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反射材质:胡氏宗祠(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2:41:06

一、胡氏宗祠1、 宗祠照壁?鱼鳞坦

自从水出口上移,填埋了旧的出水口后,宗祠的前方有了一块面积虽然不大却上方上正的祠堂坦,又应了村基“前不破碎,坐得方正”的风水理论。坦上遍铺鹅卵石,这是徽州民间祠堂坦普遍的做法,坦铺鹅卵石,象征鱼鳞,称“鱼鳞坦”。鱼多子,寓冀宗族子孙发达,鱼可化龙,寓冀子孙多出拔萃人才。

胡氏宗祠的影壁呈八字型,有两大功能:一是保住的祠堂的灵气,因宗祠座北朝南,南方属火,按风水五行学说,火克金,而徽州人做生意正是为了求金,金遭火化自然不吉,所以古代徽州民宅的门基本不朝南方开,倘若地基限制不得不朝南开,就在门前砌照墙遮挡。第二种功能是因为赖文正说东南方的山座向凶,因而需砌照墙遮挡,以趋吉避凶。并且衬托出祠堂的雄伟壮观,扩大了宗祠门前的空间,并将门前的龙川河纳入宗祠的整体建筑之中,形成了“一条溪流,一带平桥,青山满目,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眼前的这条河就是龙川河。祠前以河为泮,以聚气,谓之朱雀,龙川河就充当了朱雀的泮池。

    在影壁上,都会采用徽州的装饰手法,以绘画为主,点缀以花鸟、显得清雅高贵,一般画面上都有麒麟一些吉祥物。

2、胡氏宗祠

椐县志记载,民国前,人口只有8万1千多人的绩溪县有祠堂340多幢,平均50多户230人就建有一座祠堂,建国后虽一再折建,至1982年全县祠堂尚存160多幢,可见在徽州立祠之风是何等胜行,而龙川胡氏宗祠又以“木雕艺术殿堂”和“民族艺术博物馆”著称于世。中外建筑专家称为“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完整之好、装饰之美为天下第一”。在1988年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规模的胡氏宗词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7)年,占地面积172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64平方米。它由照壁、泮池、露台、门楼、天井、廊庑、正厅、厢房、寝楼、特祭祠十个部分组成。采用中轴线东西对称布局的建筑手法,建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群体。在封建社会里,祠堂是一个家族共同祭祀祖先、议决族内大事的场所。有的大家族除了总祠,还有各门各派的分祠、支祠,哪怕某一房已迁居外地,经十数代、或数十代繁衍生息,又建了分祠。但是,每年清明,还派代表前来总祠认祖祭祀。在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无论朝代如何变更,诸侯如何割据,而宗祠及其活动始终不会中断。可以说,凡是有汉人聚族而居的村镇,都有祠堂。同时,祠堂不仅是集神权、皇权、族权、夫权于一体的象征,又是一个家族的兴旺状况、社会地位、经济状态、文化内涵的标志。

    我们脚下的是露台,有84平方米,高1米,它实际上是整个宗祠台基的一个部分。其地面、阶墀、望柱、拦杆全用花岗石砌成。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举行宗族大型活动,站位也是有规定的;台阶上站的是宗族最高层人物,这个台基上站的是宗族中层或对宗族有贡献的人员,一般宗族成员只能站在对面照墙坦上和路上。

    宗祠的门楼为五凤楼,重檐歇山式建筑,面阔七开间,进深两间。建筑面积145平方米,由28根立柱和33根月梁组成主体结构。前后16架斗拱,将三个层次、五个屋顶屋檐前挑达1米多。前后8大戗角,成凤凰展翅腾飞之势。请抬头看,中间屋檐下的那根额枋,刻的是“九狮滚球遍地锦”,采用的是传统的装饰性满构图和中浮雕式,圆润流畅的刀法。接下来的是中间和两边次间的三根枋,一大两小,称普柏枋,雕刻的是胡氏历代祖先血战沙场、建功立业、精忠报国的场面。这里采用了深、中、浅三种浮雕相结合形式和简练明快的刀法。可惜“文革”初期,人物被削去了面部,成为永久性的历史遗憾。这种建筑形式,由于建造难度太大,又耗费金钱,宋以后极其少见。

