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家网大连站:沉思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4:14:42

导读 分享帝王哲学家的人生智慧(3)

作者:马可?奥勒留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时间的流变和生命的短暂,会让人体会到,我们在有生之年常常拼命想得到的东西,实际上毫无价值——比如名声。无论是执掌权杖的国君帝王,还是博古通今的哲人智者、笑傲疆场的枭雄猛将,都将由蓬勃青壮而渐渐老迈,由满头青丝到鬓染白霜,直到有一天撒手西去,命归黄泉。也许有人会记得他们,也许他们的故事会被写进传说,但用不了多久,这些记忆和传说,就又会随着给人唱赞歌的人和替人编故事的人的故去,而彻底湮没无闻。任何虚幻的东西,都抵不过岁月的消磨。
    身处浩渺无垠的宇宙时空,面对纷纷扰扰的世间变幻,如何使自己那短暂的一生过得更有意义?如何才能使自己的心灵更恬然自得一些?那就要坚定自己的理性,反思自己的灵魂。无论退隐到哪里,都没有比真正退隐到自己的心灵能更让人自由自在。神灵赋予我们高贵的灵魂,让我们的灵魂暂居于肉体躯壳之中。人之为人,便应当是让灵魂支配其身体,而不应由身体欺压灵魂。所谓痛苦或者欢乐,都源自感官刺激,都是肤浅而无谓的感觉,都应交由身体做出自然而然的反应,而不能任其波及我们的心灵。
    如果我们感受到了痛苦,那不是因为什么东西自来带有痛苦的本质,而问题正在于我们自己的心灵发生了扭曲,掺杂了谬见,由此自寻烦恼,平添事端。心内之事本与心外之事无关,我们完全有能力固守心灵家园,任由种种纷扰在心外兴风作浪。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真正使我们心神不宁,也没有什么东西能真正阻止我们正道而行。那所谓的干扰,并不会让我们丧失高尚情操和坚定信念,反倒是抵制这些干扰的宝贵经历,可以成就我们自我克制和从容不迫的美好品质。
    以上便是这位帝王哲学家的心灵感悟。
    我们可以对《沉思录》稍作总结,整理出其中的要点,那就是,为了更好地为人处世,应当力争做到:
    信守天命,敬畏自然。顺势而为,随遇而安。
    遵从本性,安分守己。看穿生死,淡泊名利。
    保持理智,洞察世事。抵制诱惑,弃绝兽欲。
    与人为善,宽容真诚。言行有度,正道而行。
    大概很少有人会全部做到这些。但我们一定要辩证地从中汲取人生智慧,并尽量地亲身躬行。能多做到一点,我们就离心灵的宁静更近一步。没有完美无缺的人,也没有完美无缺的人生,更没有完美无缺的思想,马可?奥勒留时常感叹:宇宙时空无限宽广与绵长,而人的存在却是如此微末与短暂,这种认为人对命运无可奈何的思想也显示出了这位帝王哲学家悲观的一面。如果引申开来,这实际上是一个有关人生的悖论:如何以有限的人生超越命运的无常?如何使短暂的人生获得永恒的意义?
    在体味了《沉思录》的思想精华与局限之后,我们应当做出属于自己的回答,那就是:即使微末如草木,也要庄严地挺立于天地之间;即使短暂如萤火,也要绽放出动人的光华。这是人生的凄凉与无奈,也是人生的伟大与悲壮。
    看罢《沉思录》,我们不禁要接着沉思下去:我们到底为什么要沉思自我,沉思人生?
    大体说来,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活得最舒服自在,一种是天生的乐天派,一种是被逼出来的哲学家。前一种人的乐观,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是他们骨子里就有的,他们不需要心灵的修炼,就能把这个世界看得很简单,所以能生活得很好。而后一种人则不那么幸运,他们生来就对这个世界有各种各样的疑问,如果想不清楚,他们就吃不香、睡不甜、活得不踏实。他们不能容忍自己活得乱七八糟、糊里糊涂,他们活就要活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于是,他们就沉思起来,因为思想的问题必须用思想来解决。这样无休止的探究,最终使他们成了哲学家,也渐渐使他们活得轻松起来。
    兴许有人会问:人生的问题,思想的问题,会说得清楚吗?那正是,剪不断,理还乱。但是,这人生的诸多烦扰,不理就继续一团乱麻,不剪就永世不得了断。在如今这个极易迷失自我的年代,我们之所以痛苦,最主要的并不是因为我们无法得到什么,而是因为我们没有想明白一些道理。如果我们还没有解决心灵的问题,千万不要放弃运用自己的理智——实际上,我们往往不够理智。我们如果不是乐天派,就一定要通过沉思来获致心灵的宁静,通过自己后天的思想努力,学着看穿生活的本质,认清对我们最有用的那极少的东西,从而过得越来越从容、越来越自在。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这位帝王哲学家的人生感悟,是一种处在行进中的、不断反思中的自我拷问。本书原著的字里行间,间或充溢着语词的模糊、断裂、闪烁和矛盾,而这正映照了作者当年心灵苦旅的真实历程,让我们得以想象他那自由奔放的灵魂。于是,《沉思录》也拥有了无法读尽、余味绵长的独到魅力。
    这样看来,经过重新编译而出现在这本书中的那些条分缕析的字句,有可能会显得肤浅粗糙。歌德曾经说,人们只有在知识很少的时候才有明确的知识。将这位哲学家的思想传达得越是看似明确,也可能说明我们未能企及作者那高深而玄妙的思想境界。这样的局限,敬请读者见谅并在阅读时有所注意。然而,就像《资治通鉴》主要是写给中国皇帝看的,《曾国藩家书》主要是写给慈禧太后看的,对于平民百姓来说,看这种书要有收获,有某种解读本会更好些。你手中这本《沉思录》可说就是这个意义吧。
    任何高明的人生理论,都需具体的人生实践来检验。生活,是过出来的,光靠想还不行。如果思想能让我们过得更好,那我们就信奉它;如果理论解决不了生活的问题,那不是生活出了问题,而是我们的理论已显现出局限。“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相信聪明的读者在读罢此书之后,能更积极地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用人生书写属于自己的沉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