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脸张飞脸谱图片:学董氏奇穴笔记》2+?八门针灸按摩调百病+董氏放血療法擧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0:27:15
学董氏奇穴笔记》足

(21)花骨二穴


取穴:足底第二與第三蹠骨之間,距趾間叉口一寸一穴,後五分一穴,計兩穴。第二穴與門金穴相通。
劑量:直刺五分~一寸。

解剖位置:脾之神經。
主治:手指無力、手臂痛、手麻木。
治療方法:刺針法

 (22)花骨三穴


取穴:當足底第三與第四蹠骨之間,距趾間叉口二寸處是穴。
劑量:直刺五分~一寸。

足底第三與第四踩骨之間。
解剖位置:脾之神經。
主治:腰痛、坐骨神經痛、脊椎骨痛。
治療方法:刺針法

 (23)花骨四穴

 

取穴:在足底第四與第五蹠骨之間,距趾間叉口二寸處是穴。
劑量:直刺五分~一寸。

解剖位置:肺之神經。腎之神經。
主治:脊椎骨痛、坐骨神經痛、小腹痛、胃痛、止血
治療方法:刺針法

 (24)上谿穴

 

取穴:「十四經」之解谿穴下一寸處取之。踝關節前橫紋上中央、兩筋之間,與外踝尖平齊、下一寸處。
劑量:用三稜針點刺出血。或直刺三分~五分

解剖位置:排腹神經、腦神經、心之神經、肺之神經、六脯神經。
主治:久年頭痛(特效)、頭昏、頭脹(特效)、偏頭痛(特效)、胃及十二指腸炎(特效)、心悶、心臟病、神經衰弱、鼻炎、喉炎、喉癌、胸痛。手腳麻木、項緊(特效)。腦震盪。半身不遂。上谿、下谿、前谿、水谿、內谿、外谿等穴用三稜針點刺青筋出血效果神速,為董師常用穴道。對久年頭痛、及上列主治症狀有立即針到病除之卓效。
治療方法:放血法
特效主治:久年頭痛、頭昏、頭脹、偏頭痛、胃及十二指腸炎、項緊
特效配穴:上谿穴治療久年頭痛(特效)、頭昏、頭脹(特效)、偏頭痛(特效)、胃及十二指腸炎(特效)、項緊(特效)

 (25)下谿穴


取穴:當上谿穴(踝關節前橫紋上中央、兩筋之間,與外踝尖平齊、下一寸處。部「十四經」之解谿穴下一寸處。)直下一寸處取之。
劑量:直刺三分~五分。或 用三稜針點刺出血。

解剖位置:腓腹神經、腦神經、心之神經、肺之神經。
主治:久年頭痛(特效)、頭昏、頭脹(特效)、偏頭痛(特效)、胃及十二指腸炎(特效)、心悶、心臟病、神經衰弱、鼻炎、喉炎、喉癌、胸痛。手腳麻木、項緊(特效)。腦震盪。半身不遂。上谿、下谿、前谿、水谿、內谿、外谿等穴用三稜針點刺青筋出血效果神速,為董師常用穴道。對久年頭痛、及上列主治症狀有立即針到病除之卓效。
治療方法:刺針法
特效主治:久年頭痛、頭昏、頭脹、偏頭痛、胃及十二指腸炎、項緊
特效配穴:久年頭痛(特效)、頭昏、頭脹(特效)、偏頭痛(特效)、胃及十二指腸炎(特效)、項緊(特效)

 (26)外谿穴


取穴:當上谿穴(踝關節前橫紋上中央、兩筋之間,與外踝尖平齊、下一寸處。部「十四經」之解谿穴下一寸處。)外側橫開一寸處是穴。
劑量:直刺三分~五分、或用三稜針點刺出血。

