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皓晨被皓月虐:中国经济学魔鬼辞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2:35:47
1、MBO—国有资产私有化的简称,主流经济学家批量制造“中国超级富豪群”的万能工具。权贵们通过MBO把国有企业的资产化公为私,变成国有企业管理层的个人财富。MBO在西方叫Management Buy-out,中国话叫“管理层收购”。主流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制度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因此,罔顾MBO运作的前提、条件和对象,以MBO为手段,把国有企业从中国的国民经济体系中彻底铲除。至于MBO“改革”的成本(国有资产泡沫化、国企职工乞丐化)则由政府承担,与主流经济学家无关。
2、私有化—一种把社会财富具体量化到个人的分配形式。各国的叫法不同,美国证券和股市较为规范且法规健全,故美国人通过购买股票成为社会财富的拥有者,谓之“全民私有化”;英国人通过税收(二次分配)或捐赠(三次分配)把富人明显高于社会平均值的那部分财富集中到政府手里,用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谓之“平均私有化”;中国人利用权势把国家财富和他人的劳动成果非法纳入自己的腰包,谓之“权贵私有化”,但中国人忌讳“私”字,所以不叫“私有化”,而叫“非国有化”。
3、宪法—品种齐全的中国“法律超市”。任何部门、机关、团体、个人,甚或学术流派都可以到这个“超市”里挑选自己所需的法律条文,不合用者则尘封之或摈弃之。比如,《宪法》第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主流经济学家主张消灭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推行权贵私有化、贪污受贿合理化以及“按资分配”和“按权分配”的法律依据就是这一宪法条文中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至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这前提规定,因不符合他们的政策主张,所以是没有必要去提它的。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4、GDB—衡量中国各级官员政绩的唯一标准和官员提拔升迁的主要依据。至于产业之间的结构优化、比例关系、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等是无须考虑的。因为高位房价能拉动第二产业、天价学费和天价药费能拉动第三产业,所以有了教育产业化、住宅和医疗市场化的“改革”,平民百姓流离失所,适龄儿童失学,穷人屈死医院走廊也就顺理成章了。关心弱势群体、建立和谐社会、发展教育、科教兴国等等毕竟是中央政府的事情,与地方官吏提拔升迁何干?
5、弱势群体—享受教育、住房和医疗产业化及市场化“改革成果“的人群。其人数与美利坚帝国的总人口相当,而其人均财富仅为后者的1/100。因此,以中国主流经济学派的导师、“最后一个经济学通才”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为代表的西方经济战略学家对我国这几年推进激进私有化改革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矛盾激化的严酷现实大加赞赏,尤其是对中国自杀式的GDP增长更极尽溢美之词。作为中国全面私有化改革的理论之父和为中国国企改革开列美国版“休克疗法”的萨缪尔森,他在接受德国《明镜周刊》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如果实现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它将在2010年超过日本,2020年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而中国一位张姓经济学家更加大胆地预言:
“只要中国实现政治民主和经济自由,一年就可以赶上美国。”真是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
6、改革—贪官污吏和主流经济学家的护身符。
“贪污腐化是体制转轨的必然产物”,“官员寻租有利于降低改革成本”。8000万儿童失学、上亿国企职工失业、贫富两极大分化“是改革必须付出的成本”。谁有异议谁就是反对改革。总之,你强暴了妇女,你就说“我在'改革’中国的性文化”,你拦路抢劫,你就说“我在'改革’中国的分配方式,劫富济贫”,这样一来,警察也奈何不得你的。如此等等,假如邓公在天有灵……
7、社保基金改革—一个把中国穷人养命钱往中国股市大鳄嘴里扔的馊主意。
8、主流经济学家—中国经济政策的智囊团队;中国基本经济制度洋化、欧化、美化和国有资产汽化、私化的倡导者及推动者;官僚资本掠夺国有资产和权势阶层盘剥弱势群体的帮凶;社会主义中国敌对势力的代言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掘墓人。
9、郎咸平—人名,台湾省籍中国汉子,中国弱势群体的代言人,国有资产的捍卫者,权贵阶层的克星和主流经济学家的眼中钉;沃顿商学院金融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首席教授和长江商学院首席教授;爱国学者(老百姓语);没有资格谈论中国经济的人(张维迎语);闯进玻璃店的公猪(周其仁语)。
10、《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移暂行规定》—国家机关颁发的最典型的LJ文件。全国98%的国有中小企业都已经完成MBO,用十几万亿国有资产制造出来的“社会主义资本家群体”已经诞生,主流经济学家们正在筹备英国人胡润《2005:中国亿万富豪1000强排行榜》的首发式,不知道国资委和财政部这个《暂行规定》规范的对象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