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铁嘴bg同人文:按摩对于女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42:14

按摩对于女性

  按摩手掌皮肤好

  脸上有青春痘、熬夜皮肤粗糙,解决这些“面子问题”不光要靠护肤品,如果勤按摩手掌,皮肤也会变得嫩滑。

    因为手上有很多能改善皮肤问题对应的穴位,如按摩劳宫穴能起到清心和胃、消除面疮的作用,它位于掌心横纹中,屈指握拳时中指指尖所点处。鱼际穴位于手掌面第一掌骨中点,拇指下隆起处,有泻热宣肺、散淤润 肤的作用。少府穴在屈指握拳时,尾指指尖所点处,有清心泻火、活血润肤的作用。神门穴位于手腕和手掌关节处小指那一侧的腕横纹中,合谷穴位于手背部第一、二掌骨之间,按摩它们,能够促进面部血液循环、解除疲乏、振作精神、提神醒脑。

    如果自我感到皮肤出现了问题,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内科王泽民教授建议,每天不妨按摩3~5次手掌,当然,按摩前要用大拇指按压手掌,直到找到压痛点,按摩大约10分钟左右,最好到手掌发热,这样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年纪大的人,由于皮肤容易干燥,在按摩前最好搽点护肤品,以起到润滑作用,同时注意按摩时力度宜稍轻,以免损伤皮肤。

    如果有条件,还可以经常玩玩核桃、保健球等来刺激手掌穴位,对提神解乏很有好处。

  面部按摩护肤法

  面部按摩能起到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调节皮肤脂肪的分泌作用,又能除去毛孔中的污垢和废物,更可消除疲劳,帮助皮肤吸收营养,给皮下的弹性纤维带来适度的刺激,而使皮肤保持弹性和光泽。

  按摩是运用各种方式的触摸、按抚力量,依一定的程序作用于皮肤表面。在方向、力量、性质均互不相同的机械运动中,可使氧气和营养物涌向按摩部位,增加肌肉弹性和能力,调节皮脂腺、汗腺的分泌排泄功能,促进淋巴、血液流通活跃,从而使表皮柔软光滑,富有生气。按摩有机械按摩和徒手按摩之分,在此,我们着重介绍面部皮肤的手法按摩。

  面部按摩的手法如何是保证按摩效果的关键所在。穴位按揉的准确性、顺肌纹走向的正确性、手法的稳定与灵活性、动作的力度与柔和性以及双手协调一致的节奏性等等,都是按摩成功所必备的基本功。具体讲,按摩手法可用以下几种。

  (1)轻压法 用指腹和手掌在皮肤上施加轻微压力,以增加皮肤的反应性,手掌用于颈部、面颊部、额部,指腹用于较狭窄的部位。

  (2)捏法 以拇指和食指顺肌肉的方向夹捏面部皮肤,捏放之间要有节奏与适宜的力度,可增强血液循环。

  (3)螺旋移动法 用指腹从面部由下而上,由内向外用螺旋式或圆形按摩行,要用于面部或额部。

  (4)敲击法 用中指、食指、无名指在肌肉上敲击,或进行短而有节律的移动轻敲,此法较适于口周及眼周。

  (5)振颤法 把手臂肌肉收缩形成振颤,经指间传送到被按摩部位。

  (6)拍击法 双手四指并拢,交替拍击脸颊部肌肤。拍击时要有节奏感并有一定力度。

  (7)综合手法 可运用指腹或手指的弹、拨、搓、点、按等手法,对颈部、面部、下颌部位及各个穴位进行按摩。

  (8)面部按摩的主要穴位为印堂(两眉内侧端中点)、百会(后发际上7寸,两侧耳尖连线中点的头顶部)、阳白(眉正中上1寸,眼平视时与瞳孔直对)、攒竹(眉内侧凹陷中)、睛明(眼内眦上方一寸凹陷中)、瞳子穴(眼外眦外上方,眶骨外侧)、承注(眼下与眼球之间、正视时直对瞳孔)、迎香(鼻翼沟的上方凹陷中)、地仓(口角旁四分,四白穴直下方)和太阳(眉尾和眼外眦之间向外移一横指左右的凹陷中)。

