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染上官瘾的微观审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5:00:01

学生染上官瘾的微观审视

作者:西窗飞雨   标签:学生官瘾教育社会2011-10-13 18:16 星期四 晴  记得上学的时候,老师总会布置关于我的理想之类的作文题目,以让自己从稚嫩的视角描绘人生的未来蓝图,尽管这遥远的梦想或许根本不会实现,但至少在我们的心中还会发出微弱的光芒,从而引领着我们向正确的方向迈出坚定的脚步。同学们的理想立意,真的十分高远,不是科学家、飞行员,便是解放军或医生老师什么的,都是能够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职业角色。
  
  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鲁迅的这句名言,成为很多人人生价值取向的基本基调,好像一切投机取巧或者贪图安逸的职业选择都是背弃社会主流的目标定位。那个纯真年代,令人十分怀念,虽然也曾有开后门走关系的前事,但终究不是说起来理直气壮做起来光明正大,不像如今,孩子们将所有的目光集中到学校或者班级中有限的学生干部职位上,为达竞选成功目的,不惜以做海报、拍DV、拉选票甚至以贿选等成人创制的歪门邪道的方式参与竞争。在孩子们的世界里,班干部被如此热衷,到底是孩子们真有锻炼自己或者服务同学的崇高志愿,还是父母们将自己的官本位思想潜移默化地言传身教给涉世未深的孩子们,还真是值得商榷。
  
  据某市的调查,九成的小学生有当官的瘾。在孩子们看来,当班干部,一是可以能锻炼能力,对将来有好处,这其中的好处,颇有深意,耐人寻味;二是班干部职数多,如果自己什么都不是,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品学兼优的学生价值定位,毋庸置疑已经被权力角色取而代之,于是我们也就理解前一阵子关于大学学生会藏污纳垢的教授言论大抵也不是蓄意地污蔑或造谣;三是当官威风,能管人,老师也喜欢,看来,学生年龄虽小,却也深谙管人的好处与玄妙;四是在各种评优评先活动中可以近水楼台等等。而在家长们看来,自己的孩子当上班干部,除了以上孩子们认可的想法之外,好像还有光耀门楣,为自己争光的另外一番深意,于是也就不惜以无法向孩子们解释的世俗手段来为自己的孩子争取班干部职位。所有这些理由,看上去是冠冕堂皇,实则是贻害无穷,我也并不认为,家长们的一番好意,对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真的就一官而就。
  
  官本位是这个社会无法规避的思想归宿,权力是这个社会无法超越的精神图腾。学而优则仕,从孔子周游列国游说自己的政治主张,到李白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怀才不遇,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官信条,到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担当,为社稷苍生而鞠躬尽瘁的仕途忧虑,可是现在的孩子们可以理解?孩子们尚官尚权的目标隐喻,或许只是成人世界权力利益观的影射而已。班干部的身份阅历,无非是为孩子们日后进入社会攫取权力提前进行行为训练和角色适应,从而将成人膜拜的世俗权力以及观念进行信仰强化和精神承继。成人的父母们,自己想得到什么,便让孩子们将梦想定格成什么,这种唯权独尊的世俗观念,加之氛围浓厚的社会渲染和行为示范,使得孩子们想不皈依在权力的门下都难。
  
  我不由得想起五道杠少年,那个满嘴官腔、满腹官话、满身官态的孩子。难道这就是我们精心培养的优秀少年的范本吗?
  
  我又不由得想起那个可爱而又可怜的孩子,长大了要做贪官,因为贪官的家里什么东西都有。
  
  在幼儿园教学的我的一个朋友,聊天的时候讲到,现在幼儿园的孩子很有意思,妈妈长得不漂亮不让来接,父母不开车不让来接。小学的学生,登记的信息还要包括父母的身份以及职位,尚不知道这样的信息资料到底与教学有何用处,但已让那些父母身份卑微、没有权力护照的孩子们产生内心的失落确是真切的事实。
  
  《狂人日记》中,鲁迅呐喊“救救孩子”,而我觉得,如果没有培养完善人格的教育定位,随波逐流地培养孩子们浓重的官本位思想,以适应这官本位社会的需要,将是对孩子们最大的毒害,并使得他们根本无法担当祖国未来的历史使命。于是,与“救救孩子”的呐喊相比,现在的当务之急,大概应当首先着力于救救教育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