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裙子搭什么鞋子:一些地方规范公务用车措施引热议 “贴标识”能否遏制公车私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4:23:09
一些地方规范公务用车措施引热议
“贴标识”能否遏制公车私用
《 人民日报 》( 2011年10月14日   16 版)

青海省级机关公车贴标上路
将在网站等长期公示公车情况
本报西宁10月13日电  (记者王梅)记者今天在青海省级党政机关单位走访时看到,停放的公务用车前挡风玻璃的右上角贴有“公务车”标识,正面为蓝色,有车辆编号和监督电话号码;背面为黄色,印有“公车使用纪律五不准”,明确标明不准用公车接送小孩、参加婚礼、学习驾驶、停放营业性场所和损毁标识等公车使用纪律(见图,本报记者王梅摄)。
据了解,从本月10日8时30分起,青海省级党政机关所有公务用车都要在车辆前挡风玻璃上张贴公务用车标识后上路行驶,同时,在青海省政府门户网站等媒体将长期公示公务车用车标识样本、公车号牌、车型、使用单位等情况,并设立监督电话,方便群众监督举报。
据省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人员介绍,在公车贴标上路首日,青海省直各机关单位九成公务车都按规定张贴了标识。今后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单位将不定期对公车贴标和使用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加大对公车私用处罚力度,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纪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处理,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以便真正达到规范公车管理的目的。
网友“草原行”对公车贴标有所疑虑,认为:“过去也有一些城市公车贴标上路,但效果不明显,‘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公车私用者总会找到理由否认自己公车私用,从而逃避处罚,普通百姓的监督恐怕是不痛不痒,起不到作用。”
西宁市民李先生说:“让公车贴标识亮身份,形式是好的,但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监管,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还是‘治标不治本’。”
广州老伯建议公车贴“统一标识”
支持者:贴标识成本低但收效高
反对者:容易造成新的“特权车”
本报广州10月13日电  (记者李刚)防止“公车私用”是一个难题。日前,一场关于“公车可需贴统一标识”的讨论在广州展开,广大市民广泛参与其中,与各监管部门一起探讨,看是否真能找到遏制“公车私用”顽疾的良方。
有人说:“公车1/3时间用于公务,1/3时间领导干部私用,1/3时间领导司机在用。”公车的这种使用状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不满。“公车可需贴统一标识”的讨论,起源于广州市海珠区一位普通退休职工区伯举报一例“公务车接送小孩上学”,他还建议公车贴“统一标识”。区伯一时成为广州的“明星市民”。
目前在广东,对公车的监督管理改革,广州和惠州两地颇具代表性。
惠州市对其市属及管辖的各区县公车除少数保留外,大部分喷上了统一标识,并对800多辆市直单位公车资料进行网上公示,包括车牌号、车型、单位、用途、车管联系人以及驾驶员等。同时,惠州出台规定,允许市民匿名举报公车私用,一经查实,每次奖励举报者1000元。
广州对公车的监管方式却与惠州大相径庭。广州市正在对市属公务车安装“北斗”车载电子监控系统,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公车管理。监控系统可提供定位、通信、身份识别、实时监控、历史轨迹回放等,不间断地记录车辆停放和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数据,管理人员可实时监控公车的实际使用情况。
这两种对公车的监督模式,到底哪一种更有效,或者两者都需要从根本上改进,还需要时间检验。
碰撞
广州曾实施但效果不好
对于有人提出对公务车喷涂统一颜色的办法,上世纪90年代广州曾有过类似的做法。问题是这也容易导致新的特权车出现。既然这么多年都没解决好这个问题,是不是该换一个角度去考虑?因此,广州市对市属公务车安装“北斗”车载电子监控系统,其特点可以概括为四句话:“公务保障,利于工作;便用便管,利于管理;公私分明,利于廉洁;运行公开,利于监督。”推行这种办法是想通过建立监管制度,在公务人员当中培育和形成良好的“公车公用”习惯。
广州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  苏志佳
100个不准不如一个公开
“100个不准,不如一个公开”,还是应该把公车的身份放在阳光下,让更多人参与监督,公务人员才能更加自律。无论是喷标识还是贴标签,只要公众能够很容易识别公车,那公车私用就会少很多。而且,喷标识这种方式成本很低但收效很高,它不仅能够起到节约公共财政的作用,更能对反腐倡廉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公务人员应该习惯于这种监督。
广州市政协委员  韩志鹏
标识统一容易监管难
无论是公车贴统一标识,还是装“北斗”车载电子监控系统,归根到底还是需要严格的监管,否则所有的努力都会成摆设。目前广州市还有为数不少的“O”牌车及特种车,他们的标识都很明显,所有人一眼就能识别,但使用情况如何、监督情况如何?大家有目共睹。
广州市民  王  志
内外监督都需兼顾
公车贴“统一标识”是公众对公车的监督,“北斗”车载电子监控系统是内部监督,两者都需要,谁也取代不了谁。公务用车成为最大的公务消费开支之一,监管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其根源根深蒂固,不是简单地依靠一两项举措就能解决的。解决公车弊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大幅度减少公车,这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期待早日解决。
广东易春秋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  王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