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千年治痰名方“二陈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4:51:33
   谈千年治痰名方“二陈汤” 

九牧林医家导读:中医治痰名方“二陈汤”,考究与《内经》、《金匮》有着历史悠久的渊流关系,成方始见于宋代官修方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距离今日有千年的历史。 

    二陈汤被广泛用于治疗痰饮引起的多种病症,如咳嗽、胸膈胀满、恶心呕吐、头眩心悸等症状。

    在宋神宗元丰年间,即公元1078~1085年,已有惠民局之设,专司民间医药,并诏医中高手进献秘方。到徽宗崇宁年间,即公元1102~1106年,药局扩增至七局,汇集名方,拟定制剂规范,称《和剂局方》。大观年间,即公元1107~1110年时,医官陈承、裴宗元、陈师文奉命校正,厘为5卷,21门,收297方。南宋绍兴十八年,即公元1148年,药局改称太平惠民局,因此《和剂局方》,也改称《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后又陆续增添绍兴、宝庆、淳年间等有效验方,改为10卷,分诸风、伤寒、痰饮、诸虚等14门,共788方。 

一、千年治痰名方“二陈汤 ” 的组成

     组成:半夏(汤洗七次)5两、橘红5两,、白茯苓3两、甘草(炙)1两半。

     来源:《局方》卷四(绍兴续添方)

     二陈汤,因用药简单、功效显著而广为流传,后世医家根据原方随症加减,广泛用于各种痰证的治疗,并在此方的基础上,创制出许多治疗痰证的名方。

   方药:制半夏、橘红各9克,茯苓6克,炙甘草3克。

   用法:加生姜3克,乌梅1枚,水煎服。

   功效:燥湿健脾、化痰止咳、理气和中。

   主治:二陈汤临床最适宜于治疗湿痰咳嗽。表现为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肢体困倦,或头眩、舌苔白润。治疗应以燥湿健脾、化痰止咳为基本原则。方中用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和胃;橘红理气燥湿、化痰和胃;茯苓渗湿健脾化痰;生姜降逆止呕化饮,并助半夏、橘红化痰和胃,且能制半夏之毒性;而炙甘草补中益气、润肺止咳,调和诸药;乌梅味酸,收敛肺气,和甘草酸甘化阴,以防半夏、橘红、茯苓辛燥渗利之性耗伤气阴。

     中医认为,痰是一种病理产物,由湿聚而成。清稀者为饮,浊者为痰。痰随气升降无处不到,临床症状极为复杂。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在头则眩,在心则悸,在背则冷,在胁则胀,变化多端,数不胜数,因而中医有“百病皆因痰作祟”之说。

     二陈汤被广泛用于治疗痰饮引起的多种病症,如咳嗽、胸膈胀满、恶心呕吐、头眩心悸等。 

    二、“二陈汤”与《内经》《金匮》的渊流关系 

     二陈汤,从何而来呢?许多研究中医历史的专家,认为与《内经》的半夏汤,以及《金匮》的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等方,有密切联系的。二陈汤,加上甘草安胃,橘皮行气,乌梅收津,生姜豁痰,成为理脾胃,治痰湿之专剂。从而认定是由《内经》、《金匮》发展来,其渊流关系历史可查,理由有三:

   首先,二陈汤化痰和胃源于《内经》。

    《灵枢·邪客》篇所载半夏汤,用治“厥气客于五脏六腑”,阳气“不得入于阴”、“目不暝”者,“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此所谓决渎壅塞,经络大通,阴阳和得者也”。方以秫米一升、半夏五合,长流水煎服。药仅二味,却具“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之功。从而开辟了化痰和胃,补泻兼施治疗大法之先端。张仲景治痰诸方也继承了半夏汤方意。统观《金匮》用半夏诸方,常配伍甘草、小麦、粳米、人参、茯苓、生姜、大枣等固护中焦,补益脾胃之品,当是宗半夏汤组方之义。《局方》二陈汤中半夏合甘草、生姜以化痰和胃的配伍方法,与《内经》半夏汤中半夏、秫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之意同出一辙。

   其次,二陈汤化痰渗湿源于《金匮》。

     统观《内经》,仅略论“饮”、“积饮”,而无“痰”之说。对“痰饮”病证的系统阐述,成于《伤寒论》和《金匮》。特别是《金匮·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明确提出了“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大法,并设立了温化、攻逐、渗利、宣散等治法以及分治四饮诸方。尤其是温燥配伍甘淡,去湿以助化痰的治疗方法,丰富和发展了痰饮病治则。如《金匮》小半夏加茯苓汤,主治“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方中半夏与茯苓配伍,燥湿化痰与渗利水湿相合,共收湿化痰消之功,开创了“利小便”法在痰饮病中应用的先河。二陈汤宗仲景方意,延用半夏燥湿、生姜散湿、茯苓利湿,以使水湿去而痰饮自消,全然是《金匮》之法的再现。

     其三,二陈汤化痰行气始于《金匮》。

    《金匮》半夏厚朴汤行气散结,降逆化痰,主治梅核气。方以半夏化痰散结、降逆和胃,配伍厚朴下气除满,苏叶芳香行气,开理气化痰之先河。以上用药配伍,成为后世理气降痰法的雏形。但是,化痰配伍理气的用药形式,在《金匮》中尚未成为仲景治痰的基本法则。统观仲景治痰湿诸方,均较少见有燥湿化痰配伍理气药者。《伤寒论》、《金匮》用半夏73方,无一例半夏、橘皮配伍;而配伍其他理气药如厚朴、枳实者也只有11首。这大概与汉以前尚未形成“痰气相因”的理论有关。 

