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海底世界:炼精化气秘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4:48:55

此法名直腿坐放松法:


第一步松腰法是要把气收到命门,炼精化气。

第二步功是气从命门出来,练膜络的开合。

第三步功是气返回内脏,练脏真混元气。


"三年一小成,五年一大成,十年而神且灵。"直腿坐放松法分为十步功,如果每三个月升一级,三年应该可以练成小乘功夫。

 

直腿坐放松法第一步功:炼精化气


I、明劲(又名刚劲)练习

 

直腿坐放松法的明劲练习是借用形意拳的明劲练法,通过肌肉的用力收缩来把周身的气一步一步地缩回丹田(命门)。

 

一、下肢明劲练习


(一)预备功

(这些方法大家都见过,但有些是秘密的内容哦,在细小处、关键处。)
练直腿坐放松法之前要先准备一下。准备有二层意思:一是精神准备,二是形体准备。


1.鹤首龙头。

两腿伸直,大腿、膝盖和坐具贴实,两膝、两脚都要并拢,脚尖微微翘起。尽量把身体坐正。两手捂在膝盖上。松肩空腋,肩自然放松下沉。摆好坐姿后,集中精神做三个鹤首龙头,使头部气充盈,而且使精神集中起来。此即《周身大用论》讲的"一要心性与意静"。


2.鸣天鼓。

两手上起,掌心捂着耳朵,手指捂在脑后相当于枕骨结节的地方,然后用二指、中指、四指来敲打。先用二指(食指)敲,再用四指敲,最后用中指敲。这么敲1分钟左右,最后三个指头一块敲三下,然后一撒手,耳朵"嗵"一响。把耳朵捂上后,声音的空气传导受到阻碍,而以骨传导为主,声音就比较响,象打雷似的,这叫鸣天鼓。鸣天鼓是聪脑健脑的。这么敲一敲,脑子里面很清亮,也比较舒服,精神也容易集中。


3.通脑开智。

两手重叠放在头顶,顺时针转三圈,逆时针转三圈,往下压三下,再往上提三下。


4.聪耳。

手下来,把耳廓压扁了,食指压在中指上,然后中指弹起来,食指落下来,弹二十四下。这么一放一弹,耳朵就"嘭、嘭"响。古人管这个也叫鸣天鼓。(《十二段锦》:"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然后,食指沿耳轮脚转入耳内,转动时多摸摸耳朵下面和大脑皮层对应的部位。这么转到掌心朝前,大拇指和食指成鸭嘴劲,食指沿耳道的弯曲尽量往里进,直到动不了了,就往里面振,然后用力一拔,"嘭"地一响,这样既聪慧耳朵,又通脑子。这也做三次。之后,把耳廓往上提,再顺耳朵边往外揪。最后再揪揪耳垂。


5.运动眼睛。

两手掐肾水诀,小指对着鼻子,集中精神看着小指,发现手指变成了一个圆锥,细看锥尖上面似乎还有一条线。两手往外分,眼睛注意手指头,分到看不着了,赶紧停住。然后两手再很慢很匀地合回来,还没碰上,视觉就开始交叉。两手相合后再看那个圆锥,看清楚圆锥了,两手再往外分,用眼角余光往两侧看,越往边上越好。当练得精神集中了,眼珠这么一动,会带着身体里面的气一开一合。所以不是光看手指头,还要慢慢体会体内的气机变化。这么做三次,然后两手掌心向内,小指相对,和眼睛离得很近。头保持不动,眼睛随着手的上升往上看,能看多高就看多高,等看不着了,停一会儿,手再下落至与眼睛相平。往上走往下落,这么做三次,然后手再往下来。手下落至眼睛刚好看不着了,停一会儿,再上升至与眼睛相平。这么往下落往上走,做三次,然后手与眼睛等高平着外拉,一般手离开眼睛一尺多,顶多臂伸直了,慢慢再拉回来。反三次。这是通过眼睛的运动来调整气的运动。一开始感觉不到内气的变化,不要理它,只要有这个意念,慢慢就会感受到。收功时也还有对眼睛的要求,前后加到一起,相当于视力保健。


6.鼻部揉按。

手往下落,小指收起来,食指按着迎香穴正反转各揉十圈。鼻子有毛病的同学可以多揉几圈。然后手往下转到鼻孔,食指按着鼻中隔(别把鼻孔堵上),正反转各揉十圈。手下落,结成合印手或定印放在肚脐。


