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装饰画说课:充满希望的国度 世界透过两会看中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3:22:07
新华网北京3月15日电题:充满希望的国度——世界透过两会看中国

记者包尔文 赵卓昀 张碧弘

“今年中国两会既有对国家发展战略的宏观展望,更有对微观民生话题丝丝入扣的针对性探讨。”——日本《中文导报》社长兼总编辑杨文凯

“中国领导层非常有远见,对治理国家有着长远规划,能释放整个民族富有创造力的潜能,激励中国人民为国家发展而奋斗。”——巴基斯坦中国问题专家阿克拉姆·扎基

在过去的10多天中,中国两会牵引着世界的目光。

两会犹如观察中国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世界看到了这个东方大国繁荣稳定的现实图景和充满希望的美好未来。

这是一个真心为民的政党,这是一个治国有方的政府

——以人民利益为重

“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3月5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温家宝总理以坚定的声音作出的这一宣示在万人大礼堂引起热烈的掌声,也引起了外国观察家们的共鸣。

“中国最低工资最近五年间上涨了约80%,(‘十二五’期间)还将建设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中国政府努力解决民生问题并在政策上作出了反映。”韩国成均馆大学教授、中国问题专家李熙玉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在短短30多年的时间里,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特别是两亿多人口摆脱了贫困。巴基斯坦国立现代语言大学中文系老师拉希达对此有深刻体会。

拉希达上世纪80年代曾在中国留学,近年也多次到中国访问。她对记者讲述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当年在北京留学时,觉得自己很有钱,中国同学相对来说比较穷。但现在,留学生就不觉得自己很有钱了。中国的超市里什么商品都有,中国人花钱不再像过去那么拮据了。

丹麦哥本哈根商务孔子学院院长、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沃尔姆对记者谈及他访问北京、上海等地的观感时说,他看到了大批正在崛起的“中产阶级”,他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意识已经与发达国家接轨了,并且这个阶层在数量上不断增长。

“这是经济发展和中国政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结果。”沃尔姆说。

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前驻华大使萨基特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党和政府以人民的感受和需要为优先,着眼于让民众从经济繁荣中受益,这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稳定,让人民齐心协力谋发展,共享经济开放政策带来的好处。

西班牙-中国企业家委员会前主席凡胡尔的话更有概括性:“中国共产党已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经济革命的主角,因为从来没有一个如此庞大的民族、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物质生活条件如此根本性的改善。”

一些外国人士也注意到了中国在改善民生方面面临的挑战。

“通胀是一个风险,但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仅取决于国内因素,也取决于中国无法掌控的外部因素。其中一些是短期的,如旱灾;另一些则是长期的,如近年来实行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弗里曼说。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研究主任李成则认为,此次会议将民生问题放在突出位置,提出实现“国富民也富”的目标,但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
 ——走自己的路

“从中国国情出发,郑重表明我们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不搞联邦制,不搞私有化。”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这样说。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中国形成了包容性的政体,强调开放性发展,可以有效进行社会经济建设。

美国著名学者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剖析:中国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这是中国保持稳定的关键。

“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的政治制度在中国运转得很好。”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亚洲研究中心主任柏思德对记者作了这样的总结。

——与时俱进地改革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今年两会审议讨论的最热门话题之一。

哥本哈根商务孔子学院院长沃尔姆敏锐地观察到中国近年在这方面取得的成绩。

他说,据许多在珠江三角洲设厂的丹麦企业反映,现在到他们工厂打工的农民工有减少趋势。同时,还有越来越多的丹麦企业开始到四川等内陆地区设立分公司。

沃尔姆认为,这一现象意味着中国在推进中西部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缩小收入差距、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的改革开始取得成效。

“很简单,只有当原先比较贫困地区的农民开始富裕起来,他们才会越来越少地背井离乡去打工。”沃尔姆说。

“中国两会与中国改革的步伐紧密相连,今年又特别表现为与中国的下一个五年规划紧密相连。通过一个又一个的五年计划,中国政府不断调整自己的脚步,适应形势的发展。”法国巴黎大学中国问题专家皮卡尔指出。

韩国“北方圈交流协议会”理事长丁海勋有同样的观察:中国政府总能顺应时代潮流,听取民众呼声,及时改变政策和方向,向民众传递希望与信心。

——构建社会公平正义

“‘十二五’时期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确定的方向,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这是中国政府的郑重承诺。

对此,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经济和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奥斯特洛夫斯基认为,在社会公平问题方面,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城市和农村、沿海和内陆地区居民收入不平衡,以及人口老龄化加快。

《欧洲时报》近日在一篇题为“收入分配改革中国政府动真格”的文章中说,今年的两会明确提出,要规范国企和国有金融企业高层工资,下令政府机构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等支出“零增长”,并考虑到最迫切的问题——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水平,还照顾到最核心的问题——培育稳固的“中产阶级”。

“今年两会的亮点是幸福感。”韩国“北方圈交流协议会”理事长丁海勋说,“经济增长要让大多数人分享成果,社会有公平正义……总之,社会有和谐,生活有安定,前景有希望,心中有信仰,感觉就幸福。”

美国知名中国问题专家包瑞嘉认为,缩小贫富差距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中国政府正为之付出努力。

法国巴黎大学中国问题专家皮卡尔表示,相信中国政府通过对政策的调整,将构建起更为公正公平的社会,也将由此向世界提供一个和谐、平和的社会典范。

——坚决反腐倡廉

“两会”报告显示,去年中国依法严惩贪污、贿赂、渎职犯罪,审结此类案件27751件,判处罪犯28652人,同比分别上升7.10%和9.25%。同时,中国检察机关查办贪官厅局级188人、省部级6人。

