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差距深度分析:思考,深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1:05:54
中美差距深度分析:思考,深思考

「窝阔台如果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 试从经济、政治、社会三方面分析。」这是美国高中的考题。同样范围,中国的考题却是:「窝阔台死于哪一年?最远打到哪里?」两者差别,就在思考力。

文/陈雅玲、张毅君

教授「教」教授的场面,并不常见。而且,主题是怎么教书。

十二月六日,上海今年冬季第一波寒流来袭,清晨摄氏四度的复旦大学校园里,五十七位特殊的「学生」安安静静在教室预习资料,准备第一天的课程。他们分别是来自两岸三地、新加坡杰出的商学院教授。大学教授这样一起「上课」的画面少见,来教这些大学教授的老师自非寻常之辈。今年六十九岁的山姆.海斯〈Samuel Hayes〉,已在哈佛大学商学院任教三十五年。应趋势科技基金会之邀,哈佛共派出三位资深教授,主持为期四天的讲座。

哈佛商学院成立近百年,首度飞越半个地球,到亚洲传授个案教学法。这项合作将延烧半年,跨海峡两岸同步推动。明年五月,哈佛教授们还要飞到台湾。主持哈佛个案教学种子计划的汤明哲教授说,谁请得动哈佛教授?以前,要请哈佛退休教授,一天没有五万美金根本别谈。哈佛的个案教学享誉全球,美国五百大企业执行长,有五十七位是哈佛MBA。亦即,每九位美国大企业执行长就有一位是哈佛MBA,远高于第二名史丹佛大学的十五位。

「我们常常在想,为什么趋势招募了很多亚洲一流学校的优秀毕业生,但他们在提出想法和观点上,却无法跟我在美国的普通员工相比?」促成此事的趋势科技董事长张明正,在前年去哈佛一个多月时,得到解答。

汤明哲:台湾没有思想家,已落竞争劣势

他原本以为,经营趋势十五年,没有人会比他了解趋势。但是几堂课下来,他发觉哈佛MBA学生提出的问题、提供的观点,都是过去他从来没有想过的,越听越冒出一身冷汗。

「台湾只有doers〈实干家〉,没有thinkers〈思想家〉。在讲求创新的时代,台湾已经落入竞争劣势。」台大国际企业系教授汤明哲指出。因此,张明正希望引进国外大力推动的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考),借着哈佛的个案教学法,让华人地区从商学院到企业界,不仅要行动,更要思考。

思考,谁不会思考?但就像「呼吸」与「深呼吸」的差别,面对现代多元社会的种种信息,思考已不能停留在单点、浅层、浮面、天马行空的思考。

一九七○年代,美国洛克斐勒基金会在一项美国生活人文研究报告中强调:教育部应订定「批判性思考」为个人基本能力之一。美国总统柯林顿在一九九四年签署「美国教育法案」〈Goals 2000: Educate America Act〉,正式将思考列入全国性的教学目标。美国陆军为了避免上级权威领导而一时误判,更在陆军推动批判性思考。

不只美国,我们的采访行脚走到南半球的纽西兰,在第二大城基督城也看到老师「教」老师的画面。主题是思考。

穿过Eastern Hutt School小学的矮墙,走入一间里头摆着成人桌椅的教室,墙上贴着六顶「思考」纸帽图样。校长Dianne Patterson解释,这是专教思考策略〈thinking strategy〉的教室。全校三十二位老师,每周一次轮流来当学生,上「如何教孩子思考」的课。这份 thinking strategy共有六种思考技巧:

一、好的想法:这么想,有什么好处?
二、坏的想法:这么想,有什么坏处?
三、思考如何思考:想想看,这件事,到目前为止,我们想到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接下来,我们该往哪个方向思考?
四、信息:往某个方向思考,我们有哪些已知信息?还需要些什么信息?
五、新想法:能否有不同的看法?
六、感觉:如果这样我的感觉如何?

香港、新加坡已开始推动思想教育

西风东渐,亚洲的香港、新加坡也在二十一世纪开始推动思考教育。

前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在一九九七年第七届「国际思考会议」上,提出未来的教育目标:思考型学校、学习型国家〈Thinking Schools, Learning Nation〉。自二○○○年以来,新加坡教育部已推展一个包含加强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工作计划」,在小学中年级以上实施。

香港的做法更为积极。教育统筹局的课程改革短期目标(二○○一年至二○○六年)中,优先培养学生的共通能力(即沟通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及创造力等)融入现行科目或学习领域中,以提高学生建构知识的独立学习能力。

根据教育统筹局委托香港城市大学作的调查显示,课程改革工作推行至今已见成效,超过七○%小学校长及五○%中学校长认为学生在沟通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学习动机、创意等方面都有明显进步。

台湾教育受到考试主义影响,教育多为知识的灌输、死记,而欠缺「高层次思考」──批判性、创造性思考的能力。台北师范学院前校长张玉成在一九九二年发表的《国小语文科实施批判思考教学之实验研究》中指出,教师发问的内容属于认知记忆性的题目占八八.六%,推理、创造性题目占九.二%,批判性题目只占二.二%。