解剖位置:腓腹神經、腦神經、心之神經、肺之神經。
主治:久年頭痛(特效)、頭昏、頭脹(特效)、偏頭痛(特效)、胃及十二指腸炎(特效)、心悶、心臟病、神經衰弱、鼻炎、喉炎、喉癌、胸痛。手腳麻木、項緊(特效)。腦震盪。半身不遂。上谿、下谿、前谿、水谿、內谿、外谿等穴用三稜針點刺青筋出血效果神速,為董師常用穴道。對久年頭痛、及上列主治症狀有立即針到病除之卓效。
治療方法:刺針法
特效主治:久年頭痛、頭昏、頭脹、偏頭痛、胃及十二指腸炎、項緊
特效配穴:外谿穴治療久年頭痛(特效)、頭昏、頭脹(特效)、偏頭痛(特效)、胃及十二指腸炎(特效)、項緊(特效

 (27)內谿穴


取穴:當上谿穴(踝關節前橫紋上中央、兩筋之間,與外踝尖平齊、下一寸處。部「十四經」之解谿穴下一寸處。)向內橫開一寸。
劑量:用三稜針點刺出血。

解剖位置:腓腹神經、腦神經、心之神經、肺之神經。
主治:久年頭痛(特效)、頭昏、頭脹(特效)、偏頭痛(特效)、胃及十二指腸炎(特效)、心悶、心臟病、神經衰弱、鼻炎、喉炎、喉癌、胸痛。手腳麻木、項緊(特效)。腦震盪。半身不遂。用三稜針點刺出血(特效)。上谿、下谿、前谿、水谿、內谿、外谿等穴用三稜針點刺青筋出血效果神速,為董師常用穴道。對久年頭痛、及上列主治症狀有立即針到病除之卓效。
治療方法:放血法
特效配穴_特效主治:久年頭痛、頭昏、頭脹、偏頭痛、胃及十二指腸炎、項緊
特效配穴_特效配穴:久年頭痛(特效)、頭昏、頭脹(特效)、偏頭痛(特效)、胃及十二指腸炎(特效)、項緊(特效)

 (28)前谿穴



取穴:當上谿穴(踝關節前橫紋上中央、兩筋之間,與外踝尖平齊、下二寸處。部「十四經」之解谿穴下二寸處)。向外橫開一寸處是穴。劑量:用三稜針點刺出血 

解剖位置:腓腹神經、腦神經、心之神經、肺之神經、六脯神經。主治:久年頭痛(特效)、頭昏、頭脹(特效)、偏頭痛(特效)、胃及十二指腸炎(特效)、心悶、心臟病、神經衰弱、鼻炎、喉炎、喉癌、胸痛。手腳麻木、項緊(特效)。腦震盪。半身不遂。用三稜針點刺出血(特效)。用三稜針點刺出血(特效)。上谿、下谿、前谿、水谿、內谿、外谿等穴用三稜針點刺青筋出血效果神速,為董師常用穴道。對久年頭痛、及上列主治症狀有立即針到病除之卓效。
治療方法:放血法

(29)水谿穴


取穴:當在上谿穴(踝關節前橫紋上中央、兩筋之間,與外踝尖平齊、下二寸處。部「十四經」之解谿穴下二寸處)。向內橫開一寸。劑量:直刺三分。或用三稜針點刺青筋出血。

解剖位置:腓腹神經、腦神經、心之神經、肺之神經、六脯神經。主治:久年頭痛(特效)、頭昏、頭脹(特效)、偏頭痛(特效)、胃及十二指腸炎(特效)、心悶、心臟病、神經衰弱、鼻炎、喉炎、喉癌、胸痛。手腳麻木、項緊(特效)。腦震盪。半身不遂。用三稜針點刺出血(特效)上谿、下谿、前谿、水谿、內谿、外谿等穴用三稜針點刺青筋出血效果神速,為董師常用穴道。對久年頭痛、及上列主治症狀有立即針到病除之卓效。治療方法:刺針法

(30)水分穴


取穴:當內踝尖直下一寸五分處是穴。部「十四經」之照海穴直下五分。
劑量:直刺五分。或用三稜針點刺出血

解剖位置:內側腓腹皮神經、腎之神經。
主治:腦神經痛、偏頭痛、腎臟炎、腰痛、子宮炎、卵巢炎、月經痛、項緊痛、肩痛、兩肋痛。睪丸腫痛。用三稜針點刺出血特效。
治療方法:刺針法


