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的读书指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0:04:43
这套书是为课外(或业余)阅读而编写的。通常,这一类型的书多是这样编的:首先对所推荐的书籍做一个内容简介;其次介绍一下作者生平或时代背景;再次是阐析一番该书的思想内容、或人物形象、或艺术特色等等;最后附录些书中的名言警句与精彩片段。这样的指导是否最有效、是否真正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这是很可斟酌的。我们在做一种新的尝试。这尝试基于这样一种认识:读书的恒久魅力在于读书生活的本身。当一个特定的人与一本特定的书相遇时,两者间所构成的那种交流与心灵经历,是最诱人的。我们所要展现的,不仅是书本身,而且也是这样一种读书生活,并注重给予阅读方法的指导。因此,每个书目的导读不是面面俱到的泛泛而谈,而是强调感受独到的一己之得;不要求固定套路的千篇一律,而强调个性独具的百花齐放。这种将自己在一定程度上摆进去的写法,可能会给读者某些读书生活的感染,从而激发其读书的兴趣。书目的选择,我们参考了“希望书库”、“百部爱国主义优秀图书”和教育部历年向中小学推荐的图书馆必备书目等内容,又结合青少年的实际,兼顾各领域知识的全面与平衡,认真地选定了这批书目。“儿童版”以古今中外经典性的儿童读物为主;“少年版”以较典范的普及性读物或选本为主,旨在开阔视野,构筑进一步深入阅读的基础;“青年版”以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些经典名著为主,可使读者对人类文化与历史获得一些较深入而系统的认识。按照这样一个过程读书,我们想是比较实际和有益的。因此,这套书所指定的书目也可以作为个人购书或学校图书馆藏书的一个重要参考。书中“导读书目”与“提要书目”的区分,并不是重要性与否的区分,许多列入“提要书目”的书,在文化史上的重要性与影响力其实并不亚于“导读书目”所列的品种。进行这种区别,一是希望在有限的篇幅里纳入更多的内容,以给读者提供一个更大的择书空间;另一方面也考虑了不同的书对不同年龄读者的适应性或代表性。所列书目的版本,一则考虑到其较强的权威性,二则顾及它对读者的适应性,此外也兼顾了所荐版本的相对流行性,以使读者便于觅得。有些书版本很多,我们就不作具体推荐了。读书不仅是知识的积累,而且也是最有效的思维训练。即便是在“多媒体”、“信息时代”的今天,文字阅读所必须诉诸的那种想象力与形象再造,仍是别的媒体所无法取代的。所以,读书生活永远不会过时。哲学、心理学[综合导读]哲学的英文单词是 philosophy。philosophy 由两个希腊字构成, philo意为爱,sophy 意为智慧,合成爱智慧。由此可见,哲学是诉诸人的理性的,理性中的最高境界是智慧,哲学是智慧对世界的分析和探索。这种分析和探索的动力是爱。所以,说到头,哲学是从感性出发抵达理性的。作为一种心灵智慧的学问,我们把心理学也放到这一块中来,以使哲学智慧获得一种认识论的深化。如今哲学已经成为一门学问、一个学科、一种专业。在专业分工日趋细密的时代,哲学离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远。在外行人看来,它似乎是某些智力优越者的专利,是某些深奥费解的高头讲章,它拒绝所有人间烟火,在某个高远的云端用智者的目光俯视芸芸众生。我想,这种理解要么是我们的一种误会,要么是哲学家们进了误区。在我看来,爱智慧是人类共有的一种素质。在此意义上说,每个人都可以称得上是爱智者,也就是哲学家。哲学并非某些人享有的特权和专利,事实上它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它时刻被人们体验、发现、爱。这种状态构成的是一种哲学的生活。每个人都置身于这种哲学的生活中。此外,还有一种所谓哲学的专业,它由一系列著书立说的哲学家及其著作学说构成。这是一个哲学书的世界,哲学书的世界与人的世界息息相通,并从人的世界获得活力和灵性。人类文明悠久深远,积累而成的书的世界也堪称浩渺无边。哲学书和所有图书一样,也有优劣之分。读哲学书和读其他书一样,也有循序渐进之说。常规的想法,最初不妨读一些哲学史方面的著作。这些著作汗牛充栋,选择时自然应找名家名作,如罗素《西方哲学史》、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就是。哲学史著作在某种意义上可比作地图,它使一个哲学书的读者对哲学家和哲学书的世界有了一个全局的认识。接下来他应该去占领一个个重要的地区。何谓重要?某种哲学初始的东西和最有代表性的东西就可称重要。就中国哲学来说,儒家必读《论语》,道家必读《老子》、《庄子》,法家必读《韩非子》。这种源头性的著作一旦读过,就仿佛抓住了某种哲学的根本,以它为本演化而成的庞大的哲学体系就可能迎刃而解。同样,某种哲学的代表作,如启蒙主义哲学的《哲学通讯》(伏尔泰)、生命哲学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叔本华)、存在主义哲学的《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都应该是哲学的必读书。代表作好比某种哲学的顶峰,登上了顶峰,就等于获得了俯视的高度,一切都变得一目了然、成竹在胸。的确,读书既要有面的铺展、全局的把握,又要有体的纵深、奥义的索解。读哲学更是如此。这一切其实都属于老生常谈,每个阅读者只有在读的过程中才会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神会与妙悟。(黄伟林)[导读书目]《西方哲学史》(上、下)[英]罗素著,何兆武、李约瑟译上卷,马元德译下卷,商务印书馆出版。罗素说:哲学史已经很多了,但据我所知,还没有一部其目的与我为自己所定的完全相同。套用罗素的句式,我想说:哲学史已经很多了,但我所读过的,还没有一部像罗素这部哲学史这样富有魅力。众多哲学史都有着罗素曾经指出过的毛病:每一个哲学家都是仿佛出现于真空中一样;除了顶多和早先的哲学家思想有些联系外,他们的见解总是被描述得好像和其他方面没有关系似的。罗素的哲学史则相反,他说:在真相所能容许的范围内,我总试图把每一个哲学家显示为他的环境的产物,显示为一个以笼统而广泛的形式,具体地并集中地表现了以他作为其中一个成员的社会所共有的思想与感情的人。他认为:哲学家们既是果,也是因。他们是他们时代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制度的结果,他们也可能是塑造后来时代的政治制度及信仰的原因。罗素坦率地陈述他写作这部哲学史的目的:我的目的是要揭示,哲学乃是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份。它并不是卓越的个人所做出的孤立的思考,而是曾经有各种体系盛行过的各种社会性格的产物与成因。应该说,这部由古代哲学、天主教哲学和近代哲学三卷合成的洋洋80万言的《西方哲学史》是实现了罗素的目的的。它以翔实生动的材料和清晰有力的论述,证明了作者的基本观点:哲学,从远古以来,就不仅是某些学派的问题,或少数学者之间的论争问题。它乃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这种富有个性和洞见的思想并未构成罗素这部哲学史的全部魅力。作为一部哲学史,我认为,罗素不仅拥有与众不同的哲学观,而且拥有大多数现代哲学家所缺乏的科学素养和文学才能。罗素常说:“哲学家太懒,不研究数学,或太笨,不懂得科学。”这个评价实际上一针见血道出了现代哲学家的通病。现代哲学家由于科学方面的无知,而满足于在自己营造的一堆艰深概念中兜圈子,讨论问题缺乏一个宽大坚实的基础,表述的观点也往往云山雾罩,含混玄虚。相比之下,罗素显得卓然不群,因为,他不仅是一个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个数学家,他曾与怀德海合作,完成了三大卷巨著《数学原理》,对20 世纪的科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此外,罗素又是一个举世瞩目的文学家,一生中写了大量散文,甚至还出版过两部短篇小说集。由于他在文学领域的造诣,他被授予瑞典皇家学院颁发的1950 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可以说,哲学,数学,文学是罗素一生驾驭的三驾马车,他驾驶着这三驾马车,走过了一段漫长而且辉煌的路程。一个人在一个领域取得成绩,这是容易理解的。一个人能在三个领域,而且是跨度如此大的三个领域取得成绩,这在专业分工细密的20 世纪,堪称奇迹。我们缅怀古典时代的大师,他们常常能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成就于一身,在各种各样的领域显示他们卓越的智慧。然而,进入现代,人类的智慧似乎已经高度职业化了,像罗素、爱因斯坦这种能超越专业领域,多方面显示自身才能智慧的大师,已经凤毛麟角。正因此,他们的名字才能从他们的专业领域超拔出来,成为人类最高智慧的象征;他们的精神才能从他们生活的时代高高扬起,与人类各阶段的大师们的思想遥相呼应。与众不同的哲学观,哲学、科学、文学全方位的博学通识,这一切已足够说明罗素《西方哲学史》的巨大魅力,但我觉得还不够。我认为还值得指出的是,罗素不仅博学、独特,臻于高远的精神境界,而且平易、求实,乐于与平凡的大众交流。确切地说,《西方哲学史》不仅是一部令专家学者佩服的书,也是一部让大众读者明白的书。罗素出身于名门贵族,但他的写作从来不呈现高高在上、智力优越的姿态,他十分重视大众读者,尽可能把深奥的哲学问题用平易朴实的论述加以表达,并努力选择富有表现力的细节使哲学变得生动和充满活力。瑞典皇家学院安德斯·奥斯特林在罗素诺贝尔文学奖的授奖辞中就表达了这一看法,他说:“他论及人类知识和数学逻辑的科学著作具有划时代意义,堪与牛顿的机械原理媲美。然而,诺贝尔奖并非旨在肯定他在这些特殊科学领域里所取得的成绩。在我们看来,更为重要的是罗素的著作为广大的公众所写,因而卓有成效的保持了大众对整个哲学课题的兴趣。”(黄伟林)《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涂又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我上小学时,学校就开设有政治课。政治课中多少包括一些哲学内容。上中学,则开设有哲学课。这哲学课一直开到大学。虽然我不是哲学专业的学生,但哲学课却纠缠了我很多年。我把哲学当做一个想摆脱又摆脱不掉的包袱。然而,1985 年,也就是我大学毕业的第2 年,我改变了我对哲学的看法。原因在于我买到一本刚刚出版的书,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改变了我原来对哲学的认识。我没想到,哲学竟然是如此有魅力的一门学问。首先,是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哲学传统的理解打动了我。他认为,“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他认为,“专就中国哲学中主要传统说,..它既入世又出世”;他认为,“照中国的传统,..哲学所讲的就是中国哲学家所谓内圣外王之道”。显而易见,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哲学的理解彻底刷新了我原来从教科书那儿获得的对哲学的理解。尽管教科书都强调哲学是人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在我的感觉里,这所谓哲学都是离我们过于遥远的东西,它虽然正确到无懈可击,但却与我们无关。冯友兰先生的理解一下把哲学从遥远陌生的国度拉回到我的心里,或者说,因了冯友兰先生的指点,我发现原来哲学就隐藏在我们心底。冯友兰先生这本著作把我们每个人心中必然存在的哲学感觉开发出来了。其次,是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哲学历史的梳理打动了我。过去我一直认为哲学是一种阐述普遍性的学问,是唯一绝对真理的代名词。然而,冯友兰先生以从容冷静的笔调叙述了中国历史上各种哲学流派的发生和演变,探讨了各种哲学流派的理念和方法。我因此始知哲学原来也是充满人情味和个性色彩的学问。它并非高悬天际可望不可及的抽象说教,更非飞扬跋扈者专横霸道的一元官腔。书中描述的所有这些哲学,一律来自中国哲学家丰厚的人生体验,独特的个性思考和饱满的情感思维,它直接与具体的人生、性格、情感相关。用金岳霖先生的话说,对于一个中国哲学家,“哲学从来就不只是为人类认识摆设的观念模式,而是内在于他的行动的箴言体系;在极端的情况下,他的哲学简直可以说是他的传纪”。再次,是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哲学历史的阐释方式打动了我。原来我所学的哲学都是抽象枯燥的高头讲章,于是,哲学给我的印象不过是由一系列抽象概念集合的价值体系。是冯友兰先生这部著作使我第一次知道还能以如此生动、具体、有趣的方式阐释哲学。这部著作不仅思路清晰,理念透彻,而且穿插了诸多哲学家的生活故事和名言隽语。冯友兰以极其感性的方式来阐述似乎极度艰深的理念,许多哲学史上诉说不清的问题在他的笔下变得灵性盎然,妙趣横生,真正说得上是深入浅出。如今许多学者为了显示自己博大精深,采取的是一种“拒绝阅读”的写作策略,似乎读者无法进入的文本就是深刻的文本。然而,以冯友兰真正大哲学家的身份,他写这本著作却纯然一付“亲近读者”的姿态,以平易的文字谈精深的道理。这番情景颇使我觉悟,真正自信者平易近人,虚张声势者拒人于千里之外。冯友兰先生说:“历稽载籍,良史必有三长:才、学、识。学者,史料精熟也;识者,选材精当也;才者,文笔精妙也。”我以为,《中国哲学简史》正是这样一部兼有才、学、识三长的著作。冯友兰先生著此书,本为写给西方读者,意在通俗,易晓,娓娓可读。显而易见,这些愿望,都在此书中得到了圆满的实现。最后说一点,《中国哲学简史》最初是以英文本形式于1948 年由美国麦克米伦公司出版的。此书出版后,又有法文、意大利文和南斯拉夫文的译本出版,在欧美颇有影响。直到1985 年,著者的学生涂文光先生据英文本译为中文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文本未采用传统的铅字排版工艺,全部文字由国产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排版。这是我第一次读到激光照排的图书。以完全现代化的手段来出版这样一部讲述中国传统哲学的著作,在当时的我看来,真有一种沧海桑田的感觉。(黄伟林)《老子全译》沙少海、徐子宏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灾祸呵,幸福的亲近伴侣;幸福呵,灾祸的藏身之所。)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知道这句话,并且能理解这句话所蕴藏的人生智慧。这个简洁的对偶句把祸与福这对矛盾对立的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作了明确有力的表达,它使得中国人能在幸福到来之时保持平常心,而在灾祸降临之际也不惊慌失措。类似的人生智慧还可见于如下文字:“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道满足,就不会受侮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危险。)“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多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固执己见,所以事事物物看得分明。不自以为是,所以是是非非判得清楚。不自我夸耀,事业才能有成就。不自高自大,才能充当首领。正因为不跟别人争夺,所以天下没有谁能争得过他。)这种人生智慧属于典型的东方智慧,若让西方人面对这些格言,他们或许会觉得不可理解。“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随便允诺别人的要求,势必很少兑现;经常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常遇困难。)“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执求不止而想事事满足,倒不如罢手。捶砺不止而使之尖锐,不可能保持长久。金玉满堂,谁能守得住。富贵而骄傲,自己给自己留下祸根。功成身退,才符合自然之理。)以上几段文字均引自《老子》。《老子》一书充满了这种中国人心领神会的人生智慧。事实上,在中国人的为人处世中,我们常能看到这种人生智慧的闪光。当然,作为一部意蕴深奥的哲学著作,《老子》的思想并不局限在这种人生哲理的范围。在某种程度上,上述格言并非最典型的《老子》思想。《老子》除了拥有这些常识性思想外,还拥有非常识性的思想。这些思想出乎寻常又独具魅力,悖于常识又合乎至理。乍读之觉其荒谬,细玩之感其深邃。随手征引几段:“五色令人目盲,五声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缤纷的色彩,使人眼瞎;繁复的音乐,使人耳聋;鲜美的食物,使人口伤。)“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错乱,有贞臣。”(大道被废弃了,才会提倡仁义。智慧出现了,才有严重的诈伪。父子、兄弟、夫妇之间不和,才会提倡所谓孝慈。国家政治错乱,才有所谓忠臣。)“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灭绝聪明,抛弃智慧,人民将获利百倍;抛弃仁德,丢开义理,人民将回到孝慈;摒弃巧诈,去掉私利,盗贼才能绝迹。)“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故坚强处下,柔弱处上。”(人活着时,躯体是柔软的,他死后躯体就变得僵硬了。草木活着时,树干是脆弱的,它死后枝干就变枯槁了。所以坚强是通向死亡的道路,柔弱是通向生存的道路。因此兵力强大了就会失败,树木强大了就会摧折。所以坚强处于劣势,柔弱处于优势。)这几段文字一看即知属于《老子》的思想专利。它们不仅显示了《老子》思想的魅力,思想的深度,而且显示了《老子》独特的思想方法和思想气质。《老子》思想不仅奇特,而且深奥。其开篇一段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始。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说得出,就不是永恒之道;名,叫得出,就不是永恒之名。无,用以称述天地之始原;有,用以称述万物之根本。所以,应该从天地永恒之始原去观察道的微妙,从万物不变之根本去观察道的显豁。无与有同出一源而名称互异,两者都称得上深远莫测,从有形的深远境界到达无形的深远境界,这就是通向一切奥妙神秘的总门径。)这段话可以说是整个《老子》思想的奠基石,是老子对其思想体系中基本概念道、名、无、有的定义。两千多年来,人们对这几个概念作了各种各样的诠释,至今未能达成统一认识。由此可见,老子的思想的确是玄之又玄,即深奥玄妙之极。正因为《老子》如此深奥玄妙,所以,后代人对它的理解也见仁见智。有人把它当作哲学著作,有人把它当作宗教教义,有人把它当作治国策略,有人把它当作用兵之道,自然,也有人把它当作人生指南。一部五千言的小书,历经数千年弥久常新,数以亿计人读之皆能读出新意,凡用心者均能于其中找到自己心有灵犀之处。可以说,《老子》是一部真正的奇书,虽然它玄之又玄,但我们仍不妨读读它,这既是对我们理解力的一次挑战,也是对东方神秘智慧的一次体验。(黄伟林)《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出版孔子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司马迁曾说:“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美国20 世纪80 年代出版的《人民年鉴手册》列出世界十大思想家,孔子为十大思想家之首。《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事迹的书。中国近古以来有四书五经的说法,《论语》列四书之首。据统计,在最重要的10 部世界名著中,《论语》被翻译的语种数量居第二位。作为一个中国人,若要对中国文化有深入了解,不能不读《论语》。或者说,作为一个中国人,哪怕他未读过《论语》,他思想深处,也积淀着某些《论语》的精神。“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段话谈了学习、交友、做人三方面的道理,它常被作为中国人谈论这类问题的口头禅。然而,说过这些话的人不一定知道,这段话恰恰出现在《论语》开篇。类似的格言在《论语》中比比皆是:吾曰三省吾身;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朝闻道,夕死可矣;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后生可畏;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说,《论语》中许多言语已经成为中国人经常运用的成语、格言、警句。这些成语、格言、警句代代相传,又内化为中国人为人处世、求知进取的原则标准。《论语》是用文言写成的,但这并不妨碍有初中文化以上的中国人去阅读。因为,当你打开《论语》,你会发现其中许多话已被你说过,其中许多思想正仿佛是你自己的思想。《论语》是一部会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到亲切的书,《论语》是一部会让每个中国人感到似曾相识的书。正如西方人不会对《圣经》感到陌生,假若你是一个中国人,哪怕你是第一次打开《论语》,你也会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长久以来,孔子给人一种固执、迂腐、板正的感觉。读了《论语》,你会发现这种感觉完全是一种误会。记载孔子言行的《论语》,给我们提供的是一个具有圆形性格的孔子,他好学、深思、爱好音乐,他执著、天真、富有诗情。他是一位教育家,却丝毫不好为人师;他是一位哲学家,却从不抽象艰深,故弄玄虚;他是一位理想主义者,但仍食人间烟火,纯然一个性情中人。他说过: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他正是这样一个仁、智、勇兼于一身的君子、圣人。几千年来,为《论语》作注释的书,不胜枚举。影响大者,有何晏的《论语集解》、朱熹的《论语集注》、刘宝楠的《论语正义》等。这些都是研究《论语》的专门学者的必读书。作为一个普通读者,要了解《论语》,不妨读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此书的目的在于帮助一般读者比较容易而正确地读懂《论语》,并给有志深入研究的人提供若干线索。《论语译注》由原文、译文和注解三部分组成。译文忠实原文、简洁流畅、通俗易懂,符合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尤其适合一般读者阅读。注释旁征博引,完备周详,可以满足专业读者需要。由于此书能适合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所以,自出版以来,备受读者青睐,被许多大学文史哲专业列入必读书目,拥有较大的发行量。而在我看来,青少年读者倘能阅读此书,在加强修养、陶冶性情、启发智慧、了解传统文化和世事人生诸方面,利莫大焉。(黄伟林)《苏格拉底的最后日子——柏拉图对话集》余灵灵、罗林平译,生活·读书·新知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柏拉图是这样评价苏格拉底的:“我可以公正地说,在我们这个时代,他是我所认识的人中最勇敢,也是最有智慧和最正直的人。”然而,苏格拉底却死于他的同胞——像他一样热爱自己的母邦的同胞之手。《苏格拉底的最后日子》收录的四篇对话:《欧梯佛罗》、《申辩》、《克里托》、《费多》,以苏格拉底“在诉讼中”、“在法庭上”、“在狱中”、“最后一次谈话”的事件顺序,集中、全面地记录了苏格拉底这一悲剧性死亡的历史事件的始末,展现了苏格拉底作为一位真正的哲学家的崇高而伟大的人格魅力,及其哲学思想的不朽意义。自梭伦改革以来,雅典的民主制度不断完善,到了伯利克里执政时期,雅典民主制进入它的黄金时代。这个时代的苏格拉底,年轻、有理想,他吸取了雅典精神的精华,形成了为真理、为荣誉、为法律而献身的神圣信念。可悲的是,深深影响苏格拉底的雅典精神,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失败和伯利克里去世后,逐渐走向自己的反面。被败坏的雅典民主制变成了徒具躯壳的附庸品。这一切使进入哲学反思的苏格拉底,决心如对待神赐的职责一样,挽救沉睡不醒、病人膏盲的雅典。“这些年来,我把私事置于脑后,抛弃天伦之乐,为你们的利益,整日奔忙,像父兄一样默默地照顾你们每一个人,敦促你们专心向善..”这是苏格拉底在法庭上的辩护词。但是为苏格拉底热爱的母邦,却不能公正地对待这位一心追求善和真知而一贫如洗的老人。一些将私欲看作比国家利益和人民幸福更高的执政者,被苏格拉底的正义的言论激怒。于是,他们利用已不再名符其实的民主制度,作为绞杀异己的疯狂的机器;而另一些善良的雅典公民,无法从雅典的辉煌记忆中清醒过来,苏格拉底暴露民主制缺点的做法,刺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苏格拉底至死不妥协和在法庭上居高临下的表现,更使他们把他当作雅典政府的敌人。苏格拉底最后义无反顾地完成了他以死唤醒民众心智的悲壮之举。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正是苏格拉底作为一个伟大哲学家的崇高表现。他是用一颗忠诚的心与真的信念去重建雅典民主制度的根基,这一点已经使他远远高于极力维护母邦民主外壳的一般雅典公民。这四篇对话的另一意义,则是记录下苏格拉底思想的重要著作。苏格拉底生前不立文字,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对话形式保留下他的思想。本书前三篇对话,属于柏拉图早期作品,学术界一般认为此时期的对话基本表述了苏格拉底的思想;而第四篇对话,则既有苏格拉底的思想,也掺入了柏拉图发扬光大的思想。苏格拉底在古希腊哲学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一种承先启后的作用。他改变了古希腊自然哲学在自然界中寻求世界终极原因的传统,首创了在内心世界寻求终极原因的哲学传统。哲学从向外寻求统摄具体原因的终极原因转为向内求索,从人类的心灵去说明,使哲学从宇宙学、物理学变成了伦理学和人学。从此,哲学开始了新的发展。苏格拉底的哲学的意义便由此呈现、闪耀出来了。如果说苏格拉底的出现与死亡,对整个人类追求真理和正义的终极理想,具有着非常的历史意义,那么,让我们就暂且将他散射光辉,普照黑暗的那一刹那,也当作一个“人类之星闪耀的时刻”吧。(梁丽明)《智慧之路》[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柯锦华、范进举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从书名上看,这似乎是一本教人如何聪明些的书,实际不是。《智慧之路》是一本哲学书。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比德国更盛产哲学。从康德、黑格尔到马克思、恩格斯,从尼采到海德格尔,德国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位令世界瞩目的哲学家,就产生一种全新的关于世界的哲学学说。曾经有人对此进行研究和考察,其中有一个充满加工色彩的答案是:德国曾经有过这样一段生活形式,即每逢周末,德国的商店、娱乐场所都早早关门,一家人度周末。每当周末将到,许多人都提前买好足够的面包留着,不然一到周末,在街上找不到可买东西的地方(正如中国人过春节,大部分私营商店全关了门),行人寥寥。于是,一些读书人在周末来临之时,倚在阳台上,望夕阳沉思冥想,这导致了德国人对哲学的兴趣和哲学在德国的发达。这种说法实在太缺乏说服力。但面对生活,我们应像德国人一样,积极思索。德国人倚栏思索之时,中国人却凭栏相思。假如把相思与思索结合在一起,世界的哲学可能不像现在这个样子,西方由于理性而令人生畏,东方由于悟性而虚而又玄,无迹可寻。《智慧之路》与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原著相比,实在是浅显好读得多了。雅斯贝尔斯不像康德那样,把他的一段文字读了三番五次还不知道他说些什么,也不像海德格尔那样,小心翼翼推证,让人读起来大气不敢出,如重荷在背。雅斯贝尔斯也推论,也思考,但他把推论和思考的最终目的放在实际之中,十分实在。他说,“上帝并不存在”,“世界就是上帝”,“没有所谓上帝的引导”。他还说:“没有绝对命令,因为我所服从的种种命令都产生于时间中并处于变化的过程中。它们是由风俗、习惯、传统及服从性所决定的,每一事物都是无限地依赖于其它事物的。”雅斯贝尔斯的哲学是一种使哲学与人的生活密切联系的哲学,同时又是一种积极快乐而非悲观的哲学。雅斯贝尔斯对人充满信心:人不依靠什么上帝而能使自己走向完满。倚在栏杆边的德国人并不是胡思乱想,而是时时对世界对人生以及其间的种种关系认真思考,企盼能找到人类最合理的生存方式。确实,面对人生和世界,我们不得不思考。而思考,正可使我们走上一条智慧之路。(梁启谈)《超越自由与尊严》[美]B.F·斯金纳著,王映桥、栗爱平译。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不自由,毋宁死”,这一名言为人共知。通常,生命的自由程度,人的尊严的获得程度,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但社会发展到现在,它的文明程度无疑比以往的任何一个社会历史时期都发达,事实上,人类并没有因社会的文明的发达而得到了更多的自由。斯金纳说,没有绝对的自由,也没有绝对的尊严。所谓的自由只不过是摆脱了有害的事物或不利的控制,而并非摆脱一切的控制。因此,无羁无缚的自由是虚空的幻想,人感到无羁无缚之时,仍然处于社会环境的控制之中,只不过这种控制和人的行为正好相切合,而人没有感受到控制而已。斯金纳所谓的超越自由,简单说是要人们抛弃幻想中的绝对自由,或说得残酷些,他提示人们,所谓的自由,并不存在。尽管这样明白直接的结论,没有在书中出现,但这个观点可以在书中的字里行间读得出来。尽管本书书名赫然写着“超越自由与尊严”,但斯金纳并不在书中大谈如何超越,自由与尊严这样的文字也几乎被论述人的行为以及与此相关的褒奖、惩罚等言词所淹没。斯金纳断然否定人的“自由”的美丽幻想,但他并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他只是把对人的关注的目光从遥远的虚空转到更贴近人的现实中来。人的行为根源是什么?人的行为被社会环境所刺激、控制和影响,也被人的行为后果所影响。人无法达到不受任何控制而处于为所欲为的状态,如果有,那也只是想象之中。因此,人应该抛弃那种想象之中的“自由”,而把努力与奋斗放在如何避免和改变环境中那些对自己不利的控制因素上,促进并完善那些有益的控制。这就是斯金纳抛弃“自由”的理论。它没有了“自由”的幻想所带给人们的美丽色彩,它企盼通过人的切实的努力来改善人的生命存在状况。作为一本研究人的行为心理的专著,《超越自由与尊严》由于作者极力证明自己的观点,书中的论述并无严密的层次递进,而大多是铺陈罗列,这些并不很适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和心理。它也没有严密的定义和概念,而更多的是事实的阐述和说明。因此,对于这本书,不宜企望去追索其要点重点,它给读者的不是这些东西,而是启发。通过不断启发,让人改变一些原有的看法而接受它的一些看法。正如《中译者序》中所说,斯金纳并不完善,我们应该抱着这样的心态去面对《超越自由和尊严》。(梁启谈)《敬畏生命》[法]阿尔贝特·史怀泽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有时候,伟大的思想家一句简短的话,可以摧毁旧的思想观念,新的价值因此而标举。尼采的“上帝死了”和史怀泽的“敬畏生命”,都可称得上在思想、意识、观念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宣言。“上帝死了”不是狂人尼采的随口妄语,同样,史怀泽的“敬畏生命”也不是故作深挚的表述。它们都是在一定的时代中以自己的全部身心去感受时代,从而对时代的历史、现实、未来作出既充满个性又符合了时代的需要、预示着发展方向的宣示。“上帝死了”具有惊雷般的震撼力,它的指向是破坏和瓦解,这如同要在旧房子上建筑完全不同的新房,就必须彻底拆除旧房子;而“敬畏生命”则富于建设性,它正如在原有的黄土路上,建造高速公路。“敬畏生命”的观点要求人们从道德—伦理的层面上去接受,它不只是指一般的生命保护,仅仅给予足够的水和食物,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等,它也不仅是宗教性的不杀生伤生,而是特别强调对生命的责任。史怀泽之所以被人类普遍接受,首先是他倡导的“敬畏生命”这一观念,具有面向全人类的跨度;其次是他以宗教般的虔诚去倡导,并身体力行。在几十年前,史怀泽就坚决反对核武器。一切生命都在核武器面前脆弱不堪,史怀泽则以他“敬畏生命”的信念与力量对抗核武器,他以一人之躯,去阻止时代的一种倾向,似乎那么势单力薄,但时间仅过了几十年,全球的人类都把限制和消除核武器当作地球存亡的重大问题之一。我们不禁对史怀泽肃然起敬:几十年前史怀泽所做的一切,变成了今天全人类共同努力的方向!他以他的个体行为,预示时代的未来!“敬畏生命”的魅力还在于,它不仅是一种观念的存在,而且,它富于实践性,史怀泽就是以“敬畏生命”的言行度过他的一生的。如果面对《敬畏生命》,仅仅从知识性的角度去接受,增加些学问,那么,“敬畏生命”就会僵死在知识和学问之中。知识和学问如果不能化为精神,那么都是死的东西。史怀泽和他“敬畏生命”的全部言行,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这位1954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由于他把“敬畏生命”化为一种精神,因此也使这精神在他身上上升到了一般人难以与他相比肩的高度。史怀泽小时,跟同学去打鸟,在同学命令他把弹弓对准鸟放射时,由于对生命深切的责任感,他把弹丸射到他处。这些,对我们来说,该不难做到。(梁启谈)《逃避自由》[德]埃里希·弗罗姆著,陈学明译,工人出版社出版。关于自由的宣言,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自由,这一神圣的字眼,仿佛被赋予了一种神秘的巨大的力量,使人们把自由看作比人的生命本身更高的存在,比人类的情感中最美丽的爱情更完善的东西。