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猫里面的猫车叫什么:初二生物总复习及题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1:57:09
初一上生物的期末复习资料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 认识生物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一、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能排泄废物4、有应激性 5、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6、生长发育 7、能繁殖 8、遗传变异二、 观察法 P2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一、 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二、 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一节 生物圈一、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全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二、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第二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一、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二、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考卷子的题目理解掌握)三、 探究的过程: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四、 对照实验 P15五、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根据同种或异种的关系,生物因素可分为两种:1、种内关系:种内互助(蚂蚁搬食)、种内斗争(两豹争夺羚羊、争夺栖息地)2、种间关系:寄生(蛔虫)、竞争(狮子和豹争夺食物)、互助(犀牛和犀牛鸟)第三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一、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二、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第四节 生态系统一、 生态系统的组成:1、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2、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二、 食物链和食物网:1、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2、 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3、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聚更多,譬如日本的水吴病。三、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第五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一、 生态系统的类型p29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二、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注意DDT的例子 (平时练习卷子的题目)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第一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一、1. 显微镜的结构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光线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又称粗调):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又称细调)。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三、 显微镜的使用 P37-38 的图要掌握1、 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2、 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3、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第二节 观察植物细胞一、 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二、 实验过程P43-44三、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1、 细胞壁:支持、保护2、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3、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4、 细胞核:贮存&传递遗传信息5、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6、 液泡:细胞液7、 线粒体:呼吸的场所第三节 观察动物细胞一、 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P47二、 动物细胞的结构1、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2、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3、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第二章 细胞的生活第一节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一、 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以白糖融解的实验为例说明。分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颗粒,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而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二、 细胞中的物质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三、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四、 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并产生氧。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第二节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一、 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多莉羊的例子p55二、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1、 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2、 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三、 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1、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2、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3、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4、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四、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第三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一、 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分裂二、 细胞的分裂1、染色体进行复制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3、细胞质分成两份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期中考后内容(重点复习)第三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一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一、细胞分裂、细胞分化概念三、 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四、 几种组织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具有一定形状,能够完成多种功能的结构才能够满足植物体某一方面生命活动的需要,这样的结构叫做器官。五、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六、 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七、 动物或人体内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了系统。八、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九、 P65题3十、 八大系统的名称第二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一、 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1、 养器官:根、茎、叶 2、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二、 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第三节 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一、单细胞生物: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二、草履虫结构:纤毛、表膜、收集管、收缩泡、胞肛、口沟、食物泡、细胞质、细胞核(大核、小核)功能:笔记三、 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1、 有益方面:笔记2、 有害方面:笔记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一、 蕨类植物的地上部分不是茎,而是它的复叶;地下部分是地下茎和根。