7.运动口腔。

依次叩门齿、左侧臼齿和右侧臼齿各五十次,最后再叩门齿五十次。共叩齿二百次。如果牙齿有毛病,就多叩。叩齿时要精神集中,用意念支配上、下颌骨同时动。叩齿一方面能集中精神,另外一方面能强肾(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过去把叩齿看得很重,说叩门齿是汇集百神,叩左侧臼齿是去不祥,叩右侧臼齿是战邪恶。还有金钟玉罄之说。
叩齿之后是搅舌。舌头从上门齿中间开始,沿左、下、右、上的方向(女同学先沿右、下、左、上的方向。因男女气血有一点差异,所以转动方向不一样,其实方向转反了也没关系)转三圈,然后反转三圈。
之后,舌尖依次点下颚、上颚和门齿缝各五十次(过去讲点七十二次)。点下颚时注意点到肚脐和命门的连线当中或靠后,点上颚时点向天门。古人把点上、中、下三个点看得很神秘,说开三皇锁(天皇、地皇、人皇)不能多点,点多了就把锁簧给点炸了。过去我也没敢多试它,所以在讲课时沿用了传统的讲法。这些年我试了试,点多了也不炸,而且多点对气机通畅有好处。
点完之后口里有很多唾液,这时用唾液漱漱口(人安静后出来的唾液清凉香甜),分三口咽下。下咽时要配合意念下送,同时命门一松。咽第一口时,意念从体中直接送到命门;第二口,意念从左边(女同学从右边)划个弧形下到命门:第三口意念从右边(女同学从左边)划弧下到命门。


8.丹田起火。

把手使劲搓烫了,捂在肚脐上。(如果穿着单衣,就感觉能热到肚脐里面去。)自然吸气后,憋着气(不出气)发"吽(hong)"字音,等憋不住了,再慢慢把气放出来,再吸气发"吽"。发三个"吽"丹田里面就热起来了。尤其冬天天冷,这么来几个很管事。这在过去是丹田起火的方法。练传统功法丹田气足了,丹田一热,真火就发生了。丹田起火也有窍门。拿手反复搓,搓得越快、越有力,就越烫。通过自身的热气,加上发音和集中精神,丹田就热起来了。《八段锦》里讲"想火发脐轮"就是想里边有火,脐轮发热。不光用意念想,还有调动丹田气的方法。


9.拧辘轳。

就把手放到两侧,掌心朝上,指尖向前,身体往前倾一倾,然后两肘从下往后、再往上这样转。肘往上一来,会阴就收缩上提;一下来会阴就放松。同时要配合呼吸。这么转八次就行了,愿意多做两次也行。


10.把手放回到膝盖上。
这些准备动作从头开始,经眼睛、鼻子、嘴,然后到丹田,丹田气足了,肘配合着呼吸一转动,气不知不觉会往后去,背部的气就往上走,这在无形之中练了周天功。我们虽然不练周天,但做这个动作对身体里面的气是有意义的。
这就是总的预备功。后面每一步功的预备功都不完全一样,还有它特殊的内容。
这么一准备,精神集中了,气也开始集中了,周身的气往肚脐、命门处输送,同时练津、咽津,聚津成精,把津液化成精送往命门。古人练津液还有很多内容,仅龙虎大丹就有各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咽气、咽津液,咽津液为龙,空口咽气为虎。怎样咽津液、咽气是有方法和诀窍的,不是随便一咽就完了。没有经过师传的人不知道具体怎么咽。有的人咽唾液时"咕隆咕隆"响,有的人说不能响。不同的功门中对这些东西讲的是不一样的。同学们先会叩齿和一般的咽津就行了。练直腿坐到三步功以后,可能就会讲咽津液和咽气,同时配合松筋、松骨。现在先不讲这些。


(有几句话想写在前面,《西游记》中为什么不让孙悟空直接把经从西天取回,而让肉眼凡胎的唐僧历经磨难去取,还要有些残缺呢?书中言道:“常将容易得,便做等闲看”,世人果就如此。象free536兄的帖子中所说的某些人卖真传密诀,最低3万元,最高[全诀全法]8万元!往往有市场,其实近世高贤已将秘诀和盘托出,但我们就是做等闲看,惜哉!在下将高人隐士如此秘法帖出,读者有几?读者中炼者有几?炼者中持之以恒者又有几?大道不传,良有以也。冒昧书此狂言,与诸道友同勉。)


