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解说词*第九集 宫廷西洋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3:05:19

《故宫》解说词•第九集 宫廷西洋风

  本集简介:

  故宫的馆藏文物并不全是国货,也有相当数量的舶来品,这些舶来品承载着明清时期中国对外交流的点滴脉络,表露着中国封建社会最后数百年间泱泱华夏不同寻常的地位,述说着那个时期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交流。“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是足以令后世自豪的天朝大国形象。

  本集线索沿着西方宗教势力渗透的脚步展开,展示了高度发达的封建文明与初步兴起的工业文明的碰撞与冲击,以及透过藩属国贡品的中国风格,考量华夏文明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又是一年的春节,紫禁城迎来一年一度的元旦朝贺。

  这幅《万国来朝图》展现的就是乾隆年间紫禁城朝贺的场景。

  太和殿外,文武百官待命静候。

  乾隆皇帝安闲地坐在后宫屋檐下,准备前往太和殿接见各国使臣。

  据专家考证,这是在乾隆皇帝授意下,宫廷画家们歌功颂德的艺术创作。

  但可以肯定的是,画面上俄罗斯使臣手捧西洋钟表这一场景是完全真实的。  此时,反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钟表在乾隆朝的紫禁城里,已经成为最时髦的宠物。它既是计时器,又是装饰品,既是高档玩物,又是精美的艺术杰作。当时宫廷竭力搜罗、制作和收藏钟表,各种稀世钟表通过众多途径汇集到了皇宫。  当今天的人们赞叹这些钟表的精巧华美的时候,大概不会想到,在400多年前,正是钟表,成为西方人进入紫禁城的第一块敲门砖。

  利玛窦是意大利传教士,1601年,也就是明朝万历二十九年,他成为第一个进入紫禁城的西方人。

  这一年,利玛窦来到明帝国的首都北京。他身穿儒服,头戴儒冠,俨然一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打扮。这是利玛窦接近中国士大夫阶层,传播天主教义的一个策略。

  十五、十六世纪,地理大发现和东西方航路的开辟,激起了欧洲天主教向东方传教的热情。十六世纪中叶开始,欧洲的传教士陆续进入中国。那时的中国是一个被儒学思想滋养了两千多年,具有高度成熟文明的国家,从官方到民间,人们的观念、心态、行为方式,很少不被纳入儒学框架,对于天主教,整个社会抱着排斥的心态。

  利玛窦从他的先驱者身上吸取了必要的经验,他颂扬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又用西方的钟表、地图等先进科技产品吸引中国士大夫阶层的注意。事实证明,这一策略对他的事业大有好处,许多人慕名前来,与他讨论学术。其中就有一位中国科学史上著名的人物徐光启。

  利玛窦坚信,要想使中国人皈依天主教,就必须设法使中国的最高统治者——皇帝成为教徒,然后利用皇帝的权威去影响他的子民。

  要实现向皇帝传教的理想,他必须要见到皇帝,而在当时,进献贡品几乎是洋人接近皇帝的惟一途径。

  此行之前,他献给万历皇帝的贡品共有四十多件,其中包括自鸣钟、十字架像、圣母像、八音琴,还有两个玻璃三棱镜。天津税监马堂关于利马窦进贡的奏章也早早地送达到万历皇帝面前。

  奏章似乎并没有引起万历皇帝的注意,倒是利玛窦的两架自鸣钟令皇帝立即沉迷其中。

  万历皇帝召利玛窦立刻进宫调试钟表,好让他尽快听到报时的声音。利玛窦最终得以进入紫禁城,他与万历皇帝的接触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续文献通考》是清代大学士张廷玉等人撰写的一部百科全书。根据这本书的记载,大自鸣钟中午一点击打一下,两点击打两下,午夜十二点击打十二下,到中午十二点又打十二下。