二、 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三、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孢子囊也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看到,只是在夏天生殖时可见到,当孢子萌发时可形成原叶体。四、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五、 苔藓植物的植物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有茎、叶的分化,但茎很细小,叶又小又薄,如葫芦藓、墙藓;另一种没有茎、叶的分化,植物体只是扁平的叶状体,如地钱。六、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七、 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八、 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九、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十、 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十一、 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第四章 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一、 病毒的种类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二、 病毒的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三、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看笔记第二节 种子植物一、 种子的结构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子叶(1片)、胚乳二、 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三、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要求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四、果皮的作用(看笔记)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一、 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子粒饱满,胚完整,具有生命力,已度过休眠期。二、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和抽样检测三、 种子萌发的过程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第二节 植株的生长一、 根尖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二、 幼根的生长1、 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2、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三、 芽的结构1、 芽轴——发育成茎2、 芽原基——发育长成侧芽3、 生长点——使芽轴不断伸长,并产生出新的芽原基和叶原基4、 叶原基——发育成幼叶]四、 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氮、磷、钾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一、 花由花芽发育而来二、 花的结构花瓣、花托、花萼、雄蕊(花药、花丝)、雌蕊(子房、花柱、柱头)三、 传粉和受精看笔记四、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果实 受精卵——胚 受精极核——胚乳胚珠——种子 珠被——种皮五、 人工受粉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循环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一、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1、 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分2、 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3、 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4、 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二、 水影响植物的分布三、 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 P109第二节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一、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二、 根的结构从外到里:树皮:韧皮部(有筛管)、形成层;木质部(有导管)三、 水分的运输途径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第三节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一、 叶片的结构上下表皮、叶肉(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脉、气孔二、 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三、 蒸腾作用的意义:1、 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2、 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3、 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4、 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第一节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一、 天竺葵的实验1、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2、 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3、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4、 染色:用碘液染色5、 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二、 光合作用1、 产生了淀粉等有机物2、 并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里第二节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一、 绿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1、 用来构建之物体2、 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二、 呼吸作用1、 在线粒体里进行2、 有机物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储存的能量也被释放,供生命活动需要。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一、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光无机物+水 ———— 有机物+氧气叶绿体 (储存能量)二、 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三、 栽培作物时要注意合理密植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一、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二、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1、 植被覆盖率低2、 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
生物7年级上生物的共同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的分类:(1)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生物圈的范围: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生态系统:在一定地狱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其中有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微生物)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他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生物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从非生物因素来说,从地狱关系来说,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来说。7上P31练习使用显微镜:先调粗准焦螺旋,后调细准焦螺旋。7上P37观察植物细胞:常用的玻片标本有: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调取少量的材料制成。细胞壁:是最外层一层透明的薄壁,起保护和支撑细胞的作用。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的一层膜,非常薄。细胞核:植物细胞有一个近似球形。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结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中物质,在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中,细胞质内还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细胞壁,液泡)植物细胞模式图 7上P45 动物细胞模式图 7上P48细胞中有哪些物质:许多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无机物:分子比较小,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氧等。有机物:分子比较大,一般含有碳,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细胞在生活中会产生一些废物,如尿素、二氧化碳等。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将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当作燃料,使这些有机物与氧相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使用。