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龟血牙:中国网络摄影 - 我聊“中国有没有好照片” - Welcome to China photography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8 16:12:05
我聊“中国有没有好照片”
1970-01-01 08:00
----兼谈如何在摄影比赛中取胜
笔者最近在某摄影网站看到关于“中国没有好照片"的讨论,多数人赞同这个观点。有人说,中国历届影展金牌作品没有青史留名的。还有人说,摄影家协会主席应该下岗。任何人都有权对中国摄影界现状进行批评,相信摄影界也会持欢迎态度。笔者不认为中国摄影成绩斐然,但是“中国没有好照片”的观点过于武断,存在片面性。
首先,让摄影家协会主席承担“中国没有好照片”的责任,有些冤枉。虽然摄协每年举办一些比赛,但是获奖的决定权不在协会,而在评委。不少摄影创作和比赛,由摄协以外的组织举办,比如报刊杂志和一些民间摄影团体、俱乐部、旅行社等。去年,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就成功举办了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中国摄影家协会的各级组织在举办影赛和组织创作活动方面,已经受到民间摄影团体的挑战,作用日益淡化。
讨论中国有没有好照片,首先应该明确,一幅好照片的诞生需要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客观条件是指被表现事物是否具备产生好作品的条件,也包括发表、发现、认可好作品的社会条件。主观条件是指创作者对被摄事物的认识程度、挖掘程度、表现方法、技术素质。另外,还应明确评判好照片的客观艺术标准。
中国和世界其它地方一样,并不缺少产生好照片的土壤。中国曾经产生大量反映重大历史进程和社会问题的纪实作品,也有优秀的风光作品,这是不争的事实。即使是在“文化大革命”年代,也有人用相机对这段历史进行了记录。
我理解“中国没有好照片”这个论断的本意应该是,中国得金牌的摄影作品不是好照片或者不是最好的照片。这样,就存在两个假设,一是社会发现、认可好照片的机制存在严重问题,好照片被埋没了。二是中国当代的摄影家水平不高,拍不出好照片。
在国内没被认可,在国外获大奖的例子是有的。云南一位作者拍摄的《热泉》,在国内比赛中没有获奖,而在以人类、自然、环境为主题的国际大赛上获得了金牌。一幅作品在这次比赛中没有入选,而在另一次比赛中却获大奖的情况,屡见不鲜。欣赏艺术品,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幅作品能否获奖,取决于影赛多数评委的认可。国内影赛采取的方法与国际影赛大同小异,还是比较科学和公正的。这也是笔者偏爱参加影赛的原因。笔者业余爱好摄影,自娱自乐。虽住北京,但从不刻意结交名家大腕和报刊编辑。参加影赛投稿,或邮寄或者托人带去,即使自己送稿,也是撂下就走。获奖的作品都是自认为不错,朋友们也认为不错的。在幻灯交流和点评会上,评委对拙作的点评,与我的创作思想惊人的一致。说明作者如果用心创作,评委是能够读懂的。倒不是因为自己得了奖,就说评委的好话。凡能当评委的,总有其道理,要么是创作高手,要么是理论高手。有的作者喜欢结交评委,但评委不可能交全。摄影人也是文化人,文化人大多清高,未必买这个帐。
获奖作品水平高低,取决于来稿的整体水平。一次比赛的金牌作品,不一定是当今国内最好的,但确是本次比赛来稿中最好的。凡是笔者参加的比赛,赛后一定关注结果,把入选作品全看一遍,不论自己是否获奖,评比结果是令人满意的。俗话讲,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玩摄影时间长了,发现一个规律,凡是在小圈子、小范围、小沙龙评比中获奖或者获得大家好评的作品,在大范围一般也能获奖。有一位影友,每次拍完照片,总是拿给别人征求意见,特别是找名家看,大家都说好的,一般能够获奖。这就是说,评委的看法与一般人的看法往往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评委通过理论和技术分析评价作品,一般人凭直觉评价作品。