(31)水門穴


取穴:當水分穴(在內踝尖直下一寸五分。部「十四經」之照海穴直下五分。)向內橫開五分處是穴。
劑量:用三稜針點刺出血。 

解剖位置:內側腓腹皮神經、腎之神經。
主治:腦神經痛、偏頭痛、腎臟炎、腰痛、子宮炎、卵巢炎、月經痛、項緊痛、肩痛、兩肋痛。睪丸腫痛。用三稜針點刺出血特效。
治療方法:放血法

 (32)水香

取穴:當水分穴(在內踝尖直下一寸五分。部「十四經」之照海穴直下五分。)向外橫開五分處是穴。
劑量:直刺三分~五分。用三稜針點刺出血。 

解剖位置:內側腓腹皮神經、腎之神經。
主治:腦神經痛、偏頭痛、腎臟炎、腰痛、子宮炎、卵巢炎、月經痛、項緊痛、肩痛、兩肋痛。睪丸腫痛。用三稜針點刺出血特效。
治療方法:刺針法

 (33)海豹穴

取穴:當大趾之內側,大趾本節正中央點,腳指甲內側後方處是穴。即十四經隱白穴之後方,大都穴之前。
劑量:直刺一分~三分。 

解剖位置:有長大趾伸筋、淺排骨神經、心之分支神經。
主治:角膜炎、疝氣、婦科陰道炎、手指痛。
治療方法:刺針法 

 (34)木婦穴

取穴:當第二趾第二節正中央,向外開三分處是穴。
劑量:直刺二分,貼骨下針,以細毫針五分針下針較為不痛。

在足第二趾中節正中央外開三分。
解剖位置:心之副神經,六俯神經。
主治:婦科赤百帶下、月經不調、經痛、子宮炎、輸卵管不通。
治療方法:刺針法 

取穴:在足底第二趾,掌趾橫紋內側處是穴。
劑量:直刺二分~三分。 

解剖位置:肝之副神經、子宮神經。
主治:子宮瘤、子宮炎、卵巢炎、月經不調、赤白帶下、各種婦女疾病有奇效
治療方法:刺針法
特效主治:婦女百病
特效配穴:治療婦女百病,本穴配婦科穴(奇效)。

取穴:在足底第二趾,掌趾橫紋外側處是穴。
劑量:直刺二分~三分。 

解剖位置:肝之副神經、子宮神經。
主治:子宮瘤、子宮炎、卵巢炎、月經不調、赤白帶下、各種婦女疾病有奇效
治療方法:刺針法
特效主治:婦女百病
特效配穴:治療婦女百病,本穴配婦科穴(奇效)。


取穴:平臥,當足第二趾底橫紋正中央處是穴。
劑量:用三稜針扎出血。

解剖位置:心之神經、肝之副神經。
主治:肝病、難產、胎衣不下、墮胎(特效)、赤白帶。用三稜針扎出黑血立即見效。
治療方法:放血法
特效主治:墮胎
特效配穴:火包穴用於墮胎(特效)。


取穴:平臥,當足底後跟硬反之前緣正中央處是穴。
劑量:直刺五分~一寸。治療方法:刺針法。 

解剖位置:後腦(小腦)總神經。
主治:腦瘤(特效)、腦積水、小腦痛、腦神經痛、腦神經衰弱、腦癌(奇效)。曾以上瘤穴配外三關穴、三重穴、米一穴、二穴、三穴施針二十九次治愈腦癌症。特效主治:腦癌症。特效主治:腦瘤。特效配穴:上瘤穴治療腦瘤(特效)

取穴:三聖一穴在腳底正中央點處(往足跟方向)往前上一寸。即十四經湧泉穴後一寸。
劑量:直刺五分~一寸。治療方法:刺針法

解剖位置:腳底神經分枝、心之神經、腎之副神經、腦神經。
主治:高血壓(特效)、低血壓過高症(特效)、腦溢血、腦血栓症。

特效主治:高血壓、低血壓過高症
特效配穴:三聖穴治療高血壓(特效)、低血壓過高症(特效)