古往今来,为自由而战,为自由而死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以及他们的传说,在人类漫长的历史画卷上早已闪耀着夺目而令人骄傲的光彩。而在现代生活中,自由甚至成为许多国家的法律条款之一,与社会的思想、文化、精神生活等方面密切相关。当代西方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大师,新弗洛伊德主义创始人、社会哲学家埃里希·弗罗姆,却将他被誉为20 世纪最出色的社会学著作的书名,命名为“逃避自由”。为什么要逃避多年来孜孜以求的自由呢?逃避自由的真正的原因、方式和涵义是什么呢?作为社会心理学家的弗罗姆,从心理分析角度提出,人类的全部活动都取决于两种心理需要,一种是人与同类交往以摆脱个人的孤独和软弱状态,一种是人对自由的追求以克服其“个性化”发展和“内在成长潜能”的障碍。如果人与同类的交往,对自由的需求同时得到满足,人就能实现自我、自然、他人三者之间的融合,建立一个完整的、富有创造性的世界。这是积极意义上的自由,也是人们追求的自由。逃避自由,弗洛姆指出了它所隐含的两种原因。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自婴儿呱呱坠地,割断了与母体相连结的脐带后,一方面,他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是新诞生的自由的生命。另一方面,与母体的隔离,婴儿随即失去母体给予他的安全感、从属感和踏实感,油然而生的不安全感、孤独感便时刻笼罩在婴儿成长的过程中,直至成年。这种感受,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奥托·兰克称之为“原始忧虑”——“出生的经历使不能自主的生物非常惊骇,不仅惊骇于与母体的肉体分离,而且惊骇于生理状况的危险和变化。”因此,人这种内在的心理机制,会导致个体不时地产生放弃其独立自由的强烈冲动,而希望依赖、结合他人及外在事物,以抗拒深刻的恐惧感,弥补自身缺乏的力量。现代工业社会的社会结构形成自由的双重含义。资本主义使人们摆脱了中世纪传统枷锁的束缚,在智力、社会关系、政治上为人类追求自由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但资本主义制度的经济关系和个人活动原则决定了人必然陷入孤独的漩涡之中。超自然的大工业文明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天然联系,个人成为实现经济目的的大机器的奴仆,人际关系物化为物与物之间的异化关系。人已经不能完全控制他所创造的世界,而日益为这世界所吞食。他们变得更加孤独、彷徨,更加沦落为在自身之外的某种制约性力量的工具。这些事实客观上触及了人的异化现象的某些本质特征——追求自由又隐含着失去自由的威胁,积极意义上的自由不时的变为消极被动的自由。然而,现代人真的是无法寻找自由吗?人将无可避免地直面自身的真相,这是唯一的真正的解决方式。他们必须意识到并不存在什么超自然的力量,能够让人们从窘迫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事实上,只有利用自身的力量,才能够使人们重新寻找到达到自由境界的途径。弗罗姆坚信,总有一种积极的自由状态存在,即通过充分实现人所具备的才能:爱和有成效的工作,使自己自发地与世界联系起来,借此表现自己的情感、理性力量和信仰,在不放弃自我尊严和独立性的前提下,实现自我并达到自由。“我要认识支配个人生活的规律和社会规律,也就是人在社会生存中的规律。”弗罗姆找到了自己在社会中生存的规律。我们不会因为他寻找的道路存在着个人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而完全地否定他在此领域中所做出的重大贡献。这也许正是弗罗姆如此执着地企图引起我们对自由话题重视的原因。(梁丽明)《苏菲的世界》[挪威]乔斯坦·贾德著萧宝森译,作家出版社出版。当我急切地渴望向你们描述苏菲的世界——可以隐藏可以展示的人的神秘世界时,我更愿意再一次的讲述一个让我久久思索的故事,向你们,向所有人。也许,你们当中的一些人早已明白这个故事的真谛,这不是由于你们曾经阅读过、听说过这个故事,而是因为许多人或许已经寻找到或明白了故事中主人公的选择:为什么苏格拉底在真理和死亡之间,有勇气地直面后者,而去追求前者。苏格拉底是第一个在雅典诞生的哲学家。他从未留下任何有关哲学思想的文字,但他却是对欧洲思想影响最重大的人物之一。公元前399 年,他因“宣扬新的神明,腐化青年人”的罪名,在500 人的陪审团的投票表决下,以极微弱的票数之差被定以死罪。尽管苏格拉底诚恳地向陪审团保证他所做的每一件事,完全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和幸福。不久,苏格拉底以在友人面前服毒的方式,最后一次从容地完成了对信仰和真理的无条件遵从。苏格拉底有没有第二种选择?苏格拉底为什么一定要遵守众人的裁判而不采取极端的方式挽救生命?你愿意对像苏格拉底一样的人或更多人的行为进行思考和提问吗?《苏菲的世界》,在浮躁和喧嚣的现代社会,为你提供了一个严肃思考和享受思考的乐趣的哲学天地。一位神秘的导师,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引人遐思的知识世界,还有许多似真似幻的梦想..你可以像小女孩苏菲一样,如此目不暇接地漫游在丰富的哲学天地里;也可以兴之所致,随意、偶然地与某位沉思者相遇,被他的理性光芒射中心扉;甚至可以大胆的怀疑、批判你不信服和不认同的思想和理论。怀疑一切,理性地批判一切,是许多哲学家信奉的学术真理。也就是说,你根本不用惧怕那些曾站在我们面前的哲人们。实际上,他们艰难的思考,归根到底,正反映着人类的思想从天真的童年阶段不断推进到更高的理性阶段的漫长历程。人类走向成熟的理性道路,需要许多有志者勇敢地向时间和权威挑战。“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凡此种种,这些向苏菲和你们提出的问题,难道不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愿意关心的吗?哲学实际上正是思想者试着用最好的方式来回答最简单、最基本的问题。提出这些问题可比回答它们容易得多。你可以自信地拥有个人的答案,但是,读一读哲学家们和其他思考者的看法,关心一下这个世界上除你之外的别人的想法,或许可以让你试着用另一种眼光来看待生命和世界,可以帮助你更系统、更理性地建立起自己对万物的观点。也许在未来,你会拥有一部新的、自己的《苏菲的世界》。“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不,我们并不认为苏格拉底真的像他宣称的那样,是一个一无所知的人。他并不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孜孜不倦,渴望认识自身和世界,丰富自己和他人心灵,永不言满足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所代表的人生,恰恰唤醒了我们内心深处对生命的不由自主的敬仰和对人类未来永不停止的询问和关怀。只有凭借内心的真诚和理性的勇气,我们才可能寻找到关于生命和未来的真正答案。(梁丽明)《思想家——当代哲学的创造者们》布莱恩·麦基编,周穗明、翁塞松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哲学内容在电视屏幕上能够展示些什么呢?这是一个困难的问题。在一些专业电视工作者们的脑海里,这个问题与他们电视制作的中心原则是冲突的。因为历来电视节目的编制,遵循的是“形象化”的原则——动态的画面、调动观众热情的内容、声形俱备的叙述,大家都喜欢这样的节目。而在电视里驾驭一个抽象的主题,制作一个严肃的哲学节目,并达到成功,这对许多电视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布莱恩·麦基与他的同仁们却做到了。1978 年英国广播公司(BBC)播放了15 集电视系列节目,由麦基做主持人,邀请十几位著名的西方哲学家在节目中与广大观众见面、讨论,使大量新老观众变成哲学探讨的直接参与者。这种在电视中进行哲学对话的形式,引人注目,受到极大欢迎。《思想家》一书则是在这个非常成功的电视系列节目的基础上推出的。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那些西方哲学流派的创始人和主将怎样简洁凝炼地将玄奥的哲学观念传达到普通观众的心中,他们怎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地应付主持人的多方诘难。这使我们想起苏格拉底曾经为证实神谕,如何向一个又一个享有智慧声誉的人诘难。麦基当然不是苏格拉底,他是这场严肃的哲学讨论的穿针引线之人,在思想家与普通的哲学爱好者之间搭起一座可以交流的桥梁。他不断地提问,只是为了让思想家们能够最直接、最完善地表达他们自己的最重要的哲学思想。在这样的对话语境中,他们也必须经受住比以往的哲学对话更尖锐、更直接的挑战。尽管麦基的节目,是以观众不具备哲学知识为前提而制作的,但他还是在总体上力求提供一个当代西方哲学的“最重要生长领域的总画面”。当代西方哲学有地位的思想学派,如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语言分析学派,哲学学科的某些相对独立的分支,如道德哲学、政治哲学、科学哲学等等,以及这一切思想的哲学背景知识,都或多或少地介绍到、讨论到。当代西方哲学,由于流派众多,处境迥异,出发点不一,要认识和探讨它,确是一项艰辛的工作。而麦基的这本“与哲学家交谈”的对话汇编,不仅使从事专业研究的读者获得思想家们的“第一手资料”,也因其形式的独特、内容的可读性强,较之多数的哲学论著更令读者印象深刻。《思想家》,是哲学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如果你还从未接触过当代西方哲学家们的思想和著作,那么,试着接受麦基的引导,也试着进入他们对话的情境,或许你会获得许多耳目一新、终生受益的知识和启发。(梁丽明)《理想的冲突》[美]L.J.宾克莱著,马元德等译,商务印书馆出版。有句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读到一本好书,倒可以说胜过读十本八本平常的书。当人的年龄达到一定的阶段时,不再愿意老有人或老有一种声音在支使自己,告诉你应该这样做而不应该那样做。也许,在幼儿园、在小学里,没有了支使往往不知该怎样做才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小时候的那种心理正好被反过来:反对、讨厌支使。对于书的选择也是这样,要是翻到一本尽是说教的书,说不定会不屑一顾。不支使人的书,它肯定是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和读者交流,娓娓而谈,不轻易下结论,更多的是提示。《理想的冲突》便是如此。作者知道,他谈论的话题已经超过了幼儿、小学的年龄层次,甚至少年这一对象他也果断地排除了,他要交流的是青年以上年龄的人,因此,他没有语重心长,即使谈论到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他也没有引导、规定,尽管他对某些内容在加以肯定或否定。好多的时候,他把各种观点提出来,似在与读者一起商讨:我认为这样,你觉得呢?正因如此,《理想的冲突》时时从一个方面转到另一个方面,这种转换是看问题的转换,而不是做学术的炫耀或玩弄,这种转换使读者能够了解问题的方方面面,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读者的思索能力。比如,在谈到相对主义价值观时,作者列举了在这种观念下的某些行为,例如,由于抱着“所有的价值都是相对的”,也即对与错永远是相对的,那么,必然会出现“如果我以不同于你的方式去‘得到快乐’,那你就没有权利反对我的行为”的情况,用这种观念作为人生的准绳,必然有人担心会出现价值的虚空、荒谬,出现严重的冲突,社会可能陷入混乱。但接下来的分析,作者把目光进行了转换,相对主义价值观从一种带有严重缺陷的观念在另一种态度审视之下成为一种具有进步意义的观念。因为在相对主义价值观之下,“它要求每个人作严肃认真的努力去选择他认为对于他个人、对于全社会都是最有意义的那些价值”。相对主义价值观变成“一种解放的力量”。这种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并不矛盾,相反,由于作者对同一问题的多角度思考,倒给读者许多有益的启示。《理想的冲突》有许多精彩的理论分析,但它并非是一本纯理论性的书,它的理论分析是建立在对马克思、弗洛伊德、尼采的评价之上的。这些人物的思想观念一直在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他们的影响力度更强大,所以,跟随着《理想的冲突》与宾克莱交流一番,我们将会与这些伟大的思想家更接近一步。(梁启谈)[提要书目]《思想录》[法]帕斯卡尔著,何北武译,商务印书馆出版。“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帕斯卡尔一方面以理性批判一切,尊崇理性的力量,同时又指出理性本身的内在矛盾和界限。他主张从两极观念的对立入手,考察人性,以及世界、人生、社会、历史、哲学等问题。《狄德罗文集》王雨等编译,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狄德罗最辉煌的成就是主编了《百科全书》。但他的哲学思想对现代人依然充满吸引力,因为其哲学不仅开创一代先河,而且他“是个生气蓬勃的学者和伟大的演说家”,希望引发人类心灵的一场革命。《叔本华论文集》[德]叔本华著,陈晓南译,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心灵的一一位自命不凡的哲学家,他忧郁、悲观,充满许多愤世嫉俗的奇想、奇事、奇行。在世时,他的哲学整整沉寂了30 多年,终于,他像一个从长期艰苦的斗争中凯旋归来的英雄,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崇拜、敬仰。狂傲不羁的存在主义先驱者尼采宣称:“他让我有勇气和自由的面对人生,因为我的脚发现了结实的地盘。”叔本华在此书中,的确可以让我们一睹他那独特的文体和幽默的语言,以及他独树一帜的“意志哲学”——这是通向幸福的“生的智慧”。《查拉斯图拉如是说》[德]尼采著,尹溟译,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本书是尼采最负盛名的著作,副题是“为一切人而不是为一人的书”。尼采作为现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在此书中,他用富有诗意的散文笔调,向他的门徒和人民传播他内容广泛的学说。“上帝死了”,“上帝死于对人的同情”,并主张“人性是应当被超越的”,这些令人震惊的宣言,并非哗众取宠,只要你深深地读下去,便会发现包含其间的人生哲学的精义。《动机与人格》[美]马斯洛著,许金声等译,华夏出版社出版。深地读下去,马斯洛率先创立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史上的“第三思潮”。他提出每个人必须被满足的需要层次,其范围从基本的生理要求到安全、归属、爱、尊重、乃至自我实现。满足了最高的心理需要的人,是真正健康的人,是人格得到充分整合的自我实现的人。《里尔克如是说》[德]里尔克原著,林郁编,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实现的“在时间的岁月中永远没有自己的故乡”,诗人里尔克如是说。里尔克首先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但并不是只有哲学家才能对人类命运进行深切、纯粹的思考。从其中你会不由得感叹一个诗者灵魂的美与力。《少女杜拉的故事——一位歇斯底里少女的精神分析》[奥]弗洛伊德著,文荣光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一位聪明可爱的18 岁少女是这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的主角。作者利用她神经质的举动、她的自白及梦的内容的线索,来探索少女的心灵奥秘。这同样是一部惊世骇俗的学术著作。《梦的解析》[奥]弗洛伊德著,赖其万、符清孝译,作家出版社出版。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中,关于梦的研究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此书中,弗洛伊德创建了他自己的一套非常系统的梦的理论。书中引用了大量的释梦资料,多少使枯燥的文风得到调剂。《人生的亲证》[印度]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著,宫静译,商务印书馆出版。“人的一切重要言论不是通过词句而是通过精神来判断的——这是在历史中伴随着生命的成长而呈现出来的精神。”而我们却只有通过源于伟大心灵体验的有生命的语言,接近着一个民族的伟大的灵魂,和一个伟大的心灵的内核。这是泰戈尔对他所尊崇的奥义书诗篇和佛陀精神的阐释,也是我们所热爱的诗人对自身哲学思想的再叙述。《生命的悲剧意识》[西班牙]乌纳穆诺,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爱的诗人对自作为一个哲学家,乌纳穆诺所关心的既不是语义界定与概念分析,也不急于构建一套深思熟虑的哲学体系,而是在于透过知性与情感的全面观照,直接面对生命的情境:矛盾痛苦的生命和生命的悲剧意识。而要突破人与生俱来的绝望意识,人的灵魂必须具有无限向上的精神高峰,人只有通过炽热狂烈的、不顾一切的献身行动,才能获得极度充实与完满的人生境界。《生活·境遇——萨特言谈、随笔集》秦裕等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如果要重新追寻当代青年精神成长的轨迹,或者勾勒现代中国思想史的话,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潮的冲击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他对生活、社会、人类的生存状态的探讨具有强烈的参与感,他那直率、毫无保留的见解强烈地撞击着所有的生存者。《有为与无为》[德]迪特马尔·米特等编,周懋庸等译,三联书店出版。,作者从人和神、人与自然、科学与人类、善与恶、思与行等关系中去论及有为和无为。他强调,不应因有为的消极而放弃有为。希望总是存在的。人的理性、责任感和道义感使有为成为我们信念中的必然。“人生而为有为,犹如鸟之生而为飞翔?”《无穷的探索——思想自传》[英]卡尔·波普尔著,邱仁宗、段娟译,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反映作者的一生,是讲他的学术思想如何发生、发展、变化的传记,对于研究和批判他的思想的学者以及所有对他学说感兴趣的人,这本传记是应读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德]康德著,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著名哲学家康德的一部名著,是他在75 岁高龄才完成的,在本书中他把道德的纯洁性和严肃性提到了首要地位,人之所以有尊严和崇高并非因为他获得了所追求的目的,满足了自己的爱好,而是由于他的德性。《情爱论》[保]瓦西列夫著,赵永穆等译,三联书店出版。了自己的各民族的文学都热烈而优美地赞颂过人类爱情的巨大力量。爱是人类精神深处一种最本质的冲动。“爱就是成为一个人”(费尔巴哈)。哲学应该在研究人类生存的这种崇高的感情形式的本质、社会职能方面做出贡献。《现代西方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夏军著,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文阐述了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历史发展、基本特征、主要范畴,分析了西方几种哲学流派,康德、叔本华、尼采、萨特等人思想的非理性主义特征,并揭示了非理性主义思潮对西方文化、社会生活的影响。《摇篮与墓地——严复的思想和道路》陈越光、陈小雅编著,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严复率先放眼世界,以其译著给沉闷的国度注入一股清新的空气,曾振奋了整整一个时代。然而,以孔孟之道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既是滋养他成长的摇篮,又是笼罩在他墓地上空的阴霾。《庄子浅注》曹础基著,中华书局出版。研究中国哲学,不能不读《庄子》;研究中国文学,也不能不读《庄子》。鲁迅先生说过:“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不过,《庄子》虽然应该读却不容易读,相比之下,曹础基先生的《庄子浅注》可算是一部较好的读《庄子》的入门书。(本部分提要书目由李咏梅、梁丽明、黄伟林撰写)历史[综合导读]读史使人明智。培根的这句名言激发了许多人对历史的兴趣。然而,大多数历史著作却因为其板正的面孔、枯燥的叙述使人们不得不远离它们。在这些书籍中,历史只是一堆与我们毫不相关的陌生材料,一堆毫无生气的没有体温的远古化石。我们满怀期望地打开它,却被它败坏了胃口。我们满以为它会使我们聪明,结果却被它弄得麻木不仁。当然,在浩瀚无边的历史著作中,也有一批令读者耳目一新、为之振作的好书。如果需要举例,我想首推《史记》。前人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个说法似乎只注重了《史记》极富诗性的一面。而在我看来,《史记》的绝妙之处在于它没有把一个个历史人物仅仅当作历史的遗迹,而是将他们还原为一个个活生生血肉丰满的人。任何一个读过《史记》的人,都会在心里永远留住陈涉、项羽、刘邦、韩信、张良这些人物的音容笑貌、精神气质。他们是伟人,而非完人,有伟绩,亦有缺陷。司马迁不仅拥有对他们的崇敬,也怀抱对他们的明察和惋惜。当然,我也推崇如美国历史学家房龙所写的一系列通俗历史读物。房龙的妙处在于他把历史这种专家之学高度通俗化了。历史中蕴含的智慧不再只是上流人物的专利,而开始在更大范围的读者群中流通。历史改变了它艰深陈旧的面貌,向日常生活发出亲切的笑容。人类历史源远流长。相应地,优秀的历史书也举不胜举。《资治通鉴》、《希腊波斯战争史》(希罗多德)、《路易十四时代史》(伏尔泰)、《历史哲学》(黑格尔)等都是历史学界有口皆碑的好书。读这样的历史书,能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读史使人明智”这句话的份量。读史书如同读其他学科的书一样,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初不妨从通史入手。在如今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读一读世界通史,对我们了解整个世界的面貌,各个国家的来龙去脉,自然很有好处。作为一个中国人,读一读中国通史,也会使我们对今日中国的现状,有一个颇具深度的认识。读通史的方式不妨是通览,重全局而不必在细节上过多纠缠。有了读通史的经验,则可以开始读专史、国别史、断代史。专史指的是某个专门问题的历史,国别史指的是某个国家的历史,断代史指的是某个时代或某个朝代的历史。选择不同问题、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历史著作,不妨凭着自己的思想兴趣。关心经济者不妨读一读经济史;想更深入地了解美国,不妨读一读美国史。漫长的人类历史上,总有一些时代会令人特别感兴趣,如古希腊罗马时代,如春秋战国,如文艺复兴,如二次世界大战,等等,有关这些时代的史书不胜枚举,不妨择善而读。史有史料、史识之分。好的史书,应该史料真实丰富,史识深刻独到。好的读史者,自然也应该既重史料,也重史识。史料丰满着知性感觉,史识指引着思维方向。当然,史书若能在史料、史识之上还有史趣,那就更能使读史者兴味盎然,不忍释卷了。(黄伟林)[导读书目]《人类的故事》[美]房龙著,刘缘子、吴维亚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房龙1913 年开始写书,1921 年写出《人类的故事》,一举成名。所以说,《人类的故事》是房龙的成名作。房龙这部成名作影响了几代中国读者。历史学家曹聚仁曾多次叙述自己读这本书的经历:“有一回,在真如车站等车,从南新书店买到了房龙的《人类的故事》;这部书,一直就从真如看到了上海北站,又从北站看到了家中,从黄昏看到了天明,看完了才睡觉。这是我认识房龙之始,一直便成为这位自由主义者的信徒!这件小事,对于我的一生,影响非常之大;本来我立志要做康德,后来一变而有志于成为房龙了!”“这五十年中,总是看了又看,除了《儒林外史》、《红楼梦》,没有其他的书这么吸引我了。我还立志要写一部《东方的人类故事》。岁月迫人,看来是写不成了;但房龙对我的影响,真的比王船山、章实斋还深远呢?”林谷先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被录取的大学生,就读于南开大学外文系。当时他的老师就向他推荐了《人类的故事》。他深感此书“不仅文字浅显易懂而且读起来兴趣盎然,不忍释手”。1988 年三联书店又出版了《人类的故事》的中译本,不到10 年重印7次,发行量近10 万册。由此可见,《人类的故事》在20 世纪上半叶、中叶、下半叶都广泛地影响了中国读者,堪称历史通俗读物中的经典。房龙自称此书“讲的是全人类的故事,不仅仅是欧洲人或西半球人的故事”。但是,通览全书,我们还是可以认定,此书基本上是一部“西方的人类故事”。房龙是一个历史学家,对西方历史博览精熟。除了对早期两河流域东方文明作简明的概述和穿插中间的关于佛陀、孔子、穆罕默德等东方伟人的简介外,《人类的故事》对西方从古希腊到古罗马,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从法国革命到世界大战的历史作了详细的叙述。从中,我们不仅能对西方的文明历史有相当清晰的粗线条了解,而且,也会对我们听过许多却不甚了了的西方历史现象如骑士制度,十字军,宗教改革,重商主义有更深入的认识。本书写的是人类历史,却以《人类的故事》为书名,恰好体现了房龙写作的特点。房龙用叙述故事的方式写历史而赢得广大的读者,这一写作秘诀早已为人所知。郁达夫就曾说过:“房龙的方法实在巧妙不过,干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的一写,无论大人小孩,读他书的人,都觉得娓娓忘倦了。”“房龙的笔,有这一种魔力,但这也不是他的特创,这不过是将文学家的手法,拿来用以讲述科学而已。”然而,尽管秘诀早已公开,但通晓历史者却鲜有房龙这番文学功力,缺乏房龙那种对历史细节烂熟于心从容道来的描述能力。更何况,《人类的故事》不仅体现了历史和文学的结合,同时还渗透着房龙思想的魅力。在房龙眼里,历史好比“时光老人”在过去年代的无数领域中间修筑起来的巨大的“经验之塔”,他自认为《人类的故事》是一把“打开历史之门的钥匙”,他这样对广大青年读者说:“纵览围绕我们四周的光荣历史,便能使我们获得新的胆量,在我们回到日常工作中去之后,将会勇气百倍地面对遇到的各种问题。”这充满智慧的思想自然成为广大读者攀登历史之塔俯瞰现实大地的精神动力。(黄伟林)《发明的故事》德博诺编,蒋太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好书是各种各样的。有的书好是因为它表达了某种深刻而又有创见的思想,有的书好是因为它显示了某种高雅而纯正的趣味。绝大多数好书都有一个作者。是作者,而不是编者。我的体会是,大多数编者编成的书,往往是不尽如人意的。也有例外。我学过好几种英语教材,教材往往不是一个人写作的,更多是某个人编成的。在我学过的多种英语教材中,我最心仪的就是《新概念英语》。这套教材选收了数百篇英语短文。除了拥有其他优秀的英语教材的大多数优点外,我觉得《新概念英语》最妙的是编者选文的眼光。这些由几十个单词或至多几百个单词组成的英语短文,是那么简洁、漂亮、隽永。阅读这些短文,不仅能学到英语,而且能体验到英语的文化魅力和性格魅力。读《发明的故事》的时候,我又产生了类似的感觉。这本书介绍了300多种人类历史上重要的发明:它们是怎样产生的?是谁作出的?对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编者德博诺宣称:“本书不是技术史,而是关于具体的发明和发明家的故事。”全书40 多万字,介绍300 多种发明。每种发明独立为一篇短文,长约1000 多字,短则三四百字。在这极其简约的文字中,却包含了极其充实、饱满,既有深刻思想,又有健康情趣的内容。耳听是虚,眼见为实。我们不妨读其中一篇发明故事。检眼镜检眼镜发射出一种狭窄的光束,光束穿过眼睛的瞳孔,照亮后面的视网膜。检眼镜由精选的若干微型透镜组成,这些微型透镜把受检查者的视网膜聚焦在观察者的眼前。根据眼睛内天然透镜系统的“强度”或曲率选择透镜。只用检眼镜,不用其它的任何东西,观察者就能知道眼睛的近视程度和远视程度。由于视网膜在人体中所处的位置,很容易在视网膜上详细地检查微血管,从而诊断出许多影响血管的疾病(如糖尿病和心脏病等)。检眼镜是英国人巴贝奇于1847 年发明的。他曾制造出一台机械“计算机”。他把自已发明的检眼镜交给一个作外科医生的朋友,叫他试一试。可是这个头脑迟钝的家伙却把它束之高阁,使巴贝奇丧失了发明检眼镜的荣誉。此后不久,在1851 年,赫姆霍尔兹独立地发明了一种不同的检眼镜,并在医学界得到了应用。古尔德全文300 多字,讲明了检眼镜的原理、功能、发明史话和影响。我想象不出还有什么更简洁的方式表达这些内容。编者德博诺为每一类发明都写了《小引》,检眼镜属于卫生类。在卫生类的《小引》中,我们读到德博诺关于上面这篇小品文的议论。他认为,这个发明史话说明了关于发明创造的三个基本原理:一个有发明头脑的人,常常在一些不大相干的领域有发明创造;发明家们可能在大致相同的年代独立地发明相同或相似的器件;一项发明即使完美,也有可能被埋没,除非发明家或其他的人决心为之奋斗到底,让全世界都知道它的价值。把德博诺的发挥和古尔德的文字比较琢磨,我们可以认为这是真正的微言大义了。写好一本书与作者的功力相关,编好一本书与编者的素养相联。《发明的故事》之所以成为一部好书,自然离不开编者德博诺关于发明的思想。德博诺认为:“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类脑子里的思想更重要。人类的成就是建立在人类思想的基础上的。发明之所以引人入胜,是它常常使我们看到,历史上某个时候的某人头脑中的思想,是怎样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正是因为具有这种思想的光芒,这些发明故事才能显影出技术之外的意义。比如,印刷术具有人文主义和公开性,在商业上颇有活力,能够开拓人们的眼界,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又比如,火药的发明结束了中世纪世界各国的封建制度。技术与人文的关系是如此微妙绵密,知识和趣味的交汇又那么水乳交融。《发明的故事》应该使我们许多图书的作者或编者汗颜。它的广博深邃,透彻有趣和精致细腻不仅体现了编著者博与专合为一体的通才素质,而且体现了编著者对文化事业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黄伟林)《宽容》[美]房龙著,迮卫、靳翠微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后,“宽容”成为中国大陆文化界一个颇为流行的词汇。回想起来,或许与三联书店出版房龙的《宽容》一书有关。三联书店1985 年9 月正式出版《宽容》的中译本,到1996 年3 月,已印刷9 次,印数达30 多万册。可以想见,20 世纪最后的10 多年,《宽容》一书在中国大陆文化界有着怎样的影响。《宽容》是一部叙述人类思想发展历史的书。作者对“宽容”一词的理解基本上与《大英百科全书》相同:“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不过,房龙对宽容的认识并未停留在这样一个笼统的层面,他明确地区别了“个人的不宽容”和“官方的不宽容”。房龙认为:“个人的不宽容只能以自由国家的大多数公民不介意为极限,不得超越。然而官方的不宽容却不然,它可以权力浩大。”房龙认为:“官方的不宽容一旦胡乱发起脾气,便可以置无辜的人于死地,也从不做任何反悔补救之事。它不要听任何辩解,还求助于‘神灵’来支持自己的决定,花言巧语辩解一番‘天国’的旨意,似乎打开生存之谜的思想是刚刚在大选中获胜的人的独有之物。”《宽容》谈论的“不宽容”实际上就是“官方的不宽容”。房龙叙述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实际上就是叙述人类怎样通过流血牺牲突破官方思想方面“清规戒律”的历史。应该说,房龙的这种谈论还是有局限的,因为许多不宽容并不仅仅属于官方,还有文化的因素。在这个维度的历史中,我们看到了苏格拉底。他坚持认为:“世界上谁也无权命令别人信仰什么,或剥夺别人随心所欲思考的权力。”他还说:“必须拥有讨论所有问题的充分自由,必须完全不受官方的干涉。”苏格拉底放弃了以放弃自己观点为前提而获释放的机会。他坚持自己的观点,并以生命殉了自己的信念。蒙田、布鲁诺、斯宾诺莎、伏尔泰、莱辛、汤姆·佩恩等一系列房龙心仪的历史人物,也在争取思想自由,创造宽容环境的舞台上轮番登场。当然,房龙不仅描述了思想斗士为宽容而战的历史,而且也分析了“不宽容何以产生的原因”。房龙认为“不宽容”可以分为三种:出于懒惰的不宽容,出于无知的不宽容和出于自私自利的不宽容。区分三种不宽容的类型同时道出了三种不宽容的原因,那就是懒惰无知与自私自利。最后,房龙进一步强调:“恐怖是所有不宽容的起因。”以大量历史材料为依据,房龙说:“无论迫害的方法和形式是什么,它的原因都来自恐惧,它的集中表现可以从树起断头台的人和把木柴扔向火葬柴堆的人的极端痛苦的表情中看得一清二楚。”无论“不宽容”有着怎样“合理的理由”,甚至它可能是“老百姓自卫本能的一种表现”。但是,房龙的《宽容》却是一部不折不扣主张思想自由,赞美对异见的宽容,谴责反动分子镇压异端的思想启蒙著作。所以,房龙才会饱含深情地引用先哲的话:“为什么,我们异教徒与基督邻朋不能和平相处呢?我们仰面看到同样的星辰,并肩走在同一块土地上,住在同一苍天覆盖之下。每个人自己选择寻求最终真理的道路又有什么关系?生存的奥妙玄机莫测,通向答案的道路也不是只有一条。”“统治者还是以容忍一切信仰为好,因为只有宽容才能防止公众冲突。宽容乃神圣之道,上帝自己已经明确表明容忍多种宗教的意愿,上帝能够独自辨明人类用以理解神圣玄机的方法。上帝欣赏对他的形形色色的崇拜,喜欢基督徒的一种礼仪,也喜欢希腊人和埃及人的其它礼仪。”基于这样的认识,房龙才会乐观地表示:宽容一统天下的日子一定会到来。