  而小钟每十五分钟击打一下,到整点时击打四下。

  在璀璨的钟壳内部,力量被齿轮机关传递和推动,过程隐蔽在背后,结果是声音与时间的神秘吻合。

  万历皇帝传旨,把利玛窦留在京城,并允许他可以随时进宫调试钟表。利玛窦用三天的时间教会了太监们自鸣钟的机械原理,把钟调试好。

  此时的万历皇帝已经很久不上朝了,所以利玛窦面见皇帝传教的事始终没有着落,惟一的收获是在一次大朝会上,和文武百官一起拜见了皇帝的宝座。万历皇帝念及利马窦献钟有功,允许利玛窦在北京的南城建立了一座教堂。

  历经四百年,那两架自鸣钟早已荡然无存了。位于北京行政学院的利玛窦墓却完好保存下来。1610年5月3日,利玛窦在北京病逝,安葬在这里。因为钟表的缘故,这位西方传教士曾经进出皇宫10年整,却始终无缘一睹皇帝的真容。  1640年,在紫禁城的仓库中,人们发现了一架尘封已久的钢琴,那是四十年前利玛窦送给万历皇帝的贡品。

  四十年后,万历皇帝的孙子崇祯皇帝再一次得到了这架钢琴。此时他正面临内忧外患,也许是为了排解宫中的孤寂,也许是好奇心驱使,崇祯皇帝想听一听来自西方的音乐。

  1623年进宫的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受命修理钢琴,他马上做出银质的琴弦,将琴修整一新。

  为了让崇祯皇帝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了解天主教的教义,汤若望翻译了圣经中的十篇赞美诗,并亲自谱曲进献给皇帝。同年十一月,汤若望甚至大胆上书,劝化崇祯皇帝皈依天主教。

  这就是劝皇帝皈依天主教的德国人汤若望。

  1629年,那位与利玛窦经常一起探讨学术问题的青年人徐光启已成长为明代的大科学家,他信奉天主教并升任礼部侍郎。

  同年6 月21 日发生了日食,钦天监官员用传统方法推算失误,而徐光启用西方天文学方法推算的时间却与实测完全吻合。于是崇祯皇帝下令设立“历局”,由徐光启领导,启用西方传教士修撰新历。开启了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参与修历的先河。

  从此,西方天文历法的书籍开始得到系统的翻译,到明末完成了长达一百三十多卷的《崇祯历书》。只是还没有等到这部历书正式颁布下去,明朝政权便在李自成起义的呐喊声中灭亡了。

  在中国历史上,一向认为天象与王朝的兴亡密切相关。这一点在王朝更替时期体现得更为明显。1644年明朝灭亡,清朝建立。汤若望巧妙的抓住时机,把《崇祯历书》改名为《依西洋新法历书》,奉献给新王朝的摄政王多尔衮。多尔衮接受了这部历法,把它改称为《时宪历》颁行天下,这部历法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这份揭帖是当年汤若望向顺治皇帝上奏天象的奏折。汤若望不仅巧妙的说服了新的当权者采用西洋历法,还提出制造新的天文仪器来测算天象。

  故宫馆藏的“新法地平式日晷仪”是汤若望在顺治元年制造的,使用时,凭指南针定南北,通过晷针投在晷面上的日影位置,就可以得到时刻及当日所处的节气。

  这是清代初期清宫造办处制作的绿漆木质描金花望远镜。当年汤若望为了留在北京,曾经以望远镜为礼物进献给摄政王多尔衮。

  这件天体仪则是清宫所藏的最早的天文仪器之一。

  传教士汤若望因此顺利实现了与新政权的合作。

  多尔衮死后,顺治皇帝亲政。他虽然信仰佛教,却与汤若望保持着良好的关系。1662年,二十四岁的顺治因得天花去世,临死之前他立康熙为皇位继承人,汤若望的建议曾经起了重要的作用。

