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春江彼岸:中考专题复习:字词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0:24:01

中 考 专 题 复 习

字词正确书写
一、《语文课程标准》有关内容: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的情况。
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
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
能正确辨识常用字。
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正确书写汉字。

二、考点举要
1.考正确识记字形,主要考“别字”,也就是考一个汉字在语境中的应用。其中有的放在词中,有的放在成语中,有的放在句子里。
相关的题型,如:根据括号内的注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
 (1) 目不(xiá)_____接(2)鳞次(zhì)______比 (3)如愿以(chánɡ)_______(嘉兴中考题)
(2)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本想(zèng)___送你一座山、一片海,可我只有一滴水、一枝叶、一(lǚ)____ 阳光、一弯素月和在心中积聚了多年的一句殷殷的话语、一份浓浓的企盼—--朋友,揣着一(kē) ____自信的心上路,目标就不再(yáo)____远。(浙江省国改区学业考试) 
2. 对字形的辨析涉及到易混字的方方面面。如:字形相近而误;字音相近而误;字义相近而误;音、形、义全相近而误。重点是常用汉字和易混淆误写的字。多放在成语中,要求找出并正确改正错误。
相关的题型,如:下列词语中有三个错别宇,找出并加以改正。 (3分)
欲擒固纵  通霄达旦  川流不息  志高气扬(嘉兴中考题)

三、 方法指导:了解规则,把握重点:
1、准确把握试题所提供的信息,揣摩命题者设计的意图。
2、弄清别字产生的原因。
造成别字的几种类型:
(1) 同音相混。汉字是表意字,而不是表音字,因此同一个音能写出许多不同的字,而这些字在意义上又是不能互相代替的。所以书写时要避免张冠李戴的现象。
如:反映——反应,融化——熔化——溶化。秘而不宣,一筹莫展,仗义执言等。
(2) 形似相混。
第一种,音同形似而误记。如:惩前毖后,完璧归赵,恻隐之心。
第二种,单纯形似而误记。如:锭、绽、淀,蒿、篙,等。
第三种,偏旁相似而误记。如:冽、咧、洌、趔。神、袖。等。
第四种,增减笔画而误记。如:心、必。
(3) 语义不明而混。如:举一反三,莫名其妙。
(4) 自造简化字。
3、善于将字形、字音乃至字意结合起来辨识。
辨析易混字。
(1) 追源法。汉字是表意字,书写离不开字义。“束”是会意字,表示树枝被捆紧,“木”表示树枝、柴草,“口”表示绳圈。“刺”就是用刀把捆好的柴草割开来:“棘”表示木周围有芒刺,“刺”表示木周围的芒刺像刀,能扎人、刺人。这样“刺”和“剌”就不会混淆了。由此派生出去的“啦”和“辣”也不会出错了,由“束”派生出去的“枣”和“棘”也不会出错了。再如;“炙”和“灸”;“盲”(指人的心脏与隔膜之间的位置)和“肓”(眼睛失明)。
(2) 追意法。即追究这个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如:礼尚往来、金碧辉煌、言简意赅、仗义执言。等
(3) 利用对应关系掌握。汉语是对称的学问,有许多成语相应位置上的语素意义相同、相关、相反,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去掌握。如:名门望族、貌合神离、惹是生非、沽名钓誉、奴颜婢膝、山清水秀。等
(4)、通过组词辨别。如:带——戴、沾——玷、籍——藉、贷——货,等。
4、理解具体的语境。
总揽内容,在对具体语境的理解中作出正确辨别与书写。还要调动所学,全面思考。只要平时积累多了,胸中自有丘壑。


2008年中考字词类题型分析

2008年的中考字词类的考试题型仍然有两种,即拼写型和选择型。拼写型,多以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汉字注拼音,选择型的包括的内容相当丰富,有纠错的、辨析的、理解的、运用的等。这里,本人融合了十几个省市的中考试题,对这个考点进行分析。

一、拼写型。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汉字注拼音,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题型。大多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写汉字或注拼音。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长沙市)

茫茫星空,寥廓而深邃,它以它的神奇mèi      力,召唤栖(   )身于地球的人类,让他们满怀炽(   )热的情感,世世代代燃烧着奔向它的渴望。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嫦娥一号”的升空,中国人以lǐn     然之姿,向茫茫星空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炽(     )热      栖(     )身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mèi        力      lǐn         然

2.给加点的字写出正确的拼音。(2分)(大连市)

商酌(    )    伫立(    )    繁花嫩叶(    )    如法炮制(    )

3.在括号里改正错别字;在横线上填写汉字。(2分) (大连市)

契而不舍(    )    获益非浅(    )    晓风     (cán)月           (shì)才放旷

4.给加点的字写出正确的拼音。(2分)(大连市)

商酌(    )    伫立(    )    繁花嫩叶(    )    如法炮制(    )

5.在括号里改正错别字;在横线上填写汉字。(2分) (大连市)

契而不舍(    )    获益非浅(    )    晓风     (cán)月           (shì)才放旷

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盐城市)

四季景色千zī百态,美不胜收。翠绿的春天,小草萌发,百花盛开,美丽的自然勃发出生机与朝气;火红的夏天,娇阳似火,万物生长,热烈的自然绽放出活力和激情;金黄的秋天,天高云淡,果熟稻香,成熟的自然收获着自豪与荣光;洁白的冬天,水瘦山寒,玉树qióng枝,沉默的自然孕育着希望与梦想。

(1)根据拼音写汉字。  千zī  百态   玉树qióng    枝

(2)给加点字注音。    绽     放

(3)画线句中有一个错字,请改正。       改为

7、根据拼音写汉字。(无锡市)

(1)狭ài           (2)qiè       而不舍   (3)通xiāo       达旦

8.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苏州市)

①陶    (yě) ②    (yùn)育 ③异    (qǔ)同工 ④闲情逸    (zhì)

9.(太原市)

苦难,对于个人、民族乃至我们国家来讲都不mò生。①“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凄楚读来总令人扼腕叹息;②“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的情景成为历史画卷上不断被复制的影像;③“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的感叹总有挥之不去的苍凉。

然而面对苦难,我们却有④“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迈;我们还有⑤“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忘我;秋风萧瑟,刘禹锡用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唱响秋色不悲的个性宣言;吟啸徐行,苏轼用⑦“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直面风雨人生的挑战。

正所谓“多难兴邦”。历代文人用他们的诗句诠释了中华民族钢的意志,铁的脊梁。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字注音。(3分)

mò  生  苍 凉  脊 梁

10. (南京市)

汶川,这个陌生的名字,连带着崩裂的山体倒tā (    )的房屋和被废墟掩埋的躯体,猝(    )然刺痛了我们的神经!灾难中的土地,我们为你心痛如割彻夜难眠灾难中的同胞,我们为你神情悲恸双目噙泪。我们愿棒出一颗颗炽(   )热的心,伸出一双双热情的手,与你们心手相连,bó(    )击风雨!

给加点字注音,按拼音写汉字。

二、纠错型。在具体的词语语段中,找出使用错误的词语,写错的字。比如

1.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苏州市)

①当人们欢天喜地向大湖奔去的时候,这蔚兰的湖却总有那么一个距离,所谓“渴望而不可即”。这种现象在大戈壁夏天中午是常见的。

②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落、嫩芽,我以偃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婆的摆舞。

错别字

改正

2.下列三组词语中,每一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3分)(昆明市)

(I)惬意  惆怅  消声匿迹  脍炙人口

(2)邂逅  烦燥  骇人听闻  情不自禁

(3)蜿蜒  亵渎  融汇贯通  走投无路

(1)     改为        (2)       改为         (3)       改为

3.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将正确字写在方框内。(临沂市)

A.毛骨竦然  合辙押韵  鞠躬尽瘁  怡然自得

B.抑扬顿挫  同舟共济  美味佳肴  多难兴帮

C.众志成城  油嘴猾舌  慷慨大方  张皇失措

D.风餐露宿  相安无事  重峦叠障  周而复始

三、辨析型。辨析词语中有无错别字,辨析词语中字的读音,往往以选择题的开工出现,这是一种相当常见的题型。比如: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北京市)

A.刹那(chà)  订正(dìng)   茅塞顿开(sài)

B.贮藏(chǔ)  倾斜(qīng)   轩然大波(pō)

C.解剖(pōu)  酝酿(niàng)  爱憎分明(zēng )

D.符合(fú)   乘客(chèng ) 自给自足(gěi)

2.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成都市)

A.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zhuō),无论是令人厌恶(wù)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B.我常常把手放在大地上,我会感到她在跳跃(yuè),和我的心的跳跃是一样的, 它们的热血一直在流,在热情的默契(qì)里它们彼此呼唤,终有一天它们要汇合在一起。

C.这是某种令人惊骇(hài)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xī)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D.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zhì)比,庄严肃(sù)穆的修道院坐落在绿树浓阴中。

3.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成都市)

A. 黄土高原啊,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博击!

B.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枯干的心灵。

C. 读书的要决,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

D. 不管扔进去什么东西,这个慷概大方的洞全部一视同仁,照收不误。

4.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福州市)

A.美味佳肴(yáo)    寻觅 (mì)     迸(bèng)溅

B.小心翼翼(yì)      和煦(xù)      心扉(fēi)

C.棱(léng)角分明    蹒(mǎn)跚    堕(zhuì)落

D.骇(hài)人听闻     孕(yùn)育     凛冽(liè)

5.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福州市)

A.千姿百态    花枝招展    大庭广众    B.通霄达旦    息息相通    交头结耳

C.粗制烂造    相得益彰    追不急待    D.古朴美观  焦燥不安  不记其数

6.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没有错误的一组(3分)(深圳市)

A.咫尺(zhǐ) 炽痛(zhì) 抽噎(yì) 囊萤映雪(náng)

B.讪笑(xiān) 绯红(fēi) 造旨(yì) 颔首低眉(hàn)

C.禀告(bǐng) 璀璨(cuǐ) 煞白(shà) 迥乎不同(jiǒng)

D.缄默(xián) 收敛(jiǎn) 祈祷(qí) 不言而瑜(yù)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项是(      )(哈尔滨市)

A.扒窃(pá)    取缔(tì)    迥乎不同(jiǒnɡ)

B.嗤笑(chī)   呵责(hē)    寻章摘句(zāi)

C.窥伺(cì)    迸射(bènɡ)  顶礼膜拜(mó)

D.瘠薄(jí)    推崇(chónɡ) 风雪载途(zài)

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哈尔滨市)

A.虐杀     牟取    毛骨耸然

B.吹嘘     净谧    穷愁潦倒

C.臆测     妖娆    迫不及待

D.御聘     渴慕    颌首低眉

9.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河北省)

A.侍(shì)候 波澜(lán) 屏(píng)障 阴风怒号(háo)

B.簇(cù)拥  痴(zhī)心 赏赐(sì) 繁花嫩叶(nèn)

C.庇(bì)护  皱(zhòu)纹  间(jiàn)或  清荣峻(jùn)茂

D.喧(xuān)哗  潮汛(xùn)    惋(wǎn)惜  优劣(1iè)得所

10.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河北省)

A.萧索  急躁  卖弄  隐天弊日    B.侥幸  鄙夷 肯切 温故知新

C.书籍  摇蓝  隔膜  无人问津    D.绝境  宽敞 静默 门庭若市

1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重庆市)

A.纤细的游丝拂(fú)着桥身坚硬的石块,令画家销魂。

B.池沼(zhǎo)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曲直任其自然。

C.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溪水因枯涸(gù)见石更清洌了。

D.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xiá)窄,城外又那么宽敞。

1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重庆市)

A.抖擞           姣洁            冲耳不闻             锲而不舍

B.轻捷           喧闹            因地治宜             吹毛求疵

C.震憾           茏统            蓦然回首             郑重其事

D.摧毁           恭敬            与日俱增             无动于衷

四、理解型。对一个词语或成语的理解,除了理解要掌握它的字面意思,还要注意分析它在具体语言环境的特殊含义。比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的错误,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北京市)

A.王老师不辞辛苦,三顾茅庐去看望生病在家的李晓明同学。

三顾茅庐:这个成语讲的是刘备三次到草庐中邀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后用于表示诚心诚意的邀请或拜访。

分析:王老师“看望生病在家的李晓明同学”是去关心他,没有“邀请”“拜访”的意思,所以使用有误。

B.在少年队比赛中,用青年队队员参赛,简直是拔苗助长。

拔苗助长:这个成语讲的是宋人用拔苗的方法让禾苗长得更决,结果禾苗都死了的故事。后比喻不顾发展规律,强求速成,结果反将事情弄糟。

分析:“用青年队队员参赛”这是违反规定的行为,谈不上“不顾发展规律”, 所以使用有误。

C.对这件珍藏多年的文物,博物馆要采取亡羊补牢的措施,避免造成损失。

亡羊补牢:这个成语讲的是一个人丢了羊以后,及时修补羊圈,从此羊不再丢失的故事。比喻出了差错,设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

分析:“珍藏多年的文物”并未丢失,不存在“出了差错”,也就不存在“设法补救”的问题,所以使用有误。

D.一味地照搬他人经验,发展本地区经济,无异于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讲的是农夫因偶然捡到触树桩而死的兔子,便守在此处,以期再有所获的故事。后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分析:“一味地照搬他人经验”属于靠突发奇想而获得“意外的收获”,含有“侥幸心理”,所以使用有误。

2.结合语境,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长沙市)

A.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B.长江上游顺江而下的大量“白色垃圾”严重污染水面,清理“白色垃圾”已迫在眉睫。(白色垃圾:指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废弃塑料及制品。)

C.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指牛的脾气很大。)

D.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成都市)

A. 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B. 这么多树根在大地里面触类旁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的食粮的供养。

C. 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D.“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项是(     )(哈尔滨市)

A.这座寺庙经过数月的修缮,如今已整修完毕。整座庙宇看上去古朴庄严,惟妙惟肖。

B.冬去春来,夏隐秋至,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变化无常。

C.每逢节假日,中央大街两旁的店铺,就会顾客盈门,生意葱茏。

D.家中的相册里,总有一些年代久远、发黄褪色的老照片。这些照片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重庆市)

A.重庆三面临江,一面靠山,既有水的柔情,又有山的险峻,显现出别具匠心的风格。

B.造型独特、雄伟壮观的“鸟巢”,是设计师和建筑师们呕心沥血的结果,它已成为我国奥运会场馆的标志性建筑。

C.地震灾情发生后,街头的流动采血车前,等候献血的群众排起了长队,这场面让人感动得头晕目眩。

D.三年时光匆匆离去,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回首往事,怀古伤今,不禁潸然泪下。

五、运用型。词语成语的运用着重是考查学生对词语、成语含义用法的理解,题型多以选择题为主。比如:

1.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成都市)

①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        宝藏。

②在这次为汶川大地震举行的各种赈灾活动中,人们点燃一支支贮满真情的蜡烛,_________受灾的人们渡过难关,走出灾难。

③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只要拥有希望,一切

都将过去。

A. 寻找  祈求  尽管                         B. 寻求  乞求  尽管

C. 寻找  乞求  但是                         D. 寻求  祈求  但是

2.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上的成语,正确的一项是(    )。(福州市)

汶川地震,举世同悲;        ,患难与共,尤显炎黄子孙血浓于水的同胞情。

圆殇之日,重生之时;中国挺住,四川雄起,愈见华夏儿女        的民族魂。

A.风雨飘摇   百炼成钢     B.风雨飘摇   百折不挠

C.风雨同舟   百炼成钢    D.风雨同舟   百折不挠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句(3分)(深圳市)

A.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B.我们阅读名著不仅能得到艺术的享受,而且能获得人生的启迪。

C.5月8日,深圳的大街小巷,人头攒动,大家望眼欲穿,期盼着奥运圣火到来。

D.学校宣传栏里贴了一张寻物启示。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顶是 (  )(青岛市)

A.因此,气象学家们总是忧心忡忡,深感内疚和不安。(形容心事重重.忧愁不安的样子)

B.干裂的嘴唇一张一翕地发出低低的声音。(一开一合的意思)

C.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适应时代的需要而出现或发生)

D.我们跟大家讨论××厂下岗职下如何克服困难自强不息的事迹。(形容性格坚强,做事果断)

5.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武汉市)

我们无法_______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靠________它的宽度和高度来_______它的容积,使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A.增加 扩大 控制  B.扩大 控制 增加  C.控制 增加 扩大

六、综合型。采用小语段阅读的形式,对词语进行多方位的考查。这种考试的形式越来越被命题人重视,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比如:

1.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答题。(徐州市)

那些内心高贵的人,即使   ①    (曲折   挫折)不断,即使被压迫在人生的谷底,他区别于他人的是拥有一张    ②       (从容不迫     从容自扣)的纯正的脸。脸如同一个人的心。林肯说,一个人活到四十岁,就该对自己的脸负责。在父母的无私之爱中孕育出的清纯美丽的脸,四十年后是否还能不染浊尘,无阿谀之风、汲汲之气、躲闪之态…… ……这取决于我们自己。

古往今来,那些优秀的、内心过着严肃生活的人,他们的外表.往往是本真的、朴素的:真正的清贵之气,不是一件精于裁剪的皮装,不是位高权重的地位,不是异常显赫的家世, 而是一颗对自己、对他人都无比真诚的心。

真正高贵的人,是那些能够超越自我,始终带着情感前行的人。

(选自《 读者》 2008年第10 期,有删改)

文中①② 两处应该选用的词语是(2 分)

①                ②

2.阅读《看云识天气》片段,回答1~4题(天津市)

当那连绵的雨雪要来临的时候,卷云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这种云叫卷层云。卷层云慢慢地向前推进,天气就要转阴。接着,云越来越低,越来越厚,隔着云看太阳和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珑不清。这时的卷层云得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出现了高层云,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者下雪。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这种新的云叫雨层云。雨层云一形成,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开始下降。

① 下面词语中得“薄”,与选文中“一层薄云”中得“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 薄板

B. 淡薄

C. 薄弱

D. 薄暮

②选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这个错别字所在的一项是

A.当那连绵的雨雪将要来临的时候

B.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

C.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珑不清

D.雨雪也就降临了

③选文中写云层由“卷层云”到“高层云”再到“雨层云”,其变化的特点是

A.越来越低,越来越薄

B.越来越高,越来越厚

C.越来越低,越来越厚

D.越来越高,越来越薄

④对下面句中加点的“往往”一词表达作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强调一定要下雨或下雨。

B.意在说明大多数情况下会下雨或下雪

C.意在说明以往是一定会下雨或下雪的。

D.强调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下雨或下雪。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沈阳市)

2008年5月8日9时17分,“祥云勇士”把奥运圣火送到珠穆朗玛峰峰顶,这表明中

国人民正履行着对世界的郑重承诺,显示出中国人民勇樊世界高峰的英雄气概,体现了中国人民(  )的民族精神。

(1)请在后面的横线上写出加点字“履”字的读音:    (1分)

(2)选段画线的句子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改为   (1分)

(3)填入选段括号内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雄心勃勃    B.慷慨激昂    C.趾高气扬    D.奋发图强

4.运用积累在①~⑦句的横线上填空。(8分)(太原市)

苦难,对于个人、民族乃至我们国家来讲都不mò生。①“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凄楚读来总令人扼腕叹息;②“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的情景成为历史画卷上不断被复制的影像;③“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的感叹总有挥之不去的苍凉。

然而面对苦难,我们却有④“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迈;我们还有⑤“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忘我;秋风萧瑟,刘禹锡用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唱响秋色不悲的个性宣言;吟啸徐行,苏轼用⑦“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直面风雨人生的挑战。

正所谓“多难兴邦”。历代文人用他们的诗句诠释了中华民族钢的意志,铁的脊梁。
①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字注音。(3分)

mò生  苍凉  脊梁

②结合语境,解释上文中加点的词语。(1分)

风雨:

参考答案:

一、参考答案:

1. (1)chì  qī  (2)魅  凛

2.zhuó zhù  nèn    páo

3.契—锲  非—匪  残—恃

4.zhuó zhù  nèn    páo

5.契—锲  非—匪  残—恃

6.(1) 姿  琼  (2)zhàn(3)娇改为骄

7. (1)隘     (2)锲    (3)宵

8. ①冶②孕③曲④致

9. 陌  cāngjǐ

10.塌cù  chì    搏

二、参考答案:

错别字

改  正

1.

2. (1)消改为销    (2)燥改为躁    (3)汇改为会

3. A.悚  B.邦  C.滑  D.嶂

三、1.C

2.A(应为chù)

3.B(A项中“博击”应为“搏击”; C项中“要决”应“要诀”;D项中的“慷概大方” 应为“慷慨大方”)

4.C

5.A

6. C

7.D

8.C

9.B(“痴”应读“chī”;“赐”应读cì”)

10.D(A“隐天弊日”应为“隐天蔽日”;B“肯切”应为“恳切”:C“摇蓝”应为“摇篮”)

11.(共3分)C(涸hé)

12.(共3分)D(A.皎洁 充耳不闻B.喧闹 因地制宜C.震撼 笼统)

四、1.D

2.C

3.B(“触类旁通”指掌握了关于某一事物的知识,而推知同类中其他事物;用在此与语境意义不吻合,应为“息息相通”)

4. D

5. B(A.别具匠心:别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C.头晕目眩:头发晕眼睛发花D.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人和事,为现在的人和事而万事感伤。)

五、1.D(寻求:寻找追求;寻找:找;根据语境应选择“寻求”。祈求:恳切地希望或请求; 乞求:请求给予;根据语境应选择“祈求”。“但是”表示转折关系;“尽管”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等表示转折的连词跟它呼应,反接上文;根据语境应选择“但是”)

2. D

3. D

4. D

5.C

六、1.① 挫折② 从容不迫

2. ①A     ②C   ③C   ④B

3. (1)lǚ  (2)“樊”改为“攀” (3)D

4. ①陌  cānjǐ②(比喻)困苦的处境。



附:                新课标生字词总汇(全六册)
七年级上册
痴想  凝成    喧腾   诱惑   瞬间   小心翼翼 头晕目眩  擎天撼地
训诫 啜泣  纳罕   庸碌  茁壮   肃然起敬 忍俊不禁  仙露琼浆
辜负  伫立 迸溅   伶仃   笼罩   蜂围蝶阵 盘虬卧龙  可望不可即
洗濯    蝉蜕 倔强  玷污  诅咒  绝处逢生 玲珑剔透    繁弦急管
寂寥  点缀 贪婪  堕落  雏形   具体而微 多姿多彩 险象迭生
冉冉  嬉戏  慷慨  闲适   撤销  阴晴圆缺 心痛如割 突如其来
禀告  厄运 丰韵  鞭策  盛名   猝然长逝 多愁善感  心旷神怡
奢望  蹂躏  呵责   懊恼  报酬  问心无愧 繁花嫩叶  呼朋引伴
酝酿  卖弄 嘹亮  黄晕  贮蓄  花枝招展 德高望重  返老还童
澄清  唱和  幽径  湛蓝  玄奥  波光明灭 津津乐道  变化无常
肥硕  乌桕  枯涸  梦寐  清洌  一霎间     千姿万态 更胜一筹
栖息  归泊  寥阔  峰峦  轻盈  惊慌失措 津津有味  开膛破肚
弥漫  喑哑  静谧  莴苣  狩猎  毫不犹豫 遥遥在望  一叶孤舟
沉寂  劫掠  喧嚣  篡夺  憔悴  苦心孤诣 恍然大悟 骇人听闻
瑟缩  诀别  嫌恶  虐杀  宽恕  各得其所  随声附和   钦差大臣
肃杀  沐浴  祷告  倘若  妄弃   神通广大  莽莽榛榛   踉踉跄跄
无端  炫耀 称职  呈报  陛下   日转星移  哞哞   绵延    裹藏
妥当  滑稽 爵士   赏赐  缥缈  女娲      孪生   潜行     葱茏
七年级下册
确凿  菜畦  桑葚 人迹罕至      人声鼎沸 来势汹汹
蝉蜕    盔甲 秕谷 荒草萋萋  九曲连环 回环曲折
收敛  脑髓  臃肿 马革裹尸  燕然勒功 可歌可泣
攢      蟋蟀 轻捷 鲜为人知  当之无愧 锋芒毕露
骊歌  木屐  讪笑 家喻户晓  妇孺皆知 死而后已
嫉妒 绵延 山巅 鞠躬尽瘁  锲而不舍 迥乎不同
狂澜  屏障  祈祷 兀兀穷年  警报迭起 一反既往
崎岖 炽痛 嗥鸣 慷慨淋漓  沥尽心血 潜心贯注
谰语  亘古 污秽 心会神凝  气冲斗牛 杂乱无章
彷徨   筹划  宰割 惹人注意  不见天日 博学多识
懊悔  斑斓 磐石 义愤填膺  一拍即合 叹为观止
怪诞 默契  踌躇 戛然而止  大彻大悟 参差不齐
归省  潺潺 撺掇 本色当行  叱咤风云 尽态极妍
蕴藻  凫水 亢奋 悲欢离合  浑身解数 低回婉转
晦暗  冗杂  蓦然 息息相通  变幻多姿 毛骨悚然
羁绊  惬意 颦蹙 怏怏不乐  语无伦次 坚持不懈
粲然  嗔视 毋宁 风餐露宿  闷闷不乐 姗姗来迟
吞噬  羸弱  告罄 疲惫不堪  畏缩不前 鲁莽大胆
癫狂  凛冽  销蚀 精打细算  忧心忡忡 精疲力竭
步履    遗孀  斫痕   冻饿之虞  不毛之地 孤立无援
沮丧  泅渡  砭骨    不可思议  知足安命 聊以自慰
搁浅  崔巍  窒息 斩钉截铁  养精蓄锐 齐心协力
轮廓 阴霾 余暇 迫不及待  刚毅不屈 孜孜不倦
疆域  眸子 眼睑 梦寐以求  生意葱茏 进退维谷
苍穹    悲怆 娴熟 略胜一筹  秩序井然 眼花缭乱
逞能  恍惚    抽搐 一尘不染  石破天惊 相得益彰
沟壑 劝诱  遒劲 畸形      剽悍犷野 面面相觑
驯良  窥伺  疮痍 妍丽      枉然        有过之无不及
八年级上册
溃退 泄气   绥靖  锐不可当  月明风清    张皇失措
阻遏  悠闲 仄歪 转弯抹角  一箭之地    不可名状
寒噤  飒飒  瓦砾  罪魁祸首   臭名昭著    荡然无存
拂晓  地窖 瞥见 深不可测 祸不单行    触目伤怀
赃物  制裁  箱箧  情郁于中  不能自已    大庭广众
健忘 荒谬 憧憬  微不足道 号啕大哭    猝然昏厥
憎恶  烦琐  惧惮 穷困潦倒 长途跋涉    文绉绉
震悚  粗拙 疏懒 人头济济 低眉顺眼    生死祸福
诘问  渴慕 差使   连声诺诺 惟妙惟肖    巧妙绝伦
狼藉  簌簌  蹒跚 因地制宜 重峦叠嶂     鸣鈡击罄
颓唐 琐屑  尴尬  中轴线    雕金蟠龙      雅俗之别
烦躁 塌败  取缔 销声匿迹 风雪载途     草长莺飞
滞笨  荒僻 骷髅   周而复始  衰草连天    天衣无缝
愧怍  接济  噩耗 啸聚山林   物竞天择    五彩斑斓
伎俩  颠沛  吊唁  无动于衷 充耳不闻      视而不见
洨河 匀称  推崇  嘈杂 面颊    聆听
驻足  轩榭 败笔 藩篱 归咎    扼制
镂空  蔷薇   额枋 两栖 农谚    濒临
藻井  妃嫔 奏章  潮汐 追溯    连翘
帷幕  伧俗  纳凉    翩然 孕育    萌发
八年级下册
发髻  驿站  标致   不逊     油光可鉴     抑扬顿挫      深恶痛绝
诘责 落第  责罚   管束     正人君子     文绉绉         鹤立鸡群
佃户  禁锢 犀利    侏儒      器宇轩昂     颔首低眉      粗制滥造
酒肆  锃亮 甲胄   戳穿      藏污纳垢     黯然失色      广袤无垠
搓捻  企盼 繁衍     迁徙      诚惶诚恐     正襟危坐      无可置疑
褪尽 凛冽 博识   眷念     油然而生     不可名状      繁花似锦
睥睨  虐待 忏悔      鞭挞     期期艾艾      冥思苦想         美不胜收
污秽 祈祷    罪孽   迸射     落英缤纷     脂粉奁           拖泥带水
稽首  旸谷 胆怯   翡翠     长吁短叹     海誓山盟      盛气凌人
蜿蜒  执拗 憔悴    真谛      相形见绌     精巧绝伦      高深莫测
馈赠   璀璨  酷肖    咫尺     自不量力     沧海桑田      鼠目寸光
深邃   呐喊 狼藉   混淆     相铺相成     目空一切      莫衷一是
和煦    裸露 吞噬   干涸     众目睽睽       不容置疑      任劳任怨
媲美  挑衅 笃信     啮齿     一视同仁     胸有成竹      慷慨大方
缄默  窥探  狩猎    顾忌     当行出色      引经据典         囊萤映雪
凋零  雾霭 牟取   哂笑     肃然起敬       油嘴滑舌      随机应变
贪婪 蹲踞 酬和   譬喻     即物起兴     悠悠自在      龙吟凤哕
门楣   籍贯    苋菜     招徕  合辙   押韵   一马当先     顾名思义
囿于 贩卖      炮制     家醅  橄榄 挑剔   怵 蔫    大名鼎鼎
九年级上册 
妖娆  风骚  红装素裹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喑哑     喧嚷
洗礼  襁褓   温声细语   润如油膏   敬业乐群      静谧      佝偻
教诲 旁骛 断章取义 言不及义 理至易明     容赦      骈进
亵渎 陨落 言行相顾 强聒不舍 不二法门       诅咒     灵柩
曙光    睿智   登峰造极   孤军奋战  恪尽职守     扶掖     庸碌
腴词  凭吊  恼羞成怒  黎民百姓  兼而有之      凌驾      忐忑
繁衍  纽带 一抔黄土  无与伦比  怒不可遏     伫立     阴晦
萧索 潮汛 弥留之际 媚上欺下 廓然无累     装弶     猹
愕然  鄙夷    涕泗横流 重蹈覆辙 化为乌有     辗转     恣睢
隔膜  惘然 勃然大怒 刻骨铭心 五行缺土       驱除       稠密
戳破 嬉闹 歇斯底里 十拿九稳 莫名其妙       拮据     煞白
栈桥  撬开  分文不值 为期不远 与日俱增       牡蛎      褴褛
拟定  别墅 迟疑不决 狼狈不堪   郑重其事     发窘     抽噎
汲取  关键 根深蒂固   轻而易举 孜孜不倦     藻饰       滞碍
狡黠  玄虚  持之以恒   行之有效 一事无成     嗔怒      诓骗
恁地  怨怅  袖手旁观 格物致知   寻章摘句      逞辩      怄气
庖官  谮害  恃才放旷  狂妄自大 豁然贯通      惑乱      禀请
麾军  食讫 不知所措 吹毛求疵 咬文嚼字     星宿       腆着
解元 避讳 精血诚聚 挖心搜胆   茶饭无心      腻烦     诌成
桑梓 轩敞 诲人不倦 起承转合 万贯家私      攥     画缯
鳏鳏   省悟  为民请命 前仆后继 怀古伤今      搽     倒运
九年级下册
蹂躏  锦幛  灰烬 荇藻 蓬蒿     君子固穷  如坐针毡  蹑手蹑脚
簇新  胚芽  虔信  慰藉 黝黑     妙手回春  芒刺在背   囫囵吞枣
隐匿   戏谑 荣膺 擀      干瘪     断壁残垣  天伦之乐  鳞次栉比
阔绰 颓唐  苔藓  吮吸  窒息     提心吊胆  吹毛求疵    通宵达旦
休憩  荫庇 芳馨  云翳  骄奢      半身不遂    转瞬即逝  顶礼膜拜
佝偻 倒坍 受戮  栖息 紊乱       周道如砥  星临万户    睡眼惺忪
瘠薄  沉湎  愤懑 孱弱  窥测       轻而易举  万籁俱寂    遍稽群籍
瞻望 馈赠 瞭望 恻隐   豁免     越俎代庖  乐此不疲  万恶不赦
打鼾  踌躇  蓦然 峥嵘   伫立     中流砥柱  折衷是非  鸡犬不宁
憔悴 蝼蚁 晨曦 瞰望 隧道     有例可援 束手无策    一泻千里
骸骨 粗糙  怡悦 泥泞 袅袅      渺无人烟 漠不关心  海市蜃楼
攫取  臆测  诉讼  阴霾 涟漪     提心吊胆 影影绰绰 勃然大怒
淤滩  嶙峋 饶恕 履行    钧裁     羼水 望眼欲穿    狼嗥虎啸


