时期)。因为青花瓷的大力发展在元末明初,主要受到外销瓷的贸易影响,明清时青花瓷已渐成陶瓷产业中特色的产品,元青花已十分成熟。尤其嘉庆年间景泰兰的出现,瓷器釉彩从单色青花发展到珐瑯彩、粉彩、斗彩等等。瓷业发展受到明清重视,明清青花瓷的生产,仿元青花的生产都达到空前的高峰,所以笔者通过20多年的鉴识和学习,从元青花的发展总体来看,认为元青花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在区别明、清青花中,学习和鉴识时都十分重要。

    在整个元朝,史学界公认以“至正”年间的元青花最负盛名。这时期的元青花,从器型来看,大都造型俊秀挺拨,具壮美之感,幽兰深沉的青花发色。纹饰多层而紧奏和谐,图案丰富多彩,画风清新活泼,萧洒自如,画图中用笔有力,无论“点、涂、染、皴”多是一笔画的技法,笔痕明显,其中可见釉色白中闪青,其飘逸活泼有力的画风与当时社会的审美观点和书画风格同出一辙。虽然元青花在各代发展中不尽相同,但正如古陶瓷研究家朱裕平先生在《元青花瓷》书中指出“非出于一人之手,但风格相似,画法相似”,这就决定了元青花、无论是景德镇烧制还是各地民窑烧制的都具有元朝时期强烈的时代特征和风格。

    元青花的胎体瓷化程度较高,显得墩实厚重,瓷质坚致和紧密,烧造温度约在1260°左右。有硬中见柔的感觉,从磁片来看,胎泥经高温烧制后晶体泛光,间有杂质矿物体。拿在手中有厚重之感,较沉,屈指轻敲,器物发音沉闷。元青花大件器胎体普遍厚重,小件器胎体轻薄。从器足来看,元青花多数底足露胎不施釉,底足外墙斜削,造成宽窄不均,深浅不等的现象,圈足呈不规则的环行足是普遍特征,除此外元青花多为砂底,有粘沙现象,有明显的旋坯痕。这是胎质淘炼不精的原因(因胎土就地取材造成)。据笔者观察,元青花器足多数足墙(底墙)厚实,轮削旋纹粗而宽,有的足底中心常凸乳形状,业内俗称“脐”。由于当时的生产工艺简陋,胎质淘炼不如明、清时瓷胎细致,所以往往在器物身上和圈足中多有砂眼,有的出现铁质斑点或爆渣,在底足和口沿边,浓缩釉露胎处,会出现火石红。还有的元青花器足底部积釉处和釉层内常有少量灰尘,拂之不掉,行话叫釉尘,这都是元青花区别于各朝代青花瓷的特点。

   元青花瓷的色泽一般比较淡雅和瑰丽,瑞庄素静中兰中带艳,在高倍放大镜下可见釉色白中闪青时的青花晕散现象,自然恰到好处,不同于明青花的浓艳耀眼,俗称“洋兰”现象。一般元青花生产用料有三种情况:一是用进口的浓艳光耀的苏麻离青(也叫苏勃力青)高铁低锰料;二是用发色比较暗淡无光,土里土气的高锰低铁国产料;三是两种料的混合使用。可以说大件的元青花器多用进口料,小件器物常用国产料或混合料(尤其民间实用器)。不论进口料或是国产料,除釉面因烧造温度造成色差外,颜料浓厚处都有黑褐斑点,一般都在釉色下面,形成结晶。在显微镜下可见多是不规则状,微带锡光,有晕散出现。所以元青花的釉面烧制后一般呈青白色泛兰光,釉质感觉较润厚,玻化程度较高,玉质感强。裴光辉先生在《至正型青花瓷》中说:“青白釉的质感和色泽的不同于宋代青白瓷,它的釉层比宋白瓷釉层而莹润,更为透亮。釉层中的气泡呈大、中、小三种分布,十分疏朗”。除此外,出土的元青花胎质中常带有土泌和土斑的痕迹;窖藏的青花瓷因时间的流失,显得质地老气,玻光内含;常带蛤蜊光,传世的元青花由于把玩和自然的氧化,釉面难免出现剥蚀和磕碰,甚至划痕,但依然釉汁滋润中,白中闪青不失元朝青花的特点。



