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族4路明非说最游记的:中国剪纸博览会部份图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7:58:09
叶逐金剪出 花随玉指新   中国剪纸博览会___370余幅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剪纸精品异彩纷呈,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感觉,让我们真正领略剪纸艺术美丽隽永的韵味。


▲《后生戏虎》(陕西延安)霍锦民 作

 

历史上的两次发展

  中国剪纸艺术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两次大的发展:一是西汉时期,由于发明了造纸术,为剪纸的普及与发展提供了最佳材料,使原先局限于金属、玉石薄片上的镂空装饰工艺转移到了纸张上;第二次大发展是在20世纪30年代,因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一些文人画家的介入,将剪纸艺术从单纯的实用性和民俗形态中逐步向观赏美术形态发展。


▲《花地》(广东汕头)赵澄襄 作

 

 剪纸五大类

  有人说,剪纸是民俗。这话一点不假。剪纸的形式s很多,但依其用途而言,大致可分为五大类,即窗花、喜花、礼花、刺绣花样和功德剪纸。窗花是逢年过节贴在窗纸上的一种喜庆图案;喜花又名“嫁妆花”,是结婚时的吉祥花样;礼花是祝贺寿辰或生子、乔迁、升官赠送礼品时所敷的花样;刺绣花样,是用于服饰刺绣的底稿;而功德剪纸,则是指那些祈福消灾、祭祀亡人等所用的剪纸。


▲《牧牛图》(山东威海)方桂凤 作

 

南派和北派

  2000多年来,剪纸一直结合着各地的民风民俗及老百姓的愿望进入千家万户,成为最普及、最有人民性的艺术品种。它寄托着老百姓的爱和,同时也抒发着人民群众的情与美。它的流传之广,作者之多,产量之大,为任何绘画品种所难以比拟。

    和京剧、书法一样,中国剪纸艺术是国粹。外国人欣赏我们的剪纸,不仅在于它的面广量大,更是因为有着浓厚的民族风格和乡土气息。由于地域、文化以及风俗习惯的不同,各地剪纸均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但从整体上来看,剪纸艺术大致上可分为北派和南派。一般说,北派以粗犷豪放、造型简练著称,如陕西、山西、内蒙一带的剪纸,讲究的是线条粗壮有力,朴实大方;而南派则以构图繁茂、精巧秀美闻名,比如江浙一带的剪纸,讲究的是线条工细、秀丽、流畅。事实上,随着文人画家的介入,随着剪纸艺术的广泛交流,南北派剪纸都在互相取长补短,使中国的剪纸艺术更趋成熟和完美。

 古老的传说

  剪纸艺术是中国最古老最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之一。据考古,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6世纪,但人们认为它的实际起源时间还要比这早几百年。

        有这么一个关于剪纸起源的哀怨传说:西汉时,汉武帝有一宠妃死后,他很悲伤,思念不已,夜晚辗转不能成眠,以至于鬓发变白,容颜憔悴。齐人少翁用纸剪了妃子的影像,至夜,从方帐中点烛,映出其人的模样,汉武帝远远凝望,隐隐约约觉得似乎是,却又不能近观,悲切愈加,于是叹息曰:“是耶非耶,立而望之,翩何姗姗其来迟。”

    不管这传说是否历史真实,剪纸艺术在中国却实实在在地流传了2000多年。

  

▲《回归自然》(北京)张树贤 作

 

特色鲜明的温州剪纸

  温州剪纸的历史十分悠久,特色鲜明,尤以乐清细纹刻纸最为突出,据元《大德乐清县志》载:“社里笙歌达旦,通衢剪彩为众共赏,与民同乐。”可见乐清已有700余年的剪纸历史。乐清的细纹刻纸源于民间的“龙船灯”。每逢新春佳节,村村皆有驱邪纳福的娱乐活动,还要对龙船灯进行评比,因龙船灯以剪纸饰制,这就推动了细纹刻纸的提高和发展。已故著名老艺人陈朝芬在一方寸的纸面上刻出52条纸线,近百种花样,被誉为剪纸中的“微雕”。这几年,细纹刻纸的艺术又有了新的提高,林邦栋以其细腻精巧的特点,荣获中国十大金剪;陈余华、周是一、余忠惠等人的作品,在全国也屡屡获奖并被收藏。乐清细纹刻纸逐步形成了中国剪纸的一绝。前不久,乐清市文化局正式将有关材料上报省文化厅,申报“中国剪纸(细纹刻纸)之乡”。

