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苏宁电器:坏账千亿跑路近百:温州民间借贷如何“自我救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1:57:37

   国庆期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率央行行长、银监会主席等到温州调研金融和经济危机问题,这是温总理继7·23甬温动车事故后再次来到温州。由此可见温州高利贷危机事态之严重。


  为拯救乱局,温州已经多方行动,政府出面重组、动员银行注资,同时严打暴力讨债。在地方和中央的积极行动之下,这场借贷危机未必如一些人所担忧的引发经济地震、酝酿中国式信贷危机那样严重,但这无疑发出了一个危险信号,如果监管继续缺失,任由过度投机和无序借贷泛滥,民间借贷这盘棋最终将走向穷途末路。


  温州借贷乱局:民企无心实业是主因


  作为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温州拥有大量迫切需要资金支持发展的中小企业,相对于“僧多粥少”的银行贷款,民间借贷可以为这些中小企业救急“输血”。这样的传统也风行于一批在北京的温州商人。


  为什么多年来还算相安无事的温州民间借贷如今却危情重重?经济环境自然首当其冲。近年来,原材料与用工成本上涨导致中小企业利润下滑,再加上外贸订单减少,大部分中小企业举步维艰。而温州企业老板们自身过度投资投机也令其终于作茧自缚。多年前,本报曾关注温州民企中没有上市企业的现象,结果发现,温州民企普遍靠实业积累资本,稳扎稳打地实现内生性增长。而如今,在暴利的驱使下,相当一部分温州老板已无心实业,在高收益的诱惑下,不惜靠借高利贷大玩炒房炒资源的危险资本游戏。而温州民间借贷盘根错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旦市场突变,一家企业资金链断裂,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产生可怕的连锁反应。


  令人担忧的是,疯狂借贷不仅仅在温州上演,浙江其他地区以及江苏、内蒙古等地也成为高利贷灰色金融危机多发地带。据悉,今年1-9月,浙江共发生228起企业主逃逸事件。内蒙古鄂尔多斯的民间借贷更是堪称疯狂,规模据称有2000亿元以上,且最高年利率普遍在60%以上,曾有报道称北京白领甚至也难抵高利的诱惑而加入返乡放贷大军。


  温州民间借贷今年坏账或达1500亿 涉九成家庭


  在温州,民间借贷已成为楼市后的首选投资替代品。


  温州模式一直被作为民间金融的试验田和榜样,规模庞大的民间借贷为温州的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途径。据此前阿里巴巴集团的《小企业经营与融资困境调研报告》显示,在温州等地,超过50%的小型企业通过民间借贷完成融资。


  央行温州中心支行上半年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温州有89%的家庭或个人、59.67%的企业参与民间借贷市场。而来自温州官方的文件也首次证实,当地民间借贷规模相当于温州全市银行贷款的1/5。


  泡沫吹大后,风险必然接踵而至。据里昂证券的民间借贷调研报告,温州民间未偿贷款总量可能高达8000亿元到10000亿元,由于一些本地企业开始破产,估计今年有10%—15%的未偿贷款将会变成坏账。


  温州设5亿应急金 企业最高可贷2000万


  日前,温州市政府设立了应急转贷专项资金共计5亿元,并先予拨付2亿元。依据政策,有望继续获得银行贷款的温州企业最高可获2000万元应急贷款,使用时间最长5天。


  记者了解到,该专项资金的使用对象为工商登记注册地在温州市区(含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市本级各功能区)的工业、商贸企业。


  根据规定,企业原则上最高可得不超过2000万元的应急贷款总额,使用时间不超过5个工作日。


  凡具有良好发展基础,主营业务稳定,未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因对外提供担保、履行担保义务而引发资金链断裂的企业,在取得银行出具的续贷承诺书的情况下,可向市政银企联络服务小组提出申请。


  温州中小企业欲筹2亿自助 已获30多家企业响应


  处于经营困境中的部分温州中小企业展开了抱团取暖的“自救”行动。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今天透露,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初步计划在瑞安进行试点,吸引众多中小企业共同出资,成立自助基金。先期启动的首期自助基金计划目前已获得30多家企业的积极响应,计划筹集封闭性基金2亿元,用于会员企业短期借用来弥补资金缺口。


  “温州地区民间流动资金约有8000亿元,因此,促进会对自助基金建立充满信心。”周德文说,温州中小企业众多,有实力的企业在资金富余时拿出二三百万元,作为自助基金,2亿元的筹集目标不难实现。自助基金并非新形式的高利贷,会员企业借用自助基金的“利率”只会略高于银行贷款利率,为了保证资金安全,自助基金将按照封闭式基金管理,只可用于会员企业的短期借用。


  周德文介绍,自助基金计划获得温州中小企业积极响应的背后,与政府部门加大扶持力度有着直接关系。“当看到相关部门都在积极出台措施,支持温州中小企业发展的具体举措后,很多企业家已经开始恢复信心。从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此前出现的‘跑路’现象,基本不会再重演。”他说,中小企业如今正忙着集体想办法,积极恢复生产经营。眼下,温州正在积极申报建设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这也将给众多中小企业带来实惠。最为明显的,当属拓宽小型微型企业融资渠道,如扩大企业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帮助企业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等融资工具,改善小型微型企业股权质押融资环境,有效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资金瓶颈。