病句的辨别与修改
一、《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浙江省国改区学业考试说明》有关内容:
辨识、修改常见的语病。
命题一般呈下列特点:一是注重常见病句的辨析与修改;二是句子较长,辨别有一定难度;三是例句多来自现实生活,有时来自学生的作文。懂得命题的特点,就要在平时培养良好的语感,学会辨别和修改病句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
病句辨析与修改的重点是几种常见语病的修改,难点是语段的修改。
二、考点举要
常见的语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1、搭配不当(包括主语与谓语,动词与宾语,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
相关的题型,如:
(1)各地政府赦免农业税是农民收入逐年增长的原因之一。 (2005嘉兴中考题)
(2)“宏扬绿色饭店,倡导绿色消费。”(丽水)
2、成分残缺。
相关的题型:如,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南宁)
      A.这篇调查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B.经过三年的艰苦拼搏,使南宁人民完成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与改造。
      C.美国不厌其烦地宣扬“伊朗核威胁论”,目的在于不断对伊朗施压,迫使其就范。
      D.位于小街小巷的中小学校长期必须派出巡警维护治安,防止不法分子借机作案。           
3、重复累赘。相关的题型:如,我们的校长很年轻,大概三十岁左右。(2005广东)
4、语序不当。相关的题型:如, 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合作与交流活动,主动接轨上海,是我们战略重大的决策。(浙江省嘉兴中考题)
5、介词误用(常见误用介词:把、被、对、在)。
相关的题型,如: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浙江省中考题)
A、我国正考虑在最近的20至30年内建造5条跨海隧道。
B、大气污染影响了农作物的播种、培育、收获。
C、在首个国家湿地公园终于撩开了神秘的面纱。
D、连战、宋楚瑜对大陆的访问,在台湾引起了巨大反响。
6、句子杂糅。相关的题型,如:如今谁也不能否认地球不是个圆形的球体了。
三、辨析与修改方法指导
1、辨析病句、修改病句的一般步骤是:分析句意——分析句子结构、词语搭配、语言运用——找出病因——选取恰当方法进行修改。
2、辨析语病的方法通常有:
(1)找出主干。对于较复杂的长句,提取句子主干,即把句子主语的中心语、谓语的中心语或宾语的中心语抽取出来,简化成短句,从而辨析句子是否缺少应有的成分,搭配是否恰当,句子结构是否混乱。
(2)理清枝叶。如果主干没有错误,就应该检查定语、状语、补语等修饰成分能否正确而恰当的修饰或说明中心语。
(3)体会语意。看句子意思的表达是否合理,语序是否正确,句式是否杂糅,句子是否有歧义,前后是否矛盾。
(4)弄清关系。分析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检查关联词语的使用是否恰当。 
2、修改语病的方法可用四个字概括:增、删、换、移。
句子成分残缺可增添成分;句子杂糅、重复累赘可删去多余的词语;语序颠倒可移动词语的位置;搭配不当、介词误用,可调换词语。但修改语病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不改变句子的原意,应多就原文,少改动,尽量保持原句的结构特点。要做到准确改正,而不是改通,更不是改写。
四、巩固练习
1、修改下面的病句,并说明修改的理由。
为了避免此类事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对学生的纪律教育,并带领学生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下面一段话中有4处错误,请找出来并在原文上改正。(4分)(广东)
四日市的居民常年累月地吸入被二氧化硫及各种金属粉尘污染的空气,呼吸器官受到损害,很多人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肺癌等……。既然四日市呼吸系统病患者大多一离开大气污染环境,病症就会得到解决,所以人们把这种病统称为“四日市哮喘病”。
3、读下面某商场“五一”黄金周促销活动广告片段,完成有关题目。(江西)
    活动期间,为感谢我们多年来对广大顾客的关心和爱护,本商场将让利50万元回报消费者;同时本商场将为(A)购买大型家电产品的市内顾客提供(B)送货上门的(C)服务(D)。
   (1) 语段中画线句有语病,应改为:
(2)为使语意明确,应把“免费”一词放在A,B,C,D的____处。
4.修改下面一段话中画线的语句,使其语意连贯,没有语病。(2分)(河南)
   光阴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它能把坚冰融化成春水,把幼苗扶持成大树。当然,它也能把园林变成荒漠,a把废墟变成城市。你珍惜它,它就在你周围长出绿阴,结出沉甸甸的果实;你漠视它,它就化成轻烟,b消失得销声匿迹。

  5.下面一段话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改正。(河南实验区)
   日前,a《老鼠爱大米》这首在网络上风靡大街小巷的歌曲在向阳中学吃了“闭门羹”。因为担心歌词低俗,对学生有不良导向,学校禁止在校传唱此类歌曲。b此举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轩然大波。
6.下面是某同学在电话中给小明说的一段话,请按要求对加序号的句子进行修改。
小明,①你马上立即给我校文学社刊写篇稿子吧!同时,还要请你在班上发动同学积极投稿。来稿文体不限,提倡创新,②以不少于600字左右为宜。③文章写好后务必交到校刊编辑部,也可直接交给我。
(1) 第①句有一处用语重复,应删去的词语是__________。
(2) 第②句自相矛盾,应改为_________。
(3) 第③句用语不得体的一个词语是______,应改为________。
7.请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话。(6分)(武汉)
     乘车时希望能有个座位,这无可厚非,坐着毕竟比站着要舒服。但是,也应该看到,那年纪大的老人,(a)只能站在车箱内随着车辆的颠簸而摇摇晃晃,(b)由于体质弱“竞争”不过年轻人,(c)他们会不会因体力不支而跌倒?车厢内有人想过这个问题没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重老人,古人都推崇备至。我们怎能连古人都不如呢?面对老弱病残,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①文中有一个句子由于用词不当造成表意重复,应该删去的是:__________
   ②文中画直线的句子(a)(b)(c)顺序不当,应调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文中加点的句子表意有缺陷,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①近期,香港举办的花卉展览,由杭州钱江管理处制作的“六和钟声”,获得“大型园林景点设计特等奖”。②作为杭州市的参赛作品,“六和钟声”凝聚了半个多月制作人员的心血。③评委们认为,“六和钟声”获奖的原因是因为它构思精巧,形象丰满,最具江南特色。
9.下面是学生的作文片段,按要求修改三处画线的语句。
    ①每当站在祖国的地图前,使我油然而生无尽的遐想:祖国需要我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②去开创那辽阔的大西北,③让塔克拉玛干沙漠改变模样;需要我们用勤劳的双手在大西南的横断山中,营造出一个个高峡平湖……
   (1)第①处句子成分残缺,修改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处“开创”这个词使用不当,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处“改变模样”这一表述欠具体生动,宜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都有语病,请依次改正。(重庆)
    ①一个民族应该值得回顾的辉煌历史,②它会稳定和提升现在的现实生活。③人们通过对先人所经历的艰苦磨练和取得的辉煌成果的回忆,来升华和照亮现在的生活。民族的生活和个人的生活一样,是一种极为可贵的经验财富。④这种经验财富,如果得到巧妙的运用,就会导致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相反,如果滥用或误用,就会导致空想、迷惑和失败。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面这段文字中的关联词语,有三处使用不当,请加以修改。
工作最多的人往往最珍惜时间,这是因为他们有明确的目标,不但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合理地安排着自己的工作,而且不是在犹豫不决中浪费时间。因此,有效地利用时间、珍惜时间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在你的生活中确立一个奋斗目标,并且也尽心尽力地去实现这一目标。
    12、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杭州)
    ①出于保护文化遗址的考虑,余杭良渚文化的大部分遗址区域均处于未发掘。②根据《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大型基建工程施工,必须经过文物部门批准,但有些基建单位却擅自动工,导致破坏性挖掘而感到担忧。③目前,余杭区的文物保护规划已经正在制定中,以后文物保护就有了更为有力的措施。

参考答案:
1、把“不再”的“不”去掉。
2.“常年累月”改为“长年累月”;删掉“等”及省略号后的句号(或删掉
“……”);“既然”改为“由于”或“因为”;“解决”改为“缓解”。(各1分)
3(1)“我们”与“广大顾客”对换位置。(2)B
4.a: “把废墟变成城市”改为“把城市变成废墟” b:删去“消失得”(或把“销声匿迹”换成“无影无踪”)(每处1分。共2分)
5.a:“在网络上风靡大街小巷的歌曲”改为“风靡大街小巷的网络歌曲”(或:“在网络上流传很广的歌曲” 或:“风靡大街小巷的歌曲”)b:删去“强烈的”(或:“轩然大波”改为“反应”“反响”)
6(1)“马上”或“立即” (2)以不少于600字为宜(或,以600字左右为宜)
(3)务必。可以等
7.(6分,各2分)①删去“年纪大”或“老”。②将b句放到a句前。③修改正确即可。例:面对老弱病残起身让个座,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8.“的”改为“了”;“半个多月”移到“制作人员”后;删去“的原因”或删去“因为”
9..(1)删去“使” (2)开发、建设等 
        (3)变成绿洲、盛开绚丽的花朵、高楼林立等
10.、①在“应该”后加上“有”②去掉“现实”③将“升华和照亮”改为“照亮和升华”④将“导致”改为“促进”(每空1分,共4分)
11.①删去“不但”  ②“而且”改为“而”,或删去“而且”  ③删去“也”
 
    12.①删去“处于”,或在“发掘”后加“状态”
        ②改为“而有些基建单位却擅自动工,导致破坏性挖掘,这种状况令人担忧”,    或“而令人担忧的是有些基建单位却擅自动工,导致破坏性挖掘”
        ③删去“已经”或“正”(每处1分)


背 诵 与 默 写
一、中考“考试目标”:正确默写必学课文中要求背诵的精彩语句;正确默写古代诗词中脍炙人口的名句。
二、题型
古诗文默写题是中考语文的传统题型,它一直出现在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中,且占有一定的比例。纵观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古诗文默写题主要有以下六种题型。
(一) 直接型
这是一种传统型的默写题。它要求考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其形式为给出上句写下句,或给出下句写上句。例如:
(1)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河北省中考题)
(2)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
                                         (武汉市中考题)
  这类试题的难度教小,只要会背会写即能作答,属记诵考查的最底层次。答题时不得多写、少写、错写或颠倒顺序。上面两例答案依次为:例(1):谁家新燕啄春泥;例(2):落红不是无情物。
(二) 理解型
这题型一般都给出要求,考生须根据要求作答。考生不仅要熟悉识记默写的内容,还要对课文有较好的感知能力,要在对原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回答。例如:
(3)《〈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的句子是:                       。
                                                   (西宁市中考题)
(4)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写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           。
                                               (成都市课改区中考题)
   此类题在中考试卷中比较多见,它是对考生平时阅读能力的巧妙检测,因为它摒弃了死记硬背的做法,同学们需要熟背课文,在对原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正确默写出诗句。例(3)中,《〈论语〉十则》多是谈学习的,但其侧重点不同,只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才是谈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的。例(4)要
抓住“描写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这一关键语,回忆《使至塞上》一诗,不难答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类题虽然比直接默写题的难度稍大些,但只要同学们平时注意从内容上去理解,那么“则难者亦易矣”了。
(三)比较题
这是近年来中考试题中出现的一种新题型,这类默写题的特点是:由一篇古诗(文)联想到别一篇诗文的某一“特定内容”。其难度比前两种要大些,它要求考生既要理解题目中句子的意思,又要理解所填写的句子的意思,还要关于联想。例如:
(5)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中与崔颢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心情相似的句子是:
(贵州省毕节市中考题)
(6)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句,描写出了“水”的气势,王维在《汉江临眺》中与之相近的句子是:
(云南省玉溪市中考题)
解答此类题时一定要紧扣这一“特定内容”进行联想。上面两例的答案依次为:例(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例(6)”“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四)迁移型
这类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更注重迁移能力,要求考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联想,写出题目限定的答案。例如:
(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诗文中有许多体现作者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民众疾苦的名句,请你默写出四句,并注明作者。(课内外均可)
                               (山东省临沂市中考题)
   (8)三年的初中生活即将结束,在临别之际,请你选用古诗句中两个“送别”的句子来表达你对老师或同学的离别之情。
                                                (重庆市中考题)
     这类题具有迁移性和综合性,属于归类记忆式背诵默写题,考生应具有较强的联想能力和扎实的语言知识,答题时要根据指定的类别写出若干诗句来。例(7)要求写出“体现作者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民众疾苦的名句”,这样的诗句诚如题中所说的“古诗文中有许多”。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例(8)表达送别情感的课内外的古诗词也有很多。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五)运用型
这是一种深层次的默写题,它设置具体的语境,要求考生展开联想,选择恰当的语句填入其中,使之与文中的具体语境相吻合。例如:
(9)温家宝总理在去年两会期间答记者问时,巧妙引用了毛泽东同志的诗句“雄关慢道真如铁,而今迈步重头越”抒发他的雄心壮志的诗句               ,                。
                                         (四川省资阳市中考题)
(10)连战、宋楚瑜近期访问大陆的活动给一度陷入僵局的两岸关系带来了生机。请用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描述这个可喜的转变:               ,                。
                                              (海南省中考题)
这类默写题综合考察考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迁移能力和联想能力,设题时古为今用,与现实联系紧密,属于学以致用的题型。它要求考生整体感知课文,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解答这类题目时,不要急于下笔,应先进行分析,再结合课文中的名句进行取舍。两例的答案分别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六)赏析型
这类默写题是在运用默写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考生的潜能,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篇佳句的理解赏析能力。例如:
(11)请选择你喜欢的古诗文中的名句作为座右铭,提醒自己正确对待困境。(写出连续的两句)
                                                  (浙江省课改区中考题)
这类题型将古诗文默写与赏析结合在一起,试题新颖灵活,答案丰富多彩,是考查考生创新能力、激励考生展示其语文才华的一种好题型。例(11)的答案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只要所填诗句切合主题即可。

三、、能力题型设计
[预测1]按要求(或提示)用课文原句填空
(1)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心态的诗句是         ,        。
(2)古诗词中,有不少句子用“杨柳”来表达思念惜别的情感,请写出一句:       
                                                                           
(3)读完《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我突然想起了古人的两句话“          ,         。”我真羡慕福楼拜有这么多的好朋友。(用《陋室铭》中的原句)
(4)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             ”,意在借此干涉别国内政。(用《醉翁亭记》中的原句)
(5)新市长上任两年,全市面貌大变,干群同心,社会安定,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真是“              ,                。”(用《岳阳楼记》中的原句)
(6)改革开放是史无前例的伟大事业,前进的道路上荆棘丛生,困难重重,但正如鲁迅所说“              ,              ,                。”(用《故乡》中的原句)
(7)《〈论语〉六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两句话是           ,          。
(8)高尔基《海燕》的结尾处预言家发出的呐喊是                       !
(9)我国古代诗词中,有很多句子写到了“月”,请写出两个含月的句子:①         
               ;②                        。
(10)我们常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              ,                ”表明远大的志向和敢于胜利的信心。
(11)在刘禹锡的《陋室铭》中,通过写交往人物来表现室主人高雅情趣的句子是              ,                。
(12)《观书有感》这首诗中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两句诗是   
                                                                 。
(13)《黄鹤楼》一诗中表达诗人浓浓的乡愁的句子是            ,              。
(14)古诗词中有很多实写“风”“雪”的句子,请各写一句。(课内外均可,本试卷出现的及答其他题时已用过的除外)
风:                                 雪:                                  
(15)《爱莲说》中从生长环境的角度描写莲品质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
(16)请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个与“鸟”相关的完事语句:               
                                                        。
(17)请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个与“春风”相关的完事语句:             
                                                        。
(18)请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个与“沙漠”相关的完事语句:             
                                                        。
(19)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有一段文字,写了一年四季山间景色的变化,请你依次写出描写“春”“夏”景色的句子:                                           。
[预测2]按要求(提示)写出相应语句
(1)《望岳》一诗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是            ,              。
(2)《钱塘湖春行》一诗中的颈联是            ,              。
(3)与成语“扑朔迷离”有关的句子是            ,              。
(4)柳永的《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表现了青年男女离别的惆怅。《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反其意而用之,劝慰友人的句子是            。
(5)《泊秦淮》一诗中,诗人借“商女”而批评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的一句诗            ,              。
(6)《卖炭翁》中表明卖炭翁心理矛盾的两句诗是            ,              。
(7)王昌龄的《塞上曲》有“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的诗句,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借自然景物写出这一凄凉寒冷景象的句子是            。
(8)古代诗文中描写洞庭湖胜景的名句很多,如
①            ,              。(孟浩然《临洞庭》)
②            ,              。(杜甫《登岳阳楼》)
③            ,              。(范仲淹《岳阳楼记》)
(9)有一句诗“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马说》中与此类似的句子是            ,              。
(10)朱自清在《春》中引用南宋志南和尚的诗句“吹面不寒杨柳风”来描写春风,原诗中写春雨的上句是“            。”
(1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表达了作者豁达胸襟的句子是               
                                                            。
(12)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道尽千载离人之心的千古名句是          
                                                            。
(13)杜牧的《江南春》诗中,有两句可说是江南春色的缩影。这两句是           
                                                            。
(14)杜甫的《春夜喜雨》中,从视角的角度写夜色的两句是                      
                                                            。
(15)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此事古难全”的“此事”指的是      
                                                           。
(16)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主旨句是                            。
[预测3]根据下面的提示默写
(1)你课内读过,或者课外还读过一些描写春天的古代诗句,请写出你喜欢的两句。①                           ②                            
(2)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写到了“月”,如“明月别枝惊鹊”,请你再写出两个含“月”的诗句。
①                           ②                            
(3)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句子,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取得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请写出中学学过的唐诗中这样的诗句:(只写一处即可)                                        。
(4)毕业了,你和你的好友将天各一方,好友非常伤感,这里,你可以借用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                       ”这两句名言来劝慰他,还可以用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                       ”来祝福朋友。
(5)新市长上任变后,全市面貌大变,社会安居,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真是“              ,                。”(用《岳阳楼记》中的原句)
(6)夏,是流火的岁月,是激情飞扬的岁月。请在我们学过的诗、词、曲中选一个描写夏季的句子。                           
(7)当今社会,不是缺乏有用的人才,而是缺乏发现人才的人,这真是“                       ”(用《马说》中相关句填写)
(8)公园花展,观赏牡丹花的人总比观赏其他花的人多,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                                          ”。
(9)《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                                  ”两句意思一致。
(10)目前,国家出台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办法,解决城镇居民的住房问题,让那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也能住上漂亮舒适的楼房,露出欢欣的笑容,这真是                 。(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相关诗句填写)
(11)退休老师伍宗怡离岗不离心,退休不退职,仍然时时处处关心少年儿童,难怪有人称赞他是                       。(用龚自珍《已亥杂诗》中相关诗句填写)
(12)高考落榜青年柳启奇面对挫折毫不畏惧,面对流言毫不在意,仍然矢志不渝,刻苦学习,当有人问到他今后的目标时,他充满自信地说:             、             。(用李白的《行路难》中相关诗句回答)
中考仿写题专项复习
一、《语文课程标准》及《浙江省国改区学业考试说明》指出:根据语言情境的需要进行仿写、扩写、续写等,做到语言准确、连贯、流畅。
其实仿写语句试题有一定的综合性,它往往涉及语法结构、表达方式、语意连贯、修辞运用、风格谐调等许多方面,也间接地考查考生的知识范围及文化修养,反映出理解、表达运用等多层级的能力要求。这是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题型。
(一)仿写的基本要求:
仿写的要求分为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显性要求是指命题者在题干中明确提出的要求;隐性要求是指隐含在被仿写的句子中的要求。这里主要谈谈隐性要求:
1、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
内容协调一致,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仿句和被仿句(或称例句)的内容要有内在的联系,要能够互相搭配,互相衔接。二是仿句与被仿句的内容和精神实质要一致。(感情色彩、正反对立关系、富有哲理性和启迪性等方面。)一定要结合被仿句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前后呼应是指如果被仿句前边的句子与后面的句子在语意上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对应的关系,那么仿句也要在语意上体现这种相互联系、相互呼应的关系。
2、句式要统一。
句式,即句子的结构形式。句式要统一,是指仿句与被仿句的结构要一致。这就要求考生仿写前仔细观察。观察从整体到局部, 试题往往给出了句式,或要求与某一画线语句句式相同。这样,句式的一致就成了所造语句是否符合要求的关键。有时要仿写的是一个短语,那就要首先考虑到短语结构一致,如例句是主谓结构,仿写语句也应如此。
3、修辞要相同。
修辞要相同。是指仿句和被仿句所用的修辞方法要完全相同。仿写前要仔细审视,看被仿句用了哪种或那几种修辞方法。
4、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
  (二)  仿写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仿句与被仿句不能雷同。二者的内容要做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要有创新。
2、修辞要恰当。熟知各种修辞的特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3、用词不能重复。除了明显的供用词语以外,仿句的用词尽可能不与被仿句重复,避免语意雷同。
二、考点举要
语言仿写题具有题型灵活、设计精巧、考点繁多、综合性较强等特点,我们中考主要从下面三个方面来考查学生:
1、考查同学们对句式、语法、修辞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学会宽容,宽容是容纳大树小草的田野,是接受阳光暴雨的天空,是_______________ ;宽容是吹开闭锁保守的清风,是洗涤狭隘自私的雨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嘉兴市中考题)
分析:(1)中心词有别。前一处所填内容的中心词应与田野、天空等相类,如大海、沙漠、草原、高山等。后一处应与清风、雨水等相类,如雪、雾、露、霜、冰雹等。(2)修饰语有别。前一处应与“容纳大树小草”、“接受阳光暴雨”等相类,后一处应与“吹开闭锁保守”、“洗涤狭隘自私”等相类。(3)要把握该句的修辞(比喻)
例句 :是饱经飞沙走石的沙漠,是敲打谎言虚伪的冰雹。
2、考查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联想、想象能力,创造思维的能力。
例如:什么样的年龄最理想?什么样的心灵最明亮?什么样的人生最美好?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鲜花说,我开放的年龄多妩媚;月亮说,__;海燕说,__;太阳说,__。
分析:该题是问答式仿句,答题时要用拟人的修辞,但要注意结合回答对象的特点进行回答。
例句:我纯洁的心灵多明亮;我奋斗的人生多美好;我燃烧的青春多辉煌。
3、对同学们的思想认识水平的检测,包括道德素质,审美意识、情趣,乃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例如: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如果你是一颗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__,___。
分析:(1)要把握句式(如果,就)(2)要把握该句的修辞(比喻、排比)(3)要把握实现内容(奉献精神)
例句: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带来一片新绿。如果你是一根火柴,就带来一片光明。
三、方法指导
(一)、仔细揣摩例句,寻找和例句在内容与结构上的相同点。
因是仿写,它不同一般的造句和作文,而有供仿写的例句,我们先从分析例句入手,挖掘仿句和例句在内容和结构上的相同点。具体地说,在内容上,重视“神似”,使仿句在陈述对象、思想内容、语气语调和情感基调等方面与例句前后连贯、语意衔接;在结构上,重视“形似”,分析例句在句式、修辞方法、句子成分、短语结构、前后过渡等方面的特征,使仿句形神相似。
【例】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童年是一个谜,混沌初开,稚嫩好奇;少年是一副画,色彩绚丽,烂漫天真;青年是一首诗,激情澎湃,□□□□。
从形式上看,两个例句先为比喻句,后是由形容词组成的两个并列短语;仿句也是先有比喻句,接着出现一个由形容词组成的四字并列短语,那么,空格处只要再写一个由形容词组成的四字并列短语即可。从内容上看,两个例句都是比喻句,后面的四字短语分别概括了童年和少年的特点,因此,仿句的空格处填写的四字短语还必须符合青年的特点。这样,正确答案应该是:乐观自信、浪漫潇洒、热情开朗等。
(二)、依据例句的特点,仿抄相同点改写不同点。
对于短语填空式仿写题,我们只要寻找到例句和仿句在内容、结构上的相同点之后,就能捕捉到正确的答案。而对于那些比较复杂的仿写句(如整句仿写题、语段仿写题),还必须在此基础上深入下去,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入手,仔细揣摩,上下观照,前后推敲,筛选有用信息,把例句中的“相同点”迁移到仿句中;并对例句中的“不同点”加以拓展和创新,使之“脱胎换骨”,演变为“新生儿”——仿句,直至完全符合结构相同、意思相关、语意衔接的仿写要求。
【例】 根据你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悟,仿照下面加点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所给例句可分成两部分:前面叙述的是一种自然现象,后面抒发的是对这—现象的感悟。那么答题只要先写出一种自然现象,然后写出对这一现象的合乎情理的感悟就行了。
【点拨】 例句前部分是采用的主谓短语,仅用6字便叙述了一种人尽详知的自然现象,仿句依然要与前句保持一脉相承的关系,做到主谓短语,言简意赅。例句后面部分用的是字句表述人生感悟而且两个例句都使用于“是在告诉我们……”那么仿写句也应照搬。如:“青松不惧风雪,是在告诉我们做人要坚毅刚强。”
四、巩固练习(2005各地中考仿写题)
 1、根据语境,续写两个分句,使之构成一个语意相关的排比句。(浙江省舟山市)
   美是游荡在蓝天上的几缕白云,美是偎依在山冈上的惦几点残雪,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根据画浪线句子进行仿写。( 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咖啡,           ,               ,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3、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江西省)
   给我一次困难,让我懂得克服;_________ ,让我经受磨练;给我一次失败,_______ 给我一次耻辱,让我学会振作;我感谢每一次带我走向成功的经历。
   4、仿照画线句,写出你对“青春”的感悟。(泰州市)
   世界上,还有什么字眼比“青春”两个字更动人,更富有魅力?
   青春,是一轮喷薄而出的朝阳,瑰丽的光芒映照着我们灿烂的面庞;
   青春,                                                       , 
   5、在下面一句话中的横线上,仿照前两个分句,续写一个分句。(扬州市)
   如果你能使一朵花儿快乐,不用自己的手随意折毁它,那么鲜花也会使你快乐,在你苦闷烦恼时为你送上一束醉人的温馨;如果你能使一条小溪快乐,不把生活的污秽随意抛向它们,那么小溪也会使你快乐,在你口干舌燥时为你送来一捧甜蜜的甘露;                                                 
                                                                    