    平阳、苍南一带的点色剪纸,也很具特色,在继承传统的点色的基础上,吸取了西洋水彩画中光和色的运用方法,为点色剪纸的创新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子。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林湘等人的作品大量远销到海内外。还有温州张宏欣的立体剪纸,陈时建的撕纸等,都给人一种新鲜逼真的感觉。此外,古塞、吴秋萍、黄文卿、郑岩等人的作品,这次虽然没有参展,但也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影响。


▲《戏曲》(上海)林曦明作

 


▲《渔归》(上海)林曦明 作

 


▲《温州名胜》(浙江乐清) 陈余华 作




▲《立体剪纸》(浙江温州) 张宏欣 作

 


▲《万象更新》(浙江乐清)林邦栋 作

 

  

▲《戏剧人物》(德国) 恩格特 作

 


▲《丛林戏牛》(福建连江) 郑永宇 作

 


▲《呵护》(辽宁沈阳) 周艳伟 作

 


▲《藏书票》(浙江杭州) 陈晓雁 作

 

博览会展品风格多样

  这次参加展览的370余件作品,在一定度上让我们领略到各地的艺术风采。陕西、内蒙的剪纸,大胆的夸张变形和随意的装饰,使之具有强烈的剪纸特点和浓厚的生活气息。自然得体,毫无矫揉造作之气,这正是它的艺术价值所在。山东的剪纸虽属于北派风格,但较之陕北,又显得纤细、秀丽一些,比较耐看。河北蔚县是全国剪纸的著名产区,此次参展作品量虽不多,几件作品却也突出“阴刻为主”和“色彩点染”特点。杭州、上海一带的剪纸,追求新颖,精美纤巧,现代气息较浓。还有宁夏、广东、福建、安徽、辽宁、黑龙江等地作品,各具特色,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东北四大怪》(黑龙江海伦) 付家清 作

 

博览会代表人物

  陈志农 其作品非常民俗化。尽管他借助的是现代美术的技法,但这位1912年出生于北京的蒙族剪纸大师,凭着浑厚的艺术功底和敏锐的观察力,创作了一大批描写20世纪三四十年代社会底层的大量作品,这些作品所映的都是民俗民风,如《堂会》、《抬花轿》等,都十分逼真和准确。技法上,人物形象简洁,脸部以侧影表现,其他部分阴剪阳刻相结合,具有“京味”剪纸特点。这些作品如今成为了解旧北京风土人情的珍贵史料。难怪一向傲骨的徐悲鸿,生前极力褒扬他,称他为“今日中国艺术界代表人物之一。”

    林曦明 公认的南派剪纸大家,1925年生,永嘉人。他1942 年从师学习中国画,后来运用剪纸这种艺术形式从事创作。出版作品有《林曦明国画选》、《林曦明剪纸选集》等。他突破传统剪纸小型画面的约束,追求一种夸张、强烈、简洁的艺术手法,使之具有一种震撼力,获得了形与神的放。如他的《鱼乐人欢》等,为剪纸艺术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有人说这种大型剪纸不仅可以成为陈列在楼堂馆所中的大作,甚至可以成为现代建筑艺术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诚如墨西哥的壁画一般。

    沐正戈 来自云南的剪纸大家。其剪纸艺术强调装饰效果。他的作品结构对称,画面美观,色彩鲜明,这些都是形成装饰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张树贤 和林曦明一样,张树贤是地道的温州人。他的作品带有南派剪纸的纤巧和秀气,《回归自然》是他的一件近作,在保留传统风格的同时,又结合现代剪纸的特点,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

    恩斯特·莫里特兹·恩格特 作为此次展览的一大亮点,来自德国的恩斯特·莫里特兹·恩格特的作品格外引人注目。他是20世纪世界著名的剪纸艺术大师,1892年出生于日本,1986年逝世于德国利茨。在欧洲,他的一幅一般作品,价值达1000欧元左右。恩格特的作品和表达喜庆创意的中国民间剪纸有所不同,刀法更加细腻且夸张。他的主要题材是以戏剧内容为主,也作图书插图及表现童话、动物等内容。


 ▲《堂会》(北京)陈志农 作

 

  

▲《送亲》(内蒙古呼和浩特) 苏伊乐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