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正气 赤胆忠心(国风讲堂之五·史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4:58:46

天地正气 赤胆忠心(国风讲堂之五·史学)

国学精典 2009-10-11 21:23:02 阅读33 评论0   字号: 订阅

  拭去史册上的尘埃,孤灯夜半,那一个光彩夺目的“忠”字,触动古今赤子之心。

【精忠】伯夷耻食周粟,饿死首阳山;龚胜不事王莽,绝食绝语而卒。“忠贞”二字,数千年间一直被视为一种道德的最高境界。

忠臣不事二主 1289年的一个冬日,宋王朝灭亡后的第十年,元大都。大雪纷飞中,南宋遗老的头号大儒谢枋得跪朝太皇太后谢氏坟墓和宋恭宗所在的方向,恸哭再拜。四月初五,谢枋得绝食五天,以他的不屈和傲岸为南宋王朝送终。元朝统一中国后,就开始拉拢汉族士大夫,由于谢枋得的文名和威望,元帝曾先后五次派人来诱降,但都被严词拒绝。为了讨好忽必烈,福建行省的参政魏天??强行把谢枋得送往大都。谢枋得字君直,江西弋阳人,南宋理宗宝??四年(1256年)与文天祥是同榜进士。自幼熟读儒家经典,深受朱熹的理学思想影响,儒家纲常是他恪守的道德标准。在被押往元大都的路上,他高声歌唱:“万古纲常担上肩,脊梁铁硬对皇天。人生芳秽有千载,世上荣枯无百年。”上路之前,谢枋得作诗赠友人,以伯夷、龚胜自比,表不事二主之心。

从道不从君 史学家评论,谢枋得并非无原则的愚忠。1276年,从大都寄来太皇太后谢氏命令南宋各地臣民降元的诏书时,谢枋得并不服从,而是再次召集义军与元军展开血战,终因孤立无援失败后逃亡福建。谢枋得认为,“君臣以义合者也,合则就,不合则去。” 谢枋得所作的诗,有着强烈的爱国忧民的现实主义传统,反映人民疾苦,揭露封建统治者的荒淫腐败。当皇帝代表国家和民族利益时,他才会报以无限忠诚。去往大都的路上,谢枋得果然效法伯夷、叔齐不食周粟,一路只吃苹果。在元大都绝食的日子里,他的老师——曾经劝降过他的尚书留梦炎派医生拿来了杂有米饭的药汤,谢枋得一面怒骂,一面将药罐拂在地上,以他的不合作,为士人作榜。

【谏忠】一边是富贵荣华,一边是地罗天网,忠臣义士待如何?自古君王不认错!元朝的这支小曲问的意味深长,是安享荣华富贵,还是犯死直谏?但这对古代的谏官们来说,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选择。

进谏不畏死 武死战,文死谏。作为谏官,所要做的就是不畏死,不贪财,匡正君主,谏诤得失,保持国家的生机和活力。韩非子把谏诤比喻为触犯龙的逆鳞,可能招致杀身之祸。这也要看环境。三皇五帝时期,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齐威王悬赏求谏,使得齐国大治;唐太宗从善如流,遂有贞观之治。甚至元英宗兴致来时,也问丞相拜住,现在有没有魏征这样的敢谏之臣?拜住则巧妙地回答:“盘圆水圆,盂方水方,有太宗则有魏征。”

《文献通考-职官四》中指出,选择谏官有三个基本标准:一为不爱富贵,二为重惜名节,三为晓知治体。谏官在待遇方面,多数是秩卑、权重、赏厚。但”秩卑”和”权重”常常成为引火上身的源头。明嘉靖时期,谏官杨继盛因弹劾权臣严嵩,而被下狱,受尽各种酷刑折磨而死。另一名谏官——陕西巡按御史浦宏(音)为救同仁杨爵而向皇帝上疏,结果被捕入狱,戴着巨枷打了七天。最终,虽气息已绝,仍缓缓睁开双眼说:“此吾职也!”浦宏在为自己的职业信仰献身的同时,其行为也为“义”字做了很好的注脚。

【义忠】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在孟子眼里,义,是高于生命的。

士为知己者死 春秋战国期间,晋国智伯为赵襄子所杀,其门人豫让为报知遇之恩,几次三番的去刺杀赵襄子。甚至不惜把全身漆成癞子,吞下烧红的炭使声音变哑,以使人认不出来,结果还是被抓。赵襄子感其忠义之举,擒了便放。最终,在得到赵襄子的同意后,豫让三击赵襄子的袍子,而后拔剑自刎。儒家有“十义”之说:父慈、子孝、夫妻和顺、兄友、弟恭、朋谊、友信、君敬、臣忠。“义”成为维持社会秩序的道德标准。在豫让看来,“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士为知己者死,正是义之所在。

仁义存千秋 三国时期,关羽为了保护大哥刘备的家眷,无奈降曹。虽为降将,却颇受曹操厚待,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为笼络关羽,曹操封其为汉寿亭侯,并将赤兔马相赠。日后,曹操赤壁兵败,落荒华容道,关羽看到曹军皆下马哭拜,再念及当初的礼遇,便有了义释曹操之举。但这被认为是对汉室和刘备的不忠。关羽的义,为仁者之义。仁爱之情加上回报恩义之心,让他选择了去帮助弱者,而宁愿背负“不忠”的罪名。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仁、义、礼、智、信”成为人之常伦。其中“仁”是第一位的。所以,当关羽放了曹操后再回去向刘备请罪之时,已注定将成为儒家忠义千秋的典范。

【信忠】 “良夜颐宫奏管簧,无端烽火烛穹苍。可怜列国奔驰苦,止博褒妃笑一场!”诗中说的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商鞅变法立木求信,季布一诺胜过千金……诚信,为秩序之先。

不信者,吾亦信之 唐太宗李世民曾下令年龄虽不满十八岁,但体格健壮的男子也要应征入伍。他认为有些“奸民”为逃避兵役而谎报年龄。谏臣魏征说,陛下常说自己以诚信待天下,要人民不可诈欺;可你现在心里却先失去诚信,所以才会疑心人民诈欺。李世民深以为然,立即收回成命。老子说:“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强调即使对不守信用的人,也要信任他,这样才可以使人人守信。纵览先秦儒、法、道、墨、兵各家学说,无不肯定了“信”在治人、治兵、治国、治世方面的功用。如墨家强调“志强智达,言信行果”;兵家认为将者必须具备“智、信、仁、勇、严”五德……孔子一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更是表明:诚信,是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南宋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记述了陈策追骡的故事。陈策买到一头不能加鞍使用的骡子,不忍心把他转售给别人,便在野外的茅屋里养着,待其自灭。陈策的儿子与狡猾的经纪人商量后,磨破了骡子的脊背,炫耀这骡子能驼东西,成功地将它卖给了过路人。陈策闻听后,赶紧追上那位官人,把骡子不能加鞍使用的实情相告。对方却怀疑陈策舍不得卖这个骡子。没办法,陈策现场示范,结果骡子的脊骨高高的,一整天都加不上鞍子。官人这才感激地退回了骡子。市民百姓对“信”信奉到这种程度,确实是宋朝人的骄傲。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妨效法古人,让诚信的道德示范价值发挥出更大作用。 

(手机报国庆特刊的《国风讲堂》内容丰富,阅后不忍心删去,特记录并保存于此,一来可与人分享,二来也可闲遐之时重阅国之精粹。2009年10月6日星期二 农历八月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