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之魂咒术手套在哪:建设高品质的“学术生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7:01:27

建设高品质的“学术生态”(刘贵华)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网站2010-09-01



  摘 要:
  “学术生态”是指学术与学术、学术与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复杂统一体。它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现实社会中,学术生态系统经常出现违背人们愿望的“失衡”与“变异”,即“学术生态危机”。提升学术生态理念,加强学术个体的道德自律、学术群体的制度他律、社会全员的行为法律,以实现学术个体、学术群体与社会全体的联动机制,才能真正形成高品质的学术生态。
  关键词:教育生态 学术生态学术危机
  学术是学者的生命,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多种学术生命与环境一起共生共荣、相互作用构成学术复合体,形成学术生态。和谐的学术生态能为学术创新奠定基础,从而形成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术,反之则会阻碍学术创新乃至窒息学术的生命。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学术生态环境大为改善,为我国实施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后发外生型的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多种挑战,社会变革时期的学术生态状况堪忧。这种情况曾引起国家和有关部门与机构的高度重视。例如,教育部近年来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等文件。2006年5月10日,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该《意见》指出“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术道德是科学研究的基本伦理规范,是提高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的重要保证,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学术繁荣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学术道德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与学风、教风、校风建设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学术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方面,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意见》严肃指出:“夸大研究成果,一稿多投,虚假署名,放弃评审原则;甚至抄袭剽窃,伪造数据,篡改事实,系统造假。这些行为不仅浪费了有限的学术资源,而且败坏了学术风气,阻碍了学术进步,损害了学术形象,对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的繁荣发展造成了恶劣影响,必须坚决制止。”
  中国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对加强学术生态建设也有许多积极的措施和办法。例如,中国科学院2007年2月26日向社会发布《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和《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路甬祥在会上讲话,着重就和谐学术生态建设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于2007年6月19~20日在合肥举行,会议主题是“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 2008年4月22日-23日,科技部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主办了“科研诚信课题专家研讨会”。此外,许多学校及科研院所为创造和谐的学术生态,对学术理念、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学术评价等问题进行过制度与伦理的探讨,还有诸多学者为“学术生态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但对诸如“学术生态”范畴等的探讨上,有片面、混乱和泛化之嫌。本文意欲就学术生态的涵义、学术生态现状与危机和学术生态建设等问题谈一些看法,供大家批评与参考。
  一、“学术生态”:亟需澄清的范畴
  要准确把握“学术生态”的涵义,有必要先理解“学术”和“生态”的涵义。
