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中国最可怜的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5:59:53
',1)">



十大热门文章
1汉语取代英语?
2谁是中国最可怜的人?
3奖金一百万英镑都嫌少
4美国失衡与中国无关
5中国经济刹车了?
6北京奥运遭到的首个打击
7中国盛宴即将散场?
8中国成为全球头号黄金生产国
9对华合作,教育为上
10北京酒局和上海酒局
FT特别报告
FT2007中国报告

2007《旅游特辑》
财富管理
FT商学院
中国股市专题
《下流社会》选载
2006中国年终特刊
《激荡三十年》选载
《金融城的故事》
呆伯特漫画
2006北京车展
2006高管培训专辑
《2006数字商业专辑》
全球地产
全球MBA专辑
《全球富豪榜专辑》
《全球EMBA专辑》
《中国与数字时代》
中国城市化系列

《中国中产阶级调查》

《生活时尚》


Home 首页

Economy 经济
Business 商业
Markets 市场
Management 管理
Technology 科技


China 中国
USA 美国
Europe 欧洲
Asia 亚洲


Columns 专栏
Comment 评论
Lifestyle 生活时尚
Blogs 博客
高管职位频道




参加创意读者评选

百万会员隆重揭晓

中国震憾世界商学院演讲

FT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调查

会员推荐会员

调查结果发布会


',2)">
FT中文网专栏

《远观中国》


《第一时间解读》


《朝九晚五》


《2008:中国纪事》


《基本面》


《中国公司观察》


《钱体育》


《冷眼看车》


《双城记》


FT中文网博客

FT专栏作家
马丁·沃尔夫
露西•凯拉韦
斯特凡•斯特恩
约翰•加普
居伊•德•容凯尔
钱眼太太
中国 > 评论
谁是中国最可怜的人?
知名文化学者刘再复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稿
2008年1月18日 星期五


想中国历史的沧桑起落,看到一些大人物的升降浮沉,便冒出一个问题自问自答。问的是:“谁是最可怜的人?”答的是:“孔夫子。”
最先把“可怜”二字送给孔子的是鲁迅。他在《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一文中说:
“种种的权势者便用种种的白粉给他来化妆,一直抬到吓人的高度。但比起后来输入的释迦牟尼来,却实在可怜得很。诚然,每一县固然都有圣庙即文庙,可是一副寂寞的冷落的样子,一般的庶民是决不去参拜的,要去,则是佛寺,或者是神庙。若向老百姓们问:孔子是什么人?他们自然回答是圣人。然而,这不过是权势者的留声机。”(《且介亭杂文二集》)

 
 