6、读下面的语段,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湖北省黄冈市)
   人生需要理想的呼唤。你慵懒时,它呼唤你勤奋;你昏睡时,它呼唤你 ;你高傲时,它呼唤你 ;你莽撞时,它呼唤你 ;你跌倒时,它呼唤你 。 
   7、理解句式特点,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成下面的句子。(荆州市)
   希望是如此的神奇,能让一个人在黑暗中看到光用,在_______ ,在______,只我们自己不放弃,就没有力量能够摧毁我们心中的希望。
   8、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杭州市)
   阅读天地,聆听万籁,大自然一年四季都给人殷切的期盼。春,以她的盎然生机、秀丽妩媚动人心弦;夏,以她的热情奔放、炽热强悍激人奋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你的理解,仿照加点的部分,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天津市)
   在人生短暂而漫长的路途中,给你快乐的也许是你的朋友,让你美丽的也许星你的追求, 令你__________,但是,使你温暖的必定是你的母亲。她用她的身体为你阻挡着寒气袭人的风霜,更用她的 ______________;母亲永远是你的灿烂阳光。
   10、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浙江省绍兴市)
   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温柔的水珠能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
   11、仿照画线的句子,在空白处填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武汉市)
   爱读书,是一种美德。世界上有大成就的人,对人类有特殊贡献的人,几乎都是爱读书的人。读书,使人思维活跃,聪颖智慧;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读书,使入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绽开花蕾。
   12、仿写。(云南玉溪市)
   我们赞美大海的浩瀚,是否会想到江河奔流中的坎坷与执着?我们赞美 _________,是否会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赞美_________________ ,是否会想到_________________ ?
   13、仿照“赏识不是单向的施舍,是智慧与智慧的主动碰撞”“赏识不是别有用心的廉价恭维,是对一种相对价值的公正认可”两句话的句式,在下面的画线处,写一句话,使之一同构成一组语意连贯的排比句。(哈尔滨市)
   赏识不是单向的施舍,是智慧与智慧的主动碰撞;赏识不是别有用心的廉价恭维,是对一种相对价值的公正认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在下面一句话的横线上,仿照前两个分句,续写一个分句。(扬州市课改区)
   .例句:如果你能使一朵花儿快乐,不用自己的手随意折毁它,那么鲜花也会使你快乐,在你苦闷烦恼时为你送上一束醉人的温馨;如果你能使一条小溪快乐,不把生活的污秽抛向它,那么小溪也会使你快乐,在你口干舌燥时为你送来一捧甜蜜的甘露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仿照下面句子,在写出两种幸福的情景来。(河池市课改区)
   例句:在开满鲜花的小道上,一群群活蹦乱跳的少年追逐嬉戏是幸福的;在铺满黄叶的公园里,一对对银发夫妇相携漫步也是幸福的。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如:美是回荡在密林中的几声鸟鸣,美是跳跃在海面上的一抹斜阳。
   2、例:微笑是一片遮阳的绿阴,微笑是一句温暖的问候。
   3、给我一次挫败 让我学会反省
   4、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述出青春的某些特点,句式与例句相似。如:青春是余韵不绝的歌曲,跳跃的音符拨动着我们年轻的心弦。
   5、例1:如果你能使一棵小草快乐  不用自己的脚随意践踏它  那么小草也会使你快乐  在你满目枯黄时为你送上一抹耀眼的新绿
   例2:如果你能使一方泥土快乐  不随意地占用糟践它们  那么泥土也会使你快乐在你饥肠辘辘时为你捧上一缕稻麦的清香
   6、清醒谦恭(谦虚、谦逊)谨慎(小心)站起(站立)
   7、如“寒冬里看到春光 痛苦中看到幸福”
   8、略 9、(令你)充实的也许是你的事业 (更用她的)爱心为你消除了成长中的烦恼(智 慧为你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迷惘)
   10、如:①忙碌的蜜蜂在花丛中穿梭,那是在教我们勤劳。 ②娇媚的昙花选择在夜间
   开放,那是在教我们不要张扬。 ③绽放的腊梅傲立在冰天雪地中,那是在教我们顽强。
   11、读书,使人胸襟开阔,豁达晓畅;读书,使人目光远大,志存高远
   12、示例:高山的雄伟, 土石积淀中的漫长与沉默; 景色的秀美, 万物生长中的艰辛与蓬勃。
   13、例句:赏识不是谀词满口的鄙俗奉承,而是对事物固有魅力的真诚•.
  14、例1:如果你能使一棵小草快乐  不用自己的脚随意践踏它  那么小草也会使你快乐  在你满目枯黄时为你送上一抹耀眼的新绿
   例2:如果你能使一方泥土快乐  不随意地占用糟践它们   那么泥土也会使你快乐  在你饥肠辘辘时为你捧上一缕稻麦的清香
   15、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学生刻苦学习是幸福的;在宽广肥沃的田野上,一群群勤劳朴实的农民辛勤劳作也是幸福的。


 名著阅读
省国改区考试说明
7.了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建议课外阅读的名著以以及其他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层次:a
考点举要
名著阅读题作为一种必考题型出现在中考语文试卷中,从涉及的内容看,此类题型主要考查名著的名称,名著的作者,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内容提要以及从作品中得到的启发等。
常见的题型
一、填空式
1.(2005.山东临沂课改实验区)名著知识填空。
(1)《威尼斯商人》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____的著名喜剧,剧中人物___是外国文学人物画廊中典型的“吝啬鬼”形象。
(2)“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_____》中的一个回目,其中“花和尚”指的是____。
【解析】名著知识填空是中考试卷中的传统考查方法,只要对“新课标”推荐阅读的中外名著进行了认真的阅读,就能准确填写出答案。这道题的答案是:莎士比亚 夏洛克 水浒传 鲁智深(鲁达)。
二、感悟式
2.(2005.江苏南通)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根据要求答题。
《为你打开一扇门》中说“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请从下列书目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内容,就“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中的一点,写出你的阅读体会。
书目:《繁星•春水》 《童年》 《西游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同学们阅读名著后的体会,不设统一答案,但所谈体会必须扣住作品内容、自身的阅读体会、阅读收获这三方面。阅读收获则要扣住“增长知识”“提高休养”“丰富情感”中的任何一点分析,否则回答不够贴切。
三、综合考查式
3.(2005.陕西省)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初中阶段你读过不少中外名著吧?现请你从《骆驼祥子》和《格列佛游记》中任选一部,谈谈阅读这部小说最深的一点感受,并简要介绍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情节。
  名著:《_____》
(1)感受:_________________
(2)情节: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类试题往往是综合了名著各方面的知识,如人物、情节、评价、感受等。要准确回答此类题型,就需要我们平时熟读名著,了解著作的主要内容,认真思考,仔细品味,归纳感受,平常读书时要做一个有心人。
四、组合式
4.(2005.江苏镇江)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有人出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请你分别结合《西游记》和《水浒传》中的有关情节写出下联。
《西游记》:_________________
《水浒传》:_________________
5.(2005.湖北黄冈课改实验区)某校初三(2)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猪八戒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的辩词你该怎么说?
反方: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正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以上题型把名著知识和辩论、对联等其它知识组合在一起,把呆板的文化知识考查变成了开放式的创造性思维考查。不仅考查了学生的文化积淀更注重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创造能力,可以说是达到了“一石数鸟”的效果。


巩固练习 
1.你最喜爱的一本书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它?请填写下面的读书卡片。(2分)(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试题)
             读 书 卡
        编号:001书名:《                》
        作者:______________
        摘要:______________  
        喜爱本书的理由: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至少运用下面提供的一个成语,简要介绍你读过的名著中的某个人物或情节(学过的课文除外)。(3分)(常州市二○○五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
    错综复杂 若即若离 急不暇择 充耳不闻 局促不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初中三年来,同学们读过一些文学名著。在此,请你简述其中一个精彩情节或简介一位令你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并写下读后的点滴收获。
(1) 书名________作者_______
(2) 精彩情节或人物形象简介(不少于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下面作品中任选一部,写出其中一个主要人物,并简要介绍与之相关的一个情节。(3分)《三国演义》 《安徒生童话》 《平凡的世界》(陕西省实验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主要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情节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请你根据《教学大纲》推荐的课外阅读名著,在下面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
   读《        》(名著名称),我了解到(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读过一些课外名著,请按提示完成下面的填空。 (3分)[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课改区)]
    (1)《水浒》中叙述了好汉              “大闹野猪林”的故事。
    (2)《西游记》主要记叙唐僧师徒四人战胜各路妖魔鬼怪                   的故事。
     (3)《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                 。
7.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了解答题(第(1)题必做,第(2)(3)两题选做一题)。(恩施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1)《伊索寓言》是世界经典文学名著。请写出其中两篇寓言的名称:
     《                       》《                          》
(2)莎士比亚被誉为“人类文学奥林匹亚山上的宙斯”。我们读过了他的喜剧《威尼斯商人》,你还读过他的四大悲剧吗?请举出其中任意两部:
    《                       》《                          》
(3)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描写了先后发生在官渡、赤壁和夷陵的三个弱军打败强军的故事。请选择其中的一个故事用一句话写出故事情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教学大纲》推荐的名著填空。(2分)(河南省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试卷)
名著是美的。《繁星•春水》美在它对母爱、童心的赞美;《                》美在它                                            ;鲁智深美在它疾恶如仇、有勇有谋的性格;             美在他____________。
9、班上准备开展题为“话说英雄”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阅读参考资料《感动中国2004年颁奖词》(节选),按后面要求做好准备。(6分)[ 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课改实验区)]
感动中国2004年颁奖词 (节选)
任长霞--她是中原大地上的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
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   
(1)请你从读过的文学名著中推荐一位令自己感动的英雄人物。(2分)
   人物姓名:       作品名称:《____________》
   (2)写一段简短的话,向同学们介绍这位令你感动的英雄人物。要求像“颁奖词”一样简洁流畅,既能概述其主要事迹,又能反映人物的性格。(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水浒传》中,有一位侠肝义胆的英雄,为历代读者所喜爱。为了“打开危险路”,“杀尽不平人”,他可以全然不顾什么朝廷法度,佛门清规,更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他就是           。绰号           ;无独有偶,《三国演义》中也有一位这样的人物,长坂坡桥头一声大吼,百万大军魂飞魄散,他就是              。(3分)(湖北省黄石市初中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11.《水浒》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作者在刻画这些人物时,非常注意他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如:同是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的人物形象,但_____粗中有细,豁达明理;           头脑简单,直爽率真。(2分)(常德市初中毕业会考试卷)
12.名著阅读。(6分)(福州市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会考、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1)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入相关的内容。(填对四处即可)(4分)
   一部《水浒传》,塑造了多少流传百世的英雄形象,点亮了多少闪耀天空的罡煞之星。话说梁山第十四条好汉武松,为兄报仇怒杀               、潘金莲;发配孟州途中,在         酒店结识          (母夜叉);醉打蒋门神,替(金眼彪)夺回 ;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为躲避 官府缉捕,削发扮成                 ;夜走蜈蚣岭,痛杀王道人……正是:“山中猛虎,见时魄散魂飞;林下强人,撞着心惊胆裂。”
   (2)你喜欢武松这个人物形象吗?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哪一部古典文学名著的开篇词?作者是谁?你喜欢作品中的哪个人物?(2分) (湖北省咸宁市高中,中专招生考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山东省莱西市高级中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
①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的作者         他晚期的主要代表作品是                  。
②根据下面的情节片断,在横线上写出故事中人物的名字及作品名称。
莫斯科的一个专科医院。 住进医院,此时此刻有许多感想:对于一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来说,坚强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对于一个病魔缠身的人来说,坚强是难而又可贵的。 医院里的阿维尔巴赫教授直截了当地告诉了他,他的视力是无法恢复了。
人物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品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填平水泊擒晁盖,踏破梁山捉宋江”。这是《水浒传》              一情节中一方打出的旗号。(2分)(威海市二○○五年初中升学考试)
16.《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请选择其中一部,仿照示例,完成读书卡片。(示例中的人物、情节、评价不能照抄)(3分)(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示例:

                    
17.走近名著,赏读名诗。(5分) 盐城市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考试
(1)《水浒传》是描写我国古代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请写出你所熟悉的两个故事。(2分)
 ①                                        ② _____________        (2)阅读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回答问题。(3分)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①诗人是通过哪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任选一问回答。(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简短赏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国古典名著中有许多足智多谋的人物形象,请写出其中一位及相关故事名称。(示例中所给人物不可再用)
示例:书名:《三国演义》  人物:诸葛亮 故事:草船借箭
  书名:______ ____   人物:_____  ___ 故事:__   _________
地方文化试题
1 嘉兴南湖是中国共产党的诞地,也是我市著名的旅游景点。请根据自己的游览体验或阅
读乡土教材的感受,参考下面的例句,为南湖拟写一则宣传语。
(1)桂林:桂林山水甲天下!
(2)黄鹤楼:登黄鹤楼,你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3)杭州宋城:给我一天,还你千年。
南湖:
2 十运落幕,激情未退。人们通过电视记住了严诗敏,吴逸婧,赵莹莹,钟红燕这4
张年轻而青春的脸,这4位嘉兴姑娘收获了5枚金牌,也让他们的父母收获了旁人羡慕的目光:人人都想望女成凤,没想邻家女孩果然成凤了。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选手或者是选手的母亲在听到获得金牌的那一刻,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3 填写嘉兴名人
①他是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伟大的革命文学家。他是桐乡乌镇人,他的处女作是《蚀》三部曲,而后又创作了《子夜》《林家铺子》等优秀作品,他就是               原名是               。
②他是海盐人,现代画家。他深入到上海的流浪儿中,了解他们的苦难遭遇,观察体验生活,从而创作了连环漫画《三毛流浪记》,他被称为“三毛之父”他就是                 。
③他1924年生于浙江海宁,不仅是杰出的小说大师,同时又是一位出色的社评家。曾被人赞誉为“亚洲第一社评家” 他把自己的书名连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依碧鸳”他是        请写出他的一部作品                         。
④他是浙江平湖人,生于天津。他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 。法号弘一法师,他就是            。
⑤他1960年出生,浙江海盐人。 曾就职于海盐县文化馆和嘉兴市文联,现定居北京从事创作。  1983年开始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唤》、《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他是        
4   2005中国•嘉兴江南文化节在浙江省嘉兴市开幕。在持续近一个月的文化节期间,20多项带着浓郁江南地域特色的民风民俗活动将一一呈现。
    相聚嘉兴、感受江南,是本次江南文化节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文化节设计了四大系列活动,包括禾风民俗展演、禾风文博展览、学术研讨论坛、文化经贸交流等。通过挖掘和展示民间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节将再现民俗文化的魅力。
   请你为2006年的江南文化节定一个主题,并围绕这一主题,设计一个合理的活动方案。

5   嘉兴是一个鱼米之乡,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现请你作为一名导游介绍嘉兴某一旅游地的风景,以及这一地区的特产。
                       
综合性学习新题型
一、《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浙江省国改区学业考试说明》有关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阶段目标”中谈到的“综合性学习”:
1、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3、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收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实施建议” 中谈到的“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评价建议”中谈到的“综合性学习”(略)
《浙江省国改区学业考试说明》中谈到的“综合性学习”:
根据语言情境的需要准确、得体地进行口语交际;根据活动情境,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
由近几年大大小小的考试情况来看,综合性学习新题型命题将呈现以下趋势: 
1、 综合性学习新题型具有生活气息。
 设题的内容与生活紧密相联,特别是与当今的学生生活、人民生活、国家大事息息相关,伴随着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注重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2、 综合性学习新题型突出地域性文化特色。
作为嘉兴地区的考生,涉及到的地域文化基本上不会跑出浙江省的范围,特别要注重我们身边的人文景观、名胜古迹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
3、 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收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能否根据所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能否很好地运用自己所积累的语文知识来表现自己综合运用的能力。如:2006年1月的九年级语文期末考卷中有一综合性学习活动题:今年是安徒生诞辰200周年,世界各国的读者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纪念这位给一代又一代儿童带来感动和快乐的童话巨人。你们班要举办一次纪念活动,同学们都以极高的热情积极筹备。(1)请你为这次纪念活动确定一个主题。(2)围绕你所确定的主题,设计一个简要的活动方案。就是如此。
    4、学科渗透题不断出现。
   “新课标”要求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语文实践能力。因此,学科渗透题在综合性学习题型中应运而生。
二、考点举要
综合性学习新题型实质上是一种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命题形式。一般地说,综合性学习新题型就是命题者给出一段或几段文字(或者图片、表格)材料要求考生阅读文字(或者图片、表格)材料从中发现提取自己感受最深的有效信息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述出来。通过语言运用探究题这种题目形式对学生进行训练,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新题型已经引起各地中考语文命题者的注意与青睐。
1、图文结合,又与国情、人类生活紧密联系。
例:右边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图,请用简明的语言写出你对构图设计含义的探究结果。
答:                                 
                                    
                                           
参考答案要点:图形有地球、水滴、手三个部分组成。寓意:圆象征着地球,每个人手上有一滴水,暗示地球上水资源有限,大家要节约用水。(要求说出整个图案的主旨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例:浙江乃人文荟萃之地,人物俊雅,文章风流,素为海内瞩目。凭借丰厚的文化积淀,我省人民正致力于将浙江打造成文化大省。现在请你协助制作一份宣传“文化浙江”的小册子,相信你一定能够完成以下任务。
⑴这份宣传小册子已拟有两个栏目,请你仿照它们再拟两个栏目,可以从历史、艺术、名胜、民俗等角度来拟写。要求结构相同,字数相同。
栏目一:点击文化名人
栏目二:遍数名优特产
 栏目三:  ▲   
 栏目四:  ▲   
⑵在“栏目一”中,需要介绍浙江籍的文化名人。请从下列备选的浙江籍文化名人中选择一位(示例所选人物除外),介绍他(她)所取得的成就,可以从文学地位、代表作、影响等角度来介绍。(50字左右)
备选文化名人:骆宾王、陆游、张岱、龚自珍、鲁迅、郁达夫、徐志摩、丰子恺、艾青、琦君、余华、王旭烽、余秋雨
示例:
余华,当代著名小说家,代表作有《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其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活着》还被拍成了电影。
⑶在“栏目二”中,需要宣传浙江的名优特产,如杭州的龙井、金华的火腿、宁波的汤圆等。请选择你所熟悉的浙江的一种名优特产,为其拟写一则宣传语。(不超过20字)(浙江国改区卷)
3、名词解释、对联类题型。
例:伊拉克战争以美军控制伊首都巴格达而告终。但战争初期,美军曾遇伊军顽强抵抗,一度在巴格达城外受阻,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也摆出了一副要与美军在城内决一死战的架势。对此,各国媒体纷纷认为美军的“速胜论”遭到了挫败,有的媒体甚至干脆把巴格达称之为“萨达姆格勒”。(人名加上“格勒”是前苏联给城市命名的常用方式。)阅读下面两段材料,不涉及战争的性质,仅就媒体对战况的预测,说出“萨达姆格勒”的含义。
材料一:列宁格勒保卫战。苏德战争期间,希特勒北方集团军以优势兵力突破苏军抵抗后,侵入列宁格勒郊外和苏芬界河拉多湖一带。从1941年9月8日到1944年1月17日,列宁格勒被围困872天。德军参战兵力有4个集团军、一个装甲集团群和部分空军。苏联军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围困斗争,终于挫败德军封锁,把德军从列宁格勒击退到220-280公里外。
材料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这是前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一次决定性战役。德国不甘心1942年初在莫斯科战役的失败,于1942年7月放弃全面进攻苏联的计划,主攻南线,以占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斯大林格勒为主要目标。7 月17日,德军集中100多万优势兵力猛攻斯大林格勒,9月中旬攻入市内,苏联军民与德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11月19日,苏军开始反攻。次年2月,德军第六集团军、第四集团军等全军覆灭,损失官兵近150万人。
答案提示:不设统一答案。参考要点:①战争将以美军的失败而告终;②美军可能在巴格达城外长期受阻终被击溃;③美军也可能在巴格达陷入巷战而遭受重大伤亡。(若有其他答案,只要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4、设计具体的语境,要求考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表达自己的创意,表现自己的积累。
例:嘉兴南湖己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使南湖成为全国人民向往的红色品牌,是每个嘉兴人的愿望。为此,电视台向市民征集金点子。市民纷纷用发手机短信的形式,提出各种合理化建议。
请你从发扬红色革命圣地光荣传统,或凸显历史名城深厚文化底蕴的角度,也写一条短信。要求简明扼要,60字以内。(嘉兴中考卷)
三、方法指导
第一:审清题目,读懂材料。先要抓住要点, 审清题目的意思。
第二步,找出几则材料的之间的共性(或者个性)。
第三步,提炼材料的共性。
第四步,写出探究结果。在提炼出材料的共性基础上,即可一运用自己的语文素养概括归纳出自己探究的结果。一般说来,用来表述自己探究结果的语言要得体、简明、准确、生动。
四、巩固练习
现在请看2004年常州市中考试卷中的一道综合性学习新题型:
为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常州市政府在制定的“常州市民精神”中,倡导全体市民要“重诚信”。阅读下面几则诚信小故事,从中归纳出“重诚信”的含义。
(1)春秋时,吴国的季子出使北方,顺道拜访了徐君。徐君很喜欢他的剑,季子虽然心中默许赠送,但因外交礼仪的需要,当时没有答应。等他返回时,徐君已死,季子就把剑挂在其坟前的树上而去。
(2)古代有个叫尾生的人,与一位姑娘相约桥下,姑娘因事未到,正逢潮水上涨,尾生抱住桥下一石柱不肯离去。等姑娘赶到,尾生已被淹死了。
 (3)北宋词人晏殊14岁时,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看到题目后,对皇帝说:“这个题目10天前我就做过了,请陛下另出一题。”
 (4)去年,金坛建昌、社头、薛埠等地300余农户面对市场的高价不动心,仍把自己的蚕茧低价卖给了当初与他们签订订单的江苏晨风集团。
 (5)广东吴先生在没有付钱的情况下,仅通过电话在林海燕的投注站购买彩票,中得大奖518万。林海燕本可以占为己有,还是打电话把中奖消息告知了吴先生。吴先生开始以为她是在催要彩票钱,经多次打电话,吴先生才领走了中奖彩票。
解析:这道综合性学习题型是由题干和5则短小的文字材料(诚信小故事)构成。解答这道综合性学习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这道题目提供了5则材料让考生探究。首先我们要特别注意题目所给出的背景资料“为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常州市政府在制定的“常州市民精神”中,倡导全体市民要‘重诚信’”。其次要注意题目的要求“阅读下面几则诚信小故事,从中归纳出“重诚信”的含义”。然后在读懂这5则文字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探究,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在发现中解决问题.
第二步,解答该类题目考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的语言、结构、修辞、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解剖,把握各则材料所表现的思想内容,从而找出各则材料之间的共性(或者个性)。上面5则小故事尽管时间不同人物不同地点不同,但是5则小故事有他们的共同点:故事中的主人公为了讲求诚实守信,宁可能牺牲自己的利益或者付出沉重的代价,乃至牺牲自己的生命。
第三步,例如上述题目,就要在比较分析5则材料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个性与共性)的基础上,进行甄别筛选和提炼,把相同点加以保留,进而提炼出它们的共性。
第四步,上面这道材料探究结果可以表述为: 在任何情况下(不管发生什么情况),哪怕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付出沉重的代价,也要讲诚实,守信用。只要从“情况”、“行为”、“结论”几个方面归纳,语言通顺即可)

附:
1、左图是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它是从1985件全球应征的有效作品中脱颖而出,并在众多专家的帮助下进行了多次修改而最终产生的。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当世界另一端的人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就会感觉到这是中国的,能传达出基于悠久历史传统沉淀之上的现代感”。请你探究一下该会徽是如何传达出我国悠久历史传统文化的。
参考答案要点:①北京奥运会会徽融入了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书法和篆刻印章等艺术形式,②作品主体部分又似汉字篆书“京”字,又似舞动的“人”张开双臂,③传递着古老而又充满现代气息的礼仪之邦的友好、真诚与热情。(若有其他答案,只要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2、抗日战争胜利后,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要从上海返回四川老家,行前,他的学生设宴为他饯行,同时邀请了京剧名旦梅兰芳等社会名流出席。宴会伊始,张大千先生向梅兰芳敬酒时说:“梅先生,你是君子,我是小人,我先敬你一杯。”梅兰芳不解其意,忙含笑问:“此作何解?”大千先生笑着答道:“你是君子——动口;我是小人——动手。”在场的宾客都为张大千先生的幽默报以掌声和笑声。(选自《交际、推销、谈判语言艺术200题》)
    张大千先生借用“君子动口不动手,小人动手不动口‘这句俗语,为什么能达到幽默的表达效果? 
参考要点:因为张大千说的“你是君子――动口“是指梅兰芳专门从事戏曲(京剧)演唱的,“我是小人――动手”是指自己专门从事绘画的。张大千说话看对象(注意到双方的身价和职业特点),表达了艺术家之间的友情,所以能达到幽默的表达效果。(意思对即可)
3、请用简明的语言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赤潮是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现象。通常水体颜色因赤潮生物的数量、种类而呈红、黄、绿和褐色等。
赤潮虽然自古就有,但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水体污染日益加重,赤潮也日趋严重。赤潮不仅给海洋环境、海洋渔业和海水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而且对人类健康甚至生命都有影响。
2002年我国海域多次发现赤潮,具体情况如下图:
 
参考答案要点:我国海域多次发现赤潮,说明我国的环境污染严重,海域的环境恶化,给周边人民带来许多危害。
4、10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在江苏省南京市开幕。右图是十运会的会徽,下面是对十运会会徽的介绍,请你认真观察,根据你的理解,把下面横线填写完整。(2分)
十运会会徽以            (从图的形状角度考虑,填一个成语)为主题。整个图形由数字“10”变化而来,又是一个“S”的变形,“S”既是                    第一个字母,也是                                          第一个字母。意在以虎踞龙盘的艺术形象,体现十运会举办地江苏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地域特征,以及竞技体育生龙活虎的鲜明特点。会徽图形的设计既注重传统又立足现代,特别强调活力和动感,以凸现体育健儿奋力拼搏的精神风貌,充分体现奥林匹克“         、         、         ”的理念。
参考答案:龙腾虎跃   体育英文的  江苏简称“苏”字汉语拼音的    更高、更快、更强
5.对联题:嘉兴是历史悠久的江南水乡名域之一,又是中共一大会址的所在地。嘉兴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南翼,紧靠上海、杭州、苏州等大中城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嘉兴在中央”。
上联:风景秀丽,文化灿烂,长三角上镶明珠;下联:                ( 嘉兴是江、浙、沪旅游“金三角”上的一颗明珠。这里风景秀丽,文化灿烂,古代吴越文化相互影响,源远流长,积淀深厚。嘉兴历史上名人辈出,元代大画家吴镇、清代的诗人朱彝尊、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七君子”之一沈钧儒、国学大师王国维、中国现代文学巨匠茅盾、当代著名金石书画家钱君陶、中国漫画宗师丰子恺、著名漫画家张乐平、著名诗人徐志摩、翻译家朱生豪、武侠小说大师金庸等等,留下众多的人文景观。
    嘉兴物产丰富,品种繁多。南湖菱角圆无刺,绿皮白肉,壳薄味甜,古时乃是贡品,已有5900多年的种植历史。南湖鳜鱼早享盛名。清水大蟹个大体肥,肉味鲜美。其它如五芳斋粽子、酱鸭、糟蛋、榨菜、丝绸、羊毛衫、皮革服装等均是品质独特唯一的好东西。嘉兴市又是光荣的革命纪念地,境内南湖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之一。)


