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案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0:30:44

《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案例

设计者:朱码中学初二物理组   张学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知道熔化和凝固现象

    (2)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3)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

    (4)通过实验及多媒体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5)能利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释简单现象,解决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使用多媒体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通过对比、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图像法研究物理量变化的优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和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奥秘的情感。

(2)通过熔化、凝固对人类有利也有弊,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探究冰、松香的熔化特点”是本节的重点,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总结推理熔化和凝固曲线并了解其物理意义是本节难点之一,了解晶体熔化要吸收热量而温度不变是又一难点。

 在多媒体使用中重点是让学生会观察,难点是使学生根据图像分析总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及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教学准备]:

学生:熟练掌握物质的三种状态、温度的测量方法,为新的学习打好基础

     教师:演示实验器材:铁架台、烧杯、石棉网、酒精灯、火柴、碎冰块、松香、温度计、蜡烛、冰棒、秒表

[教法与学法]

教法:本节课以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为主,并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为手段,把一些不能在课堂上看到的现象和实验再次展现给学生,以便学生更好的看到实验现象总结出结论,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法、讨论法、探究法

     学法: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和观看演示实验掌握实验方法,最终能总结实验结论,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课应用讨论、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多种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1、实验引出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活动一

    (1)将蜡烛点燃后倾斜一个角度放置在空火柴盒的上方,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学生操作实验,回答观察到的现象:蜡烛逐渐变成烛油往下滴,滴入空火柴盒、冷却后变成了蜡块。

    (2)将冰棒放在空烧杯中,过一会儿,你能发现什么现象?

    学生操作实验,发现烧杯中只剩下半杯糖水。

这些现象可以说明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回答

结论:

    物质从         态变为          态的现象叫熔化

    物质从         态变为          态的现象叫凝固

    学生完成结论的填空,师板书课题:§2.3 熔化和凝固

举例巩固

    (1)师介绍长江源头是谷拉丹冬雪山的冰雪熔化形成的等事例

(2)学生列举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熔化和凝固现象

(3)学生观察图片同时辨别是熔化还是凝固现象

2、探究冰、松香熔化的特点

    投影:活动二

[提出问题]

    冰和松香在什么温度下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

[猜想与假设]

    (1)冰熔化      一定的温度,松香熔化     一定的温度?[有/没有]

    (2)冰熔化时温度      ,松香熔化时温度      (升高/降低/不变)

[设计实验]

    为了检验你的猜想与假设,你需要哪些器材?请同学们结合教材39页内容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步骤,同组之间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后回答所需的实验器材,教师点拨指导学生回答实验步骤:

    1、如图2-28(b)把松香碾碎后放入烧杯中,在松香中插入温度计,记下这时温度计的示数,用酒精灯加热,每隔0.5min记录一下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松香状态的变化,直到松香全部熔化后5min为止。

    2、如图2-28(a)把碎冰块放入烧杯中,在冰块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温度计的示数,用酒精灯加热,每隔0.5min记录一下温度计的示数,同时注意观察烧杯中冰的状态的变化,直到冰熔化后5min为止。

[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分工,一位学生看时间,一位学生读温度计的示数,一位学生观察物质状态,并把实验结果及时填入表格中。教师巡回指导,控制实验时间。

[分析与论证]

    实验结束后,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在图2-29和图2-30中分别画出冰、松香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教师将几组学生的实验数据及图像投影,分析不同线段中冰和松香是吸热还是放热?温度如何变化?处于什么状态?完成填空:

    (1)松香熔化时,温度           ,需要       (吸热、放热)

    (2)冰熔化时,温度             ,需要       (吸热、放热)

    教师在实验结论的基础上,讲解:

    (1)晶体、非晶体、熔点的概念

    (2)常见的晶体、非晶体

活动三

    学生查看晶体熔点表,讨论并回答如下问题:

    (1)哪种晶体熔点最高?熔点是多少?

    (2)哪种最低?最低是多少?

    (3)能否用铝锅来熔化铁?

[交流与合作]

    (1)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列表加以对比。

    (2)晶体熔化的条件有哪些?

    (3)你的实验结果如有偏差,你能分析出其中的原因吗?

4、晶体和非晶体凝固时的特点。

活动四

[发现并提出新问题]

    冰和松香在凝固时又有什么特点呢?教师指导学生与熔化过程类比,思考讨论作图推理出(1)晶体和非晶体凝固时的特点。(2)晶体和非晶体凝固时的相同点与不同点。(3)熔融状态的晶体凝固的条件。

活动五:

5、熔化凝固的应用

    (1)指导学生阅读图2-31至图2-34,回答熔化、凝固的应用

    (2)学生列举熔化、凝固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秦王的水晶宫;在我国寒冷的北方,为防止冬天地窖里的蔬菜被冻坏,常在地窖内放几桶水等。

    (3)讨论熔化、凝固对我们产生的不利影响,应如何避免?

小结与反思

教师指导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及各知识点进行小结,反思学习过程,交流学习体会,对存在的疑难问题合作解决。

板书:                 §2.3  熔化和凝固

                     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

              熔化   晶体 :达到熔点   吸收热量  熔化时温度不变

                     非晶体 :吸收热量   熔化时温度升高

熔化和凝固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 

              凝固   晶体:达到凝固点   放出热量  凝固时温度不变

                     非晶体:放出热量   凝固时温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