  那段时间政治权力的争夺非常激烈,由于康熙皇帝年幼,实际掌权的是以鳌拜为首的辅政大臣。围绕权力展开的斗争无处不在,当时担任钦天监监正的汤若望也被卷了进来。

  在鳌拜的支持下,钦天监里不满西洋历法的官员诬告汤若望图谋不轨。汤若望被关进了监狱。不过,在康熙皇帝的干预下,汤若望侥幸逃脱了死刑,但由于年老体弱,不久就含冤去世。康熙亲政后,汤若望被平反,安葬在利玛窦墓旁。  时间追溯到1669年,午门。正午的阳光刺眼而肃杀,这里正准备上演一场生死对决。

  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是这次对决的关键人物。他曾经是汤若望的助手。对决的另一方是螯拜支持的钦天监。事情的起因是钦天监按传统方法推算历法出现错误,15岁的康熙意识到,这是打击螯拜的一次好机会。康熙下令钦天监官员和南怀仁一起到午门广场,用不同的方法测算正午时间日影的长度,结果南怀仁的计算准确无误,传统历法再次测算失误。

  南怀仁帮助康熙在和螯拜的较量中取得了重要的胜利,此后他开始全面负责钦天监事务。

  这是北京观象台下的历局遗址,当年汤若望、南怀仁等人就是在这里主持天文历法工作的。

  南怀仁上任不久,就制造了六架天文观测仪器。这些精密的仪器至今依然矗立在古观象台上,成为今天北京一道独特的风景。

  您现在听到的,是当年一位叫德理格的意大利传教士专门为康熙皇帝谱写的奏鸣曲。我们找到了这些奏鸣曲的遗稿,并试图用它还原当年康熙皇帝学习和欣赏西洋音乐的情景。

  根据史书记载,1670年,康熙命令京城会使用乐器的传教士演奏西洋音乐。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乐队,由于没有经过训练,配合起来很不协调,被康熙撵了回去。

  可是这已经勾起了康熙对西洋音乐的兴趣。

  没过几天,同样是这支乐队又受康熙之命在宫中演出。

  这次合奏长达四个小时之久,有时康熙听得高兴,便会亲自加入演奏。

  一位在宫中任职的意大利神父马国贤在他的回忆录中说,康熙皇帝很想成为一个数学家和音乐家,虽然他在这两方面没有很深的造诣,但的确非常喜欢。

  这就是为康熙皇帝谱写奏鸣曲的德理格。他指导编撰了乐理专著《律吕正义》。他的奏鸣曲是传入中国最早的欧洲音乐。

  康熙皇帝很欣赏德理格的音乐才能,曾多次试听他的演奏,派了不少学生向他学习,其中包括两位皇子。

  对学习的渴望贯穿了康熙皇帝的一生。他对西方科学抱有极大的热忱。康熙对数理化的兴趣,来自于幼年经历的那场“历法之争”,多年之后他对臣下谈到:“朕思己不能知,焉能断人之是非,因自愤而学焉。”

  他受当时欧洲国家建立科学社团风潮的影响,在皇宫里也设立了类似的机构,叫做“蒙养斋算学馆”,目的是培养高级数理人才。

  1688年,即康熙二十七年,11月28日,白晋、张诚等6位法国科学家在乾清宫受到康熙皇帝的召见,他们献上了从法国带来的30件科学仪器和书籍作为见面礼。这些非同寻常的礼品,令康熙非常高兴,当即决定让他们入宫,担任自己的科学顾问。从此开始了外国科学家在清朝宫廷从事科学活动长达数十年的局面。

  这件地平经纬赤道公晷仪是十八世纪从英国进入紫禁城的,它不仅可以测量时间,还可以测量太阳距离地平面的高度,因此在航海中应用比较多。

  测分时赤道公晷仪则不仅可以测时,还可以精确到每一分。它和后面我们要展示的铜镀金测时圭表合璧仪同样来自英国。

  南怀仁从康熙八年起主持钦天监事务,同时他也成为康熙皇帝的数学、天文、力学方面的启蒙老师。

  白晋等人入宫以后,与康熙相处很融洽,工作也很顺利。他在《中国皇帝康熙传》中有过这样的描述:康熙带着极大的兴趣学习西方科学,每天都要花几个小时同我们在一起,白天和晚上还要用更多的时间自学。