(黄伟林)《论英雄和英雄崇拜》[英]托马斯·卡莱尔著,张志民、段忠桥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论英雄和英雄崇拜》实际上是托马斯·卡莱尔的6 个演讲,6 个演讲分别以评论他心目中的各方面的英雄人物为核心,在评论的过程中阐述他十分个性化的观点。有一些观点十分精彩且于我们有益,比如他说:“对于这些伟大人物,无论你以什么方式同他们接近,他们都是你有益的朋友。”有一些观点则需要我们加以分析,诸如“从根本上讲,(世界历史)也就是伟大人物活动的历史”,“整个世界历史的精华,就是这些伟大人物的历史”。再有一些观点,在现在看来已属于糟粕,比如他认为,决定历史命运的是一种神圣理念,只有英雄才能理解,并将它传给芸芸众生。之所以强调这本书中的各种观点的可接受性,是因为托马斯·卡莱尔的这些演讲充满激情,滔滔不绝,一不小心,读者就会被他的激情、他的充满导向力的言词所挟持,使人陷入其中,失去自己应有的思考。英国人的祖先是海盗。富于创新与冒险成为英国民族沉淀下来的文化习惯,卡莱尔的演说十分精彩地表现了英国民族的思维与表述方法。他前所未有地把神话英雄、教士英雄、诗人英雄、帝王英雄等等纳入他的标准之下加以评论,这就表现了作者的创新;而他论英雄,并未像我们平常所读的英雄人物的书,大谈特谈他们的历史与业绩。托马斯·卡莱尔有时以真诚来评价他的英雄,有时候以智慧来衡量他的英雄。这也是一种十分大胆的尝试吧。因为标准的不统一,加上他以一种道德的眼光来看待英雄,帝王英雄拿破仑在托马斯的心中平淡无味。作者100 多年前的观点,要我们现在全部去接受它,并不是我们阅读此书的主要目的。《论英雄和英雄崇拜》不乏真知灼见,但也不少时代的局限性。我们不应该只为那些打动我们的观点所激动。那些阅读时的语言感受,即作者汪洋恣肆的表述,无拘无束的思维和海洋般澎湃的表达能力,跟作者的真知灼见一样于我们有益。(梁启谈)《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著,舒昌善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个人的往事,特殊的经历,会像河水似的在那些沉浸在记忆之河的人们的心底流淌。可是,漫长的岁月里有多少时刻是值得记忆的呢?有时候,宝贵的时刻也是难于记忆的,只有再亲身经历它你才能重新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这对个人的生活或许是无足轻重的。而人类历史上每一个真正具有世界意义的时刻——一人“人类的群星闪耀的时刻”的来临(“我之所以这样称呼这种时刻,是因为它们宛若星辰一般永远散射着光辉,普照着暂时的黑夜”),却往往会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整个人类前行的进程。它们的决定性影响超越狭隘的时间、地域,它们的表现充满着不可捉摸的戏剧性,它们自身蕴含的意义,如星辰,在人生的大背景下,令任何一个作家在静夜中只有默默地仰望。因此,茨威格“丝毫不想通过自己的虚构来增加或者冲淡所发生的一切的内外真实性,因为在那些非常时刻历史本身已表现得十分完全,无需任何后来的帮手。历史是真正的诗人和戏剧家,任何一个作家都甭想去超过它。”茨威格只能遵循于真实的原则,重现历史上那十二个撼人心弦的重要时刻,而这也是他称这十二篇作品为历史特写,而非历史故事或历史传奇的原因。茨威格在《夺取南极的斗争》中,抒写英国人斯科特南极历险虽败犹荣的悲壮一幕后,他的结束语就是这样敬献给读者的:“一个作家只是有时候去创作它们,而生活创作的悲剧却要多至一千倍。”是啊,从拜占庭的陷落到滑铁卢的一分钟,从谱写出《马赛曲》的“一夜天才”鲁热的潦倒到“黄金国”主人苏特尔沦为乞丐,从陀思妥耶夫斯基绞刑架上的“奇遇”到托尔斯泰晚年矛盾而不可自拔的精神困境,从看到过两个大洋的“人类的第一双眼睛”的巴尔沃亚到乘坐火车犹如“炮弹”驰回俄国从而震惊世界的列宁,其间,人类自身展示的是怎样一幅幅惊心动魄又如此沉浮难料的历史画卷。——人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单一体,由人创造的历史更是万象纷呈。很难想象真正的作家通过矫饰历史和英雄,让迷惘不堪的幻象掩盖真实。的确,茨威格善于运用文学的各种艺术手段:气氛的渲染、环境的烘托、心理的刻画、画龙点睛的议论、多变的叙述形式(如《逃向苍天》的戏剧形式、《英雄的瞬间》的叙事诗形式..),这使他在十二篇历史特写中自如地描绘各种栩栩如生的人物、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而这一切,都无损于他记录历史所表现出的一种突出的作家的崇高意识,一种令人钦佩的对历史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而晚年,这种深藏在这位犹太作家热情的生命里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导致他在面对祖国被蹂躏、情感被践踏、责任被剥夺的时代困境和个人困境时,却不堪忍受个人的软弱无力和黎明前的黑暗。于1942 年2 月22 日,在里约热内卢附近的一所宅邸里,与他的妻子自杀离世。“..我向我所有的友人致意!愿他们度过漫长的黑夜之后能见到曙光!而我,一个格外焦急的人先他们而去了!”这一颗文坛上的星辰,黯然地落下。(梁丽明)《与世界伟人谈心》[美]房龙著,常绍民等译。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一个杰出的作家会拥有一批属于他的忠实读者。我们可以称这些读者为这位作家的迷。房龙不是一个小说家,但他的著作常常具有小说那样引人入胜的魅力。许多读者只要看到房龙的书,就毫不犹豫地购买,手不释卷地捧读,这种人可称为房龙迷。曹聚仁是房龙迷,郁达夫是房龙迷,《飘》的译者傅东华大概也是一个房龙迷。曹聚仁因《人类的故事》而迷上房龙,郁达夫因《上古人》而钦佩房龙,傅东华则是因《房龙名人传》而推崇房龙。对《房龙名人传》这本书,傅东华曾说过这样一番话:这书的成功,实也非侥幸。因为从来的历史书,总无非是个骸骨陈列所,没有不叫读者沉闷的,房龙却能使幽扩中的骸骨起来跳舞,而用二十世纪的人本主义的火炬将已埋葬的文化分明烛照起来。从这一点而论,房龙实曾在学术上辟了一条重要的途径。傅东华对《房龙名人传》的评价是中肯而贴切的。《房龙名人传》,顾名思义,自然是一部世界名人传记。事实如此,《房龙名人传》是一部世界名人的合传,但又不仅仅是合传。房龙采用了一种“招魂术”,他让上下几千年数十位历史名人一一复活,或单独或联袂来到他的客厅。他与这些历史名人共进晚餐,高谈阔论。于是,人们从《房龙名人传》里获得的,不仅有丰富多姿的历史事实,更有活灵活现的个性风采。房龙不仅表现了他对久远历史的谙熟,而且表现了他对人生人性的想象力。前往房龙客厅的历史人物大都是光芒四射,流芳千古的伟人。华盛顿、拿破仑、贝多芬、莎士比亚、孔子、柏拉图、安徒生、杰斐逊等。房龙一共举办了21 次周末晚宴,每次晚宴邀请一位或两位,偶尔则是一群历史人物。所以,《房龙名人传》就由21 章组成,每章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介绍客人一生事迹;二是具体描述宴会情景,诸如音乐、食谱以及人物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把早已进入坟墓的历史人物重新“召回人间”,在轻松优雅的晚宴上让他们展现个性,显示风采,甚至品评自己的人生。这实在是一个绝妙的构思,非房龙不能想出。常言说文史一家。在这里,房龙确实是把他文学家和史学家的双重才能发挥到淋漓尽致。他那枝生花妙笔,确实到了天马行空的自由境界。唯其如此,他才能在史料的疆场驰骋,在想象的空间跳跃;他才能与历史人物作开心的对话,会心的交谈。《房龙地理》为人们开拓了一个崭新的“地理空间”,因为房龙给传统的地理加上了历史和人的维度。《房龙名人传》也为人们开发了一个崭新的“传记空间”,因为房龙为历史注入了生命,为庄重注入了诙谐,把神圣遥远转化成了日常亲切,不可捉摸的历史伟人变成了招之即来,平易近人而又个性迥异的客人。读者不必再以顶礼膜拜的心情仰视这些人物,而可以如房龙一样以主人的身份与这些历史伟人作平等的谈心。或许,这就是译者把《房龙名人传》改名为《与世界伟人谈心》的立意所在。它的出版为房龙著作的中译本增加了一个新的品种。对于中国的房龙迷,这无疑是一份美妙的礼品。(黄伟林)《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黄仁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多读中国史书,容易养成一种以道德眼光衡量历史人物的习惯。这既与中国史书的写作重视道德评价有关,也与中国政体本身浓郁的道德色彩相联系。于是,在我们的心目中,很容易形成明君与昏君、忠臣与奸臣、清官和贪官这样一些道德上二元对立的观念,仿佛历史就是一部明君与昏君、忠臣与奸臣、清官和贪官的交替史、斗争史。杰出历史人物中有一人似乎看到了道德立国的局限,他三次下令求才,认为有品行的人不一定有才能,有才能的人不一定有品行。所以他征求的不在“笃行”和“守信”之士,即使“不仁不孝”,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就可提拔。这个人就是曹操,他的超越常规之举也使他出类拔萃,有所作为。不过,历史学家黄仁宇却这样评价曹操:“他虽看清传统道德不能拯救当日毛病,但他也不知放弃传统道德亦不见得能拯救当日毛病。”作为现代学者,黄仁宇的眼光自然更宽阔、更深邃。他缕析众多历史事件,进而指出:“这些事迹也使我们了解以道德作执政标准的危险。这也不是说道德本身不好,可以不要。只是人类性情复杂,道德名义后面的真相不可捉摸。”基于此样认识,他表示:“今日我们企图放宽历史的眼界,更应当避免随便作道德的评议。因为道德是真理最后的环节,人世间最高的权威,一经提出,就无商讨斟酌之余地,故事只好就此结束。传统历史家忽视技术因素的重要,也不能体会历史在长时间上之合理性,这都是引用道德解释历史,操之过急将牵引的事实过于简化所造成的。”以上引文均引自黄仁宇的《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这本书共33 章,从先秦孔孟讲到元代亡国之君元顺帝,加上最后一篇《大陆版卷后琐语》,对明清历史略加阐述,可以说构成了一部简明扼要,引人入胜,新见迭出的中国通史。为什么能新见迭出?在我看来,是因为黄仁宇开辟了两个崭新的视角,一为地理,二为经济。而这里的地理,也不仅指自然地理,更包含经济地理。以这样的地理眼光,黄仁宇才能得出这些结论:“足见光是治水一事,中国之中央集权,已无法避免。”“中国在公元之前统一,而且自嬴秦之后,以统一为正轨,实有天候和地理的力量支撑着。”“中国因赈灾治水及防虏的需要,在公元之前完成了统一,在政治上成为一种超时期的早熟。”这些观点,不仅新颖深刻,而且有详尽的材料和透彻的分析支撑,极有说服力。地理环境造就了中国的官僚体制,官僚体制又派生出道德眼光。黄仁宇通过对历史的考察,已然发现“中国官僚制度之下,皇帝是一切争端和是非的最高裁判者,即使对付技术问题,也必予以道德名义”。而站在现代高度,真要理清中国历史的千丝万缕,就必须走出道德决定一切的历史窠臼,注入技术的眼光。因此,黄仁宇反复强调,“我读中国历史尤其留心财政史几十年的经验”,“我个人长期研究财政与税收的情形”。正因为引进了这种经济技术的眼光,并深知现代化的来龙去脉,黄仁宇才能见人之所未见,一方面指出“中国在公元十一世纪已经在某些方面感受需要现代化的压力”,另一方面也证明:“中国的官僚主义,是亚洲大陆主体的产物。政治体系既要管束亿万农民,又要对付森林地带和草原地带的少数民族,就只能注重数量无法提高效率,不容易改变而成为一种轻而驾巧带商业性的组织。”简言之,“是一种极简单的中央极权体制无法支配一个逐渐带近代型的经济”。考察历史,正是为了启发今天。今天的中国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之中。也就是说,黄仁宇所阐释的历史问题尚未得到最终的解决。在《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的最后一页,黄仁宇恳切地谈到了他的希望:“中国既已在二十世纪几乎亘全世纪尽瘁于革命,动员三百万至五百万的兵力和强敌作殊死战八年,即已打破四千年的纪录,在人类史上也是仅见,土地改革规模之大,行动之彻底,亦超过隋唐之均田,其目的不在短时间的平等,而在给新体制一个合理的出发点。现在进入建设时期,应当能克服困难,使国家资本有民间经济作第二线和第三线的支持,在新世纪里成为一种稳定世界的重要因素。”这是黄仁宇的希望,也是每个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国20 世纪史的中国人的希望。(黄伟林)《改变中国》[美]乔纳森·斯潘塞著,曹德骏等译。三联书店出版。改变中国,这个标题有点耸人听闻。它似乎不太符合中国人喜欢恒稳的心理。好在作者乔纳森·斯潘塞并没有改变中国的意图。他只是叙述中国17世纪以来某个容易被忽略的历史侧面。尽管中国是一个特别重视历史的国度,每个中国人从小学到大学都要学习历史课程,但是,我相信,斯潘塞所讲述的这个维度的中国历史,对许多人来说都还算陌生。这个维度的中国历史是什么呢?是自明代以来西方人通过各种文化技术方式试图改变中国的历史。耶稣会传教士汤若望试图通过他的天文学知识影响明代皇帝,达到在中国传教的目的。新教传教团的伯驾则希望利用他的现代医学才能对中华帝国进行启蒙。这些忠实的信徒都在千方百计地使中国人皈依他们心中的上帝。华尔、戈登在中国近代史上臭名昭著,但他们仍然给当时衰败的清朝军队带来了某些西方的军事方法。赫德在中国的海关建设上可谓孜孜不倦,呕心呖血。丁韪良毕生执著于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傅兰雅通过大量的翻译把西方科学的全貌展示在中国人面前。胡美在风云变幻的长沙惨淡经营现代医院。托德在穷乡僻壤修路,治理黄河,造福人民。白求恩则以自己精湛的医术在中国救死扶伤,并为中国人民的解放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其他如鲍罗廷曾对中国最高当局产生过影响,陈纳德在中国找到了他的英雄用武之地,史迪威在中国既深受挫折也赢得了荣誉,直到20 世纪50 年代,上万名苏联专家在中国的科技领域大显身手。上述这些人物我们有的熟悉,有的陌生,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一生最重要的经历都与中国相联系。这些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们的根本动机何在?他们希望达到什么目的?他们付出了什么代价?乔纳森·斯潘塞回答了这些问题。他认为,这些人有的怀抱改善中国物质与精神状态的目的,有的则希望到中国大捞一把。他们企图以某种方式控制中国的命运,但他们最后还是认识到,这实际上是痴心妄想。总体而言,西方人将技术援助,作为意识形态输入的外包装,企图迫使中国一口吞下。但他遭到了拒绝。他们使中国更像西方的努力总是成为泡影。改变中国的想法是西方人的一厢情愿。然而,这并不等于中国就一成不变,闭关锁国。不管上述西方人怀抱怎样的目的,中国没有在意识形态方面使他们称心如意,但却成功地吸收了他们带来的西方技术。“日心说、历年说、外科学、经济计划学、工程学、现代大学、长距通讯、机械化战争说、核物理学,无一不被中国消化。”当历史行进到20 世纪60 年代,中国人首次成功地进行了热核试验,这表明:中国完全依赖西方顾问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作者乔纳森·斯潘塞是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其汉语名字为史景迁,按他本人的解释,取在历史学上景仰司马迁的含义。作为一个研究中国历史的专家,乔纳森·斯潘塞视角独特、立场客观,他的著作因此而具有材料新颖,立论公允的特点。不像一般西方学者在看待中国问题上容易失之片面,流于偏见。还有一点值得指出,乔纳森·斯潘塞虽然是历史学家,但他爱好文学,于是,他的历史著作不仅拥有历史的洞见,而且充满文学叙述的魅力。这种叙述历史的方式似乎也与司马迁相类似。在他的笔下,历史绝不是冷冰冰的大事年表,而是血肉丰满,个性盎然的人生体验。(黄伟林)《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费正清主编。原是《剑桥中国史》的第15 卷,分精装本与平装本两种,平装本分上、下两册。剑桥大学不仅闻名于英国,而且也为世界所共知。它创建于1209 年,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由于它的成就,在许多领域,它具有一种权威的意义。费正清以及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负责各章撰写的专家们,都是世界范围内的学术权威。我们面对《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实际上是面对双重权威审视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历史事实不会由某一个人来随意改变或加以臆造而改变它的本质,但对相同的历史事实,却可以有许多的视角因而有丰富的不同的理解和发现,这些理解和发现甚至会相反的。在我们习惯的思维中,历史都是属于过去的那一部分,它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成了静止不变的东西。这是对历史的误读,其实历史与我们眼下的生活同在,历史是生鲜活脱的东西,它出现于今天或者将来,有时候它以不同的外在形式出现,但它生命的本质却是永远的。这种感觉,在我们打开并一页页翻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时是那么强烈。撰写本书的专家,历史在他们的眼中是活的,或反过来说,他们把历史看作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存在。在这里,与国内大多数历史书所不同的,它没有严格的编年或分期,而是以历史的某一面目为中心,从这一面目去探求其内在的复杂而丰富的构造。如果对待历史仅仅只是忠实地记录,那么历史只会是静止的东西,离我们越来越远的东西。《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避免了这些,它虽然以忠实的记录来对待史实,但它并不是单纯地进行记录,它从学术的、政治的、文化意识的等等视角对史实进行记录,历史的记录由于进入了著者们的活的思想与思维之中,变得富有生气,加之著者治学功力的深厚与表述能力极强,译者翻译过程之中的再创造,使这部历史书读起来满眼风烟。著者们对史实的鲜活的解读使人应接不暇,读了前面,后面部分立刻成了读者急欲阅读的诱惑。有时候,我们对于某一部分的史实已了若指掌,但我们仍急于去阅读,那些诱惑已不是历史真相,而是著者们眼中的历史是怎样一个历史。这部史书似乎还给我们这样一个提示,面对历史就像面对《红楼梦》,一千个读者会读出一千个林黛玉,不同的人对待历史,就有不同的历史在其心中形成。从这一点上说,《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也是那些著者们个人的历史,它充满个性,富有色彩。但正像你不同意别人读《红楼梦》时对林黛玉的理解一样,读这部史书,我们也需要用自己的视角,用我们已经愿意接受的历史观点与之融合,使之形成活于我们自己心中的历史。只有这样,这些活的历史才会变成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有益于自己的人生。(梁启谈)[提要书目]《文明的历史脚步——韦伯文集》黄宪起、张晓玲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韦伯以他渊博的知识、独特的历史比较方法,对东西方主要国家几千年的文明史进行纵横全面比较,从而论述了以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基础,以路德教、加尔文教为精神支柱,以自由市场经济、资本核算为本质的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历史发展特征、趋势,并探究中国、印度资本主义未得到发展的原因。《走出中世纪》朱维铮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文讨论的对象,是从晚明到晚清的思想文化的历史。在作者看来,这个过程就是从中世纪到近代的历史的过渡过程。他称之为中国走出中世纪的过程。历史属于过去,审视却是常新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坚尼·布鲁克尔著,朱龙华译,三联书店出版。佛罗伦萨这座历史名城,在文艺复兴时期向人类奉献了米开朗琪罗等一大批杰出的艺术家的人文主义者,本书以深入浅出的文笔,介绍这座缔造光辉历史和伟大人物的城市。由此可知,佛罗伦萨产生文艺复兴有其必然性。《异端的权利——卡斯特利奥反对加尔文史实》斯·茨威格著,赵台安、赵振尧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后代将会迷惑不解,为什么在如此灿烂的黎明之后,我们还会退化回到昔米莱人的黑暗之中。”(卡斯特利奥)《中国大历史》黄仁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中国大历史这名词是由黄仁宇创用的,指的是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导引到中国历史研究里去,主要采用综合法和归纳法。本书从先秦写到当代,与以前史书不同的是,作者在写作各章时,更将前一时代所留下来的影响昭然指出,强调揭示历史发生的必然性。值得重视的还有,作者不仅注意阐释历史,而且注意推演未来,对祖国前途的关心,贯穿于全书字里行间。《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黄仁宇著,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出版。资本主义这个名目,在不同作家笔下会有不同解释。一个历史家所看到的资本主义,可能与一个经济学家所看到的资本主义迥然不同。14 世纪以来,世界中的大变动多数与资本主义有关。虽然资本主义不是引起战争、造成新旧国家分离并合的总原因,但是它牵涉广泛,在各种大规模事件中总有直接与间接的介入。本书为历史著作,它写的是一个历史学家眼里的资本主义。在书中,我们将看到资本主义的独特内涵,还将看到资本主义与晚近数百年世界历史的关系。《创造者》[美]丹尼尔·丁·布尔斯廷著,汤永宽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本书是美国著名文学派史家丹尼尔·丁·布尔斯廷的力作,是其《发现者》的姐妹篇。本书重现了人类三千多年的文化艺术成就,栩栩如生地描述了创造我们璀璨的文化遗产的杰出人物,介绍了人类世界的哲学、戏剧、文学、建筑、绘画、雕塑、音乐等等。创造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从金字塔的建造到佛罗伦萨大教堂优雅圆顶的设计,从但丁的《神曲》到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从酒神节的古朴仪式到现代芭蕾的优美舞姿,作者以其特有的典雅而富于魅力的笔触,深入而全面地探讨了人类的创造这一博大精深的主题。《发现者》[美]丹尼尔·丁·布尔斯廷著,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发现者》是《创造者》的姐妹篇。先有《发现者》,之后才有《创造者》。《发现者》讲述的是关于人类谋求认识世界和自身的故事,讲述的是人类对错觉——知识的错觉——的克服,人类正是在这种克服的进程中完善着对宇宙以及对自我的认识。本书出版后影响甚大,已被译成20 种文字。《历史研究》[英]汤因此著,曹未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影汤因比是20 世纪思辨的历史哲学的代表,曾被西方学者尊为“国际上的智者”。本书是汤因比最重要的著作,以分析各种文明的循环发展和衰落为基础。作者把人类6 千年的文明史分为26 个文明,而每一个文明都经历兴起、生长、衰落、解体和灭亡5 个阶段,认为人类20 多种文明中,绝大部分已绝灭,现尚存5 种文明,也大多走向衰落或解体阶段。《世界的中国观》忻剑飞著,学林出版社出版。本书的副标题是:近二千年来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史纲。作者以大量国外汉学材料为基础,描述了世界对中国的认识进程。要理解和解读中国文化之谜,离不开国外中国观的反馈信息。本书提供了大量的这类信息,为读者打开了一个理解中国的新维度。《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美]喻里森·索尔兹伯里著,过家鼎等译,解放军出版社出版。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美国革命的传奇是福吉谷。法国革命的传奇是摧毁巴士底狱。俄国革命的传奇是攻占彼得格勒的冬宫。中国革命的传奇则是中国红军的长征。作者认为20 世纪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作者用富有感染力的笔触描述了这个事件的始末及其深远影响。他认为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它所表现的英雄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个有十多亿人口的民族,使中国朝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未来前进。《史记》司马迁著,岳麓书社出版。《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中华民族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年来的历史发展的一部总结性的记录,对这一长时期的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斗争发展,作了概括而又详实的叙述。它不但是一部历史杰作,为我国史学纪传体奠定基础,而且是兼具异常丰富的思想内容的一部传记文学名著,更是一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宝贵的人类精神文化遗产。《剑桥中华民国史》(第一、二部)费正清主编,章建刚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原是《剑桥中国史》的第12 卷和第13 卷,由美国著名中国学专家、哈佛大学教授费正清主编。本书叙述的是1912 年至1949 年期间中华民国的历史,是国外学者对中华民国史的研究成果的结晶,不但为读者提供了广泛的资料,而且为读者提供了值得人们重视的历史研究的视角。《美国扩张与发展史话》[美]卡罗尔·卡尔金斯主编,王岱等译,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选译自美国读者文摘出版社1975 年出版的《美国史话》一书,主要讲述了美国领土扩张、经济发展以及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历史进程。其中还涉及到一些美国在国外的战争。作为一个年轻的大国,美国的历史充满了惊心动魄的故事,美国的人民体现了不断进取的精神,读者将从这里看到一个与中国有着很大差异的国家历史,并引发出自己的思考。《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上、下册)杜石然等编著,科学出版社出版。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其它事物一样,是有着一定的历史继承性的。今天的科学技术,正是由过去的科学技术发展而来。研究和了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探讨它的发展规律,将可以起到借鉴历史、温故知新的作用。而这部书作为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通史,当会给读者许多教益。(本部分提要书目由李咏梅、梁丽明、黄伟林撰写)文艺美学[综合导读]文艺美学的书很广泛,它们包括那些研究文学、艺术和美的规律的书。美学曾经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比较深奥。文学则是大家所熟悉的。我们侧重于从文学论著的角度来谈谈阅读问题,相信这样对读者会有举一反三的效果。爱文学的人很多,爱文学理论的人很少。许多作家都公开地表示过对文学理论的不以为然。绝大多数文学读者则视文学理论为无物。他们觉得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激动人心的抒情象征已经足够,为什么还要那么多枯燥无味的解释和评说。这一切并不妨碍文学理论的存在,甚至不能阻止文学理论一天天的成长壮大。凡存在必合理。文学理论自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我以为,文学理论至少满足了人类的一种理解欲望。人类的这种理解欲望不仅仅停留在快乐感性的层面,它还努力向智慧理性的层面延伸。文学早已成为人类文明的一种存在。文学理论则要对这种存在作一番阐释、分析、探究和评说。人类有许多文学的读者,但也有一批乐于对文学的功能、内涵、形式结构、方法类型进行思考的读者。这些读者在作这些思考的时候,自然会希望读到有关这些思考的书。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历史上,文学理论的书已有许多。中国有《文心雕龙》、《诗品》、《人间词话》,西方有《诗学》、《诗艺》、《艺术哲学》等等。这些著作已流传百年甚至千年,经过了历史的检验,堪称本学科的权威之作。阅读这些著作,对全面深入了解文学自然大有益处。除了经典文学理论家撰写的文学理论著作外,我觉得经典作家撰写的文学理论著作尤其值得一读。英国小说家佛斯特的《小说面面观》、德国诗人歌德的《歌德谈话录》、美国作家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前苏联作家巴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的艺术》乃至中国诗人艾青的《诗论》、小说家王蒙的《当你拿起笔》、王安忆的《王安忆小说讲稿》等都是特别能给人启发的文学理论书籍。这些著作的好处在于作者既有丰富的创作经验,又有良好的理论修养,它们讲述的文学理论,常常显得更真切、更透彻、更合乎创作实际。还应该指出的是,对文学理论著作的阅读,应该建立在阅读文学作品的基础之上。有读作品的经验,才能有读理论的收获。只读理论,不读作品,这种理论不可能在你心灵深处留下痕迹。事实上,我们读文学理论著作,也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在文学理论和文学作品的世界中,文学作品显然占据第一位的位置。最后要补充的是,以上我们所说的文学理论,用的是狭义的文学理论概念。广义地看,文学理论应该还包括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好的文学史可以作为我们阅读文学作品的向导;好的文学批评则能有效地帮助我们理解我们生活的时代层出不穷的文学作品。阅读文学史著作培育的是我们的学养,我们将获得丰富的经典知识;阅读文学批评启发的是我们的识见,使我们保持充沛的创造活力。(黄伟林)[导读书目]《谈文学》朱光潜著,开明书店1946 年5 月第1 版,后收入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文学的特点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像数学物理,有公式可依、定律可循。因了这一特点,许多谈文学的书就容易流于玄虚,常常是洋洋万言,给人模糊含混,难以捉摸的感觉。相比之下,朱光潜的《谈文学》,努力做到“切实”二字,以求实的态度对待务虚的文学,确实把握了文学的脉搏,感应了文学的律动,于文章得失,创作甘苦方面,道出了诸多内行的见解,知音的心得。比如,朱光潜特别强调文学的趣味。他认为辨别一种作品的趣味就是评判,玩索一种作品的趣味就是欣赏,把自己在人生自然或艺术中所领略到的趣味表现出来就是创造。显而易见,朱光潜是把趣味问题作为文学的核心问题来看待的。在他的心目中,文学教育的第一件要事是养成高尚纯正的趣味。趣味如此重要,又如此玄虚,那么,怎样才能习养而成呢?如果没有切实的途径,所有关于趣味的谈话就显得轻浮飘渺,大而无当。所幸,朱光潜指引了习养趣味的途径,他表示,唯一的办法是多多玩味第一流文艺杰作,在这些作品中把第一眼看去是平淡无奇的东西玩味出隐藏的妙蕴来,然后拿通俗的作品来比较,自然会见出优劣。这是一条相当切实的途径,也是一条十分正确的途径,它同时还表明文学趣味的养成仍然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在这里,作者写作的求实态度和对文学自身规律的尊重都体现出来了。求实的态度和纯正的趣味使作者能超越人云亦云的局面,表达自己独到的观点。批评界常有一种宽容的说法,即写作和欣赏各自独立,写作的平庸并不妨碍欣赏的高雅,所谓手低而眼高。朱光潜却以自己的经验为据,指出了这种说法的自欺欺人。他认为:你自己没有亲身体验过写作的甘苦,对于旁人的作品就难免有几分隔靴搔痒。很显著的美丑或许不难看出,而于作者苦心经营处和灵机焕发处,微言妙趣大则源于性情学问的融会,小则见于一字一句的选择安排,你如果不曾身历其境,便难免忽略过去。朱光潜是研究美学的学者,标举高尚纯正的趣味,体现其眼高;朱光潜又是擅长说理文的高手,朱自清称他能近取譬,深入浅出的本领是他的特长,可谓手亦不低。可以说,朱光潜的作品,手高和眼高是和谐统一的。在《谈文学》一书中,专门辟有《作文与运思》、《选择与安排》、《咬文嚼字》等章节来谈写作的技巧,从中可以看出朱光潜在文章的结构布局、文字表现诸方面,确实功力深厚,经验老到。《散文的声音节奏》一节,强调白话文必须念着顺口,要自然、干净、明朗,能够在长短、轻重、缓急上面显出情感思想的变化和生展。这无疑是很高的标准,而以这标准去对照朱光潜的文章,也分明衬出朱光潜说理文的语言已臻较高境界。朱自清说朱光潜的文字“像行云流水,自在极了。他像谈话似的,一层层领着你走进高深和复杂里去。他这里给你来一个比喻,那里给你来一段故事,有时正经,有时诙谐;你不知不觉地跟着他走,不知不觉地‘到了家’”。这里所谓“到了家”,大概指的是读者已同意和接受了朱光潜的美学道理。由此可见,朱光潜以美文论美学,的确实现了学术和文章兼美。(黄伟林)《谈美》朱光潜著,开明书店1932 年11 月出版,后收入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一卷)。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化界有一个很好的传统,即一批大作家、大学者专门为青少年写作,作家中如冰心、叶圣陶,学者中如朱自清、朱光潜。