细胞核中有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NA,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种中,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DNA分子很长,它可以分成许多个片段,每一个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这些片段就叫做基因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细胞通过分裂产成新细胞: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分不开的。但细胞不能无限制的长大,一部分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就会进行分裂。细胞分裂过程与染色体变化7上P59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上皮组织:保护分泌等功能 肌肉组织:收缩舒张功能 神经组织:产生和传导兴奋 结缔组织: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7上P62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 器官构成系统和人体人体内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这八大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形成植物体。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营养)花、果实、种子(发育)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7上P67几种单细胞生物: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草履虫。草履虫结构示意图,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7上P70病毒的种类:病毒都没有细胞结构,而且比细胞小的多,只能用纳米来表示他们的大小。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根据他们寄生的细胞的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三大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病毒的结构和生活:病毒的结构很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病毒与人类的关系:7上P73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藻类植物(最低等),苔藓植物,蕨类植物(最高等),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的结构(菜豆,玉米):7上P85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生活,在生物圈中的分布更广泛,种类更多。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7上P92种子萌发的过程: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植株的生长:7上P97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水、有机物和无机盐(氮、磷、钾)桃花的基本结构:7上P102传粉:花药成熟后会自然裂开,散发出花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受精: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胚珠里面有卵细胞,它跟来自花粉管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种子和果实的形成: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都完成了“历史使命“,因而纷纷凋落。惟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成为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里面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胚。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水分的运输途径:7上P111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7上P12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1773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的实验)7上P127爱护植被,绿化祖国。7上P132生物7年级下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现在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7下P530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露西 175万年前古人类:东非人1929年:裴文中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化石。生殖系统:人生要经历由雌雄生殖细胞的结合,通过胚胎发育形成新个体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靠生殖系统来完成的。男人和女人的生殖系统不一样,大人和小孩的也有差别。男女生殖系统解剖图:7下P9生殖过程:7下P10分娩:怀孕到第40周时,胎儿就发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青春期的特点:身高突增,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青春期的性意识: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8上P19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提供能量7下P22水和无机盐:水可以运输能量,无机盐包括钙,磷,铁,碘,锌。7下P24维生素:7下P26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里面有牙齿、舌和唾液腺。唾液腺有导管,它所分泌的唾液通过导管进入口腔。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7下P32消化系统:消化道:一条很长的管道。消化腺分为两类:有的是位于消化道的大消化腺,如肝脏;有的是分布在消化道内壁的小腺体,如肠腺。营养物质的吸收: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食品的合理营养、食品安全:7下P37呼吸系统: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呼吸系统具有适合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和功能。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呼吸道的作用:气体的通道,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页,右肺有三叶。在你不知不觉中,你的肺在有节奏地呼气和吸气。肺的运动模式图:7下P49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7下P50一个人一天要呼吸两万多次,每天至少要与环境交换一万多升气体。血液的组成: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在两层交界处,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运输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分层后,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白色。红细胞:血细胞中数量最多,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可以运载氧气。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包围,吞噬细菌。血小板: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可以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动脉、毛细血管、静脉:7下P67心脏解剖图:7下P68心脏工作示意图:7下P69血液循环模式图:7下P70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叫做体循环。肺循环: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体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左侧出发回到右侧,肺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右侧出发回到左侧,于是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血型。输血关系表:7下P76肾: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肾单位。每个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部分组成。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7下P81尿的形成图:7下P82膀胱:暂时储存原尿。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7下P89视觉形成的过程: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到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象。视网膜上有对光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象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7下P93听觉形成的过程:7下P94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神经系统是由脑、骨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7下P98神经元: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内有数以亿计的神经元。神经的基本调节方式是反射。