  “学术”这个概念始终都在不同的时代的理论语境中呈现出历史的内涵,就象长江和黄河,在每一段河道上水质和水色都是不同的。从哲学角度看,人们往往认为,“学”是指知识、学问、科学,是认识世界的范畴,它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而“术”则是指技术、方法、手段、途径和技巧等,属于改造世界的范畴,它解决的是“怎么办”的问题。如果将“学”与“术”二合为一,变成“学术”时,似乎可以解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全部问题,用科学方法论看此议的“学术”,似乎“学术”有了“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完整逻辑架构。据此,“学术”变成了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大筐”或“大典”。这可能是对“学术”概念最为宽泛的理解。
  刘梦溪先生在为《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之书所作之序中,借用梁启超在《学与术》一段解释,写道:“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例如以石投水即沉,投以木则浮。观察此事实以证明水之有浮力,此物理也,应用此真理以驾驶船舶,则航海术也。研究人体之组织,辨别各器官之机能,生理学也。应用此真理以疗治疾病,则医术也。学与术之区分及其相互关系,凡百皆准此。”这是对学术一词所作的一种分疏。“学与术连用,学的内涵在于能够提示出研究对象的因果联系,形成在累积知识基础上的理性认知,在学理上有所发明;术则是这种理性认知的具体运用。”虽然此说是一家之言,且遭李慎之先生的诘问,但它终属一解,可供参考。
  在英语中,Learning,Scholarship,Academy等,都可以和中文的“学术”一词相关联,在外研社1998年编辑出版的《现代汉英词典》中,“学术” 条目的英文是Learning,Science,这就是说,学术和科学亦有等同之意,而“学问”条目的英文是Learning,Knowledge,Scholarship等,这些可以说明,在语意上,学术、学问、科学、知识等都是相关联的,甚至是彼此涵盖的。
  借助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的“理想类型”(Ideal Type)法,提取几种关于学术概念的解释,并分析特性,从这些最重要概念的最重要的特性出发,来构建和理解“学术”一词。[i]
  第一,学术是专门的学问。
  第二,学问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系统知识。
  第三,知识是系统的观念形态的信息,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反映的结果。
  第四,信息、知识与真理三个概念相互联系,并在外延上依次呈递减的蕴涵关系。
  第五,学术有再生性、主观性、专门性和系统性等特点。
  第六,学术在形式上是抽象而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具体而客观的。
  第七,学术有真伪之分和深浅之别。正因如此,才会有“伪学术”、“泡沫学术”、“基础科学”和“高新技术”等说法。
  虽然中外学者都对“学术”一词做过各式各样的定义和疏解,。但我认为“学术”始终与知识密切相关,并且它要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遗传与变异,所以“学术”就是人们对知识生态型的认识与实践。
  “生态学”(ecology)一词由希腊文Oikos衍生而来,Oikos的意思是“住所”、“家务”或“生活所在地”,可以用“Eco”表示,而“Logos”则是表示学科及理性之意,后来演变成为“Ecology”,即生态学是家务的逻各斯,“生态就像一个家,家是什么?实际上,家始终不可能只是一套房子、几件家具摆设或者纯粹的人口数量总和,显然,家应该首先是一种关系复合体,家里面蕴涵着深厚的并且难以被我们作知性认识的关系结构。人在本质上都是家的产物,我们始终是一种离不开家的动物。”1858年美国的博物学家索罗(Thoreau,H.D)使用了“生态”一词,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Haeckel)首次对生态学一词予以解释,并将它定义为:研究有机体彼此之间、以及整体与其环境之间交互关系的一门科学。从一开始,生态学关注的就是“共同体”(Community),“生态系统”( Ecosystem)和“整体”( Holism)。
  有学者认为[ii],目前已经被普遍使用的“生态”概念,一般都具有两种词性。作为形容词,它的基本含义主要指,有利于生物体生存的,对一切生命持续存在有所帮助的,如在生态农业、生态食品、生态住宅、生态社区、生态城市等词汇中,“生态”即指“生态的”。“生态学术”一词中的的生态就是形容词。而作为名词,“生态”则指环境总体以及包括人在内的物与物的相互关系,如在自然生态、社会生态、行政生态、文化生态、生态环境、生态保护词汇中,“生态”即指一种利生性的总体关联。
  “学术生态”一词中的生态就是名词。作为现代汉语的“生态”,一方面始终保持着具有与生存、生命、生产的密切关联,另一方面,又具有总体性、整体性和全面性的指称。
