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生九子是谁生的:献给即将升入高三孩子们(十六)注重方法,提高效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3:34:20
注重方法,提高效率

    一周前,受薛老师之托,要我给即将升入高三的大家写一些关于高三的心得体会。一开始先是感到一丝惊讶,毕竟距自己高考结束已经过去三年,很多当时的方法和体会已经不再明晰了。不过再一想,如果通过自己的绵薄之力,能够给二中的学弟学妹们带来一些帮助,对我而言将是莫大的荣幸。因此凭记忆写出以下方法和感受,仅是我的个人观点,如果大家觉得从中多多少少得到了一些收获,我将倍感荣幸。

 

关于时间安排

     如果说,在高二的时候,大家还能够抽出时间来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的话,那么伴随着高三的到来,时间节奏也随之完全改变——几乎所有还称得上有点目标的人都把精力投入到了复习当中。此时,复习的效率显得尤其重要,如果因大多数的时间都做了无用功而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便会觉得自己与其说是每天都在忙,不如说是每天都在迷茫。因此,最好可以基于学校的教学计划,对复习的时间安排做一个大体的规划。

记得我们当时的情况是:语文和数学在高三伊始便进入了首轮复习,英语虽然还在讲最后的几个单元,但个人感觉也算是进入了复习状态。而政史地则要利用至少两个月的时间来重新讲授高一的内容,这一方面是由于大家对高一的内容普遍印象不深,另一方面是因为高一的内容在高考中全部是各科相应的最重头的部分(政治经济学、中国近现代史和自然地理)。大家可以根据这样的时间安排、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各科复习的规划。

      一般而言,语文和英语重在一点一滴的积累,需要紧跟老师首轮复习的节奏,同时可以抽空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专门的练习(最好可以把单词短语、字音字形和成语用法等的记忆分散在平时并保证除课程安排外的适量的阅读练习以培养速度和感觉)。数学的首轮复习是查漏补缺的最后机会,需注意对基本知识点的巩固和解题思路的培养,切记题目的解答过程不能仅仅是看,必须动手一步一步去做,否则很多似是而非的问题将会被掩盖。而对于文综,必须全力跟紧老师的讲课内容,毕竟很多高一的知识大家当初没怎么掌握甚至根本就没学过,同时注意各科各单元内部及单元间知识体系框架的构建。

     如果把完成学校课业有关内容的时间称为“课业时间”,那么在完成课业后能够用来自主安排复习的时间便为“自主时间”,自主时间最重要的是效率,必须用来对自身相对薄弱的环节进行重点突破,如果仅仅用来重复一遍课业时间的操作过的内容,带来的必定是低效率。当然,还是要以学校的首轮复习为重点,要跟上其节奏。但同时必须注意对自己的审视和思考,明确自己各科的不足之处,制定相应的计划认真执行并适时调整。这些最好在高三下半学期到来之前全部搞定以便能够更好地达到冲刺的效果。而高二结束后的暑假可以用来看看文综各科高一的课本,好有一个大体的把握。同时,在暑假期间还要对自己做好一个正确的定位,以便明确奋斗的方向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学习安排。

 

关于文综

     首先,由于自己所有科目里文综复习时体会最多且高考成绩最好。其次,觉得各科的复习有着一定的相通之处,重点介绍一科也可以为其他科目的复习提供一些借鉴。下面我就以文综为例,简单谈谈自己的方法,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记得在高三时,教我们历史的夏老师曾说过,高三的复习,上半学期要以语数外为主,政史地为辅;下半学期,要保持住语数外的状态,同时以政史地为主。即在首轮复习中,政史地的重点应放在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上,而当知识体系已经基本构建完毕、知识点已经基本记忆下来之后,就要注答题思路和应试技巧的练习了。可能有人会有这种感觉:该记忆的知识点一点也没少记,可答题就是答不到要点上——这实际上就是答题思路的问题。如果说客观题主要是依靠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实际上,要想在高考中少犯错误,客观题也需要一定的“题感”),那么主观题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一定的练习才可以形成合理的答题思路。

