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重盔怎么买:叶子龙:毛泽东视察黄河 踩到牛粪时最高兴(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9:52:34
来源 人民网


毛泽东东渡黄河路过的地方--山西碛口
叶子龙是毛泽东的“五大秘书”之一。他从1935年至1962年一直在毛泽东身边工作,时间长达27年。由于历史的和习惯上的原因,叶不仅是毛泽东的机要秘书,而且还长期负责毛泽东的日常生活,因而十分了解毛泽东。他以80多岁高龄,抱病写了一本回忆录。书中不但披露了许多重大事件的内幕,而且有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
“小鬼,下次来时,别那么大声喊,天都让你喊破了”
叶子龙14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成为一名“红小鬼”。他参加了历次反“围剿”战争及著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调到毛泽东身边工作。那是在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不久,即1935年11月的一天,在下寺湾村。他把一份电报交给毛泽东的参谋黄友凤。黄说:“我正有急事,你直接给主席送去吧。”叶子龙虽然多次见过毛泽东,可还从没跟他面对面说过话,更没有去过他的房间,因此心里不免打鼓:“我行吗?”
“没问题!到了门口别忘喊报告。”
叶子龙一溜小跑来到毛泽东住的窑洞门前,整了整衣服,喊了一声“报告”,可能是由于门上挂着厚厚的棉门帘,里面没有反应。他又使劲喊了一声。毛泽东的妻子贺子珍掀起门帘让他进去。房间里有些暗,充满了刺鼻的烟草味。毛泽东正在炕上,靠着被垛,一边吸烟,一边凑着油灯看书。
叶子龙向毛泽东敬了个礼:“报告主席,您的电报!”
毛泽东放下手里的书,似乎有点惊奇:“喔,来了小鬼!好大的嗓门噢,你叫什么名字啊?”
“报告主席,我叫叶子龙。”
“听口音,你是湖南人吧?”
“是,是浏阳人。”
“噢,我们还是老乡哩!”接着,毛泽东问了叶的家庭情况和参加革命的经历,尔后高兴地说:“好啊,一个喜欢造反的小老乡!”
毛泽东拿着电报走到油灯边,叶子龙转身准备出门。毛泽东说:“小鬼,下次来时,别那么大声喊,天都让你喊破了,敲敲门不好么?”
“是,主席!”
此后不久,叶子龙被任命为机要股长,并来到毛泽东身边工作,而且一干就是27年。许多年以后叶子龙才听别人说,他第一次给毛泽东送电报,毛泽东对他的印象不错。毛对彭德怀说:“这个小鬼蛮机灵,叫他到我这里来工作吧!”
“子龙,还是照张相,留个纪念吧”
在跟随毛泽东的几十年里,叶子龙给毛泽东拍摄了大量照片。他拍的第一张照片是毛泽东与斯诺的合影。
1936年,美国记者斯诺和美国籍医生马海德来到保安。他们是第一批造访陕北苏区的外国人。7月中旬的一个傍晚,毛泽东在自己的窑洞里会见斯诺与马海德。毛泽东显得很高兴,高声吩咐:“子龙,把我们的好茶叶拿来,慰劳慰劳美国客人!”
叶子龙为客人泡好茶,然后就退了出去。
这次谈话一直持续到深夜。
谈话结束,叶子龙把两位客人送到住地再返回,看见毛泽东还在院子里来回走动。兴奋的毛泽东突然问:“子龙,你知道美国在什么地方?”叶摇摇头。毛泽东指着脚下说:“在地球的另一边哩!那里的人对咱们红军也感兴趣呢!”
斯诺结束对苏区采访,准备离开。临行前,他与毛泽东话别,并希望与毛合影。
毛泽东马上说:“好么,我们也算是朋友了,照个相好么!”接着招呼叶子龙:“你来为我们拍一张照片吧!”
叶子龙接过斯诺的相机,不知道怎么用。斯诺帮他调好光圈,对好焦距,并告诉他按快门时一定要把相机端稳。这样,叶子龙拍下了他有生以来的第一张作品。后来,这张照片发表于斯诺的名著《西行漫记》。
不久以后,组织上给叶子龙配了相机和胶卷。叶虽然没有学过摄影,拍摄技术不高,但他长期与毛泽东工作、生活在一起,能够随时给毛泽东拍照,所以新华社给他封了个“特邀记者”。
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到达吴堡县川口,准备东渡黄河。就要离开工作、战斗12年之久的陕北,毛泽东思绪万千,面对黄河,伫立良久。叶子龙从背包里拿出相机,镜头里,一个伟岸的身影与苍茫的黄土高原、宽阔的黄河融为一体。那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感觉,多少年后仍令他激动不已。
这时,毛泽东一摆手:“莫照了!过河吧。这次过去,争取不再回来,事不过三嘛!”