考试主义影响 台湾教育欠缺高层次思考

台湾地区教育部门二○○一年公布的「九年一贯暂行课程纲要」,虽然把「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列为十大目标之一,但是对于底下该有哪些配套的内容、具体做法,却付之阙如。

「我们过去的教育,常让小孩套公式解决问题,以后没有公式他就解决不了。」中央研究院副院长曾志朗表示,「再多的棋谱也是不够,因为每天都有新的棋局。」他指出,事件的发生,绝对没有金科玉律,所以任何人考虑事情不能一成不变,「它(批判性思考)是一个动态的思维,只有一个原则,但是执行会跟着情境而变。」

对企业来说,那个原则就是企业逻辑。在此基础上的批判性思考,更是创新的基础。「企业竞争要差异化,差异化靠创新而来,但是创新有没有道理?」汤明哲表示,创新有两种,一种是wild imagination──「野猫式的创新」,天马行空;一种是「有纪律的创新」,从头到尾有一套严谨的企业逻辑,以及接下去该如何做的思考。

逻辑推演能力强的张明正说,过去虽然创业成功,但是思考策略时,没有一定的章法。公司小的时候,做得不对可以马上改;但是公司大了以后,就吃到苦头。「就像舞龙一样,我这个龙头今天转这边,明天转那边,龙尾在后面跑一大圈都还跟不上。」他虽然开始看书,了解企业策略也有一套逻辑,而非数学的一加一等于二,但是一直没有参透其中道理。

直到他去哈佛上课,发现个案教学所用的批判式思考,让学生不是只在找答案,而是运用逻辑把情境做「因式分解」──例如鸟会飞,原因可能有羽毛、体重、风等等。把每一项基本元素分析完后,再把直觉放进消费者的文化、行为心理。全世界市场那么多,不能单靠他想,所以他又开始藉助市场分析、当地经理的看法。「让我的龙尾〈中级干部〉一起参与决策是最大的收获。」

个案教学 要绞尽脑汁,提升思考程度

台湾企业家中,前飞利浦全球副总裁罗益强是一位「批判性思考」的高手。他三十多年前到飞利浦应考的时候,面试时还透过翻译,但是独具慧眼的荷兰经理方培汉发现,「我可以感受到他理路清晰、逻辑思考超强。直觉告诉我,他就是我要的人。」

罗益强如何思考公司决策呢?他说,大公司各种信息就多,信息来了,你要做结论,有些信息你就把他给删了,有些就把他归纳,决定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这样。他指出,一个本地的管理者,就是把他本地所看见的business opportunity〈商业机会〉跟总公司要发展的方向聚合起来,并去说服所有决策圈的人。因为一个大公司,不是一个人做决定,而是一群人做决定,一定要有共识才行。「要能够把所有参与决定的人,调到同一个方向。」

「外国大学要你绞尽脑汁,让你思考程度再往上移高一层,台湾的大学教育太像职业训练所,工作也只有要你绞尽体力,没有绞尽脑汁。」汤明哲表示,个案教学,可以让学生绞尽脑汁,又可以训练逻辑思考、批判性思考能力,「教了二十年书,我这两年感触特别强烈,个案教学还可以救台湾的学生。」

未来已到眼前 知识蓝领将贬值

让全班为了「要不要为了未知的利益,放弃眼前可以保证的利益?」辩得不可开交的「始作俑者」──汤明哲,最后告诉大家,「你们的理由通通都对,通通都存在。」

他说,这个个案他在大陆讲过,那些国营事业主管下课后到教室外抽一根烟,回来很快就说「接了。」为什么?「现在产能利用率才百分之七十五,不接,怎么养员工?」那品牌价值降低怎么办呢?「唉!那是国家的事。」

他也到香港讲过这个个案。「香港学生一个个都拿出计算器,每一个数字都算到小数点第二位,然后告诉我,接了。」那品牌价值降低怎么办?「唉!九七快到了,不接白不接。」

课堂上哄笑成一团。汤明哲再说:「美国的经理都先看长期,再考虑有没有赚钱,所以多半选择No Go〈不接〉。」那台湾呢?「电子派都会接,化工派都摇手不能接。」那要怎么办?有人建议:「可以接下订单,再交给竞争者,」也有人说:「自己发展低价产品。」

之于企业发展,批判性思考有助于创新;之于个人,批判性思考形塑不同的身价。

今年四月,趋势大师大前研一出版《思考的技术》,提出思考的价值:上班族年薪进入百倍差距时代。一个人大学毕业、过四十五岁那年,他将会面对三种可能:年收入五亿日圆,是新事业的开创者;年收入五千万日圆,则是非他不可的创意能力者;只是依照吩咐的知识蓝领,好的话大概有五百万日圆收入。

但是这样的工作都会外移到中国大陆或印度:「你必须觉悟,你的年薪可能会从五百万日圆降到两百万日圆。」他对于思考深度不足,提出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