  研究“学术生态”问题,既不是拼凑“学术”和“生态”概念,也不是学术研究的赶时髦。因为当今时代对学术创新的呼唤与要求日益迫切,而社会变革时期的诸多因素又限制和阻隘了学术的创新与发展,因此,把学术纳入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有很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中国科学院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主任张存浩院士说:“把我国学术界近年来出现的种种现象和问题,纳入‘学术生态学’的分析框架和研究体系,是一种比较概括、简约的提法,具有相当高的挑战性。”张存浩院士以科学家一贯的严谨看待“学术生态”概念,三年前,他还说:“学术生态学的内涵在现阶段都还难以精确定义,从相关讨论来看它基本上属于社会科学范畴,但基本上又是在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开展研究……现在我有一个感觉,有些前沿科学家希望从复杂性科学的高度,着手研讨学术生态问题,对此我还是赞同的。”[iii]
  从上世纪末开始,中国学者着手对“学术生态”问题进行研究,近十年来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近些年“学术生态”一词频繁见诸报端,对“学术生态”也有多种理解和表术,如:1999年杨移贻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学术生态》一文中,从系统的角度提出:“学术生态由学术——科研人员——环境三大生态因子构成,是一个与外界不断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交换的自组织耗散结构系统。它是以知识分子为主体,以学术创新为目的,进行复杂的学问探究和科学试验等活动的生态系统。”何祚庥、张存浩和路甬祥院士等人针对学术界的种种不良现象,从改善学术发展环境的工作角度,将当下学界存在的学术状态称为“学术生态”,并提出建立和谐的学术生态系统的观点和措施。郑伦金也认为“学术生态是指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科学与技术的系统知识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状态。”这些研究对于我们认识“学术生态”范畴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众所周知,学科的产生是源于人类社会的需要、人类思维的升华以及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新认识。作为研究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生态学,既是人类认识的结果,又是人类以此进行再认识的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术生态”就应该是以生态学科为基础再认识学术创新与发展的工具。人们一般把生态系统解释为,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及信息流动而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组分(光、水、空气及其它生命所需养分)和生物组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系统内各组分是互相依赖的,任何部分(因子)受到影响,其它部分(因子)必受牵连,若它们之间某种关系被破坏,整个系统将失去平衡,以至灭亡。
  “学术生态”是指“学术与学术、学术与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复杂统一体”。 这是对“学术生态”概念较为科学、简约的表达。学术生态系统的机理与生物生态系统极其相似,“学术生态”是“学术生态系统”的简称,在这里,学术包括学术人及学术对象(主要是学科及技术)和方法,他们(它们)是学术生态的主体,其中,学术人主要指学术研究与创造者、传承者、应用与推广者乃至学术管理者。除此之外,对学术生态主体有影响作用且又不可分割的周围外界(物质、精神、文化与制度等)是学术的生态环境,他们(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复合、多元的、具有自组织系统特性的整体,即“学术生态”。“学术生态”作为一种客观的现实存在,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主要表现为“遗传变异性、动态平衡性、整体关联性和生态能动性”,“学术生态”所关注的就是“学术共同体、学术生态系统和学术整体”。
  因此,高品质的学术生态建设既要遵从学术生态的自然属性(学术发展逻辑)又要符合学术生态的社会属性(社会发展规律)。
  二、学术生态现状:喜中带忧
  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曾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现代工业社会的实践表明,人类的实践取得了成功,但是出现了生态危机;文化胜利了,但是自然失败了;经济成功了,环境却恶化了,学术创新发展了,学术腐败却严重了……,人类活动必然引起环境变化,但是破坏环境也是不可避免的吗?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大,生长空间越来越小;住房空间越来越大,心灵空间越来越小;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内部动力越来越小”,如此复杂的矛盾现象,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和思考。
