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魂3龙骑兵弓:曾国藩教子的六项内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6:53:26

曾国藩教子的六项内容

归纳起来,曾国藩教子的内容主要有六项,即勤、孝、俭、仁、恒、谦六字。
1
、勤。
   
曾国藩认为子女教育中以习劳苦为第一要义;他提倡勤理家事、勤奋学习、勤劳工作,反对奢侈懒惰,不可厌倦家常琐事。针对子弟生长于富贵家庭、惯于养尊处优的特点,曾国藩特别强调戒骄奢、倡勤俭、主敬恕、不忘本。他认为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从不准许子女睡懒觉。在家里男要扫地、种菜,女要做饭、织布。妻子女儿跟他同住江宁(今南京)两江总督府时,他规定她们白天下厨做饭菜,夜晚纺纱织麻到深夜,而且天天如此。
2
、孝。
百善孝为先。曾国藩提倡尽孝悌,除骄逸。他教育子女在家敬老爱幼,出嫁后尊敬公婆。
3
、俭。
曾国藩认为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财家事忌奢华,尚俭。他自己的日常饮食,总以一荤为主,非客到,不增一荤。其穿戴更是简朴,一件青缎马褂一穿就是三十年。他不准子女积钱买田,衣勿华美。对子女的婚姻,他认为品德为上,联姻不必定富室名门。曾国藩深刻认识到:仕宦之家,不蓄积银钱,使子弟自觉一无可恃,一日不勤,则将有饥寒之患,则子弟渐渐勤劳,知谋所以自立也矣。人的本质有好逸恶劳的一面,如果父母蓄积足够的钱物让子女花销,他为什么还去吃苦呢?结果坐吃山空。如果一无可恃,则逼得他们去奋斗、去谋生、去立业,结果能成大器。
4
、仁。
曾国藩教育子女仁义待人,认为亲戚交往宜重情轻物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曾国藩深刻地指出骄奢的害处,盖达官之子弟,听惯高议论,见惯大场面,往往轻慢师长,讥弹人短,所谓骄也。由骄而奢,而淫,而佚,以至于无恶不作,皆从骄字生出之弊。为此他告诫子弟:家门太盛,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人人须记此二语也。”“吾家现虽鼎盛,不可忘寒士家风味,子弟力戒傲惰,戒傲以不大声骂仆从为首,戒惰以不晏起为首。吾则不忘蒋字街卖菜情景,弟则不忘竹山坳拖碑车风景。昔日苦况,安知异日不再尝之?自知谨慎矣。他要求纪泽、纪鸿等日修四课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他要求子女守先人耕读家风,不要有半点官气,不许坐轿,不许唤人添茶。不许子女斥骂仆佣,不许轻慢邻居,不许仗势欺人。
5
、恒。
曾国藩说: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穷,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泊之观海,如牛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于此三者,曾国藩特别看重有恒。他教导纪泽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常者,恒也。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做到有恒,既是易事,又是难事。说易,因为人人可以做到。说难就在于难坚持,坚持几天可以,支持几个月就难了,坚持几年、十几年,一辈子更难了。然而,只有守常,才能获得成效。曾国藩结合自己的体验,对儿子说: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蓄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因此,他反复要求儿子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
6
、谦。
曾国藩一生谦虚诚敬,谨慎持重,整肃端庄,他教育子弟也要借此修身,以勤劳为体,以谦逊为用,以药佚骄。在对子弟的为人教育中,他多次强调主敬恕。他说:圣门教人,不外敬恕二字。又说:作人之道,千言万语。大抵不外敬恕二字。曾国藩写的歧求诗中有善莫大于恕,德莫凶于妒二语,他教育子弟待人宽厚、宽容,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在给弟弟的信中叮嘱:子侄辈须以敬恕二字常常教之。敬则无骄气,无怠惰之气,恕则不肯损人利己,存心渐趋于厚。

大伟成才标准定律

a.天生我才必有用。人人可以成才。

b.德才兼备是要素。成才标准是一个体系,学习成败只是标准之一。成才标准不仅是考上大学或出国留学。

c.因材施教是方法。独立创新是成才的顺境。

教子课堂:

a.孝顺课。记得父母生日,为父母奉待。

b.守信课。言必信,行必果。

c.爱心课。爱护小动物与苑草。

d.学习课。外语数学。

在我们规划子女成材蓝图时,要认识到:

1.  以考大学为主轴的模式,把人生定位于考上大学即结束,而《弟子规》模式把人生定位于终生教育,盖棺论定。

2.  以学习成绩为主轴的模式,忽视了在工作中,学历与技术的作用只占百分之三十的现实,而《弟子规》模式把道德与诚信视为是发展之本,遵循中国式人才的发展之路。

3.  以学校教育为主轴的模式,片面固守于教育学理论,而《弟子规》模式把社会学、犯罪学、人才学等诸多学科归于一类,左右逢源,更为科学。

4.  以学校成绩为主轴的模式,把知识狭窄地限于文科或理科,使学生知识面狭窄,而《弟子规》模式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理念,造就学术的通才与为人的健全人格。

     还有一点比较重要,在我们规划子女成材蓝图时,要知道只要十万分之一的人会去哈福。多数学生呵,还是在咱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