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湖妖谭2:年轻时的杨振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0:35:13

年轻时的杨振宁
杨振宁,安徽省合肥县人,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一九五七年和李政道合作推翻了爱因斯坦的“宇称守恒定律”,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学奖。西南联大毕业,获美国芝加哥大学数学博士 历任美国普林斯顿研究所研究教授 现任美国石溪大学理论研究所所长
简要履历 1922年 出生于安徽合肥
1929年 就读北京清华园内成志小学
1933年 就读北平崇德中学
1938年 插班昆明昆华中学高二
1938年 入西南联大就读
1942年 西南联大研究所毕业
1944年 任教于西南联大附中
1945年 抵美国
1948年 在泰勒指导下转做理论物理,于是年获芝加哥大学物理博士
1949年 进普林斯敦大学研究
1956年 与李政道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
1957年 因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8年 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
1966年 转赴纽约大学石溪分校,创立并主持理论物理研究所
1971年 返回久别的中国大陆
1986年 返国参加中研院院士会议
1994年 荣获美国费城富兰克林学院颁发之波维尔(Bower)奖
1996年 获清华、交通两所大学颁授荣誉博士学位

李政道与杨振宁
(1961年摄)

1957年12月10日杨振宁(左1)李政道(左2)
在诺贝尔颁奖会上。

年轻时的李政道
李政道,1926年出生于上海。1957年与杨振宁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简要履历 1926年 出生于上海
1946年 到美国留学,被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录取
1949年 通过博士论文答辨
1949年 与M.罗森布拉斯和杨振宁合作提出普适费密弱作用和中间玻色子的存在。
1951年 提出水力学中二维空间没有湍流。
1952年 与D.派尼斯合作研究固体物理中极化子的构造。同年与杨振宁合作,提出统计物理中关于相变的杨振宁-李政道定理和李-杨单圆定理。
1954年 发表了量子场论中的著名的"李模型"理论
1956年 和杨振宁合作,深入研究了当时令人困惑的θ-τ之谜,并且提出了"李一杨假说"
1957年 与R.奥赫梅和杨振宁合作提出CP不守恒和时间不反演的可能往。同年与杨振宁合作,提出二分量中微子理论。
1959年 与杨振宁合作,研究了硬球玻色气体的分子运动论,对研究氨Ⅱ的超流动性作出了贡献。同年又合作分析高能中微子的作用,定出此后20多年这方面大量的实验和理论工作的方向。
1962年 与杨振宁合作,研究了带电矢量介子电磁相互作用的不可重正化性。
1964年 与M.瑙恩伯合作,研究了无(静止)质量的粒子所参与的过程中,红外发散可以全部抵消问题。这项工作又称李-瑙恩伯定理,或与木下的工作合在一起,称KLN定理。
60年代后期 提出了场代数理论。
70年代初期 研究了CP自发破缺的问题。又发现和研究了非拓扑性孤立子,并建立了强子结构的孤立子袋模型理论,还就色禁闭现象提出了真空的"色介常数"的概念。
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 继续在路径积分问题、格点规范问题和时间为动力学变量等方面开展工作;后来又建立了离散力学的基础。

李政道与杨振宁
(1961年摄)

