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记模架价格表:对两首禅语的“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7:53:28
第一首: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这首诗偈,体现的是神秀惭悟的心法。我们的身体和心灵,时时要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时时会沾染上外界的“尘埃”,为了保持身体的清洁和心灵的纯洁,就要随时打扫,加强自我修炼,不断完善自我,清除尘埃,才能悟得“大道”。
尘埃是什么呢?
这个明眸皓齿、热烈多情的女郎,千千万万割舍不下,此之谓痴,就是尘埃。
这个贤慧忠贞、勤劳坚忍的娇妻,千千万万割舍不下,此之谓恋,就是尘埃。
这个聪明伶俐、顽皮淘气的幼子,千千万万割舍不下,此之谓爱,就是尘埃。
这个含辛茹苦、满脸沧桑的老父,千千万万割舍不下,此之谓敬,就是尘埃。
这个相夫教子、满头白发的慈母,千千万万割舍不下,此之谓孝,就是尘埃。
名利、地位、财富、健康、恨意、短视、嫉妒、美食、玩好、艳舞,林林总总,都是尘埃,那一样能拂拭得干净!
《明朝的那些事儿》中的一个情景,便是清除不掉尘埃的例子:
王守仁即刻拜见了禅师,他希望得到更多的启示。
可是他失望了,这位禅师似乎没有什么特别,只是与他谈论一些他早已熟知的佛经禅理,他慢慢地失去了兴趣。而禅师也渐渐无言,双方陷入了沉默。
在这漫长的沉默之中,王守仁突然有了一个念头。
他开口发问,打破了沉寂。
“有家吗?”
禅师睁开了眼睛,答: “有。”
“家中尚有何人?”
“母亲尚在。”
“你想她吗?”
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即刻的回应,空荡荡的庙堂又恢复了寂静,只剩下了窗外凌厉的风声。
良久之后,一声感叹终于响起:
“怎能不想啊!”
然后禅师缓缓地低下了头,在他看来,自己的这个回答并不符合出家人的身份。
王守仁站了起来,看着眼前这个惭愧的人,严肃地说道:
“想念自己的母亲,没有什么好羞愧的,这是人的本性啊!”
听到这句话的禅师并没有回应,却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他庄重地向王守仁行礼,告辞而去,第二天,他收拾行装,舍弃禅师的身份,还俗回家去探望自己的母亲。
寺庙的主持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上门求佛的人竟然把自己的禅师劝回了家,要让他再呆上几天,只怕自己这里就要关门了,便连忙把王大人请出了庙门。
王守仁并不生气,因为在这里,他终于领悟了一条人世间的真理:
无论何时,何地,有何种理由,人性都是不能,也不会被泯灭的。它将永远屹立于天地之间。
天理即人欲,问题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纠缠于人欲,就没有时间去格知天理了。
所以,毛泽东批评自己的儿子:儿女情长,是办不成大事的。这个儿女情长,就是拂拭不去的尘埃。
太上忘情,太下无情,情之所衷,正在我辈。为什么除不去身体与心灵的尘埃,我找不到答案。


第二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首诗偈,体现的是六祖惠能顿悟的心法。因为过于高超,所以不易理解,就是在当时,也只有五祖弘忍读懂了他,并向他传授了代代相传的衣钵,却也因此差点惹来杀身之祸,可见佛门清净之地并不清净,也在争名,也在争利。
执著于运气打坐的形式,一味勇猛精进,结果适得其反。“明心见性,顿悟成佛。”原来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可以顿悟成佛,如六祖惠能,大字不识一个,却开创了禅宗一派,印度佛教改造成了中国佛教。什么是禅?“运水搬柴无非妙道”,原来禅就在日常生活中,佛就在每个人的心里。《西游记》里悟空云游四海,拜师学艺,最后来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这不是实在的地名,而是自己的心,所谓说师父在哪里?师父就在我们自己的心灵深处。王阳明历经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最后龙场悟道,就是解决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道在哪里?道就在我心里。所以说,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当你来看此花时,此花之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是幡动,是风动?都不是,是你的心在动。当你心动的时候,时时都有尘埃,处处都是尘埃,当你心不动的时候,身体归于无,心灵归于空,尘埃的概念都没有,又何从沾染它呢?所以古人说大隐隐于市,闹市之中,红尘万丈,物欲横行,要想保持内心的宁定,实在是千难万难,但若真能宁定下来,就是具备了大智慧,离圣贤之道也就不远了。
《神雕侠侣》最后一章中关于“名”的讨论是对第二首诗偈的最好注释:
黄药师笑道:“老顽童啊老顽童,你当真了不起,我黄老邪对‘名’淡薄,一灯大师视
‘名’为虚幻,只有你,却是心中空空荡荡,本来便不存‘名’之一念,可又比我们高出一筹了。东邪、西狂、南僧、北侠、中顽童,五绝之中,以你居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