何小龙收藏的藏品

    另从,从今天来看,所有的元青花釉面都应失透严重,釉面大多有铁锈痕和缩釉斑。铁锈痕分布自然,大小不匀。而缩釉班大的如针眼、小的如针尖。正如裴光辉先生指出:“此时(元)釉的性质已由宋代的石灰釉变为石灰碱釉,使得釉药的浓度和烧成火候都大为提高。”元青花施卵白釉,釉汁肥厚,容易造成缩釉点。在高倍放大镜下,可见釉层中气泡密集,釉面油亮又很坚实。从釉斑鉴识中也可看出,元青花器口颈内和圈足外多有流釉及釉斑,口颈内釉斑和流釉是仰烧形成的,显示自然流淌的形状。有的元青花也有脱釉现象,釉脱胎露可见胎中含有土泌或土色浆,非人工所造,其特征足以证明旧物无疑。由于垫烧,器物下面常常造成流釉和釉斑的形成,可能是工匠在烧制过程中不让瓷器粘连,对底足内外沿口多用木刀或竹刀斜削,由于用力不匀造成沿口深浅不一、宽窄不等的斜削痕迹,有的还留有刮削底足粘釉时的明显自然旋削痕。

    不规则的流釉呈现出凹凸不平,工匠想把多余的釉擦掉或刮削掉,但又无法处理干净,考虑到只要不粘在一起就行了,所以釉斑或釉泪是在烧造时的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元代的胎土质地疏松但可以拉得很薄,器物的上半部和器物内部不需要修整,只需对下半部和圈足做简单的修整。常显得元青花器物的口沿和颈部线条自然流畅,外形较园滑,没有刀痕。但有些元青花器确有修胎痕,如竹丝刷痕。元器瓷胎内壁多为荡釉,而经竹丝刷过的胎痕处釉最薄,所以土泌和胎痕的痕迹常从竹丝的条状中出现。以上看法只是元青花的一些特征,但施釉中,许多窖口都会根据不同的器物,不同釉料的配比采取不同的施釉方法,如执壶和玉壶春瓶等不露胎(许多器物露胎);又如梅瓶,盖内多不施釉等等。关于火石红,只有一些元青花瓷器上有,不是所有的元青花瓷器都具备,这一点很重要。火石红不是鉴识元青花瓷器的首要标准,但能作参考和研究用。

    鉴识元青花另一个重要的条件是纹饰。据笔者所知瓷器上的青花纹饰的出现,早于唐宋时期,只是在元朝至正年得到很大的创新和发展,以至于影响整个造瓷业青花瓷的生产和创新。总体来看,因为元朝各代对纹饰的处理都有很大的区别,主要是各代的文化,经济、审美以及爱好所造成。所以历史背景和客观条件是决定元青花纹饰的重要环节。现举向个常见的纹饰来鉴识,

    ①如海涛纹,张英先生在《元代青花瓷与五彩瓷器》中指出,“先以粗浅勾画波涛的边缘,轮廊内外勾出长短不等的细密曲线,有的线内轻擦,漩涡常似指纹状,浪花呈椭圆形状象姜芽。其间有浪花的漩涡从高处压下,显得波涛汹涌、气势磅礴。

   ②又如回纹饰,大多由互不相连的单体回纹组成,双连回纹或连接回纹少见,有的回纹呈方型状,有的为变型回纹,有的属减笔式回纹,而到元未明洪武时,回纹变成一正一反两方相连的形式组成,到明永乐以两方型回纹为一组,同时出现一笔连环式的回纹边饰。到宣德时,少数器物又有一反一正两方相连的回纹排列外,大多回纹边饰呈整圈一笔环连式,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国。

   ③又如龙纹,张英先生说:“元青花中的龙多九似,角如鹿,头似蛇,眼似兔,项似蛇,腹如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身似牛,形态多种多样”仔细研究,元青花上龙纹较多,而有的龙纹大都是龙首仰天,龙口怒张,上唇直仰与龙眼相连,牙齿尖利,威猛之太撮人心魄。有些龙身九曲,尖尾、背部有锯齿状鳍,肘毛分别以9至11道为一组,四腿瘦劲,肌腱突出,呈腾游博击长空之势,而有的龙纹,龙身细长、细颈、细腿,有尖尾也焰火式大尾,体态轻盈,头小长鹿角,张口吐舌,有的龙下腭有须,上腭一般无须,但至正年间有些龙上腭有双须,但这种现象在元代各朝以及明初都很少见。龙身鳞片两种,有网状细鳞片,这种多见。另一种呈鱼鳞形少见,这种龙纹非常精美。龙有背鳍,肚腹下无横纹带,胸与背部,常有火焰状飘带,肘部有长毛三至四根一撮,龙爪有三爪,四爪居多,五爪少见(明后五爪多见,清朝定型)。

