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之心4:人一生要读的60首诗歌 目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5:27:29

内容简介

《图说经典:人一生要读的60首诗歌》力图通过多种视觉要素的有机组合,以提升读者的文学素养、审美水准、写作水平、人生品位,为读者迈向光彩亮丽的人生架起一座知识的桥梁。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文辞优美、思想性强的诗歌,不仅可以提高文学修养,而且还能启迪心智、陶冶情操和领悟人生。鉴此,《图说经典:人一生要读的60首诗歌》精选60首中外著名诗人的经典之作,并配以契合文意的图片和赏析文字,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去品味原诗的主旨、情境、意蕴,在给读者以视觉上的愉悦享受的同时,也为读者带来广阔的想象空间。

作者简介

冰心等著佟自光主编60首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诗歌经典124千字美文,近200幅精美图片多种要素有机结合,思想和文字变得轻松亲切文化的力量和图画的色彩一起流淌开始一段愉快的彩色读书之旅

编辑推荐

《图说经典:人一生要读的60首诗歌》是由华文出版社出版的。
必读经典
所选60首诗歌兼具时代、作者及风格流派的代表性,风格各异,思想性、艺术性俱佳。体例科学
通过“必读理由”、“作者简介”、“名作赏析”、“推荐阅读”等多个辅助栏目,多角度解析名作,帮助读者提高阅读效果。图文互动
近200幅精美插图精彩演绎名作,图文并茂,为读者打造出一个彩色的、立体的、极具文化魅力的阅读空间。多元启迪
开阔文学视野,触动写作灵感,陶冶思想情操,提升人生品位,徜徉经典,收获无限。

目录


中国卷
教我如何不想她
天上的街市
再别康桥
红烛
繁星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雨巷
断章
大堰河——我的保姆
预言

乡愁
错误
回答
致橡树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外囤卷
牧歌
你的长夏永远不会凋谢
一朵红红的玫瑰
欢乐颂
咏水仙
去国行
西风颂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诗人走在田野上
十四行情诗
横越大海
致海伦
哀愁

哦,船长。我的船长
黄昏的和谐
我愿意是急流
灵魂选择自己的伴侣
天鹅
乌鸦
当你老了
我爱你,我的爱人

醉歌
雪夜林边逗留

我不再归去
论婚姻
在一个地铁车站
序曲
披着深色的纱笼
死的十四行诗
你不爱我也不怜悯我
生活之恶
青春

海涛
情诗
美好的一天
大街
…… 

序言

诗歌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是语言的精华,是智慧的结晶,是思想的花朵,是人类最纯粹的精神家园。它以精练的语言再现了某一时段内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精神生活。经过时间的磨砺,很多诗歌已经成为超越民族、超越国别、超越时空的不朽的经典,扣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以思想上和艺术上的双重享受和熏陶。
优秀的诗歌,沉淀着人类灵魂深处的苦难和欢乐、幻灭和梦想、挫折和成功,折射着人类精神层面中永恒的尊严和美丽,体现着人类追求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的执著意念和高尚情怀。阅读优秀的诗歌不仅可以拓宽自己的阅读视野,而且还能获得某种深刻的人生启示和积极的人生借鉴。阅读优秀的诗歌,可以使我们在领略诗歌语言美和韵律美的同时,感同身受,体会诗人所阐述的人生和社会哲理,获取在困境中生存的力量,从而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朝着理想的完美的人生迈进。
中外诗歌浩如烟海,一个人要想在短暂的一生中遍阅所有诗歌大师的传世佳作,既不现实,也不经济。为了让广大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有效地了解中外诗歌的创作成就,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

文摘

插图:




中基本上没有直接描写夜莺的词,诗人主要是想借助夜莺这个美丽的形象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诗人的心是困顿和麻木的,又在那样的浊世。这时候诗人听到了夜莺的嘹亮歌唱,如同令人振奋的神灵的呼声。诗人的心被这样的歌声感染着,诗人的心同样也为现实的污浊沉重打击着。诗人向往那森林繁茂,树阴斑驳、夜莺欢唱的世界。他渴望饮下美妙的醇香美酒,愿意在这样的世界里隐没,愿意舍弃自己困顿、疲乏和痛苦的身体,诗人更愿意离开这污浊的社会。这是一个麻木的现实,人们没有思想,因为任何的思索都会带来灰色的记忆和忧伤的眼神。诗人听着夜莺曼妙的歌声,不再感觉到自己身体的存在,早已魂离人间。
夜色温柔地向四方扩散,月亮悄悄地爬上枝头,但林中仍然幽暗昏沉;微风轻吹,带领着诗人通过暗绿色的长廊和幽微的曲径。曲径通幽,诗人仿佛来到了更加美妙的世界,花朵错落有致地开放着,装点着香气弥漫的五月。诗人并不知道这些花的名称,但诗人靠着心灵的启发,靠着夜莺的指引,感受着深沉而宁静的世界。诗人沉醉在这样的世界里,渴望着生命的终结,盼着夜莺带着自己在这样的世界里常驻。
这样的歌声将永生,这样的歌声已经在过去,在富丽堂皇的宫殿,在农民的茅屋上唱了很多年。这样的歌声仍将唱下去,流过草坪和田野,在污浊的人世唤醒沉睡的人们。诗人深深陶醉在这如梦如幻的境界中,全然不知道自己是在睡着还是在醒着。
诗歌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特色,用美丽的比喻和一泻千里的流利语言表达了诗人心中强烈的思想感情和对自由世界的深深向往。从这首诗中,我们能很好体会到后人的评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在济慈那里达到了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