专题复习:口语交际 
【考点链接】一`《2006考试说明》:根据准确、得体地进行语言交际;根据活动情景,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  
二:《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语文课程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同时在阶段目标中也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中考对口语交际的考查,重在交际,即说话是否符合“简明、连贯、得体”的基本要求。形式上,选择题逐渐淘汰,修改题比例不大,多以表述题为主,极少数省市将“听”也纳入考查范围,即听录音概括、筛选主要信息作答。
三:口语交际题的解答准则:①言之有“礼”,即文明得体。应根据特定的情景采用文明得体的用语;②言之有“物”,即有内容。要摒除不合实际的空话、套话或含糊不清的语言,力求清楚、明白、简洁;③言之有“序”,即说明有合理的顺序。要注意事物内在的联系及因果关系,力求意明句畅;④言之有“节”,即简明。要满足试题的要求,简明有序作答,字数适中,标点恰当。

四:考点分析及解答程序
口语交际的着眼点是“交际”,是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综合实践,重在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所有的口语交际题,均与学生的生活、认知水平、理解能力相切近,无论是什么样的口语交际题,均要依据“对象、场合、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的基本要求,解答程序是:看清题目——明确要求——抓住题眼——品读设置的情景或提供的材料——理解题意——依照要求——灵活答题。
五、考题解析
例1、根据下面提供的的语言环境,回答后面的问题,说话人要符合人物的身份。
(1)中考临近了,小明却还在看电视。这时妈妈走过来,生气地说;“马上要中考了,你居然还在看电视?”
小明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样说,才可能不让妈妈生气?
小明说:“                          。”              
(2)几个不同身份的人围绕“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这一话题进行探讨,都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国脚说:“最宝贵的东西是激动人心的进球。”商人说:“最宝贵的东西是源源不断的利润。”画家说:“最宝贵的东西是绚烂丰富的色彩。”对此,小孩和病人会怎么说?请你代他们回答。
小孩说:                   。
病人说:                   。       (四川中考题)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不同场合、以不同身份说话的能力。第(1)题,小明的语气应是商量性的,要委婉,可围绕“调节”“休息”来说;第(2)题要参考例句(做到格式一致),要充分考虑小孩天真纯洁玩的特点,以及病人对健康的珍视。注意:不要脱离提供的特定的语言环境和人物身份。
答案:(1)参考:妈妈,你别生气,只看一会儿,让我休息休息。
      (2)参考:(小孩说)最宝贵的东西是有好多好多的玩具,(病人说)最宝贵的东西是健康强壮的体魄。
例2、同学们即将毕业,班里准备举办毕业晚会,同学们一致推举你来当主持人。作为主持人,你应该先有一段精彩的开场白。那么,现在请你展现出来吧!表达不少于30字。(青海省实验区中考题)
解析:此题创设了一个主持毕业晚会 的语言情境,要求考生作为主持人通过开场白创造气氛,调动同学们积极参与,从而达到预期目的。展示内容这主要包括称呼语、说明晚会目的、内容、结束语等方面,符合题目要求,不少于30字。   答案略。
例3、李大华正在阳台上浇花,楼下的刘阿姨说:“小李,你真爱美啊,我刚晾的被单也锦上添花了。”如果你是小李,应该这样回答刘阿姨:“               。”(辽宁中考题)
解析:此题主要考察学生说话得体。根据提供的内容,小李应该向刘阿姨道歉。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这样回答:“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道歉的意思是有了,但并不能化解矛盾。
答案:刘阿姨,对不起,我替您洗洗好吗?
例4、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李明的邻居张阿姨因有急事要马上回南京,她让李明带口信,请她姐姐——李明的班主任张老师下午4点钟去幼儿园接她女儿慧慧。李明见到张老师后该怎么说?请将李明的话写在下面。
李明对老师说:                            。(不超过30个字)
解析:代人传话,口说似乎并不难,但用文字转述,要做到准确无误,就需要把握好转述的要求:第一,以谁的身份说话;第二,对谁说,怎么称呼;第三,谁要求受话人做什么事。解答本题,首先要抓住转述的事件:“4点钟去幼儿园接慧慧”,明确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张阿姨是张阿姨的妹妹,这样才以有使转述无误。
答案:答案不惟一,如“张老师,您妹妹有事去南京了,她请您下午4点钟去接慧慧。”即可。
例5、根据下面的情境,按要求答题。
  在一次大型的优秀歌手颁奖晚会上,一位知名的女歌手因不满评奖的结果,在台上扔话筒,拒绝演唱,引起全场哗然。请设想一下,下列不同年龄、身份的人在这种场合会说出怎样的话。(河北荆州中考题)
(1) 大会主持人充满歉意地对观众说:                    
(2) 一个小朋友不解地问妈妈:                          
(3) 一位歌迷对歌手这种表现失望地说:                   
(4) 一位知名的老歌手气愤地说:                         
  解析:解答这道题时,要抓住情境:“知名的女歌手因不满评奖的结果,在台上扔话筒,拒绝演唱”,然后要抓住题干中的“歉意”、“不解”、“失望”、“气愤”的说话语气,还要联系人物的身份、年龄,把握好这些,才能答得准确。这种提示性说话题,要注意根据具体的语言空间和特定的情境,根据题干要求设计人物语言。
  答案:(1)十分抱歉,没能让大家尽兴,我们一定会把精彩的节目奉献给大家!(2)这个阿姨怎么啦?(3)真遗憾,我所崇拜的歌星竟这样没风度!(4)现在这些年轻人,没唱几首歌就自以为了不得,太不像话了!
例6、假如你是导游,带外地旅游团在嘉兴游玩,你将怎样介绍家乡的风景、习俗等,让游客了解嘉兴,热爱嘉兴。(不超过40字)(黑龙江宁安市课改区中考题)
  解析:此题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一方面,应该客观、具体地介绍自己家乡的风景或习俗;另一方面,还应该语义连贯、语言得体,尽量熟练地运用感情色彩的语言进行主观表述,抒发爱家乡、爱生活的感情。解答本题,既不可以对风土人情进行干巴巴的直白叙说,也不可以忘情描绘,过度夸张宣扬。      答案:略。
例7、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请你从身体健康的角度拟一条警示语,劝告人们不要在公共场所吸烟。要求:语言简练、得体,不超过20个字。(课改区南宁市中考题)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根据要求进行恰当表达的能力。在表达时要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题干先给了学生一个情境,“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然后提出要求,拟一条警示标语,内容是“不要在公共场所吸烟”,不超过20个字。  答案:略。
六:考点追踪
1(沈阳市)在沈阳站你遇到了一位外地来沈的叔叔,他向你打听去外文书店的路,你该怎么向他介绍呢?请根据下图提示,用简明的语言表述出来。
                                                 
                                                 
                                                 
                                                 
                                                 
                                                 
2(泰州市)情境口语交际。
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假如你是漫画中那两个小朋友的同学,你如何劝说他们呢? 
                                               
                                               
                                               
                                               
                                               
3(四川省)根据下面提供的语境,回答后面的问题。
小明今年初三,星期天正在家里复习功课。这时,小明爸爸的同事来了并提出要在家里打麻将。小明听到以后想劝阻。如果你是小明,该向爸爸怎么说才能让爸爸拒绝同事?爸爸听了以后回向同事怎么说才能收到同事放弃打麻将的效果?(说话要注意身份和对象,做到简明、连贯、得体)
⑴小明向爸爸说:                                                                
⑵爸爸向同事说:                                                                
4(湖南株洲)根据下面提供的语境,在横线上补出得体的话。  
    小明上数学课时,有一个问题没弄懂,下课后,他去问刘老师,敲开办公室的门后,他对刘老师说:“                                                           。”
5.(黄石市)幽默是一种智慧,看似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幽默是一项语言能力,让人捧腹后品味到语言的独特魅力。请在以下短文的横线处为书店老板设计一句幽默答话,让盛气凌人的名作家听后羞愧不已。
    一个很有名的作家要来某书店参观。书店老板受宠若惊,连忙把所有的书撤下,全部换上该作家的书,作家来到书店后,心里非常高兴,问道:“贵店只售本人的书吗?”
“当然不是。”书店老板回答后继续说,“                                   。”
6(龙岩市)中考前夕,张强接到文学社长的通知,周末到冠豸山参加国际悬崖跳水比赛的采访活动。正想放松一下的张强把活动计划告诉了妈妈。妈妈对张强说:“我和你爸爸已经商量好了,等你中考一结束,我们就去海南旅游。” 
   (1)“妈妈”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 请以张强的口吻,用得体的语言说服妈妈。 
                                                                             
7(扬州市)润扬大桥开通了。作为某校的一名小记者,如果你将就这件事分别采访扬州市市长、旅游局局长,你想问一个什么问题?怎样发问?请将你的问话写出来。(4分)
   ①(采访市长)                                                                     
   ②(采访旅游局局长)                                                               
8(常德市)毕业晚会上,王雨把下面的话说了一半,便哽咽了。请你仿照他的话续写一句。要求句式一致,语意连贯。
    分别在即,老师,我如何才能报答您?当我靠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您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我原想                 ,                       。 
9(常州市)口语交际: 
下面是两位同学在专题讨论会上就“读书的最高层次”问题所作的发言,请对这两位同学的发言作一简要评论并阐明你的观点。
甲:我认为读书的最高层次应该像采宝石的劳工,不断淘汰矿渣,只取那纯净的宝石。
乙:我觉得读书的最高层次应该像蜜蜂,不断采撷花的芳香和花的美丽,并把花香花容酿成更高档次的蜜。
                                                                                       
                                                                                       
10(重庆市)重庆市政府近日发出号召:“争做文明市民,塑造重庆新形象,迎接‘第五届亚太城市市长峰会’的召开。”假如你是一个记者,将在下面三类人中选择一类进行采访,以了解他们对此事的态度。你将怎样提问? 
小学生、商场营业员、政府工作人员
                                                                                   
                                                                               
                                                                                
11(西宁市)口语交际能力展示。
(1)请你(化名李晓)针对李媛同学的特点,给她写一则临别赠言。(限在50字以内)
李媛,女,是初中三年的同班同学。平时不爱说话,很少参加同学聚会和其他活动。学习踏实,肯钻研,文化课成绩优秀,但体弱多病。
                                                                             
(2)请你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的句式给初到西宁(或大通、湟源)的朋友,介绍本地的自然风光或土特产品。
                                                        
参考答案
1.(叔叔)你(您)顺着中华路向东(前)走,到太原北街向北(左)转弯,在中山路和太原北街的交汇处就是外文书店了。或:(叔叔)你(您)沿着胜利大街向北(前)走,到中山路向东北(右)转弯,在太原北街和中山路的交汇处就是外文书店了。 
2态度要明确,应从“情”和“理”两个方面加以劝说,内容主要包括4点:(1)网吧对未成年人的危害;(2)不独立完成作业的危害;(3)父母关心我们学习和生活,这是真爱;(4)老板唯利是图,代写作业只是其赚钱的手段。
3.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4.刘老师,(或打搅一下,)我想(向您)请教一个问题。(可以吗?) 
5.别的书销量很好,都卖完了。(不要求语言一致,有讽刺效果即可给分)
6. (意思对,语句通顺即可)(1)你不能参加国际悬崖跳水比赛的采访活动(要抓紧时间复习,迎接中考)。 (2)妈妈,参加国际悬崖跳水比赛的采访活动能开拓我的视野,丰富我的阅历,减轻我紧张的学习压力,这也是为了更好的迎接中考啊!
7.示例:①尊敬的市长,您好!请问润扬大桥的开通对我们扬州的经济发展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②尊敬的局长,您好!请问润扬大桥的开通对我们扬州的旅游业的发展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8.如:捧起一簇浪花,您却给了我整个海洋;撷取一片红叶,您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9.略   
10.称呼得当;内容紧扣市府“号召”,语意表述清楚。例:小朋友,你知道“亚太城市市长峰会”吗?你以怎样的行动来迎接这次会议的召开呢? “亚太市长峰会”将在我市召开,请问营业员同志,你们作为窗口行业,怎样来塑造重庆新形象?为迎接“亚太市长峰会”的召开,请问作为政府工作人员,你们准备做些什么?
11.(1)略(有称谓、署名;内容中有赞扬也有希望或祝愿;语言凝炼用语得体)(2)略(内容和句式符合要求即可)   
七、课后巩固练习
1、 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写出符合题意要求的话。
毕业前夕,父母对你百般呵护。作为家里的一员,你很想替他们分担些家务,却常被拒绝,为此,你十分苦恼。你既不想让父母伤心,又想让他们明白你的想法。这时,你应该怎样对他们说?(陕西省中考题)
2、 星期日上午,班级团支部组织团员到社区为老人开展服务活动,而你没有准时赶到,耽误了大家的出发时间,你该怎样对大家说呢?(河南省中考题)
3、 你是十四五岁的中学生,如果向不同年龄段的人问去公园的路,该怎样问?(青海省中考题)
4、 假如请你以“孔乙己”的名义向杨利伟叔叔发一封电子邮件,你会怎么说?
5、 海河市护城河水污染严重。有人把生活垃圾倒入河中,有人将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排入河中……为此,向阳中学将组织一次社会调查,呼吁大家保护环境。假如你是向阳中学的学生,要采访一位人员,你将如何明白得体地提问?
(1) 采访一位在护城河边晨练的老人,向他了解对这一污染现象的看法。
(2) 访问市环保局局长,向他了解环保部门对护城河污染问题采取的措施。(嘉兴中考题)
6、 结合语境,回答问题。
青年A君参加一公司招聘,发榜时榜上无名。A君悲痛欲绝,便自寻短见——这时却传来好消息,是电脑出错,导致了名列前茅的他落选。正当A君欣喜若逛时,公司又宣布把他除名!是何原因?公司老板说道:                (黄冈市中考题)
7、体育中考结束后,班主任在班上宣布:“从今天起,体育课改上英语课。”班长小明认为这种做法不妥,于是站起来对老师说:“                           。”(云南曲靖中考题)
8、 园内有一方清水塘,常见各种漂浮物。为保持塘水清净,学校准备制作一块告示牌,请你代写一句容易使人接受的话语。(不要用“禁止”等类似词语,不超过20字)(江苏盐城中考题)
9、 语文活动小组长组织了两次活动,都不太成功,有几个同学表示不想参加了。如果你是小组长,要劝说他们积极参与,该怎么说?(不超过50字)
10、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一作曲家带着自己创作的曲子向一位著名的音乐大师讨教。在听演奏的过程中,这位大师不断地脱帽。演奏完毕,作曲家连忙问道:“大师,是不是屋里太热?”大师说:“不热。我有碰到熟人就脱帽的习惯。在阁下的曲子中我碰到那么多熟人,不得不连连脱帽。”这位大师答话的意思是                                
11、李明很自信地报名参加班长竞选。一个同学说:“他还选不上!”
(1) 对这句话可以有多种理解,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至少两种)
(2) 假如李明落选了,作为他的家长、好朋友,各该对他说些什么?
家长:                           
好朋友:                         (潜江中考题)
12、 结合语境,按要求回答问题。
音乐课上,师生正在欣赏四川民歌《川江号子》,忽见一学生埋头大睡,老师叫醒他说:“你怎么把《川江号子》听成“摇篮曲”?学生面带愧色,却不失幽默的自我解嘲道:“                     。”
(1)老师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                    。
(2)如果你是那位学生,你解嘲的话是:                 。

     课后练习答案:
1、爸爸妈妈,我理解你们的心情,知道你们也是为我好。其实,劳逸结合,我会学得更好。再说,我已经长大了,也应该替你们分担点家务了。
2、使用歉意用语:对不起,请原谅。再答出原因。
3、略(称谓合适,语言得体、通顺即可)
4、略。
      5、(1)老大爷:您好!我是向阳中学的学生,想问一下,有人把垃圾倒入河里,将工业废水直接排到河中,对这种做法您怎么看?(2)局长:您好!我是向阳中学的学生,想了解现在环保部门对护城河水污染处理的措施,您能谈谈吗?
6、 如此小的挫折受了不了,这样的人在公司里是干不了大事的。
7、 老师,虽然体育中考结束了,但是在紧张复习之余,适当的体育活动能消除疲劳,提高学习效率,希望继续上体育课吧!
8、 请不要在此乱抛杂物(或:清清之水,污之何忍?/欢迎您常来此照镜子。/我们的追求是清澈见底,全赖您的支持。
9、 很抱歉,我没把工作做好。今后我将加倍努力,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把活动开展好。
10、 作品重在个人的创造,不能照抄、照搬别人的。
11、 (1)下列答案不是惟一,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李明很有组织能力,又肯为同学们服务,班长非他莫属。/李明成绩优异,品行端正,在同学中有很高的威信,他准行。/李明的爸爸是校长,选与不选是一个结果。/李明很会讨讨老师欢心,老师一定会让他当班长的。/李明的实力不够,缺乏竞争力,不可能选上班长。(2)回答只要合乎说话人身份;内容基本合乎情理,语言简明即可。
12、 (1)你怎么在课堂上睡觉?(2)我被这优美的音乐陶醉了     我已被《川江号子》倾倒了
小 小 说 阅 读
小小说,是“介于短篇小说和散文之间的一种边缘性的现代新兴文学体裁。”是目前最受欢迎的文学体裁之一,在近年的中考中作为叙事类现代文阅读材料被屡屡采用。
一、中考考试目标
 《新课标》要求,阅读文学作品,能理清文章的思路;能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能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能联系文化背景对作品的思想感情作出自己的评价;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了解作品中几种常用的描写方法及其作用。浙江省中考考试说明明确规定,现代文阅读的考试目标为:1.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情景中的意义和作用。2。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3。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4。归纳文章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5。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尝试探讨。6。赏析和评价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语言、和思想感情。以上目标也是小小说的考试目标。
二、考点举要
“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根据文学作品形象性、情感性强的特点,可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对语言的领悟”。精读的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根据各学段的目标,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语文课程标准》)由于小小说人物鲜活,内涵丰富,语言形象,又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所以可供考察的知识点较多,题型灵活多姿。
三、考点解析
1、整体把握小说叙述的内容,理清小说的情节。
(1) 相关的题型:如:作者借玉兰花的“记忆”,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哪些美好感情?请分条概括。(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语文试卷)
(2) 阅读方法指导:首先要审题,弄清题目要求,是对哪部分内容的概括,是全文的,还是部分的;另外,答题字数上有何要求等等。其次要通览全文,联系上下文整体感知,找到关键情节,筛选有关信息,最后用自己的话组织成简洁连贯的句子。
2、初步领悟小小说的内涵,把握小小说所反映的主题。
(1) 相关的阅读题型。 8.作者借玉兰花的“记忆”,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哪些美好感情? (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语文试卷)这一题既是对文章内容情节的把握,又是对小说内涵主题的解读. 
(2) 阅读方法指导:概括中心,归纳小说的主旨,一定要着眼全文,对小说进行全盘地理解分析,深入挖掘,去芜存精,千万不能断章取义,只着眼于某一情节和内容。归纳的语言也要讲究精练。
3、能对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评判。
(1)相关的阅读题型。
根据人物性格特点来揣摩其在特定情境之下的言行、心理等。这种题目也可归为语言的理解运用题型之列或小说写作手法之列。如:17、初步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从环境描写、人物描写或其他方面选择一个角度,对作品进行分析点评。(嘉兴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题目更具灵活性,学生有更多自主选择的余地。
(2)阅读方法指导。小小说的写作目的之一就是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小小说刻画人物形象往往入木三分。从人物形象上,又往往能洞察小小说的深刻主题。所以,小小说阅读非常注重对人物形象的鉴赏。要完成这些题目,一般来说,可以先找到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的有关段落,从中找到凸现人物思想品质,显示其本质特征的语句,然后再进行提取归纳;另外也可从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烘托这两点入手分析,也有助于我们挖掘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4、能对小说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内在含义、表达作用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地赏析。
(1) 相关的阅读题型。
如:10.选文第⑥段写到“我被这般美丽的父母深深感动”,“美丽”的含义是什么?(4分) (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语文试卷)
(2) 阅读方法指导。小小说的语言往往精炼简洁,意味隽永,在细节描写上也是精雕细刻。不仅要注意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而且对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的分析也不能忽视,如比喻、拟人等常用修辞在语言环境中表达作用的分析。答题时必须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前后兼顾,捕捉、揣摩、理解作者语言中的信息,考虑作品中人物和事件对于表达中心的作用。另外还可以从语言表达的方面进行分析,如人称、语气、句式、表达方式的运用等。
5、体会分析小说写作特点。
(1) 点评与写法作用。
①相关的阅读题型。如:17、初步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从环境描写、人物描写或其他方面选择一个角度,对作品进行分析点评。字数80个左右。(宁波市中考语文试题) 又如:9.选文第⑤段,写自己的“小家子气”,有哪些作用?(4分) (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语文试卷)
②阅读方法指导。小小说由于篇幅短小,因而特别要求结构精细缜密,叙述张合有度,在故事结构上十分注重细针密线,语言往往精炼简洁,意味隽永,在细节描写上也是精雕细刻,要注意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阅读时应该结合上下文,进行合理地推断和联想。在推断和联想的过程中,要结合人物性格和小说所设置的特定情境,切忌凭空分析。 
(2) 赏析小说的题目、结尾。
①相关的阅读题型。如:12.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请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给上面这篇文章另拟一个题目。(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语文试卷)
②阅读方法指导。有的小小说的题目凝练含蓄,值得细品,在故事结构上十分注重细针密线,前后照应,而“文眼”也常常出现于开头或结尾处,需要读者深入体会。而小小说的结尾更是为作者所看重:或采用“欧•亨利“笔法,结尾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或是一句寓言式的话,意味深长;或是一个情景的定格,让人忍俊不禁……所以,命题者往往也很注重考生对题目及结尾的理解和领悟。解答时,要联系全篇,细细品味,抽丝剥茧般道出自己对小小说主题的理解,对人物性格的把握,对语言内涵的体悟。答题时最忌停留在文章的表面做浅层次的分析。
7、开放性试题列举。
(1)、语言鉴赏类。如:11.请对选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任选一句加以评析。(4分)
①经常是老师提醒:“我又闻到花香哦。”我才猛然记起。
②也和姐姐爬坐上树枝,吃着西瓜,享受风的摇摆。(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语文试卷)
又如:18.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探究句后问题。 (任选一题)(3分)
① “孙老师就是我们学习做人的一本活教材”,将孙老师比作“活教材”好在哪里? 
②“那个下午,孙老师的鞠躬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将句子中的“印”换成“留”好不好?为什么?(嘉兴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2)想象写作类。20如果你是孙老师所教的这个班级的一个学生,望着孙老师匆匆远去的背影,此时此刻你会想些什么?请结合上文展开合理想像,写一段表示心理活动的文字(30字左右)。(嘉兴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3)评析类。19.文章倒数第三段补充交代“孙老师的家属在那次车祸中去世了”,你认为有没有必要?为什么?(嘉兴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四、巩固练习
《玉兰花的记忆》卢玮(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语文试卷)
①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每当院子里的玉兰花散放出清远的香味时,总有认识或不认识
的邻人,专程前来要花。
②玉兰花树约有两层半的楼房高。自我有记忆起,便有花香。父亲总是起个大早,趁花含苞时便给摘下。他把较细的竹竿末端削成剪刀口状,以辅助摘花,有时亲自爬上树去摘,身手矫健。然后再把摘下的花,分别装在小袋子里,置于冰箱保鲜,一有邻人闻香驻足,便可以方便相赠。
③当然,父亲一定会留下用手可以够得到的范围,让前来感染香气的邻居,也可以得到在绿阴中寻一抹清幽的乐趣。
④念小学时,家人总要在我的书包里放些玉兰花,用手帕包好,以免损及象牙白的花瓣。
然后再三叮呻,送给老师和同学。有时自己懒惰贪玩,便忘了,经常是老师提醒:“我又闻到花香哦。”我才猛然记起。
⑤常常在送给老师后,玉兰花就所剩无几了,所以当同学向我要时,就显窘促,只好从亲近的同学开始送;一些偶有口角的,就给省下来了。现在想起来,真自觉小家子气。那时一直不明白,何以小小的花朵,竞有如此大的魅力?因为我总是喜欢花的姿态,远远胜过它的香气。直到渐渐长大,才稍稍明了这是一种喜悦心情。二十几年前,物资并不丰富,用香水的人当然不多。能在夏日清早感染一身香气,并持续整天,的确令人喜悦。在要花的过程中,即使不认识的人也能透过花间说家常,增进情谊,真是情趣无限。
⑥而父亲赶早摘花,想到会有许多人喜欢他种的花,并盘算着不知今天的花够不够时,这份可以与人分享的心情,更是令人欣慰吧。尤其某个有晨曦的夏天清早,当我看见父亲摘下一朵沾露的玉兰花,小心翼翼地插在母亲的耳际,顺手理理母亲的头发时,我被这般美丽的父母深深感动。
⑦我恍然大悟。原来,母亲身上的花影飘香,皆是父亲每天亲手插上去的。对父亲而言,
这也许是极自然不过的一个举止,但跃入我眼里,却是温柔万分。我很难明确地描述出这份感动,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⑧玉兰花我有很特别的记忆。我曾在它的枝干上,每年刻画一痕,以志成长;也和姐姐爬坐上树枝,吃着西瓜,享受风的摇摆。但这都只不过是父亲无形中带给我的一些生活上的启示。
8.作者借玉兰花的“记忆”,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哪些美好感情?请分条概括。(6分)
9.选文第⑤段,写自己的“小家子气”,有哪些作用?(4分)
10.选文第⑥段写到“我被这般美丽的父母深深感动”,“美丽”的含义是什么?(4分)
11.请对选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任选一句加以评析。(4分)
①经常是老师提醒:“我又闻到花香哦。”我才猛然记起。
②也和姐姐爬坐上树枝,吃着西瓜,享受风的摇摆。
12.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请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给上面这篇文章另拟一个题目。(3分)
参考答案
8.①乡情②友情(师生情,同学情)③爱情④亲情
9.①与父亲和家人的“大气”形成鲜明的对比;②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我”的“小家子气”符合“我”的年龄特征)。
10.“我”的父母恩恩爱爱、和和美美。
11.①a“我又闻到花香哦”写出了老师亲切、幽默的形象;b.一个“又”字很含蓄,说明送花是经常的事。②形象地写出了“我”享受生活的愉悦心情。
12.如:花缘、玉兰飘香、美丽的玉兰花。
《难忘的一躬》(嘉兴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上初三的时候,人气最高的是语文课老师孙老师,他不但课讲得有特色,待人处事也无可挑剔。最叫人难忘的是每堂课在班长喊起立之后,他总要鞠躬还礼后才正式上课。
孙老师最讲信用,答应我们什么事,他总会做到。对我们这些学生来说,孙老师就是我们学习做人的一本活教材。孙老师所说、所做的,几乎成了我们的行动指南。
中考前几天的一个下午,第三节课是语文辅导课。
上课铃打响,进来的却不是孙老师,而是我们的班主任李老师。
“同学们,孙老师有点事,不能来上课了。不过他让我转告大家,放学前后,他一定赶回来,把大家的课补上去。”
那时我们还小,谁也没去想孙老师会有什么事,也没有人想到去问,但大家都认为,孙老师到时一定会来上课。
放学的铃声响了,孙老师还是没有来。
大家谁也没有动,因为同学们都相信,孙老师一定会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教室外站满了接孩子的家长。一刻钟过去了,不少家长走进教室领孩子,但没有同学走。
“孙老师说了,他一定会回来的。”
家长们只好退出去,静静地在教室外面等。
校长过来了。他轻声地告诉大家,一个小时前,孙老师的家属出了车祸,正在医院抢救。孙老师可能不会回来了,大家可以回家了。
不少家长再次走进教室领孩子,但依然没有人动。同学们还是认为,孙老师说过他会回来,他就一定会回来的。
教室里正因家长劝孩子回家而出现骚动时,孙老师的身影出现了。他来不及擦掉额头的汗水,就向依然在教室外的家长深深地鞠了一躬,连连说了几个“对不起,请多原谅”。然后,他走进教室,又向我们深深地鞠了一躬:“对不起,让大家久等了,今天就不必起立了,我们直接上课。” 
教室内外静得出奇。
孙老师平静地讲完了准备的课程,再次向同学们深深地鞠了一躬:“谢谢大家的支持。我还有点事,有什么不明白,明天继续。”
然后,对着教室外的家长们,孙老师又是深鞠一躬:“给你们添麻烦了,请多原谅。”
不一会儿,他的身影消失在了全休同学和家长的目光中。
中考后我们才知道,孙老师的家属在那次车祸中去世了。
同学们泣不成声。
那个下午,孙老师的鞠躬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成为一名教师以后,我一直把孙老师那几个抱歉的鞠躬作为衡量自己对待学生和做人做事的准则,并成为我人生中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选自《中国教师报》,作者张彩虹有改动)
17.文中的孙老师“待人处事也无可挑剔”,这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18.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探究句后问题。 (任选一题)(3分)
(l)“孙老师就是我们学习做人的一本活教材”,将孙老师比作“活教材”好在哪里?
(2)“那个下午,孙老师的鞠躬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将句子中的“印”换成“留”好不好?为什么?
19.文章倒数第三段补充交代“孙老师的家属在那次车祸中去世了”,你认为有没有必要?为什么?(3分)
20如果你是孙老师所教的这个班级的一个学生,望着孙老师匆匆远去的背影,此时此刻你会想些什么?请结合上文展开合理想像,写一段表示心理活动的文字(30字左右)。
(4分)
参考答案
17。体现在两个方面:⑴学生起立后,他总要鞠躬还礼(2)最讲信用,答应学生什么事,总会做到
18.⑴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孙老师“待人处事无可挑剔”“讲信用”对学生的影响之大,是学生学习做人的榜样。(2)不好,“印”字突出孙老师的鞠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不可磨灭,用“留”字显得平淡。
19.有必要,补充交代后,让读者知道了孙老师是在失去家属的情况下坚持来给学生上课,进一步突出了孙老师恪守信用的感人力量。
20。(此题答案开放,可以表达自己对孙老师的感激之情、畅想孙老师的行为对自己的影响、表示对孙老师家属的祝福等等。)