但在徽州,人们为了寻求这种建筑的巍峨气势,寻求凤凰丰富的吉祥内涵,不惜工本,建造五凤楼。徽州五凤楼一般也只有在建造宗祠时,把它作为仪门,既增加祠堂的威仪,又寄寓宗族人才辈出含义。第一套门是棂星门,五开间6石柱。牌坊试木制黑栅栏。平时,只开中间栏栅门和二进的侧门,举行重大的宗族活动时,才大开中间仪门,同时两边侧门和10扇栏栅门全部打开。

比较徽州民间其他一般宗祠,胡氏宗祠有如下特点。(一)门前坦用石板横铺,二前角设有短石栏,这是仿照官府厅堂外丹墀的作法。(二)入祠阶级五梯,这是子孙出有大官的表徵。一般说,三品官以上阶分五级,四品官以下阶分三级,家族没有出过官员的宗祠只准用一道阶级。(三)棂星门辟有三门出入。棂星门,就是眼前的木条格子门,民间俗称“栅朗门”。不是门的棂星是固定的。门,中间木条实排为圆形,上下出栅,这是古代乌头门的衍化。一般宗祠只开中门,胡氏宗祠开了三门,但左右二门平时不开,遇有三种情况才开。一是春秋二次祭祖,,三门大开,族人按尊卑辈份排班分别从三门入祠,二是祠堂要公议关系家族命运的大事或处罚严重违反族规的族人时,三门大开,民间称“开祠堂门”;三是五品以上官员前来造访,三门大开。(四)前进用了五凤楼结构。五凤楼,象牌坊的“五间”,有五层屋顶,枓栱出昂,飞檐翘角。所谓飞檐,就是其翘角两边披瓦,形同展翅欲飞之鸟。在正面看,似五只欲飞的凤凰而名五凤楼。

3、胡氏宗祠的仪门

仪门上画的门神是大唐帝国的开国功勋秦叔宝、尉迟恭两位大元帅。仪门的门鞍上方置有4根“阀阅橼头”,对外昭示阀阅贵族门第,不容侵犯,“三门二石鼓”的结构,民间称“石鼓门”是封建社会等级观念的象征。门上的四根圆木民间称“来头”,所以现在说“你这个人来头不小”,就是指你家族背景很硬的意思,

仪门边的一对抱石鼓,建筑学上称“耸肩”,是地位的象征,仪门的门框民间称“门档”,两边的一对石鼓称“笏对”。“门当户对”就出自这典故。

古时的门槛是衡量一个人官职高低的标志,门槛越高,官职越高。文官从右侧进,武官从左侧进,七品以上官员才能开大门,跨门槛而进。中间这门的门槛非常的高,象征着这家族的地位也非常的高,所以现在还经常有人用这个做比喻:“你们家门槛太高,我高攀不上”。中间这门平时是不开的,只有胡家议大事或祭祖时才大开中门,而且只有胡家辈份高的人才能走中门,那辈份低的只能自觉地走两边边门了。

4、五凤楼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五凤楼外面雕刻的是“九狮滚球遍地锦”,而里面同一高度的大额枋上雕刻的是“九龙戏珠满天星”,据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同志讲,故宫的大梁上不敢雕刻人物的画像,因为皇帝常去的地方,梁上是不能雕刻人物的,否则把皇帝踩在脚下有犯上之嫌,只雕龙、凤、等吉祥物,人物的雕刻只有民间才有,龙的雕刻民间一般没有,有的也是变形的葵龙,更别说封建社会以9为最大,而龙川胡氏宗祠的“九龙戏珠满天星”在封建社会何以会雕刻存在实在不可思议。楼为“五凤楼”,龙为“九条龙”,明为“龙凤呈祥,”隐喻“九五之尊”,而“九狮滚球遍地锦” 和“九龙戏珠满天星”数字皆为9。含有“九九归一”的含意。