1957年12月10日杨振宁(左1)李政道(左2)
在诺贝尔颁奖会上。

年轻时的丁肇中
丁肇中(1936~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中国山东省日照市,主要从事高能实验物理、基本粒子物理、量子电动力学、γ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他最杰出的贡献是在1974年,与里希特各自独立地发现了J/ψ粒子。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简要履历 1936年1月27日 生于美国密执安州安阿伯,中学时代是在台湾度过的。
1956年 丁肇中入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
1960年 获硕士学位,
1962年 获博士学位。
1963-1964年 在欧洲核研究中心工作,
1964-1967年 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
1967年起 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
1977年 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李远哲
李 远哲(Yuan Tseh Lee),1936年11月29日生于中国台湾省新竹市,曾获得美国化学学会的哈里逊豪奖、彼得.德拜物理化学奖、美源都的劳伦斯奖、美国国家科学奖、英 国皇家化学佰法拉第奖和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等。此外,李远哲获得各国学术团体、大学授予之荣誉博士、荣誉教授、荣誉讲座、杰出校友等荣誉名衔数十项。
简要履历 1936年 出生于新竹,父亲为知名画家李泽藩先生
1943年 入新竹小学
1949年 入新竹中学
1955年 考入台大化工系,次年随及转入化学系
1958年 入清华大学原子科学研究所化学组硕士班,指导教授为兵口博先生
1961年 留清华担任助教一年
1962年 赴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追随Manan先生
1966年 在哈佛从事博士后研究,指导教授为Herschebach先生
1968年 任芝加哥大学教授(其间于1972年返台担任清华大学教授半学年)
1974年 转任加州柏克莱分校教授
1979年 获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1980年 当选中央研究院数理组第十三届院士
1986年 获美国最高荣誉国家科学奖章
1986年 与哈佛大学Herschebach博士及多伦多大学John Polany博士同获诺贝尔化学奖
1993年 受推荐接任为中央研究院院长
1995年 主持教改会

年轻时的朱棣文
朱棣文祖籍是中国江苏太仓。1948年2月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士市,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简要履历 1948年2月 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士市,
1970年 毕业于罗彻斯特大学数学及物理双学士
1976年 获柏克莱加大学物理学博士,并在学校从事两年博士后研究。
1978年 他到美国贝尔实验室担任电磁现象研究员,
1983年 升为电子学研究部主任,
1987年 赴史丹福大学任教授,
1990年 担任系主任。
1993年 他与另一名研究学者共得国际大奖沙乌地阿拉伯"国际科学奖",两人合得奖金约十万美金。同年又被选为美国科学院第130届院士。
1996年 荣获古根汉研究奖,并获美国物理学会学术奖。

崔琦
崔琦,1939年生于中国河南省宝丰县一个贫苦农民家里,1967年获伊利诺斯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1998年同施默特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现任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电子工程学教授。
简要履历 1939年 出生于中国河南; 曾于香港居住,在浦清中学读书;
1958年 往美国伊利诺伊斯州罗克岛奥古斯塔纳学院深造;
1967-1968年 芝加哥大学研究协会;
1968-1982年 新泽西默里山贝尔实验室技术部成员;
1982年 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 美国科学院院士; 美国物理学会、美国高尖科学学会会员;
1984年 获浓缩物质物理巴克利奖;
1998年 获本杰明·富兰克林物理奖;

培正中学
在香港,崔琦就读的培正中学是一所著名的私立中学,学费十分昂贵。但崔琦的优良成绩受到了老师们的欣赏,每年都给予他"家境清贫,学费减免"的评语,少年崔琦靠着自己的努力读完了中学。
最新著作 1996年与人合著《从有限周率研究到量子霍尔效应》;
1996年与人合著《维格纳固体规则中两端电子感应异常》;
1996年与人合著《合成费密子:它们的散射及自旋》;
1997年与人合著《霍尔绝缘子的特性》;
1997年与人合著《磁场驱使绝缘体向整数量子霍尔效应转换过程中的普遍性》;
1997年与人合著《双端空洞系统微波传导性磁共振》。
吴健雄在实验室中
1957年,李政道和杨振宁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其中也有一位杰出的女科学家的功劳。她的名字叫吴健雄。正是她用实验证实了“在弱相互作用中守称不守恒”理论,帮助杨李两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吴健雄:美籍华裔实验物理学家,有中国居里夫人之称,更被誉为世界最杰出女实验物理学家。
简要履历
1912年5月31日出世于上海市太仓县浏河镇
1923年离家独自到苏州女子师范读书,一年后又被保送到中央大学物理系继续升学
1936年远赴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深造
1940年她取得博士学位。六年后转到哥伦比亚大学
1956 年,成功地用实验证实了当时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的“在弱相互作用中守称不守恒”理论,使杨李两人一年后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62 年她又在实验上证明了原子核 衰变的向量流守恒。
1978年获得了第一年的沃夫奖
1997年与世长辞,享年 85 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