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松开放手馒头示意图:7下P102人体通过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反射,来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从而能够对体内外的刺激迅速做出适当的反应。构成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内分泌腺:7下P106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生物8年级上鱼:鱼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是能靠尾部的摆动和鳍协调作用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用鳃在水中呼吸。其他水生动物: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事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乌贼、章鱼贝壳退化,也是软体动物)甲壳动物: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甲。蚯蚓的生长环境,家兔的内部结构 8上P16空中飞行的动物:自然界中空中飞行的动物早在几亿年前就出现了。先是无脊椎动物中的昆虫,后来是有脊椎动物中的鸟,以及哺乳动物中的蝙蝠。他们既是陆生动物,又适于飞行。世界上的鸟有9000多种 100万种以上的昆虫鸟适于飞行的特点: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身体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鸟类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点是与它的飞行生活相适应的。昆虫的特征:昆虫有三对足,能爬行;有的昆虫的足特化成跳跃足,能跳跃;大多数昆虫都有翅,能飞行。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运动器官——翅和足都生在胸部。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里面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昆虫的分类:昆虫的分类属于节肢动物(身体由很多体节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的是节肢动物)两栖动物: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做两栖动物。动物的运动:家兔的骨骼,关节模式图,肌肉与骨和关节的关系8上P29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运动需要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动物的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也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社会行为的特征: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这是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群体中的信息交流:8上P39生态平衡: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生态平衡。动物与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反应器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某些物质,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可以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动物与仿生: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仿生。菌落:细菌的菌落比较小,表面光滑或黏稠,或粗糙干燥。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时还呈现红、褐、绿、黑、黄等不同的颜色。细菌的发现:荷兰人列文·虎克制作了200~300倍的显微镜,观察老人的牙垢,发现细菌。巴斯德用鹅颈瓶证明了细菌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还发现了乳酸菌和酵母菌,提出了保存酒和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后人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大约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才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只有用高倍显微镜或电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细菌没有细胞核8上P60细菌的生殖:细菌是靠分裂来进行生殖的,有些细菌在生长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真菌的繁殖:真菌是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的。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3.与动物植物共生。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8上P70生物分类: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植物的分类:8上P81生物分类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8年级下植物的生殖:有性生殖:它们通过开花、受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的种子来繁殖后代。种子中的胚,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而发育出来的。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完全变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为不完全变态。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之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相对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基因和染色体:细胞核内有染色体,染色体内有蛋白质和DNA。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在生物的体细胞(除生殖细胞外)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3对1883年比利时胚胎学家比耐登发现马蛔虫的精子和染色体都只有2对染色体中的其中2条。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8下P301858~1865奥地利的孟德尔发现了基因的显性和隐性1902年美国细胞学家麦克郎在男性细胞中发现一对染色体与其它染色体不一样,他把这对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1905年美国细胞学家威尔逊把男性性染色体称为X染色体和Y染色体,女性细胞中同一对染色体是一样的,都是X染色体。1953年美国青年学者米勒模拟原始的地球条件和大气成分,合成了多种氨基酸。生物进化的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达尔文的自然学说: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像这样,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人体的三道防线:1.皮肤和黏膜2.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3.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其特点是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免疫的三个功能:1.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2.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产生3.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免疫的害处、计划免疫:8下P78处方药(RX):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药物。非处方药(OTC):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说说明服用药物。人工呼吸的方法,胸外心脏挤压:8下P84外出血:可分为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和动脉出血8下P85吸烟吸毒的害处:8下P95 
生物会考复习提纲一. 填空:1.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作用;特别是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人的新陈代谢就是在神经系统和激素调节下进行的。其中神经的调节起到了主导的作用。2. 细胞     组织(4种)    器官      系统(8个)     人体。3. 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一般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个部分,植物细胞的结构中,还有细胞壁、液泡等。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4. 组织是由一些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以及细胞间质构成的。人体有四大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植物常见的组织有(营养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等)5. 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6. 系统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构成。7. 人体内较大的腔:颅腔和体腔(体腔又包括胸腔和腹腔,腹腔的下部是盆腔)。8. 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心脏、血管)和淋巴系统。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11. 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而血细胞又由3种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构成。