徽州古祠堂等建筑屋脊两头有龙头鱼身的吉祥物,它是龙的第九子,叫鏊鱼,因古代房子多为木料结构,它在传说中有“克火”之意。民间常寓为“独占鏊头、出人头地”之意。鏊鱼嘴上里吐出的曲折金属舌头,实际上是我国古代的避雷针,比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发明早了2000多年。四周有顶上有朝天吼,也就是神话故事中二朗神的啸天犬.是看家护院的意思,胡家希望它来庇护子孙平安,生生不息之吉意。

5、天井

徽州人称天井,功能在于采光和通风,东西廊庑各有12根方石柱和24根月梁构成屋架。我们当地有句俗语:“家有天井一方,子子孙孙兴旺”。古徽州人聚水如聚财,选设天井,不仅具有通风排水、采光纳气的功能作用。居家之人端坐厅堂之上,就能够晨沐朝霞、夜观星斗,深切契合着古人追求“天人合一”的哲学意蕴。天井上方承接的雨水也流入屋内天井水池中,所谓“四水归堂”,满足了徽州人“肥水不外流,财气不外泄”的风水心理。……。谓之“五岳朝天,四水归堂”。好多外国专家将将徽州的天井称做“会呼吸的房子”,他们说,天井是天然的空调,除了风水和采光,更主要的是利用了空气动力学的原理,冷空气从地面进入,暖空气从空中跑掉,自动调节了气温。天井这种绝妙的建筑空间,在世界建筑范围内绝无仅有的唯一。

“入山寻水口,入室登明堂”,上面是天井,下面的就是明堂,我们常说“有没有明堂”就是指这个,虽然有蓄存积水的功能,更重要的是一种象征符号,表示把财气完全积蓄在家中不外泄,而石板地漏图案呈古钱形,则寓意从地漏漏下的雨水全是财气之水,仍然留在家中,直到今天,收藏界还将“古钱”雅称“古泉”。

天井边四周的梁上都有许多钩,是张灯结彩时挂灯笼用的,但是它们为何都朝着一个方向,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主要作用是把外面的财气钩进来,有招财进宝之意。

在看天井四周因为有雨水的原因,所以在靠近天井的地方的柱子是麻石的,在屋内是用木料的.建祠堂时先立构架后砌墙;穿斗、抬梁组合式为辅,节点榫卯结合,其结构体系采用木梁和木柱承重,墙体仅起到围护、分隔和连接的作用,其传力途径由屋面、梁柱、基础至地基。它自身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在地震时,能够“墙倒屋不塌”。和先立柱子后砌墙现代框架式建筑是同样的道理。

天井中央这一排条石,叫甬道,平时是不好走的,只有在重大活动中,大开中门(仪门),宗族上层人物、高龄长辈、贡献突出的成员和各家家长,才可以由仪门进入,由这条甬道走上正厅。各位贵宾,就请与我从这儿走向正厅吧。

胡氏宗祠采用逐进抬高的办法,使后进房屋比前进房屋要高,一进高过一进,即符合长进深建筑的通风透光的要求,也表达了徽州人企盼“步步高深”的良好愿望.