    我的文综提升练习是在高三寒假时期开始的。当时正好赶上期末考试大砸锅,暴露出不少问题,于是我一方面通过书本和配套练习册巩固基础知识点,另一方面则选取高考真题,进行仿真练习。(注意:个人感觉用高考真题的练习最好是在已经基本完成文综各科首轮复习、知识体系已经建立的基础上进行,否则非但不能保证效果理想,还有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我会每1~2周,选取一套往年高考真题(最好是全国卷或者与全国卷命题风格相近的地方卷,这些题都比较经典,仿真练习是不求多但求精,有几套卷甚至可以多练几次)抽出几个小时的时间进行“模拟考试”,也就是说像考试时一样,把试卷上的所有题目解答完完整整地写到一张纸上,并注意对时间的控制。等到全部做完后,逐条对照答案,本着“能扣分就扣分,能多扣绝不少扣”的原则给自己判分。评分完毕后,针对答错的客观题,找出基础知识方面的不足并当即改正。针对主观题,基于其“踩点给分”的评分特点,我的做法是把自己的答案和所给答案逐句比对,如果自己笔下的“点”和答案上的说法大体意思相同,但仍有细微差异,一定要仔细想想自己的答法相对而言够不够严谨;如果自己的大体方向是把握对了,但是具体到某个“点”并没有准确写出来,或者干脆整体方向就错了,则一定要通过认真分析答案,对比自己的解答,找出自己思维方式上的漏洞所在。之后,要对这一次的模拟考试进行一个总结,不一定非要写出来,但必须进行反思。如果仍然有想不通的地方,就要去找老师讨论了。我当时通常是把原题答案和自己的解答全部带给老师,老师们经验丰富,往往可以从二者的对比中找出我思维方式上有待完善的地方,真的是获益匪浅。

    其实通过这样的复习不难发现,历年高考题尽管形式上千变万化,但是毕竟在答题思路和方法上有着共性,是有章可循的。尽管这么说多少会带给人一些机械且功利的感觉,但不失为培养答题思路和应试能力的一种方法。(最起码我觉得对我个人而言比较适用)

    下面我再具体到每一科,谈一些自己的观点(由于时间缘故,有些东西已经记得不是很清楚了):

政治:主要分为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常识和时事政治几大部分。时事政治比较特殊,需要跟紧老师的复习,因此我主要说前三个部分。政治主观题的一大特点是,除了学科内综合题以外,一般的问题只会涉及以上三大部分中的某一部分,其余部分便可以不予考虑。而每一部分内部又有若干分支(譬如政治经济学部分由商品与货币、市场经济、三大产业、财政税收、银行、商品市场和国际贸易等部分构成,哲学由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人生观价值观等部分构成、政治常识由国体、政体、党建、民族理论和国际政治等方面构成),分支间关联性有时并非很大,如果题目仅问及了某一分支,那么其他的分支也可以不予考虑,这样便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选取要点作答。例如,有一题是问银行相关内容的,首先排除哲学和政治常识,其次排除政经的其余章节,把范围锁定在第6章银行,最后仔细审题并从第6章的内容中选取符合题目要求的要点,结合题目所给材料进行作答即可。对于学科内综合题,也就是上述情况在学科内的一个扩展,只要在确定范围时别漏掉某一部分即可。而对于事实政治部分,主要依靠老师的引导,记得教我们政治的李老师当时就用专门的时政练习册来进行授课,我们只要跟上老师的节奏就可以了。

     历史:历史的主观题基本是以材料题为主,答题前需要充分理解材料中的基本观点,答题时也需要注意结合材料(记得我曾经甚至遇到过题目中一小问的全部答案要点都是来自材料而非课本的情况)如果材料中有的一些现成的要点可以用来答题,最好把其和书本知识一起写上去。如果需要在答题过程中写出较多的史实或课本中的内容,最好可以在答题的开头或者结尾处进行一下概括(大致的就是这么多,印象不深了)。还有一点就是历史的选择题有时候也比较绕人,不过渐渐地可以培养出一些“题感”,题感的培养不是指题海战术(有些题其实出的很没有意义还容易误人,最好是可以有一些高考模拟题来带一下),需要自己多思考。记得当时,夏老师还专门给选择题归纳出几种类型,对于答题也很有帮助。