 

取穴:在腳底正中央點處,即十四經湧泉穴後二寸(往足跟方向)。治療方法:刺針法。劑量:直刺五分~一寸

解剖位置:腳底神經分枝、心之神經、腎之副神經、腦神經。
主治:高血壓(特效)、低血壓過高症(特效)、腦溢血、腦血栓症。案例描述:曾以三聖二穴治高血壓二百六十五度患者,在五分鐘內降為一百三十五度,勘稱(神效)。特效主治:高血壓。特效配穴:三聖二穴治高血壓,勘稱(神效)。特效主治:高血壓、低血壓過高症。特效配穴:三聖穴治療高血壓(特效)、低血壓過高症(特效)、

 


                      八门针灸按摩调百病

1、 气门

    经穴性质,气分为先。少商宣泄肺气,胆俞降泄肝胆。公孙降脾胃气逆而止呕,丰隆降肺气定喘而化痰。闻之经渠能降肺气而治气逆,天突降逆气而定哮喘。巨阙治逆道而开胸满,隐白治咳逆而升陷阳。大肠俞疏通肠胃之气化兮而润便燥,膀胱俞疏通膀胱之气化兮而利小便。是以曲池行气,云门开胸。阳陵泉有行气导泄之效,厥阴俞有治胸满呕吐之功。抑又闻肝俞治肝,肺俞理肺。欲调肠胃之气求内庭,理肺气以中府。气海膻中专治一切气病,上中下脘乃脾胃之气疾。常闻足临泣泄肝降逆以定喘,足三里升气降逆而调中。调和卫气有大椎,行气下气寻照海。商阳泄肠,内关调胃。合谷泻肺气之郁结,肺俞降肺气之上逆。

 

2、 血门

     穴有血门,亦当牢记。一切血病膈俞饶,大便脓血腹衰治。原夫委中清血中之毒,行间行淤可破血结之证。天枢足三里破淤理血有治吐血咳血行血之效,太冲三阴交通经行淤尤有清血凉血固血之功。咳血咯血肺俞太渊宜审,呕血咳血心俞肝俞同攻。月经不调自有地机血海,漏血不止无不交信合阳。鼻衄二间极效,牙衄合谷最良。月事不行照海灸,吐血不止尺泽攻。迎香气户能治鼻衄不止,十二井十宣能使气血通流。血崩漏血求大敦,调经行淤曲池针。吐血咳血有鱼际,齿衄鼻衄求内庭。中极关元妇人血症为主,气海阴交施功效亦同。若能因症配合而施治,针到病除显奇功。

 

3. 虚门

     虚者补之,穴要审真。隐白补脾益肾,地机补脾益精。益精气之不固漏谷去取,补气血之不足心俞下针。原夫脾胃虚弱补使上中下脘,饮食不化脾俞胃俞同功。阳气欲脱神阙灸,虚损劳弱天枢攻。治虚劳肺萎魄户好,止阴虚盗汗间使高(佐太溪、阴郄)。闻之膏肓俞益精气而补虚损,中膂俞止消渴而益肾阴。补肾益精命门肾俞宜审,养津益液太渊少冲同针。大便闭结支沟取,虚热烦渴涌泉清。抑又闻丹田(关元)固下元益精气而补虚损,气海固下元助阳气且滋肾阴。补肺治虚劳以肺俞,补中益脾阳以公孙。太冲曲泉与行间补血而养肝,太溪复溜连交信滋阴而补肾。中极固下元虚冷,曲骨补真气而益精。肝俞补肝血,上廉温胃津。足三里益气而补脾胃,三阴交生气血而补三阴。此是实践特效穴,必须师传始得真。

 