6、龙川名人十幅画像(正史有传九位),胡氏族谱记载侠女一人

 胡德裕

二十八世明朝名儒旌德教谕,字仲芳,洪武中举明经,教谕是正式教师之意,宋代于京师所设小学和武学中始置教谕。负责教育生员。明清时代县设“县儒学”,是一县之最高教育机关,内设教谕一人,另设训导数人。相当于现在教委主任一职。

 胡思诚                                                                     

二十四世祖宋朝大学士枢密使,宋淳熙二年1175年中进士,枢密使主军而宰相则主政。枢密院是最高军事机构,其副使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军委副主席,直接参与国家决策,是从一品官官衔。   

 胡 富

字永年,号龙峰,绩溪龙川人。7岁能诗,13岁中秀才,被时人誉为神童。 成化七年(1471)27岁中举人,成化十四年(1478)34岁中进士,授南京大理寺平事。入仕后,政绩颇著。弘治年间,他在任福建佥事时,福宁一地系囚犯达200余人,到任后,胡富迅速清理积案,平反冤狱,审案清正,断案明决,致使“囹圄顿空”。当地百姓十分感激他,编出“滩头水”民谣,称他“天高地厚胡恩公,千年再世一包拯”。胡富就任顺天府尹时,正值宦官刘瑾擅权。胡富不畏其权势,果敢执法。升任南京大理寺卿后,因执意揭发刘瑾受贿支持豪势夺取民田而得罪刘瑾。在任户部右侍郎时,刘瑾以“勘事迟缓,勒致仕”,即被勒令退休。好在刘瑾不久专权欺君事发被诛,胡富被强令致仕的错案随之纠正,不但复职起用,还于正德七年(1512)升任户部尚书。担任户部尚书后,他积极疏通京都粮食通道,整顿粮仓。在位三年后,即有六年的积储。任期内,还根据多年经验,上疏陈述弊政十余条,却为权贵阻挡,不禁心灰意冷,加之已值古稀之年,遂上疏要求退休回故里。然而明武宗却以“素履清慎,多效贤劳,宜照旧办事,不允所辞。”胡富接连七次上疏,自责“居大位而不能举职,是误国也”,直到第二年才获准。 回家闲居7年,嘉靖元年(1522)去世,著有《龙峰文集》。朝廷为表彰他,赠太子太保,谥康惠,赐以御葬。

 胡 光

字文光,于明成化二十年(1484 )考取进士,授广州府推官。明代仁化年间(1484年)出任四川灌县知县(今都江堰市),都江堰就在灌县西门外。被都江堰人民尊称为第二李冰,那时的都江堰历经一千几百年的岁月流逝,变迁成为了一片荒沙滩,河床高出堤坝,川西灌区的万顷良田改种玉米高梁。历届灌县邑宰因失去治水信心而设法离任。胡光却迎难而上。他深知李冰父子的治水历史功绩,提出了“堰未治、随堰亡”的决心。调集灌区5县民工,日夜奋战6年告成,从此都江堰又恢复了原有灌溉功能,胡光也因治水有功升任曲靖府通判,晚年卜居绩溪龙川。其功绩载入灌县史册。推官指判官。相当于现在的公安局长兼法院院长.明清时还兼有审计局长的职能。

 胡宗明

    明正德十一年丙子科副都御使胡宗明,胡宗明曾经以副都御使的身份巡抚辽东,即行使监察之职,又统领地方事物,为地方的最高长官。相当于最高检察院的检察长一职。

都宪坊的坊主也就是胡宗明。

胡宗宪

字汝贞,号梅林,徽州绩溪(今属安徽)人,明朝名将。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初任知县,三十三年出任浙江巡按御史。当时倭寇大肆攻掠沿海州县,以胡宗宪为兵部右侍郎代杨宜任总督。三十九年,又以平海盗王直功,加太子太保。以得明世宗宠信,晋兵部尚书,并加少保。嘉靖四十一年(1562),因南京给事中陆凤仪弹劾其为“严党”而入狱。在狱中愤然上书数千言,发出“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的慨叹!四十四年瘐死狱中。隆庆六年(1572)得以昭雪,并录平倭功勋入国史。万历十七年(1589)宗宪孙胡灯奏准,御赐归葬故里天马山,谥号襄懋。《明史》有传。