  这台手摇计算机是康熙年间御制的,比世界同类型机器的出现只晚了几十年。

  这本对数表是康熙皇帝当年学习数学时用的。

  康熙本人对科技的兴趣,极大的促进了当时科技的发展。他组织人员开展了一系列的科技工作。

  这件银镀金简平地平合璧仪是康熙在学习天文算学中近距离实测的专用之物,出自清宫造办处之手。这件半圆地平日晷也是康熙年间清宫造办处制造的。  这是清朝时期宫廷中所用的一套银质制药工具。康熙皇帝对医学也很有研究。40岁那年,康熙得了疟疾,当时的中医大夫束手无策;服用了传教士敬献的金鸡纳霜,也就是奎宁以后,他的病好了。从此他对西洋医学发生兴趣,在宫中设立实验室,试制药品,并亲临观察。为了了解人体解剖学的知识,他甚至命令将一只冬眠的熊进行解剖,康熙本人亲自参加了实验。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康熙年间用于地理测量的科学仪器,据白晋在《中国皇帝康熙传》中的记载,康熙有时自己定位调整各种仪器,精确地计算。然后他再让别人测量距离。当看到自己计算的结果和别人测量的数据相符合时,便十分高兴。    这是《皇舆全览图》的广东行省部分。它是由康熙亲自主持、经实地勘测,并利用大地三角测量等先进科学技术测绘完成的,是中国第一个标有精确经纬度的全国地图。

  这就是当年测绘地图时所用的仪器。

  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欧洲各国的全国性测量或尚未起步,或刚刚开始,而中国率先成此大业,在世界上也是规模空前的。

  从康熙四十六年开始,到康熙五十七年汇编成集,在中西方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康熙用十余年的时间,完成了广阔疆土的绘制,同时也使国家安定统一,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个盛世。

  2005年的午门。太阳王路易十四——凡尔赛珍品特展开幕。这是对2004年1月在法国凡尔赛宫举办的“康熙大帝展”的回应。当时他们彼此都渴望了解对方,了解世界。如今他们以这种方式相会了。

  路易十四在写给康熙的信中称康熙为最高贵、最卓越、最强大、最高尚的帝王,而把自己的名字上冠以“深切的、热爱的、诚挚朋友”等字样。这是当年法国人想像中的康熙皇帝。

  那段时期,中西文化交流是频繁而热烈的,康熙还在自己的造办处里建立起绘画、雕刻以及制作时钟、珐琅彩的作坊。

  这幅《桐荫仕女图》屏风是现存最早的中国油画作品之一,它是当时的宫廷画家向西方传教士学习油画技法后的创作。

  同一时期在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文化热”, 法国的伏尔泰、德国的莱布尼兹等西方启蒙思想家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找到了同中世纪神学思想作斗争的精神武器,莱布尼兹还从易经中找到了现代计算机的发明原理。

  整个十八世纪,西方各主要艺术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中国艺术强烈的、生动形象的影响。

  当时欧洲的贵族阶层还流行在庄园里引进中国式的装修风格,他们的墙壁上描绘着中国人的生活场景。

  中西方文化交流在乾隆朝达到了又一个高潮。

  这是乾隆年间绘制的《圆明园画册》。 十八世纪初,在营造圆明园的时候,乾隆皇帝特地命法国传教士蒋友仁在这里开辟了这组西洋建筑。它们成为中西方在园林文化交流方面的载体。