这些名家为青少年写的作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少年,成为影响几代中国人的传世之作。冰心的《寄小读者》、叶圣陶的《稻草人》、朱自清的《经典常谈》、朱光潜的《谈美》就是这样的传世之作。朱光潜曾在香港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法国巴黎大学和德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做过14 年的学生,回国后担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抗战期间曾担任过四川大学文学院长和武汉大学教务长,之后又回到北大,继续做西语系教授直到逝世。可以说,朱光潜一生都生活在大学校园的围墙内,是一个典型的学院派人物。虽然做的是西语系教授,但朱光潜研究的却是美学,他的《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西方美学史》等著作都是在文艺学、美学领域影响极大的书,他本人更是中国20 世纪屈指可数的影响最大的美学家之一。以这样的学养和身份,朱光潜还专门为青年读者写了一系列著作,如《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美》、《谈文学》等。作者自称《谈美》是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也是《文艺心理学》的“缩写本”。《文艺心理学》是专门写给研究美学的人读的,《谈美》则是与青年读者就美这个话题作的谈心。作者说:“我坚信中国社会闹得如此之糟,不完全是制度的问题,是大半由于人心太坏。我坚信情感比理智重要,要洗刷人心,并非几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一定要从‘怡情养性’做起,一定要于饱食暖衣、高官厚禄等等之外,别有较高尚、较纯洁的企求。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从这段叙述写作动机的发言,我们得知,朱光潜并不把美学问题当作纯粹的学院学术问题,而是把美学问题和现实人生紧密联系起来。于是,美学在朱光潜的工作中就有了类似蔡元培“美育代宗教”的意义,即通过美学研究,来改变中国的国民性。用朱光潜的话说,谈美是为了免俗。什么是俗?俗就是像蛆钻粪似地求温饱,不能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作高尚纯洁的企求,俗就是缺乏美感的修养。怡情养性就是怡养美的人情、美的人性。显而易见,这种谈美的方式与我们通常所见学院人士谈美的方式迥然不同。前者是亲近读者,切入人生的,后者是拒辞读者,疏离人生的。《谈美》不仅有亲近读者的动机和方法,更有吸引读者、征服读者的内容。《谈美》一书由15 节组成,这15 节又可分为四个部分。一是谈美感和美,二是谈美的欣赏,三是谈美的创造,四是谈艺术和人生的关系。表面上看四个部分各自独立,自成一格。但仔细品味,却发现前面三个部分是第四部分的铺垫,第四部分是前面三个部分的升华。原来,朱光潜把人生态度分为三种: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实用态度求的是善,科学态度求的是真,美感态度求的是美。于是,真、善、美构成一个完整的人生。作为一个美学家,作为一部谈美的书,朱光潜的《谈美》专心谈的是美感态度,对美感态度作了鞭辟入里,深入浅出的阐发。然而,朱光潜注重的是全体人生,而非局部态度。他专门开辟“人生的艺术化”一节,探讨艺术和人生的关系。在这一节里,他令人信服地证明:至高的善也是一种美,科学的活动仍是艺术的活动,于是,“不但善与美是一体,真与美也并没有隔阂”,就这样,真、善、美在美的巅峰得以融合,人生和人生态度在美的极致中得以圆满。当我们厌倦了许多美学著作的生拉硬扯、牵强附会,当我们看穿了许多美学家信口开河的虚无空洞,这时候读一读朱光潜的《谈美》,感受其中的流畅生动、博学雅趣、细腻贴切和精警透彻,我们可以感觉到,学院里也有真情趣,学者笔下也有好文章。(黄伟林)《美的历程》李泽厚著,文物出版社出版。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由中国古代这位老哲人发出的这句话语,使我们在注视犹如滔滔江水,奔流永不停歇的时间之河时,不禁感叹这变易不居、沉浮不定的人世。然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各个民族、国家,却不约而同地,责无旁贷地保护那些在历史长河中,凝聚、积淀下来的历史文化遗迹,并且把它们虔诚地尊奉为整个民族智慧和美的结晶的象征。即使那是人类第一声有节奏的劳动号子、第一笔信手的涂抹、第一个粗糙的有装饰图形的陶罐。当我们再次回顾和欣赏这些久远的、古迹斑斑的艺术作品时,我们依然被前人的创造深深感染着、激动着,久久不能平静。美的艺术作品是永恒的,它们本身蕴含着人类追求美与永恒的努力与秘密。“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马克思)一旦我们明白对美的永恒渴望与追求,已成为整个民族文化精神追求的灵魂时,我们将更加由衷地尊重这个民族的文化,并自豪于这个民族的文化历程和文化理想。本书作者作为当代中国美学一大家(“实践派”美学观点的代表人物),他不辞辛劳地打开了通往中国古典文艺奥秘之门,并愿意与我们共享中国经历的漫长而辉煌的追求美、探索美的历程。那么,该如何开始、如何行走、如何观赏,才能避免遗漏任何一种美的作品?这恐怕是任何一个艺术鉴赏家都不容易完成的艰难的任务。“那人面含鱼的彩陶盆,那古色盎然的青铜器,那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那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还有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们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当作者用充满激情的文字描绘它们、赞美它们时,他更倾向于宏观地把握它们,并以它们为代表写就了一本简明扼要的中国美学史,从远古图腾一直讲到明清工艺,紧紧抓住各个时代的历史风貌、社会精神内核,尤其是那些创造美的文化精英的灵魂。品味“先秦理性精神”、“楚汉浪漫主义”、“魏晋风度”、“佛陀世容”、“盛唐之音”、“宋元山水意境”等10 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精神的描述,仿佛让我们直接感触到这个渊源流长的文明古国的审美历史,那些时代闪烁着的美的精神火花。伟大的思想的睿智之光,犹如燃烧在目前。与此同时,作者也力求透过缤纷的美的形式、美的内容所织就的帷幕,揭示出我国劳动人民在创造美的过程中,隐含的审美意识的历史发展状况,指出这也是以实践理性为特征的民族审美意识的积淀过程。“心理结构创造艺术的永恒,永恒的艺术也创造、体现人类传流下来的社会性的共同心理结构。”这也许正是美成为人类历史的伟大成果,并且深深震撼我们心灵的真正原因。——美的伟大是人类精神的伟大,美的深邃是人类心灵的深邃,美的广阔是人类思维视野的广阔。美的历程连接着人类的过去与未来,呼唤着理想与美的天堂。纵然这段历程路途多舛,驾驭方舟的有志者依然会不屈不挠地前行。(梁丽明)《美学散步》宗白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美是什么?”——从古希腊时代直到今天的二千多年来,几乎所有的哲学家、美学家都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但他们都不能完全解决。“乍看起来,美好像是一个很简单的概念。但不久我们就会发现,美可以有许多方面。这个人抓住的是这一方面,那个人抓住的是那一个方面,纵然都是从一个观点去看,究竟哪一方面是主要的,也还是一个引起争论的问题。”(黑格尔《美学》)因此,要想给美下一个简明的定义实在不那么容易。柏拉图就曾经不得不发出这样的叹息:“美是难的!”然而,这一切都不能阻止人们对美的认识与探求。只要哪儿有美,那些热爱生活的,善于发现的人们,就会以自己的方式表现出对美的渴望与追求。《美学散步》,就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宗白华先生以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方式,在美的世界漫游时所记下的领悟和体验。宗白华先生本是20 年代有影响的诗人,出过诗集《流云小诗》。我感到,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依然保持着诗人的诗意情怀以及极其敏锐的艺术眼光,并把这种诗人的独特气质贯注在对艺术世界,尤其是对中国艺术本质和特征的诗化探索、描绘上。如果说,伟大的艺术家,聆听到的美的声音,感受到的美的气息,是来源于大自然的美妙旋律和生命本体的自然律动,那么,当我们沉浸在他们创造的关于自然、生命、心灵的艺术作品中时,我们不能不被他们迸发出的美的激情所折服,为他们身上燃烧的火焰所照亮。这一切是诗意的,富于情感的。因为人们感应美的方式和发现美的成果是可以互相交流、互相感染的。宗白华先生触摸到艺术家掌握与创造世界的种种方式,并且以同样的方式,回应着、分享着艺术家们来自灵魂深处的呼唤。这同样是一种美的表达。宗先生如此准确地把握了中国艺术家与自然、艺术的天然关系:他们自得地沉浸在个人生命和奇妙的自然、钟爱的艺术有机融合的“物我同一”的境界里——“中国人不是像浮士德‘追求’着‘无限’,乃是在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无限,表现了无限,所以他的态度是悠然意远而又怡然自足的。他是超脱的,但又不是出世的。..一言蔽之,他是最超越自然而又最贴近自然,是世界最心灵化的艺术(德国艺术学者O.Fischer 的批评),而同时是自然的本身”。谈到中国诗画中充满“人情味”的空间意识,别有趣味地与西方艺术做比较,更清晰地勾勒、描绘出中国艺术的独特之处:“用心灵的俯仰的眼睛来看空间万象,我们的诗和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不是像那代表希腊空间感觉的有轮廓的立体雕像,不是像那表现埃及空间感的墓中的直线甬道,也不是那代表近代欧洲精神的伦勃朗的油画中渺茫无际追寻无着的深空,而是‘俯仰自得’的节奏化的音乐化了的中国人的宇宙感。”具体而言,这种宇宙观体现在中国的诗画里,正是《易经》上所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宗先生细致地分析:“我们画面的空间感也凭借一虚一实、一明一暗的流动节奏表达出来。虚(空间)同实(实物)联成一片波流,如决流之推波。明同暗也联成一片波动,如行云之推月。”这种表现法在中国诗与画的空间意识中是一致的。这样的真知灼见,还存在于宗先生对康德美学思想的评述,罗丹雕刻艺术的分析、唐人诗歌的民族精神的发掘等等上。如宗先生所坦言,它们是一种直观式的把握,感悟式的评析,并不做严格的逻辑分析式的系统的理论论证。但它们却总是那么自然地流露出深邃的哲思和诗意的畅想,呈现出对生命活力和艺术美的强烈的倾慕赞美之情。或许,正是这种充满活力和无拘束的“漫步”方式,我们才能跟随宗先生在这广大的艺术世界里,读出了绘画、书法、舞蹈、诗歌、雕刻等多种艺术形式中流溢出的人的心灵与智慧的光彩及其含蕴的美的魅力。这种方式观照了美,而它本身也成为一种美。对于我们今天这个并不完备的社会,对于在人生旅途上总要与苦难和丑恶挑战的行人来说,了解和接受那些展示美和启迪人们希望的东西,不时地在美的世界里欣赏美,创造美,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梁丽明)《歌德谈话录》爱克曼辑录,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我在地上的日子会有痕迹遗留,/它将不致永远成为乌有——/我在这样宏福的预感之中,/在将这最高的一刹那享受。”这是18 世纪德国伟大诗人歌德在他的巨著《浮士德》里写下的诗句。是的,自信的诗人果然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留下了他坚实的探索与奋斗的人生足迹。歌德是近代资产阶级文化高峰时期的一个典型代表。他以毕生的精力,为德国文学、为德国人民创下了不朽的业绩。德国文学得以与其他民族的文学相提并论,在世界文学之林中占有一席荣耀的地位,与德国这位伟大的诗人和思想家——歌德是紧密不可分的。一个杰出的人物走向伟大,走向辉煌,身后也必定会像我们所有生活在这个世界的凡人一样,留下幻想、苦闷、彷徨、战斗,最后立于无限的边缘。正如歌德创造的那个伟大的浮士德博士,在他漫长的奋斗生涯中充满着对无限的追求,也充满着俗世的矛盾,唯其如此,我们才相信,苦难和幸福塑造了一切活生生的人。歌德正是其中一位吸引我们了解他、亲近他的伟人。英人桑德斯评价歌德时说,他“度过了人间最丰富的一生。他的青年时期热烈而浪漫;中年时期是高雅而严肃,冷静而真诚;伟大的晚年充盈着最成熟的智慧,而他在这个时期仿佛再现了他的青年时代,早期的那种浪漫色彩的感情火焰又在他身上燃烧起来。”应该说,歌德的晚年的确是勤奋充实、著作颇丰的时期,是他一生中的重要时期。他先后完成了《威廉·迈期特的漫游年代》和记叙他从童年直到进入魏玛前这段生活的自传:《我的生活:诗与真》等;整理、编辑出版了他与席勒的通信;而主要的是完成了他认作“自己毕生的主要事业”的《浮士德》。有关歌德晚年生活、创作、思想的资料,再没有人比爱克曼给我们留下的更为具体、更为丰富、更为翔实了。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流行很广,记载了歌德晚年从1823 年直到逝世为止9 年间的谈话片断,包括文艺、美学、哲学、自然科学、政治、宗教以及一般文化的言论和活动。爱克曼出身贫苦,一直半工半读,1821 年进哥廷根大学学习法律,但他酷爱文学,是歌德的崇拜者。他特别爱读歌德的短诗。他说:“我好像觉醒过来,..好像我前此连自己也没有认识到的最深刻的灵魂在这些诗歌里反映出来了。”他还写了一篇论文:《论诗,特别引歌德为例》,并把稿子寄给歌德。这篇文章得到了歌德的好评。1832 年夏,歌德留下这个好学、勤奋的年青人,并让他在身边工作。爱克曼与歌德近10 年的朝夕相处,使他积累了宝贵而丰富的资料,他把“觉得有价值和值得注意的生活经历记录下来”,使它“成为自己的东西”,“以备将来终生受用”。这种“自然冲动”促使他写就了《歌德谈话录》。虽然,爱克曼谦逊地表示,他所显现的歌德是“我的歌德”,是歌德全部内心生活的一个侧面。但是由于他力求忠实地再现歌德,记录详细,而且谈话“这种根据实际生活的直接素描,特别有助于使人们从阅读歌德的许多作品中所形成的歌德其人的形象更为完备”。因此,《谈话录》既可以看作歌德关于文艺、自然科学和哲学思想的理论资料——特别是在文艺方面,它“记录了歌德晚年的最成熟的思想和实践经验”(朱光潜)——而且可以看作一本关于歌德的人物传记。没有矫饰,没有虚伪的对话式记录,犹如爱克曼或者你,与两个世纪前的诗人,似面对面地平等交流。“这位非凡人物及其精神可以比作一个多棱形的金刚石,每转一个方向就出现一种不同的色彩。”(爱克曼)你会看到那一侧的光彩呢?(梁丽明)《论浪漫派》[德]海涅著。见《海涅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有单行本。《论浪漫派》原名《德国近代文学史略》。所谓史,那么就应该以大量的史实史料作为书的主要内容,然而《论浪漫派》似乎对史兴趣不大,它所列的仅仅是文学史的高度浓缩,在这里面,作家姓名和作家的作品便是史的全部代表,可能如此浓缩的文学史称“史略”仍不能名符其实,海涅后来就干脆换了个书名:《论浪漫派》。但“论”也不很突出,甚至可以说“论浪漫派”不是论,理论分析和论证方式在书中也处于一种作者用来装衬的东西。《论浪漫派》缺史少论,它充满的是一种诗人式的、对于作家和作品的感受。这种感受用海涅的诗来说明,也许更显出它的品质。海涅说:“每逢我在清晨/从你的房前走过/我看见你在窗内/亲爱的,我就快乐。”这是诗情和诗意,海涅把他的诗情诗意移到了《论浪漫派》中。海涅又说:“我是一个德国诗人/在德国的境内闻名/说出那些最好的名姓/也就说出我的姓名/”这是诗的智慧和诗的凝炼,不是才气十足的诗人,就无法凝炼地表述诗的智慧。在《论浪漫派》中,海涅让他的诗才恣意流畅,无碍无阻。海涅还说:“忧郁的眼里没有眼泪/他们坐在织机旁,咬牙切齿/德意志,我们在织你的尸布/我们织进去三重的诅咒——/我们织,我们织/”这是诗的想象、比喻和诗的真诚,海涅用诗的感觉,在《论浪漫派》中表述他对作家作品的喜好、臧否。《论浪漫派》不是诗,但却充满了上述诗的品质,流淌着诗人海涅的诗人个性。海涅常常这样描述和抒写:“法国所有的恐怖故事加在一起,还没有阿尼姆那辆从布拉克驰往布鲁塞尔去的马车来得骇人。”“现在你们这些法国人该明白了吧,描写恐怖事物不是你们的本行,法国无论对于哪一种阴魂鬼怪都不是合适的土壤。”“法国人怎么会变成鬼,或者说,鬼又怎么可能在法国存在!怎么可能在巴黎,这欧洲社会的休息大厅里存在!午夜十二点到一点,这一小时一向认为是群鬼出来大闹特闹的时候,可是这时在巴黎的大街小巷还人声鼎沸,热闹异常,歌剧院里鼓角喧天,乐声悠扬,正在演出最后一幕;无比欢快的人群从游乐场、杂安剧院蜂拥而出,林荫道上熙熙攘攘,摩肩擦踵,跳跳蹦蹦,一片欢声笑语,到处逗趣调笑,大家到夜总会去。一个可怜的鬼魂出来闹鬼,置身于这样一股欢乐流动的人群之中,他会觉得何等的不幸!一个法国人,即使是个死人,如果四面八方都是形形色色欢天喜地的人群在围着他嘻笑欢呼,他怎么可能保持住闹鬼时所必需的严肃神情!我自己虽说是个德国人,假如我已经死去,要我半夜三更在这儿巴黎闹鬼,那么只要有那么一个轻佻放浪的女神,从某个街角向我奔来,我就肯定维持不住我那鬼魂的尊严,这种女神最善于冲着人家的脸发出迷人的媚笑。”在这些到处是诗情诗意、到处是诗一般的想象与比喻之中,使人往往沉迷于其诗般的境界之中而忽略了它的评论本性。或许,《论浪漫派》流传100 多年以来给人的魅力,不在于它对那些作家作品的评论的权威与创见,而在于它诗的品性,在于它富于海涅个性的充满机智和真诚的诗般的描述。尽管《论浪漫派》中大多的作家作品对我们相当陌生,但《论浪漫派》却十分容易使读者留下印象。我们也许记不住海涅在书中提到的有些拗口的作家姓名,但我们脑中却有可能留着一个才气十足的诗人在用精彩的言词演说他所感受的形象。在某种意义上说,《论浪漫派》更像富有迷惑力的演说,它不提示,也不留下沉重的思考,它用生动的感受来吸引人,使人不知不觉堕入那种感受之中,因此,阅读成了对作者感受的享受。(梁启谈)《中国新文学图志》杨义等著。人民文学出版出版。分上下两册,按年代分四卷。人最初表示对世界的认识,是以图形来表示的,正如最早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一样。我们的孩童时代,不少记忆是由图象来保留的,连环画、卡通画、电影、电视,都显示了图或者画面作为感受和认识方式的生命力。特别近几年,文艺界出现了传播迅速、被普遍接受的音乐电视,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在于在耳听旋律的同时,可以眼看音乐的形象。尽管有人批评这会束缚人的音乐想象力及想象的丰富性,但反过来,精彩绝伦的音乐形象画面,何尝不是一种对音乐想象力的呼唤和提升。在孩童时代有条件看连环画的人都可能有这样的感觉,即连环画比光有文字的读本好看多了。形象的画面比文字材料有吸引力,这其实对成人也是一样的。当然,《中国新文学图志》并不是连环画一类的书。有些地方它更像集邮本。甚至对这方面有所研究但只接触过文字的人,也会惊讶在文字的背后,竟然有这么丰富的和文字相辅相成的,但又有着与文字不同的魅力的封面、插图、照片。好多人对于阿Q 不算是陌生了。但肯定对于阿Q 的画像了解甚少,或者根本不知道有谁替阿Q 画过像,《中国新文学图志》把有关《阿Q 正传》的封面及阿Q 画像全搜罗集中到一块儿来了。在那几位名家想象之中的阿Q,真是神采纷呈。特别是丰子恺先生所画的阿Q 像,那是画出了众多人心目中的阿Q,使人拍案叫绝的阿Q。《中国新文学图志》对于图的解释有三种方式,一种是常见的解释,即就图说图。再以阿Q 像为例。介绍赵延年的阿Q 画像,即采用了介绍性的文字:“这位侧面斜视的阿Q,下唇抿拢而前凸,带点对周围世界的蔑视,颇能传达‘精神胜利法’的神态。”一种是不解释的解释,让读者像观赏画展一样,由读者自己想象画的用意,体验当时世俗的趣味和精神。再一种是描述加想象,让图画在描述和想象中活起来。比如介绍丰子恺为茅盾《林家铺子》作的两幅插图:“其一是由于上海客商坐店索债,林老板就到恒源钱庄借救急,谁知那位痨病鬼钱庄经理捧着那老古董的水烟筒卜落落卜落落的吸,直到烧完一根纸吹,这才慢吞吞地说:‘不行了!东洋兵开仗,上海罢市,银行钱庄都封关,知道他们几时弄得好!上海这路一断,敝庄就成了没脚蟹,汇划不通,比尊处再好的户头也只好不做了。对不起,实在爱莫能助!’那痨病鬼经理不仅没有借款,还逼使林老板在年关前还清所欠的六百元。丰氏画上,林老板陪笑脸告借,以及痨病鬼皱眉头装腔作势,都神情可掬。”这种方法,如同好的音乐电视的效果。《中国新文学图志》所反映的年代是一个精神高扬的时代,综观其中的500 多幅图,其为精神作广告的趣味很浓,它们对于精神的宣扬,正如今日对于经济的重视。这其中的图画,又几乎囊括了中外传统与现代的绘画形式,它们的艺术生命十分地活跃与丰富,实际上,对于书中图画的浏览,也已可以有所收获。遗憾的是,大概因印刷经费不足,《中国新文学图志》中的图画全是黑白,更甚者画面缩小,有部分的图画只得其粗框,而细节处不清。比如下册第506 页蔡若虹的《血的哺养》一图,母亲在逃难途中猝然被炮火击丧,而幸存的婴儿仍仆在妈妈胸脯上紧紧吮吸母亲的乳头,直观此画,人们的心不禁被它攫住:这可怜的婴儿活的希望又在哪?像这些图画,已传达了文字所不好传达的东西。它的震撼力,大多来自这幅画精细的描画上,而书中的画,因画面小,背景极黑,细节部分全无,妨碍了它的感染效果。(梁启谈)《金蔷薇》[苏联]巴乌斯托夫斯基著,漓江出版社出版。做过或正在做着文学梦的人大都知道一本名叫《金蔷薇》的书。这本书的名字如此漂亮,只要听过一遍就永远不会忘记。这本书的写法是如此独特,它用美文的文体来探讨文学创作的原理,探讨得如此细腻,如此透彻,如此富有诗意,所有厌倦文学理论书籍的枯燥乏味的文学爱好者,读到这本书都会眼睛一亮,如获珍宝。作者巴乌斯托夫斯基是俄罗斯人。俄罗斯广袤的土地到处都是奇异的风景,这种壮丽的大自然不仅哺育了大批闻名于世的画家,而且陶冶了众多长于抒情写景的作家。普希金、莱蒙托夫、叶赛宁,他们的诗歌为我们描绘了只有俄罗斯才拥有的诗情画意。屠格涅夫、高尔基、肖洛霍夫,这些伟大的小说家,他们不仅给我们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而且,还使我们感受到了俄罗斯草原清新的香味,伏尔加河冰雪的反光以及顿河不知疲倦的湍流的声音。巴乌斯托夫斯基没有辜负哺育他的大自然。《金蔷薇》这本讨论文学创作原理的小册子,充满了令每个读者留连忘返的风景描写。这些风景描写不仅描绘出了俄罗斯风光的五彩缤纷,而且描绘出了五彩缤纷中隐藏着的俄罗斯大地的灵魂以及俄罗斯人民对这片土地代代相承的深沉的爱情。因此,《金蔷薇》足以和世界上任何一本散文集相媲美。事实上,自问世几十年以来,《金蔷薇》已成为拥有多种译本的美文经典,巴乌斯托夫斯基也因此而成为公认的抒情散文大师。但是,不要忘记,《金蔷薇》更是一部谈文说艺的理论著作。用巴乌斯托夫斯基的话说,《金蔷薇》表达的是作者对作家劳动的理解,也是作者自我经验的札记,作者的目的不过是希望读者对作家劳动的绝妙的实质有哪怕最粗浅的一点了解。这自然是作者的自谦之辞。事实上,我们读许多正儿八经,严肃厚重的文学理论著作,对其中的论述大都有大而无当、隔靴搔痒、语焉不详的感觉,而《金蔷薇》对文学创作本质、特点的理解,对文学技巧、规律的表述,却处处使我们感到生动贴切、入木三分、透彻精当。它是真正内行人的经验心得,是亲身实践者的真知灼见,任何门外汉的冒充内行,急功近利者的附庸风雅都不能与之相提并论。“金蔷薇”不仅是一个美丽的书名,同时也是一个动人的故事。清洁工沙梅从废弃的尘土中筛取金屑打制了一朵精致的蔷薇。这个故事催人泪下。它表明,作为一种创造性劳动,作家的创作不仅需要丰实的生活材料,而且需要充沛的人生爱心。同样地,巴乌斯托夫斯基还用闪电来比喻灵感,用心上的刻痕来比喻文学素材,这些比喻都因其形象贴切而使作者要论述的问题得到了透彻的表达。另外,诸如怎样从大自然和人民那里学习语言,想象与文学的关系,风景描写必须注入人的感情,以及作家怎样从绘画、雕塑、音乐、建筑等艺术样式学习表现方法等问题和原理均在作者充满叙述感觉和描写力量的笔下得到了充分的传达。巴乌斯托夫斯基写过大量传记小说、历史小说和科学小说,但他获得了最大声誉的却是这本讨论文学创作原理的薄薄的小书。当你走进那些爱好文学的年轻人的宿舍,在他们那个小小的书架上,会很容易看到这本散发着俄罗斯白桦林气息的小书。凭着这本小书,巴乌斯托夫斯基走进了大量文学青年的心灵。这是一个作家的幸运。巴乌斯托夫斯基的幸运使所有故作高深的文学理论家问心有愧。(黄伟林)《诗词例话》周振甫著。此书初版于1962 年,1979 年再版,如今又过了差不多20 年的时间了,但对于读者来说,《诗词例话》仍值得一读。《诗词例话》1979 年以及以前的版本的封面设计太素且简单,一块石头和一枝竹子的构图,石头的颜色是浅褐色,竹子的颜色是浅天蓝色,这两种色调本来都是属于冷色,再浅化则更显得毫无视觉上的刺激。在现时注重形象包装的趣尚下,《诗词例话》在图书馆的书架上大多会被读者错过。但请勿错过,不管对于古诗词有爱好还是对于古诗词无兴趣的读者,《诗词例话》朴素简单的封面后的内容却丰富而又充满阅读趣味,它可能使诗词爱好者进入诗词世界的另一个境地,也完全有可能使得以前对诗词兴趣不高的读者转变他的阅读趣味。古代诗词的每一点,比如诗词中的一字一词,诗词流传过程中的人们对其评价的某一观点,都会进入学术层面而引出无穷的阐述和各种各样的抽象概括,一般情况下论及这些问题的文章常常是数千上万言的篇幅。尽管这些论述有价值且其目的是想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诗词,但因为论述的理论过于概括过于抽象以及论证太细密,一般的人想通过这些论述去接近诗词,其结果反而可能是远离诗词。因为接受那些高度概括的理论和细密的论证需要专业性的知识,而就是这些理论和论证妨碍了读者接受诗词活的形态。假如把诗词论述的那些高度概括的理论,化为明白直截,把太细密的论证简练化,是否可以传达诗词中那些丰富的价值呢?这样就等于把生铁锤炼成钢,把金矿提炼成金子,可能往往因简约而更难懂。但如果能够既简约而又明白易懂地进行表述,传达诗词中丰富的内含,那就无异于使读者略去金矿提炼的过程而直接看到闪光的金子,尽管过程简单了,但金子所闪烁的光色和价值并未减弱。《诗词例话》谈而不论,即作者以谈话、交谈的语言姿态进行表达,作者把自己置于和读者对等的位置上,而不是论证、论辩式的滔滔不绝、居高临下。作者把学术层次的术业经过自己的提炼后成为大众都容易明白的、可接受的东西。可以论述数千上万的篇幅的论题,在《诗词例话》中转换成了仅数百字或千字的表述。这并不是降低了层次,而是一种更具意义的方法,这如同把金矿和金子让人们选择,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辨别金矿而知道它的价值,而从金矿提炼成的金子,人们就很容易辨别接受。正像好的诗词往往一直陪伴我们一样,《诗词例话》中的内容,由于作者的提炼而具有长存的价值,因为这里提炼的不仅是作者个人的东西,而是过去无数人最精彩、最富智慧的诗词研究成果,所以它就显得丰富而可贵。也许你一口气可以把它读完,但读完之后你往往会想:这本书我要好好保藏,有时间再细读它。(梁启谈)[提要书目]《文心雕龙》刘勰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此书在我国古典文学批评史上占有一席重要之地,是我国文学批评和讨论创作的第一部专著。从《原道》到《辨骚》五篇是理解全书的核心。作者吸取了以前诸家文论的精华,而且逻辑周密,条理井然。作者精到的议论,远远超过同时代学者的论述。《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日]笠原仲二著,魏常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密,条本文通过对中国古文字、浩瀚典籍和文化传统、民族心理的深入考察,从一个新颖独特的角度探讨了中国人美意识的起源、演变、实体及本质。《诗与真·诗与真二集》梁宗岱著,外国文学出版社出版。此为作者30 年代研究外国文学艺术的两本论著,出版后在我国文艺界起过一定影响。“真是诗底唯一深固的根基,诗是真底最高与最终的实现。”的确,以诗意的语言和精神去探究创作的真谛与艺术的美,恐怕是这本书给予我们最初与最深刻的感受了。《美学原理美学纲要》[意]克罗齐著,韩邦凯等译,外国文学出版社出版。。克罗齐把美学看作哲学中的一个部门,他用的方法主要是概念的分析和推演,他反对用作为经验科学的心理观点去研究美学。克罗齐的文章逻辑严谨、精确而不枝蔓,虽然读起来费力,但费力有费力的收获。《美和美的创造》蒋孔阳著,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从中西方美学的研究现象论述美学的学术问题,如美学研究的对象、范围、任务、美和美的创造、文艺批评中的艺术标准以及建国以来我国关于美学问题的讨论,是著名学者蒋孔阳为我国的文艺学作出的又一贡献。《美学和中国美术史》朱光潜、黄药眠、常任侠著,知识出版社出版。本书的三位著名学者,是对美学素有研究、深为读者钦佩的老前辈。在本书里他们分别对美的本质、美学史和文艺评论等问题进行了评述。三位具有不同思想品格和研究风范的学者,为我们从不同的思维视角和文化视角接近了美,欣赏了美,了解了美。《神话研究》茅盾著,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神话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过深深而美丽的印迹。了解一个民族的神话,就好像看到了这个民族远古的人们所渴望、所创造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神话是透视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的一面镜子。《诗化哲学》刘小枫著,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德国浪漫美学是一种诗化哲学,是伴随着欧洲现代浪漫主义思潮的兴起在德国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美学。它将诗更多地看作解决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问题的重要依据,并把美学视为人的哲学的归宿和目的地。《中国散文美学》万陆著,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此为一部自成体系、兼及理论与欣赏的专著,实为古代散文美学领域填补了重要的空白。反观长达三千多年的中国古代散文,或许会给今天热闹非凡的散文创作天地中增添一点理性的光辉和隽永的意味。《小说24 美》俞汝捷著,淑馨出版社(台北)出版。作者探幽寻胜,探讨出小说之美的秘密。他的文笔清秀而又俊美,想象丰富而又生动。至此,他的行文又是另一种美了。《诗学诗艺》亚里士多德、贺拉斯著,罗念生、杨周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诗学》是亚里士多德美学思想的代表作,也是欧洲美学史上第一篇重要的文献,它是西方主要美学概念的根据。其间关于悲剧和史诗的讨论,以及他的基本美学理论,一直为后世各美学学派所重视。《诗艺》是贺拉斯所写《书札》第二卷和第三卷的通称,为诗体书信。他继承希腊模仿说的传统,强调诗人的生活性和诗的形式,尤其提出寓教于乐的观念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拉奥孔》[德]莱辛著,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诗的形式,本书是莱辛重要的美学著作,副题是“或论画与诗的界限”。它是针对温克尔曼把希腊古典艺术理想归结为“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的观点而发。作者长于分析又富于幻想,文笔明白晓畅,富有激情。《美育书简》[德]席勒著,徐恒醇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明白晓《美育书简》在德国古典美学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它不仅是第一部美育的宣言书,而且还是一本对美的本质特征作了深入探讨的难能可贵的著作。“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席勒的美育宣言,尽管带有美育理论开创期的不成熟,但并不妨碍我们去探究它的魅力和价值。《艺术哲学》[法]丹纳著,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但并不妨碍我丹纳认为:伟大的艺术家不是孤立的,而只是百花盛开的园林中一株茂盛的植物的“一根最高的枝条”。由于有群众的复杂而无穷无尽的和声,艺术家才成其为伟大。而种族、环境和时代精神三大要素对艺术家风格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生活与美学》[俄]车尔尼雪夫斯基著,周扬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三他是俄国革命中的“普罗米修斯”,也是文学上的“普罗米修斯”。只要想起他在牢狱、苦役、流放中所度过的21 年的悠长岁月,再回头看一看他在美学上所列出的有名公式——“美是生活”,我们不能不为他执着的生活信念和坚韧的人格而惊叹不已!他所展示的美,才是思想和心灵完美结合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具有美的价值的生活。《人,艺术和文学中的精神》[瑞士]C.G.荣格著,孔长安、丁刚译,华夏出版社出版。荣格撰写这些文稿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自己创立的分析心理学理论来解释艺术创作心理。荣格的理论基础是他的集体无意识学说的核心——原型理论。这一理论是支撑本书的理论基石,它直接启发了现代文学艺术研究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原型批评”。《艺术与宗教》乌格里诺维奇著,王先睿、李鹏增译,三联书店出版。人类历史上的艺术成果同宗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的关系一直吸引着艺术爱好者和历史工作者的兴趣。本书着重阐述了艺术和宗教的起源、膜拜艺术的特点、艺术与无神论的关系,并根据哲学和社会理论做出相应的结论。《海明威谈创作》董衡巽编选,三联书店出版海明威从直觉出发,讲述自己特有的创作原则、技巧和方法,也谈及别人的创作和绘画。