 胡士冕

三十八世武科进士遵义守备,遵义是指现在的贵州省,相当于贵州省军分区司令员一职。  

 胡思谦

字文清。南齐累官太师柱国,封魏国公。卒赐祭葬。有太师坊在本里。南齐(公元479-502年)南朝齐始于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年),终于齐和帝中兴二年(502年)。南京六朝古都中的第四个朝代。齐高帝-萧道成 萧道成(427-482),字绍伯,小字斗将,是汉代名臣萧何的后裔,南齐开国皇帝。因为皇帝姓萧,南齐故又称萧齐。是南北朝四个朝代中存在时间最短的,仅有二十三年。

 胡之纲

字子任,是龙川胡氏家族承前启后的显者,前后生了七个儿子。宋孝宗时,输粟五万石(宋代十升等于一斗,十斗即一石,一石约合59.2公斤,斗上都写有“官斗副市”四个大字,意思是它定的市场通用标准量具。),赈济淮右诸军州,筑临安皇城,授都提干,赐第宅,有神道坊在墓所。

 胡秀英

    龙川坑口人,是一位精通武艺的侠女,“幼好武学”从朱元璋反元,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官至将军,在战斗中阵亡,后被追封为国母,以示殊荣,族谱有载。

7、享堂

中进为享堂,是胡氏族长老开祠堂门议事的地方,也是族人春秋二祭跪拜祖宗的地方。面阔七间22.16米,进深五间17.47米,建筑面积387平方米,顶高9.3米。主体结构由48根立柱、154根梁枋组成。

大厅的显柱(亦称金柱)一律用粗大的白果树,下垫枣木雕镂的瓜楞形柱托,寓意“瓜瓞绵绵”。白果树官名银杏,用在祠堂,取的是“金柱银木”彩头。这地面设置也有讲究,各位看到了么,在大厅的1/3处,地面又升高了一层,这叫“明堂重台”,老百姓称它为“再升一级”,它体面了尊卑的理念,身份高的人处上层,身份低的人处下层。

中间这四根大柱,它有防潮防震保护梭柱的功能。其奥秘主要在它自身的构造上,这围达1米66公分的银杏制作而成的柱子是竖木纹的,下面的柱 质用枣木横刻成莲瓣是横木纹,横竖交替在南方这边梅雨期就起着很好的防潮作用。下面的八角石基叫柱基,在柱与础之间的莲花托叫柱础,打好“基础”就是指这两件“柱基”和“柱础”,别看这构件不起眼,建筑专家介绍,如此设计,有防震的功能。已被引用到现代高科技防震建筑中。

建筑上的气势和雄伟是我们观看的重点。大家请跟我抬头看,这粗大的横梁我们称为冬瓜梁,建筑学上称为月梁。重重叠叠的斜拱,当地人形像地称作“喜鹊巢”,早在唐代就已经使用。那圆圆的为莲花托。还有那冬瓜梁每根两头都有像弯起的牛角,称为梁眉,冬瓜梁、莲花托、梁眉都是元明时期建筑风格。

横梁两头底下四个圆形建筑学上称为雀替,它不仅起着三角稳定作用,还是徽州学上有名的镂空雕,这里雕刻的是鲤鱼喷水,因为鲤鱼是吉祥物,鲤鱼跃龙门嘛,其实你只有自细看,那鲤鱼头上雕刻的就是龙头,喷出来的浪花叫吉祥如意花。

然后我们换个角度看上面的莲花托,每个花瓣雕刻得都不一样,有像花胼式的称俊柱,顶头拱起的是驼峰飘带,这些都是明代木雕中的精华。

8、 荷花雕刻

在内容上,无论是反映家族荣誉历史的大题材,还是传统的戏文人物、走兽花草,在形式上无论是浮雕,还是透雕,其艺术功能都还是装饰。所有这些,各个祠堂都有,其他古建筑也有。国家文物局一位专家说,胡氏宗祠的木雕作品,连故宫里都没有。指的不是这些,而是这正厅和寝楼的一百多隔扇门裙板。绝在不仅精美,还绝在通过花鸟虫鱼、珍禽瑞兽,博古八宝图来褒美胡富、胡宗宪、胡宗明等先祖人品德行,还蕴含了族规祖训。

