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粗尾蝎vs以色列金蝎:中医辨证治疗脑神经衰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3:08:43
爱与分享

中医辨证治疗法治疗脑神经衰弱

脑神经衰弱是指患者由于长期存在某些精神因素引起脑功能活动过度紧张, 从而导致精神活动能力减弱的病症。该病患者主要表现, 为易于兴奋又易于疲劳, 常伴有各种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那么怎样治疗脑神经衰弱呢?下面是中医辨证治疗神经衰弱的方法。

根据神经衰弱患者的临床表现如睡眠障碍、失眠、记忆力减退、焦虑、烦躁、心慌、头昏等, 可以在心悸、不寐、头痛、胸痹等中医病证中找到相应的治疗方法。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结合临床实践, 神经衰弱的中医辨证施治, 一般分为以下几型。

肝郁化火型: 主要表现为失眠, 烦燥易怒, 不思饮食, 口渴喜饮, 目赤口苦, 小便黄赤, 大便秘结, 舌质红、苔黄, 脉弦而数。当以疏肝泻热为治。可选用丹栀逍遥散加减, 处方: 牡丹皮、栀子、柴胡、当归、茯苓、白术、白芍、枳壳、郁金各10g, 干姜、甘草、薄荷(后下) 各5g。中成药可选用丹栀逍遥丸, 每次9g, 每日3 次;舒肝丸, 每次9g, 每日3 次; 栀麦清热颗粒, 每次10g, 每日3 次。痰热内扰型: 主要表现为失眠头重, 痰多胸闷, 恶食暖气,吞酸恶心, 心烦口苦, 目眩, 舌红、苔腻而黄, 脉滑数。当以化痰清热, 和中安神为治。可选用清气化痰丸加减, 处方: 瓜蒌皮、杏仁、枳实、法半夏、黄芩、胆南星、栀子、竹茹、竹叶、川贝母、陈皮、枇杷叶各10g。中成药可选用橘红丸, 每次1 丸, 每日3 次; 川贝枇杷膏或枇杷叶膏, 每次10m l, 每日3 次; 麻杏石甘合剂, 每次10m l, 每日3 次; 鲜竹沥、或复方鲜竹沥、或蛇胆陈皮散等, 每次1 支, 每日3 次。

饮食积滞型: 主要表现为失眠多梦, 脘腹胀满, 不思饮食,舌苔厚腻或垢浊, 脉滑, 当以消食导滞, 和胃安神为治。可选用保和丸加减, 处方: 神曲、陈皮、山楂、连翘、莱菔子、茯苓、法半夏、炒谷芽、炒麦芽、鸡内金、枳壳各10g, 花椒、小茴香各5g。中成药可选用山楂丸, 每次9g, 每日3 次; 枳术宽中颗粒, 每次10g, 每日3 次; 朴实颗粒, 每次10g, 每日3 次。

阴虚火旺型: 主要表现为心烦不寐, 心悸不安, 头晕耳鸣,健忘, 腰膝酸软, 口干津少, 五心烦热, 舌质红, 脉细数。当以滋阴养血, 清心安神为治。可选用知柏地黄汤加减, 处方: 知母10g, 黄柏10g, 生地黄、熟地黄各10g, 山茱萸10g, 山药10g, 茯苓10g, 泽泻10g, 牡丹皮10g, 浙贝母10g, 墨旱莲15g, 女贞子10g,天冬、麦冬各10g。中成药可选用百合固金口服液, 每次1 支; 二母丸, 每次10g, 每日2 次; 知柏地黄口服液, 每次1 支, 每日3 次。心脾两虚型: 主要表现为多梦易醒, 心悸健忘, 头晕目眩,肢倦神疲, 饮食无味, 面色少华, 舌质淡、苔薄, 脉细弱。当以补益心脾, 养血安神为治。可选用归脾丸加减, 处方: 党参15g, 茯苓30g, 白术10g, 甘草5g, 当归10g, 黄芪15g, 大枣5 枚, 远志10g,酸枣仁10g, 木香10g, 龙眼肉10g, 泽泻30g。中成药可选用人参归脾丸, 每次9g, 每日2 次; 当归养血膏, 每次10m l, 每日2 次; 人参健脾丸, 每次9g, 每日2 次; 灵芝胶囊, 每次3 粒, 每日2 次。心胆气虚型: 主要表现为失眠多梦, 易惊醒, 胆怯心悸, 遇事善惊, 气短倦怠, 小便清长, 舌质淡、苔薄白, 脉弦细。当以益气镇惊, 安神定志为治。可选用安神定志丸加味, 处方: 远志、石菖蒲、党参、龙眼肉、酸枣仁、柏子仁各10g, 灵芝、合欢皮、茯神15g, 朱砂2g (冲服) , 夜交藤、龙齿(先煎) 各30g。中成药可选用安神定志丸, 每次9g, 每日2 次; 安神补脑液, 每次1 支, 每日2次; 复方枣仁胶囊, 每次3 粒, 每日2 次; 金太子脑宁口服液, 每次15m l, 每日3 次; 灵芝胶囊, 每次3 粒, 每日2 次。

脾肾两虚型: 主要表现为精神疲惫, 头昏, 气短, 乏力, 记忆力差, 面色苍白, 对一般事物不感兴趣, 生活缺乏热情; 性欲减退, 阳痿早泄, 滑精; 舌质淡红, 脉细弱。当以温阳健脾, 补肾涩精为治。可选用济生肾气丸加减, 处方: 桂枝、附子、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大腹皮、木瓜、党参、黄芪各10g。中成药可选用济生肾气丸, 每次9g, 每日3 次; 阳和丸, 每次9g, 每日3 次; 人参健脾丸, 每次9g, 每日3 次。

气滞血瘀型: 主要表现为失眠, 头痛胸闷时作, 头痛定时,活动则加剧, 肢体麻木, 舌质瘀暗、舌苔薄白, 脉弦。当以活血化瘀、理气行滞为治。可选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处方: 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白芍、生地黄、柴胡、甘草、白芍、枳实、牛膝、桔梗各10g, 三七粉5g (冲服)。中成药可选用脑血康滴丸, 每次10 丸, 每日3 次; 三七片, 每次5 片, 每日3 次; 复方丹参片, 每次4 片, 每日3 次; 血府逐瘀口服液, 每次1 支, 每日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