散文阅读
散文在新课标及2006年国改区考试说明中并未单列,其内容包含在文学作品及现代文中。
一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浙江省国改区学业考试说明》有关内容: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精读的评价:
重点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根据各学段的目标,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
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
根据文学作品形象性、情感性强的特点,可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
在7—9年级,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现代文阅读
1、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情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层次:b
2、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层次:b
3、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层次:b
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层次:b
5、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尝试探讨。层次:b
6、赏析和评价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语言和思想感情。层次:c
(层次要求分布比例:b层次约30%, c层次约60%)
二  考点举要:
1、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情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相关阅读题型
如:“作者说‘竹,实在是渗透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情韵’,分三条列出竹渗透的我们民族的‘精神情韵’” (武汉市中考)
2、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
相关阅读题型
如:“作者认为‘月下听萧,城头闻笛,都是竹的境界’。请根据文中相关内容回答:①竹达到了怎样的境界?②‘听萧”’‘闻笛’与‘竹的境界’有什么联系?” 
“文中谈及郑板桥时说‘他还有一番大的抱负’。试根据上文内容,说说郑板桥的‘抱负’是什么?” (武汉市中考)
“感知文章,作者从哪两方面阐述了‘破碎的美丽’。” (太原市中考)
“请用文中的语句解释作者‘莫问芳名’的原因。” (扬州市中考)
“文章第③段中加点的“苍凉”“壮丽”在此段中分别具体表现在哪里?” 
“作者在文章开头说:‘唯有一处(指胡杨林),我去了不仅依然向往,而且岁月愈久,迷恋愈深。’除胡杨奇特的外形及生长环境外,还有什么让作者如此向往迷恋?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回答。”(浙江省国改区中考)
3、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相关阅读题型
如:(阅读《难忘的一躬》,回答问题)文章倒数第三段补充交代“孙老师的家属在那次车祸中去世了”,你认为有没有必要?为什么?(嘉兴市中考卷)
(阅读《留点空白》,回答问题)本文是如何围绕中心加以阐述的?请作简要分析。(江苏镇江中考卷)
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相关阅读题型
如:(阅读《能给予就不贫穷》,)下面两小题,任选一题作答。(2分)(1)简述老师带着“她”到教室问大家自己为什么穿布鞋的原因。(2)概述文中的老师的教育方法有什么特点。(海南中考卷)
(阅读《从罗丹得到的启示》,回答问题)如果把本文分为三个部分,请写出第二部分的起讫句,并用一句话概括该部分的主要内容。(宁波中考卷)
5、通过对文章的阅读与体会,或补写事例,或尝试结尾,或谈谈看法。
相关阅读题型
如:“根据文章的中心意思,在文中找出与第④自然段‘贾宝玉太痴’一事类似的例子以及相反的例子各两个;并分别概括其共同点。”
“享受美的过程是非功利的,一旦带有功利性,正如作者所说‘任何一种功利性的念头,都是对那种意境的破坏’。现实生活中也有这类‘功利性’‘爱美’的现象,如有人在公园里将鲜花采撷下来,插到自己家里的花瓶中。请再举一例,并说说自己的看法。(80字左右)”(扬州市中考)
“常说一个人的成长需要良好的环境,读完本文,你也许会有自己的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浙江省国改区中考)
如果从下面两句话中选择一句作为文章的结尾,你选择哪一句?说说理由。①一朵花的美丽,就在于她的绽放;而绽放其实正是花心的破碎啊!②其实,人生哪一刻不美好呢?即使是残损;哪一刹那不该感激欢欣呢?即使是破碎。
“那些‘优秀灵魂’通过文学作品和媒体走进我们的心灵。请你选择大家熟知的一个人物,描绘他(她)令你难忘的破碎之美。要求不少于8字。”(太原市中考)
6、分析文章的主要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以及语言表达作用。
相关阅读题型
如:“第⑨段中,作者看到胡杨林,为什么会忆其劬劳的张骞、艰辛的玄奘、骁勇的霍去病、刚正的林则徐等人?” (浙江省国改区中考)
 “请你说说第②自然段中两个加点的字的妙处。①一到秋天,别的植物都脱光了叶子,而它却披挂一身的灿黄,透明的阳光把它的每一片叶子都浣得晶亮耀眼。②我去问妈妈,妈妈也答不上来,于是我心底便漾起一丝淡淡的遗憾。” (扬州市中考)
“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可以从品味语言、理解内容、分析作用等角度入手,参考文章右边的示例①和示例②,自选一个合适的角度,为文中(1)(2)两处加上批注。” (浙江省国改区中考)
“结合文章,阅读下列三则链接的材料,自选角度,谈谈你对美的认识。” (扬州市中考)
“品读文章②③段,以我们熟知的“月缺”或“花残”为例,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它们是美丽的。” (太原市中考)
三  阅读方法指导:
1、明确特点,了解分类,整体把握,注意与题目相关的要点。
散文在内容上可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在形式上往往以个人抒情为主,主要运用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方法,着重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在阅读时,应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及选材组材的意图。联系题目,注重与题目相关的语句。
2、抓住线索,识别文眼,找出重点语句。
要了解文章的体裁分类和表现手法,要注意文章标题,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重视文中的议论抒情。“文眼”是指文章中能点明内容、情感与谋篇布局的语句,也就是点睛之笔。文眼通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也有的在文中,有时标题就“文眼”。把握文眼及重要语句有利于对题目的分析。
3、发挥想象,领会意境,接近作者意趣。
阅读散文要尽可能透彻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接近作者意趣,达到身临其境的地步,从而在答题时把握正确方向。
4、揣摩词句,品味语言,善于举一反三。
散文的语言精妙凝练。品味语言既要揣摩字面,又要了解作者生活经验与情感,还要分析作者怎样通过修辞来表达感情,使语言产生特殊的审美效果。
5、沉着应答,融会贯通,表达准确。
前四点是基础,这一点是答题要求。在应考中,往往有学生思路正确而表达有误,导致无谓失分。
四  巩固练习:(济南市中考)
故乡的榕树
黄河浪
    ①住所左近的土坡上,有两棵苍老蓊郁的榕树,以广阔的绿荫遮蔽着地面。在铅灰色的水泥楼房之间,摇曳赏心悦目的清翠;在赤日炎炎的夏天,注一潭诱人的清凉。也许是对榕树有一份亲切的感情罢,我常在清晨或黄昏带小儿子到这里散步。
  ②那天特别高兴,动了未泯的童心,我从榕树枝上摘下一片绿叶,卷制成一支小小的哨笛,吹出单调而淳朴的哨音。心却象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飞过迷朦的烟水,苍茫的群山,停落在故乡熟悉的大榕树上。我仿佛又看到那高大魁梧的躯干,卷曲飘拂的长须和浓得化不开的_____绿云;看到春天新长的嫩叶,迎着金黄的阳光,透明如_____碧玉,在____的风中晃动如耳坠,摇落一_______晶莹的露珠。
  ③我怀念从故乡的后山流下来、流过榕树旁的清澈的小溪,溪水中彩色的鹅卵石,到溪畔洗衣和汲水的少女,在水面嘎嘎嘎地追逐欢笑的鸭子;我怀念榕树下洁白的石桥,桥头兀立的刻字的石碑,桥栏杆上被人抚摸光滑了的小石狮子。那汩汩的溪水流走了我童年的岁月,那古老的石桥镌刻着我深深地记忆,记忆里的故事有榕树的叶子一样多…… 
  ④站在桥头的两棵老榕树,一棵直立,枝叶茂盛;另一棵却长成奇异的S形,苍虬多筋的树干斜伸向溪中,我们都称它为“驼背”。更特别的是它弯曲的这一段树心被烧空了,形成丈多长平放的凹槽,而它仍然顽强地活着,横过溪面,昂起头来,把浓密的枝叶伸向蓝天。小时候我们对这棵驼背分外有感情,把它中空的那段凹槽当作一条“船”。几个伙伴爬上去,敲起小锣鼓,以竹竿当桨七上八落地划起来,明知这条“船”不会前进一步,还是认真地、起劲地划着。在儿时的梦里,它会顺着溪流把我们带到秋苗青青的田野上,绕过燃烧着火红杜鹃的山坡,穿过飘着芬芳的小白花的橘树林,到大江大海去,到很远很美丽的地方去……
  ⑤使人留恋的还有铺在榕树头四周的长长的石板条,夏日里,那是农人们的“宝座”和“凉床”。中午,两棵高大的榕树撑开遮天巨伞,洒落一地的荫凉,让晒得黝黑的农人们踏着发烫的石板路到这里透一口气。傍晚,人们在一天辛劳后,躺在用溪水冲洗过的石板上,享受习习的晚风。高兴时,还有人拉起胡琴,用粗犷的喉咙唱几段充满原野风味的小曲,在苦涩的日子里寻一点短暂的安慰和满足。
  ⑥我深深怀念在榕树下度过的愉快的夏夜。有人卷一条被单,睡在光滑的石板上;有人搬几块床板,一头搁着长凳,一头就搁在桥栏杆上,铺一张草席躺下。我喜欢跟大人们一起挤在那里睡,仰望头上黑黝黝的榕树的影子,在神秘而恬静的气氛中,用心灵与天上微笑的星星交流。要是有月亮的夜晚,如水的月华给山野披上一层透明的轻纱,将一切都变得不很真实,似梦境,似仙境。在睡意朦胧中,有嫦娥驾一片白云悄悄飞过,有桂花的清香自榕树枝头轻轻洒下来……而桥下的流水静静地唱着甜蜜的摇篮曲,催人在夜风温馨的抚摸中慢慢沉入梦乡。有时早上醒来,清露润湿了头发,感到凉飕飕的寒意,才发觉枕头不见了,探头往桥下一看,原来是掉到溪里,吸饱了水,涨鼓鼓的,搁浅在乱石滩上……
  ⑦但那样的日子不会回来了。我仿佛刚刚从一场梦中醒转,身上还留着榕树叶隙漏下的清凉;但我确实知道,这一觉已睡过三十年,而人也已离乡千里万里外了!
  ⑧“爸爸,爸爸,再给我做几个哨笛。”不知什么时侯,小儿子也摘了一把榕树叶子,递到我面前,于是我又一叶一叶卷起来给他吹。那忽高忽低、时远时近的哨音,弥漫成一片浓浓的乡愁,笼罩在我的周围。故乡的亲切的榕树啊,我是在你绿荫的怀抱中长大的,如果你有知觉,会知道我在遥远的异乡怀念你么?如果你有思想,你会象慈母一样,思念我这漂泊天涯的游子么? 
⑨故乡的榕树啊…… 
1、请简要概括作者回忆的“记忆里的故事”
2、将下列叠词分别填入第2段中的画线处,顺序依次是    (只填序号)A、串串   B、团团    C、片片    D、袅袅
3、联系上下文,仿照第6段划线句子续写一个句子。
有嫦娥驾一片白云悄悄飞过,有桂花的清香自榕树枝头轻轻洒下来。
4、制作读书卡片是一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文中摘录一个你最喜欢的句子,抄写在下面的读书卡片上,并将感悟写在“品味”栏中。









4、 阅读诗歌《乡愁》和歌词《那就是我》,比较它们与本文在思想感情方面
的异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 我在这头 /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 我在这头 /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 我在外头 /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 我在这头 / 大陆在那头。
那就是我
我思念故乡的小河 / 还有河边吱吱唱歌的水磨。
噢!妈妈,如果有一朵浪花向你微笑 / 那就是我,那就是我,那就是我。
我思念故乡的岁月 / 还有小路上赶集的牛羊。
噢!妈妈,如果有一支木笛向你吹响 / 那就是我,那就是我,那就是我。
我思念故乡的渔火 / 还有沙滩上美丽的海螺。
噢!妈妈,如果有一叶风帆向你驶来 / 那就是我,那就是我,那就是我……
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把榕树中空的凹槽当船划;夏日,在榕树下的石板条上休息、纳凉。
2、B、C、D、A
3、略。
4、心却象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飞过迷朦的烟水,苍茫的群山,停落在故乡熟悉的大榕树上。“我的心却像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小鸟”之喻,充分表现了心情的轻快、愉悦和联想的迅捷。“飞过迷蒙的烟水,苍茫的群山,停落在故乡熟悉的大榕树上”,照应自己千里万里远离故乡的实际,并借助飞鸟的“飞”与“停”,巧妙地引出了故乡的榕树,文笔自然,不露痕迹。。“我仿佛又看到那高大魁梧的躯干,卷曲飘拂的长须和浓得化不开的团团绿云”,紧紧抓住了故乡榕树的主要特征,字里行间充满了赞美之情。
5、略

科技作品阅读

  一、《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有关内容:
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精读的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根据各学段的目标,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
现代文阅读:
1.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情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
3.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5.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尝试探讨。
据此,科技作品阅读命题将呈以下趋势:
1.阅读材料的选取涉及面广,视角宽泛。
    注重材料的整体性、时代性、知识性和趣味性。 命题材料触及天文地理、江河湖海、花鸟鱼虫等方方面面,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生活、关注自然。
  2.  注重对文章整体阅读能力的考查。
    整体,指的是对文章进行宏观的全面的把握,突出对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几方面内容的考查。
   3.命题体现开放性。
    所谓开放性,是指题目设置大多采用主观性的试题,答案要求宽泛,限定灵活,只要符合意思即可给分。即使意思与答案不符,只要言之有理,也未尝不可。同时强调答题思维的多角度,答案的多元化、个性化。由于这类题能很好的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应用、评价、迁移、表述等能力,所以深受出题者的青睐,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4.跨学科考查倍受关注。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的新课程的第四个理念“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中强调“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新课标对跨学科学习的提倡、对语文综合能力的要求,为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提供了有力的考查依据。学科交叉试题有利于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有利于考查学生将各个学科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所以,近几年来,各地的中考试题都注重了对跨学科综合能力的考查。现代文阅读中的跨学科综合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科技作品的阅读中。这也是由这种文体的属性所决定的。所考查的科技作品大多是最新的科技发明、自然生态、人类环境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到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天文等多个自然学科领域,如野生动物,环境污染、能源开发与利用、太空探索、禽流感等等。阅读这些科技作品,既需要掌握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更要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因为归根到底这类题还是借助对自然学科知识的理解来考查语文综合能力。在科技作品的备考训练中这类文章应作为重点关注对象。
二、考点举要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
相关的阅读题型:如:“从目前研究进程看,科学家认为植物之间是通过哪两种方式来沟通和交流的?”(2005浙江省国改区学业考试)“土壤污染跟其他污染相比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土壤污染物有多种,下面列举了两种,请你从文中找出其它几种,仿照示例表述。”(2005嘉兴中考)
2、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情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相关的阅读题型:如:“文章第②段中引用施特恩海默的话是为了说明什么观点?” (2005浙江省国改区学业考试)
3、对作品的内容和表达进行探讨。
相关的阅读题型,如:“文章开头叙述印第安人的传统有什么作用?”(2005浙江省国改区学业考试)  
4、分析文章的主要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以及语言表达作用。
相关的阅读题型:如:“文中加点的‘据统计’不能删除的理由是什么?” (浙江省中考)“第3自然段多处引用数据,你认为有什么作用?” (嘉兴中考) 
5、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相关的阅读题型:如:“根据文章的内容以及平时的积累,你认为一项科学研究的成功,应该具备哪些条件?请写出其中三种。” (2005浙江省国改区学业考试)
注重培养考生的科学素养,将是科技作品考查的一个亮点。  根据新课标中“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的要求,考查题目势必要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关注生态环境、关注科技进程、关注未来发展,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思想、科学品质、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这些题目将会更多地以开放性试题的形式出现。
6、 考查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这将是科技作品阅读考查的一个发展方向。 开放性试题以它答案的多元性和不唯一性,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相关的阅读题型:1.对说明内容进行创新性的表述,如给某一事物下定义;对指定内容的图表式处理或对图表内容的文字表述等;2.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3.结合实际对某个问题谈出自己的认识;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5.根据文章内容延伸到文外相似的内容;6.自然界对人类的启示;7.对人类关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8.有创见地补写文章结尾;9.针对生态环境情况,拟写警示性的标语、建议或公益广告等;10.针对文章的某个方面或某段内容,自己设计题目并做出回答。11. 综合其他学科知识答题的倾向仍然出现并有扩大趋势。12、给文章加标题。
科技作品阅读的开放性试题举例:如: “读了这篇短文后,你对土壤污染问题一定有了新的认识,请你根据平时的观察和思考,提一条防止土壤污染的建议或拟一条警示性的标语。”(2005嘉兴中考)
 三、 阅读方法指导:
(一)树立整体阅读的观念,全面把握文章。
    学业考试的现代文阅读,大多考查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着眼于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所以提高科技作品阅读能力,答好科技作品阅读题,树立整体阅读的观念很重要。所谓整体阅读,是说通过阅读,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进行整体阅读的要领有三:一是明确整体阅读应把握的要点。对文章要进行通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不管篇幅长短,尽量要一口气读完,即使某些地方没有读懂,也由它去,以免打断阅读思路。通读一遍,应主要注意这么几点:文章主要讲了什么问题,说了几层意思,这几层意思是什么关系,对文章粗知大概。二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通读的时候,为了能快速的捕捉信息,要边读边画:把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句子画下来,在文章中留下阅读痕迹,这样能促使你认真读文。有时,最初的印象却是最鲜明的,用来回答整体感知类的问题非常准确。有时,你认为的重要、精彩之处,也恰恰是出题点,先有了注意,会有利于对问题的理解。三是树立不读懂原文不答题的意识。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不是一遍就可以奏效的,它是渐进的,是需要反复阅读的。一般情况下,多数考生是很难在读完一遍后就能迅速概括文章要点的,不可能马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切不可急功近利,要争取在第二、第三遍的阅读中实现对文章的整体阅读,然后再去得心应手地答题。
(二)认真审读题干,快速筛选信息。
    在对文章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迅速阅读题目,认真地审读题干,明确要求,带着问题进行有目的的阅读。有的题干要求从整体上抽象概括,有的题干则明确说明是针对哪一段出的题,有的题干要求从写法上进行分析,有的要求从结构上进行说明,有的题干要求从语言上进行分析……总之,仔细审题,一是为了明白回答内容在文章中的位置,考生阅读相关的内容即可获得有效信息,无须再瞻前顾后,浪费时间。二是要弄清思考的方向,避免答非所问。
(三)掌握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分析,就是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并对每个部分做具体的阐释;综合,也就是概括,就是再现各部分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分析、综合是人们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最基本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考生做阅读题时,都要用到“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只不过因题目不同,有时侧重于分析,有时侧重于综合,有时二者兼用。一般而言,现代文阅读题目中,对词语句子的理解,对文章结构、思路的认识,对信息的筛选,多用分析的方法;而对信息的提取,对文章的主题思想,对文中观点、态度的把握,和根据文章进行联想推断,则需要综合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分析的方法没有定规,综合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可把文中的关键词语摘录组合在一起,形成答案,可在阅读中仔细推敲领会句子的含义,结合作者意图对文章进行提炼概括等。
(四)答题的语言要“准确”“巧妙”
解答阅读题,切记偏离题意,语言模糊,模棱两可,大体则有,具体则无;也要避免语言罗嗦,重复述说,同时要注意不能思路混乱,没有逻辑性。要力求在用语准确的前提下,做到语言巧妙,巧在语言“新颖、生动、形象”,给阅读者以美的享受。 
(五) 把握题目梯度,答题循序渐进。
阅读题的设计基本呈现由浅入深的特点。一篇文章通常设置4—5个阅读题,从知识题到理解题,由答案固定型的简答题到答案多元化的开放题,题型有变化,难易有梯度。
      总之,正确的阅读方法是整体感知——各个击破,恰当使用语言表述技巧。
   考场是个特殊的阅读场地,题料是精选的阅读文本,是对阅读能力的真实检测。如平时储备丰厚,训练有素,把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在考场上就能应对自如,厚积薄发,见解超凡。
 当然,考场上的气氛毕竟有别于平时,所以,要想在考场上将各种答题方法灵活运用,发挥或超常发挥阅读水平,还需有一个平和的心态。
 四、巩固练习
  人类的信息交流离不开语言。那么,动物有没有“语言”呢?常言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所谓动物的“语言”,一般是指同一种动物之间为了种群的生存和发展传递信息的动作、气味和声音。
  动物的动作是一种常见的“语言”。例如,鹿科动物的小尾巴反面是白色的,当它们遇到危险时,就会把尾巴撅起,露出反面的白色,像摇动着白色的“信号”,在绿色丛林地带非常显眼,可以告诉自己的同类:跟我来,快逃跑。工蜂发现蜜源后,会通过圆形舞和“8”字摆尾舞把蜜源的距离和方向告诉自己的同伴。
  气味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昆虫体表的腺体能分泌信息激素,这是一类挥发性的有独特气味的化学物质。在昆虫释放的信息激素中,最普遍、最灵敏、最专一的,是吸引异性的“性引诱素”。例如,一种雌蛾在交配产卵前,能分泌只有0.1微克的“性引诱素”,但雄蛾依靠头部的触觉,甚至在1公里外都能收到这种信号,几乎只要一个气味分子作用于雄蛾的触角,就足以引诱雄蛾与雌蛾“约会”。蚁、蜂、蚜虫等受到伤害或惊扰时,会放出一种“警戒素”,以告诉同类赶快逃避或奋起自卫。
高等脊椎动物也有气味“语言”。例如,人们在小狗身上抹上母猪的尿液,母猪凭着这种体味信号,会把小狗当作自己的孩子进行哺乳。雄羚羊求偶时,也要靠嗅觉来识别雌羚羊。
当然,动物的声音更是一种重要的“语言”。根据动物学家研究,猪有23种声音信号,狐狸有36种声音信号,而阿拉伯狒狒发出的声音信号竟然不少于40种。在模拟声音能力方面,一种叫库科尼亚的鹦鹉会“说”上百个单词和几十句话。 (常州卷)
1、动物的“语言”除了有“报警”、“避敌”等作用外,还有哪些作用?各用两个字回答。(2分)
 2、文中画线句举出的两个数据,有什么作用?(2分)
 3、下列哪些现象是通过动物的“语言”起作用的?哪些不是?逐一简述理由。(3分)
   ①夜晚,在旷野上点一盏灯或燃烧一堆篝火,会引来无数的昆虫。
   ②蜜蜂只有在受到侵害时才会蜇人;而人只要挨了一只蜜蜂的蜇,便很快会遭到群蜂的围攻。
   ③《射雕英雄传》中欧阳锋将一条灌了蛇毒的鲨鱼砍死后扔入海中,不一会儿,海面上便漂满   了中毒而死的鲨鱼。
4、请你利用动物间的“语言”,设计一个不用农药而能消灭害虫的有效办法。(3分)
      
 指导:
  1、 重在考查正确把握文意,从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和概括能力。
  2、要求考生能根据文意阐述其作用
  3、 考查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
  4、 开放性试题,实际也是考查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答案:
   1、 觅食 求偶 识别 自卫 (2分。答对2个给1分。意思对即可。
   2、 说明了雄蛾触角的灵敏。(2分。意思对即可。如从雌蛾的角度说明亦可。)
   3、 ①不是。因为这是由动物的趋光性决定的,不是由同种动物之间传递信息的动作、气味、 声音引来的。②是。因为这是由蜂蜇人后发出的警戒素招来的。③不是。因为这是由鲨鱼 的血引来的,不是由鲨鱼的体味引来的。(3分。每条1分。意思对即可。)
   4、 不设统一答案。例:可以提炼昆虫的性引诱素,引来异性昆虫自投罗网。(3分。只要是运用文中提供的知识并有一定的可行性即可。如脱离文章知识,方法可行得1分。)
议论文复习专题
一、 考试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中关于现代文阅读:
1、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情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
3、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4、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5、 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尝试探讨。
这是针对整个现代文而言的,就议论文的阅读,复习时应重视这些要点:
1、 能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
2、 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即明确论证方法和过程。
3、 理解议论文语言要求严密、准确的特点。
4、 理解文中关键性的语句。弄清文章的结构特色。
二、 考点举要及阅读指导
  (一)、把握论点
1、 阅读题型
(1)、细读全文,写出作者在文中阐述的观点。(金华市中考试题)(2)、“心系一处”这个词语的含义是什么?(河北省中考试题)(3)、揣摩文意,在结尾横线处补上一个恰当的句子。(嘉兴市中考试题)(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A、——B、——C、——D、——(温州市中考试题)
2、 阅读指导
把握文章论点,是阅读议论文的关键,怎样准确地寻找或归纳文章论点呢? 
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弄清作者是对什么问题而发议论的,针对所谈问题的看法是什么。
其次,要有意识地留意几个地方:
题目,议论题目往往是论题。要注意论题不是论点,论题是作者论述的对象和范围,论点是作者对论题所持的看法,应该是一个明确的判断,形式上应该是个完整的陈述句,是个概括性比较强的句子。但是,弄清论题对找论点有帮助,由此可以继续思考,围绕这一论题作者的看法、见解或主张是什么,这就是论点了。
首段,题目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但是很多时候,作者的观点在开头亮相,即使在题目已提,开头还会再提,因为根据议论文一般的思路,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即提出作者的观点,所以寻找作者的观点,仔细阅读开头至关重要,往往文段中有一个现成的句子可以完整的表述作者的看法。
结尾,结构完整规范的议论文,结尾有个结论,我们可以抓住结论分析论点。有时概括简洁地阐述作者的看法就放在尾段。要注意的是相同意思的语句开头和结尾都有,要选择开头,因为结尾可以总结强调。同时,结尾可以作一个验证,验证观点是否是你找的那个。
当然,论点放在中间的也很多,特别是一事一议的文章,论点往往是在叙事与议论的交接处。
阅读过程中,我们凭着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往往可以确定某个概括性强的句子就是论点,但是否准确无误,还需进一步验证。
如果文中没有适合作论点的句子,就需要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了。概括时可适当借用文中的语句,但一定要关照全文,不能断章取义,写出来的句子要求准确完整。
(二)、分析论据
1、阅读题型
(1)、区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2)、概括论据。如:阅读第②③段,说出作者分别是从哪两方面阐述自己观点的?(2005年北京市中考题)
(3)、分析论据作用。如:第③段中的事例论证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列举四个事例进行论证?(2005年温州市中考题)
(4)、根据论点补写论据。如:请你为这一观点再提供一个事实论据。(2005年广西南宁市课改实验区考题)在选文所使用的论证方法中,请写出两种,并各举一例。(2005年沈阳市课改实验区考题)
2、阅读指导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他们是证明被证明的关系。论据一般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中考常见题型为;区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概括事实论据,分析论据和作用,根据论点补写论据。
(1)区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所用的事例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概括的。道理论据一般包括人们公认的正确可行的道理、格言、名人名言、原理、定理等。一般情况下很容易区分,但有些学生把文章中凡是名人的话都作为道理论据,这是不妥的。名人的话有时包含在事实论据中,只是事实论据的一部分,而不作为证明论点的道理,这时就不能算做道理论据。
(2)概括事实论据。
找到事实论据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之,也是常见的题型。在概括事实论据时,要做到准确,必须依据论点将论点的本质特点把握,然后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 格式:谁+怎么做(因为什么)+结果,其中“怎么做(因为什么)”应该与要证明的论点(分论点)结合起来。有时有字数的限定,但“干什么,怎么做”是不能省的。
(3)分析论据的作用。
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作用都是证明作者的观点,只是我们在阅读时,要分析直接和间接证明作者的哪个观点。答题时往往要求答出直接证明的那个观点,这个观点未必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还有一种事例,它不做论据,往往放在开头,起引出论点作用。
(4)根据论点补写论据。
这是近年来常见的题型,看起来要求比较宽泛,但补写的论据也要求典型,有代表性,说服力强。答好这类题,需要平时留心生活,多读书多积累。补写主要是补写事例,还有一种结合语言运用,有句式上的要求,既是补写,又是仿写。如:仿照文中画浪线部分的句式,在空白处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当曹雪芹在贫困潦倒中创作《红楼梦》,                 ,谁能在当时准确地估量他们的价值实现呢?(金华市中考题)
(三)、弄清论证过程及论证方法
1、阅读题型
文章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河北省中考题)
文中把美国宇航员登月和父亲得月作对比,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杭州市中考试题)
2、阅读指导
论证是议论文三要素之一。论证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即运用判断、推理、归纳、综合等思维形式证明观点。它一是揭示论点与论据的关系,二是运用了论证方法。
我们学生掌握和理解的论证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例证法(举例论证),它能增强论述的力量,使文章富有说服力。②引证法(道理论证),一般是指运用讲道理的方法,引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理论、被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格言、名言警句、谚语等来证明观点。它包括运用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或因果关系论证等几种方法。具有理论的权威性和思想的深刻性,使论证的观点具有不可辩驳的力量,增强论证的说服力。③对比论证法,把同一事物的不同观点或优劣情况进行对照分析,运用正面的事实或道理同反面的事实或道理加以对比,来证明观点。它能使正确与错误、是非曲直更加分明,激浊扬清,让人们摒弃错误的,接受正确的,更好地达到论证效果。④比喻论证,运用比喻的方法来论证观点的正确(又称喻证法)。它能使所论述的道理浅显易懂,具有更强的说服力,让人容易理解和接受。
(四)、议论文语言的严密、准确
1、阅读题型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加点语句)把“士兵”同“元帅”分割开来而过分看重“元帅”是不合适的。(嘉兴市中考试题)
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加点语句)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突破,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湖州市中考题)
2、阅读指导
议论文的论证语言是具有准确性、严密性的。为了更好地论证道理、阐述观点,论证的语言要求准确、严密,一方面,态度要明朗,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另一方面,语言要概括简洁,生动感人;再者,还要注意限制,做到无懈可击。体会议论文语言的特点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①从词语的选择和运用、分寸感强、用语贴切的角度分析;②从限制性词语的使用角度分析;③从句式的变化与多样化所体现出来的论辩力量和气势的角度来体会;④从语言的逻辑性强,使论证的道理更严密、准确、更富有说服力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揣摩。
    (五)、关键性语句的理解
1、阅读题型
请你说说第二段画线句“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在文中的意思。(丽水市中考题)
选文中画线句子有何含义和作用?(沈阳市课改实验区中考题)
第⑦段中的“草地”比喻     ,“瘦马”比喻     。(温州市中考题)
加点句“大事如此,小事也如此”在文章结构中起什么作用?(台州市中考试题)
2、阅读指导
议论文阅读,也要重视关键语句的分析。要关注中心句,过渡句,富有哲理的句子,特殊语意的句子。分析这些句子,应将它们的一般含义与中心论点及论证所具有的语言环境中的词、句、段联系起来,必须考虑怎样理解才能同文章表达的中心和谐一致,怎样理解才能更自然地切合文章的论述情境,才能与上下文前后贯通,协调顺畅。另外,还应注意语体风格,议论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此外,还应重视一些关键性词语的理解。在考题中往往选择一些具有指代性内容的词语,大致可归纳为三种,一为复杂指代,这是为了论述时语言的简明和行文的流畅,指代的内容往往在指代词的前面。二为隐含性内容的辨别,对于这种指代,分析的范围要大一些,要顾及全文,然后再注意有关章句。全文明,整段明,隐含的意义也就明了。三为比喻性内容的指代,为了使论述生动形象,易于理解且不直露,具体含义要在所列词语的前后语句中去寻找挖掘。
(六)、重视开放性题型
课改后,考试中开放性题型多了,对于这类题,我们应高度重视,多多训练、指导。题型大致如下:
体验类:阅读第⑦段中画线的句子,请结合自己成长的经历,谈谈你是如何“利用”或“弥补”原有条件的。(温州市中考题)
判断说理类:对于人的价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平平淡淡才是真”,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请说说理由。(金华市中考题)
理解思索类:你认为一个士兵要成为一个元帅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根据节选的语段写出你的看法。(嘉兴市中考题)
启示类:殷雪梅的事迹令老百姓泪流满面,也一定会波动你的心弦,请写出令你感动的原因和你从中吸取的“养分”。(江苏南通中考题)
认识类: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当你遭遇挫折时,你将以怎样的人生态度去面对?(沈阳市课改实验区中考题)
思辩类:有人说:“现在的青少年不懂得感恩。”对此,你的看法如何?(广西南宁市课改实验区)
文言文读解理论
第一、文言文阅读题主要分为两类。
一是翻译类。此类题解答思路是:(1)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2)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并逐字对应翻译,做好留、删、补、换、调、变。注意翻译时应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这些字词往往是得分点。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泽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泽成\"(湖面)风平浪静\"。)(3)还可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另外还要注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倒装、一词多义等特殊现象。(5)若直译不通,则用意译。须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推想。
  古文翻译口诀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
  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
  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
  \"吾\"\"余\"为我,\"尔\"\"汝\"为你。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
  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
  句子流畅,再行搁笔。
二是启示类。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思想倾向,抓住作者基本的感情立场,联系文章主要情节及主要人物,抓住评论性的语句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作答。