渡船早已备好。毛泽东上船后,老船工一声号子,船解缆离岸。这时,毛泽东忽然说:“子龙,还是照张相,留个纪念吧!”
叶子龙端起相机,以黄河西岸为背景为毛泽东拍了一张照片。不一会儿,船到达了对岸,他又连续为毛泽东拍了好几张。
“看来,要做出正确的判断,必须揭开盖子”
1937年11月,王明从苏联回到延安。他下车伊始,摆出一副领袖的架子,到处讲演,自我吹嘘。他有着很好的口才,还能滚瓜烂熟地背诵列宁、斯大林的有关论述,说到兴头,还不时抛出几句俄语,但对中国的实际却知之甚少。王明虽然表面上对毛泽东是服从的,但骨子里却认为毛泽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产阶级领袖,最多只能算一位“农民运动领袖”而已。
由于王明打着共产国际的旗号,因此,在十二月会议上,以王明为代表的错误主张一度得到与会多数人的赞同。
对王明的所作所为,毛泽东有所考虑,也有所顾忌;但在原则问题上,他向来不让步,即使多数人站在王明一边,他也要表明自己的态度。叶子龙在其回忆录中写道:毛泽东一般不直接与人正面交锋,认为那样很蠢很笨,常常旁敲侧击,引其他人说话或当事人坐不住跳起来。
叶子龙记录了这样一个“插曲”:在十二月会议结束后,与会者会餐。在饭桌上,每个人的面前放了两个盖着盖子的小搪瓷茶缸。毛泽东对王明说道:“绍禹同志,你猜一猜,这茶缸里面装的是什么?不要揭开盖子,君子动口不动手!”
王明把刚要掀杯盖的手挪开,想了一想,微笑着回答:“我猜嘛,是酒,对不对?”
毛泽东说:“猜对了一半,一杯是酒,是长征的时候我们从贵州带来的茅台酒;另一杯是水,是延河的水。”停顿了片刻,他又接着说:“看来,要做出正确的判断,必须揭开盖子,看一看,闻一闻,必要时还得亲口尝一尝。”
王明端起酒杯:“泽东同志又在讲实践论了,来,大家为实践干杯!”在座的人都端起杯子站了起来。
毛泽东说:“我是不能喝酒的,还是喝延河之水吧,干杯!”
在回忆录中,叶子龙还记录了更能反映毛泽东性格的另一件事。
1949年12月,毛泽东第一次访问苏联。毛泽东这次之所以能够成行,一方面是苏方的盛情邀请,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毛泽东坚持不懈的努力。按照毛泽东的性格,只要是他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反之,他不想做的,谁说也不一定行。毛泽东想去苏联,几年前就定下了,但当时苏联并不那么欢迎他。
在访苏期间,由于谈判不顺利,住在斯大林别墅里的毛泽东心情烦躁。这天早晨,毛泽东一起身就对叶子龙说:“如果苏联同志送吃的来,告诉他们,鱼一定要活的哟!”
叶子龙当时并没有反应过来。过了一会儿,莫斯科为毛泽东送食品的汽车到了大门口。从车上跳下来一位中年军官,他和一个青年一起从车上抬下两筐冻鱼,其中一筐还是上等的鲟鱼。
叶子龙连忙跑过去,对那位军官说,我们首长只吃活鱼,请你们把这鱼拉回去!
那个军官不明就里,耸了耸肩膀,又把鱼装上了卡车。
其实毛泽东在吃的方面并不讲究,这次为什么非要吃活鱼不可呢,这自有原因。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突然来到西柏坡,住了好几天。在那几天里,毛泽东与米高扬谈了很多,他大部分时间都是谈笑风生,与接见其他外国人没有什么两样,但是在私下里,却与平常有所不同:抽烟比往日多,说话比往日少,而且为了一点小事还向工作人员发了脾气。叶子龙知道,他这是心里不痛快的表现。事后了解,与米高扬的谈话不顺利,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苏联人不肯明确表态,毛泽东为此十分生气。一次,米高扬与毛泽东一起吃饭,他指着桌子上的一盘鱼问:“那是不是活鱼烧的?”谁都知道,西柏坡村边的河里有的是鱼,在当时的条件下,吃活鱼比吃冻鱼要方便得多。毛泽东没有直接回答米高扬的问题,而是用筷子挟了一块土豆,说:“我们吃了多年这个菜,好吃,营养丰富呢!”这件事毛泽东一直没有忘,所以这会儿到了莫斯科,就非吃活鱼不可了!