“中国在打击腐败方面很早就制定并实施了一套严厉的制度,并且查处了一些高级官员,不让腐败危害国家经济的发展,中国治理腐败的经验值得学习。”阿盟前驻华大使萨基特对新华社记者说。

他正在搜集研究中国治理腐败的最新举措,因此特别关注人大会议上透露出来的信息。

“中国共产党能够与时俱进,审时度势,在自我修正和完善中不断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共产党的执政能力,领导中国向前发展。”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亚洲研究中心主任柏思德这样评价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能力。
这是一个满怀信心的民族,这是一个珍惜稳定的社会

——充满生机活力

“即便是呼和浩特、东营这样的中小城市,也喷薄着一种能量,那里的人们期望着赶上甚至超过发达城市。这种能量,在我看来,是当代中国的最大财富,它涌动在中国的都市、县城和村庄,涌动在每一个人身上,无论老少。”3月5日,在人民大会堂旁听政府工作报告前,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马苏德·汗这样告诉记者。

对此,英国驻华大使吴思田有同感。他说:“到中国一年多了,我常问自己什么让我最震撼?我发现,在我认识的中国学生和企业家身上,有一种巨大的活力和一切皆有可能的信念,这令人久久难忘。”

哥本哈根商务孔子学院院长沃尔姆则以中国高科技企业华为公司为例,说明中国企业人士身上的活力。他说,无论是在国内市场的占领上,还是在国外市场的开拓方面,华为从最初的势单力薄,到如今成长为令人瞩目的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大型跨国企业,这都离不开创新精神。

“凭借着这股突破性创新精神,华为等中国的领先企业在海外市场包括北欧市场的开拓上都在节节突破,高歌猛进,不断发展壮大之中,” 沃尔姆说。

——为身为中国人而自豪

“只要祖国想着我们,我们就一定能回去。作为一名中国人,我非常有安全感。我对身为中国人感到自豪!”日本Searchina新闻网援引一名在利比亚受伤的中国工人的话说。

在两会召开之际,3月5日晚11时15分,随着上海航空公司FM608航班缓缓在上海虹桥机场着陆,中国在利比亚人员撤离行动在经历了高度紧张的九天八夜后圆满结束。至此,35860名中国公民安全回到祖国的怀抱。

新加坡《联合早报》认为,看到成千上万别国受困者的悲惨境遇,中国获救民众和网民对政府的感谢和夸赞自然是发自心底。

意大利历史哲学家、乌尔比诺大学教授洛苏尔多从一个学者的角度讲述了他最近一次访华期间对中国民众的观察与思考。

“清晨的天安门熙熙攘攘。很多游客都在骄傲地等待观看升国旗仪式。这并不是大国沙文主义:中国人非常乐意邀请外国人一起拍照,就好像在邀请全世界共同庆祝饱受帝国主义蹂躏的古老文明的回归。”洛苏尔多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不但将亿万人民从贫穷困苦中解救出来,还使中国人获得了个人和民族尊严,使他们的眼界扩大到全世界。”洛苏尔多说。
 ——稳定是共同意志

稳定,是中国发展的基础,在中国是人心所向。

巴基斯坦媒体人士齐尚·尼亚兹在与一些中国年轻人接触后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稳定的原因在于政府和民众有共同的愿景,“整个国家意志很统一,那就是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国际公司网站3月5日在一篇报道中说:“所有中国人脑海中都存在一个永恒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最好地避免出现混乱。”

美国亚洲协会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奥维尔·谢尔认为,绝大部分中国人感觉本国情况不错。虽然也有一些令人不满的地方,但这不会危及中国大局的稳定。

西班牙-中国企业家委员会前主席凡胡尔也持同样看法。

“如果你同中国新兴的企业家和专业人士交谈后就会发现,他们普遍对政治体制和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持支持态度。最重要的是,这些专业人士和企业家认为,中国共产党是稳定的最大保障。中国面临诸多压力和冲突,如果没有强大的共产党政府,不稳定和混乱的风险将大大增加。”他最近在西班牙皇家埃尔卡诺研究所网站发表的文章中这样说。

这是一个带来机遇的国度,这是一个富于启示的奇迹

——“机遇”的代名词

张昱是一名马来西亚青年,在上海留学快4年了。他非常喜欢多姿多彩、活力四射的上海。由于对今年夏天毕业后能否找到工作心中没底,他本已做好回国的准备。不过,他抱着“试一把”的心理,投出多封求职信。令他惊喜的是,由于他有学习国际商务专业的背景,一家家具公司看中了他,使他如愿以偿留在上海。

张昱说,马来西亚许多小康之家的华人父母觉得中国经济持续腾飞,应该让孩子赶上这班车。

对许许多多像张昱这样的外国人来说,中国是“机遇”的代名词。

希腊企业家基莫纳斯·杜库蒙吉泽斯也是一个希望抓住“中国机遇”的典型例子。

他是一个分子遗传学博士,在瑞士、法国和德国留学并工作长达15年。去年他回到希腊,准备建一个网站向外国旅游者尤其是中国游客推广希腊旅游景点。

杜库蒙吉泽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北京所作出的任何决定都会对希腊和欧洲产生影响。他希望通过关注中国,借助中国因素,在希腊开创事业。“毫无疑问,现在做生意不能不考虑中国因素,中国就是未来。”

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说,未来几年,中国游客和消费者的影响力将非常巨大,人民币将与英镑、欧元和美元一样,成为英国商店常用的货币。

韩国“北方圈交流协议会”理事长丁海勋说,中国现在更注重扩大国内消费,中国消费市场将会快速增长,也将更加开放,这对世界是福音。

他认为,中国庞大的消费群体是一个巨大的蛋糕,世界每个国家都会争相参与分享这份大餐,这也会使周边国家更加依赖中国消费,中国的影响力将会与日俱增,世界对中国的影响也会大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