第二、文言文课内、课外语段的对比阅读分析
近几年中考文言文部分多以这种题型为主,课内语段比较简单,课外语段基本遵

循“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的规律。相信新课程下的文言文考察会越来越灵活,有两点设想:一、重对语段的整体把握,题型如“用语段中的原话回答问题”等;重文言知识的拓展延伸,如中考《出师表》语段问题:“先帝”、“后主”分别指的是谁?这是典型的文史题,以此相类似的题目有很多,如“事件归结”、“人物故事”、“后人评述”等,这就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文言阅读量和基本的理解能力。
第三、要识记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般以文后“研讨与练习”中的解词题为基准来复习,考试时看清题目的要求,问什么答什么,不写错别字。

一词多义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 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3、将要。(今当远离) 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6、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 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 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 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 2、 敌人(盖以诱敌《狼》)
   23.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2、慰问(人皆吊之)
   24. 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 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25. 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 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26. 恶:1、怎么(恶能无纪) 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7. 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 4、征发(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 ) 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7、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8. 凡:1、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 2、总共(凡三往)
   29. 方:1、见方(方七百里)2、长方形(方以长)3、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30. 分:fēn 1、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2、分配,分给。(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3、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4、fèn,职分,本分。(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31. 奉:1、通“俸”侍奉(为妻妾之奉) 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 3、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2. 否:1、同“不”没有(尊君在否) 2、恶、坏(陟罚臧否)
   33. 夫: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 2、fú,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且夫人之学)    丈夫(夫齁声起/罗敷自有夫) 4、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
   34.扶:1、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 2、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
   35. 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 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 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
   36. 福:1、赐福、保佑(神弗福也) 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乎)
   37. 富:1、富丽(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有许多(家富良马)
   38. 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2、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 3、互相(更相庆) 4、再、又(更上一层楼) 5、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
   39. 苟:1、如果(苟富贵/苟慕义强仁) 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 3、且、或许,表希望(苟无饥渴)
   40. 固: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 2、 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5、安守,固守(君子固穷……)
   41. 故:1、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两狼之并驱如故) 2、特意(桓侯谷使人问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3、原因,缘故(公问其故) 4、所以,因此(故余虽愚) 
   42. 顾:1、回头看(顾野有麦场《狼》元方入门而不顾《世说新语》) 2、难道(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3、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43. 观:1、看(予观夫巴陵胜状) 2、景色,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44. 冠:1、居第一位(以才略居第一位)2、帽子(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3、男子成人礼(既加冠)
   45. 光:1、发扬光大(以光先帝遗德) 2、光线(仿佛若有光) 
   46. 归:1、归依(微斯人,吾谁与归) 2、回家(太守归而游人从)
   47. 过:1、经过(过秦汉之故都《上枢密韩太尉书》) 2、到(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3、犯过失(人恒过) 4、超过,胜过(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48. 好:1、美(秦氏有好女/好鸟相鸣) 2、喜欢(好为梁父吟/好读书,不求甚解) 3、以便、能够(好收吾骨瘴江边)
   49. 号:háo 1、大叫,呼啸。(阴风怒号《岳阳楼记》) 2、hào,别号。(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亭记》) 3、hào,国号。(号为张楚《陈涉世家》) 4、hào,号召。(号令召三老……) 
   50. 还:1、回家(还以与妻《乐羊子妻》) 2、xuán, 同“旋”,回转、掉转(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51. 患:1、担忧、忧虑(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且人患志之不立) 2、忧患(无冻馁之患) 3、当作祸害、认为……是祸害(为乡人所患)
   52. 惠:1、恩惠(大王加惠) 2、同“慧”,聪明(汝之不惠)
   53. 或:1、有时(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 2、有的人(或说处杀蛟/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3、或许(或异二者之为)
   54. 极:1、尽头、穷尽(此乐何极) 2、尽、到(南极潇湘) 3、穷尽,动词(尝极东方)4、非常、最(初极狭)
   55. 寂:1、平静(视端容寂) 2、寂静(寂寥无人) 
   56. 加:1、更加(而山不加增)2、好处(万钟于我何加焉)3、虚夸,以少报多(弗敢加也) 
   57. 间:1、夹杂(中间如拉崩倒之声) 2、一会儿(立有间) 3、 参与(又何间焉)4、中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5、期间(奉命于危难之间)6、量词(宫阙万间都做了土)7、间隔,隔开(遂与外人间隔)8、暗暗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58. 见:1、同“现”(路转溪头忽见) 2、引见(胡不见我于王) 3、召见,接见(于是见公输盘/曹刿请见) 4、拜见(子墨子见王/乃入见) 5、知道(见往事耳) 6、看见(贵人过而见之) 
   59. 将:1、将领,名词(则命一上将)2、率领(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 3、将要(公将战) 4、搀扶(出郭相扶将) 5、无实义(宫使驱将惜不得) 
   60. 角:1、吹奏的乐器(鸣角振铃) 2、吹号角(且角且走)
   61. 借:1、借(每假借于人) 2、依*(愿借子杀之) 3、即使(借第令毋斩)
   62. 尽:1、没有了(担中肉尽/林尽水源) 2、全部取得(利尽南海) 3、尽量,尽可能(进尽忠言)
   63. 就:1、接近、趋向(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颓然就醉)2、完成,达到 3、即使
   64. 居:1、过了(居十日) 2、停留(不可久居)
   65. 举:1、传扬(死即举大名耳) 2、发动(举大计亦死) 3、被举用(管夷吾举于市)4、参加(董生举进士) 5、全(举国欢庆/举世无双) 
   66. 具:1、同“俱”,全、都(具答之) 2、具有(各具情态 ) 
   67.决:1、判断(孔子不能决也)2、 分别(意难决舍) 3、断然(故决然舍去)
   68. 绝:1、隔绝 2、极点(以为妙绝《口技》) 3、停止,消失(群响毕绝《口技》)
   69. 开:1、散开(日出而林霏开) 2、放晴(连月不开) 3、打开(旁开小窗)
   70. 可:1、大约(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 2、可以(珠可历历数也) 
   71. 苦:1、苦于(苦秦久矣) 2、使……苦(苦其心志) 3、愁(何苦而不平)
   72. 乐:1、以……为乐(太守之乐其乐) 2、使……快乐(钟鼓乐之) 3、乐趣(而不知人之乐) 4、欢乐、快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73. 类:1、类似(绝类弥勒) 2、同类(不与培塿为类/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74. 利:1、有利的(天时不如地利) 2、锐利(兵革非不坚利/怀抱利器) 3、认为……有利可图(父利其然) 4、物资(利尽南海)
   75. 隶:1、属于(世隶耕) 2、跟着(隶而从者)
   76. 良:1、真,实在(良多趣味) 2、善良(此皆良实)
   77. 临:1、面对、对着、当着(执策而临之/把酒临风) 2、来到,在(临溪而渔/临池学书) 3、靠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4、将要(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78. 鳞:1、像鱼鳞一样(鳞浪层层)2、鱼(呷浪之鳞)
   79. 令:1、命令。(乃令符离人葛婴) 2、让,使。(忿恚尉,令辱之) 3、指县令。(陈守令皆不在)
   80. 妙:1、奇怪(妙无一人肯泊岸)2、奇妙(以为妙绝)
   81. 名:1、命名、起名(名之者谁《醉翁亭记》) 2、 说出(不能名其一处《口技》) 3、名字(自名为罗敷《陌上桑》)
   82. 谋:1、商量(陈胜吴广乃谋曰/聚室而谋) 2、谋划、筹划(抑亦人谋/肉食者谋之)
   83. 奇:qí 1、奇特。(明有奇巧人《核舟记》) 2、奇怪,罕见。(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峡江寺飞泉亭记》) 3、jī。零数。(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84. 骑:1、jì,骑兵(骑千余)2、马(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85. 前:1、前面(其一犬坐于前《狼》) 2、上前(狼不敢前《狼》)
   86. 强:1、强悍(凶强侠气)2、有余(赏赐百千强)3、勉强(不可强以仕)4、力行(慕义强仁)5、强盛,强大(以弱为强者)6、通“僵”,僵硬(项为之强)
    87. 且:1、将近(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况且(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88. 清:1、清澈(水尤清冽/回清倒影) 2、凄清、冷清清(以其境过清)
   89. 情:1、实情(必以情) 2、友情、交情(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90. 请:1、请允许,敬辞(请献十金) 2、请求(曹刿请见) 3、请教(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91. 穷:1、穷尽,动词(穷山之高而止/穷回溪/欲穷其林) 2、尽头,名词(而不知其所穷) 3、穷尽,形容词(乐亦无穷) 4、深(穷冬烈风)5、贫穷(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92. 屈:1、委屈(猥自枉屈)2、弯曲(手指不可屈伸)
   93. 去:1、走开,离去(一狼径去) 2、距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西蜀之去南海。) 
   94. 阙:1、宫殿(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2、同“缺”,中断(略无阙处)
   95. 容:1、许、让(虽席地不容闲)2、神色(视端容寂)3、容貌(花态柳情,山容水貌)
   96. 乳:1、喂奶(妇抚儿乳《口技》) 2、奶头(儿含乳啼《口技》)
   97. 善:1、专长,名词(岂爱人之善) 2、好(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3、擅长,动词(罗敷善蚕桑)
   98. 尚:1、尊重、推崇(而使后人尚之如此) 2、还(而君前途尚可) 3、尚且
   99. 少:shǎo 1、一会儿(少时) 2、稍微(意少舒) 3、不多(饮少辄醉) 4、shào,年轻(陈涉少时) 
   100. 舍:1、学舍、书馆、房屋(至舍/屋舍俨然)2、舍弃(舍文轩而窃敝舆/便舍船,从口入)3、丢开、离去(意难决舍/故决然舍去)4、shě,施舍(舍与你的《范进中举》)
   101. 射:1、射箭(尝射于家圃《卖油翁》) 2、射术(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102. 甚:1、超过、厉害、严重(所恶莫甚于死者) 2、十分(流辈甚称其贤)
   103. 胜:1、取胜,胜出、超过(此时无声胜有声) 2、优美、美好(予观夫巴陵胜状)3、忍受,能承受(高处不胜寒/驴不胜怒) 4、尽(跨州连郡者不胜数)
   104. 施:1、shī,施实。(然后施行……《出师表》) 2、yì,(施施)慢步徐行的样子。(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105. 食:1、shí,吃。(食不饱,力不足《马说》) 2、sì,通“饲”,喂养。(食之不能尽其材)
   106. 使:1、派(秦王使人谓安陵君) 2、出使(使于秦) 3、使者(使子为使)
   107. 始:1、曾(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2、才(始指异之)开始(游于是乎始)
   108. 市:1、集市(东市买骏马《木兰词》) 2、买(愿为市鞍马《木兰词》)
   109. 恃:1、凭借、依仗(天下之所恃以无忧《上枢密韩太尉书》 2、子何恃而往《为学》)
   110. 是:1、判断动词,是(我是鬼《宋定伯捉鬼》)2、代词 这样(如是再三《宋定伯捉鬼》)
   111. 适:1、往(抱而适市) 2、正好(而此地适与余近) 3、舒适(其体不适)
   112. 书:1、书写。(乃丹书帛日《陈涉世家》) 2、文字,字条。(得鱼腹中书) 3、书信。(一男附书至《石壕吏》) 4、文件。(军书十二卷《木兰诗》)
   113. 数:1、shù,表多次。(又数刀毙之《狼》) 2、shǔ,计算。(珠可历历数也《核舟记》) 3、shuò,屡次。(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114.遂:1、完成(已遂述数行)2、就、于是(遂逐其师) 3、因而(恐遂汩没)
   115. 所:1、地方(欲至何所《宋定伯捉鬼》) 2、“所”与“何”组成偏正词组,“哪里”“什么”(不知有何所畏忌)
   116. 所以:1、用什么方法(吾知所以距子矣) 2、用这些来(所以动心忍性) 3、……原因(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117. 通:1、通过(初极狭,才通人) 2、通晓、掌握(未能通习吏事) 3、顺利、顺畅(政通人和) 4、整个(通计一舟) 5、通报、传达(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6、贯通(中通外直)
   118. 图:1、想(不图观瀑一至于斯) 2、谋取(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3、画(命工吏图而书之)
   119.徒:1、仅仅、只(叶徒相似/徒以有先生也) 2、光着(免冠徒跣/徒步旅行)
   120. 推:1、推究、考察(推王君之心) 2、推广(其亦欲推其事)
   121. 屯:1、堆积(大雪屯门) 2、停驻(屯大泽乡)
   122. 望:1、声望(先达德隆望尊) 2、看见(望桓侯而还走)
   123. 为:1、以为、认为(孰为汝多知乎) 2、做,制造(为学/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3、是(此不为远者小) 4、对、向(不足为外人道也) 5、替、给(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6、刻有(为人五) 7、为了(故不为苟得也) 8、接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124. 谓:1、说(谓为信然) 2、对(谓先主曰) 3、是(太守谓谁) 4、认为(予谓莲) 5、商量(舍人相谓曰) 6、叫做(此之谓失其本心) 7、命名(太守自谓也)
   125.文:1、画着文彩(皆披发纹身)2、文章(属予作文以记之)3、彩饰(舍其文轩)
   126. 闻:1、听说(余闻之也久) 2、名声(不能称前时之闻)
   127.下:1、攻下、攻克(蕲下) 2、向下(日光下澈) 3、往下走(下见小潭)
   128. 鲜:1、鲜艳(芳草鲜美) 2、xiǎn,少(陶后鲜有闻)
   129. 贤:1、胜过、超过(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 2、 有才能的(如此其贤《伤仲永》)
   130. 相:1、一起、共同(此子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2、互相(舍人相谓曰)
   131. 效:1、功效、效果,名词(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2、取得成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132. 屑:1、不屑指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乞人不屑也)2、忙碌的样子(而楼上人往来屑屑)
   133. 谢:1、请问(使君谢罗敷)2、道歉(长跪而谢之)3、致意(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
   134. 信:1、信任(愿陛下亲之信之) 2、信实(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3、确实(谓为信然/岂信然邪) 4、通“伸”,伸张(欲信大义于天下)
   135. 行:1、品德(性行淑均) 2、行军(行收兵,比至陈) 3、行列、队伍(皆次当行/行阵和睦) 4、行走(行深山巨谷中 
   136. 许:1、赞成(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答应,承认、同意(时人莫许之/遂许先帝以驱驰) 3、大约的数量(高可二黍许) 4、hǔ,拟声词(曳屋许许声)
   137. 学:1、学问(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学》) 2、 学习(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为学》)
   138. 寻:1、寻找(寻向所志《桃花源记》) 2、不久(寻病终《桃花源记》
   139. 焉:1、哪里(且焉置土石) 2、句末语气词(始一反焉)
   140. 艳:1、妖艳、艳丽(艳装骑驴) 2、欣羡(略无慕艳意)
   141. 夷:1、平(船背稍夷) 2、平和、平易(言和而色夷) 3、少数民族(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142. 遗:1、wèi,留给、给予(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2、死去的人留下的(深追先帝遗诏/遗风余思) 3、丢失的(得遗金一饼)
   143. 已:1、停止(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2、完了、完毕(死者长已矣) 3、算了,罢了(且壮士不死即已) 4、已经(骨已尽矣)
   144. 义:1、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 2、正义、仁义(舍生而取义) 3、适宜、恰当(引喻失义)
   145. 异:1、奇异、特殊、不同(奇山异水/觉无异能者) 2、认为……奇怪(父异焉/渔人甚异之)3、意外的事(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146. 易:1、交换(寒暑易节) 2、容易(难者亦易矣) 3、交易,买(易以百金)
   147. 诣:去、到,去拜访(由是先主遂诣亮/及郡下,诣太守)
   148. 益:1、增加(曾益其所不能) 2、利益、好处(满招损,谦受益/有所广益) 3、更加、进一 步(将以益治其文) 4、渐渐地(益习其声)
   149. 意:1、心情(意少舒) 2、神情、态度(意暇甚) 3、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 4、企图,想要(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150. 因:1、于是、就(因屏人曰/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2、凭借、依*(高祖因之以成帝业)3、根据、依照(罔不因势象形)4、因此(因以为号焉/而因以及乎其迹)
   151. 引:1、拉,表示好感(下车引之) 2、拿起(引刀趋机/丁壮者引弦而战) 3、称引(引喻失义) 
   152. 盈:1、满(曾不盈寸) 2、充满,士气正旺盛(彼竭我盈)
   153. 用:1、使用、采用(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因此(遂用猖獗
   154. 友:1、朋友(有朋自远方来) 2、友爱、亲近(琴瑟友之)
   155. 余:1、剩下的、留下的(余寒犹厉) 2、第一人称,我(余闻而愈悲)
   156. 与:1、通“欤”疑问语气词,相当于“吗”(所识穷乏者得我与)2、给(蹴尔而与之)
   157. 欲:1、想(欲至宛市《宋定伯捉鬼》) 2、将要(行欲至宛市《宋定伯捉鬼》) 3、愿望(从民欲也)
   158. 援:1、提出、引(援疑质理) 2、外援(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159. 缘:1、缘故 2、沿着(缘染溪/缘溪行)
   160. 杂然:1、纷纷地(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 交互错杂(杂然前陈《醉翁亭记》)
   161. 再:1、第二次(再而衰) 2、两次(日再食)
   162. 曾:1、加强语气,与“不”连用,连……都(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2、同“增”,增加(曾益其所不能) 3、尚、还(曾不盈寸)
   163. 争:1、争夺(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2、据理力争(知而不争)
   164. 指:1、手指(人有百指)2、指明(不能指其一端)3、指点(始指异之/皆指目陈胜
   165. 至:1、极点(寡助之至) 2、到(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3、周到(礼愈至)
   166. 志:1、记(故为之文以志) 2、标记(寻向所志) 3、做标记(处处志之) 4、志向(且人患志之不立) 5、立志(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
   167. 质:1、询问(援疑质理) 2、资质(非天质之卑)
   168. 致:1、表达、表述(听妇前致词) 2、取得(盖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气可以养而致/无从致书以观) 3、招致、引来(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
   169. 诸:1、“之于”的合音(投诸渤海之尾) 2、那些(其西南诸峰) 3、各位,众位(今诸生学于太学)
   170. 主:1、掌管(齐命使各有其主《晏子使楚》) 2、君主(其贤者使使贤主《晏子使楚》)
   171. 属:shǔ 1、类。(忠之属也《曹刿论战》) 2、侪、辈。(徒属皆日《陈涉世家》) 3、管辖。(司命之所属《扁鹊见蔡桓公》) 4、相同,同类。(神情与苏黄不属《核舟记》) 5、zhǔ,通“嘱”,嘱托。(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172. 著:1、附着、加在(定伯便担鬼着肩上《宋定伯捉鬼》) 2、接触(径至宛市中下著地《宋定伯捉鬼》) 3、同“着”穿(著我旧时裳)
   173. 缀:1、点缀(缀以珠玉) 2、连接,紧跟(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174. 资:1、天资、天分(吾资之昏《为学》) 2、资助(此殆天所以资将军《隆中对》
   175. 子:1、夫子、先生、老师(子墨子闻之)2、您(愿借子杀之)3、儿子(子又生孙)
   176. 自:1、自己(并自为其名) 2、自、从(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3、从、由(自三峡七百里中) 4、如果(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77. 足:1、脚(蛇固无足) 2、画脚(子安能为之足) 3、充足(今北方已定,兵甲已足)4、足以(以中有足乐者) 5、值得(不足为外人道也)
   178. 卒:1、士兵(卒买鱼烹食) 2、最终(卒于鲁也传之)
   179. 作:1、奋起、有所作为(而后作) 2、写(属予作文以记之)
   180. 坐:1、因为、由于(但坐观罗敷) 2、坐在(口技人坐屏障中) 3、通“座”,座位(满坐寂然)4、犯罪(何坐?坐盗)
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来引申为慢慢、逐渐。
[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名词用作状语的词语,并加以解释。
1、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云、响、景: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
2、人皆得以隶使之  隶:像对待奴隶一样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每天
二、名词用作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如:“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
[小练习]找出下列各句中用作动词的名词,并解释之。
1、沛公欲王关中  王:统治
2、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敌:攻击
3、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缟素:穿孝服
4、大楚兴,陈胜王  王:称王
5、范增数目项王。目:示眼色
三、名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词作动词,臣服的意思。(使天下之主臣服。)
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让……称王
2、汗牛充栋           汗:使……出汗
3、齐威王欲将孙膑    任命……为将
四、名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
①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把……当作宾客。
②鱼肉百姓   鱼肉:以……为鱼肉
③孟尝君客我  客:把……当作门客
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不仅仅把亲人当作亲人,不仅仅把孩子当作孩子。”
五、动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北”均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
1、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入:产品、收入
2、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谗、讥:诬陷、嘲讽的话
六、动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
1、外连横而斗诸侯  斗:让……争斗
2、中军置酒饮归客  饮:使……饮酒
3、生死而肉骨      使……复生
4、惊天动地         使……惊奇;使……感动
5、可烧而走也         使……逃走
七、动词为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因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样。如: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死国:为国事而死
八、动词活用作状语
   动词在谓语前,修饰或者限制谓语。
儿惧,啼告母     啼,哭着 
九、形容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如:“将军身披坚执锐”中的“坚”“锐”,指的是“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兵器”。
1、晓看红湿处  红:红花
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绿叶、红花。
3、常在于险远。 险远,危险而又道远的地方
十、形容词用作动词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如:“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中的“穷”,是走到尽头的意思。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穷:看尽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偏爱
十一、形容词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使动用法。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就是“使……变绿”的意思。
1、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弱:使……削弱
2、富国强兵 富、强:使┉┉富、强
3、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苦、劳、饿:使┉┉苦、劳、饿
十二、形容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如:“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小”,就是“认为……小”的意思。
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小:认为……小
2、予怪而问之  怪:认为……怪
3、渔人甚异之  异:认为……奇怪
十三、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
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如:
六王毕,四海一   一:统一(动词)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贰:背离(动词
十四、数词用作形容词
1、余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一:全、满(形容词)
2、二三其德  二三:不专一,不忠诚(形容词)
十五、数词用作名词
其一犬坐于前  一,一只狼(名词)
通假字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
女:通“汝”,你。    知:通“智”,聪明。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6、日之其所亡。(《乐羊子妻》)亡:通“无”。
   7、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通“无”。
   8、对镜帖花黄。……火伴皆惊忙。(《木兰诗》)  帖:通“贴”。  火:通“伙”。
   9、无他,但手熟尔。(《买油翁》) 尔:通“耳”,相当于“罢了”。
   10、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李清照)  争:通“怎”。
   11、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辛弃疾) 见,通“现”。
       才美不外见……(《马说》)  见:通“现”。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见:通“现”。
   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通“座”。
   1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16、一厝逆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7、问渠那得清如许。(《观书有感》)那:通“哪”,怎么。
   18、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阙:通“缺”。
   19、昂首观之,项为之强。(《童趣》)强:通“僵”,僵硬。
   20、傧者更道,从大门入。(《晏子故事两篇》)道:通“导”,引导。
   21、缚者曷为者也?(《晏子故事两篇》)曷:通“何”。
   22、圣人非所与熙也。(《晏子故事两篇》)熙:通“嬉”,开玩笑。
   23、饰以玫瑰,辑以翡翠。(《买椟还珠》)辑:通“缉”,连缀。
   24、此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遽:通“讵”,岂。
   25、子黑子九距之。(《公输》)距:通“拒”,挡。
   26、公输盘诎,而曰……(《公输》)诎:通“屈”,折服。
   27、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有:通“又”。
   28、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衡:通“横”。
       困于心,衡于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衡:通“横”,梗塞,这里指不顺。
   29、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甫:通“父”。
   3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简:通“拣”,挑选。
   3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唐雎不辱使命》)错:通“措”。
   32、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唐雎不辱使命》)仓:通“苍”。
   33、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山市》)裁:通“才”,仅仅。
   34、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適:通“谪”。
   35、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涉世家》)唱:通“倡”,倡导。
   36、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以:通“已”。
   37、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被:通“披”。
       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被:通“披”。
   3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食:通“饲”,喂。
   39、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材:通“才”。
   40、其真无马邪?(《马说》)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41、自余为僇人,(《始得西山宴游记》)僇:通“戮”,遭到贬谪。
   42、而游者皆暴日中。(《峡江寺飞泉亭记》)暴:通“曝”。
   4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畔:通“叛”。
   44、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曾:通“增”。
   45、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拂:通“弼”,辅佐。
   46、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具:通“俱”,全,皆。
   47、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属:通“嘱”。
   48、馔酒食,持其赀去。(《越巫》)赀:通“资”,资财,钱财。
   49、客问元方:“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不:通“否”。
   50、玉盘珍馐直万钱。(《行路难》其一)直:通“值”。
   51、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辟:通“避”,躲避。
   5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辩:通“辨”,辨别。
   5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
 与: 通“欤”,语气词。
   54、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乡:通“向”,从前。
   55、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信:通“伸”。
   56、自董卓已来……(《隆中对》)已:通“以”。
   57、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徧:通“遍”,遍及,普及。
   58、四支僵硬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支:通“肢”。