血细胞 形态结构 功    能 正常值(个/升)红细胞RBC 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无细胞核              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男:约5.0×1012女:约4.2×1012白细胞WBC 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 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4-10) ×109血小板PLT 个体最小,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 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100-300) ×10912.成年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7%—8%,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影响健康,每个公民有献血的义务。13. 心率:心脏在单位时间(一分钟)内跳动的次数。正常值60——100次/分。14. 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它的四个腔分别为:左心室、左心房、右心室、右心房。15. 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16. 把血液送出心脏的腔:左心室、右心室;  接受血液流回心脏的腔:右心房、右心房。房室瓣:它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它只能向心室开,其作用是: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动脉瓣:它在心室与动肪之间,它只能向动脉开,其作用是: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17. 体循环的路线: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在体循环中,从左心室射出的动脉血,流经毛细血管网时变成了静脉血。18. 肺循环的路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在肺循环中,从右心室射出的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变成了动脉血。19.   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    动脉——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去的血管。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    静脉——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的血管。血管 概念 特点 功能管壁 管腔 弹性 血速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部分去的血管 厚 较小 大 快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心脏        全身各部)静脉 把血液从全身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薄 大 小 慢 把血液从全身各部分送回心脏。(全身各部       心脏)毛细血管 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 很薄 最小  最慢 管内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血液        组织细胞)19. 消化系统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20. 各种食物中含有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21.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重要的供能物质。22. 缺VA—夜盲症,缺VB1—神经炎、脚气病,缺VC—坏血病,缺VD—佝偻病。23. 胃位于左上腹部,是消化道最膨大部分。肝脏在右上腹部,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大肠1.5米,起始端叫盲肠,上连着阑尾在腹腔右下部。24. 小肠盘曲于腹腔里,有5—6米长,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25. 消化是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吸收是指把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其中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水、维生素进入到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被吸收,大部分甘油和脂肪酸进入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被吸收经淋巴循环进入血液循环。26. 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填表)比较 开始消化的部位 主要消化的部位 消化液 消化的结果淀  粉 口腔 小肠 唾液、胰液、小肠液 葡萄糖蛋白质 胃 小肠 胃液、胰液、小肠液 氨基酸脂  肪 小肠 小肠 胆汁、胰液、小肠液 甘油和脂肪酸27.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28.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适合气体交换的特点:?多、(肺泡数量多)?缠绕、(外面缠绕着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29. 肺活量是指人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它是反应肺的通气的指标,值越大越好,体检时一般测三次,取最大值,成年人约2500--4000ml。30. 呼吸频率:每分时间内呼吸的次数。成年人平静状态下呼频率约16—18次/分。其值并非越大越好。31. 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引起的;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的通气(原理)。32. 体内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33. 煤气中毒(CO中毒)、溺水死亡分别是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肺的通气环节的障碍。34. 呼吸的意义:吸入氧将体内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供给人体各项生理活动和维持体温的需要。35. 排泄:是指人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36. 排泄的途径:  皮    肤:汗液(部分水、少量无机盐、尿素)呼吸系统:气体(二氧化碳、少量的水)泌尿系统:尿(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37. 肾脏是形成尿的场所。健康人每天形成原尿约150升,而排出的尿却只有1。5升。38. 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体(它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39. 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和肾小管的分泌作用三个过程。40.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分、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由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41.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血液。42. 人体排尿,既排出了废物,又调节了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含量,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43. 血浆与原尿比,血浆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原尿与尿比,原尿含有葡萄糖。44. 反射是指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出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来完成的,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46.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高级的神经活动基本方式是条件反射。47. 反射弧由五部分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48.反射分为     条件反射  (后天的、高级的、可以消失、其中枢在大脑)。非条件反射(先天的、低级的、永久不消失的、其中枢在脊髓、受大脑控制)48. 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49. 条件反射的生物学意义———条件反射提高了人和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50. 条件反射可以建立,也可以消失。51. 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是对由具体信号抽象出来的语言、文字发生反应。52. 人类特有的大脑皮层的中枢是语言中枢。53. 吃梅止渴属于非条件反射;望梅止渴、谈梅止渴都属于条件反射。54.人类神经调节的特征:动物的条件反射是由各种具体刺激引起;而人类的条件反射除了可以由具体刺激引起,还可以由抽象刺激(如:语言、文字等)引起。(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55.脊髓除了具有反射功能外,还具有传导功能。56.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57.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它的表面是灰质(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其特点是有许多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因而增加了大脑皮层的总面积(约2200平方厘米)和神经元的数量(约140亿个)。58. 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这是由于小脑被酒精麻痹而引起的。59.