4、 实门

     实则泻之,症要辨清。涌泉然谷太溪俱泻肾,神门少府通里俱泻心。脾胃之实何穴泻阴陵商丘同公孙,心包有热中冲泻曲泽内关大劳针。泻肝期门曲泉行间太冲好,大肠商阳二间合谷曲池清。小肠少泽同少海,泻胆阳陵临窍阴。膀胱委中中极泄,三焦关冲外沟清。若还痰多丰隆泄,胸膈痞满上脘针。井少商荥鱼际络列缺合尺泽,连募中府穴泻肺从肺经。胃实内庭足三里泻,血结膈俞血海攻。泻胃逐秽通肠天枢妙,泻腑导泻消滞中脘针。辨证虚实当分清,施治补泻明于心。

 

5、 寒门

    寒则温之,须了于心。中脘神阙气海足三里,中焦寒冷灸即温。心俞温而振阳气,温肝之寒灸大效。然谷温下助肾火,命门肾俞再同针。章门温脏寒积聚,理心腹寒以公孙。温中理脾阴陵灸,一切血寒三阴交。中下焦寒隐白理,灸后壮阳脾亦温。一切表寒大椎除,后溪陶道可清。关元暖宫阳气振,腹寒血冷曲泉温。治寒以温,施灸或针。

 

6、 热门

    热则清之,阴阳有别。肺俞鱼际俱泻肺,少商尺泽刺出血。阳明经热商阳二间连,解表经渠与列缺。合谷不但清气分,且清头面诸窍热。解溪厉兑足三里,中脘内庭清胃热。肝俞脾俞同胃俞,泻肝又泻五脏热。清心神通心少府,行间则清肝肾热。大椎陶道退热兼解表,三阴交平肝而清血。间使内关清心包,又能解散胸中热。清血少冲少泽连血海,太溪养阴而清热。三焦有热上脘浇。身热曲池有特效,其功则在清气分。清肠热有小肠俞,丝竹空清头目热。脾热大都阴陵泉,阴陵还能清胸热。涌泉治余热不解,尤能清肾治热毒,还能清泄四肢热。身热烦渴心包热,劳宫曲泽刺出血。头脑有热求百会,后溪大抒清表热。胸背烦热内关大陵心俞膈俞可针,肚腹闷热三里内庭天枢大肠可清。恶心呕吐中暑热金津玉液刺出血,若泄五脏六腑热则求脏腑诸俞穴。脏热当清,腑热当泻,审症清楚,随经选穴。

 

7、 风门

    原夫百病,首中于风。合谷解表祛风寒,大杼解表而祛风。鱼际解外感风寒之邪,肩髃周身四肢之风。头风外感风池妙,头痛驱风头维攻。搜周身风邪有曲池三里,治腰腿诸风必风市委中。冷风湿痹针环跳,头风外感列缺攻。常闻阳陵泉搜四肢之风且舒经络,足三里搜四肢之风又治腹痛。肺俞驱风治风寒咳嗽,通天泄表可治鼻塞不通。风府风门专理一切中风病,百会水沟治一切暴中风。风性善行数变,治疗切莫死板。

 

8、 湿门

    大凡湿症,艾灸最良。利湿委中太溪好,行湿昆仑阴陵泉。承中天枢化脾胃之湿而助消化,脾俞胃俞化脾胃之寒以快饮食。燥湿行湿足三里,化湿行湿三阴交。内关利湿有开胃祛痰之功,水分渗泄为利小便治水肿之穴。治湿大要,肺脾肾三经。


常用穴位处方歌诀一览表

 