  面部按摩的步骤:

  (1)洁面。最好行蒸气面浴或热毛巾敷面。

  (2)以轻拍的手法(不要推挤皮肤)将按摩油或按摩膏均匀涂于面部。这种产品是不必分皮肤性质的,对所有需要进行面部按摩的人都适用,而用一般清洁霜或润肤霜是无法达到吸收其中所含营养的作用。

  (3)开始用持续的各种正确的手法施行按摩,对皮肤松弛和皱纹明显部位要重点按摩。

  (4)按摩后抹去剩余的面霜,用热毛巾敷面1~3分钟。以收缩水轻拍面部后,施护肤品。

  面部按摩的注意事项:

  (1)按摩手法的运用切忌僵死或死板照搬某种手法,只要掌握了原理及肌肉方向,动作轻柔协调即可。

  (2)按摩应该在心情舒畅,平心静气的状态下进行,否则心气不顺,脾气急躁时的按摩常常是无济于事。

  (3)按摩无特定的时间限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掌握,早、中、晚均可施行。按摩的时间、次数依皮肤性质而定。25岁以后的皮肤弹性下降,就应开始按摩护肤。一般干性皮肤较油性皮肤要多增加按摩次数,并应牢记,按摩是个慢功夫,须坚持下去,才能收效。断断续续地按摩是不会有明显效果的。

  面部按摩美容技巧

  面部按摩要求手法要稳定,部位要准确,有节奏感,动作灵活、轻盈、刚劲、柔和,力度要适中,快而有序。

  1.指腹和手掌长形按摩。本法适用于颈部、面部、额部等。

  2.用拇指及食指捏起面部皮肤,一捏一松之间产生节奏,力度要轻而均匀。

  3.指腹由内向外,由下向上的螺旋式或圆形按摩。此法适用于面部或额部。

  4.指腹式手指的点、拍、琢、弹、拨。此法用于颈部、面部、下颌部位。

  5、由术者手臂 肌收缩形成振颤,经指间传送到被按摩的部位。

  6、指腹按、压、点、揉面部穴位。 按摩按出桃花面

  相传,慈禧太后有一根短而圆的精制玉尺,经常爱不释手,一有空闲时间,就用这根玉尺在面部来回滚动,常年如此。究其玉容常驻的原因,除了坚持常食驻颜美容药膳及滋补药物外,面部按摩就是她容颜不衰的妙术了。

  中医的经络理论认为,面部有胆、胃、三焦、大肠、小肠等经脉,而这些脏腑经络之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就是穴位。循行分布于面部的经脉主要功能在于影响人体的消化吸收等功能。脾胃功能健运,则气血旺盛,反映于外观见面色红润,肌肤弹性良好;反之,脾失健运,气血津液不足,其人必精神萎靡,面色淡暗,萎黄不泽,肌肤弹性下降。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面部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末梢神经组织分布,对面部经穴的按摩刺激,不但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产生良性效应,而且能较好地调节内分泌系统,而达到一种生理平衡。此外,对面部皮肤按摩,可使面部毛细血管扩张,促进局部循环,加强局部新陈代谢。通过按摩可改善皮肤营养,增强面部皮肤对温度及机械性刺激的抵抗力,并可清除表皮的脱落细胞,增加皮下组织的弹性,使面部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肌肉放松,皮脂分泌和排泄通畅,减少皮脂潴留,从而使皮肤的皮脂腺、汗腺、毛囊等附属器官得以发挥正常滋润、保护皮肤的功能。

  进行面部穴位按摩,以自我按摩为主,也可由他人帮助按摩。按摩应在心情舒畅、情绪稳定、环境清静的情况下进行。按摩前应清洗面部及双手,剪掉长指甲。按摩时应先涂擦些面部润滑剂,最好用按摩霜,也可用一般润肤蜜代替,以避免磨擦而损伤表皮。按摩的基本方法有点、按、揉、擦四种。点法是用指端和关节突起部点击或短暂地按压肌肤和穴位;按法是用指端等放在穴位上,逐渐用力下压,按而留之的方法;揉法是用指腹或鱼际或掌在一定部位上用力摩擦。面部常用的穴位有六对:印堂——太阳,耳门——丝竹空;攒竹——四白,听宫——下关;翳风——颊车;迎香——地仓。