中国摄影作品与西方的作品风格不同。西方的作品简练、直露、抓人,这与他们的文化、市场和对摄影艺术的理解有关。中国的作品植根于东方文化和哲学的土壤中,大多含蓄、飘渺、耐人寻味。这些特点也同样存在于其它领域,比如西洋拳术刚猛,中国拳术阴柔;西洋建筑宏伟,中国建筑玲珑;西方人唱歌嘹亮,中国人唱歌宛转。中国摄影师应该有谦虚的态度,找自己的差距,吸取他人的长处。
摄影的特性是瞬间纪实性,这是摄影区别于其它视觉艺术的唯一根本特性。摄影的基本功能是传播视觉信息,给人以审美愉悦。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摄影家拍出了不辱使命的好照片。解海龙的《希望工程纪实》、李小斌的《上访者》、武治义的《飞鹰扑食》等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郎静山的画意摄影、陈复礼的诗意摄影,在国际上更是独树一派,为中国摄影增了许多光彩。
有人抱怨说,听一些所谓的著名摄影家讲课,总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事实上,现如今当个什么“家”并不难,弄来一大堆头衔唬人,满足一下虚荣心,或者骗两个钱,大有人在。对这种现象,影友们应该有鉴别力。学习交流是必要的,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很多,读书、看画册、与影友交谈是提高的重要手段。摄影是实践性很强的艺术,理论向来薄弱,说来说去就那么一点东西。提高技艺要靠读书钻研、靠勤奋实践、靠交流经验、最重要的靠一个“悟”。谈到读书,笔者喜欢看欧、美、加拿大摄影家写的书,论述精辟,直来直去,好象看他们的图片,来势强劲。中国、俄罗斯摄影家写的书大多繁琐,精辟实用的观点被冗长的文字淹没,让人读不下去。日本人写的书索然无味,也许笔者愚钝,体味不到精妙。读书不能只读摄影书,常言道:功夫在诗外,艺术本相通。美学的书一定要看,美学也叫艺术哲学,是统领一切艺术的学闻。长期积累,偶然用之,要把平时积累的知识和功力,在几秒,几分之一秒,甚至几百分之一秒的瞬间迸发出来,正所谓厚积而薄发。
评判摄影作品有客观的艺术标准。笔者水平有限,很难论好。我的体会是,好照片自身应具备高、新、活、真、难、美6个字。一幅作品中,这6个字占得越多越好。能占到1~2个,在比赛中一般可以入选。占到3个以上,多半能获高奖。这6个字的具体解释是:高,立意高,内函深。新,题材新,手法新。活,画面活,视觉冲击力强。真,真实、真情,能打动人。难,题材难寻,技术难度大。美,光、色、影、形讲求形式美。初学者多在美和难字上下功夫,拍出作品固然很美,若然参赛,大约只能入选。拍彩色片容易陷入“好色”的泥潭。有一次我当小型比赛评委,有机会换了一个角度看照片,发现评委的眼光总是被鲜活的画面吸引,哪怕技术方面有点不足。对题材和技法老一套的照片甚至不愿多看。纪实照片比风光照片在题材上要占些便宜。这是因为拍摄人物活动要更难一些,而且具有不可重复性,更能体现摄影的魅力。初学者往往创作出大量模仿性的风光、小品作品。
下了一番功夫,希望作品得到社会认可,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初学者应该明白一个道理,掌握摄影技术并不难,发表几幅作品也不难,但是提高艺术素质需要长期修养的过程。网是个好东西,发表一点评论,发表几幅作品很方便,比向报刊、影赛投稿容易百倍。但是网也有它另外的一面,使用者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我个人认为,网只是快速、广泛传播作品、交流经验的工具,它有助于你找到作品的用户,或许能挣到钱,可是它不会助你攀上艺术高峰。
以上是笔者从事摄影创作的感想和体会。本着以文会友的想法,与网上影友交流。谬误之处,敬请批评。
 
原 作 者: 蒋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