  社会的进步靠科技、科技的提高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学术面临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社会学习化、文化多元化的挑战,学者们越来越体会到“知识不断膨胀,无所谓饱读诗书;工作不断变化,无所谓一技之长;意念不断更新,无所谓一劳永逸;关系不断变更,无所谓从一而终”的形势紧迫,为适应这种形势,当务之急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术人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
  学术个体的生态要素主要是学术权威、学术资格、学术能力和学术道德。学术道德实践是学术主体学术活动的基础与最高规范,学术能力是学术资格的基础与前提,学术能力、学术资格和学术道德构成学术权威的基石。学术能力是学术权威的内核,学术权威则是学术人学术影响力——包括学术名气与学术名声的载体。居里夫人逝世时,爱因斯坦的纪念文章,没有评述她两次荣获诺贝尔奖的成就,而是高度赞扬她追求真理的精神和做人的崇高品德,因为只有品德才是永恒的。
  现实社会中,学术生态系统经常出现违背人们愿望的“失衡”与“变异”,即所谓的“学术生态危机”。近几年,关心学术界的人一直喜中带忧,喜的是学术研究的环境宽松,学术研究的成果多多;忧的是,时隐时现的“浊流”在污染着圣洁的学术殿堂,损害着学术研究的声誉,进而蔓延为“学术腐败”。
  2007年,中国科技部列举了科研人员的六种科研不端行为:1.在有关人员职称、简历以及研究基础等方面提供虚假信息;2.抄袭、剽窃他人科研成果;3.捏造或篡改科研数据;4.在涉及人体的研究中,违反知情同意、保护隐私等规定;5.违反实验动物保护规范;6.其他科研不端行为。
  学术生态危机有多种表现,笔者把它总结为如下六种主要形式:1.学术目标危机:原创性缺失、学科领军人物稀缺、科研方向摇摆等,其中研究方向的摇摆主要是由于“论文科研、口袋科研、效益科研”等非学术动机所致。2.学术腐败现象严重,诸如抄袭、拼奏、制造泡沫学术、搞人情学术、金钱学术、抄作学术、玩弄学术、乱伦学术等;3.学术的“自由张力”与“约束张力”失衡;4.自由平等的学术交流机制不畅;5.学术管理的缺位、越位与错位现象严重;6.学术评价中严重的化约主义等等。[iv]
  2007年3月29日,科技部联合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六部门召开了第一次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研究部署了科研诚信建设工作,决定从制度建设、监督、宣传等方面合力推动科研道德建设。会议初步议定逐步开展四方面工作:联合制定和发布《关于加强我国科研道德建设的意见》,为科技界科研道德建设提出方向和目标;研究编撰《科研诚信指南》,形成一个中国科技界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约束机制;编写《科研诚信知识读本》等教材,推动高校、研究机构、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开设科研道德课程,提高科技人员科研道德水平;宣传科研道德高尚的先进个人,在科技界营造尊重科学、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这次会议的召开对推动教育科研工作的规范性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当然,教育科研的规范性,不仅仅是教育科研的道德问题,还包括教育科研形式与教育科研内容、技术、方法等方面的规范,科研道德规范处于所有规范之首,是每一位从事教育科研的人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三、学术危机的生态因子:外源性、内源性与综合性的复合
  学术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一是社会风气的负作用导致学术的过度功利化。受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社会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氛围,少数个人、单位甚至管理部门不顾科学发展规律,急于出成果,急于出政绩;二是学术资源分配体制、学术评价体系不合理。目前的评价分配制度与学术成果的数量关系过于紧密,学术成果的数量往往直接与个人职务晋升、岗位聘任、工资奖金直接挂钩,与单位的绩效考核、领导政绩挂钩,与科研项目评审、科研经费分配挂钩。三是学术的官本位。四是学术自律与学术监督机制不够完善。五是个人学术道德滑坡。学术生态危机的本质是社会变革时期的学术生态环境导致学术主体的心理失衡所致。
  把学术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看待,当它出现危机时,一方面人们就应该从学术主体(这里主要是指学者)寻找病因,另一方面就是从学术生态因子分析和发现病因。这样学术危机的致病因素就可以大致分作两类:内源性因子和外源性因子。然而,用生态哲学的整体性和相互联系,及平衡和谐的观点进行生态因子分析时,致病的生态因子则是一个综合的体现,那么就有第三种病因——综合性生态因子的出现。