某人右侧躯体半身不遂,这是由于此人大脑左侧的躯体运动中枢受到损伤引起的。60.眼球的结构由眼球壁(外膜、中膜、内膜)和内容物(房水、晶状体、玻璃体)构成。61.眼球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区别 眼球前后径 晶状体曲度 物体落在视网膜的 看不清何处物体 纠正方法近视眼 过长 过大 前方 远处 配戴凹透镜远视眼 过短 弹性小 后方 近处 配戴凸透镜62. 眼球成像演示实验中的白纸板、双凸透镜,分别相当于眼球中的视网膜、晶状体。63.有的失明者,经检查眼球结构完整无损,但他看不见周围的物体,这可能是视神经或视觉中枢发生了病变。64.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四不看”。65.视觉的形成: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入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了视觉。66.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67.听觉的形成:  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其振动通过三块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所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68.内分泌腺:内分泌腺是没有导管的腺体,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随着血液循输送到全身各处。69.激素: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70.体液调节: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等)通过体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的运输而对人体生理活动进行的调节,叫体液调节。71.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的区别内分泌腺 位置 功能 引起的疾病垂 体 位于大脑下部 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等 幼年缺少——侏儒症幼年过多——巨人症成年过多——肢端肥大甲状腺 位于颈前部,喉和气管两侧 分泌甲状腺激素 幼年不足——呆小症过多————甲亢胰 岛 散布于胰腺中 分泌胰岛素等 不足————糖尿病72.男性主要的性器官是睾丸,作用是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女性主要的性器官是卵巢,作用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73.人体的三道防线:  1. 皮肤和黏膜  2.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3.免疫器官(胸腺、脾脏、淋巴结)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74.免疫分为两类: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   如:第一、第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后天的,只对某一特定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如:第三道防线75.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病原体等异物)抗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77.传染病—由病原体(如:病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78.传染病流行三个环节: 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对某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易被感染的人群。79.遗传——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性状——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基因——遗传物质中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遗传物质——染色体上决定生物性状的物质。染色体——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80.每一个人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胚胎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81.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细胞融合而成的。精子来自于父亲,卵细胞来自于母亲。82.每种生物体细胞内都含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这些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83.生物体细胞中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上。受精卵内含有父母双方的基因也都是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84.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都比体细胞减少半。85.父母亲的性状是通过其生殖细胞遗传给子女的。动植物的性状也主要是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后代的86.写出6种组合的图解:AA ⅹ AA   Aa ⅹ Aa   aa ⅹ aa   AA ⅹ aa   Aa ⅹ aa   AA ⅹ Aa87.已知的眼睑这一性状,决定双眼皮的基因(A)是显性基因,决定单眼皮的基因是隐性基因(a)。在人群中有如下婚配组合,已知他们的性状或基因组成,请填表写出他们的性状或基因组成。父母的性状 父母的基因组成 子女性状 子女的基因组成父母双眼皮 Aa×Aa 部分双眼皮、部分单眼皮 AA,   Aa,   aa双眼皮   全部AA双眼皮、单眼皮  部分双眼皮、部分单眼皮 部分Aa,部分aa双眼皮、双眼皮   部分AA,部分Aa双眼皮、单眼皮 Aa×aa 部分双眼皮,部分单眼皮88.生物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有显性、隐性之分。89.人类有很多遗传病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且往往是隐性基因。90.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血缘关系越近的人,遗传基因越相近,婚后所生子女得遗传病的可能性越大。禁止近亲结婚的目的:大大减少后代出现遗传病的机率。并非能杜绝得遗传病91.变异指亲代与子代间、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分遗传的变异、不遗传的变异(太阳把皮肤晒黑)。92.地球上最初并没有生命,原始海洋是生命的摇篮。93.生物进化的历程(趋势、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94.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古代鱼类,最早出现的陆生脊椎动物——爬行类。95.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96.生物进化的原因:达尔文的进化学说(自然选择学说)97.自然选择——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被淘汰掉。98.达尔文认为:大多数生物都有过度繁殖倾向,要生存就得为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竞争,在生存竞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易被淘汰。99.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二者有着共同的原始祖先——都起源于森林古猿。100.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的生物化石越多;在越晚近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的生物化石越多。101.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主要还是指存在于它周围的影响它生活的各种因素。102.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着环境。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103.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104.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植物——生产者生物部分    动物——消费者生态系统的组成                细菌,真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105.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叫生产者。106.消费者:动物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只能吃现成的,因而叫消费者。107.分解者:细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为无机物,因而叫分解者。108.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109.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110.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条食物链相互间的营养关系。111.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112.生物圈——由各种生物和其生活环境所组成的、环绕地球表面的这一薄层。113.我国裸子植物资源占居全世界首位;我国是世界上鸟类最多的国家。114.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人口的22%。而耕地却只占世界人均1/3.控制人口增长的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115. 了保护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在四川建立了卧龙、王朗和九寨沟等自然保护区。116.环境保护——是指对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环境污染的防治。117.生物科学将朝着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