被权势者抬的时候、捧的时候已经“可怜得很”,更不用说被打、被骂、被声讨的时候。
一九八八年,我应瑞典文学院的邀请,在斯德哥尔摩大学做了一次题为“传统和中国当代文学”的讲座,就说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最倒霉的是孔夫子。因为拿他作文化革命运动的靶子,就把他判定为“孔家店”总头目,吃人文化的总代表,让他承担数千年中国文化负面的全部罪恶。在当时的文化改革者的笔下,中国的专制、压迫、奴役,中国人奴性、兽性、羊性、家畜性,中国国民的世故、圆滑、虚伪、势利、自大,中国妇女的裹小脚,中国男人的抽鸦片,等等黑暗,全都推到孔夫子头上,那些年月,他老人家真被狠狠地泼了一身脏水。在讲座中,我肯定“五四”两大发现:一是发现故国传统文化资源不足以面对现代化的挑战;二是发现理性、逻辑文化在中国的严重阙如。正视问题才能打开新局面,所以“五四”的历史合理性和历史功勋不可抹杀。但是,我也替孔夫子抱不平,说这位两千多年前的老校长,确实是个大教育家,确实是个好人,权势者把他抬到天上固然不妥,但革命者将他打入地狱也不妥,尤其是把什么罪恶都往他身上推更不妥。以为打倒了孔家店,中国就能得救,实在想得太简单、太片面。近年来,我在反省“五四”时曾想:要是新文化运动不选择孔夫子为主要打击对象,而选择集权术阴谋之大成的《三国演义》和“造反有理”的《水浒传》为主要批判对象,并以《红楼梦》作为人文主义的旗帜,二十世纪中国的世道人心将会好得多。
仅着眼于“五四”,说孔夫子是“最倒霉的人”恐怕没有错,但是如果着眼于整个20世纪乃至今天,则应当用一个更准确的概念,这就是“最可怜的人”,在鲁迅的“可怜”二字上再加个最字。我所定义“最可怜的人”,是任意被揉捏的人。更具体地说,是被任意宰割、任意定性、任意编排、任意驱使的人。二十世纪著名的思想家以赛亚•柏林(Issiah Berlin)批判斯大林的时候说:一个具有严酷制度的社会,无论其制度有多么荒谬,例如要求每个人必须在三点钟的时候,头朝下站立,人们都会照样去做以保全自己的性命。但对斯大林来说,这还不够。这样做不能改变社会。斯大林必须把自己的臣民揉成面团,之后他可以随意揉捏。柏林很善于用意像表述思想,他的狐狸型和刺猥型两种知识分子的划分几乎影响全球。而这一“面团”意象,则最准确地定义和描述了世上最可怜的人(请参见《以赛亚•柏林对话录》第二次谈话“现代政治的诞生”)。不错,最可怜的人并非被打倒、被打败的人,而是像面团一样被任意揉捏的人。不幸,我们的孔夫子正是这样的人。可怜这位“先师”,一会儿被捧杀,一会儿被扼杀,一会儿被追杀。揉来捏去,翻手为神,覆手为妖。时而是圣人,时而是罪人;时而是真君子,时而是“巧伪人”;时而是文曲星,时而是“落水狗”;时而是“王者师”,时而是“丧家犬”。文化大革命“批林批孔”那阵子,只能直呼其名称他为“孔丘”,其态度相当于对待鲁迅笔下的“阿Q”。声音相近,地位也差不多。跟着孔夫子倒霉的是<<论语>>与儒学,“半部就可治天下”的<<论语>>,也像面团,一会儿被揉捏成“经典”,一会而被揉捏成“秕糠”(毛泽东诗“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一会儿是“精神鸦片”,一会儿是“心灵鸡汤”。
孔夫子的角色被一再揉捏、一再变形之后,其“功能”也变幻无穷。鲁迅点破的功能是“敲门砖”,权力之门,功名之门,豪门,候门,宫廷门,都可以敲进去。不读孔子的书,怎可进身举人进士状元宰相?但鲁迅看到的是孔子当圣人时的功能,未见到他倒霉而被定为罪人时的功能。在“批林批孔”运动中,他从“至圣先师”变成“反面教员”,其功能也是反面的。先前要当进士得靠他,现在要当战士也得靠他,谁把孔子批得最狠,谁才是最坚定忠诚的革命战士。至于他的“徒子徒孙”,则必须反戈一击,把他作为“落水狗”痛打痛骂,划清界限,才得以自救。文革后期,孔夫子运交华盖,成了头号阶级敌人,与反党叛国集团头目林彪齐名。因为林彪引用过“克己复礼”的话,铁证如山,于是,孔夫子竟然和他一起被放在历史的审判台上。这回与五四不同,五四时只是一群知识分子写写文章,这次批孔则是全党共诛之,全国共讨之,动用了整个强大的国家机器,不仅口诛笔伐,还给他踩上亿万只脚。请注意,不是一万只脚,而是亿万只脚。弄得史学家们也手忙脚乱,立即着手把“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中国通史》改为“以儒法斗争为纲”的通史新版。这个时候,中国文化翻开了最滑稽也是最黑暗的一页。
文革后期,孔夫子被打到了谷底,真正是被批倒批臭了。没想到三十年后,孔夫子又是一条好汉,孔老二又变成了孔老大和孔老爷子。他再次成为“摩登圣人”( 鲁迅语)。这一回,孔夫子是真摩登,他被现代技术、现代手段所揉捏。电台、电视台、电脑网络,从里到外,轰轰烈烈。古代的手段也没闲着,立庙、烧香、拜祭全都汹涌而至。这次重新摩登,差不多又是把孔子当面团,不同的是二十年前那一回把他踩下了地,这回则是棒上了天。揉捏时面团里放了不少发酵剂,于是格外膨胀,不仅《论语》被视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连“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也千真万确),而且孔子也变成超苏格拉底、超耶稣的第一大圣,什么先进文化都在他身上,孔老先生成了“万物皆备于我”的大肚至饱先师。有此大圣在,还扯什么五四精神,什么德先生、赛先生,连圣诞节、元旦都是胡扯,都是有损于我大中华形象,应当用孟母节取代母亲节,用孔子纪年代替公元纪年。这回孔夫子除了当“敲门砖”之外,还充当“挡箭牌”,起了掩盖“问题”的奇妙作用。有此挡箭牌在,“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自然就该退避,蔡元培、陈独秀、鲁迅、胡适、王国维,陈寅恪等等,就该统统靠边站。
孔子被揉捏,首先是权势者根据自己的政治需要或棒或压或打或拉,但大众与知识人也有责任。什么是大众?大众就是今天需要你的时候,把你棒为偶像,不需要你的时候,则把你踩在脚下。一切均以现时利益为转移。崇尚苏格拉底的是他们,处死苏格拉底的也是他们。既然以利益为准则,那么对于孔夫子,或供奉,或消费;或叩头,或玩玩,或做敲门砖,或做万金油,或立孔庙与关帝庙并列,或办孔氏牛肉店与妓院同街,全都无关紧要,有用就好。而大众中的精英,一部分知识人,对孔子并无心诚,名为追随孔子,实则追求功名。鲁迅说中国人对待宗教的态度是利用即“吃教”。对孔子也是食欲大于敬意。都是用口,讲孔子和吃孔子界线常常分不清楚。当今吃孔子的方法很多,吃法不同,有的是小吃,有的是大吃,有时是单个吃,有时是集体吃,有时是热炒吃,有时是泡汤吃。充当“心灵鸡汤”时,放点西洋文化参搀和,有些变味,尚有新鲜感,最怕是大规模集体炒作,让人又浮起政治运动与文化运动的噩梦。总之,孔子虽然重新摩登起来,却仍然很可怜:八十年前五四运动时,他被视为“吃人”文化的总代表,现在变成“被吃”文化的总代表。
说了这么多,不是说孔子有问题,而是说对待孔子有问题。孔子确实是个巨大的思想存在,确实是人类社会的重大精神座标,确实值得我们充分尊重、敬重。但是,二十世纪以来,问题恰恰出在不是真尊敬、真敬重,或者说,恰恰是不给孔子应有的尊严。不管是对待孔子还是对待其他大思想家,第一态度应当是尊重,然后才去理解。如果只给孔子戴高帽子,把他当作傀儡和稻草人,那还谈得上什么理解,还有什么好研究的?余英时先生说,对待孔子和儒家经典,应当冷读,不应热炒,便是应当坐下来以严肃冷静的态度,把孔子以及儒学当作一个丰富、复杂的巨大思想存在,充分尊重,认真研究。在此前提下,再进入思想体系的内里,把握其深层内涵,这样倒可以还原一个可敬的孔子形象。
但愿孔夫子在二十一世纪的命运会好一些。2008年新春之际让我们祝他老人家好运和重新赢得思想家的尊严。
2008年1月8日于美国科罗拉多州
刘再复,1941年出生于福建。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院所所长、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文学评论》主编、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89年出国后先后在芝加哥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卑诗大学、科罗拉多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和访问学者。
刘再复既从事学术研究,又从事文学创作。他的文学理论著作《性格组合论》是1986年十大畅销书,曾获“金锁匙”奖。他的《论文学主体性》等论文,曾在国内引起全国性的讨论,改变了中国文学理论的传统模式。他的学术著作还有《鲁迅美学思想论稿》、《鲁迅传》、《文学的反思》、《论中国文学》、《传统与中国人》、《放逐精神》以及和李泽厚先生合着的长篇学术对话录《告别革命》。
注:本文不代表FT中文网观点。
未经英国《金融时报》书面许可,对于英国《金融时报》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FT中文网(或: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已经英国《金融时报》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孔子“复活了”
中国古代圣人孔子,一度被视为封建落后的象征。如今,孔子学说却再度流行中国大陆。
英国《金融时报》马利德(Richard McGregor)北京报道 2007年4月27日
星期五