    地理:地理主要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三大部分。由于个人爱好的缘故,我在小学时就已经开始接触地图和一些地理方面的书籍,所以在这一科目的学习上一直比较轻松,因此觉得自己的经验不具有普遍适用性。不过具体到人文地理部分,如果非要说答题范式和思路的话,还是有章可循的。例如对工农业选址进行区位分析,就可以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入手,自然条件方面可以考虑的因素有气候、温度、水源、地形、土壤等,而社会经济条件方面可以考虑市场、交通、科技、劳动力、政策等等。具体到某一产业,对影响其的因素进行分析,便可以确定其最合理的选址。自然地理部分虽然有理科的风格,不过也要以基本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为基础。而对于区域地理,实话实说,我从来就没有发愁过,除了多看多记外,真的提不出什么有意义的建议。不过大多数时候,考试涉及的一般不会是特别生僻的区域,比如当时教我们地理的郭老师曾重点讲过的恒河三角洲就出现在了我们当年的高考卷中。有一个例外,是06年高考考到了缅甸迁都,不过就算你不知道那是缅甸也无所谓,因为题中并没有问到这是哪个国家,所有问题几乎都可以通过对其经纬度或其他角度的分析给出答案(比如问到的气候、迁都条件之类),所以重点还是对分析方法的掌握。

 

     以上就是我当时关于文综一科的复习方法,再次强调的是,文科的知识虽然以记忆为主,但是不能死记,记忆的目的是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而如何运用所记忆的知识点去回答相应的问题才是真正的重点。对于这一方法具体的适用性,也必然是因人而异,大家最好是可以通过对日常学习的总结,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方法,不断完善并坚持到底。

 

关于心态

    最后,说一些我个人的经历。我是于高二下半学期的5月份,由理科转到文科的,有效地学习文科只有一年时间,完成了一个在一些人眼里看似很难完成的任务。其实当初选择文科也无非是为了在冲击全区前多少名时有更大把握;同时由于个人兴趣的缘故,从小学时开始便接触了一些历史地理类书籍,很多课本里的内容早已经知晓,对即将面临的挑战觉得颇有信心。现在再回头想想,觉得当初真是多亏了这一份自信,使得整个的高三一直在平稳的心态下度过。其实我转文后的学习也并非一帆风顺,最差的一次出现在高三寒假前的期末考试——在地理接近90分的情况下,文综成绩仅有213分,总成绩也因此受到了影响。不过我并没有因此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而是从改进方法入手,通过以上所述的模式进行学习并时常与老师交流。较好的状态自两次模拟考试之后便形成并一直保持到了高考,最终取得了当年呼市地区文综单科的最好成绩(这当然也包含了一定的运气成分)。此外,我高三时所在的班级中有不少同学是“大活宝”,经常在课间甚至课堂上制造出一些小小的笑料,也使得我们整个班级都得以在复习阶段享受一个轻松愉快的心情。放学路上与同学结伴而行,谈一些双方都感兴趣的东西,也有助于心情的调节。高考是我们的目的,而高三一年的学习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做到宠辱不惊——取得了小的成功,不能一味窃喜;遇到了一些挫折,也无需垂头丧气,应代之以认真的总结和反思,以便纠正问题,继续前进。切记,保持好的心态最重要

     如今,高考被赋予了太多的意义,很多人甚至都把高考与你今后的人生道路甚至你下一代的人生道路相联系,也因此给考生施加了很多无形的压力。实际上,高考只是大多数人的人生中说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要做的只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这一过程。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如果你不想给它蒙上功利和世俗的色彩,那么就暂且把它当成是一个为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作为二中的学生,相信大家一定都怀揣理想,那么此时此刻,就是你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理想的最好机会,希望大家都可以向着自己的理想全力前进,唯有这样,才不会在与理想擦肩而过后才发现其实理想离自己并不遥远并悔恨当初的不努力。最后,衷心地祝愿大家通过高三的拼搏都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收获丰收的喜悦,迈向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