     三、二陈汤是历代中医学家不断发展的结晶 

   魏晋以来,尤其是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本草经集注》、《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代表医著,对痰饮病的认识有了较大发展。其中不少方剂的用药经验对二陈汤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是治痰方多有半夏、橘皮配伍。

     据《外台》所引《小品方》半夏汤、《集验方》大半夏汤和《删繁方》大半夏汤等治“留饮痰癖”、“痰水冷气”、“胃反不受食”的诸方中,半夏、橘皮、茯苓、甘草或生姜等药物,就曾出现于同一首方剂之中。这说明在两晋和南北朝时期,半夏、橘皮、茯苓、甘草、生姜已经开始成为祛痰和胃的配伍用药。《千金》中类似配伍则更加普遍,统计《千金·痰饮第六》篇用半夏方19首,较为集中地出现了半夏与橘皮并用的情况,其中“半橘苓草”、“半橘苓”配伍者6首,“半橘姜”、“半苓草”、“半苓姜”配伍者8首。而《外台秘要》用治“上气”的半夏汤(半夏、茯苓、橘皮、白术、生姜、槟榔),则与后世的二陈汤相差无几。另外,陶弘景《本草经集注》首先提出“橘皮用陈久者良”、“半夏陈久用之”,后世始有“陈药”之说。由此可见,早在隋唐以前,即有了半夏与橘皮或陈皮的固定配伍。同时,半夏、陈皮、茯苓、甘草或生姜等,也开始作为相对固定的“药组”,集中出现于调理脾胃、燥湿去痰等方剂之中,形成了《局方》二陈汤的雏形。

     二是治痰首倡理气化痰。

     对痰饮病机的认识,至隋唐方形成与“气”相关的观点。隋代巢元方提出“痰饮者,由气脉闭塞,津液不通,水饮气停在胸腑,结而成痰”的新论点,开创了宣通气脉为先、以使水饮无所凝滞的治痰大法,并且形成了相对统一的治法与方剂。清代张璐云:“《金匮》有四饮之名,《千金》有五饮之治,其法则一……《金匮》分隶而治,《千金》兼该而行。”统计《千金·卷十八》用半夏治痰饮19方,其中配伍橘皮、枳实者达8首,与仲景方形成明显的对比。可以认为,至《千金》才有痰饮统治之方,并形成祛痰药配伍理气药的组方用药规律。这一用药形式,正是隋唐医家“痰气相因”观点的体现。著名医家丁光迪评价痰由“气脉闭塞”时言:“后世常云‘治痰先治气,气顺痰自下’之说,也均源于此。”由此可见,对痰饮病发病机制的全面认识,是二陈汤立法组方以至成为“治痰总剂”的前提。

   千年治痰名方“二陈汤”,是经历好多代,许多中医学家的实践和总结,到了宋人才融合燥湿、理气、降逆、和胃等治痰法则以及半夏与陈皮、茯苓、生姜、甘草等配伍经验,从而创制了《局方》二陈汤。 

     四、现代中医继承发展了“二陈汤”

      “二陈汤”,历代中医用以主治一切痰饮为病,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胃部不舒,或因饮食生冷、脾胃不和等症状。

      中医素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脾主运化水湿,若运化失常,则湿聚为痰;肺主宣发,若宣发失常,则痰湿常常停聚于肺。所以,临床痰证以脾胃和肺的症状较为多见。而健脾化痰是治疗痰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健脾之法主要有燥湿、行气、渗湿、益气等法。

     现代中医临床应用“二陈汤”,治疗眩晕、呕吐、妊娠恶阻、胃下垂、酒醉、食伤、气郁、习惯性头痛、脑溢血,神经机能病等;并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妊娠恶阻、甲状腺肿等,有上述症状者,常以加减运用。临床报道,以二陈汤加减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神经性呕吐、多寐、小儿流涎等疾病,均获得一定疗效。


     现代二陈汤

    组成:法夏10g橘红15g 云苓12 g炙甘草5g 生姜5片 乌梅2枚

     中医辨证:

    (1)痰稀量多;(2)呕吐恶心;(3)眩晕心悸;(4)胃部不舒;(5)脉沉弦细。

     二陈汤,主要功能就是健脾化痰,其选药组方包含了健脾的几个主要方面,是治疗各种痰证的通剂。痰的性质有寒痰、热痰、食痰、燥痰、风痰、湿痰等,根据痰的性质与脏腑的关系以及临床症状表现的不同,以二陈汤为基础进行加减可用于多种痰证的治疗。

      药方加减

      风痰可酌加天麻、白附子、制南星;寒痰可酌加干姜、细辛;热痰可酌加瓜蒌、黄芩、鱼腥草、竹沥、天竺黄;食痰可酌加神曲、山楂、莱菔子、枳实、香附;湿痰盛者可酌加苍术、白术、厚朴; 气痰可加香附、枳壳;老人肺气肿可加紫菀、款冬花、砂仁;胃寒呕吐可加木香、砂仁; 不眠可加竹茹、枳实、名之温胆汤。

     注意事项:

   (1)血虚者不宜用;阴虚燥咳者不宜用;痰中带血者不宜用。

   (2)方名二陈者,为方中半夏、陈皮须用陈久者佳,愈陈愈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