毫无疑问,龙川胡氏宗祠木雕荷花图绝非偶然,亦或民间工匠即兴之作,是经过大方之家精心设计的。据考证,荷花图画稿出自明代大家徐渭之手。徐渭,字文长,绍兴师爷,明代杰出书画家、文学家、戏剧家。徐渭少年不得志,中年被兵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胡宗宪看中,于嘉靖37年(1558年)招至任浙、闽总督幕僚军师,徐渭对当时军事、政治和经济事务多有筹划,并参与过东南沿海的抗倭斗争。他在诗文中热情地歌颂了抗倭爱国的英雄,曾为胡宗宪草《献白鹿表》,得到明世宗的极大赏识。胡宗宪对其甚为赏识,偏爱有加,委以重任。后来胡宗宪遭奸臣弹劾,其中一条罪状是袒护纵容身边人,指的就是他。徐渭对胡宗宪忠心不二,宗宪冤死后,徐渭悲愤交加,精神失常,数度自杀未遂,并抛开仕途,专事文学艺术创作活动,体现出“士为知己者死”的骨气。徐渭擅长画水墨花卉,用笔放纵,画残菊败荷,水墨淋漓,古拙淡雅,别有风致,开创 “青藤画派”。 近代艺术大师齐白石在提到徐渭时曾说:“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 。龙川胡氏发展到明代中叶,人丁兴旺,英才辈出,官至兵部尚书的胡宗宪主持对祠堂重建,由徐渭亲自设计木雕图稿,也就顺理成章了。

祠堂正厅隔扇门,每幅图均以群荷入图,可谓用心良苦。正厅,亦称享堂,是宗族祭祀祖先和决议族中大事的厅堂,是祠堂的主体部分。群荷代表本固枝荣,与正厅四根白果树圆柱底部枣木莲瓣柱基和花岗岩八角鼓墩柱础,寓意家族基础牢固,人丁兴旺。这样就把享堂变成“荷(和)堂(塘)”了。家族在此议事,要一团和气,则家和而外顺。荷花图除群荷以外,均有各种不同的既有情趣又有内涵的小动物和植物,构成既可独立欣赏又形成整体生动和谐的画面,寓意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和谐共荣。确实巧夺天工,博大精深。

木雕荷花图的特点纵览20幅荷花图,可谓“全、精、巧、雅”。所谓“全”,这些木雕荷花裙板自明嘉靖历经四百多年,几经磨难,竟无一遗失,无一破损,保存之全,完整程度之高,实为罕见;而风荷景象,千姿百态,不可不谓之“全”。所谓“精”,指木雕工艺精湛,雕刻精美,所雕之物细腻生动,惟妙惟肖,了无匠气,实乃大师级的木雕精品。所谓“巧”,荷花图构思奇巧,章法讲究,花鸟虫鱼,动静咸宜,自然生动,既各自成趣,独立成章,又内在关联,寓意深刻。所谓“雅”,荷花图兼有写实与写意风格,花有“含苞、初绽、盛开、并蒂”之别,叶有“平铺、翻卷、舒展、低垂”之分,千姿百态,无一雷同,就连枯荷败叶,发育不良的莲蓬也跃然画中,应有尽有。以荷为祠堂正厅木雕主题,将祠堂的享堂变成了“荷堂”,是大雅与大俗的结合,在整个古徽州祠堂建筑中极为罕见,足见龙川胡氏家族家学之渊源,文化底蕴之深厚。