一、十二原穴
五脏及膏肓的十二个原穴。即肺之原太渊,左右各一;心之原大陵,左右各一;脾之原太白,左右各一;肾之原太溪,左右各一;肝之原太冲,左右各一;膏之原鸠尾;肓之原气海。十二原穴主治五脏六腑的疾病。出《灵枢·九针十二原》。
二、下合穴
六腑在下肢足三阳经的合穴,称为“下合穴”,又称“六腑下合穴”。下合穴共有6个,其中胃、胆、膀胱的下合穴位于本经,大肠、小肠的下合穴同位于胃经,三焦的下合穴位于膀胱经。从“合治内腑”的治疗原则出发,按疾病所属内腑的不同,而取其相应的下合穴治疗。如胃病取三里,大肠病取上巨虚等。
小肠:下巨虚;大肠:上巨虚;三焦:委阳;膀胱:委中;胃:足三里;胆:阳陵泉。
三、八会穴
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精气分别所会聚之处的八个腧穴。八会穴首载于《难经》,它与其所属的八种脏器组织的生理功能有着密切关系,  
并与经穴中的某些特定穴有重复。如章门为脏之会穴,因五脏皆禀于脾,为脾之募穴;中脘为腑之会穴,因六腑皆禀于胃,为胃之募穴,膻中为气之会穴,因其为宗气之所聚,为心包之募穴等。
在临床方面凡与此八者有关的病证,均可选用八会穴治疗。如脏病取章门,腑病取中脘,各种出血病证取血会膈俞。另外,八会穴还能治疗某些热病。
八会穴: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绝骨(又名悬钟)。
四、八脉交会穴
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脉经气相通的八个腧穴。均分布在肘膝以下。因这八个穴是金元时代窦汉卿常用的有效穴位,故又称窦氏八穴。结合天干、地支、九宫、八卦等应用,称为飞腾八法和灵龟八法,是一种按时取穴治疗疾病的方法。
由于奇经与正经的经气通过八穴相会通,所以此八穴既能治奇经病,又能治正经病。如公孙通冲脉(冲脉为十二经之海、血海,通治血病,治疗妇科病效著),故公孙既能治足太阴脾经的病,又能治冲脉的病。
在临床上常采取上下相应的配穴法。如公孙配内关治心、胸和胃部疾患;后溪配申脉治目内眦、颈项、耳、肩膊、小肠、膀胱部疾患;临泣配外关治目外眦、耳后、颊、颈、肩、缺盆、胸膈部疾患;列缺配照海治咽喉、胸膈部疾患。
五、四总穴歌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六、手足十二针(合谷曲池三里阳陵内关三阴交)
主治:①半身不遂②高血压③瘫痪④痹症
七、十全大补方
组方:合谷、曲池、内关、足三里、阳陵泉、中脘、太冲、三阴交、章门、关元
主治:心脾两虚、脾肾两虚、肝肾两虚、神经衰弱、久病体弱。
八、胃家病验方
主穴:中脘、足三里
组方: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天枢、内关、足三里
范围:胃痛、腹痛、食滞、腹泻、便秘。
九、四大系统调节主穴
血液循环系统:内关
消化系统:承浆、足三里、中脘
神经系统:风池、率谷
免疫系统:大椎、足三里、合谷
十、常用配穴
手颤:少海
五指不伸:中渚
指痛:少商
臂痹:肩髃
吐血:尺泽
流涎:地仓
男蛊女孕:涌泉
鬼邪妖癫:神门、人中、间使
冷风湿痹:环跳、阳陵泉
头面病:曲池、合谷
鼻渊:合谷、太冲
泄泻:足三里、内庭、申脉、中脘
五痫(如五畜叫):劳宫、涌泉
心肾不交:神门、太溪
心力衰竭:内关、膻中
注:自《杂病穴法歌》《灵光赋》《长桑君天星秘诀歌》《常见病信息穴一针疗法》。
十一、常见病一针疗法
退热穴:曲池
胸闷穴:膻中
调心穴:内关
急救穴:人中
神衰穴:脐中
精神病穴:百会
癔瘫穴:涌泉
面瘫穴:下关
偏瘫穴:率谷
脑缺血穴:风池
前头痛穴:中脘
偏头痛穴:太冲
后头痛穴:至阴
失眠穴:大陵
失眠2穴:风池
胃痛穴:中脘
止泻穴:申脉
肾痛(结石)穴:精灵
利尿穴:三阴交
落枕穴:悬钟
腕痛穴:太溪
肘痛穴:阴陵泉
腰肌扭伤穴:后溪
髋痛穴:合谷
肋痛穴:阳陵泉
膝痛穴:曲池
踝痛穴:合谷
足跟痛穴:大陵
手麻穴:后溪
催乳穴:涌泉
上牙痛穴:下关
下牙痛穴:合谷
鼻炎穴:下关
眩晕穴:百会
耳聋穴:听宫
耳鸣穴:听会
十二、千金十一穴歌
三里内庭穴,肚腹中妙诀。
曲池与合谷,头面病可彻。
腰背痛相连,委中昆仑穴。
胸项如有痛,后溪并列缺。
环跳与阳陵,膝前兼腋胁。
可补即留久,当泻即疏泄。
三百六十名,十一千金穴。
十三、回阳九针歌
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接,
环跳三里合谷并,此是回阳九针穴。
十四、禁针穴歌
脑户囱会及神庭,玉枕络却到承灵,
颅息角孙承泣穴,神道灵台膻中明。
水分神阙会阴上,横骨气冲针莫行,
箕门承筋手五里,三阳络穴到青灵。
孕妇不宜针合谷,三阴交内亦通论,
石门针灸应须忌,女子终身孕不成。
外有云门并鸠尾,缺盆主客深晕生,
肩井深时亦晕倒,急补三里人还平。
刺中五脏胆皆死,冲阳血出投幽冥,
海泉颧髎乳头上,脊间中髓伛偻形。
手鱼腹陷阴股内,膝髌筋会及肾经,
腋股之下各三寸,目眶关节皆通评。
十五、针灸取穴要诀
病在上,取肺大肠经;病在中,取脾胃经;病在下,取肝肾。
宁失其穴,不失其经,离穴不
离经
董氏放血療法擧隅

