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骑士传说无删小说txt:我们应当有的意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4:44:15
两千年前孔子面对流水感叹“逝者如斯”。回首教育,我们每天都在工作,教育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然而该以怎样的姿态走向教育,我们往往并没有清醒的认识。为了自己的成长幸福,我想我们应当有三个意识:
    一是问题意识。
    经常可以看到:新入职教师,热情洋溢,摩拳擦掌;几年后,熟悉了环境,明白了套路,“成熟”了,也沉默了。为什么?新入职教师的工作其实就是对”如何上课“之类教育问题的解答。新奇带来兴致,挑战激发斗志。当经过时间与环境的“磨合”,发现教育就这么回事时,新奇的目光不再,挑战的激情难寻。于是日复一日,今天重复昨天的故事,明天还是今天的延续,一个教师在最具创造性的教育劳动中变为了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人。所以,一个教师对教育问题有没有觉察力,就成为评判其专业素养与人生走向的坐标。当一个老师注意到“学生的字总写不好、课堂上总乱糟糟”这类问题并想办法解决时,这是他热爱学生责任心的表现,这将促使他走向“好教师”的行列。当一个教师听完一节好课后敏感于“优效因子”的盘问,甚至调来类似课堂资料进行比对分析,努力在理论高度上准确解读。可以想象,这样的问题意识需要“思维高度”,这样的“思维高度”也必将推动他走向学术的高地……
    二是研究意识。
    发现了问题,总得想办法解决吧。所以研究意识总是与问题意识结伴同行的。怎么解决呢?阅读,思考,行动,从“知行”走向“行知”。
    知行:这其实是一个蓝图规划的过程。比如学生作文水平低下,这问题怎么来解决?研究时必须做到两个“知”。一是问题形成的原因,即问题的症结。这可以通过访谈、问卷或者查阅学生作文材料了解:是与生活隔离、缺少语言积累,还是作文挫败感导致不愿偿试?对症下药这个道理应该大家都懂,关键是这个“药方”我们怎样才能开出。这就要做到第二个“知”:通过文献研究,尽可能多地了解国内外关于此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这是眼睛向外看的“借智”过程。比如管建刚的《我的作文革命》无论是理论构架还是实践探索对这个课题的研究都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别人的研究看多了,自己的问题分析透了,有了这两个充分的“知”,融会贯通地,“行”的方案也便呼之即出了。
    行知:这时候的“行”是带着解决问题的设想走向教育现场,谨慎,兴奋。研究便是用心体验实践的每一点功过成败。反思,选择,再实践。就这样,我们在行动中经历思想的淬火,我们在思想中让行动变得更理性更高效。如果说“知行”里的“行”因为“知”成就了“有思想的技术”,那么“行知”里的“知”则因为“行”已将他者的思想改造转变为自己“有技术的思想”。
    三是成果意识。
    因为问题的催发,因为研究的积淀,成果本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可是我们不少老师因为没有成果意识,想了,做了,也有实践成果,却在“成果物化”的临门一脚时放弃了:没有研究经历的记录,没有研究成果的总结,工作的心血与智慧在岁月的流逝中飘零。
    学校工作交流时,听到低年级老师为防止学生簿本卷角,指导学生每一次写作业先来个“大鹏展翅”,然后由内而外,轻轻放下。我佩服老师们工作的用心,但也遗憾一直没有看到老师们将此事付诸笔端:或陈述案例,或将其与其他的什么法一起总结出“簿本整洁X法”来。这通过文字积淀下来的教育情怀、实践智慧将成为一笔财富永远流传,甚至通过文章发表传扬到更远,这不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吗?说到这里,我想到了“草根教师”看云,她勤于笔耕,读书做笔记,备课写解读,教后写课录,她带领学生实验“素读”并进行实验现象的描摹分析,教育故事更是每天一篇……她说捕捉这些教育中“野芳”、“清风”,可以让忙碌的生活变得深刻、诗意。于是,在这三年里,她出版了《薛瑞萍读教育理论》、《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等多部著作。这些著作记录了她教育走过的足迹,记录了她思想里开出的一朵朵绚丽花朵。即使岁月流逝,也永不会磨灭。我想,我们的工作激情,我们的实践智慧,是不是也应当很好记录下来,给自己留一部教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