底特律车展
美国汽车商向东开
专栏作家加普:在底特律汽车展上,没有参展的塔塔Nano微型车和积极参展的中国汽车引起关注。原因在于美国汽车企业虽然坐镇主场,但主战场早已转到东方。
读者来信
刘再复先生的文章发人深思
读者1952:很久没有读到刘再复先生的精彩文章了,也只有像他们这一类学者型的作者,才能够写出这样有深意的文字,就像《谁是中国最可怜的人?》这篇文章。
《FT商学院》
海归风险投资中国
王辉耀新书《当代中国海归》选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给中国带回大批风险投资。这种全新的融资方式,极大地催化了中小企业的成长。但他们给中国企业带来的只是风险投资吗?

摩根大通如何逃出次贷危机
摩根大通上周公布第四季度业绩报告,相比其它一些华尔街投行,它更好地度过了美国信贷市场动荡。摩根大通投行业务联席CEO温特斯表示,这是因为他们从过去的事故中汲取了教训。

解银行文化之谜
专栏作家吉莲·邰蒂:如果你想要判断哪个银行将从目前混乱的局面中胜出,仅仅了解银行计算机系统与资产负债状况已经不够了。现在,投资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理解一家银行的文化。
房地产市场
为你买房“支招儿”
拉塞尔全球策略师戈登:2007年,美国和英国的商业房地产价格均出现下跌,但这只不过是范围更广的房地产领域的一个侧面。对于2008年,投资者应该努力实现国际房地产投资的多样化,逐步建立一个平衡的国际房地产投资组合。
《亲爱的经济学家》
合办聚会“赚钱”?
我与另一位母亲一起,给我的孩子合办了一个生日聚会。我出了200英镑,但我收到了至少300英镑的礼物。我感到很内疚,但合办聚会确实是一种理性的做法吗?──来自南伦敦的一位母亲

© Copyright The Financial Times Limited 2008.关于我们 | 问题回馈 | 联系方式 | 合作伙伴 | 服务条款 | 广告业务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