  倦勤斋地处紫禁城宁寿宫花园北端幽静的一角,是乾隆皇帝为自己归政后做太上皇专门修建的。斋内有着精美的室内装饰和家具。它运用通景画和天顶画将西洋的透视技巧和中国的绘画装潢技术巧妙融和在一起,成为乾隆时期这座宫殿吸收西洋文化的历史见证。

  别具异国风味的西洋建筑不仅为乾隆皇帝所欣赏,也成为王公大臣们竞相效仿的时尚。

  在清人画的几幅祝寿图中,我们不难发现临街搭建的西洋建筑。

  传教士们来到中国,他们带着西方的科学、艺术觐见中国的皇帝。后来,传教的初衷渐渐被中国人忽略,反而是他们带来的那些文化对中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714年,一艘抵达广州的贸易船上搭载了七名传教士,当地政府奏报康熙皇帝,皇帝命有科技才能的传教士留下进京,其他人返回。这留下的人中,就有一位画家郎世宁。这就是当年广东巡抚报告郎世宁等人到达的奏折,只不过当时把名字记错了。奏折上有康熙皇帝的亲笔批示。

  不久郎世宁奉旨前往北京,觐见康熙皇帝。康熙得见他的绘画才能,十分欣赏,便命他学习中国画,并不时入宫作画。这一画,就是五十年,期间经历了康、雍、乾三朝。

  这是郎世宁为雍正皇帝画的西装像。

  雍正以后,郎世宁得到了进一步的重用,他不断调整西方油画技巧,主动迎合中国皇帝的审美要求和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念,利用中国的纸、绢、墨、笔、颜色,试尝中西合璧的新体绘画的创作。

  乾隆曾在郎氏早期画的他和雍正帝的肖像画中题到:“写真世宁擅,绘我少年时。入室幡然者,不知此是谁。”

  当然,那些宫廷洋画家的创作并不是无限自由的。郎世宁的画几乎都是由乾隆钦定主题,在定稿之前要先把草稿送乾隆审查,批准后再正式绘制。而这些绘画的主题大都是反映乾隆皇帝在文治武功方面的功绩。

  乾隆二十年至二十六年间,两次平定准噶尔部叛乱的战役,对于维护国家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为了纪念平叛的胜利,乾隆让宫廷中的西洋画家创作了大型历史纪实组画《平定西域战图册》。并决定将它送往欧洲制作成铜版画。

  从乾隆二十七年起,十六幅画稿分批运抵法国,由法国七位雕版名手分别制作。雕版印制工作共进行了7年之久。到乾隆三十八年,两百张印成的画,连同原图稿及铜版原版,才全部运回中国,历时十一年。当看到画作成品时,乾隆皇帝相当满意。

  这幅《皇清职贡图卷》也是按照乾隆的旨意绘制的。在画中,可以看到当时与清朝交往密切的27个国家的人物形象。

  2004年9月,故宫钟表馆改陈,将馆址从保和东庑回迁至修葺一新的奉先殿。奉先殿原为宫内皇帝的家庙,是清朝历代帝王供奉祭祀祖先的地方。

  这里陈列着近二百件造型精美、做工考究的清代宫廷钟表,制作年代从十八世纪至二十世纪初。这些钟表不仅反映了这两百年间世界钟表发展的历史,也体现了当时钟表制造业的最高水平。

  我国在明朝末年就已经开始制作机械钟。到了清朝康熙年间,钟表制造业逐渐兴盛。不仅宫里增加了制作和修理钟表的自鸣钟处,广州、福州以及长江中下游的南京、苏州、扬州等地也逐渐兴起了机械钟表制造业。

  您现在看到的这些钟表都是乾隆年间的清宫造办处制造的。紫禁城内整日有一批人从事当时科技含量极高的钟表生产,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观。

  广州是清朝唯一的对外开放口岸,同时也是当时民间机械钟表的制造中心。广州钟表多做成葫芦等具有吉祥意义的器物形状,或者以文字形式表达祝愿,装饰上多用色彩鲜艳的珐琅,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方特色。