(二)正功


1.坐姿要求
自然坐姿:两腿伸直,大腿、膝盖和坐具贴实,两膝、两脚都要并拢,脚尖微微翘起。躯干自然放松并前倾,松松垮垮犹如被剔去了骨头。腰直着或弯着都可以。头低着,下颌回收,玉枕微上提。两手捂在膝盖上。松肩空腋,肩自然放松下沉。
采用自然坐姿练坐功时仅腿上绷点劲,别处都要放松,象没骨头那样缩着。这么缩着肩有点发沉,注意腋窝要空松,头可以低着,脖子往后挺一挺。命门以下要往后突。一开始上身越放松越好,越放松,命门越往后突。
练坐功时身体放松向前弯着,这是为了把韧带松开。如果身体不松到一定程度,有些问题感觉不到。如,从五枢、维道到居髎这一段都是经脉转换的地方,也是腹横筋膜向四肢转移的地方。一开始肌肉、肌腱绷着劲,当它使不上劲,要换劲、松开的时候,髂前上棘这个地方非疼不可。
正规坐姿:两腿伸直,大腿、膝盖和坐具贴实,两膝、两脚都要并拢,脚尖微微翘起。身体中正,即躯干直着,和大腿之间呈90o角。两手捂在膝盖上。松肩空腋,肩自然放松下沉。腰要放松,但骨盆和腰不能斜着向后凸。这有一定的难度。刚开始练习时就把身体坐直,则腰部往往不符合要求。所以初练者应采用自然坐姿。


2.动作要求
第一步。吸气时,膈膜下降往命门挤(膈肌最下点靠近第二腰椎下缘),肚脐、会阴、胯关节、股四头肌和大腿根使劲往命门缩,命门往后突,身体自然放松往下落;呼气时,身体各部自然放松复原,身体也自然恢复原位。如此反复练习。
第二步。在第一步基础上加上膝。吸气时,膝关节催胯关节,往命门收。呼气时,各部位放松。
第三步。在第二步基础上加上脚。吸气时,脚趾扣抓,脚心内含,脚催膝,膝催胯,往命门收。呼气时,各部位放松。熟练后,还可以在呼气时脚往外蹬。
第四步。在熟练掌握第三步的基础上,开始走力贴于脊。头不能使劲低着,把下颌收住,喉头回收找玉枕,玉枕以及耳后的骨头(耳根劲)都用点意念向上提。这么做气比较整,为下步练喉呼吸打下基础。吸气时,会阴上提,腹部收缩,胸外开并往回含,一齐往背部合,胸和腹都往脊椎上挤。(肚子尽量向回收,弯着腰时肚脐缩进去老深。)不管膈膜下降。呼气时放开。一吸气合住,一呼气放开。
这实际上练的是腰为第一主宰,丹田为第一辅佐。腰放松后,要把丹田气往回收到腰上。但若腰不松,是做不到这一点的。一般等背部有了放松的感觉才做这个动作。(见后面"怎样练好明劲"中的"体察躯干"。)不是非得有那种疼痛感才算放松。坐着两肩放松往外一张,就觉得肩和两肋好象肉没骨头那样向下坠,似乎要坠到胯骨上。没疼痛感,有这种感受也可以。
当呼吸配合不好,精神不够集中,腰放松还不够的时候,就直接往回瘪肚子练气贴于脊,也练不出什么效果。每个人的进展速度是不一样的。如果不按照前后次序一步一步地走,效果就差。
说明:以上几步动作要求描述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把它们看作一套连续动作而在一次练功中完成。


3.发音
呼吸的同时还要注意发音,吸气时发"yu-en-"(云),呼气时发"yi-e-ng-"(英)。发音时不要出声音,要默念,音要长。"yu"和"en"这两个音不要同时发出来,先发"yu"再转为"en",发"en"时还要有"yu"的口型。发"yi-e-ng-"也同样如此,而且最后要保持三个音节的口型。可以一个呼吸断断续续地发多次音,即吸气时发"yun-yun-……"呼气时发"yong-yong-……"
发音是为了帮助会阴收缩,把气聚往命门。发"yu-en-"时就象地气上升,通过会阴上提把地气升到命门。
发音时呼吸要深细匀长,精神要集中。为了避免跑神,可以数着数练,每十个呼吸为一组。这么练一定会感觉到内气。如果精神不跑,即使没什么感觉,坐几个钟头也很好。


