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萍刘之冰访谈:洪园余韵——洪氏宗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7:51:26

“洪园余韵”是西溪“三堤十景”之一,是一个以园林为背景,包括了洪氏宗祠、钱塘望族、洪园、清平山堂、洪昇纪念馆以及在洪氏家族影响下形成的民俗文化展示等人文景观为主要内容的景点。

   您现在来到的是洪氏宗祠。这是我们结合当地老人的回忆、参考安徽歙县三阳乡叶村叙伦堂重建的洪氏宗祠。宗祠是祖先崇拜的仪典性场所,是一个家族祖居地的标志性建筑,更是家族文化延续和家族成员凝聚团结的象征,在家族文化中占有核心地位。复原的洪氏宗祠占地面积1201平方米,格局为传统的三进两院式,包括大门门屋、享堂、寝殿等部分组成。通过复原的宗祠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明末清初洪氏祠堂的基本面貌和洪氏家族文化的概况。

  
         在宗祠门口立有五对桅杆,桅杆由旗杆石固定,旗杆石又叫功名石。过去只有家族内出了一位举人或进士,族人才会在宗祠大门前立一对桅杆,桅杆上装“魁星斗”。起到向外人彰显,对族人鼓励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在三开间的明柱门屋上悬挂着“洪氏宗祠”匾额,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先生书写,而我国著名文人余秋雨先生书写的“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纪祖孙太保五尚书”楹联则彰显了洪氏家族在政治上取得的显赫地位。

  穿过门屋我们来到了宗祠的第一进,正面看到的就是享堂,在享堂前当年有两株百年金桂。桂树是深受国人欢迎的园艺佳木,在宗祠中主要是祈愿子孙后代能够“蟾宫折桂”、“富贵吉祥”。

  享堂,又叫拜殿。是举行祭祀仪式的场所。这里正中悬挂有宋高宗赞誉洪皓的“忠贯日月”和“三瑞堂”的匾额,享堂正中上悬三个大字,“三瑞堂”为洪氏家族堂号,取意荷花、桃花、竹子三瑞连理。樘板上悬挂杭州洪氏的始迁祖洪皓、迁居西溪的洪有恒以及对西溪影响最大的人物洪钟的画像。

  洪皓(1088—1155)字光弼,宋饶州(今江西鄱阳)人。政和五年(1115)进士。建炎三年(1129),出使金国,被扣留达15年之久,备尝艰苦,人称“宋之苏武”,后封魏国忠宣公,赐第钱塘西湖葛岭,赐田西溪,是钱塘洪氏的“始迁祖”。

  洪有恒,号芸轩,元末明初把洪家从上虞迁回钱塘西溪洪家棣(今余杭五常),为西溪洪氏始祖。

  洪钟(1443-1523),字宣之,号两峰居士。明成化十一年(1475)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安抚史、按察使、左都御史、刑部尚书、工部尚书等,被誉为“一代重臣,国之长城”。晚年在五常洪家埭建洪园,并教授乡邻习武强身,创制十八般武艺,对五常民俗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宗祠墙上展示的是从南宋高宗建炎年间(1129)到明武宗正德(1516)年间历代帝王对洪氏家族的诏告,我们收集到的资料当中关于洪氏家族的昭告共有近60道,这里我们精选了36道。通过诏告的内容我们看到了历代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对洪氏家族先祖的褒扬和肯定,也看到洪氏家族人物在政治上的风风雨雨,一个家族能够得到来自最高统治者如此多的关注和肯定,这在其他家族中是非常少见的,体现了洪氏家族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代表性。

  在宗祠两侧建有长廊,从而形成天井,喻意为“四水归堂”。但天井在祠堂里,还有着更深一层的意思,那是象征着人丁兴旺,家族源远流长,如天水一样长流不息。

  在享堂的后面陈列有祖训,在寝殿的两侧立有家规。家规祖训是一个宗族共同的“基本法”,是祖宗留给教育后代子孙如何做人正已的为人准则。不但写明了个人的行为规范和相应的奖惩,也写明了族中养老抚幼、济贫救困等等公益。家规祖训充分体现了宗祠在家族成员行为规范、教育和惩戒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宗祠的第二进是寝殿,这里是存放祖先牌位,表达后人对先贤的敬仰和怀念的地方。寝殿中供奉着从洪皓开始到洪衍庆共27世、33人的神主牌。这里平时都是用木栅窗遮挡,密不示人。寝殿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空间,看着层层叠叠的祖宗牌位、回忆着先贤们各不相同的人生故事,仿佛让几百年的时间长河变得具体而生动了。当我们站在寝殿的天井里,可以回想当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在祠堂里听老人讲述先人们的人生故事。也可以再仔细读读流传了几百年的家规祖训,也许会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道路,思考到底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才能为社会和后人留下些什么值得怀念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