省略现象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很多省略现象,古代汉语中更为多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例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    )触草木,(     )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
    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手自笔录,(    )计日以还。……录毕,(   )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问:“(   )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   )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左传•曹判论战》)
    2.省略谓语。与现代汉语比较,文言中谓语的省略较多见。例如:
    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同上)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省略宾语。有动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尉剑挺,广起,夺(   )而杀尉。(司马迁《陈涉世家》)
    每字为一印,火烧(   )令(   )坚。(沈括《活板》)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   )斗卮酒。(司马迁《鸿门宴》)
    有介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竖子不足与(   )谋。(同上)
    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4.省略介词。文言中介词“于”也常常省略。例如:
    今以钟磬置(   )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苏轼《石钟山记》)
    激昂(   )大义,蹈死不顾(张博《五人墓碑记》)
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是阳城人)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2、句末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方柯,天才也。”(方柯是天才)
 3、用“者”表判断
 “方柯者,中国之人。”(方柯,是中国人) 
 4、 用“为”表判断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不能说是设法生财)
  5、用“乃”表判断
 “是乃狼也。”(这是狼)
 “电脑乃高科技用具。”(电脑是高科技用具)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夫战,勇气也。(《曹判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 (苏轼《石钟山记》)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胄。(同上)
倒装句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2)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3)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4)介宾结构后置  
   (1)主谓倒装   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例: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 了”  
   (2)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放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有如下几种情况: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a 介宾倒装 例: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可译为“为什么”   微斯人,吾谁与归 ?“吾谁与归”是“吾与谁归”的倒装,可译为“我和谁同道呢?”    b谓宾倒装 例:何有于我哉?“何有”是“有何”的倒装。古汉语中,疑问代词做宾语时,一般放在谓语的前面。可译为“有哪一样”。  孔子云:“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二、 文言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例:僵卧孤村不自哀  “不自哀”是“不哀自”的倒装,可译为“不为自己感到悲哀”。“自”,代词,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要前置。另如“忌不自信”,“自信”即“信自”,意相信自己。
 三、 用“之”或“是”把宾语提于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例: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莲之爱”即“爱莲”的倒装,可译为“喜爱莲花”。“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孔子云:“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四、 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表示强调。例:是以谓之“文”也。 “是以”是“以是”的倒装,可译为“因此”。“是”是指示代词,指代前面的原因。
 五、 其他,表示强调。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关山度”是“度关山”的倒装。可译为“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道道山”。
(3)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一、“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亭翼然临于泉上”是“翼然临于泉上亭 ”的倒装,定语后置,可译为“一座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上的亭子。”
   二、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例: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三、数量词做定语后置   例:尝贻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
(4)介宾结构后置  
   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 例:何有于我哉? 全句为“于我有何哉”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译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告之于帝”是“于帝告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帝”后置,译为“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    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全句为“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南阳、于乱世”后置,可译为“亲自在南阳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
   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例:屠惧,投以骨。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译为“把骨头扔给它”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祭以尉首”是“以尉首祭”的倒装,介宾结构“以尉首”后置,可译为“用将尉的头来祭祀”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装,介宾结构“以文”后置,可译为“用文字来记述”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介宾结构“以讨贼兴复之效”后置。
古今异义
      例词  例句   古义   今义 
   1 居  居十日    过了  居住 
   2 走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跑   走 
   3 再 一股作气,再而衰    第二次   又 
   4 池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护城河   水池 
   5 次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   停驻    质量差;次数 
   6 戾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至    暴戾 
   7 令 何患令名不彰耶   美好的   命令 
   8 寻 未果,寻病终   不久   寻找 
   9 狱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案件   监狱 
   10 坐 停车坐爱枫林晚    因为   坐下 
   11 渠 问渠哪得清如许   它(他)   水渠 
   12 微 微斯人,吾谁与归    没有    微小 
   13 迁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官吏调职    迁移 
   14 形 无案牍之劳形    身体    形状 
   15 鄙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目光短浅    卑鄙 
   16 卑鄙 先帝不以臣卑鄙    地位低下     品质低下 
   17 牺牲 牺牲玉帛,弗敢专也    祭祀用的物品    为正义事业而奉献 
   18 亲戚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父母兄弟等    姻缘亲属 
   19 交通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交错相通    交通运输 
   20 妻子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儿女    男性的配偶 
   21 绝境 同上    与世隔绝的地方    山穷水尽的地步 
   22 无论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更不必说    条件关系连词 
   23 几何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多少    数学学科之一 
   24 开张 诚宜开张圣听    扩大     开业 
   25 会计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聚集商议     财务人员 
   26 儿女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青年男女    子女
(一)箕郑对文公问
晋饥,公问于箕郑曰:“救饥何以?”对曰:“信。”公曰:“安信?”对曰:“信于君心,信于名,信于令,信于事。”公曰:“然则若何?”对曰:“信于君心,则美恶不逾。信于名,则上下不干。信于令,则时无废功。信于事,则民从事有业。于是乎民知君心,贫而不惧,藏出如入,何匮之有?”
(二)曹刿论战
(曹刿)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一、 解释句中加线的字词
公问于箕郑曰                   信于事
信于君心                       小惠未偏
二、 翻译下列句子
1、救饥何以?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三、“可以一战”是“可以(之)一战”的 省略,“之”指代什么,用语段(二)中的原句回答。
四、 箕郑和曹刿在救饥和打仗上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他们的共同之处是什么?这种主张在今天有没有借鉴意义?说说你的看法。
五、上面语段能归结出的一个成语是----------------你还能说出与此相类似的其它历史故事吗?请用50个以内的字表述一下。
阅读《出师表》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先帝不以臣卑鄙    (           )    (2)由是感激    (          )
(3)夙夜忧叹          (           )    (4)庶竭驽钝    (          )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我的译文:                                                                    
                                                                              
3、诸葛亮始终以“报先帝,忠陛下”为职分,在心理上体现为:                     ;在行动上的体现为:                                         ; 在打算上认为北伐时机成熟的是:                                       。(摘录原文词、句回答)
4、“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中的“临崩寄臣以大事”指的是刘备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隆中对》节选,完成文后问题。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日:“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大,而智术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4、《出师表》中的哪句话与这段话是相照应的?
答:                                                                   。
5、有人阅读完《隆中对》后拟一上联,请你根据对《出师表》的阅读理解对出一下联。
上联:《隆中对》对刘玄德求安天下大计;
下联:                                                                          
6、认真阅读《出师表》的节选部分和《隆中对》的节选部分,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诸葛亮和刘备的评价。
命题(半命题)作文 (洪合镇中学)
一、《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浙江省国改区学业考试说明》有关内容:
1.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2.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3.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4.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以上“课标”)
1.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审视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2.写一般的记叙文,做到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详略得当,语句通顺、生动,有真情实感;能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材料,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能运用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某些特点;能根据需要,灵活运用表达方式;不少于600字。
3.写简单的说明文,以科学的思想方法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特点,语言通顺、明白,不少于600字。
4.写简单的议论文,能对议论的事情或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会作简单的分析,观点正确,思路清楚,结构完整,语句通顺,不少于600字。
  (以上“学业考试说明”)
结合以上要求和近两年的各地中考作文试题,命题作文将呈现以下特点:
(1)淡化审题、淡化文体,但仍有审题的必要,仍要依体作文。
(2)创新意识、创新思路,作文要有新意,要展示其真知灼见,真情实感。
(3)观照社会、观照自然、观照自我。
二、考点举要
1、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⑴ 请以“十六岁,我多了一分       ”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②文体不限。(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⑵ 在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写出真情实感,文体不限。
    第一题:沟通
    第二题:____________是一把双刃剑 (宁波市高中段招生考试)
⑶ 雅典奥运会上,刘翔在挺胸冲刺的瞬间创造了中国体育的奇迹;印度洋海啸在巨澜突进的瞬间夺走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老师在课堂上微笑的瞬间鼓起了你举手的勇气……请以“     的瞬间”或“瞬间的     ”为题目,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临沂市课改实验区)
2、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⑴请以“人生路上   多”为题,然后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湖北省黄冈市初中升学统一考试(课改区)语文试题)
⑵在成长的愉悦中,在探求的欣喜中,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进取,充满活力;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我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和谐温馨的家庭,洋溢欢乐,充满活力;日新月异变化着的社区、家乡、祖国……蒸蒸日上,充满活力。请以“充满活力的岁月”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上海市中考试卷)
3、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
请以“我希望有这样一个暑假”为题,写一篇文章。(浙江省绍兴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语文试卷)
三、作文方法指导
1、写作的基本程序
    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表达→修改
2、命题及作文的主要形式
    (1)一般命题,如“我成长中的一件事”、“我这个人”、“谈挫折”。
(2)半命题式,如“我好想    ”、“       的力量”、“记       的一个人”。
(3)提示命题式,如大会上,当校长宣布你荣获某项荣誉称号或者向你颁发某项奖状时,台下会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课堂上,当老师表扬你取得进步的时候,同学们的掌声会经久不息;有时候,你突然产生了一个灵感,悟出了一个道理,也会仿佛听到来自心底的掌声……当然,你也常常把掌声献给身边值得称道的人。请你“掌声”为题,选择一个角度,写—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3、常用的审题方法  
   (1)扩缩法:就是将字数较少的题目加上适当的限制性的语言,使之变得具体易写;将字数较多的作文题目压缩,抽出主干词或中心词。
   (2)寻“睛”法:就是寻找作文题的“题眼”,题目中关键字眼。是偏正型结构的题目,题眼大多在偏的部分,如“难忘的一天”,“难忘”是题眼;是一个句子的题目,谓语多为题眼,如“我也给美丽做了道加法”,“做”就是题眼。是用独词作题目的,它的表意重心往往在这个词所代表的事物的本质特点上,抓住它的本质特点,或写出它的象征意义,或写它的比喻意义,或写它的引申意义,这“特点”即为题眼;如“路”。
4、立意力求“新”、“真”、“深”,并借助下列方法:
    (1)大中取小。有一类作文题目十分宽泛,可写的材料很多,比如“生活”“变化”等,这类抽象的题目都属于宽题、大题。写这类题目要善于缩小,把众多材料浓缩到一点,找准切人点,还要善于化抽象为具体,加上适当的限制或设置副标题,这些都是写好大题目的好方法。如“关心”可变换成“我学会关心他人”、“妈妈关心我的成长”等等,并据此构思。
(2)小中见大。“小中见大”是指题目小而具体要写出有深刻意义的主题,比如《今日家事》就应从一件家庭琐事反映社会变革的重大主题。
5、选材的方法:
     (1)“中心”延伸法:就是围绕作文的中心(主旨、主题),选择那些最能凸现主题的材料。
(2)时空联想法:就是根据文题暗示(或明示)的时间、地点去选择材料,并将最能反映主题的材料梳理清楚、注重细节。
(3)性格联想法:就是围绕文中作者讴歌或贬抑的人物性格,去搜集与之相关的材料。
(4)事景联想:就是围绕作文所叙的事件,所写的景物去搜集与之相关的材料。
6、构思的方法:
    (1)一点式伸展法:就是一篇文章内只将一个内容写好、写细、写完整。如“我在家中的故事”可写一个故事的始末,不要写几件事而都不具体。
(2)多点式铺陈法:就是在文章中多写几个内容,将它们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如“我眼中的同龄人”、“家乡变了”可写几个同龄人的生活;可用多个画面、事例的组合来表现“变”。
7、作文开头的方法:
    (1)开门见山式:就是直接入题,不拐弯抹角,直接交代写作的内容(写什么事情,讲一个什么道理等)。
(2)点文题式:就是在开头直接点出作文的题目。
(3)点中心式:就是在开头将所写的人、事、景、物等中心交待出来。
(4)悬念入题式:就是创设一种扣人心弦的情节,引人人胜。
(5)场面描写式:就是描写—个特定的场景导入作文。
8、作文结尾法:
    (1)点明中心文题式  (2)悬念余味式
(3)引用警言式      (4)抒情总结式
9、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技巧。
    写好半命题作文的技巧,首先表现在将题目补充完整,使之成为适宜自己写作的命题作文。那么,如何补题呢?
    首先,要认真仔细阅读题目。这类作文题,一般都有提示性导语,或举例,或说明,或限制,对这些导语,要认真理解,反复推敲。有一类补题,属于仿词填空,如“根据你想写的内容,选用恰当的词语(如:好处、方便、乐趣、变化、喜与忧……)把作文题目填写完整”,可以选用列举的词语,也可以另用相仿的词语;有一类补题,属于选词填空,如“必须从以下10个词语中选择一个词语,与上面题干中‘做人要 ’组成一句话”,则只能从所给的词语中选取,不可节外生枝。其次,对填充后的题目再一次细心检查,考查其语意是否简洁明确,语法是否搭配得当,语感是否通顺得体。题目是文章的眼晴,如果补题不好,文章如何写得好。所以,题目补充完整之后,还要再次与要求对照。真正做到既合乎要求,又方便自己写作。
四、巩固练习
1、请以“门”为题作文。
要求:内容与门相关即可,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解析:门,可以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门,也可以是通往过去的历史之门,可以是通往未来的科技之门,也可以是下岗工人再就业的希望之门,更可以是一个国家神圣不可侵犯的国门……写作的关键在于审题立意,不可写得过于宽泛,抓住一点,写深、写透、写具体,切不可“面面俱到”。
2、题目:责任
要求:(1)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也可以写别人的事;可以从正面写,也可以从反面写;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3)不少于600字。
解析: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是时代的需要。有人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改为“天下兴亡,我有责”。意思是说,“我”应当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的确,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都应当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国家遇到了困难、学校出现了问题、家庭发生了矛盾、同学违反了纪律、自己成绩不理想……都应当问一问:“我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3、 以“考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反映你周围的新人、新事、新面貌。②在记叙中适当运用议论或抒情。③不少于600字。
解析:“考试”可写一次具体的考试,但更可以作进一步联想,考虑它的象征义和引申义。如由“考试”联想到人生的考验等。
4、在辽阔的神州大地上,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听到过或看见过许许多多值得大声叫好的人和事、景与物。那么,请说说你最想喝彩的是什么。当然,如果你对“喝彩”有自己的认识,也请畅所欲言,发表看法。以“喝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思想内容积极向上;(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解析:喝彩,《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大声叫好”。能够值得喝彩的人、事、景、物,一定非同一般,或令自己感动、喜爱,或令自己佩服、羡慕,或令自己流连忘返、爱不释手,写作时,要将这非同一般之处写细、写深、写透,要让别人因读了你的文章也忍不住要大声叫好。如果能这样,那么这篇文章本身就值得喝彩。
5、我心中的歌
解析:心底之歌是无声的,它不是唱给别人听的,而是唱给自己听的。难点在于它必须具有感人的真情与引发人们良知产生共鸣的事。选材范围很广,选择余地较大。从时间上看,可写如歌的昨天、如歌的今天、如歌的明天;从事物性质上看,可以写往事的悲歌、往事的欢歌。不管写哪些歌,构成歌的人或事都必须具备三方面特点:值得珍藏,真实感人,有一定震撼力。
6、为       而陶醉
生活是美好的,美好的生活中,无论人、事、物、景等,总有令你陶醉的时候,请抓住印象最深、感受最深的某些“陶醉”点,补充文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
解析: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往往题材宽泛,有话可写。就本文而言,选材面十分广阔。可以说是琴棋书画、天文地理、风土人情、名胜古迹……样样皆可入文中。究竟怎样选好材料呢?一要新颖独特。有些材料很熟悉,但正是因为太熟太俗可能被很多人看好,为了避免雷同,你最好另辟蹊径。二是要宜于抒发自己的感情,特别是能表现“陶醉”,因为写好“陶醉”是本文成功的关键。
7、请以“体验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或描述经历,或抒发感情,或表述说明,或阐明观点。不少于600字。
解析:这是一道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生命、关注成长的题目。只要我们认真搜寻自己的记忆,梳理自己的思绪,就一定有话可说。
五、试题举例(部分省市中考作文题)
1. 北京市
   开端是(事情的)开头。春天,是一年四季的开端;清晨,是一日生活的开端。万事皆有开端;开端蕴含希望……
   请你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感受,以“开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限文体(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
2. 湖北省宜昌市
   作文1(40分)
   也许你常常感叹自己缺少美:或长相不俊美,或身材不健美,或衣着不华美,或举止不够时尚美,或言谈缺乏流畅美,或歌声没有旋律美……,然而,某一个事物、某一个人在那一瞬间给了你触动,让你睁开了发现的眼睛,你发现:原来自己也是美的。
   拿起笔,写出你发现自己美的经历,让我们分享你的欣喜和快乐。
   要求:可叙可议,可夹叙夹议;材料具体,有真情实感。题目自拟,字数在550个左右。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作文2(20分)
   请再次品读“阅读”部分第一大题中提供的四段材料。设想有这样一座小屋:它具有四段材料所表现的自然美和环境美。请你根据材料表现的意境进行合理构思想象,用优美的语言对你设想的小屋及其四周景物进行描写,写出诗情画意,写出那山、那水、那木秀、那花香、那屋净、那鸟鸣……。 
   题目:我梦中的小屋。
   要求:字数在350个左右;如果写诗,不少于20行。
3. 无锡市
   生活是美好的。仔细观察生活,认真体验生活,精彩无处不在。 它使人感动,给人启发,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请以“精彩     ”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请先将题目补写完整(如“精彩一幕”、“精彩瞬间”、“精彩人生”等),再下笔作文。
4. 济南市课改区
    拥抱母亲,我们会享有亲情的温暖;拥抱成长,我们会丰富生命的内涵;拥抱梦想,我们会开创人生的辉煌;拥抱阳光,我们会感悟快乐的真谛;拥抱春天,我们会领略自然的美好。拥抱就是享有,拥抱就是开创,拥抱就是感悟……
   请以“拥抱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5. 浙江省金华市
     请以“想起了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在文题横线上填写上人、物、景、事等方面的词或短语,除诗歌、剧本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6. 江苏盐城市
   当你流连祖国的名山大川,徜徉在故乡的小桥流水旁;当你放眼纷繁的社会,关注多彩的人生时;当你倾心人际的交往,置身在丰富的活动中;当你走近灿烂的文学名著,陶醉在精彩的影视作品里……你观察,你思考,你体验,你欣赏。语文就像那“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时时可以学语文,生活就是一本大写的“语文书”!
   请以“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
7. 陕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
       题目:跨越那道“山” 
   要求:①有真情实感,中心明确,语言通顺,表达有创意。②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若写诗歌则不得少于20行。
8. 威海市
   人生道路上,总有一些人、一些事,甚或一句话、一则故事……在不经意间触动你的内心,启迪你的灵魂,点亮你的心灵。请以《点亮心灵的灯》为题,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9. 江西省
   “挺胸”,是一种姿势,更是一种意志,一种胸怀,一种气魄,一种精神。名人志士“挺胸”奋斗的事迹,伟大祖国“挺胸”站立的历史 向你展现了“挺胸”的丰富含义,面对困境,走向挑战,追逐梦想 让你有了“挺胸”的经历和感受。
   根据你的构思,以“ 挺胸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在“挺胸”前面或后面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词语,使文章题目与文章内容相照应;②文体自选。
10. 河南省
    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人们一直在追问、在寻找。其实,幸福原来就是父母给你的一杯清茶,老师给你的赞许的目光;幸福原来就是你给别人的一声喝彩,你对别人的一次宽容;幸福原来就是亲近自然的经历,战胜自我的心路……
   请以“幸福原来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11、河南课改实验区二选一(50分)
   “最美丽的         ”
   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如:“心灵”“语言”“瞬间”“画面”“风景”等,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六、推荐文章
你的成长过程,也许是一帆风顺,事事称心;也许是烦恼多多,忧愁不断。然而不管你的经历如何,你都会一天天长大,走过童年、少年、进入青年时期。请你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以“长大的感觉真(好或恼)”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不得少于20行。
[审题指导]
  一、题目中规定了要叙述的是“长大”的内容,“长大”意味着一个人在成长的岁月中留下了生活足迹,意味着一次次的成长经历。生活足迹不只是一点,而是一连串的。如写成记叙文,所叙述的事就不止一个,应以二三事为宜。
  二、“感觉”即获得的人生经验,懂得的道理,因此在叙事以后,可以用一两句话概括。
  三、写作的重点应落在“好”或“恼”上。文章的开头结尾可用抒情或议论语句表达。
  四、文章不仅要反映自己“成长”的表层,而且要从怎样成长,为什么这样成长等方面作深层的挖掘。
  五、在写法上,可采用小标题的形式;也可以按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
  六、在体裁上,应以记叙文或散文为佳。 
  [例文1]
长大的感觉真好
  人生是一本厚厚的书,每一页都记载着人成长的足迹。童年是一场梦;少年是一幅画;青年是一首诗。——题记
  岁月的风铃摇呀摇,不知不觉已风风雨雨摇过了十六个春秋。奶奶说:“几天不见,这孩子真长大了,个头又高了一截。”母亲说:“终于长大了,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了。”老师说:“你可长大了,现在能主动学习了。”……我也认为自己确实长大了,已越来越成熟了。
  “老师,我什么时候能长大呀?”在幼儿园成长的档案里,曾留下了我稚嫩的声音。多姿多彩的连环画曾给了我无穷的乐趣。小时候,我总盼望自己快快长大,那时只是希望自己长大后能独立生活,不再受父母的“压迫”。早饭由父母做,衣服由父母穿,床铺由父母理……虽然父母给予了我许多温馨,但我感觉到一切不像是自己的。所以,我渴望长大,渴望快一点儿长大。
  花开花落,秋风秋雨,又一个秋天翩然而至。终于,我上小学四年级了。母亲对我说:“你已经不小了,生活上也该自理了。”于是,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一间三平方米的小屋。这实在太令人兴奋了,终于有了自己的归宿,生活可以自理一下了。在这小小的天地里,读书便成了我最大的乐趣。看《牛虻》,不禁为那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所感动;看科幻小说《神秘世界》,任凭我扇动想象的翅膀,为故事情节再添些神秘与美妙 。我陶醉在书的海洋里。书是智慧的源泉,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伴随着墨韵书香,我一天天长大了。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当花季的雨露润湿我的心扉时,我也渐渐成熟了。我步入了初中生活的门槛。这才是我真正向往的生活。记得刚刚住校的那个晚上,我兴奋得一夜都没有睡好,虽然心里觉得有点离家的凄凉。在学校里,我不仅领略了大自然的奥秘,太空世界的美妙,我还学会了怎样做人。我和伙伴们纵情说笑,无拘无束。因为我找到了可以飞翔的翅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把我锻炼得更加坚强。
  回首走过的日子,在成长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串歪歪斜斜的足迹,有痛苦也有欢乐,有充实也有失落。虽然童年的乐园令我留恋,但我还是希望再长大一些。“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我要采撷智慧的浪花,不断丰富、充实、完善自己,在美好生活的遐想与憧憬中,将我的每一天都过得快快乐乐,富有意义。
  “长大的感觉真好!”在我的成长档案里,我写下了自己的座右铭。
   [简评]:文章以小作者成长的足迹来贯穿全文。截取了自己成长道路上的三个断面:童年、少年、青年三个时期的成长经历。不仅反映了自己成长的表层,而且从怎样成长,为什么这样成长等方面作了深层的挖掘。文章中心明确,语言流畅,富有诗意。运用第一人称来写,在自己成长的档案里,记下了“长大的感觉真好”的体验,读后于淡淡的感觉中给人以浓浓的情意。
 [例文2]
长大的感觉真好

  “妈妈,那双红皮鞋真好看。”“等你长大了,妈妈就给你买”……儿时,曾经无数个充满梦想的问号都被妈妈相同的答案——“长大”回答了。于是,我那萌动的幼小心灵里便充满了对那似乎很遥远的长大的向往。然而,当我忐忑不安的迈进这多雨的花季时.长大在不知不觉中向我走进了……于是,我小心翼翼的珍藏并品味着这儿时曾经崇敬的感觉……
一、甜
  母亲节那天,当我将一枚并不珍贵的胸针细心的别在母亲胸前时,母亲那日渐苍老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她用感动得眼神看着我,说出了一句令我惊讶的话:“你长大了。”哦,这眼神,这话语,多么的熟悉!记起来了!当我憋着气为爸爸洗干净那臭气熏天的袜子时,爸爸也曾这样对我说;当我轻轻的为奶奶捶背时,奶奶也这样说……这,就是长大吗?大人的话让我感到了一丝丝甘甜。我想:“长大的感觉就该是甜的吧!” 
二、苦
  从小到大的鲜花和掌声,造就了我的自信,更造就了我的骄傲。生活在父母为我造就的“安乐窝”里,我天真地认为:我是一个与挫折绝缘的“幸运儿”。可是,我错了……
  前一阵,市重点中学招生的消息成了学校里议论的热点。作为“学习尖子”的我不假思索的报名了,“我是有实力的”,不仅我这样认为,其他人也这样说。于是我踌躇满志的参加了考试。就在我以为胜券在握的时候,命运却与我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我落榜了!”于是,已懂得要面子的我戴起了灰色的面纱,心情落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点。可是,我已长大,怎能一经历风雨就倒下?长大的感觉啊,苦中混合着一点点成长的味道。
三、涩
  不知从何时起,头脑里的知识日渐增多的我,发现自己的心变得坚硬起来。儿时看见可怜的老乞丐心中难过,甚至会将自己买的早饭送给他的我,如今怀揣着买资料的钱路过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时,却会做出连自己都不敢相信的行动——若无其事的走开。那恼人的成绩将我迈向他的脚步拴住了。
  曾几何时,同学之间那亲密无间如兄似妹的感觉消失了;曾几何时,儿时一起玩耍的“哥们儿”都疏远了。长大了的我,学会了怎样伪装自己,也懂得了“男女有别”……唉,那涩涩的感觉呀!
  成长,真像一个“调味瓶”,它那齐全的佐料让我生活得有滋有味,有苦有甜。在这甜甜涩涩中我体味着长大的感觉——真好。 
[简评]
  本文语言流畅,结构清新,以小标题的形式串连起成长中的几组画面,新颖别致,很好的突出了中心,使行文显得不呆板。