转载自 恭喜

1.口眼喎斜:足跗上放血。此症若口內(臉頰之內側)見青筋亦應放血。
2.眼皮上長瘡:後心五、六椎間放血。
3.青春痘可於後心五、六椎間放血。
4.肥厚性鼻炎:膏肓附近放血。
5.牙痛:原則上如上牙痛則青筋現於小腿外側,下牙痛則青筋見於足跗。應用時,但見小腿外側或足背外側青筋,便可放血而取效,不必拘泥於上下牙分屬之部位。
6.舌下腺發炎:腳背放血。
7.舌闇不能言:尾骶骨放血(尾骶骨見不到青筋,故不必泥之)。
8.高燒啞巴不能言:後背心見有黑青異色處放血。(此乃小兒高燒之重者;若輕症,但少商、大椎放血即可)。
9.凡打傷、摔傷或被點穴不能言語:五、六椎間放血立解。
10.自高處下墜不語:五、六椎放血(董師曾治一例,放血三次即愈)。
11.後腦痛:尾骶骨放血,或委中見青筋放血亦效。
12.耳後之頭部瘡瘤:崑崙穴附近放血。
13.中耳炎:三重穴與丘墟附近尋青筋放血。
14.咽喉炎、氣喘:尺澤及小腿見青筋放血
15.幽門阻塞嘔吐:腳背及四-六椎放血。
16.嘔吐不止或舌僵硬不適:金津、玉液放血。
17.脊椎扭傷:在傷部放血,或委中、陰陵泉、足跗見青筋處放血。
18.後肩痛、肩胛骨痛、背痛:承山、委中見青筋處放血。
19.解谿上七寸脛骨旁放血治各種肝病。
20.解谿上七寸,其下放血治胸口兩旁痛悶。
21.肋膜炎、肺結核:陽陵泉下九寸為肺胃神經通處放血。
22.各種急慢性腸炎:小腿外側及足跗上見青筋即放血,若無青筋則無效。此法亦治高血壓、十二指腸潰瘍。
23.一切心臟心皆可於五、六椎間及陰陽泉附近放血。
24.急性心臟麻痺:曲澤放血。
25.心臟肥大:膏肓附近放血。
26.委中、陰陵泉附近放血治心臟病、痔瘡,一次輕,多次癒。(陰陵泉見青筋非心臟即痔瘡)。
27.低血壓過高:十六椎外開六寸放血。
28.癲癇病:後背見紅色血管放血。
29.疔瘡類如手背疔、腳背疔……等…後背五六椎間放血立效。
30.小兒高燒:若委脇部見紅點成對出現,即在紅點上放血。
31.手腕關節炎:肩胛上部或足跗放血。
32.手腕、手指關節扭傷發炎腫大:足跗外側放血。
33.手指五指不伸:後心四-六椎放血。
34.膝關節炎:五-六椎旁開二寸左右放血。
35.足跗內廁及膝內側發炎、腳上長疔瘡:五、六椎旁開三寸放血。 一、董氏放血疗法的意义
董氏放血疗法,不单只在病灶上放血,有时亦可在脏腑相关相对应之点、线、面反应处放血,这时大都选择膝后腘窝、肘窝、背部、小腿外侧等处点刺放血,即可调理脏腑阴阳之平衡、疏通气血通道,改善病势,此为董氏放血疗法之要点。例如:"后背、心、肺区"点刺放血,可治重感冒、发烧、胸痛、背痛、冠心病、心肌梗塞等;"肩胛手足区"可治手足痛、手足麻痹、膝盖痛等;"膝后太阳区"可治头痛、项紧、腰背酸痛、胆固醇过高等;至于牙痛、舌下腺发炎、肝病、各种急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皆可在六六部位之"足跗阳明区"放血;七七部位之"小腿阳明区"放血,将恶血秽气排出,往往久年沉疴常能立即减轻。