“毛泽东说的这些话,是一篇大文章”',1)">
1949年3月5日至13日,毛泽东在西柏坡主持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这实际上是一次为新中国奠基的会议。
中国革命的胜利,的确是个伟大的奇迹。作为一个非同凡响的政治家,毛泽东对此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他谆谆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叶子龙在回忆录中写道:毛泽东说的这些话,是一篇大文章,既是我们共产党人必须时刻遵循的原则,也是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能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毛泽东告诫全党,要坚持两个务必,而他自己更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叶子龙写道:毛泽东在物质生活方面是地地道道的平民本色。他多次对我说过,他是个农民,农民的生活习惯他永远也改不了,也不想改变。他的衣食住行与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有人说他酷爱吃红烧肉,喜欢穿旧衣服,这都是事实,但重要的是他在生活上从来都是厌恶奢华,提倡俭朴。进城以后,毛泽东艰苦奋斗的本色没有丝毫改变。有这样一件小事:1953年秋,叶子龙去杭州的九溪十八涧出差办事,那里盛产茶叶,就买了点一元一斤的茶叶。回到中南海,他拿给主席看,毛就说太浪费了,不该买这么贵的东西。
毛泽东倡导实行火葬,掀起了一场丧葬的革命。而这一想法的形成,与任弼时的逝世及后事处理有关。任弼时是中共五大书记之一,又是开国元老。他的去世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损失,因此,为任弼时举行了非常隆重的追悼会和送葬仪式。
事后,毛泽东不止一次地对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负责同志说,弼时同志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大,对其进行厚葬是必要的;但我们死后如果都这样葬,是不是有些浪费了?
1954年在杭州,毛泽东看到西湖周围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坟墓,不无忧虑地说,人死了都土葬,死人与活人争地,长此以往,活人就没有地种了,那怎么办?于是,多次建议人去世后实行火葬。
叶子龙在回忆录中写道:如今,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们留下的墨迹仍然激励着后人。至于毛泽东逝世后,他的遗体保存了下来,这是出于全党全国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当是世人都可以充分理解和拥护的。”
“他在与我握手的瞬间,分明有一丝不易被外人察觉的幸福感”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开国大典在礼炮声中隆重开始。毛泽东按动电钮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接下来,在3个小时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过程中,毛泽东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不断挥手高呼“人民万岁”。
开国大典结束时已是傍晚,叶子龙随毛泽东从天安门城楼下来,返回中南海。刚下车,机要室的同志交给叶子龙一份电报。这是斯大林发给毛泽东的电报,向中国共产党表示祝贺,并宣布苏联承认刚刚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并愿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毛泽东看了电报,非常兴奋,拉着叶子龙的手使劲摇着,说:“好么!谢谢你!我们拉拉手!”
这么多年来,叶子龙几乎每天都跟随在毛泽东左右,几乎每天都要送交电报,但从来没有见过毛泽东如此兴奋。叶子龙记录下了他的这一微妙的心理活动:从今以后,他不仅仅是中国共产党的代表,也是一个泱泱大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脑。他在与我握手的瞬间,分明有一丝不易被外人察觉的幸福感。这种表情以后我再也没有见到过。
新中国成立时,叶子龙的大女儿叶燕上小学三年级。一天下午,她放学回家,走到院子里还唱着歌。
毛泽东正在院子里散步,听到歌声就好奇地问:“小燕子,你唱的是什么歌呀?再唱一遍给我听听好不好?”
叶燕很有礼貌地回答:“毛伯伯,我唱的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接着,大方地放开喉咙又唱了一遍。
毛泽东微笑着听完,问:“小燕子,你说说,中国共产党是哪年成立的?”
“1921年!”小姑娘不假思索地答道。
“那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哪年成立的?”
“今年10月1日。”
“好!那么中国的历史有多少年了?”
这个问题可有点难。她想了想,试探着说:“大概有几千年了吧?”
毛泽东点了点头,微笑着说:“对么,中国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而中国共产党成立才几十年。你想想是先有中国还是先有中国共产党?怎么能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呢?”看到小姑娘有些不知所措的样子,他又接着说:“不要紧,我帮你加上一个‘新’字,这首歌就叫《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你看好不好?”