享堂的20扇荷花图,主要是以此赞扬胡富的梗直敢言,罢官不移志,富贵不矜持的君子风骨。以祖训而言,则以荷字谐义“和”字,并加以突出。一扇门的荷图寓意“一门和气”,全部荷图寓意“满堂君子”,具体到每幅荷图又有它特定命意。(从右至左依次为)右边:1、荷与蟹组图,寓意“和谐(蟹)”,为和谐之源;2、荷与戏水鸳鸯组图,寓意 “和美”(鸳鸯有和和美美之意);3、荷花与虾组图,寓意““和顺”(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由于虾通体光滑,且有弹性,故对虾纹饰有和顺之意)”;4、荷花与青蛙组图,取蛙鸣荷下,寓意为“和鸣”; 这4幅荷花图依次寓意为“和谐”、“和美”、“和顺”、“和鸣”。社会要和谐,家庭要和美,人与人要和顺,世间万物奏出和鸣之声。在这就体现了三大和谐理念,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国与国、文化与文化)、人自身的和谐(胡氏家族族人之间的和谐)三大和谐关系;5、一对水鸭与荷花组图,寓意“和睦双福”;6、水鸟、荷花、鲶鱼组图,“鲶”与“年”谐音,寓意“人和年丰”;7、翠鸟、蜜蜂、荷花组图,“翠”与当地方言“劝”音近,寓义劝人要“和讽(蜂)细语”; 8、飞鸟与荷叶、浮萍组图,寓意“和而平(萍)安”;9、上下呼唤之鸟与鸣虫、荷花组图,寓意“一唱共和”;10、荷花、水鸭组图,水鸭官名“凫”,谐音“福”,寓意“和即是福”;

左边:1、上有飞鸟,下有鲤鱼,寓义“天时地利(鲤)人和”。 2、荷花、鸳鸯组图,寓意为“夫妇和、家道成”; 3、荷花、鸟、水鸭组图,寓意“和衷共济(栖)”;4、荷花、飞鸣之鸟组图,寓意为“惠风和畅(唱)”;5、荷花、飞鸟、蚌组图,寓意“和气生财”,因蚌中珍珠为之财;6、荷花、白鹤组图,寓意“和合(鹤)”,7、荷花、飞鸣之鸟,金鱼组图,双鸟和鸣于荷花上,金鱼谐金玉,图意为“和比金玉(鱼)”,8、荷花、鳜鱼组图,寓意为“和为贵(鳜)”。9、荷丛中有鹭鹚吞鱼,寓意“和顺路通(鹭吞)”。10、上有鸟飞翔,下有青鱼,寓意“祥和清吉”。

9、鹿木雕

上首一排是鹿的天地,这里的鹿有的在林中疾奔,有的在溪畔漫步,有的昂首长鸣,有的引颈食叶,各行其好,一派悠然自得的样子。

“鹿”与“禄”谐音,鹿与蝙蝠、寿星老人组图为“福禄寿”,在徽州几乎是家喻户晓。这18幅鹿图,却不寓意“福禄寿”。首先它主要纪念胡宗宪得白鹿而增荣耀历史故事。据有关资料记载,嘉靖36年(1557)胡宗宪获得一只雌性白鹿,认为祥瑞,让徐渭等人写了两篇《白鹿表》,一起进献世宗皇帝,世宗大喜,经宰相府评定,选中徐渭写的《白鹿表》,还举行了隆重的祭天“告庙礼”,庆贺天下太平、白鹿出世。第二年,胡宗宪又在徽州齐云山捕获了一只雄性白鹿,道教圣地出白鹿,就更加渲染了天降祥瑞的神秘色彩。于是徐渭二写《再进白鹿表》进献,世宗皇帝龙颜大悦,立即诏告玄极殿和太庙,百官称贺,胡宗宪加官进秩。这样的盛事,宗祠当然值得炫耀。

《鹿图》中的鹿,与“禄”谐音,比喻皇粮俸禄。《国语·吴语》所说的“市无赤米,而国鹿空虚。”中的“国鹿”指国库,是市上没有了粮米出卖,国库也空虚了,后来引申为国家发给官员的俸禄。

文章来源:绩溪龙川景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