4.正功中间的调节
①每做36个呼吸或49个呼吸就扳一扳脚。方法:两臂上举并伸直,掌心向前,向上抻一抻,然后头向前倾,臂向前伸,脊椎骨逐节卷曲而下,两手扳住两脚,胸椎、腰椎向后拱突,额头贴在腿上。(尽量贴在膝盖上。)扳脚时要注意两膝不要往外分。
②把头抬起来,动动腰,把腰部的运动度加大。先把腰伸直,甚至往前塌一塌。吸气时腰向后一拱,呼气时腰向前一塌。反复练习。注意,腰向前塌时,两肋要通过腹外斜肌向上提,使小腹回收。


5.练功时间要求
一般每次练习坐功不得少于2小时。


6.练功效应
初练时会出现腰、胯酸痛等现象,这时一定要坚持住,要把它看作锻炼毅力好机会。反复练习,慢慢气会进入脊髓,腰就松开了。当气进去时,腰部会有特殊的感觉,有个别人腰那儿可能会响一下。再有,反复发音,慢慢周身都会放松,感觉胳膊、肩膀、肋骨都发沉下坠,有时喘气还感觉肋骨疼痛。认真练习,身体放松到一定程度,它自己会慢慢直起来,这时呼吸也会变得深细匀长,喘气好象在命门那儿跟葫芦一样呼呼地开合,它会自己开合。
很多人练内家拳多年体会不到"外三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脚合),勤练本功却很快能体会到。
如果在假期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外,就是练坐功,这么坐两个月,有的能过小关,有的可能通过中关。腰松开以后,气往脊骨里边走,甚至在脊骨前边走,脊骨里边的气会和四肢连起来,意念一动,四肢当中一个气会往回走,这种情形近似中脉的影子。


(三)收功


身体放松,慢慢直起。


1.松关节。

用意念把全身的关节松一松。从头往下到脊柱,然后到肩、肘、腕、掌、指,胯、膝、踝、足、趾,一个关节一个关节地往下想,每个关节间隙都想一想,想得越细越好,把它放松。


2.贯气。

象捧气贯顶法侧前起捧气一样做三个贯气,同时意想全身的气要充斥通调。


3.运头。

用手指把整个头从前向后梳一梳,轻重自己把握。然后再振颤一下,把头运一运。


4.熨眼。

大拇指伸出,其余四指蜷起来,拇指尖挺着,沿上眼皮从睛明穴拉动到太阳穴,这么拉十遍,再沿下眼皮拉十遍。然后用掌根把太阳穴揉一揉。
手放下,收功。


起来之后,把腰胯转一转。不是像转腰涮胯那样转,而是像一般做运动,把两腿分开大转。转完之后,练一练第二套健身太极球中的"双臂旋转",再把两腿并起来慢慢做俯身拱腰,然后做做下蹲。总之,收功后不要马上就走,要把周身动一动,通畅周身气血。这样把腰松开了,慢慢要往周身各个地方去松。


二、整体明劲练习


(一)预备功


同前。


(二)正功


1.坐姿要求
见"正规坐姿"要求。


2.动作要求


第一步。

吸气时,胯关节和会阴往命门缩,肩关节往命门蹋,百会也往命门缩(闭着眼睛往命门看),一块儿往回缩。呼气时,肩和胯松开。反复练习。


第二步。

在第一步基础上加上肘和膝。吸气时,膝关节催胯关节,往命门收;同时肘关节催肩关节,往命门收。呼气时,各部位放松。反复练习。


第三步。

在第二步基础上加上手和脚。吸气时,脚趾扣抓,脚心内含,脚催膝,膝催胯,往命门收;同时手指扣抓,手心内含,手催肘,肘催肩,往命门收。呼气时,各部位放松。(熟练后,还可以在呼气时脚往外蹬,手往外伸。)反复练习。

第四步。

按照不同的肌肉、肌肉群分部位练习、体会,以加强神经对肌肉群的支配及肌肉部分的气和丹田气的联系。比如,先让这块肉使劲收缩往命门连,再让那块肉用力收缩往命门连。这么一部分一部分地练,一块肉一块肉地练,一个肌肉群一个肌肉群地练,然后再把各个肌肉群连到一起练。同时还要练肌肉收缩的速度,速度越快越好。一开始肌肉慢收缩,以后快收缩,一块肌肉快收缩,一个肌群快收缩,一个肢体快收缩,一个整体快收缩。(如果能这样坚持练习,将来在拳或功上就能不知不觉地产生特殊效应。)