    总之元青花的龙纹显得矫健有力,自由奔放,野而不训,付合元代马背民族的风格。但有龙纹的元青花瓷不一定是皇家专用的器物,最近从海南省发现的龙纹玉壶春瓶等许多元青花器来看,元代没有专用的“官窖”瓷器,也没有皇室专用的固定纹饰,从这一点也足以说明元朝的元青花瓷使用是没有官民之分的。元未明初大量元青花的生产主要是为出口贸易或以物换物而出现的。所以明青花时纹饰丰富多彩,绘画风格多变,由其是以元曲杂剧为题才的人物故事,花卉鸟兽瓷器都用青花釉来表现,青花瓷在明清的发展已达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地步。尽管如此,但元青花瓷纹饰的细化仍然不失时代的特色,

    ④又如云凤纹:古陶瓷研究员陈士龙先生说:“一般绘成鸡头鹰咀,身有细鱼鳞片,咀的上部长于下部,尾多为花尾,分叉一至五尾不等,每尾似羽毛状或粗浅条状,尾端微内卷,凤眼画成园型或不画。”还有些云凤纹尾分两叉,尾稍为园圈或凤眼如鸡眼有的有眼框无珠,有的有珠无眼框,

   ⑤又如缠枝莲叶纹,元朝中叶型多尖瓣,一至五个如葫芦形,到明初时,葫芦叶子不如元瓷缠枝莲叶纹饰相同,叶子的尖瓣呈三至七个不等,官窑瓷器有严格规定,一般以四个瓣叶子为组,多数叶子涂满色,少量的叶脉留白呈筋状,葫芦叶形瘦而细弱,不及元代粗状,但造型活泼多姿。这里要强调的是元青花瓷上的纹饰有很多种,大多是以花卉为主,而大量出现人物纹饰的青花瓷应是明洪武时代,元朝人物纹饰的青花瓷是极少的,因大多人物故事都是反映宋朝以前汉文化,所有受到元朝政府的反对,有专家说目前饰有人物故事纹饰的瓷器只有10来件。但民间使用的元青花瓷实用器应是数量巨大,品种丰富,从出水瓷器可见一般。尤其残器残片数量惊人。至于有些藏家把器物内外都有青花纹饰出现的瓶罐,认为元朝瓷器,这种看法不对。因元瓷大都就地取材,工艺简陋,淘洗不精,粘接力度差,在二次烧造中,内壁多不修饰,故器物内大都没有纹饰出现,据资料显示,青花发展到明末清朝时,民窑中有内外青花纹饰的器物偶然发现,但大量的生产都是民国和今天的产品了,故无欣赏价值和研究意义。

    最后关于元青花器物内施釉和接痕的鉴识:元青花的瓶,罐类早中期时器物内是不施釉的,仅刷胎浆。后期才有器物内施釉瓷出现。一般瓶、罐、壶等许多器物都是一次或二次节装,元青花不讲究修胎工艺,器内粘装处接痕特别突出较粗糙,粘接装最宽处超过10毫米,余泥外凸,瓷工不愿搞平滑(修内胎)。器物外接装处基本用手搓圆,由于生产工具不精,尽管已施釉但胎体上隐见指痕存在。植物釉更明显。但也有不是节装的元青花,大都是器形较小,胎质坚实而厚重的一些器物。至于元青花的款识说法较多,据说元青花无款识的原因是元朝以前就没有形成留款的制度和习惯;有的说元青花大量的发展主要是为了出口,而外国人不需要有款的器物,认为影响器型的完美等等。

    总之很难见到元青花有款识,即是有款,款识是出现大多在器物的身上,并不在足底。据说最好的元青花款识是用墨汁书写的“枢府”或“内禧”款。常以小楷书写,工整而秀丽。总之,从目前全世界来看,元青花十分稀少,馆藏无几件(应是精品),民间大量存在的多是实用器类,从海捞瓷中就可了解。其原因主要是明朝初朱元璋采取强硬措施,销毁一切元朝文化,所以元瓷从此销声匿迹,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