文中娓娓道来,不乏启迪回味之言,也不失鲜明的个性色彩。海明威仍是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真正的作家。《欧洲小说的演化》吉列斯比著,胡家峦、冯国忠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吉列斯比教授给我们提供了一部简明的欧洲小说发展史。这部著作始终贯串着比较的方法,在占有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从不同民族的文学中“小说”这一文类的相互关系来考察这一文类的特点及其变化,而不是孤立地仅就文类在某一民族文学中的表现来加以描述。《古希腊罗马美学》阎国忠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美学家都属于一定的时代,他们与自己的时代也构成了一个整体。美学史才是一个整体。古希腊罗马美学包含了近代西方美学几乎所有重要理论原则的萌芽。它是一把开启古希腊罗马社会和西方美学的智慧钥匙。《西方的丑学——感性的多元取向》刘东著,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这场饶有趣味的文化巡礼,通过追踪Aesthetics(原译“美学”)一词内涵在整个西方文明沿革中的递嬗,独辟蹊径地重新对西方文化主潮,特别是文艺心理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概括研究。从他着力描写古希腊的美的宗教、美丑对峙的浮士德精神和万念俱灰的丑学等之中,你会得到一次丰富的艺术享受。《今日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十四位著名批评家评谈录》王逢振著,漓江出版社出版。本书最大的特色是新颖和丰富。因为作者访问了当今西方14 位著名批评家,包括詹姆逊、伊瑟、赛义德、伊格尔顿等具有国际影响的学者。他们生动地介绍了西方文学批评现状和自己的观点,涉及到当今较新的理论学派。(本部分提要书目由李咏梅、梁丽明、黄伟林撰写)文化[综合导读]今天,文化几乎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词汇,文化学亦成为本时代的一门显学。甚至许多经典学科也受到文化思维的挑战,比如,文学研究已出现自性模糊衍化成文化研究的趋势。为文化下定义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它似乎已成为一个可意会难言传的东西。对文化作尽可能宽泛的理解或许更为明智。在本书推荐的一系列文化类图书中,大概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和文化比较,诸如《文化类同与文化利用》、《中国人气质》和《房龙地理》等;二是人类历史不同阶段的文化生成和文化演变,如《文明与野蛮》、《蛮性的遗留》、《亦新亦旧的一代》等,三是一些介绍文化经典,阐释文化奥秘的名著,如《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经典常谈》和《禅外说禅》等。这几个方面大致对理解文化圈定了一个既约定俗成又流动开放的范围,它明确了我们对文化的理解,也为我们理解文化提供了必要的弹性和自由。文化自身定义的宽泛导致了文化类图书的驳杂,我们很难像读那些传统学科的图书那样循序渐进。也许,阅读文化类图书对一个非专业读者来说,很大程度是出于一种开阔眼界与活跃观念的需求。文史哲等传统学科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学术规范,读者在进入文史哲的阅读空间时更需要的是严谨和沉潜。相比之下,文化类著作的读者倒不妨自由和散漫一些。面对五花八门东突西撞的文化类图书,读者或许会觉得耳目一新。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千差万别。差别不仅体现为丰富驳杂的文化现象,也体现为难以把握的文化心理。读这些文化类图书或许能使我们超越自我的樊篱,认识到文化的多元化和异质性,更宽容、更通达地面对我们身处其中的世界。人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拥有不同的文化表现。阅读文化类著作,意识到先人的种种习惯风俗,我们或许会目瞪口呆。然而,看清了文化生成的逻辑和文化演变的轨迹,我们或许能更透彻、更智慧地理解我们身处其中的时代。人类漫长的历史积累了无数的文化果实。这些文化果实由于年代久远已使我们感到陌生和疏远,读一读学者们对这些果实的分析和考察,无疑会有助于加强我们的文化修养,使我们获得一定的深度和多维的向度,不至于沦为现代社会最常见的“单面人”。全球化的时代在某种意义上也可称为文化共享的时代。交通与通讯最大限度地缩短了人们的物理空间距离。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从此就一元化了。阅读文化类著作,我们会忽然发现一个无限大的空间,任何单面的诠释都变得荒诞不经,文化成为一个复合的、多维的、变化万千又在人类生活中无孔不入的存在。人经过不知多少万年的进化,早已经陷入了文化的恢恢天网。人在文化中,人成为文化。或许,这种体验本身就是文化类图书对我们构成的无限魅力。(黄伟林)[导读书目]《文明与野蛮》[美]罗伯特·路威著,吕叔湘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文明与野蛮》是一本谈人类文明的书。更具体地说,作者罗伯特·路威教授试图通过这本书阐述一个道理:文明人身上还残余着许多野蛮的因素,野蛮人身上也有许多文明的成分。路威教授所说的文明人更重要的是指白种人,野蛮人指的则是原始初民和现代世界上还生活在氏族社会阶段的那些人种。显而易见,路威教授摆脱了一般白种人唯我独尊的思想意识,力图以一种客观平等的人文观念来谈论人类文明。人类文明包罗万有,个人知识囿于一隅。以个人知识谈论人类文明,近乎庄子所谓“以有涯随无涯”,难度之大可想而知。然而,路威先生知识广博,如同一部百科全书,大到科学、国家、文字、教育,小到饮食、居室、时装、卫生;实在如遗传、地理、工艺,玄虚如礼节、声望、宗教;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终极体验到日常生活,作者无所不及,无所不谈。上下古今,尽收眼底,这体现了作者的博学。进而,选取百科材料,着眼于新鲜生动,稀罕独特,这又体现了作者的有趣。东非洲查加兰黑人以吐唾沫表示祝福,南非洲祖鲁人走近牛栏也犯忌,格林兰人身上没有虱子心里就异常不安,法国国王坐在马桶上见客,马塞伊人拿太太敬客,巴黎医院里活人和死人同睡一床。真实的奇闻,确切的趣事,在作者笔下,如万斛泉涌,不择地出。真是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当然,以猎奇为谈资决非作者的目的。作者铺陈博学,点染有趣,另有一番严肃的意图。那就是表达作者的深思熟虑。作者以全人类为观察对象,以文明史为追踪轨迹,如此纵横时空,发育出客观公允、宽容平等的种种妙论。诸如:“人类胜过黑猩猩之处在能以一代的经验传之次代。这才渐渐积聚起许多谋生之法,不独谋生,且谋所以善生。不幸,他在这宝贵的遗产里掺杂了许多渣滓,两相胶结,难解难分。后世子孙学会截石为刀,也学会用刀截指以服丧致祭。火器射禽兽也射人类。君主立法以治国,也制刑以残民。生物学者研究遗传,也妄想修补人类。”再如:“人类的奋斗不仅是适应自然,还要对付骚扰我们的心和脑的魑魅魍魉。”还如:“那种浅薄的乐观主义我们是非舍弃不可的了。人类不是自然的主人,而且永远不会成为自然的主人。生和死的奥妙决不是这位小哥儿所能参透,宇宙万有的重量也不是眇眇之躬所能肩荷。无论天文学怎么进步,它不会帮我们把月亮变成饽饽。我们轻轻巧巧的夸口征服自然,其实自然已经立下界限叫我们不能越雷池一步。”如此种种,都是作者在博学的基础上获得的深思熟虑。因为这些深思熟虑的存在,本书也就超越了“海客谈瀛”的境界。这是一部人类学著作,但又是一部写给非专门研究人类学的读者的书。作者声称:“在这本谈人类文明的书里,我力求正确而又易解,除地质学上的Pleistocene(更新世)一字无它字可代只能照用外,我想专门术语可说是完全没有。”作者如此说,更如此做。于是,在整本书中,我们看不到任何艰涩高深的表述,却处处遇到通俗隽永的传达。“我们的现代文明更是从四面八方东拼西凑起来的一件百衲衣。”“时装是个叛徒,从来不知道什么法律。”“文明就这样打后门偷偷溜了进来,它生来爱这一套。”丰实饱满的事实材料有力地成全了这些巧妙的比拟。在作者轻松自如的讲述中,我们获得了一次极好的关于文明现象,文明历史和文明观念的启蒙。(黄伟林)《房龙地理》[美]房龙著,赵绍棣、黄其祥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我很少遇见喜欢地理的同胞,似乎不少同胞也有我这样的感觉。有人说中国缺少探险家。这探险家往往指的是那种对未知的地理充满好奇心理和研究行为的人。对地理的冷漠是否养成了我们一种保守的性格?我们生活在中国。我们自以为是中心,我们等待着周围的人的朝拜。我们没有兴趣抬脚去看看周围的世界。这种冷漠和保守对我们的发展起了巨大的阻碍作用。今天的中国人已经意识到自己在这个地球上的落后局面。一个伟大的帝国在数百年前开始了它的衰落。衰落的原因许许多多,在这儿,我想补充其中一点:是因为我们太缺少旅行家、航海家和探险家。欧洲人在近代之后的荣耀是和哥伦布、麦哲伦等人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发现了美洲,甚至,他们“发现”了亚洲。我们中国人却没有这种发现的荣耀。我们有的是“被发现”的屈辱。因为我们是被“发现”的,所以,我们也一度几乎沦为殖民地国家。尽管今天的中国正在走向富强。但喜欢地理的中国人似乎仍然不多。其中原因也有不少。但我相信原因之一是我们太缺少好的地理书。一本好书会使一个人迷上与这本好书相关的一门学问,一本好的地理书会使它的读者迷上整个世界,迷上我们生长于斯的地球。我们读过许多地理教科书。这些书没有使我们迷上整个世界的魅力。它们给我们提供了大量名词、数据。大量的名词、数据互不相关,了无生气。这种枯燥的地理书损害了我们对地理的热情。在我们心目中,地理仿佛那亘古不变的岩石,粗糙、僵硬。这样的事物怎么能激起我们对它的兴趣呢?《房龙地理》则是一本完全改变我们关于地理学的偏见的地理书。在这本书里,地理学中必要的名词和数据依然存在,但它们被赋予了一种感性的表达形式。更重要的是,这些名词和数据不再是互不相关的一盘散沙,而成为息息相通的一个网络。它们不再是一种远离人群的孤独的存在,它们随时和人联系一体。它们因染上了浓郁的人的气息,而散发出勃勃生机。房龙自称他“打算把人放在舞台的正中”。他说:“我宁愿把它称之为一本研究人的书,研究人如何为自己和家人寻找食物、住所和娱乐,如何尝试找到既能适合自己的背景,又可改变自己的自然环境的方法,以便获得与其自身有限的力量相称的舒适、强健和幸福。”房龙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于是,《房龙地理》的第一章,标题就是《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中的人》。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标。作为一个坚定的人文主义者,精通地理的房龙意识到,“我们大家都是同一个星球上的伙伴,为了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的福祉,我们大家都要共同承担责任”。一本世界地理书必须介绍世界上的各个国家。《房龙地理》没有让自己在这方面留下空白。然而,房龙的介绍方式与众不同。他首先突出的仍然是不同国家的人,并把这些国家的自然地理作为这些人的生存背景。这种方式使房龙获得了一种饶有兴味的独特视角,各个国家的个性展露无遗。意大利:由于有理想的地理位置,只要有机会,能够发挥海上强国和陆上强国的作用。比利时:由一纸条约建立的国家,什么都不缺,唯独缺少内部的和谐。瑞士:高山中的国家,有出色的学校,有说4 种语言的团结的人民。丹麦:小国在某些方面胜过大国的实例。波兰:经常被人看成是别人的走廊,现在才是个为自己服务的走廊。这种极富个性的概括语言,将吸引每个读者到房龙的文字中神游。当然,对这些富于个性的国家和国民的介绍,房龙是不停留于浅尝辄止的。他更乐意走进这些国家,倾听这些国家心灵的声音。他这样概括法国:拥有它想要的一切的国家。进而,他这样描绘法国人:“法国人不是多愁善感的空想家,而是非常理智非常踏实的现实主义者。他脚踏实地地站在这个地球。他知道他只能活一次, 70 岁是他所能期望的。因此,只要还活着,他就尽力使自己过得尽可能的舒适,决不浪费时间去想象美好的未来。如果这就是生活,就让我们用最好的烹调方法来做哪怕是最差的食物吧。既然酒从耶稣基督时代起就被认为是真正的基督教徒的合适饮品,就让我们酿最好的酒吧。”这样的描述,不仅说明了法国举世无双的烹调和酿酒技术,而且传达了法国人富于智慧又实事求是的人生哲学。现象和原因融于一体而被如此富于诗意的文字表达出来,这就是房龙令无数读者迷恋的原因了。在全书结尾,房龙借一小女孩的口问道:“不去旅行,学地理有什么用?”我想,作为一本好的地理书,《房龙地理》引发的不仅是我们对地理学的兴趣以及对我们生长于斯的地球的热爱,进一步,它将唤起我们成为一个旅行家、航海家、甚至探险家的热情和梦想。它扩大了我们的视野,开拓了我们的心胸,它激发起我们对更辽阔的宇宙,对未知世界的探寻。(黄伟林)《蛮性的遗留》[美]摩耳著,李小峰译。海南出版社出版。现在可看的书极多,这就给读者提供了很大的选择余地。也正由于有了太多的选择余地,读者对书的挑剔也就越来越苛刻;先看看书名,看看封面,然后翻翻目录,从目录形成一种对此书内容的猜测,凭猜测决定看与不看。这样,有许多好书因目录的原因而失去读者,同样,有许多读者因目录的原因而错过好书。《蛮性的遗留》一书的目录,若与书的生动迷人的内容来比较,目录编写实在太正规和严谨。正规和严谨的目录并非不好,但好的目录要看它与书的内容的搭配。从目录来看,《蛮性的遗留》的目录层次分明,从动物的起源到动物的遗传,从动物的起源与发展再到人的起源与发展,两者对照,意思传达也十分明确,可以说,这样的目录编排十分专业化,可能很适合专业人员的口味,但这样一来,非专业的人就容易通过目录把这本书的内容猜测成十分专业化:满是繁长的历史与考古文字,过于精密的逻辑分析,散发着专业味的“细胞”、“遗传基因”等专业名词,..随着这样的猜测,《蛮性的遗留》很可能只对专业人员产生兴趣——实际上,《蛮性的遗留》人人可读。所以,选书时应该透过书名、封面及目录这些表面上浓缩了书的实际内容的文字,随便翻到书的一章、一节,看它两三页,再决定取舍。好的书即使仅看两三页,也就可以有它独特的东西吸引读者。《蛮性的遗留》独特之处有好几个方面。首先是它用文学语言来表述科学内容,人类最早对世界的认识是从感性的形象开始的,生动、具体的对象对人类有着原始性的吸引力,人类的这种本性实际上也是一种动物性的遗留。《蛮性的遗留》用那些散文性的语言来唤起人的感性思维、感性想象,它这样描述从狼到狗的一种遗留:“倘在狗要躺下的时候你留心瞧着,你可以见它有许多动作,这些动作是它野兽时代在草地中安排睡所的动作遗留下来。狗没有什么预备时就不躺下。它真要睡下时,在它睡下之处转一次或多次。达尔文说它曾见一犬在决定睡下之前转20 次。达尔文以为这种动作是狼安排睡所的旧方法的遗留。它是践踏草地成一睡所的旧方法。狗在旷野安排床铺时,这种动作于它是很有用的,但是睡在地毯或地板上的狗做这种动作,那便是徒费时间了。”这样的文字对读者来说无疑是富有趣味且十分轻松的。除了语言上的吸引力,《蛮性的遗留》还有着层次十分明了的结构,在一些司空见惯的日常行为中来描述动物及人的遗传性,这些,和它的语言的特性一起构成它好读又好懂的特点。《蛮性的遗留》之后,还有童话《两条腿》,通过童话的形式来展现人类从动物到人的过程,其表达形式富于想象,其核心内容却是极为严谨的人类史:从动物到人、从树居到地居、从狩猎到游牧、从游牧到耕种。把《蛮性的遗留》与《两条腿》编在同一书中,显然有“花开两朵”的阅读效果。意想不到的是,这么好的书在第74 页排版上有乱行,不过问题不大,读者在阅读之时稍加注意,自己把乱行处调过来即可。也许别的版本没这种情况。(梁启谈)《生活的艺术》林语堂著,黄嘉德译,三环出版社出版。在我的心目中,林语堂本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名字,知道他是因为读鲁迅文章。鲁迅太伟大了,所以,与鲁迅相比,其周围的人都显得渺小。更何况,在鲁迅作品的注释中,林语堂有很长时间是个灰色的名字。上大学的时候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颇有好感;大学毕业不久读林语堂的《吾国吾民》,觉得不错;有一次出差无聊,买了部林语堂的《京华烟云》,一气读完,有不忍释卷之感;接下去,就是读林语堂这部中外闻名的《生活的艺术》了。青少年的我受的教育一直是一种严肃板正的教育,读的书也都是严肃板正的书。所以,初读《生活的艺术》,确有一种别开生面、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种感觉在读梁遇春的《春醪集》、《泪与笑》时有过,在读钱钟书的《写在人生边上》有过。梁氏和钱氏这三本书都是散文集,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却是一部系统之作。因为读了《生活的艺术》,我才知道,梁遇春的浪漫和钱钟书的诙谐,并非是独属于他们自己的个性,而共有一种文化的底蕴和根基。这种文化的底蕴和根基是迥然相异于我从童年到青年所受到的学校教育的。学校教育把人生描述为励志、求知、奋发、成就的过程,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中表现的,却是闲适、放浪、快乐和享受。如果把前者理解为崇高,后者不妨称作优美;前者倾向于兼济天下的进取,后者偏重于独善其身的保守。在我看来,一味强调人生紧张、沉重的一面,也不一定真能造就杰出的人才;适当说明人生的闲适、轻松,或许能给人造成一个自由伸展的空间。人生本是完整的,教育和阅读也没必要偏食。在这个意义上,《生活的艺术》不失为一部为我们打开一扇人生快乐之门的好书。崇高固然可敬,但也有别有用心者利用崇高而使崇高变成虚伪;享乐谈不上伟大,但也绝非有罪。承认自己对享乐生活的追求,不仅体现出道德意义上的坦荡和真诚,而且还可能激发科学实用方面的创造。读《生活的艺术》,虽然与崇高无涉,但确实能启发人的心智,让人们发现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美点。书名为《生活的艺术》,内容则是启发人们怎样艺术地生活。全书14章,其中7 章专门谈怎样享受人生的方方面面。享受生命、享受悠闲、享受家庭、享受日常生活、享受大自然、享受旅行、享受文化。事无巨细,人生中可享受的地方如此之多;千方百计,人生中享乐的方法是如此不穷。从穿衣吃饭到读书写作,处处有乐可享,时时有享乐技巧呈现。林语堂自称《生活的艺术》表达的是一种闲适哲学,一种快乐哲学。作为中外闻名的幽默大师,林语堂把这种闲适快乐的哲学表达得诙谐生动、妙趣横生。如果说哲学是对人和人生观的塑造,那么,正统严肃的哲学或许试图塑造成功的人物,表达成功的人生观;而这种闲适快乐的哲学则没有这种雄心和气魄,它只想表达这样一种人生理想:“让我们做合理近情的人。”也许有人会认为林语堂油滑,《生活的艺术》中许多文字自由散慢,浑无正经;也许有人会认为林语堂低调,《生活的艺术》中不少观点迎合世俗,维护感官;也许有人会认为林语堂庸俗,《生活的艺术》实在谈不上崇高伟大、恢宏卓越。的确,《生活的艺术》不过是在启发你享受人生,其中一些观点和方法已显得陈旧落伍、不合时宜甚至有明显谬误。但是,我们没有理由认为林语堂是在不负责任的信口开河。《生活的艺术》写于20 世纪30 年代中叶,正值法西斯主义猖獗之时。在《生活的艺术》一书中,林语堂以放浪者为理想人。这似乎远离崇高,但却切中时弊。正如林语堂所说:“在这个民主主义和个人自由受着威胁的今日,也许只有放浪者和放浪的精神会解放我们,使我们不至于都变成有纪律的、服从的、受统驭的、一式一样的大队中的一标明号数的兵士,因而无声无息的湮没。放浪者将成为独裁制度的最后的最厉害的敌人。他将成为人类尊严和个人自由的卫士,也将是最后一个被征服者。”我相信,读《生活的艺术》到这里,人们会理解林语堂的良苦用心,理解林语堂那放浪不羁的叙述姿态下庄严正直的火热情怀。(黄伟林)《中国名胜与历史文化》葛晓音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生活在别处。流浪的三毛,走遍异国他乡的千山万水,但她依然结不开一个心结,依然在做一个长长的梦: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三毛去过欧洲、非洲、南美等59 个国家,她记下了自己不着痕迹的飞翔的心路历程。犹如一只不受拘束无法拘束的小鸟,她自由地生活在别处。然而,无论三毛何处去,她的心依然归属一块她不居住的土地。三毛终于把自己关于故乡和祖国的那一个遥远而悠长的梦,变为了现实。她在故乡和祖国的山水之间,寻找她一直心向往之的精神之根。根,对于奇怪而坚韧的中国人来说,是他们从不轻言放弃的精神源泉。根,不是抽象的概念的附属品,中国人的根,活在他们每一颗跳动的心里,活在他们生活着、想念着的土地上的每一处山水中。这里有陶渊明的恬淡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白的豪迈美,“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杜甫的雄壮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当然还有王维的空灵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恐怕再没有别的民族像我们的文学前辈如此的重视息息与共的大自然家园了。他们总是不由自主地将自己化为一株引颈而望的向日葵,将根深埋在那忘也忘不了的古老的文化土壤里,让身躯匍匐在那望也望不尽的绵绵山河上,然后,引吭而歌。有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人们太容易对自己周围的事物、亲近的人熟视无睹,对长久生活的地方产生厌倦的情绪。人们往往偏爱不断出发的生活方式,期待不断感受新世界的不平凡经历。但是,出发和观赏是完美的旅程的一体两面。否则,旅行便无完整的意义。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的有机融合,成为吸引人们驻足欣赏的魅力所在,也是中国山水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之一。所以,在《中国名胜与历史文化》一书中,作者才如此自觉地把这种人和山水相融的文化意识,在介绍和描述中国名胜的文字中,细腻而生动的凸现出来。她按历史文化特点将中国名胜分成11 个大方块,如“京华大观”、“中原览古”、“川滇山水”、“丝绸之路”等。首先让我们从“京华大观”进入,好像由此引领我们进入京华大观园的迷宫之门,随即便迷失在一处又一处的用历史和文化修建的园子,它们有时很大,有时也很小,但你对它们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觉;偶尔,你会迷失在纵横交错的小路上。(通往园子的小路,铺满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掌故,地理、宗教、建筑、民俗等形状各异的石块,俯拾皆是。)你因此会有一点点心焦,也有些许欢喜,一下子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别有另一番世界。执着而聪明的旅行者总会收到一些意料之外的礼物。这样的旅行随兴而至,你或许可以接着到“中原览古”,或领略“朔漠风光”,或倘佯“川滇山水”,也可以由北至西,沿着勇敢的古代商人和冒险家的足迹,一路探索美丽而神秘的“丝绸之路”..如果你曾为曹雪芹的《红楼梦》的悲欢流下不能自己的泪水,如果你曾对岑参、高适描绘的八月飞雪的胡地产生过惊奇,如果你曾经神往过敦煌莫高窟的飞天艺术,如果你曾经被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悲恸深深震惊,那么,就带着你的好奇和爱,看一看那“太神秘、太丰沃”的祖国山水,以及理解它们所蕴含的并不单纯的意义——其间,有生死,有爱恨,有人性的光辉与盲点。愿我们在没有翅膀痕迹的天空自由飞翔,让我们把渺小如尘芥的喜怒悲欢轻轻放手,在广袤无垠的土地上,在此起彼伏的海浪中..(梁丽明)《中国人气质》[美]亚瑟·亨·史密斯著,张梦阳、王丽娟译,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记得初看龙应台女士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当时的感觉真的可以这样描述:震惊后的痛快。一个成熟的民族和成熟的人应对自身有比较深刻的了解,认清自己的种种伪装与弱点,把握其内在精神的本质,并努力显现自身的价值。这便留下了中国许多有识之士认识自身的文字。鲁迅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阿Q 式精神胜利法”的盛行;辜鸿铭先生描绘的“永葆青春”的真正的中国人;胡适先生戏谑而悲哀地选出的榜样——“差不多先生”;龙应台女士愤怒地批评的“不会生气的中国人”..他们自为中华民族中的一员,其充满智慧和警醒意味的看法,源自于他们将深深的关怀完全倾注在了解、完善国民精神的工作上,并且揭出国民的一些内在的东西。中国的一首古诗是这样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们孜孜探求的行为,都还是中国人自己向内审视的自省。池鱼故渊,剖析之深,期望之切,拳拳之心可见。因此,希望获取一种比较成熟、全面、深刻的见解,自我审视固然重要,却也不能不诚恳地借助来自外部的客观评判。没有坦荡的胸怀和从容的气度,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鲁迅先生就曾经严厉的批判过,在中国民族特性里,对罪与恶缺乏一种正视、反省的勇气,更安于在瞒与骗的沼泽中欺人并自欺,“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让“怯弱、懒惰,而又巧滑”的行为,落荒而逃。这真正是一个民族在思想、情感、承受力等方面缺乏自我体认和直面现实的能力的悲剧呀。鲁迅先生在逝世前14 天发表的《“立此存照”(三)》一文的结尾处,为了疗救这种普遍的精神痼疾,语重心长地说:我至今还在希望有人翻出斯密斯的《支那人气质》来。看了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那几点说的对,变革,挣扎,自做工夫,却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来证明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注:《支那人气质》即《中国人气质》)据《中国人气质》一书的译者张梦阳先生的介绍,Arthur H. Smith,音译为阿瑟·亨·史密斯,是美国传教士。生于1845 年,死于1932 年。前后共在中国居留50 余年之久。他所写的最著名的代表作《ChineseCharacteristics》,是根据他在中国传教22 年的见闻和观察,以“中国人气质”为总题,在上海的英文报纸《中国北方每日新闻》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后集印成书。此书与后来作者所写的《中国的农村生活》、《中国在动乱中》等书,被公认为在世界上研究中国民族性最早、最详尽、最切实的著作。作为虔诚的基督徒和忠实的传教士,史密斯写作《中国人气质》的态度是诚实和中肯的,因为他把关于中国人的研究,看作是一门关于人的艰深的科学研究。作为一名严谨的学者,他坚信卡莱尔的格言:“在指出一个人的缺点之前,首先看到他的优点。这对于正确地判断任何人和事都是有益的,甚至是不可缺少的。”史密斯的确首先看到了中国人勤劳、节俭、生命力强等种种优点,并认为它将会成为地球上最繁荣的民族之一;但是,《中国人的气质》的价值并不在于此,而是在于,作为一名目光敏锐、思辨深邃的外国人,史密斯直接切入我们日常熟视无睹的一些平庸、丑陋的社会现象,以及一些无益甚至阻碍建构、升华人的精神世界的民族劣根。其间许多切中肯綮、尖锐批评的字句,真是令每一个有民族自尊心的中国人惭愧不已,恨不能有机缘与史密斯先生一辩高低。然而,正是利用这种清醒的旁观者的批判眼光来审查自我,才会使我们有一种充分认识自己、他人及世界的理性精神,逐渐成为一个高度自觉与高度成熟的现代民族。诚如鲁迅所说,《中国人气质》“似尚值得译给中国人一看”,“虽然错误亦多”,例如对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侵略行径进行了掩饰和美化,引用中国典故也有失误之处,有时批评的缺点也难以使人同意,而且全书旨在传布基督教,期望以基督精神升华人格,革新中国。这需要我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与辩证的思维方法来看待它,分析它。“啊!我多么希望,有什么神明/能赐我们一种才能/可使我们能以别人的眼光/来审查自我。”(勃恩斯)然后,直面现实,“变革,挣扎,自做工夫,却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来证明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梁丽明)《漫话圣经》[美]房龙著,施旅、于一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圣经》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正式经典。其中,犹太教的正式经典称《旧约圣典》,基督教的经典除《旧约圣经》之外还包括《新约圣经》。一般所说的《圣经》包括《新约》和《旧约》两个部分。《旧约》成书于公元前,内容包括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犹太民族的古代历史和宗教信仰。《新约》成书于公元后,主要记载耶稣的生平言行和早期教会的活动情况。《圣经》对于西方人,就如同《论语》对于中国人。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一部文献,世界上印数最多的一部书,《圣经》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圣经》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同时,它也是一部文学著作、历史著作、哲学著作乃至伦理、道德著作。许多西方的文学家和思想家都受到了《圣经》的哺育和启蒙。要想深刻地了解西方文学、西方历史、西方哲学,必须读《圣经》;要想深入地了解西方人,必须读《圣经》。可以说,《圣经》是西方人文化心理结构的浓缩和显影。当然,由于成书年代久远等各种原因,今天的人们阅读《圣经》原作自然会有许多不顺畅之处。于是,各个时代,不少国家都有许多关于《圣经》的通俗读物出现。房龙的《漫话圣经》正是一部杰出的圣经故事读本。本书出版于1923 年,是为美国青少年读者写的,目的在帮助他们对《圣经》有一个大纲式的了解。因此房龙是根据自己的想法并用他自己的语言来写《圣经》的有关内容,把他认为和《圣经》有关背景知识提供给读者。房龙是把《圣经》作为“一部文学遗产”来对待的。这也就构成了全书第一章标题的名字。在第一章里,房龙生动地叙述了《圣经》的由来和最后定型。而在后面几乎完全遵循《圣经》的结构叙述犹太人的历史的那些篇章里,房龙也常常以叙述者的身份解释这些故事的来历、传说的原因乃至《圣经》的特点。比如,在第四章开篇我们就读到这样的文字:“《旧约》实际上是一本互不关联的短篇史籍汇编,是在犹太民族的缔造者逝世将近千年之后编成的。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是这部编年史的最初的主人公。但是他们生活在一个犹太人尚无文字的年代,他们的经历是由父亲口传给儿子,每一代人都在自己祖先的光荣史上加枝添叶。在这样的历史记载中,很难有一条主线贯穿到底。”在第六章,作者又开门见山地指出:“《旧约》是一本犹太民族的剪贴簿,它包含历史、传说、家谱、爱情诗、赞美诗,经过分类整理,再分类再整理,但是完全不按编年次序,文字上也不加修饰。”这些解释很有必要,它不仅剔除了《圣经》中所有神学的成份,还其以人的内涵,而且还使读者获得了对《圣经》一书全貌的历史的认识。如房龙所说,《圣经》本身千头万绪,主线并不分明,文字未加修饰。房龙的《漫话圣经》却做到了删繁就简,主线分明并保留了最亮丽、最富有人情味和人性色彩的故事情节或细节,并以房龙极富文学色彩的文字加以表达。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约瑟构成了犹太人定居埃及的完整故事线索;摩西——约书亚——参孙——路得——大卫——所罗门,构成了犹太人自我独立建立国家又陷入内战直到灭亡的完整故事线索;之后,波斯、希腊、罗马相继对犹太人的生活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行文至此,犹太人最伟大的先知耶稣诞生。整个叙述脉络分明、主线清晰,犹太人的生存史和心灵史跃然纸上。当然,在我看来,《漫话圣经》最引人入胜的恐怕还不是故事情节的精彩纷呈、富于想象,更可能是房龙思想的明晰透彻,深刻精警。整本书虽然以历史事件为线索,但同时贯穿着房龙的整体思考,即基督教的信仰为什么能征服犹太人民和整个西方。信仰的征服力不是武力,而是精神之力。具有这种精神征服力的人就是先知。房龙说,“先知是犹太人民的精神领袖”,“先知的声音就具体表达了民族的良知”。基于这样的认识,房龙把握了《圣经》中最可宝贵的思想,那就是耶稣关于“生命的真谛究竟是什么?”的思考,他这样说:“耶稣的这颗纯朴而伟大的心,提出了一种改变这些不良现实的方法。他称之为爱。他的教义总的来说也就是这一个字。”爱,在房龙看来,正是《圣经》抑或基督教信仰中的全部精髓所在。基于此,房龙高度赞美了无名氏对耶和华性格的新的、独特的见解。在无名氏看来,耶和华不再是小小的一个闪族部落的上帝,他的名字是横贯在所有土地的上空的,他是全人类的统治者,他是唯一的上帝。这个上帝不是一个仇恨非信徒的凶暴的上帝,恰恰相反,即便是对生活在黑暗中、从来不知道他的名字的人,他也给予爱和同情。他不是把自己的容貌藏在秘不可测的云雾之后而不让人看见;任何有眼者都可以看到他,任何有耳者都可以听到他的话。他是所有人的慈父,他是要把无知的羊群引导到和平和正义的安全港的牧羊人。如果说无名氏正确地理解了上帝,那么耶稣则不仅正确理解了上帝,并且,他还以生命殉了他的这种理解。于是,耶稣的理解成为信仰。耶稣殉道的一生,为信仰孜孜不倦、生命相许的一生使之完成了他人所不可取代的功业。因此,耶稣成为上帝之子。耶稣的肉身虽然死去,他的思想却超越躯体,成为永恒。关于《圣经》的著作汗牛充栋。以虔信的态度待之的不计其数,走进任何一个基督教堂,都可以听到牧师虔诚的赞美;以批判的态度待之的亦有不少,我就读过诸如雅罗斯拉夫斯基的《圣经是怎样一部书》和陈鼓应的《耶稣新画像》等等。