说明:

以上几步动作要求描述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把它们看作一套连续动作而在一次练功中完成。


3.动作要领


肩关节要想往命门找,两个肩井得往下沉,这是个关键。肩井放松往下沉,同时耳根劲稍稍用点意念往上提。一开始耳根劲往上一提,耳根部就绷上劲了,放松不了,所以这也得有个过程。肩井往下一沉,肋骨就会往下沉。你要注意不能让它随便往下沉,要从两侧用意念往上升,这样使形往下降,而清气往上升。两个耳根劲往上提,两个肋意念往上升,肋前面往上撑,清气随之上升。一开始不要勉强这么做,只管整个往下压、沉,但是下压时不要使劲。肩关节和肩井往下压,往下放松,同时肘往外张,使两侧的气容易上升。意念配合耳根劲往上升,肋两侧上起,把胸张开。有的同学愿意两手胸前合十也行,但不要使劲,把肩井和肩关节松开,使腋窝空松。如果不注意以上内容,只顾将肩往下塌,肩胛骨往下松,就可能出现溜肩膀。我们主张形、气中和而不偏颇,应通过意气的弥补避免外形起那种变化。


4.发音
发音和前面的发音相同。
一开始先不配合发音。一吸气,这么一节一节地缩回来,一呼气慢慢松开,呼气自然。做十个呼吸后,再一吸气,缩回来,吸气自然;一呼气,一个关节一个关节地出来。这样练起来有内容,有步骤,有要求,精神容易集中。等手脚都能配合上了,再配合发音。不然会顾此失彼,顾了发音,顾不了伸或缩。
能够在吸气的同时熟练地把脚心、手心兜到命门,再练就把呼、吸各分成四段(或五段、六段),把一个吸气变成"吸-吸-吸-吸-"(中间不换气),呼气变成"呼-呼-呼-呼-"。吸气的同时,从脚心(手心)往上缩到膝盖(肘),到胯(肩),到命门,一节一节地缩进来;呼气的同时,从命门往外伸出到胯(肩),到膝盖(肘),到脚心(手心),一节一节地伸出去。一开始光练吸气,吸气时缩、缩、缩、缩,呼气自然。10个呼吸之后,吸气自然,呼气时出、出、出、出。这样就把一个呼吸变成了几个动作。
人体内至少有意识活动、呼吸活动、气的活动这么三种活动,这三种活动同时进行,作用力量会更强。呼吸这个最根本的生命活动能带动里边的内气(身体里边无形的混元气)活动。如果你不用呼吸,光用意念想,或光用力收缩,集中的信息量就少点儿。为什么还要配合发音呢?发音时,口腔、喉部的肌体和呼吸结合到一起一开一合,就把我们整体性的开合出入强化了。加这么个小东西,能强化脑子统帅生命活动的整体信息。如果认真地想一想这些问题,然后再去落实,里边变化就大。如果不想,光傻练,出功夫就慢。


5.正功中间的调节
每练半个钟头换个样。或者坐在椅子上练,或者躺着练揉腹,或者站起来练三心并站庄(手不扣在肚脐上,两臂向前平举,掌心向外),或者两腿一前一后站着。总之,目的是把周身散乱之气收回丹田命门,只要能解决(用明劲)往回缩的问题就行。在练得感觉很好的情况下也要换,别等到练得心烦意乱时再改。练得非常好,还想再练的时候,就收了功,练别的。下次再改,感觉真美,还想练。如果一直练得心烦意乱,难受死了,下次还没练就感觉真受罪。
等以后气通透得比较好了,还可以练盘腿坐。盘腿坐抻的是另外的筋。
这样用劲练时间一长就累,顶不住,如果换个样,就新鲜点。不要把运动锻炼搞成疲劳劳动。要把练功看作艺术锻炼,像玩一样,感觉很美,很高兴。要是处理得好,劳动也可以变成艺术锻炼,日常生活也可以变成艺术锻炼,什么运动都可以变成艺术锻炼。如果讨厌它,什么艺术运动都可以成为疲劳的劳动。好多人常年劳动,他能保持身体健康,但练不出这种功夫劲,为什么?第一,他不懂得内向性运用意识;第二,他不懂得把劳动艺术化,从心灵里边来圆满它。懂得这个道理以后,把任何活动都艺术化,从内心里爱好它,完整地掌握它,这样气功生活化也就有了基础。


(三)收功


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