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宇鸣金9.12:食饮有节,调和五味营养饮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9:08:51

食饮有节,调和五味营养饮食是人体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之一,是保持机体健康的一大要素。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饮食对于人体的作用也同样存在有两重性,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就是说饮食五味和调能够化生精气,充养脏腑组织;反之,若饮食五味失调,则可损伤脏腑,导致疾病。因此,《黄帝内经》非常重视饮食在维护生命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食饮有节”、“谨和五味”等饮食调养原则。

 

  (一)“谨和五味”,食宜清淡《黄帝内经》非常强调多样化饮食,极力反对偏食、偏嗜五味。主张人体正常生命必须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素问·脏气法时论》)。就是说人要进食各种的谷、果、肉、菜等多样化饮食,才能使人体获得各种全面而充足的营养物质,以满足生命活动的各种需求。《黄帝内经》认为各种食物有不同的味,味有酸、苦、甘、辛、咸五类,不同的味分别与五脏有较为亲和的关系,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的,“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饮食五味对五脏具有滋养作用,但如果过于偏嗜某一味,就会造成五味失衡、营养失调,而对身体产生危害。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驰弛,精神乃殃”。所以,在日常饮食以及饮食养生中,五味调和是最基本的法则。故《素问·生气通天论》一再强调指出,“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把“谨和五味”提高到维护身体健康、确保延年益寿的重要地位上来。

 

  《内经》反复倡导的“谨和五味”、反对五味偏食偏嗜的观点,实质是现代饮食结构合理、各种营养素平衡的观点。现代研究证明,合理的膳食平衡结构才能满足人体对各类营养素的需要,而且可以防止因某些物质如动物脂肪、胆固醇、食盐之类摄入过多而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等诸多疾病的发生。

“食饮有节”,定时定量《内经》极力主张饮食应当适量,坚决反对暴食暴饮,反对饮食过量或不足。尤其认为饮食过量会损伤肠胃、耗伤正气,暴食暴饮会严重伤害人体。正如《素问·痹论》所说的“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所以,《内经》力主饮食要有节制,要适量、定时进食,并注意寒温适中,这就是《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的“食饮有节”。这里的“节”是节度、适度的意思,是指饮食既要适量、又要有一定的制度,即按时进食,遵循一定的规律。《论语·乡党》说:“不时不食。”《吕氏春秋·尽数》也说:“食能以时,身心无灾。”说明古人早已认识到按时进餐的重要性。如果饮食没有规律,时饥时饱,就会给身体带来很大伤害。

 

  除上述以外,饮食的冷热也是饮食科学中必须注重的问题之一。《灵枢·师传》曰:“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至邪僻也。”明确指出进食的食物不可过热,也不可过凉,要做到寒温适中,就可保持脾胃之气的平衡协调,而无偏盛偏衰之弊,邪气无从发生,身体就可保持健康。所以,日常饮食保持寒温适中也是饮食养生不可忽视的环节。

 

  (三)饮食宜忌除上述要按时进食、食勿太饱外,日常饮食还应注意如下问题:

 

  饮食宜熟宜软,忌生冷不熟之品。尤其是中年之后,五脏之气渐虚,尤其要戒一切生冷之物。

 

  忌饮食不洁,不吃一切污秽不洁之物。

 

  进食之时注意专心致志,不要边吃边讲话,也不要边吃边看书籍报刊或电视,以免妨碍消化。

 

  食时应保持良好的情绪,并端坐于桌侧进食。同时要细嚼慢咽,切忌狼吞虎咽。

 

  进食之后切忌做剧烈活动,也不可立即睡卧于床。可以缓步行走,也可以擦热双手后摩腹数百遍以助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