二、董氏放血疗法的医疗功能
《素问调经论》:"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千金方》亦说:"诸病皆因血气壅滞,不得宣通"。董公在临床上常说"久病必瘀"、"怪病必瘀"、"痛病必瘀"、"重病必瘀",因此董公非常重用三棱针放血,三棱针放血可说是董氏针灸最重要的部份,在董氏针灸中堪称一绝。三棱针放血可疏通经络上的瘀塞气血、调整虚实、调整脏腑功能的失调和紊乱、扶正除邪、疏通气血,使疾病改善以恢复正常,《灵枢小针解》:"宛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素问针解》亦说:"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放血疗法自古以来就为医者所重视的,董氏三棱针放血疗法经过多年的临床验证,有退热、止痛、镇静、消肿、开窍救急、清血排毒、消除肿瘤等医疗作用。
三、董氏放血疗法的取配穴原则   
董氏针灸放血疗法经长期临床的累积经验,其取陪穴方法,形成一些指导原则,在进行放血疗法前,亦先透过董氏独门之掌诊,才能准确地知道该用哪个取穴原则,唯有如此,才能确定疗效,取得结果。董氏放血疗法的取穴原则,有病区穴位直接取穴法、脏腑反应背区取穴法、脏腑肢体反应取穴法、人体全息对应取穴法、脏腑归经穴位取穴法等方法。
四、董氏放血疗法的特点
1安全可靠:全身无不可放之穴、不可放之区,放血所取之区穴最广,而对较危险的胸、背、腹、腰,董公所传都是采放血疗法,不采针刺,避免了各种危险。
2实虚皆治:古代大多数名家都认为放血为大泻,身体虚弱的人则不宜,而董氏放血疗法不拘寒热虚实都可放血。董公认为不拘虚实,只要有血气瘀滞、气血不通,就得先放血,疾病才会好转。
3特重放血:董公认为若气血瘀滞严重时,平常的针与药是治疗不动的,当先察看血道是否闭塞,因气血闭塞不通,针药作用便不能达到病所,此时应先打通气血循环、放出恶血,气血通畅再采用针药,才能发挥其疗效。
4疗效迅速:气血阻滞,针药不能发会作用,若能找出阻滞闭塞之穴,在此相关穴区放出恶血,许多经年久病常能立即改善,其迅速之作用较针药更快,如在外踝上放血治疗外踝扭伤,常能一针见血,疗效迅速。
5简便经济:董氏放血穴位虽有一百九十余穴,但是透过整理归纳,可相并几个区组而已,只要掌握几个区组,找出病位放血,易学、易掌握,疗效特佳,所使用工具,诚简便经济。
6预防保健:放血疗法不单专治有病者,亚健康者亦可放血。每月定期一至二次,在身体背部、膝后太阳区放血,可藉此清血排毒,当气血循环正常,像血管硬化、心肌梗塞、中风、胆固醇过高等病皆能避免,可达预防保健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