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及人民币国际化的外部环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9:29:49

《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11月16日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及人民币国际化的外部环境
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余永定

    2007年次贷危机突然爆发。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使全球不平衡问题暂时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目前,国际金融市场基本恢复稳定,全球经济开始复苏。尽管,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由于避险需要,美元一度回升。2009年3月,美元重回始于2002年的“战略贬值”轨道。从2002年4月到2009年11月,美元(按美元指数计)已贬值40%,从 2009年3月到11月,美元则贬值了25%。形势的变化使全球不平衡问题重新成为关注的焦点。与2007年危机前相比,目前世界上对全球不平衡问题的讨论有什么变化呢?

    我以为主要变化有二。第一,关于全球不平衡的讨论成为次贷危机、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成因讨论的一部分;第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思想被引进全球不平衡问题的讨论之中。

    国际学界目前的普遍共识是:第一,全球不平衡不仅可能导致美元危机,而且是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或者说是必要条件。因而,纠正全球不平衡不仅是为了防止美元危机的发生,而且是为了避免全球金融危机的重演。第二,为纠正全球不平衡,不仅各国应该纠正自身的内、外不平衡,国际货币体系也应该改革。

    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有三个基本特点:第一,美元作为一种国别信用货币,形成核心储备货币;第二,现在基本上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但允许不同的货币汇率共存;第三,资本可以跨境自由流动。

    为什么要对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第一,在现有体系下,流动性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时而流动性过剩,时而流动性短缺。而流动性的变化与美国的国内政策密切相关。第二,调节机制没有很好地建立,一个明显表现是美国经常项目逆差持续二三十年没有改变,说明调节机制没有发挥作用。第三,信心问题没有解决。由于美国的持续经常项目逆差和美元的持续贬值,美元和美元资产持有者目前对美元外汇储备的安全普遍存在担心。

    联合国的一个专家委员会的报告指出现存国际货币体系存在三大缺陷:不稳定、不平等和内在的通货收缩倾向。

    应该有一个比美元更有稳定性的国际价值贮存载体。我们吃不了的东西放在冰箱,第二天接着吃,如果冰箱有问题,食物就会坏掉。我们的外汇储备的大部分实际上是储蓄。在不能很快建立一个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创造一个新的国际储备货币之前,比较现实的办法是大量增加SDR(特别提款权)的发放。

    SDR的价值是由一揽子货币决定的,当汇率发生相对变化的时候,它的价格肯定比美元更稳定。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认为,如果每年增发2000多亿美元的SDR,就可以满足全球经济对储备货币积累的需求。

    那么,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与全球不平衡有什么关系?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为了抵御国际投机资本的攻击,稳定汇率,它们必须大量积累外汇储备,即购买美国国库券。而积累外汇储备就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必须对美国保持贸易顺差。如果美元不是国际储备货币,全球不平衡状况就不会像今天这样严重。对中国来讲,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有着特别的好处。中国“双顺差”,拥有2.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绝大部分以美元计价。外汇储备安全面临着严重威胁:由于美国的大规模财政赤字,美国国债价格下跌;由于美国的巨额经常项目逆差,美元可能贬值;由于美国的极端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国未来可能出现通货膨胀。

    国际上对于美元会不会贬值没有什么争论,唯一讨论的是这样一种贬值是否是有序地、逐渐地,抑或会演变成暴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曾提及“美元陷阱”。如果美元贬值,我们辛辛苦苦赚来的外汇就将遭受巨大损失。

    如何防范这种情况的发生?首先要解决我们的结构调整和“双顺差”,然后减少外汇储备的增加,央行要适度减少一些外汇干预,还有一种重要的选择就是增加海外投资。

    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建立替代账户问题是值得中国思考的。既然外汇储备不安全,我们就可以考虑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替代账户,使我们的一部分资产放入这种账户中。这样做,我们一方面是在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另一方面是在维护我们中国自己的国家利益。

    我们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人民币国际化和区域货币合作三个方面应齐头并进。但对中国来说,关键还是要加紧增长模式的转变,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

(本文根据作者在“第二届全球管理论坛”上的发言整理并经作者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