然而,在我看来,房龙的《漫话圣经》既尊重了《圣经》的历史叙述,又保留和突出了《圣经》最可贵的思想信仰,加上房龙极富魅力的文学叙述,我想,《漫话圣经》恐怕是最好的一部引导人们走进原作《圣经》的通俗读本。而这,恰恰也是房龙本人希望达到的目的。(黄伟林)《禅外说禅》张中行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张中行生于20 世纪初,一生孜孜于学问,直到20 世纪末才有了著书立说的机会。文坛学界、报刊传媒才知道有这样一位文化老人。他的文章,称得上“亦诗亦史,亦哲亦痴”。这个概括实际上是说张中行是文史哲的通才,并且有执著的情怀。他的《文言和白话》、《作文杂谈》是中学教育界极为实用又极有品位的参考书;他的《负暄琐话》、《负暄续话》在散文界开出一条新路,成为一种典范;他的《顺生论》以简妙文体谈人生哲学,堪与培根《论说文集》媲美。此外,张中行还对佛学有精湛研究,著有《禅外说禅》、《佛教与中国文学》等著作。张中行是一个典型的书生学者,有点像曾经风行一时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中那个令人难忘的人物余永泽。上的是北京大学,兴趣是跑图书馆、钻故纸堆。这样的人在20 世纪中叶的中国颇不得志,生得早者被斥为胡适的信徒,生得晚者被认为走白专道路。张中行人生哲学的精义在乎顺生,从而能在时宜不合时,尽可能保持缄默。这种人生姿态给他免去了不少麻烦,在大动荡的时代幸存下来了,并在大建设的时代有了大器晚成的机会。《禅外说禅》是一部谈禅的著作。作者认为,在中国文化中,禅是相当重要的成分。“有相当多的人走入禅堂,企图了他们的所谓‘大事’,不走入的,有不少人乐得从禅堂讨些巧妙,来变化自己的文章,思想,甚至生活。”既然禅有如此大的势力,作者也就有了个心愿,弄个放大镜,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对禅作一个仔细的观照,弄清其庐山真面目。所以,《禅外说禅》是一部全面揭开禅的庐山真面的书。何谓禅外?作者指的是自己并非禅堂中人,或者说,作者并非参禅者。基督教堂中的牧师讲教义,那是教中说教。教中说教或许有一份虔诚,但也少了些客观。禅外说禅或许没有那份虔诚,却也多了份客观和公平。所以,书名的禅外,实际上不仅指作者并非禅堂中人,更指作者是以客观、公平、无偏倚的姿态来说禅。何谓禅?作者解释:禅是梵语Dhyana 的音译化简,全译是禅那;意译,早期是思惟修,后来是静虑,也可兼音及义,称为禅定。这是一种修持方法,用现在的话说,是用深入思索的办法改造思想。当然,这样的解释不过是泛泛而言。实际上,《禅外说禅》全书20 多万字,共计12 章,包括《佛法通义》、《中土佛教》、《禅宗史略》、《禅悟的所求》、《机锋公案》、《禅的影响》等章目,确实是从上下前后左右方方面面对禅作了一番详谈宏论。以我的阅读经验,大多数关于哲学宗教的图书,要么抽象艰深,玄虚难解,要么武断主观,简单肤浅。前者容易走向神秘化,后者容易变成虚无论。张中行的《禅外说禅》避免了这两种极端。他反复强调,他是以常人的思想探究禅这一种超常的方法。禅外说禅,也因此有一种以平常心谈超常事的意思。以常对付超常,并不等于把超常降低为常,而是在承认超常的前提下尽可能去理解超常。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知识被局限于常人的理解范围之内。张中行则试图往前多走一步,承认禅悟之境难言,但难言也要言。这里的言不是乱语胡言,而是通过精研之后谨慎地发言。这些发言,是对禅的力求客观公正体察入微的理解。其中,关于禅是一种人生之道。禅,或说禅悟,是有关人生之道的一种设想,一种试验,其中有智,尤其有勇。就对“欲”的态度而言,儒佛就正好相反,儒家是“顺”之,佛家是“逆”之。佛家思想与天命战。如此种种,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常人对禅这种超常事物的真知灼见。禅宗是中土佛教的一个宗派,禅是佛教中一种有特点的修持方法。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中国传统中与儒、道并列的文化体系之一。在这个意义上,作为一个中国人,自然应对佛教有所了解。那么,《禅外说禅》应该说是一部关于佛教,特别是关于禅宗的雅俗共赏的入门书。(黄伟林)《文化类同与文化利用》[美]史景迁著,廖世奇、彭小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 世纪80 年代有两位美国学者在北京大学作了讲演。一位是杰姆逊,他的讲演题目是《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另一位是史景迁,他的讲演题目是《文化类同与文化利用》,副标题是《世界文化总体对话中的中国形象》。杰姆逊似乎比史景迁走运,他的话题恰好契合了中国20 世纪80 年代的文化语境,在中国刮起了一阵后现代主义文化旋风,他的讲演录《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几乎成为中国文化界的必读书。相比之下,史景迁远没有杰姆逊走运。他在北京大学的讲演既没有产生轰动效应,他的观点似乎也很少在学术界被广泛征引。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次寂寞的讲演。高大英俊,颇有绅士风度的史景迁教授的北大之行似乎是悄然而来,悄然而去。寂寞悄然并不等于虚空无有。史景迁的讲演录后来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它尽管远远比不上杰姆逊那部讲演录显赫,但认真读这部书的人,却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极其罕见的角度新颖、立场公正的西方人研究中国的著作。西方人把他们对中国的研究称为汉学,从事这一学科研究的人就被称为汉学家。史景迁生于英国,长期在美国耶鲁大学任教,从事中国历史的研究,被认为是美国汉学界继费正清之后最有成就的汉学家。他的《文化类同与文化利用》讲述了从16 世纪到20 世纪400 多年西方理论学术著作和虚构文学中中国形象的历史演变。用史景迁的话说,就是“看一看中国对西方文化的影响,了解一下在欧洲或美国的西方思想家是如何被中国文化的某些因素所打动或吸引的”。20 世纪的人类世界,西方文化无疑是一种强势文化。世界各国都饱受欧风美雨的浸淫。给人的感觉似乎是西化成为唯一的文化正宗乃至人类前景。然而,史景迁在《文化类同与文化利用》这部书中,却以不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自16 世纪以来中国对西方产生的巨大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诸如利马窦、马可波罗等与中国关系密切的传教士、旅行家身上,而且体现在一批为人类思想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思想家、作家身上,像莱布尼茨、孟德斯鸠、伏尔泰、黑格尔、马克思、韦伯、施本格勒等思想家,歌德、卡夫卡、布莱希特、庞德、马尔洛、卡内蒂、博尔赫斯等作家。这批声名显赫的人物无一例外地表现了他们对中国的关注。尽管关注并不意味着肯定和热爱,有时甚至意味着否定和敌视。然而,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无论是热爱还是敌视,关注本身已经证明了中国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存在,证明了中国在人类最优秀的一批思想者头脑中的重要地位。这种重要性的极端表现,可以用伏尔泰的《世界史》以中国为开端作为典型例证。西方最优秀的一批思想家、作家不约而同地对中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用史景迁的话说就是:“对于西方来说,中国具有深刻的魅力。西方被中国迷住了。”西方被中国迷住是一个事实,知道这一事实的人或许更愿意进一步了解其中的原因。史景迁在列举事实的同时也阐释了原因。他认为原因有两方面:其一,这种魅力的确产生自对中国政府和社会的深刻认识;其二,这种魅力来自关于中国的抽象观念,这种观念在16 世纪和17 世纪似乎触及了欧洲文化想象中的某些因素。这两方面原因实际上由知识和想象合成。西方人被中国迷住,既因为他们对这个遥远的东方国家有某些深刻的知识,也因为他们对中国无知而激发出富于创造性的想象。这两个原因显得自相矛盾,但史景迁在他冷静的叙述中使这自相矛盾的原因各自都有了存在的充分理由。进一步,史景迁还阐明了一个道理,即西方对中国的姿态往往潜藏着“文化利用”的深层原因。“对于那些深怀不安全感和焦虑感的西方人来说,中国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他们的一条出路或退路。17 世纪早期对中国信息及故事的那股热情和兴趣就是这样产生的。记得在1600 年到1617 年和1618 年这段时期,就出现了六七本关于中国的内容各异的著作。当时不正是30 年战争之前人们对现状极度不满、政治分裂加剧和暴虐横行的年代吗?!很明显,这些著作所取得的显著成功也说明了当时西方公众要求阅读关于中国的作品的渴望。18 世纪中期当西方人开始探索政府的组织形式,特别是合理的政府形式时,也发生了同样的情况。可见,尽管西方社会非常繁荣,但人们仍旧怀有不安全感,其中包括对社会地位的不平等以及日益加剧的海外扩张的担心。学过欧洲历史的人一定不会忽视那段文化绝望时期,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就连中国的梁启超、蔡元培等思想家都注意到西方要灾难临头了。20 年代和2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点复兴景象很快就被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法西斯主义的崛起所扼杀。可见,西方文化的发展正处于彷徨时期,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大批西方作家和思想家开始重视研究中国。”这段不短的引文可以说是史景迁这部著作的结论,它可以使妄自菲薄者增强自尊,使妄自尊大者变得冷静。西方出于完善其自身的目的,对中国产生浓厚兴趣。不管这种兴趣是出于天真无知还是真知灼见,都表现了一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态度。不同的文化可以存在类同,不同的文化更应该相互利用,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的时代,读一读史景迁的《文化类同与文化利用》,也许不无裨益。(黄伟林)《亦新亦旧的一代》南怀瑾著,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太阳照样升起》,一个充满诗意的标题。这是美国现代著名小说家和记者海明威的一部小说。主人公是一群美国青年,在战后的一片精神荒原上,他们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承受着无法愈合的心理创伤。“没有一个人是清醒的。”有人因此称他们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你们属于什么样的一代呢?当然,你们实在不必理会诸多名称的无谓堆砌,问题的关键是面对这个询问,你们是否享受了思考的乐趣和承担了思考的责任。南怀瑾先生向我们展示了他思考的过程和答案。《亦新亦旧的一代》,原为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所作的专题演讲《二十世纪青少年的思想与心理问题》。“任何一个人都不能荣幸地拥有只属他一人的生活。”(雨果)这里10 万多的文字积淀着作者和读者的生活经历与理性思考。以历史开始,以群体开始,以理性开始的思考起点,使南先生对本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变迁历程及其对人们心理状态的影响的剖析、论述,成为一部具有实用性和普遍性的“社会问题解剖书”、“青少年思想教育诊断书”、“中西文化交流过滤书”。青年人学会与他人尤其是与长者做和谐的交流,实在是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必须学会且重视的一课。没有一个人的思考结果不是建立在前人智慧结晶的基础上。南怀瑾经历过旧社会向新社会变迁的历史,也身处在不断求变、待变、必变的新时代。他的论述,主要有两个特征:(一)内容涉及广:新旧文化教育制度;现代的道德价值观念;老少之间的代沟;中西文化的冲撞;人的一些基本问题。(二)分析问题有理有据,不板着面孔说教,也不妄下断论。南老师善于从目前的现实问题,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历史文化,谈笑间,娓娓道出问题的前因后果,让我们这些年轻学子,自己发现问题的症结。南老师不仅是一位和善的长者,还是一位平易的智者。也许,我们很多人从未见过南怀瑾老师,但正如我们阅读到一本好书,我们汲取了其中思考成果的精髓,或者因为其中的一句话,一件小事,启发你不断走向成功和幸福的道路,我们受益于此,并且终身难忘。人们说,20 世纪是一个动荡的时代;20 世纪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尽沧桑的民族。那么,未来的21 世纪,中国将会是怎样的前景?中国青年将会创造怎样的历史图景呢?正如南老师所言,现代青年,绝不能再沉溺于彷徨、郁闷,敌视一切,否认一切的心理漩涡之中,也不能放任狂放自恣的偏执个性,失去自律自制的准绳,走向“疯狂与镇定剂齐飞,颓丧与麻醉品并驾”的极端境界。毫无疑问,那将使青年们继续成为“迷惘的一代”、“病态的一代”。现代青年必须寻找出一条新的,属于自己属于社会属于整个民族的奋斗道路,“凡是现代有志有识的青年们,应该在科学文明的时代中,创立新的历史文化”。这正是南怀瑾老师对新的一代的期望,也是我们的信心。(梁丽明)《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曹聚仁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几十年以后的人们回顾中国20 世纪的文化历史,可能会感到费解。20世纪最初,读经仍是中国学术主流,中国文化界尚存在康有为的今文经学和章太炎的古文经学之争。1905 年清王朝正式下诏废除科举,新式教育日益兴盛,读经渐渐废止。辛亥革命失败后,又出现复古尊孔、保存国粹的潮流,袁世凯政府祭孔,规定读经为中、小学必修课。康有为甚至电请北洋政府尊孔教为国教。之后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出现了更激烈的“打倒孔家店”的口号,甚至有废除汉字、汉语、不读中国书等极端主张。40 年代,朱自清写《经典常谈》,序中第一句则称“在中等以上的教育等,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可见“五四”时代的极端又有所回旋。60 年代文化大革命,传统文化又处于被全盘否定的状态。90 年代,竟出现“国学复兴”。以上事实,颇给人“朝三暮四”、“朝令夕改”的感觉。历史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反复无常”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道理。不过,经过历史如此这般大起大落的折腾,人们发现,20 世纪90 年代尽管有所谓“国学复兴”,但许多人却全然不知何谓“国学”。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反反复复,即使那些提倡弘扬传统的人,也有许多已不知传统为何物了。其实,“国学”并非什么玄妙之辞。按曹聚仁先生的说法,“国学”,乃是外来语,并非国产。日本人原有“支那学”、“汉学”这样的名词,因此,19 世纪后期,留学日本归来的学人,译之为“国学”,也就是“中国学术”之意。知道“国学”为“中国学术”并不意味着真正了解了“国学”,因为,我们还必经进一步了解,何谓“中国学术”。关于这个问题,20 世纪的中国学者留下了不少著作,如章太炎的《国故论衡》、钱穆的《国学概论》、顾颉刚的《汉代学术史略》,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当然,也包括我们这里将要谈论一番的曹聚仁的《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是曹聚仁晚年之作,最初在香港《晶报》上连载,从1970 年1 月2 日至1970 年9 月15 日,连载了九个半月。这部书共分12 部分。第一部分可称引子,从方方面面谈论自己写这本书的动机以及自己一生治学的经历;第二、三部分专门谈论儒家的兴起和两汉经学,第四部分谈除儒家之外的先秦诸子,第五部分谈玄学和佛学,第六部分谈宋明理学,第七、八、九、十部分专谈清代经学,第十一部分谈晚清的学术变革,第十二部分谈的是中国文章。曹聚仁自称“这是一种‘有所见’的书,不仅是‘有所知’的书,窃愿藏之名山以待后世的知者”。此话颇为自负,但确也合乎实情。在我看来,《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正好具备这两大品格,其一为有所知,其二为有所见。有所知指的是曹聚仁具有广博完备的国学知识。换句话说,读了此书,我们终于可以理解什么是国学。这种理解不是肤浅的、概括的、静止的,而是深入的、细致的、发展的。比如清代经学,此书不仅指出清代经学与宋明理学以及两汉经学的根本不同,而且专门谈了清初顾、黄、王、颜四大学派,乾嘉道咸年代的吴学、皖学、浙东、扬学四大学派,以及清末魏源、龚自珍、康有为等为代表的今文学。在这里,指出不同,可谓深入;详述流派,可谓细致;梳理变迁,可谓条贯。此书既以“学术思想史”命名,就必须完善“史实”。而这里的史实,对作者,是“有所知”,其本身有广博完备的国学知识;对于读者,亦是“有所知”,可以因读此书而获得广博完备的国学知识。作为一部述史之作,不仅须有所知,而且应有所见。这里的见指的是史见,对历史的见解。对待博大精深的学术思想史,不是顶礼膜拜,而是冷静分析。这是有所见的前提。曹聚仁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参加者,不仅有扎实的国学功底,而且有锐利的疑古精神。他表示:“我只是一个病理学者,我要对年青人说明白,所谓‘古书’是怎么一回事,我们要跳出科举制艺的圈子,用批判的眼光来认识中国学术思想的真面目。”正是这种“病理学者”的态度,使曹聚仁能看清国学中的精粹与糟粕。他告诫人们,如果对国学有兴趣,千万莫落入科举制艺的陷阱,必须跳出宋明理学,汉代今文学的圈子,要研究先秦诸子百家,就得接受清代学人的知识,如皖学、浙学和扬学,经过了考证学的基本工作,再来求其汇通。这是关于研究国学的方法的经验之谈。他告诉人们,“不要恋古、迷古、信古,要明白古代文化遗产,其中‘国糟’多于‘国粹’..”他叙述亲身的阅读经历,是房龙的《人类的故事》启发了他有关历史的智慧,是路威的《文明与野蛮》给他指明了文明的真实历史。他以这种经验为证,强调必须以现代的历史观和人类学知识来对待国学。这样才能去掉国学神话的外衣,发掘其内在的价值。用他的话说:“我们只有真正通了‘今’,才可以‘博古’。”可见,《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确是一部“有所见”的书,它处处闪耀着建立在“真知”基础上的“灼见”之光。(黄伟林)《经典常谈》朱自清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书是人类文化创造的最卓越的精神实体。苏格兰作家斯迈尔斯曾说过:“书是人类奋斗史上最为不朽的硕果,多少的殿堂,多少的雕象已经随着年代湮灭,只有书,还始终屹立着。伟大的思想,伟大的灵魂永远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从几世纪前,在作者的心中孕育成熟,直至今日。始终是经久而常新。字里行间依然跳跃着当年的思想和宏论,仿佛先哲就在眼前。”许多年来,在中华民族这块丰沃的文化园地里,不知产生、积累、流传了多少书籍,为人类创造了多少精神遗产。先贤哲人,儒林士子,著书立说,各领风骚;诗词曲赋,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它们构成了我们民族文化中一脉相传的精神实体,垒起了中华文化园地的层层思想基石,并以此孕育、塑造着国民的灵魂与性格。与此同时,中华民族又是一个非常重视古训先法,尊重圣贤古人的民族,在这样的一种文化背景下,凝聚着前人思想结晶的书籍,便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和不可忽视的认识价值。《经典常谈》——经典,在这里是广义的用法,指我国文化遗产中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东西,包括先秦诸子、几种史书、一些别集,如《诗经》、《周易》、《战国策》、《史记》、诗、文、赋等我国民族文化中的经典作品。朱自清先生对它们的源头、成果、演变的情况了如指掌,就义不容辞地给那些准备接触这些经典著作的人,做一番别开生面的讲解,激发起大家的兴趣,引导大家走到认识经典、学习经典、研究经典的大路上去。学习古文,对于现代社会的好学者来说,不免感到枯燥和繁琐,不仅语言文字上的隔阂不少,风俗习惯、典章制度上的生疏更甚;而且一代新的青年或许会认为那些“先民的歌唱”、“泽畔的悲歌”、“大唐的奇葩”(分指《诗经》、《楚辞》、唐诗),都早已成为历史的遗迹。而我们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朱自清),历史不能隔断,文化必须延续。如何才能让大家潜移默化地汲取民族文化的精华,并且深深地理解它,热爱它,途径也许存在许多,但直接或间接的学习经典,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条道路。书籍,作为人类用一定物质材料记载信息的一种最为有用和持久的工具,它不但记录下先民们丰富的生产经验,变迁的史实,以及先哲们的思想见解,而且,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书籍的内容往往转变为一种深刻影响人们的精神力量,在此起彼伏的历史大潮中,积淀下我们这个民族伟大思想的精华,伟大灵魂的声音。我们渴望聆听那些沉睡在历史深处的智慧的话语,我们也必须承继下这些千百年来一直在我们的心灵中不断跳动的声音。这些声音,这些语词,像我们精神的血脉,生命的天然声韵,与我们的身体和思想融为一体,不可分割。我们不能也不该拒绝它们。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是把经典作为民族文化生命的源泉和内蕴来描绘,把它们当作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来重视。他如数家珍般展示它们,又如拉家常般让我们与它们亲近,力求我们阅读后,既满足求真求知的愿望,又不致被经典的光辉遮蔽了探索的眼光和勇气。你看,13 篇文章相当于13 篇切实而浅明的经典导言,从《说文解学》说起,从仓颉造字说起,然后讲史、论文、谈诗、析人,一路记下相关的历史事实、文学常识、名人轶事、民俗等内容,点化出其间人与事与历史的意义与弊端。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厚重的文化经典著作,统摄在朱自清先生一支朴实而广博的笔下,全都化为一篇篇言简意赅、深入浅出的短文,有些甚至可以当作故事读。它们看似独立,却一脉相承,互为关联,连结为一轴中国文化发展的简易图卷,不由得你不佩服朱自清先生这种深入浅出的学问功力和嚼饭哺人的学者风范。由此,《经典常谈》不仅对中学生学习古文大有帮助,而且对于一般读者来说,也是理想的经典读本。倘能进一步的深入,以《经典常谈》为中介,推动我们去认真阅读、潜心思考真正的经典著作,那便不辜负编撰者的一片苦心了。(梁丽明)[提要书目]《胡适学术文化随笔》欧阳哲生编,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真正的学者,总是以一种真性情、真血性去探索人性中的未知领域。他们用理性和语言去唤醒人们对存在状态的思考,在严峻的学术追问中去寻找文化生命的真正意义、未来命运。这本书可以向你传达出这样的信息。《儒家文化的困境》萧功秦著,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的主题是说明近代儒家文化缺乏一种在西方挑战面前进行自我更新的内部机制,难以实现从传统观念向近代观念的历史转变,从而只能继续以传统的自我中心的文化心理和陈旧的认识思维框架,来被动地处理种种事态和危局。《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美]艾恺著,王宗昱、冀建中译,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海内外第一部研究梁漱溟思想、社会活动的专著。当中国的文化精英向传统展开史无前例的无情批判时,梁漱溟却看到了传统的新的生机。作为本世纪新儒学的开山祖师,他使儒学有了包容域外文化的胸怀。他的思想品格和文化品格都已不复见于后辈儒者,但是他70 年前的视角却一直影响着后人的思考。《人心与人生》梁漱溟著,学林出版社出版。此书旨在帮助人类认识自己,同时向今天的知识界介绍古代的东方学术。有心者若细心研读,必能从其智慧的言语与思想中,悟得人类精神之精华。《理想国》柏拉图著,商务印书馆出版。《理想国》一书,震古铄今,为西方知识界必读之书。柏拉图的理想国组织是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在这部柏拉图最著名的著作中,集中了他政治、道德和教育方面的主要观点。《基督教的起源》[英]罗伯逊著,宋桂煌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本书用丰富的史料,力图以正确的观点来阐明早期基督教产生的各种社会根源。作者认为早期基督教是古代腐朽的奴隶社会中的一种群众运动,而耶稣虽然可能真有其人,但很多关于他的神话传说却是后人附会的。《非洲传统宗教》[英]帕林德著,张治强译,商务印书馆出版。多关于他的神全书不仅对撒哈拉以南非洲人的宗教信仰进行了概述和比较,而且尽可能地将非洲传统宗教与世界三大宗教进行对比,对读者了解非洲各国国情、民情非常有帮助。《人的发现——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李平晔著,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西欧历史上的15、16 世纪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年代。马丁·路德正是一位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伟大人物。他的学说始终充满要求摆脱精神奴役的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他的矛头始终指向以罗马教皇为首的中世纪教会制度,而这些正是当时新的时代精神的体现。《第二性——女人》[法]西蒙·波娃著,桑竹影、南珊译,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本书一问世,即被称为“有史以来讨论女人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甚至被尊为西方妇女的“圣经”。本书分析说明妇女自童年至老年的实际经历,解说她们身心发展过程,探讨她们共同的处境,流畅好读。《笑的历史》让·诺安著,果永毅、许崇山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本文汇集历代哲人对笑的评析,从古希腊、罗马对笑的见解讲到现今的看法,从东方人神秘的微笑讲到西方人豪放的大笑,从不同的笑声中分析各个民族的特点。对笑的历史的研究,不仅趣味盎然,而且也从中提升出理性的哲思。《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刘青峰著,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科学究竟是什么?它发展的机制与社会文化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处于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而近代却又落后了呢?本书通过对科学史的宏观分析,企图回答这些重大问题。《对科学的傲慢与偏见》查·帕·斯诺著,陈恒六、刘兵译,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在这本演讲集里,作者把文学家的敏感与科学家的严谨结合起来,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问题,从而奠定了他思想家的地位。他的演讲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科学,以及科学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探险与世界》于有彬编著,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以生动的事例,勾画了人类认识世界的全过程。表明了不同历史时代人类心目中的世界和人在那个时代的科学、军事、经济等活动的关系,歌颂了人类探索世界的永恒的好奇心和无畏的勇气。《炮火中的文化》金重远著,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在众多的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著作中,从文化的角度探视并剖析这次大战的,本书不仅是较全面的一部,而且填补了目前国内这一领域的空白。作者将二战中的文化分成法西斯文化、无产阶级文化、进步与反法西斯文化、资产阶级的颓废文化、卖国求荣的投降文化,对它们在文学、艺术、建筑、电影、宗教哲学、报纸电台等具体领域的表现与斗争作了描述,反映了人类文化在二战中的演变与发展。《锤子和镰刀》叶书宗、张盛发著,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社会主义文化是20 世纪初出现的新型文化,她最早产生于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俄罗斯大地。本书以本世纪初至30 年代的苏维埃文化为叙述中心,介绍了苏联在文学创作、文化教育、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报刊、广播、电影诸领域的成就与失误,介绍了苏维埃党的文化政策、知识分子政策,党为扫除旧文化的影响、移风易俗而作的种种斗争与努力,也介绍了这期间出现的各种文化团体、文化思潮、文化流派。《儒教与道教》[德]马克斯·韦伯著,洪天富译,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世界著名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由于本书的研究而被西方汉学界誉为中国学研究的“伟大的先行”。在本书中,韦伯对世界各主要文化的经济伦理原则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中国社会的各个主要方面,并将它们与西欧及其他社会中的类似方面进行比较,同时从“物质”和“观念”因素方面论述了中国没有产生资本主义“理性”精神的原因。《美国通俗文化简史》[美]托马斯·英奇编,任越等译,漓江出版社出版。主义“理美国通俗文化蓬勃兴起,对整个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本书是美国文化史上第一本全面研究美国通俗文化发展的著作,由主编者约请各方面专家分别撰写,包括畅销书、西部文学、儿童文学、电影电视、广播杂志、广告、爵士乐等29 个方面。本书首次向中国读者系统地介绍了外国通俗文化,对我国通俗文化的发展和研究颇有参考价值。《爵士乐》瓦里美著,王秋海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本书论述的是有关一种新的音乐传统的发展史。这种音乐被称之为美国黑人音乐,表明其渊源来自非洲和美国。这种由被压迫的黑人奴隶所创造的音乐,对西方世界的音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西方音乐传统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是20 世纪任何一种音乐风格都无法比拟的。与此同时,本书通过对爵士乐历史的叙述,为读者展开了黑人如何在白人社会中建立起一种生活方式的故事。《听者有心》李皖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随着视听技术的发达,人们欣赏音乐的机会越来越多。音乐不再是贵族的专利,而成为流行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李皖在本书中对中国20 世纪90 年代的流行音乐作了匠心独运的分析和阐释。读本书,我们获得的不仅是这一特定时代流行音乐的知识和氛围,还有助于我们学会倾听。因为,倾听不仅要诉诸我们的耳朵,而且还要诉诸我们的心灵。《中国意识的危机》林毓生著,穆善培译,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20 世纪中国思想史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这种全盘否定尤以五四运动为烈。本书从现代社会学和科学哲学的新视角,通过对五四时期的著名人物陈独秀、胡适、鲁迅的研究,对此作了见解精深的探讨。作者认为:以传统文化中的某些符号和价值作为种子,通过创造性转化,可以结生具有现代意蕴的果实。本书对正在探讨“传统”与“现代化”关系的读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部分提要书目由李咏梅、梁丽明、黄伟林撰写)社会学、成长学及其他[综合导读]这里所说的社会学图书更侧重那些描述社会生活进程的图书,如《大趋势》、《未来的冲击》、《数字化生存》等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几千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人类社会已变成了通讯发达、交通便捷的地球村。社会的变化必然引起人的生存状态的变化。阅读这类图书能有效地帮助我们更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的变化、迎接时代的挑战。