这时,叶子龙也已来到院子里。毛泽东说:“是啊,新中国要有新的面貌,共产党要领导人民取得过去几千年没有的成绩,任务重哩!”
第二天,叶燕到学校将以上情况告诉了老师。学校很重视,并与歌词作者进行了联系。从此,这首歌就改成《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了。
“黄河在毛泽东的心目中有特殊的地位”
毛泽东对黄河有一种特殊的、难以割舍的复杂感情。在黄土高原生活、征战了十多年和两次东渡黄河的经历令他难以忘怀。他不止一次地说过,要好好体验黄河。1952年秋,毛泽东第一次到外地视察去的就是黄河。当时他吩咐叶子龙:“你去安排一下,不要惊动很多人,也不要打扰地方。今晚就走。”
叶子龙评价说,这是毛泽东的一贯做法,战争年代也是如此,他说走就马上走,说停就立即停。我理解这就叫令行禁止,来不得半点含糊。
专列停在了黄河边上。此时已是深夜,月亮在薄云中时隐时现,四周万籁俱寂。
第二天清晨,叶子龙照例早早起来,当他走下车,发现毛泽东已经在路基上活动身体。看到叶子龙,毛泽东说:“走,我们到那边看看!”说着,大步向远处的一个村子走去。叶子龙紧紧跟随在后面。
毛泽东说:“这里自古以来就是穷地方,陕北也苦,可是有地种,有窑洞住,这里不行,地里不打粮食,黄河如果决口,就什么都没了,苦不堪言啊!解放几年了,不知老百姓的生活怎么样呢?”
路边有一个打谷场,一老一少两个农民正在掀盖在玉米堆上的席片。毛泽东穿过田间小路向那里走去。忽然一脚踩到一堆牛粪上,他把鞋底上的牛粪一点一点地抹到地里,然后在田埂上蹭了几下。他还轻松地笑着说:“喔,不小心,不小心!”
叶子龙抢前几步,跑到了场院。两位农民停下手里的活。叶子龙问这是什么地方,那位老农民说这个村子叫许贡庄。毛泽东从粮堆上拿起一穗玉米,问:“老乡,今年的收成怎么样啊?”
“不咋样,哪年不是这样,咱这盐碱地不打粮食!”老年农民回答。
这时,杨尚昆、罗瑞卿、汪东兴和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以及卫士等工作人员都赶来了。老乡们看来了这么多干部模样的人,都非常奇怪。
毛泽东接着问:“打的粮食够吃吗?日子过得好不好?”
“比解放前强多了,托共产党的福啊!”老农答道。
离开打谷场,毛泽东一行走进村子,进入一个农家院,这里有三间草房。堂屋不大,五六个人进去就站满了。屋里黑洞洞的,房顶还漏着。一位老妇人正在灶前干活。
毛泽东又与老太太聊了会天。
1952年10月 毛泽东视察黄河毛泽东在武汉与小商贩交谈
这次视察,毛泽东还登上了以悬河著称的黄河柳园口。站在高高的大堤上,俯瞰堤外一览无余的旷野和村舍,毛泽东感叹道:“好一个黄河之水天上来!”
毛泽东问身边的河南省主要领导:“如果河水涨到天上去怎么办?”
那位领导同志回答:“请主席放心,我们河南人民决心在主席的领导下,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水涨一寸,坝高一尺,确保沿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毛泽东微笑不语。
毛泽东返回专列,嘱咐送行的当地领导:“你们不要送了,把黄河的事情办好,我们都能睡个好觉。”

专列上午到达郑州,毛泽东登上邙山,又一次看了黄河。接着,他来到新乡,亲自为新建成的人民胜利渠开闸放水。在回列车的路上,他说:“变害为利,这是最好的办法。”
这次视察,叶子龙始终陪在毛泽东左右,能够体察毛泽东心理的细微变化,因此写下了与众不同的感受:许多回忆文章都谈到,毛泽东视察黄河时心情很好,并与随行人员和当地领导谈古论今。

但据我的亲身体验,在这段时间里特别是在视察黄河的过程中,他的表情是颇为凝重的。他最开心的一笑,是踩到牛粪上那一刻。他对我说过:“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也害苦了成千上万的中国老百姓。”他始终在想一个问题,怎么样化害为利,让黄河造福于人民。在他的心目中,黄河是与人民连在一起的。他深深地爱着黄河,爱着人民。对人民的疾苦他充满了同情。
读报探索源自:http://history.huanqiu.com/people/2010-05/809454_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