  清朝中期,宫内天文数学等科技仪器减少,精美绝伦的机械钟表、玩具大量出现。其直接原因是乾隆皇帝个人爱好的推动。

  康熙时期,宫廷仅生产单一实用性钟表,而乾隆时期,钟表的观赏性能被大为强化,钟表开始集走时、报时、音乐、活动景观等多功能于一体,甚至外国进献的钟表也要迎合乾隆的口味。这些钟表配有悦耳的音乐,采用齿轮联动的机械构造,装饰着人、禽、兽等形象,能够定时表演,出现了转花、鸟鸣、水流等众多景观。

  这是故宫最大的玩具钟表——铜镀金写字人钟,高231厘米。之所以取名写字人钟,是因为钟的底座上安放着一个西洋模样的机器人。上弦后,机器人开始提笔书写“八方向化,九土来王”八个汉字,横、竖、撇、捺都有笔锋,机器人的脑袋也随着左右摆动。据记载,西洋人写毛笔字是根据乾隆皇帝的创意改造而成的。这座写字人钟是乾隆皇帝的心爱之物,在他退居太上皇之后,曾命人把写字人钟搬到自己养老的宁寿宫中,准备随时欣赏把玩。

  “象拉战车钟”反映的是英国军队开赴战场的情景。大象的鼻子、尾巴、眼睛都可以动。花样如此繁多,几乎让人忘了这是用于计时的钟表。更为奇特的是,战车的轮子居然可以滚滚前行!

  十八世纪的欧洲是科学技术大发展的时期,机械制造业十分活跃,特别是英国,其钟表制造水平已居欧洲首位。乾隆凭借大清朝一百多年积累起来的财富,经广州海关购进大量英国钟表,一时间,英国钟表不仅充斥于宫内各个殿堂。也成了皇亲国戚、王公大臣的新宠。对此,身为宗室的昭槤十分感慨:“近日泰西氏所造自鸣钟钟表,制造奇邪,来自粤东,士大夫争购,家置一座,以为玩具。”显然,由于贸易手段,中西交流的渠道较清初大为拓宽了,欧洲科技进入中国似乎具备了更好的条件,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从康熙开始,皇帝的个人爱好,促进了西洋物品向中国宫廷的流通。但是,这些西方科学和艺术成果的结晶更多的是被当成享用的玩物。

  西洋钟表虽然陆续出现在宫殿的各个角落,但是他们的表针并没有使这个王朝与西方前进的节奏对接。

  如今这些精美依旧却已容颜老去的钟表,静静陈列在昔日的奉先殿里,和这里曾经供奉的那些清代祖先一样,引发着人们无限的叹息与感慨。

  字幕:内?普里提小提琴协奏曲,意大利传教士德理格专门为康熙皇帝谱写的奏鸣曲。300年后的今天,这首进入中国最早的欧洲音乐作品又一次在紫禁城奏响。

  清朝晚期,电灯、电话这些代表现代文明的科技成果陆续出现在紫禁城里,甚至西方的餐饮及娱乐方式也被引入宫中,丰富着皇帝的生活。然而,就像之前他们对待钟表的态度一样,这座宫殿里的主人已经习惯了把文明的成果当成享乐的工具,而此时,西洋列强已经凭借这些器物背后所蕴涵的惊人力量造出坚船利炮打破了中国的大门。

  紫禁城,曾一度成为西洋贡品的展示厅和先进科技的牢笼。它垄断了能工巧匠的创造力,他们创造的器物,无论多么巧夺天工,都被捆上华丽的镣铐,无法逾越这一道道深红的宫墙。

  今天,当进入中国最早的西洋乐曲在紫禁城再次奏响的时候,交流与发展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流行的旋律。

  追寻找发生在这里的历史,以及历史中的那些人物和故事,几百年成败兴衰的命运之谜,似乎已经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