这里所说的成长类图书主要包括那些关于人的修养的图书。它或者偏重于提升人的道德理想境界,如《爱因斯坦论人生》;或者专注于阐释某种人生经验升华而成的人生哲学,如《顺生论》;或者致力于教育青少年适应社会、挑战时代,如《学生生存》、《与成功有约》等等。阅读这类图书能有效地加强我们的个人修养,更好地完善自我。把这两类图书放到一起,有一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效果。社会学图书关注社会整体进程,而社会整体进程必然牵动个体生命成长;成长学图书关注自我个体修养,而自我修养的提升同样可以带动社会整体的进步。文史哲图书往往给人一种越古老越有价值的感觉,似乎岁月的积累也为这类图书增添了分量。当然,更重要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阅读,给这类图书抹上了一层又一层的阅读痕迹。这些阅读痕迹使这类图书的内涵获得了有力的扩充,它们往往不再只是某个单一文本的存在,而成为某种历时性的文化智慧的化身。社会学图书和成长学图书则往往要求我们厚今薄古。因为,时代、社会的不断变化,要求我们对新的现实作出新的反应。所以,阅读社会学图书和成长学图书,不妨持一种喜新厌旧的姿态。因为,这类书哪怕曾风光一时,一旦时代进步,也会给人一种明日黄花的感觉。除了社会学和成长学图书,在这个部分里,我们还选择了几种政治学和法学的图书。政治与法都是维系社会正常运转并保证社会公平稳定的上层建筑,每个人随着自身的成长将日益感到政治与法对其生活的影响。那么,阅读一下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对每个人将不无裨益。因为,我们都有可能参与到社会的管理体制之中,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有坚定的理性觉悟支撑我们作为个人在社会中所必须担当的责任和应当拥有的权利。(黄伟林)[导读书目]《未来的冲击》[美]阿尔温·托夫勒著,孟广均、吴宣豪、黄炎林、顾江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所著《未来的冲击》和《第三次浪潮》都是具有国际影响的未来学著作。《未来的冲击》自1970 年问世后,就激起世界各国的强烈反响。美国一些大学将它纳入课程内容;法国曾授予此书最佳外国书籍奖。此书被译成50 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今天的人类比过去任何一个时期更关注自身的未来。未知的未来世界引发人们各种各样的想象力,激发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极大希望。他们设想未来,谈论未来,甚至可以自由地驱使许多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去模拟未来,影响未来。然而,越来越多的人们在这尖端技术高速发展、事物千变万化的现代社会里,尤其是在本世纪人类曾从一段黑暗的时代向更不寻常的必将到来的新时代迈进的重要时刻,他们发觉社会生活中隐含着危机和他们必须为此承担的责任。在这些年里,空前的科学发现与技术的进步,还有无数凝聚人类智慧和劳动结晶的成果的获得,人类的生活在物质上得到极大改善。不用说工业、运输、通讯、医学、教育等各个领域,就是在对自然力的控制和宇宙空间的征服方面,都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进步。与人们在享受这些新的科学技术和经济成果所带来的恩惠,以及拥有前所未有的知识量和能力的同时,它们在慢慢地动摇处于所有生命体中占优先地位的人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过快的社会变化的冲击力,使人们愈来愈窘于应付随之产生的社会问题群,愈来愈无法合理地判断周围的事物,甚至无法控制社会变化的速度和方向。这种危机,托夫勒先生称为“未来的冲击”,并且认为它可能是今后社会最主要的病症。“未来的冲击”,简单的说,是指未来过早地来临时所带来的令人无所适从的迷失感。这个概念是在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的“文化落后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它强烈主张,在社会变革中,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变革速度必须取得平衡,环境变化的步调与人类反应的步调,也必须如此。否则,未来的冲击则产生于两者之间日见扩大的差距。托夫勒从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日常生活中挑选了大量的生动的事例,对变化的社会现象、社会进程,变化的我们的内心做了细致的分析。笔触之广泛,社会信息容量之大,见解之新鲜,思考之深刻,可以让我们体会出作者善察现实,关心未来的严肃的研究姿态。可贵的是,托夫勒先生意识到,归根结底,这一切思考的基点还是深深扎根在人类社会中的主体——人的身上。这是变革社会的无数力量的基本力量,也是社会变革最实际最重要的归宿。人类如今面临的可能是有史以来最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但是也唯有人,才能够拿出足够的勇气和智慧去查明人类的现状,理解处于困境的原因,以及知道如何善处未来。正如托夫勒先生为人们提供的“生存战略”的内在精神:只有人们深刻地意识到社会变革所带来的挑战,主动地改造各自的视野和价值观时,我们才可能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去实现这样的目标——今天的人们不仅要学会在社会的变革浪潮中自由而从容地生活,而且必须开始承担起人类全球性、长期性生存的责任,为今后的人类留下一个具有生活价值和可能控制的社会。(梁丽明)《未来之路》[美]比尔·盖茨著,辜正坤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未来之路”,电脑天才比尔·盖茨向我们指出的这条激动人心的道路,不是我们平常必定行走、用砂、石、泥土筑成的路,而是由信息构成,并被人们称为“信息高速公路”的未来之路。19 岁的比尔·盖茨在展望人类的生活图景时,就已经把他所看到的、所接触到的计算机活动作为他理想生活的基础。而今天,有关计算机事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证明了比尔·盖茨的预想是正确的。“信息高速公路”,指在全国范围内将计算机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连为一体的网络,为我们存在,并和我们交流。这方面的直接表现,就是目前的计算机国际互联网络(Internet),该网络使用最新技术,将一大片计算机连接起来交换信息。(在美国,这一流行用语的来由是因为网络的建立犹如在各州间建筑起纵横交错的公路网。)这意味着,全球的信息市场将会是巨大的,而且可能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冲击性影响,“在这个市场上,人类进行商品、服务、思想等交换的一切交换形式都将囊括无遗”(第8 页)。但是,这种巨大变化,有可能使人们对高速度发展的科学技术产生一种可怕的危机感和不安全感。如比尔·盖茨所宣布,我们正处于信息时代的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一场革命的前夜,然而无论他走到哪里,“总会遇到关于信息技术将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的提问”。人们都在询问信息高速公路将意味着什么,“人们想要明白究竟它将怎样使得未来不同于现在。它将使我们的生活更好呢,还是更糟?”(第311 页)《未来之路》的主题,正是比尔·盖茨努力让更多的人明白建成这一新网络的意义、好处及危害的书,而非一本技术性论著,或讲述“自己如何福星高照、鸿运亨通的自传”。它是一本严肃且充满智慧、远见的,志在展望未来并帮助我们学会利用在未来必然要发生的一切的书。“让每一个家庭,每一张桌子上都有一台计算机”,已经成为微软公司的使命。比尔·盖茨所做的许多工作,都为了使计算机成为我们进入一个“新的、媒介生活方式的通行证”(第6 页)。因为比尔·盖茨所描述的虚拟现实图景,则是人们通过随时连接桌上的个人电脑,便可以不出户,知天下事;人们只要呆在家里,便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订购”适合的物品;还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与任何你想联系的人进行联络;人们可以增加更多的闲暇时光,提高现有的生活质量,他们将对自己的生活具有更大的控制权和选择权。甚至,人类无须回到自然,而让自然以某种形式亲近我们。“我们无须像远古的和尚道士两袖清风地云游四海,也无须像梭罗或爱默生那样在瓦尔登湖畔搭一个窝棚,以便亲聆自然的低语。”(辜正坤)数千年前,被当作远古神话的人类理想——视通万里,神游天地,将在人类操作一方键盘的美妙行为中,变为无法置信的现实。比尔·盖茨宣称自己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他对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影响表示乐观。它所产生的益处远远大于它所带来的忧虑与不足,“虽然信息高速公路并不能解决我们生活中所有的问题,但它将是许多领域里的一股积极力量”。我们有幸目睹着“一件有历史意义的大事的发生,它将震撼整个世界,像科学方法的发现、印刷术的发明及工业时代的到来那样震撼我们”(第340页)。而我们还拥有机会成为创造这历史性变革的一员。我们之间的对话,也将会在分享比尔·盖茨的奋斗经历和创造精神之后,继续探讨他提出的这样的问题:“我们应如何塑造未来。”(梁丽明)《数字化生存》尼葛洛庞帝著,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出版。本书的作者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教授曾经遇到过一件令他十分难以解释的事情,希腊小岛上的一位药剂师诉说他作为父亲的苦恼,他很担心他13岁的儿子那么沉迷于电脑,因为他相信,假如他儿子学会了电脑,在这个岛上根本找不到可以做的工作,于是就会像过去几年许多希腊人一样,为了寻找出路而背井离乡。作为美国《连线》(Wired)杂志的专栏作家(他把《连线》杂志誉为“数字化生活方式杂志”),他还发现美国许多10 到15 岁的青少年订阅《连线》杂志作为送给父亲母亲的圣诞礼物。这导致尼葛洛庞帝试图通过《数字化生存》一书表明一种态度。许多人担心信息技术会加剧社会的分裂:信息富裕者和信息匮乏者、富人和穷人,以及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但最大的社会鸿沟却是在不能互相沟通、学习的两代人之间,“真正的文化差距会出现在世代之间”。当孩子们认为“光盘和网络就好像成人眼中的空气一般稀松平常”时,或许,还有很多人认为诱人的电子游戏只会使孩子们玩物丧志而“焦躁不安”。《数字化生存》的写作立足点,正是希望在今天的数字化环境中,不仅仅提供有关数字化理论和设备的知识,更分享有关数字化生活方式和数字化一族的信息,使成年人了解他们的孩子正在着迷或以后将要从事的工作,并激励他们学会重新开始学习,赶上时代的新的生存方式;而新的一代则可以发挥想象的天赋,领会梦想的意义,因为他们才是未来的信息社会的真正主人。“计算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这是尼葛洛庞帝在此书为我们的生存概括的新定义。比特(bit),“信息的DNA”,正在迅速取代原子而成为人类生活中的基本交换物。这是贯穿全书的基本主题。尼葛洛庞帝向我们展示出现行社会的种种模式的转变,以及这一变化所带来的巨大影响。——这将是一个以“比特”为思考基础的新的社会格局。它所代表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将是每时每刻都与电脑为伍。那么,控制数字化未来的比特,到底是什么?数字科技如何吸引人们到一个更和谐的世界之中呢?比特,没有颜色、尺寸或重量,易于复制,能以光速传播。在传播时,时空障碍完全消失。这种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最明显的生活转变,将从我们每日接触的大众传媒开始。大众传媒将被重新定义为发送和接收个人化信息和娱乐的系统。从前所说的“大众”传媒将演变为个人化的双向交流。信息不再被“推给”消费者,人们(或他们的电脑)将把所需要的信息“拉出来”,并参与创造信息的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将把受制于键盘和显示器的计算机解放出来,使之成为我们能够相互交流、随身携带、值得信赖、无所不在的伴侣。尤其是一种新的“和谐效应”变得明显了:过去泾渭分明的学科和你争我斗的企业开始以合作取代竞争。人们跨越国界,互相了解,因为一种前所未有的共同语诞生了。“在广大浩瀚的宇宙中,数字化生存能使每个人变得更容易接近,让弱小孤寂者也能发出他们的心声。”11 年前,领导创建被称为“创造未来的实验室”——“媒体实验室”的尼葛洛庞帝,和他的同事们至今依然保持着这样的信念、无所不在的电脑将不仅会改变科学发展的面貌,而且会大大影响我们生活的每一层面。人类的每一代都会比上一代更加数字化。我们是否完全认同尼葛洛庞帝关于未来的种种预见呢?这也许并不是最重要的。我们的梦想,有可能实现,也有可能随风消散。重要的是,不要忘记我们拥有一双不被蒙昧和偏见的灰沙遮蔽的眼睛,一个智慧的头脑,以及实现梦想的勤劳的双手。它们才是未来的创造者。(梁丽明)《联想为什么》陈惠湘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你还记得吗?这是1990 年为树立联想集团形象所策划的一句著名广告语,它的创作者就是今天这本《联想为什么》的作者:陈惠湘。他现任中国联想集团公司总裁办公室副主任兼公共关系部总经理。联想集团前身——中科院计算公司,是20 多名创业人员以全部投资仅20 万元起家的企业。而今天,联想集团是目前中国唯一能够以份额表达自己国际市场地位的高科技企业,因为1995 年由它生产的电脑主机板和附加卡占据着全球相当的市场份额。同时,在世界前10 名优秀电脑厂商大举进入的中国市场,联想牌电脑以10%以上的份额连续几年名列三甲,是目前唯一能够在前5 名占据一席之地的中国品牌。当90 年代中国市场几乎进入全面开放因而致使国人普遍对激烈竞争之下的中国经济该如何发展感到忧心忡忡时,联想的业绩多少给中国人民几分宽慰与振奋。陈惠湘从1989 年8 月2 日成为联想人后,他与联想的命运就连在了一起。“回想起来,我在自己人生历程的两个至关重要的时刻都选择了联想。”这第一个重要时刻是1989 年从一家从属电子部的工厂到联想工作,“发现还有如此认真的企业,还有如此认真的人们,拿工作当自己的生命看,..当然我本人也义不容辞地认真起来,这时候又发现认真以后自己原来有那么多的创造力和热情”。第二次,则是在1991 年放弃职务、收入和房子离开联想之后,他又于1995 年放弃自己创办的公司二次回到联想。与联想的特殊关系,对联想工作的认真投入,使陈惠湘能以一个联想人的身份,将丰富的亲身体验、真切的感受,融入对联想企业风雨兼程的发展史的理性剖析。这已不单是理论的总结,在理性的文字的背后,凝聚着作者多年置身联想集团、研究中国企业的情感与心血。“中国有那么多研究别人的书,中国人读了那么多别人是怎样干的书,但是中国太缺乏研究自己的书,研究自己应该怎么干的书。”于是,陈惠湘下定决心写一部论述中国企业经营管理实务的著作,而不仅仅是关于联想集团业绩的书。无一例外,他书中所论及的问题,都把包括联想集团在内的中国企业放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竞争的大背景下来进行思考、判断。他从企业战略、人才、观念、创新、激励五个方面,旁征博引,全面解剖企业经营的实质,以及对联想集团的成功和世纪之交的中国经济的发展进行了探索。这些思考,深深地渗透着作者对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忧患意识,凝聚着一个甚至更多的中国企业人士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心。“写传奇会给人惊讶。写业绩会令人羡慕。写事实和思考会与人交流。世界需要交流。中国更需要交流。”“交流”,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创造中国民族经济的美好未来,这个目标,将会赋予创造者们无可选择的历史重任,也同样会赐予他们搏击的力量。(梁丽明)《顺生论》张中行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谈人生的书数不胜数,我尤看好这部《顺生论》。顺生这个词,按作者的意思,是“率性”的另一种说法。《中庸》开头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换成现代汉语:人有了生就必须饮食男女,这是定命,到身上成为性,只能接受,顺着来,顺着就是对;但人人顺着也难免有冲突,比如僧多粥少就不免于争,所以还要靠德、礼、法等来调节。作者很欣赏这种人生哲学,并有所发挥写成这部《顺生论》。他这样解释书名:“我们有了生,生有没有究极意义或价值,不知道;但有天赋的好恶,如没理由地觉得活比死好,乐比苦好,这是命定,或说性;已定,抗不了,一条简便的路,也许竟是合理的路,就成为,顺着天命的所定活下去,即本书所谓顺生。”一部《顺生论》,洋洋20 余万言。分三个部分:天心、社会和己身。天心谈12 个问题,如存在、生命、鬼神、天道、命运等形而上的范畴;社会谈24 个问题,如组织、分工、平等、道德、宗教等群体范畴;己身谈24 个问题,如自我、机遇、婚姻、事业、信仰等个体范畴。三个部分60 个问题,涉及人生方方面面。60 个问题实际上是60 篇美文,合为一体,成人生哲学体系;独立成篇,也是珠圆玉润,质文俱佳。我之所以看好这部《顺生论》,理由有四。其一,是作者的态度。我们读过许多关于人生问题的书,作者对人生发言,多是持真理在手的姿态,仿佛他所说的一切,都是超越了他自身局限性的颠扑不破的真理。而这些所谓真理,多半大而无当,华而不实。张中行写《顺生论》,明确指出,“其中所写都是自己的有关人生的所想”,这句话中的“自己”很重要,它表明作者诚实、谨慎的态度。既然是自己所想,就不敢武断为真理。于是,在这里,作者的发言,名义上,不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实际上,却表现了实事求是,推己及人的真诚。其二,是作者的方法。大多数人生哲学,往往观点明确、论证有力,采取的是大胆立论,大胆求证的方法。张中行写《顺生论》,采用分析的方法,贯通怀疑的精神,既不“过于执”,也不唯我独尊。说自己的道理,任别人去取舍。这样的方法,表面看不够旗帜鲜明、雄辩有力。仔细体味,却有一种深婉透彻、润物无声的力量。其三,是作者的见识。作者是老北大的毕业生,大学时代就打下了扎实的旧学功底。求知一生,学贯中西。早在年轻时代,就学习人生哲学,想弄清楚人生是怎么回事,怎么样生活才好。中年之后,饱经沧桑,遂产生写《顺生论》的念头,且开始动笔,直到晚年才最终写成,写作时间长达40 余年。渊博的书本知识、丰厚的人生体验,严谨、恒毅的写作态度,如此种种铸就的自然是充满真知灼见的人生论。其四,是作者的文采。作者是训练有素的文章家,曾著有《作文杂谈》一书,深谙文章之道。尤其可贵的是,作者在作文方面不是纸上谈兵、眼高手低,他的《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等散文随笔,在文坛享有盛誉。《顺生论》虽然是一部人生哲学专著,但作者却能以美文之笔写出,是哲学和文学相结合的典范。随手引一段《后记》文字:“是人生,我们时时在其中,像是并不觉得它;一旦设想跳到其外,绕着它看看,就立刻会发现,它是神异的,或说怪异的。你爱它,他会给你带来苦;你恨它,却又躲不开;你同它讲理,讲不清楚;不讲,决心胡混,又会惹来麻烦。”这番议论,有理有情,亦庄亦谐,富于逻辑又充满想象,诗美和哲思尽在其中。其实,《顺生论》的妙处,决不是上述四点就可以概括。我不过隔靴搔痒、浅浅道来。私心里,我愿意把张中行的《顺生论》与培根的《论说文集》相提并论。在哲学与诗,人生与文采的融合以及文体的纯净、简洁、工整方面,《顺生论》和《论说文集》堪称中西双璧。(黄伟林)《爱因斯坦谈人生》[美]海伦·杜卡斯、巴纳希·霍夫曼编,高志凯译,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20 世纪地球上几乎每一个受过初等以上教育的人都会知道爱因斯坦,他是牛顿之后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如今,上过中学的人大都知道牛顿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理论,这些物理学原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常识。相反,尽管人们也知道爱因斯坦最伟大的贡献是广义相对论,但能真正理解这一原理的人,在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上至今仍不很多。我们习惯于把科学家理解为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人。莎士比亚也借哈姆莱特之口道出:人是宇宙的精英,万物的灵长。从事人文科学的人往往把人看得格外高贵,仿佛宇宙乾坤都在人的掌握之中。我们可称这种现象为人的自命不凡。然而,我们熟悉的大科学家牛顿却似乎没有人类天生的这份傲慢,他有一句名言,意思是知识的海洋浩瀚无边,他自己不过是一个在海边拾贝壳的小孩。这句名言对知识的博大和人的渺小作了一个相当有力的对比。很有趣,在爱因斯坦留下的大量文稿中,我们也常常能发现类似的观点。不妨摘引几段爱因斯坦的文字作为证据。任何一位认真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深信,在宇宙的种种规律中间明显地存在着一种精神,这种精神远远地超越于人类的精神,能力有限的人类在这一精神面前应当感到渺小。我在大自然里所发现的只有一种宏伟壮观的结构,对于这种结构现在人们的了解还很不完善,这种结构会使任何一个勤于思考的人感到“谦卑”。作为一个人,人所具备的智力仅够使自己清楚地认识到,在大自然面前自己的智力是何等地欠缺。如果这种谦卑精神能为世人所共有,那么人类活动的世界就会更加具有吸引力了。读了爱因斯坦上述三段文字,我们或许会改变自己对这位伟大科学家的认识。显而易见,爱因斯坦不是以一个自然的征服者或改造者的面貌出现的,相反,在自然规律面前,爱因斯坦更像一个虔诚的宗教信徒,他甚至明确地表达过这样的观点:“如果我身上有什么称得上宗教性的东西,那就是一种对迄今为止我们的科学所能揭示的世界的结构的无限敬畏。”在这里,世界的结构是客观的自然,科学不过是对自然本身存在的规律的表述,科学家则是进行这种表述的人。所以,与其把科学家想象成自然的征服者和改造者,不如把科学家理解为自然的认识者和传达者。当然,要实现对自然的正确认识或把自然深藏不露的规律传达出来,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必须付出学习的艰辛。只是,作为一个对自然规律怀抱巨大激情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不仅知道学习的艰辛,而且理解学习的欢乐,他曾对一批大学一年级学生写过这样的文字:“千万别把学习视为义务,而应该把学习视为一种值得羡慕的机会,它能使你们了解精神领域中美的解放力量,它不但能使你们自己欢乐无比,而且还能使你们将来为之工作的社会受益匪浅。”以上所有爱因斯坦的文字都引自《爱因斯坦谈人生》一书。这是一本不到8 万字的小册子,其中汇集了爱因斯坦浩繁书信中的部分片断。编者认为:爱因斯坦不仅在他所从事的科学领域里是一位出类拔萃的艺术家,在运用语言文字方面也是一位艺术家。而作为读者,我认为,爱因斯坦这些文字不仅表现了他精湛的文字表达技巧,更为重要的是,它们表现了爱因斯坦这位伟大科学家深刻精警的思想。这些深刻精警的思想已远远超越了科学理论的范围,涉及道德、伦理、宗教、哲学、艺术及至政治,它表明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英国皇家学会会长汤姆逊曾称誉爱因斯坦的理论是“人类思想史中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无疑,这里所说爱因斯坦的理论不仅指那惊世骇俗的相对论,而且也包括爱因斯坦富于人性魅力和公正立场的人文思想。(黄伟林)《朝话》梁漱溟著。见《梁漱溟全集》第二卷,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现有单行本。书大概可以分几类,有的是普及性的,人人皆可读,有的是针对某一范围的读者的,只特别适合某一年龄段或某一文化层次的读者。《朝话》属后者,年纪小的读起来可能难有所解,而对老年人来说,《朝话》中的人生经验和感受,读之就会有共鸣。对于年青人,由于对世界有许多欲望和兴趣,对人生有不少向往但又存有盲点和空缺,《朝话》读起来就有切实的充实感和满足感。《朝话》是梁漱溟先生40 岁前后的一些讲话。那时候他在办学,每天一早,天还没亮,他就把学生集合起来做早课。早课的内容,就是梁先生的即兴演讲。这些演讲或长或短,那些人生经验和感受可说是他自己刚刚经历或正在体验着的。这些演讲记录下来,就成了《朝话》。人生的意义、事业的成就、婚姻、家庭、朋友、学问、知识、读书、择业、社会地位等这些看起来非常严肃的问题,在他这些即兴讲话之中,变得轻松而具有活泼的穿透力。正像他在《朝话》中一再强调的,他追求也愿意使生命超越机械性的运转而具有自觉自主的能力,因此,习惯中我们视为人生中固定的东西,往往暗藏着否定的因素,而那些否定的因素经梁先生一点便昭然若揭。比如我们习惯认为一个人十分聪明,且有才气,那么他就很可能容易做出成就,但梁漱溟却这样提示我们:“如何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顺顺当当,就不容易。假如此人是资质很平庸的,他自己内心的矛盾冲突或许少;这个意思就是说他还好办。若是资质很聪颖的人,他自己有点才气,其问题就越复杂,越难办!虽然他才气有,聪明有,但怕他私欲也比旁人盛,比旁人多。大概有聪明的人,好出风头,爱面子,对声色货利等等,格外比旁人贪,格外比旁人求;这是他斩不断的病。”这样的看法由于作者敏锐的感受,常具有穿透力,得以突破我们原有的固定的东西。人生因为有太多固定的东西而渐渐使生命进入机械性运转,《朝话》常常提醒要克服这种机械性,尽管它也一再谈到这种克服的难度。《朝话》时时表述着一种对创造的赞同。只有创造,生命才是活的,因为创造之中,包含了一个人的勇气,也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朝话》佩服孙中山:“他真是一个有大勇的人。他以一个匹夫,竟然想推翻二百多年大清帝国的统治。没有疯狂似的野心巨胆,是不能作此想的。然而没有智慧,则此想亦不能发生。他何以不为强大无比的清朝所慑服呢?他并非不知其强大;但同时他知此原非定局,而是可以变的。他何以不自看渺小?他晓得是可以增长起来的。这便是他的智慧。”《朝话》并不系统,甚至可以说它是较为零散的。《先父所给予我的帮助》一篇中,作者对于父亲感激不尽的是父亲给予他自由,由此可见自由在作者心中的地位。在《我的长短》及《我的生活实情》中,作者坦率真诚的笔触其实就是在叙述坦率真诚的生命以及对此的向往。并不是《朝话》所有的东西都能使人充实和满足,也并不是它的每一篇都能打动人,都具有进入你的生活内容的穿透力。读《朝话》,不妨借用作者自己的读书方法:“我看任何书都是如此,必是如此,必是自己先已经有了自己的一些思想而后再参考别人的意见。”即正在思考着与《朝话》所涉问题类似的问题时,阅读起来才更容易感受到它的力量,也更容易接受它。(梁启谈)《傅雷家书》傅敏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傅雷家书》收录的家书,不是普通的家书,它既是一部体现伟大父爱的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一部很好的培养人生与艺术修养的读物。傅雷给傅聪(家书的两位主要的交流者)的信里这样写道:“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说长道短),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我做父亲的只想做你的影子,既要随时随地帮助你,保护你,又要不让你对这个影子觉得厌烦。”(84 页)天下父母谁不爱自己的儿女?这是一种自然的、亲切的情感与责任。傅雷先生作为我国著名的翻译家,自身的艺术造诣极为深厚,对古今中外的文学、绘画、音乐的各个领域,都有渊博的知识。从30 年代起,即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工作,翻译作品30 余部,主要有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高老头》、《幻灭》等作品。然而作为一个父亲,他深深明白,“人的生命总是有局限的,而人的事业却永远无尽,通过亲生的儿女,延续自己的生命,也延续与发展一个人为社会为祖国为人类所能尽的力量”(楼适夷)。因此,在儿子傅聪1954 年赴波兰参加第五届萧邦国际钢琴比赛并在波兰留学期间,他把一颗优秀知识分子的育才之心和崇高的父爱,不顾千里的时空阻隔,完全地倾注在异国求学的儿子兼艺术家的身上。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正如傅雷先生前面所述,深深地包含着父母对飘流异乡的儿子的关爱,对走向成才之路的青年艺术家的鞭策。这一切,只有一个神圣的目的,希望儿子热爱自己的祖国,执着追求艺术事业,并要求他无论走在何方,都能保持一个中国人的尊严,艺术家的尊严。你看,傅雷先生是这样激情充溢地对傅聪倾诉他浓烈的爱国之情的:“中国正到了‘复旦’的黎明时期,但愿你做中国的——新中国的——钟声,响遍世界,响遍每个人的心!滔滔不竭的流水,流到每个人的心坎里去,把大家都带着,跟你一块到无边无岸的音响的海洋中去吧!”(60 页)“你每走一步..随时随地要准备牺牲目前的感情,为了更大的感情——对艺术对祖国的感情。”(150页)正是有这样一位把祖国与艺术的利益看作高于一切,并深挚热爱它们的父亲,才使另一个他乡的赤子与自己的祖国,与崇高的艺术紧紧相连。傅雷先生又是如此谆谆善诱,引导傅聪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做一个健康向上、热爱生活的人。“..多和大自然与造型艺术接触,无形中能使人恬静旷达(古人所云‘荡涤胸中尘俗’,大概即是此意),维持精神与心理的健康。在众生万物前面不自居为‘万物之灵’,方能祛除我们的狂妄,打破纸醉金迷的俗梦,养成淡泊洒脱的胸怀,同时扩大我们的同情心。..从而鞭策自己,竭尽所能的在尘世留下些小成绩。”(309 页)如果说傅聪后来的艺术成就,犹如一朵盛开的美丽花朵,那么傅雷给予他的爱、关怀、培育、陶冶,则像水、肥、阳光,施于根本,使他终于欣欣向荣,开花结果。傅雷夫妇不仅为孩子提供一个温暖的爱的巢穴,更重要的是也给予他们一双能够展翅高飞的羽翼,一颗傲视四野的宽广的心。倘若你们还能了解到傅雷先生这些家书是在怎样复杂和艰难的现实环境中写就的,你们更无法抑止品味家书后的澎湃之情。——那是一段乌云遮蔽的日子。人类的理性和智慧敌不过蒙昧和褊狭孕育的黑暗。傅雷夫妇在那时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他们热爱的艺术,还有他们的孩子。但是,他们留给傅聪兄弟和我们的,却昭示着一个人生存的尊严和信仰的不可亵渎的神圣和崇高。(梁丽明)《学会生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世界上共有39 种不同版本,用33 种不同文字出版,可见此书被广泛接受之一斑。我们自己每天都按时到学校上学,按班级上课,老师把知识通过课本传授给我们,我们到学校是为了学到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以便胜任将来的工作。这些,与我们同龄的年轻人也一样,我们对这些生活的规定进入学校以后就慢慢习惯了,甚至觉得这一切理所当然,我们的父母以及整个社会,也都觉得我们这样的学习生活很正常。举个简单的例子说,一个学生在学校里考试常常不及格,那么,这个学生是不合格的差学生——这样的观点,大家都公认是对的。但我们都认为这样是对的观点,在《学会生存》里却受到了种种怀疑:虽然考试制度有它的独特作用,比如在历史上的成绩代替出身来衡量一个人,又比如用考试的办法堵塞了裙带关系或任人唯亲。但“记分制,一般来说,可以使一个人的成绩和他的同伴的成绩进行比较;但记分制却很少考虑一个人的成绩和他开始时的水平相比到底进步了多少”。“教育体系给学生升级,也给学生降级。那些在考试中不及格的人..就变得灰心了。”在《学会生存》中,到处是对我们自我感觉良好的学习生活的警示。有些东西我们隐约感觉到了,但不以为然;有些东西我们是想都未想,因此这些警示都很触动我们心中的某些情绪,令我们兴奋和震动。教育的目的是让人类学会生存,这似乎把平常的问题提高到了哲学的层次。但想一想,人类的物质文化发展越来越快,带给人类的东西也越来越多,然而刀耕火种的时代与现代工业文明相比,人类的幸福增加了多少呢?人类天天在为生存而努力,但人类并不是每一种努力都指向怎样好好生存,比如我们的教育。《学会生存》并不就一个问题层层谈论,而是围绕教育,像数珠子一样谈,这一点与那一点之间,并不一定有很必然的联系,像一串珠子,你可以忽略串连珠子的线,但连成串的珠子每一颗都有它自身闪光的东西。就阅读效果来说,《学会生存》并不能提供一两项实用的知识或技能,它提供的不是这些东西,而是无限开阔的思维和处处变通的思想。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学会生存》于1972 年出版,所用图表数字至今已发生很大变化,但那些图表和数字仍给我们不过时的提示。比如一个图表展示了这样的内容:人类从发现到应用摄影技术花了112 年,而发现到应用原子弹仅用6 年时间。还有,文中的注释也往往藏着充满创新的见解:“知识不能是由自认为有知识的人‘普及到’或‘灌输给’自认为没有知识的人的”;“一个模范的学生,一个用来供模仿的人,这个概念在传统教育学中占着统治地位。这类教育学的动力不是发展人格,使人不断关心他的自由、他的自我责任,而只是获得大量知识。”这些,都是藏在注释中的。只是,这本书是译著,有的地方的句子不是很汉化,特别是埃德加·富尔的前言——不过,前言不去细读也无关紧要的。(梁启谈)《心灵鸡汤》[美]杰克·坎菲尔、马克·韩森编著,杨淳茵译,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心灵鸡汤!心灵与鸡汤竟然能挂上号,中国人听了,总觉得外国人的思维真是奇怪。原来,“鸡汤”(CHICKEN-SOUP)一词,在欧美是用来泛指营养且经济实惠的物品,尤指滋补品。