  首先取准穴位,按顺序点按。每对穴位先顺时针揉按10次,速度缓慢,用力轻柔;再点按4次,速度快促,用力重按,以感觉到胀痛或酸麻为佳;然后逆时针揉按及点按。结束手法为擦法,先搓热双掌,再摩擦,顺逆方向各10次。擦法完毕后做深呼吸数次,即完成第1遍,每次做2~3遍。每日早晚各做1次。只要方法正确,持之以恒,必将收到良效。

  附穴位部位

  印堂:在两眉头中间;

  太阳:在眉梢和外眼角之间,向后1寸的凹陷处。

  耳门:平耳屏上切迹,稍微向前凹陷处;丝竹空:眉梢处的凹陷处。

  攒竹:眉毛内侧端处;四白: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听宫:耳屏正中的前面,张口时,用于按压有凹陷处。

  下关:正坐闭口,在耳屏前边,颧骨弓下的凹陷内,如张口,凹陷就消失。

  翳风:耳垂后凹陷处,取穴时将耳垂往后按,耳垂的边缘正当耳后乳突前下方的凹陷处。

  颊车:下颌角咬肌附着部前缘,咬牙时,咬肌突起,在该肌肉中间用手按压有凹陷并有酸痛感处。

  迎香: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5分,当鼻唇沟中。

  地仓:口角外开5分处。面部按摩常用的穴位

  面部按摩常用的穴位有:

  承浆在颌唇沟的中央,当下唇下陷中。主治口眼歪斜,面肿,龈肿,齿痛,流涎,癫狂。

  地仓在口角旁开4分处。主治口眼歪斜,流涎。

  人中在人中沟上中1/3处。主治口眼歪斜,流涎,鼻塞。

  迎香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5分,当鼻唇沟中。主治鼻塞,鼻渊,口眼歪斜,面痒,面肿。

  四白目正视,瞳孔直下,当颧骨上方凹陷中。主治目赤痒痛,目翳,口眼歪斜,头痛眩晕。

  承泣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缘与眼球之间。主治目赤肿痛,夜盲,迎风流泪,口眼歪斜。

  睛明目内眦上方1分处。主治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目内眦痒痛,目眩,近视,色盲。

  攒竹眉毛内端,当眶上切迹处。主治视物不明,流泪,口眼歪斜。

  鱼腰在眉毛的中点。主治目赤肿痛,眼睑下垂,眉棱骨痛。

  丝竹空在眉梢的凹陷中。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痛,齿痛,癫痫。

  印堂在两眉连线的中点。主治头痛,眩晕,鼻渊,鼻衄,小儿惊风,产后血虚。

  角孙将耳廓前后对折,在耳尖所到的颞颌部。主治耳部肿痛,目翳,齿痛,唇燥,颈项强直。

  耳门在耳屏上切迹前方,当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凹陷中。主治耳鸣,耳聋,齿痛。

  听宫在耳屏前下颌关节髁状突的后缘,张口呈凹陷处。主治耳鸣,耳聋。

  听会在耳屏切迹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有孔。主治耳聋,耳鸣,齿痛,口眼歪斜,下颌关节脱臼。

  翳风乳突前下方,平耳垂后下缘的凹陷中。主治耳鸣,耳聋,口眼歪斜,牙关紧闭,颊肿。

  下关在颧弓与下颌切迹之间的凹陷中,合口有孔,张口即闭。主治齿痛,耳鸣,耳聋,口眼歪斜,牙关开合不利。

  颊车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凹陷中,咬紧牙齿时,当咬肌的最高隆起处。主治口眼歪斜,颊肿,齿痛,口噤不语。

  大迎在下颌角前1寸3分,当咬肌附着部前缘。主治口噤,颊肿,齿痛。

  阳白目正视,瞳孔直下,在眉上1寸处。主治头痛,目痛,目眩,外眦疼痛,夜盲。

  太阳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的凹陷中。主治头痛,牙痛,目赤肿痛,面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