  民间借贷30年“疯长”:方兴钱庄兴衰史


  那么,民间借贷在中国又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第一家民间钱庄


  1984年9月,浙江省温州市某医院职工方培林,停薪留职开办了新中国第一家私人钱庄——“方兴钱庄”。


  据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王曙光介绍,在改革开放初期,计划经济的思想意识还非常浓厚,政府部门对金融体系的管制十分严格,我国旨在降低国有金融体系垄断性的金融体制改革还刚刚拉开序幕。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刻,钱庄作为一个新鲜事物,引起当地以及全国的强烈反响。方兴钱庄的成立,尽管与当时的国家金融管理法规不兼容,但是却得到温州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温州市苍南县钱库镇的方兴钱庄,是在温州商品经济得到初步发展、贸易和生产性经营活动对资金融通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出现的,可以说,方兴钱庄的试办,是对传统农村信用社体系和农村商业银行体系低效率、高门槛、手续繁琐、服务能力低下的一种必然的替代。在传统的带有官办性质的金融体系不能满足当地市场主体的需求的情况下,方兴钱庄作为民间金融部门,对市场中的潜在的获利机会最快作出反应。”王曙光说,而当时,在温州地区,民间的无序的资金循环格外活跃,各种抬会、排会、高利贷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有些民间融资活动投机性很强,给资金市场带来极大的风险。因此,方培林试办钱庄的初衷,是办一个合作性质的公开性的金融服务机构,降低民间金融的经营性风险,补充农信社融资能力的不足,为当地的资金需求者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


  据王曙光介绍,1984年12月12日至25日,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支行派出4人调查组,遵照温州市人民政府1984年9月26日的传真电报的指示精神,对苍南县钱库镇曾被钱库区公所批复试办的方兴钱庄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并向市政府提交了调查报告。


  在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支行的这份极有文献价值的报告中,其结论是:


  “经过行务会议讨论,温州市人民银行对要不要试办钱庄统一了认识,基本的看法是同意试办,并建议加强管理监督。我们认为在钱库镇这个商品经济繁荣、资金需求量大、民间借贷频繁、银行和信用社难以满足需求的情况下,批准试办一个钱庄有利于理论探讨和金融改革,在实际工作中也有助于探索新路。从理论上讲金融形式取决于经济形式,经济上提倡和允许国营、集体、个体一齐上,金融形式上也应该适应经济发展。从实际上看,钱庄在经营作风、服务方式、服务态度上跟当前银行和信用社相比都有其独特之处……不过,必须持慎重态度,要加强管理:一要经过批准,发执照;二要有一定的自有资金;三要有一套账册;四要接受人民银行管理;五要上缴保证金;六要照章纳税;七要框定以业务范围;八要确定利率杠子,人行对钱庄资金不担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支行的这个调研报告及其结论,显示出很高的政策水平和胆识,也反映出温州市支行对当地金融发展的严谨客观、开明求实的态度。从人民银行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态度是难能可贵的,因为钱庄的试办直接冲击体制内原有金融机构的经营和相关者利益,而温州市支行站在一个客观中立的立场,不仅没有对这个新兴事物进行抑制和打压,反而对其成长发展提供支持和扶助,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富创新意义的举动。”王曙光说。


  受到方兴钱庄吃螃蟹的鼓励,温州民间借贷开始发展起来。


  民间借贷发展迅速

 


  记者了解到,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民间借贷逐步发展起来,其间也发生过一些法律纠纷。


  1991年8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以法(民)发(1991)21号通知印发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六条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业内人士认为,上述司法解释存在几个问题:一是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是怎么定出来的?依据是否可靠?二是实践中有没有比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还高的投资机会,如果有,这一规定还有什么意义?


  进入21世纪后,民间借贷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浙江省台州市一家典当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较为公开的担保公司于2005年以后大量出现,大部分也从事民间借贷活动,大多以个人名义拆借资金。此外,温州近千家投资咨询公司、典当行、寄售行也都是民间借贷攀附的对象。


  与此同时,政策层面也传来了利好消息:


  2008年,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截至2010年上半年,全国已设立小额贷款公司1934家。但这类机构不具备吸取存款的权利,此外,在税收上无法享受与银行同等的待遇。


  2009年6月,银监会发布《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允许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转制为村镇银行,但必须满足商业银行作为最大股东或唯一股东的基本条件。也就是小额贷款公司只能依附于商业银行发起,没有独立经营的权利。


  作为一个以资源起家的城市,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近年来经历了令人咋舌的财富积累的过程,让这个并不起眼的城市的人均GDP曾一度超过香港。