《心灵鸡汤》,则期望借着那些朴实率真却感人至深的事情,借着貌似平凡的寻常却令人无法忘记的人们,借着那渗透人们美好向往,追求真善美理想的字句,使它们“犹如香浓滚热的鸡汤滋养辘辘饥肠一般,润泽那些在生活风雨中被擦伤冻僵、被尘封垢污的心灵,使之回复初始的光彩和活力”。《心灵鸡汤》的编者杰克·坎菲尔和马克·韩森告诉我们,他们收录的近百篇故事,或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或是名人专家提供的实例,或是普通人的生活体验和处世哲学。这些故事的主旨,是力图帮助现代人消解重压在心灵上的情感焦虑。“事实上,追求高度的自我评价与个人效率,任何人都做得到。”这就是说,如果你渴望烹调出让自己和别人都骄傲的鲜美的生活鸡汤,那么,拥有爱的力量,点燃你的梦想,再辅以执着不懈的努力,将会让你于艰难处,于平凡处,于细微处,点化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生命光彩,散发出人性的高贵光辉。比如说,你完全可以具备洛克·里昂兹的胆识和信心,8 岁的他挽救了压在小货车下的妈妈。他说:“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任何人在当时都会那样做的。”他的母亲虽然缝了344 针才整合了受重创的脸,但是他在洛克的鼓舞下,保住了生命。(《我做得到》)李斯·布朗从小学到中学,一直被编到专为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所安排的特设班,最后却在美国的广播、政治、公共演说及电视方面缔造了成功的事业,他的经历可以证明一件事,那就是只要能拥有远大的理想,且有永不退缩不懈努力的决心,便能迸发出惊人的力量。(《听着!宝贝,我就是你要的人》)还有善良的贝蒂·杜丝女士,她拯救了219 个因越战而无家可归的孤儿。没有人曾经要求过她这样做。正如一位也帮助过不少难民逃离战火,曾在越南担任美军的海军医官的汤姆·杜利所说过一句话:“不平凡之事都是成就于平凡人之手。”(《她拯救了219人》)还有这样的一段话使我不由自主的想与你们分享,“我曾是集中营里的囚犯。我永远记得,即使在那样暗无天日的悲惨情况,有人仍是沿着牢房安慰他人,或是拿出仅剩的面包分给同伴,也许这些人只是少数,但他们证实了一件事,外在环境或许会剥夺人的一切,但夺不走他最后的自由,那就是在某些恶劣的情况下,他仍有自由选择自己的处世态度及方式。”(维多·法兰柯)——这也许正是人的高贵之处。它让许多人在最艰难最荒诞的生存境遇中,顽强地,自由地,充满希望地生活下去。这才是真正的心灵鸡汤。(梁丽明)《与成功有约》[美]柯维著,顾淑馨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各有不同,每个人心中都拥有渴望成功的梦想,也许并非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但事实上,追求高度的自我评价与个人效率,任何人都做得到。这种意识正是我们在追求圆满与成功之前,必须建立的观念。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就说过这样的话:“努力奋斗是每个人的责任,我对这样的责任怀有一份舍我其谁的信念。”我们对自身的认识、完善负有无法选择的责任和使命。这包括在身体、心智、精神、才华、待人处世等方面,由内而外地全面造就自己。因为,全面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与成功有约》,属于一本心理励志型的书籍,美国作家柯维将以自己的心得体会、人生经验引导大家走向全面的成功。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向外开启的心灵之门,改变之门。如果你已经准备好敞开心扉,打开自己的改变之门,那么,掌握柯维为我们总结的七大良好准则,你将会拥有一个全新的自我与一个崭新的未来。掌握“选择的自由”。人们生存在这个生活内容愈来愈复杂、情绪愈来愈焦躁的现代社会里,经常会体验到一种无所适从、无可把握的危机感。客观条件制约人,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拥有“操之在我的力量”,秉持为生命负责的信念,为自己创造有利的机会,对现实环境做积极的回应。“最令人鼓舞的事,莫过于人类确实能主动努力以提升生命。”(梭罗)确立目标。有些人一生勤勤恳恳地工作,却不知道自己事业的目标、生活的目标何在。有些人则忙忙碌碌,为了并不实际的目标,到头来一无所获。因此,我们务必掌握人生的真正目标,一旦确立,则持之以恒,义无反顾。掌握重点。掌握重点的个人管理,是个人效率体现的关键。它透过独立意志的发挥,建立以原则为重心的处世态度,进而达到有效的自我管理,它对成功的意义远远胜过勤奋、灵活的手腕甚至运气所给予的。利人利己的人际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事业的竞争中,经常会认为事情只有一面:非强即弱、非胜即败、非好即坏。其实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唯有互相合作才能增进幸福。双向沟通。做一个良好的“双向传播”的表达者和聆听者,准确简明地表达,设身处地地倾听,以品格赢得信赖,以充实的感情增进了解,这是达到有效的人际沟通的技巧和原则。集思广益的合作原则。集思广益的观念源自一种自然现象:全体大于部分的总和。人类社会是一个唇齿相依、彼此关连的大家庭。集思广益不但可以让人们团结在一起,发挥最大的力量,也可能激发人类的最大潜能和个人的创造力,迈向新的境界。均衡发展的成长原则。这被柯维称为“最佳的自我投资策略”。实际上这也正是这七大原则综合磨炼的结果。“人性可善可恶,冥冥中影响着我们的一生,而且总是如实反映出真正的自我,那是伪装不来的。”(桥登)只有由内而外地全面塑造自己,严格要求自己,才能造就在人生各层次上表现出众的你,日新又新的你。与成功有约,就好像与自己有约,不断地自我磨炼、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超越,必定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这学习和收获的过程中,我们将一天天成长起来。(梁丽明)《人和公民的权利宣言》参考世界历史资料丛刊初集《十八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商务印书馆出版。1789 年法国大革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为了利用宪法来确立和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1789 年8 月27 日,制宪会议通过了法国第一个宪法文件——《人权及公民权宣言》,简称《人权宣言》。《人权宣言》由序文和17 条条文组成。宣言宣布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原则,提出“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人权宣言》在国家制度方面,确认了“主权在民”和“三权分立”的原则,提出:“主权属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凡权利无保障,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人权宣言》还提出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法制原则,其中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法定主义”、“罪刑相适应”、“无罪推定”、“法律不溯及既往”等原则。《人权宣言》的第17 条确立了资产阶级宪法的最重要的原则,即“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当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所显然必需时,且在公平而预先赔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得受到剥夺”。该原则反映了宣言的资产阶级本质。《人权宣言》以“主权在民”的民主制度代替了“君权神授”的封建制度,推翻了神的至高无上的地位,确立了人的尊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人权宣言》较全面地提出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纲领和法制原则,是法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和法律制度的纲领性文件,对法国大革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法国第一个宪法文件,《人权宣言》确立的“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法治原则”、“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基本上系统地反映了资产阶级宪法基本原则,因此对法国后来颁布的14 部宪法产生了较大影响,曾被订为1791 年法国宪法的序文部分,同时对其他资产阶级国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傅健)《独立宣言》[美]托马斯·杰斐逊等著,商务印书馆出版。现在仍在使用的美国《联邦宪法》是1787 年制定,1789 年生效的。这部宪法的制定基础是《独立宣言》。《独立宣言》是18 世纪北美13 州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进行独立战争的资产阶级文献,主要由当时的资产阶级民主派托马斯·杰斐逊起草,于1776 年7 月4 日“大陆会议”通过,它也是一个反对民族压迫、反对封建制度的政治纲领。《独立宣言》在其开头部分,概括地叙述了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新兴资产阶级最激进的政治原则,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等基本原则。“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为造物主赋有某些不可让渡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则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当一个政府..企图把人民抑压在绝对专制主义的淫威之下时,人民就有这种权力,人民就有这种义务,来推翻那样的政府,而为他们未来的安全设立新的保障。”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的思想,在当时已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王权,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大武器,但作为资本主义宪法的基本原则,首先是在《独立宣言》中得到明确的反映,为后来制定美国《联邦宪法》和增补人权条款打下了基础和确定了原则。《独立宣言》指出:“当今大不列颠国王的历史是一部一再残害和蹂躏人民的历史,其直接目的全部在于对各州建立专制统治。”并列举了英国在北美倒行逆施的种种暴政,以激起北美13 州人民对英国殖民统治的仇恨和反抗。《独立宣言》在最后“庄严地发表和宣布: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理应成为自由和独立的邦国;它们从此解除对不列颠王室的一切臣属关系,它们同大不列颠的一切政治联系从此完全解除,而且理应完全解除”。《独立宣言》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文献,它不仅宣告了美国的独立和民主共和国的建立,而且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反抗殖民地压迫和封建制度的宣言书。马克思曾高度评价它是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同时它为后来制定美国《联邦宪法》和增补人权条款打下了基础和确定了原则。但是,《独立宣言》有其阶级的局限性,本质上代表着资产阶级的利益。恩格斯曾指出:“这个理性的王国只不过是资产阶级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马恩选集》第三卷,第57 页)(傅健)《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著,冯世熹等译,人民出版社出版。《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写于1847 年12 月至1848 年1 月,它完整、系统而严密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它的诞生具有伟大而深远的意义。《共产党宣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特别是它的阶级斗争理论,深刻地指出:“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在剥削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推动着社会发展,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共产党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科学地揭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无产阶级产生、发展和壮大的过程,揭示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伟大历史使命,指出共产党人当前的任务是:“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共产党宣言》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公开宣布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必由之路。《共产党宣言》明确宣布:“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共产党宣言》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和任务,指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政党。”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始终是共产主义,“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推动运动前进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比其余的无产阶级群众优越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共产党人代表了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是无产阶级的先进部分。《共产党宣言》批驳了资产阶级对共产党人的诽谤和攻击,批判了各种反动的社会主义思潮,科学地评价了空想的批判的共产主义学说,分析了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阶级实质和历史作用。《共产党宣言》最后庄严地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战斗口号,犹如进军号角,响彻云霄。《共产党宣言》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产生,从它诞生起就鼓舞和推动全世界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成为无产阶级最锐利的战斗武器。恩格斯指出,它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布最广和最带国际性的著作,是世界各国无产阶级的共同纲领。据统计,至今它已被译成70 多种文字,版本达1000 多种。(傅健)《乌托邦》[英]托马斯·莫尔著,戴镏龄译,三联出版社出版。“乌托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没有的地方”。1516 年英国的托马斯·莫尔发表了《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简称《乌托邦》。后来,“乌托邦”就成为空想社会主义的代名词。15 世纪末,英国开始资本原始积累,贵族地主们为了发展毛呢纺织业,残酷地剥夺农民的土地,用来养羊,迫使农民沦为无产者,并由国家的立法迫使农民到资本家的工厂里做工。莫尔在《乌托邦》的第一部分,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痛苦遭遇表达了深切的同情,并愤怒地指斥这种圈地运动是“羊吃人”的惨剧,指出那些强迫失去土地的农民去接受资本主义剥削的血腥立法是残酷的、不合理的。他还揭露英国社会由于资本原始积累加深了贫富分化和对立。他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只有彻底废除私有制,人类才有幸福。莫尔在《乌托邦》中写道:“你们的绵羊本来是那么驯服,吃一点点就满足,现在据说变成很贪婪很野蛮,甚至要把人吃掉,把你们的田地、家园、城市要蹂躏完了。”这句“羊吃人”的名言,是对资本原始积累最简洁、最真实、最形象的揭露,也是无产阶级的先驱对资本主义罪恶的最早控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曾引用过这种“羊吃人”的悲惨情景。莫尔在《乌托邦》的第二部份,通过对虚构的乌托邦社会的详尽描绘,展示了一幅未来社会美好画图:一切财产公有,有计划地组织生产,不分男女都以务农为业,取消了商品和货币,实行按需分配;实行民主政治,主要公职人员由人民选举产生,重大问题由集体讨论决定;提倡健康的精神生活,要积极从事科学文化艺术和体育活动,并重视道德修养的提高,..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人过着幸福生活的理想社会。由于莫尔所处时代的资本主义各种矛盾还没有完全暴露出来,无产阶级意识还很薄弱,所以《乌托邦》一书采用的是文学游记的形式。莫尔在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就率先出来批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并提出空想社会主义的原则,反映早期无产阶级的心声,不愧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奠基人。《乌托邦》是人类思想史上第一部较完整的空想社会主义著作,它第一次系统的描绘了人类美好的前景,不愧为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伟大的奠基作。(傅健)《人口论》[英]托马斯·马尔萨斯著,子箕等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8 世纪末,产业革命促进了英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但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却日益恶化,失业和贫困严重困扰着英国社会。1789 年英国经济学家、牧师托马斯·马尔萨斯发表了一本5 万余字的小册子《人口论》,全名为《人口原理及其对社会未来发展的影响,兼评戈德温先生、康多塞先生和其他作者的观点》,极力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阐述并证明:失业、贫困及其引起的不幸和罪恶的根源不在于资本主义制度,而在于人类的本性和人类无限度增殖的倾向。1803 年,马尔萨斯扩写出版了该书第二版,全书共20万字,书名改为《人口原理及其对过去和现在人类幸福的影响的看法——兼论我们将来祛除和减轻它所引起的弊害的展望》,进一步引用大量论据来支持其观点,并详细地讨论了有关人口问题的对策。马尔萨斯首先提出:“我认为,我可以适当地说明两个道理:第一,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第二,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而且几乎会照现状继续下去。自从我们创造人类知识以来,这两个法则似乎就是我们本性的固定的法则。”马尔萨斯宣称:“我们可以认为毫无疑问的是,人口的增殖如果不遇到什么障碍,每25 年就会增殖一倍,并且是按几何级数增加。”“生活资料即使在最有利的劳动条件下,最快也只能按算术级数增加。”《人口论》中列举了以下的例子:“假定现在地球上的人口有10 亿。人类按1、2、4、8、16、32、64、128、256 这样的数字繁殖,而生活资料则按1、2、3、4、5、6、7、8、9 这样的数字增加。200 年后,人口与生活资料就会成256 与9 之比;300 年后,就会成为4096 与13 之比;2000 年后,这个比率就成为无限大而无法计算。马尔萨斯认为,人口增长和生活消费资料发展的脱节是一个自然规律;人口出生率高并不表示繁荣;独身生活、繁重劳动、极端贫困、饥荒、瘟疫和战争是抑制人口盲目增长,并使人口与生活资料相适应的重要手段,而其中战争、瘟疫、繁重劳动、极端贫困和饥荒起决定作用。正是这些灾难才会使寿命大大缩短,使人口减少或停止增殖,从而使人口与生活资料之间保持均衡。《人口论》出版后,受到资本家和当权者的赞赏和欢迎,有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赞誉为“第一流学者”。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痛斥了《人口论》的庸俗性和反动性,指出失业、贫困、罪恶等特殊现象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马克思也指出了这一理论中不乏可取之处,《资本论》第一卷引用《人口论》处达21 处。在马尔萨斯《人口论》的推动下,英国于1801 年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现在,这种普查已在全世界普及。(傅健)《法国民法典》李浩培等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804 年颁布的《法国民法典》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产物。它是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经过一些修正后,它现在仍然施行于法国。拿破仑曾直接领导编纂工作,多次主持法典草案的讨论会。《法国民法典》也称《拿破仑法典》。《法国民法典》最早吸收了罗马法的精华,以罗马法为蓝本,把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规则用法律语言表达出来,运用法律形式调整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商品经济关系,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法典共2281 条,包括总则和3编36 章。第一编“人”,主要内容是民事权利的享有及丧失、婚姻、亲子关系等民事权利主体的规定。第二编“财产及对于所有权的各种限制”,包括财产分类、所有权、收益权、使用权及居住权、役权或地役权。第三编“取得财产的各种方法”,包括继承、赠与、遗嘱、契约、非因合意而发生的债以及质押、抵押权等。《法国民法典》简明扼要地表达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自由和平等的原则、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和契约自由原则。该法典第8 条规定:“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民事权利是指非政治性权利,包括关于个人的权利、亲属的权利和财产的权利。该法典第544 条至546 条给予动产和不动产所有人以充分广泛的权利和保障。所有权是“对于物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国家征收私人财产只能根据公益目的,并以给予所有人以公正和事先的补偿为条件。不论是动产或不动产的所有人都有权取得该财产所生产以及添附于该财产的一切东西。该法典第1134 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之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契约一经合法成立,当事人必须按照约定,善意履行,非经共同同意,不得修改或废除。契约当事人的财产,甚至人身都作为履行契约的保证。《法国民法典》是最早的资本主义民法典,在历史上首先明确提出了资产阶级民法的三大基本原则,对巩固法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和促进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由于该法典把诉讼法从民法中分离出来,其文字简明扼要,逻辑严谨,体系完整,对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事立法影响深远。例如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某些前殖民地现在仍沿用该法典。恩格斯曾高度评价《法国民法典》是“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直到现在还是包括英国在内的所有其它国家在财产法方面实行改革时所依据的范本”,“成为世界各地编纂新法典时当作基础来使用的法典”。(傅健)[提要书目]《人生五大问题》[法]安德烈·莫罗阿著,傅雷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家探讨了人的一生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爱情、婚姻、家庭、友谊以及政治和经济等。他以小说家的丰富经验,传记家深刻的观察,对人生习见的种种难题讨论得深入浅出。其间充满理性的睿智和丰美的文采。《走向幸福》[英]罗伯特·罗素著,陈德民、罗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版。“幸福这样东西不像成熟的果子那样,仅仅靠着机遇便会掉进你的嘴里”。“幸福必须是一种追求,而不是天神的恩赐”。罗素走向幸福的道路上,恪守着善与美的原则:(一)对生活(最广义的)充满热情,爱和友善;(二)保持某种信仰;(三)认识到人类的伟大和渺小;(四)坚持节制、和谐之道。那么,这走向幸福的道路何尝又不是一条“征服幸福”的道路呢?一切都将在你行进的旅途中满足和实现。《爱和生活》巴士卡里雅著,顿珠桑译,1988 年5 月第1 版。这本书在美国连续10 个月被列入畅销书目。这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这些言谈是极为诚挚认真的,具有极大的共享性。它给予读者最大的热情和力量,并以此建立我们平凡生活的情感根基。作者给予我们爱的同时,也给予爱于生活。《论人的天性》[美]E.O.威尔逊著,林和生、吴福临、王作虹、谢显宁、钱进译,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力图运用社会生物学原理解释人类社会现象,认为人类社会文明不仅要受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而且也要受到人类基因的进化规律的支配。《人性的弱点——影响力的本质》[美]戴尔·卡内基著,吴铭编译,华夏出版社出版。要受到本书曾被誉为人类出版史上的第二畅销书,它将使您很容易得到推心置腹的朋友,更加受到别人的欢迎,与别人交往时更融洽、愉快,更增进成就事业的能力,更健谈、风趣,思想更成熟,举止更稳重。《论逆境——逆境中的思考》[美]罗伯·舒勒,绿叶译,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熟,举止作者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演讲家之一,本书溶入了他自身的体验,幽默地论述了人处于逆境中的种种心理以及解救方法。对心理学的认识与体会,将解决你的许多人生难题,使你生活得快乐而又有自尊。《一间自己的屋子》[英]伍尔夫著,王还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有一间自己的屋子,女人就可以平静而客观地思考,然后写下女性见到的“像蜘蛛网一样轻的附着在人生上的生活”。拥有自己的屋子,意味着女性凭勇气、理智争取到独立的经济力量和社会地位,女性可以摆脱社会、宗教、经济等外在枷锁,享受自由。本书为有关女性文学的传世名作。《走向澄明之境——卢梭随笔与书信集》何祚康、曹丽隆等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卢梭是一个思想家,但是要在他身上找到一个在书斋里沉湎于苦思冥想的苦读者的形象是徒劳的。他的思想是对那些深深激动他,而现实生活又要求他给予解答的问题所做的热情洋溢的分析。他敞开心怀,既不掩饰也不谦逊地描述他自己,他对时代、社会、人生的种种内心感受。这首先是一个人的叙说,因此才获得了夺人心魄的力量。《新的综合》[美]爱德华·奥斯本、威尔逊著,李昆峰编译,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文向读者介绍一门新的边缘科学——社会生物学,它是古老的生物学和年轻的社会学相互嫁接之果。作者威尔逊既用生物学的观点来研究社会,又运用社会学的观点“拟人化”地研究自然界中的动物。全书妙趣横生,令人一读为快。《领导者》[美]理查德·尼克松著,尤勰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在伟大领袖们的脚步声中,我们可以听到历史的滚滚雷声。有史以来——从古希腊人,经过莎士比亚,直到现代——很少有什么主题能像伟大的领袖人物那样经久不衰地吸引着戏剧家和历史学家。”是啊,英雄(领袖)与他们的光荣隐含着人们对荣誉和崇高的无尚敬仰。他们创造了英雄,但又不了解英雄。因为,在英雄的时代里,伟大的光环也会迷幻我们热烈的双眼。也许,我们可以以平等的视角,去认识另外一些做过伟大事业的平凡人。《人与社会——社会化问题在美国》黄育馥著,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一切皆流”,这句古希腊哲人的名言,如果说在遥远的古代是一种真知灼见,那么它就更适用于当代。这里所提到的“社会化”,是指“人的社会化”。在这变革的时代,想了解美国人是如何形成他们的社会价值观以及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怎样影响着他们的社会化,可以从此书中窥见一斑。《世纪工程——“星球大战”与当代世界》刘戟锋、周建设著,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孙子兵法》)本文详细介绍了美国战略防御计划(“星球大战”)的产生和发展,论述了80 年代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高边疆战略的实质和内容。大可一开眼界。《走遍美国——记一次横贯美国的徒步旅行》[美]彼得·詹金斯、巴巴拉·詹金斯著,仝晓秋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本文是真情实事,作者徒步穿越美国,行程7680 公里,历时5 年零3个月。当彼得·詹金斯大学毕业时,他对美国现实万分失望。他下决心深入社会,去“发现真正的人,去了解那些不为世人所知的勤劳人们是怎样生活的”。起初,他开始步行是为寻访自我,寻访祖国,尽管他曾感到过压抑和失望,“而此刻我心中却充满热情,期待着新的发现”。这是位徒步英雄最后得出的结论。《大洋东岸——美国社会文化初探》陈尧光著,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介绍美国社会和美国文化的现实面貌,揭示其新情况和新变化,以使我国读者从这一侧面对今日美国的社会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金观涛、唐若昕著,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运用现代系统理论和组织理论的方法研究了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机制,在理论上提出了西方社会结构适应生存的条件,被破坏的原因和西方社会结构的取代模型。在史学方法上独辟蹊径,颇有建树。《卡耐基成功之道全书》沈阳出版社出版。卡耐基并没有说出宇宙中的什么深奥的秘密,但他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哲理教育和实践,却施惠于千百万普通人。他运用心理学知识,对人类共同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开创、发展了一种融演讲术、为人处世哲学和智力培养为一体的成人教育方式。《创造自己》[台]刘墉著,漓江出版社出版。体的成人教育方式。此集子本是刘墉的育儿篇。刘墉为台湾著名的文艺家,美国两所著名学府的教授。因此,他的励志篇,既有父式教育的关爱与激励,也有从实际出发的哲思。他的观点非常具有现代感,而且见常人尤其是年轻人之所不见。(本部分提要书目由李咏梅、梁丽明、黄伟林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