话题作文资料汇编
一、写作指津二〇〇七年五月四日
话题作文是近年来中考中出现的一种作文新样式。中考比较明确地给考生提供一个既开放又有限制的词语,由这个词语作为中心调整,通过几句提示性的语言,规定了一个写作的大体范围,至于文体、主题、材料等则由考生根据题目的提示、要求选择,自由发挥,即由考生自主决定文体,自主确立主题,自主选择材料,自主选用写作技巧,灵活地选择合适的展示自己作文特长的内容和形式,考生的写作自主权得以充分的发挥和张扬。话题作文写作范围宽泛,表现手法灵活,表达手法多种多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话题作文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克服部分学生死记硬套作文的陋习,使考试更趋于公正、公平。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那么,话题作文就应该以题目提供的“话题”这个词语为“谈话的中心”进行写作。 
现在,我们看一下05年来各地中考试卷中的话题作文(为简明起见,题目中有关提示、要求类的话语此处一并略去):
  1、浙江省舟山市、嘉兴市
请以“放大优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福州市课改实验区
有人说,语文为你打开一扇大门,让你领略多彩的大千世界;有人说,语文可以净化人的心灵,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有人说,语文探究实践点燃了智慧的火花,合作学习荡漾着友情的涟漪;有人说,语文学习有甘有苦,有乐有忧。在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中,你对语文一定也有许多真切的感受或难忘的经历。请以“语文”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3、黑龙江省
请在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哲学家说,和谐是生命与自然的相亲相爱;作家说,和谐是笔端生发的完美境界;舵手说,和谐是力挽狂澜的默契配合;学生说,和谐是生活中经历的每一个温馨故事……
   读完《流逝的古典》一文,你或许\"对和谐\"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中我们也时时需要和谐,事事需要和谐,请以“和谐”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反思与评价(共5分)
   ⑴请你概括出所写文章的主旨。   
   ⑵文章中最令你满意的一点是什么?在哪方面修改,会使文章更完美? 
    4、兰州市
    请以“体验”为话题,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5、临沂市(非课改实验区用)
高山无语,但阅尽世事沧桑;大海怒吼,却源自细流无声。另如鲜花绽放、枯叶凋零、金蝉脱壳、蜘蛛结网……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充满智慧,深蕴哲理,富有灵性。崇尚自然,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和谐,我们的情感才会更加丰富,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精彩。
    请以“感悟自然”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可以写你与大自然相处的某种经历,也可以写某种情感的变化过程或某种思考和感悟,等等。
    6、南通市海门
   请以“谅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7、青岛市
以“珍爱”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自选角度. 
8、天津市
   请你以“根”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9、武汉市
  请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10、南通市
    请以“生命的芳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细看这几个题目,并结合考生的实际作品,可以发现,这类作文的基本特点是: 
      一,进一步由考生决定文体 
    “淡化文体”虽已提倡多时,但实际上一般的命题作文很难真正做到,而且,对“淡化”这个词究竟怎样理解,考生心中着实无数。话题作文除了在“提示”中再三强调“文体不限”外,话题本身这个词语,对文体的选择余地确实要大得多,当然,如能像高考作文那样,强调“文体自选”则更明确,这就为应试者提供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自由写作天地,在引导张扬写作个性,展示写作才华上有了新的进展。以湖北武汉中考“以‘服务’为话题”的作文为例,在文体方面,可以叙述一次接受服务或付出服务的经历,写成记叙文;可以从某种现象或某个事件出发,阐述自己对有关服务问题的看法,写成议论文;也可就某个服务项目,写清这项服务的过程、流程、注意事项等,写成说明文。总之,只要口子开得小,内容写得实,题旨挖得深,无论哪种文体,都可迸发出五光十色的思想火花,写出精彩的文章来。这样的写作,更多地尊重了创作主体——作者,也更好地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二、进一步打破思维定势,给考生广阔的思维空间 
     由于文体由学生自主决定,写作范围也极为宽泛,考生对话题就有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内容的选择自然就十分丰富。写作时,考生对话题既可以作顺向思维,又可以作逆向思维;既可以进行形象思维,又可以进行逻辑思维,还可以几种思维并举,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个人成长等方面,筛选、聚焦材料。这样,有利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考生发挥出最大的优势。 
      三、接近考生生活实际,使考生真正有话可说 
    从考试实际看,考生的写作内容,不外乎三个方面:个人、家庭、学校,由于初中生的生活面较窄,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的文章必然写不好,这已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供学生写作的话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又没有定死在某一点上,所以容易唤起考生思维上的共鸣,便于他们挖掘出更多更丰富的写作素材来。上述供写作的几个“话题”,无一不是与考生的所见所闻所接触所感举的生活面有关。 
话题作文可按以下顺序进行写作:
(1)要根据话题这个词语及有关提示、要求,结合自己的写作优势,确定文章的文体和文章的大体范围。如写记叙文,还应该进一步确定使用何种人称进行写作。 
   (2)根据提示要求及自己确定的文体、写作范围,给文章命题,俗话说:“题好一半文。”话题作文既然允许自拟题目,而且也规定了评分标准,考生就不能放弃展示自己写作功力的机会。作文题首先要准确,角度要小,内容要尽量具体,还可以在凝练、含蓄、新奇、优美上下功夫,力求使阅卷者“一见钟情”。命题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对自己将要写的文章进行立意和选材方面的思索、辨析、筛选和凝聚的过程,所以万万不可粗心大意。如“以‘对话’为话题”而拟订的几个作文题(“对话”是福建厦门的话题作文):《对手间的“对话”》《我和爸爸的文学对话》《无声的对话》《我和同桌》《对话也是竞争》等。 
   (3)主题确立,材料选定后,就应该选择运用适当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使文章以独特的面目出现。尽管话题作文写作范围宽泛,但由于同龄人相似的经历、阅历和相近的思维层次,文章撞车的可能性仍然很大,因此,选用适当的写作技巧,结合文体的不同表现,使即便是相同的主题,相似的材料也有一个独特的表现形式,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面貌,使读者(阅卷者)对文章的可信度和愉悦感。 
    这三个步骤环环紧扣。实际上,除了第一、二两个步骤外,话题作文的这个写作顺序与一般的命题作文并没有多大差异。而且,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一样,同样要讲究立意深刻,选材新颖,布局巧妙,条理清晰,语言流畅等,虽然要求高了些,但既然是要求,自然要超出目前学生们的水平,这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要写好话题作文,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生活要深入 
    其实,生活要深入是写好任何文章的最基本的要求。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没有生活,哪来的写作材料?只有深入到生活中去,观察、体验、感悟,才能掌握大量的写作素材,才能从生活中找到为我所用、唯我所有的材料,写好作文,才有可能。命题作文是如此,话题作文也是如此。因此,考生首先要关注现实生活,关注社会热点,贴近现实,贴近生活,使自己的作文内容鲜活。当然,这里也需要多读多思,不断积累,博览课外读物,咀嚼时文英华,注意消化吸收,为我所用,话题作文才能真正有新颖别致的可能。 
    2,拟题要到位 
    话题作文大都要考生自拟题目,有的考生贪图省事,直接就把话题当作文章题目。其实,这是极不明智的做法,是万不得已才采取的下策。因为作为“话题”的词语,覆盖面极为宽泛,轻易用这个词语作为作文题,无疑是给自己增加了下一步立意、选材、布局方面的难度。正确的做法是拟题前认真审读提示语,调动自己的个人阅历、生活积累和对生活的感悟,紧扣话题这个词语,深入思考,在这个词语的前后加上若干个词语进行修饰、限制或补充,恰到好处地拟订出适合自己写作的的文章题目;也可拟订一个字面上和话题这个词语并无关系,而实际上与这个词语有强烈的内在联系的作文题。题目最好要能比较鲜明地透视出文体、立意、选材等尽可能多的信息,以便从多方面制约、帮助自己的写作,同时还可给阅卷者带来愉悦感染。 
    3,文体要得体 
      话题作文“文体不限”,指的是不限制用哪一种文体,以便于写有专长的考生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来写作,并不等于文体的泛化。文体的选择可以随意,但选定后,保持文体自身的规范与和谐却是必要的。有的考生把“文体不限”误以为可以写成不管什么样的文体,结果出现一些记叙文议论化、议论文记叙化、散文杂感化之类的文章,搞成一种文体的大拼盘大杂烩,信笔胡言,非驴非马,客观上影响了内容的表达,这是不可取的;为了标新立异,有的考生甚至还写出一引起令人震惊的“另类”作文,这更应该及时纠正,以免延误大事。诚然,现在有些报刊上确实有些文章不伦不类,文体特征不鲜明,令人难以卒读。我们考生毕竟还处在学习写作阶段,文体的特征一定要鲜明,这既便于自己写作,也便于阅卷者阅卷。正确的方法是根据自己的擅长扬长避短,选择文体,确定自己是写什么文体后,就要在自己的文章中鲜明地表现出这一文体的语言特征。形象思维发达,会编故事,善于记叙描写的考生可选记叙文来写,在文章中要表现出语言的形象性;抽象思维发达,说话条理清晰,善于条分缕析的考生可选说明文来写,在文章中要表现出语言的科学性;逻辑思维发达,会思辨议论说理的同学可写成议论文,在文章中要表现出语言的严密性。其实,还可以写成童话、寓言、剧本、书信、日记等等。当然,这里也不反对写合乎要求的比如夹叙夹议的文章,因此,考生平时就应该多培养一些规范的文体意识,多养成一些高质量的文体风格,在考试中就可以多一些选择余地。 
     4,技巧要运用 
     话题作文要在打好基本功的基础上注重写作技巧的运用。写作技巧,说穿了就是巧妙地安排和表现作者已经选定的有关材料,使作者初定的文章主旨得以充分表现的方法。必须承认,写作是有技巧的,尤其是这类充分张扬写作者个性的作文,如果不用写作技巧对文章选定材料进行锦上添花般的着色添彩,文章就犹如一潭死水。考生在平时训练中就应努力打好写作基础,逐步形成个性化的语言,然后根据自己的写作功底与个性,打破“一着鲜,吃遍天”的狭隘意识,着重掌握几种不同类文章切合自己写作习惯,张扬自己写作个性,显示自己语言特色的写作技巧,认真多学几“招”,以适应不同文章的写作。 
      5,点题要明朗 
    点题是用简明扼要的语句把文章的中心思想提示出来,话题作文作为一种应试文章,应该让阅卷者在短期内就有一个明确而正确的印象,了解这篇文章的材料和题旨,恰如其分的点题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在文章恰当的地方(一般在结尾处,也可用“题记”的形式出现在文首),恰当地点题,不但在结构上收拢全文、收束文脉,更重要的是,让读者(阅卷者)能及时充分、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对文章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话题作文的点题,一般可以采用明点的形式,在文章适当处出现和题目中关键字眼相同或大致相同的词语,直接解释和说明题目的含义,提示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得到读者(阅卷者)的认可并赞同,当然也可以用象征式、比喻式、联想式的点题,但这类点题要求比较高,一般不易掌握,考生应该慎用。 
     二、中考话题作文与课标、教材的对接。
课标以及人教版教材从作文的角度可以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个方面设题:
1.人与自我:如有关与人的交往的,倾吐自己的志向、理想、心愿的,记录成长的足迹的,陶冶美好的情操的,锤炼坚强高尚的意志品质的,体验人间真情的,发现、思考人生问题的等等。这类题材,多关注身边的生活、个人的感受,考生体会最深、感受颇多,因此也就容易成为笔端最直接的素材。作文的同时,心灵也会受到一次洗礼。
2.人与自然:如有关绿色生态的,亲近自然的,保护环境的,抵制污染的等。这类题材虽也涉及社会问题,同时也是考生非常熟悉的话题,所以在中考试卷中屡屡出现。
3.人与社会:这类题材多突出三个方面:(1)是热点话题。如合作,创新,诚信,三峡工程,抗击非典,人才素质,择校收费,资源开发等。(2)是科技创造。如克隆,通讯,交通,航天技术等。(3)是流行时尚。如上网,新新人类,追星等。 
三、课改区中考作文对我们的启示
命题内容的人文性。根据“课标”精神,中考命题必然贴近考生生活实际,让考生有真言可叙,有真情可抒;也必然要求命题体现时代特征和人文精神,充分展现考生的人性美和人格魅力。随着课程实验的大范围铺开,05年中考作文试题,也更加关注了人文精神的渗透,“自我”、“生活”、“情感”、“创新”构成了命题内容的四大强势板块。 
    1、自我类:关注个性,“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是中考作文命题的重要原则之一。可以这样说,所有的中考作文试题都可以写“我”。其中不少题目本身就是立足于“我”命题的,如云南省卷的《我拥有 》、广东省茂名市卷的《我有我的精彩》、福建厦门市的《那一次,我读懂了 》、辽宁省大连市卷的《我问我自己》、陕西省卷的《我长大了》、海南省卷的话题作文“我的另一片天空”等。一些题目虽无“我”,但是每每都与“我”相关。
    2、生活类:中考命题以“我”为圆心,同时也必然要求以“生活”为半径,离开了我的“生活”,考生的个性和人性都将无法张扬。因此,05年的中考作文命题的又一个显著特点是与考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也可以这样说,每一个试题都在考生“生活”的范畴之内,涵盖着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生活。应当指出的是,这种“生活”的外延已突破了前几年有明显指向性的某一领域生活的樊篱,考生选材立意的自主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尊重。如05年高考全国卷(Ⅰ、Ⅱ、Ⅲ)的作文试题都注明了“生活中”字样,要求考生所写的文章必须联系自己的生活。再看05年中考作文命题,如四川省卷的标题作文《生活给我 (欢乐、苦恼、自信……)》、青海省卷的话题作文“生活给我的爱”、海南省卷的《我生活在 中》等都是如此。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试题的“生活”也是多彩多姿的。有的题目中虽不见“生活”二字,但往往出现在“提示”或“要求”中;即使整个试题中找不到“生活”,但也无不体现着“生活”,如江西省卷的《 挺胸 》,整个题设中没有“生活”这个词,但谁都知道,“挺胸”的经历和感受是绝对离不开生活的。当然,也有少数试题“生活”的指向性较为明确,如福建省泉州市卷的《体育,让我 》、黑龙江省卷的《一堂 语文课》及河南省卷的话题作文“课外阅读”等,但由于采用了半命题和话题等形式,考生在某一领域的生活中还是有一定的思维和写作空间的。
    3、情感类:《课标》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能“表达真情实感”。纵观05年中考作文试题无不与“情”结下了不解之缘。四川省自贡市的话题作文“等待”、湖南省益阳市的话题作文“微笑”、福建省泉州市的《温暖》、湖南湘西的话题作文“渴望”、广东茂名的话题作文“倾诉”、江苏南通的话题作文“谅解”、黑龙江的话题作文“心声”……
4、创新类:“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这是中考作文评价的原则之一。05年中考作文试题大多突出了考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便于考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写出有个性、有创意的文章。如贵阳市卷的话题作文“发现”,近200字的“提示”材料从“古今中外”各个角度启迪考生力求有“新的发现”;宁夏卷的材料作文,明确要求考生“发挥想象和联想”,力求有“独到见解”;海南卷的话题作文“我的另一片天空”、山西卷的《翻过那座山》和陕西卷的《跨越那道“山”》都要求考生展开想象的翼翅,去探索“另一片天空”,去发现那道鲜为人知的“山”。由此,不难预见06年中考作文的材料内容将更加新颖,更加关注考生的“自我”、“生活”、“情感”和“创新”这四大主题。 
四、话题点拨与训练
    中考话题作文点拨
    1.一位哲人说,人的一生,关键的只有几步,一定要走好。请以“关键的一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话题点拨] 
    写作此话题作文时,应突出人生这一步为什么是关键的,突出这一步的重要意义。选择题材时,可正面着笔,也可反面选材。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1920年,美国一位年仅11岁的男孩在踢足球时,不慎将邻居的玻璃窗户打破,邻居索赔12.5美元。男孩哪里有钱赔,于是回家向父亲认错。父亲说:“钱可以先借给你,一年后归还。要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这是做人的根本。”从此,那个男孩就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涯。半年后,他将12.5美元如数还给父亲。许多年过去了,这个长大成人的男孩当上了美国总统,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里根。
   这则小故事能引发我们广泛的联想和深长思考。请以“做人的根本”为话题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话题点拨] 
   “做人的根本”是什么,可以从材料中父亲的话去理解:“要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这是做人的根本”,也可以写出你自己的理解。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话题点拨]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是从材料引出的话题,可围绕这个话题,从“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等方面展开叙写,可叙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4、 请以“考验”或“唤醒灵魂”为话题作文。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话题点拨] 
“考验”一类话题已不再新鲜,再次写好此类话题作文,首先要读懂故事,向深处进军,能“唤醒灵魂”的考验,就是有价值的考验:花儿迎着风雨开,小草从岩缝间探出头,孩子在逆境中成长,麻木的心灵遭遇春雨开始萌动……本该美好的东西蒙上了灰尘,本是朽木却发了芽,从这个意义上看,“考验”与“唤醒灵魂”两个话题实质是相通的。了解这些后,打开记忆的仓库,寻找熟悉而不落俗套的形式,题目中的故事已经给我们作了提示,我们可以尝试写童话、编故事、写日记、写小小说等等。
    5.蜡烛期待着燃烧,小鸟期待着飞翔;干旱的土地期待着甘霖,冰封的冬天期待着春风……期待着,我们才有希望;期待着,我们才能去争取。
    请以“期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话题点拨] 
    因为有了渴求,所以你有了期待。蜡烛期待着燃烧,那是渴求奉献;小鸟期待着飞翔,那是渴求成长;干旱的土地期待着甘霖,那是渴求孕育;冰封的冬天期待着春风,那是渴求生命的激情。你渴求什么?精神的?物质的?前者你将喜获丰收,后者只有生长在前者的土壤里,才能茁壮。渴求――争取――期待,它会开花结果,但别人看到的我们,仍只是在期待、期待、翘首以待。摆个优美的姿态吧,观众会被我们期待姿势的妩媚所感动的。
     6、从“泥土”、“珍珠”、“痛苦”、“幸福”四个话题中任选一个,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话题点拨] 
    “泥土”、“珍珠”、“痛苦”、“幸福”四个话题中任选一个,我们都不陌生。“泥土”朴实厚重,“珍珠”亮丽珍贵,“痛苦”沉重苦涩,“幸福”幸福愉悦。它们是某类人的缩影,它们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可是“任选一个”这条规则,我们也得遵守。那么把“泥土”当作“珍珠”写,把“痛苦”当作“幸福”讲;把“珍珠”看成“泥土”,看透“幸福”是“痛苦”。选择一个,侧重一点,挖掘人生大山的一块土石,一花一世界,小中见大,你能行!
     话题“换个角度”从两首诗的整体出发设题。从形式而言,它提示我们为文,换个角度,也可以写出好文章;从内容而言,事物是相对的,什么是“泥土”“珍珠”,什么是“痛苦”“幸福”,关键是认识,是感受,是角度的差异。推而广之,是否相对的事物便可以“换个角度”看,同一事物是否可以“换个角度”看?答案是肯定的。反弹琵琶出新意。明了这些,我们可写的东西就多了,形式也可以不拘一格。
    7、生活中的诱惑太多了,有人因努力追逐着诱惑,并将诱惑剥离成理想,不断地实现自己的理想,获得成功。更多的人因为禁不住诱惑,迷恋于其外在的绚丽,而造成的悲剧也很多。悬崖边有块金子,你是冒着生命的危险拿到它,还是洁身自好而远离它呢?
      请以“面对诱惑”为话题作文。
      [话题点拨] 
     如何界定话题中“诱惑”的感情色彩,直接决定了选材的范围。“诱惑”本是贬义词,但从话题提示中可知,诱惑可以分化。事实也正是如此。悬崖边那块金子,是你理想的宝珠,你冒着生命的危险拿到它,你是勇敢的;也可能是引诱你走向悬崖的幻影,你放弃它,你是明智的。天上的月亮诱惑着人类,于是有了飞天之梦;神秘的大山诱惑着人类,于是有了探险之举;灯光诱惑着飞蛾,太阳诱惑着花朵。或褒或贬全凭你,喜怒哀乐感情真,自拟题目如明珠,或叙或议要分明。面对诱惑,动手吧!
    练习
成长经历
话题1、青春                 话题2:童年
    话题3:笑                 话题4:向往
    话题5:爱                 话题6:困惑
    话题7:欣赏                 话题8:日子
话题9:驾驭自己
道德修养话题
话题10:责任              话题11:诚实
    话题12:奉献              话题13:创新
    话题14:奋斗              话题15:自信
        处世篇
    话题17:攀登              话题18:享受
    话题19:交友              话题20:承受
    话题21:失败              话题22:收获
        家庭社会话题
    话题23:温暖              话题24母爱
    话题25:家
                            教育话题
    话题26:学习              话题27:师生关系
    话题28:同学                话题29:考试
    话题30:地球              话题31:环境
    话题32:手                话题33:路
    话题34:落叶
         哲理话题
    话题35:起点              话题36:命运
话题37:美                话题38:自我
话题39:梦

五、中考话题作文创新练习
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 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蜗牛妈妈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同学们对“小蜗牛”和“妈妈”的对话一定有深刻的领悟,请以“靠”为话题,写一篇600左右的文章,可记叙经历、抒发感慨、发表议论、编述故事,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写作提示]这是文学类引言话题作文。这类引言采用诗歌、童话、寓言等形式,使话题的内涵得到更加形象生动地再现。我们通过分析、揣摩,把握故事的内涵,有助于理解话题的内涵,写起来也能得心应手。
     本题中蜗牛是弱小的,但它并不悲观;蜗牛妈妈的话诠释了“靠”的含义——靠自己的力量,并善于借助有利的条件,就能成为生活的强者。
     本题以“靠”为话题,是独词式话题,这在中考时是经常碰到的。如以“和”“悟”“真”“美”“桥”“书”等为话题,完成这类作文,可以在所给话题前后添加词语构成新的话题,如“靠自己”“靠他人”“靠大家”等话题,这样思路就开阔多了。我们可以从正面选材立意,也可从反面选材立意。当然在此基础上,要做到见解深刻,形式活泼多样。
     [素材提供]①.依赖别人的人等于折断了自己的翅膀,永远也体会不到飞翔的快乐。
     ②.接受我们不能改变的一切,改变我们能改变的一切。
     ③.在人生的大海中,我们虽然不能把握风的大小,却可以调整帆的方向。
     ④.俄国作家克雷洛夫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只龙虾,一只天鹅,一条梭鱼共同拉着一辆车,它们拉得很卖力,但龙虾使劲往土里爬,天鹅拼命往天上非,梭鱼使尽全力往水里游,结果车子一步也走不动。
     ⑤.我国南极考察队有队员519名,来自全国60多个单位,但他们是一个密切协作、井然有序的战斗集体。他们在工作的每一个阶段,都能从大局出发,以大局为重,从而建立了一个甘苦与共、团结一致的团队,最终仅用45天的时间就顺利建成了中国南极长城考察站。
     2.(创新题)图形“○”,饥饿者把它看作月饼,成功者把它看作奖章,情侣们把它看作戒指,游子们把它看作是圆月,老师把它看作是分数,学生把它看作……
     请以图形“○”为话题,充分发挥想像和联想,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或叙写经历,或编述故事,或抒发感悟,或发表议论,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写作提示] 这是专题类引言话题作文。这类引言,一般以话题为中心,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辐射、延伸,以开启考生的思路,点燃考生的创造之火。本题围绕“○”展开广泛的阐释,能极大地引起考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激发考生的写作欲望。
     本题意在考查同学们的想像能力和创新能力。图形“○”,我们可以从外形的相似性加以想像,可把它看作是眼睛、陷阱、手铐、贪官的嘴巴,硬币……也可从图形的内涵加以引申发挥,可把它看作是起点、成功、荣誉、满分、完美……只要想像合理,符合要求就行。利用发散思维,从形式创新的角度考虑,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去构思。
     ①.运用拟人手法,写“○”与“△”的对话。他们各自都只看到优点,都说自己美丽,认识不到自己的不足。
     ②.或者为保护地球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并配以解说词。从而新颖地表现保护地球,保护人类家园的主题。
     ③.可用童话寓言的形式来写,可这样构思:动物国王为了表彰有突出贡献者,要求动物们把自己的风采展示出来。蝴蝶展示了美丽的霓裳,黄鹂展示了婉转的歌声,松鼠跳起了优美的舞蹈……而蜜蜂则拿出甘甜的蜂蜜给大家品尝。最终蜜蜂获得了勋章。说明只有用汗水和心血换来的蜜最甜,最有意义。从而新颖深刻地表现主题。
     ④.采用故事新编形式。如可这样设想:东施、西施同时征婚。东施虽然丑陋,但有住房,有巨额存款,背景好,应征美男子数不胜数。而西施虽然有花容月貌,但家境贫寒,无依无靠,生活没有着落,最终无人应征。讽刺当今社会人们的择偶观及势利的心态,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当然还可编述其他生动的故事,只要想像合理,符合要求就行。但必须有鲜明深刻的主题。
     3.(创新题)小时侯,同学们都盼望着过节,总希望爸爸妈妈给自己买好吃的东西、买漂亮的衣服。而现在长大了,对于“过节”有了自己不同的理解。无论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民族特色的节日,还是从外国引进的节日,同学们一定有自己的独特经历和感悟。
     请以“过节”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写作提示]这是叙述类引言话题作文。这类引言大多是通过再现种种与话题密切相关的生活情景,或多方揭示写作的取材范围;或揭示我们写作想像的出发点。面对这类引言,我们应将注意力放在引言所列举的一个个情景上,可选一个自己最为熟悉的情景,展开丰富的联想,精心构织佳作妙文;或以此为出发点,进行广泛地联想,从自己的亲身经历或生活储备中精选最能体现话题精髓的素材,以独运匠心,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
     “过节”对同学们而言,是最熟悉不过的了,在过节时一定有说不完的高兴事,也有一言难尽的伤心事,何不记录下这些真实的情感,做到以情感人。也可编述寓言童话故事,把自己对节日的看法和理解寄托在身边的小动物身上,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当然也可根据一些节日,编述故事,如可以写自己在端午节那天与屈原对话,表达自己对著名爱国诗人的景仰和热爱。
     4.(创新题)成功,是人们梦寐以求的最高目标,是令人心驰神往的美好境界。然而,成功的取得又是来之不易的,它是以心血、汗水、拼搏为代价的,这正如冰心所言:“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请以“成功”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写作提示] 这是议论类引言话题作文。这类引言言简意赅,中心明确,话题即是议论文字的中心。本题先提出成功令人向往,接着论述成功来之不易。引言观点鲜明,有利于加深考生对话题的认识和领悟,对开启考生思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成功,是每个人都渴望的最美好的境界,成功意味着事业有了成就,人生有了收获。但是,要取得成功,又必须经历一番风雨,经受一番磨难。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坎坷?你克服了哪些困难?你有些什么启发和收获?把这些经历写成文章,既扣住了题意,又真实而生动。另外,你可以阐述立志与成功、理想与成功、勤奋与成功、持之以恒与成功、乐观与成功的关系,还可以通过编写童话、神话、寓言故事、小小说等来表现有关成功的各种哲理。
     5.(创新题)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自信的人,能正确地对待自己,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坚信自己能取得成功。自信的表现多种多样,有不断进取的信心,有永不退缩的精神,有克服困难的毅力,有战胜挫折的勇气……只有充满自信,你才会不断发展。 
     请你以“自信”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受。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写作提示]这是诠释类引言话题作文。这类引言多以简洁的文字对话题的内容进行诠释,以帮助考生对话题的内容、范围有一个具体而明确的了解,为考生顺利写出作文打下基础。本题对“自信”的每一个诠释都是一种构思行文思路,其中总会有一种是我们熟悉的内容。明晰了这一点,我们很快就能进入写作状态了。
     本题的引言从多个角度解说了“自信”的种种表现,审清题意后,我们可以从身边的生活中选出最能触动人心的素材来写出自己的经历、见闻、故事、体验、感受来;也可以写出对“自信”这个问题的见解和看法。同时此题立意是多样的,可多角度来表现(当然我们写时最好只选取一个角度来表现):可写成“我”应该要有“自信”;也可写成“我”在别人的开导与帮助下怎样树立了“自信”;更精彩的是写“我”帮助别人树立了“自信”,立意较为新颖别致,易显个性。
     6.(创新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曾因为几位大学生登山迷途丧生,访问某位登山家,其中一个问题是:“如果我们到半山腰,突遇大雨,该怎么办?” 
     登山家说:“应该继续向山顶走。” 
     “为什么不往山下跑,山顶的风雨不是更大吗?”他有些疑惑。 
     “向山顶是走,固然风雨更大,却不足以威胁你的生命。至于向山下跑,似乎风雨小些,比较安全,但却可能遇到暴发的山洪而被活活淹死,”登山家严肃地说,“对于风雨,逃避它,你只有被卷入洪流;迎向它,你却能获得生存!”
     除了登山,在人生的战场上,不也是如此吗?请以“迎接风雨”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
     [写作提示]提示语中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哲理:应该“迎接风雨”。这是一个很好的导向,鼓励同学们敢于吃苦、勇于吃苦,时时保持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去对待一切风雨。这里的“风雨”我们应该理解为人生中的一切困难和挫折,而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自然界的风雨。当然可写记叙文,记叙自己和他人的经历;也可发表见解,谈自己对人生风雨的理解与感悟;还可编写寓言童话故事,写赏析性的文章。关键要做到新颖。
   [素材提供]1.珍惜微笑,我们便有了蔚蓝高远的艳丽晴空;珍惜微笑,我们便收获了挂满枝头的金黄硕果;珍惜微笑,我们便演奏了生命中最为动人的凯歌。
     2.人生就是碰钉子,碰一回钉子,长一回见识,增一分阅历。
     3.人生布满荆棘,我们晓得的唯一的办法就是那些荆棘上面迅速踏过。——[法]伏尔泰
     4.人生如药啊!生活便如品药,你无法逃避,也不能逃避。药虽苦,但吃下去,就能治病。生活的道路坎坷难行,一如既往地走下去,迎接风风雨雨,不管多么苦,多么艰辛,只有这样,才能品味出生活的内在蕴涵。
     5.霍金十三四岁时已下定决心要从事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研究。17岁大年,他拿到了自然科学的奖学金,顺利入读牛津大学。毕业后他转到剑桥大学攻读博士,研究宇宙学。不久他发现自己患上了会导致肌肉萎缩的卢伽雷病。由于医生对此病束手无策,起初他打算放弃从事研究的思想,但后来病情恶化的速度减缓了,他便重拾心情,排除万难,勇敢地面对这次不幸,继续醉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