  据经济学家马光远介绍,鄂尔多斯当地人告诉他,目前在鄂尔多斯,已经没有任何不要利息的借贷行为了,即使父亲向儿子借钱,都要收取高额的利息,这已经为当地人所普遍认可。


  马光远告诉记者,目前鄂尔多斯的资金供给在制度设计上呈现一种难以自圆其说的扭曲状态:一是正式的金融机构奇缺。在鄂尔多斯经济发展的同时,金融业却没有同步发展,除了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4家国有银行之外,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少之又少,根本无法承担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的基本义务;另一方面,为经济发展真正提供资金的民间借贷,却处于非法的地位,蕴藏着很大的制度风险。至于资本市场的建设,则更是一片空白。


  “鄂尔多斯的民间借贷,由于缺乏江浙一带民间资本的金融和信用文化,民间借贷的信用风险无处不在,借贷者之间守信的潜规则并没有成为大家公认的生存逻辑。加上产业结构本身,特别是主流的金融业的落后,从而使鄂尔多斯民间借贷的赌博意味更浓。当地政府多次表示要规范民间借贷,但只要看看当地金融结构的短缺,就会发现,民间借贷不仅无法消除,反而成为当地很多产业,包括中小企业最重要的资金来源。”马光远说。


  借贷风险如何化解


  据王曙光介绍,1986年年初,国务院颁布《银行管理暂行条例》,方兴钱庄自行停业,并做了一些清理,营业执照也被收回。


  1986年7月26日,方培林第二次向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支行提出重办方兴钱庄的申请。方培林在申请报告中说:


  “适当发展民间信用” 是1985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的,“温州模式”的经济发展道路,是中央领导同志肯定的。那么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要求金融机构和融资形式能相适应地发展。民间庞大的资金市场需要完善、管理、引导。为此,我要求中央人民银行(应为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记者注)及省市各级人民银行准予设立民间金融机构。该机构将以灵活的经营方法和一定的利率浮动幅度来引导民间信用,发展民间信用。


  ……


  1986年11月6日,温州市苍南县县长刘晓桦对钱库镇方培林反映县有关部门不同意办钱庄的问题作出批示:“请工商局抓紧办理。私人钱庄应允许试办,不必再请示有关部门,出问题由县委县府负责。”


  1986年11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一封明传电报发到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支行,这封电报中说:“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支行:十一月六日来电悉。经与国家体改委研究,答复如下:对于私人钱庄,请按国务院银行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办,不能发给《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


  至此,方兴钱庄的故事终于结束了。


  直至钱庄关闭后,扫尾工作在当地政府的协助下也做得非常出色而稳健,没有留下任何令客户和监管者不满意的纠纷。


  一部钱庄的发展史,或许可以为今天民间借贷的发展给出答案。(根据法制日报)


  评论:温州民间借贷“步步惊心”


  民间拆借危机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危害,不可小觑。早在年中,兴业证券发布的《闽浙民间资本调查》显示,调查地区民间资金庞大,游离于信贷额度控制之外,而逐利于信贷紧缩,高利贷相当火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融资一如既往地难,就算贷到款,综合成本也不低,而且受资金头寸调整不灵活等限制,因此企业更愿意通过民间金融拆借短期资金。


  客观地说,民间借贷不是洪水猛兽,甚至以实体经济支撑的“温州模式”一度成为中国民间资本流动健康程度的一个标尺。这场危机让我们对民间金融秩序有所警觉,更重要的是,它启示我们:不能等到拆借危机才想起中小企业。道理早就无需赘言:内需的扩大和强劲中小企业是保持国家经济面持续向好的核心引擎。如果能找到一把钥匙让全世界增加就业、解决贫困、走出金融危机,那么这把“金钥匙”就是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尽管人们在中小企业占企业总量的比例、对GDP的贡献等数值的认知上或有差异,但是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扛鼎”作用已予公认。然而,现实较为遗憾——即便国家出台了多个有关“支持中小企业”的制度文件,“三荒两高”(人荒、电荒、钱荒,高成本、高税负)仍困扰着中小企业发展。


  关注中小企业的发展,当下而言要紧的是两个层面:一是认真落实并完善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差异化金融监管政策,引导资金流向中小企业。同时,出台真金白银的刺激民间投资政策,厘清民间资本秩序,鼓励其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二是宏观层面引导中小企业做大做实、防止其“空心化”。拥有2000 多家会员的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曾认为,“跑路潮”只是当前温州经济运行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温州经济真正的病灶在于大批企业主偏离此前的实体经济、个个热炒房地产以及虚拟经济,以至于产业“空心化”日益严重。央行温州支行今年7月公布的《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也显示,温州民间借贷极其活跃,89%的家庭个人和59.67%的企业参与其中,规模高达1100亿元——然而,可怕的是在上述1100亿元民间借贷资金中,没有进入生产投资领域的资金规模约占40%。


  眼下的中国中小企业,需要关注与关心,既需要“输血”,更需要“心理辅导”。不要等拆借危机才想起中小企业,须知温州拆借危机,不是幸灾乐祸的丑闻,而是醍醐灌顶的警醒。(邓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