  (一)内源性因子。内源性病因主要是指由于学术主体的因素而导致的学术疾病,由于学术人在学术主体中起主导作用,因此,这里的学术主体主要是指学术人。严格地说学者的能力、道德、身体、心理等因素都会对学术疾病产生影响,比较而言,前两种影响因素更为突出和重要,因此,这里主要讨论学术能力和学术道德等内源性致病因素。
  1.学术能力的差距导致学术危机
  如学者的学术观念、学术视野、学术素养(基本理论知识、学科前沿知识、教学方法和手段、捕捉信息能力、交往和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相关学科知识和文化修养等)等学识的差距,导致学术目标偏倚、教学与科研效果差且无法相互促进,以及学术管理不到位等学术危机的发生。
  2.学术道德因子导致学术危机
  “学术是一个社会文明水准的重要尺度,它代表着一定时期科学文化的进步。学术文化又是整个文化的精髓,它构成了道德良知的底蕴……学术文化可以说是最后一道可以抵御金钱与权力的防线。如果连这道防线都荡然无存,则社会心理与道德良知受到的伤害将令人不敢想象……,清末民初的国学大师章太炎曾论及社会腐败有两种,一种是外在的‘土崩’,另一种是内在的‘鱼烂’,这种从内脏烂起的‘鱼烂’较之‘土崩’是一种更可怕的腐烂,它使人们内心道德天平彻底失衡”。[v]学术道德失衡是最可怕的学术生态危机,它会蔓延为学术生态的“鱼烂”,彻底毁灭学术发展。
  作为研究者的学术人,其科研道德是学术危机的重要致病因素。遵循“科学宪章”和“科学家宪章”,是学者的基本科研道德要求。可以说,所有违反科学宪章和科学家宪章的道德都是学术生态危机的致病因素。
  1945年美国在日本投下的原子弹,给日本以灾难性的打击,这一事件推动了科学伦理学的发展,1946年爱因斯坦出任国际原子科学家非常委员会主席,并签署了该委员会纲领,1955年爱因斯坦逝世前签署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这些纲领促进了“科学宪章”和“科学家宪章”的制订和完善。科学宪章作为对科学的道德要求,主要起规范科学发展方向的作用,1946年成立了科学工作者协会,该会的宗旨,就是第一个《科学家宪章》,其要点是要利用科学,促进世界和平和人类幸福,维护和鼓励国际间科学工作的自由与合作,要求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密切合作,鼓励科学工作者积极参加公共事务、关心社会,并起推动作用。当然,按照当今社会的发展态势,科学宪章还应加上“热爱生命、敬重自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使科学技术朝着有利于保护地球生态的方向发展。”
  科学家宪章作为对学者的道德要求,主要起规范学者学术行为的作用,是学者从事科学活动的基本道德原则。1948年世界科学工作者联合会通过的《科学家宪章》和1949年国际科学协会联合理事会通过的《科学家宪章》,对学者的科学行为、道德义务和责任作出了规定。个别国家,如日本1980年学术会议通过的《科学家宪章》,被称为日本科学家的道德纲领,中国也于1982年制定了“首都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vi],它规定了做一个合格的科学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实际上,早在19世纪,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对科学家提出的道德要求,即科学家的十条守则,这应是世界上第一个“科学家宪章”,其重要的几点是:“科学家是为真理奋斗的勇士,但本人要具有爱好和平的性格;科学家要谦虚,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习,而不是自以为是;科学家要走自己的路,埋头于自己课题,而不是左顾右盼;科学家不要追求世俗的荣誉、地位和财富,要从科学中寻求幸福;科学家应该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人、一个客观的人,诚实是其基本美德”。
  重视学术与道德的结合问题,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当今,许多学术腐败等危机就是由于学者违反学术道德所致。
  (二)外源性因子
  1.学术规范因子导致学术危机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礼经解》云:“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圆”。[vii]学术规范环境与学术疾病的关系恰如规矩与方圆的关系。广义的规范是指人类在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态度、风气、价值观念乃至精神风貌等,其中的文化应为观念的主要因素。这里的规范更多地把它限定在狭义的“制度、准则、共识”等意义上。
  所以,我们把学术规范理解为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学术准则——即学术共识,如学术社团的组建、学术机构的设置、学术职务的评聘、学术资源的分配、学术成果的评价、学术奖励的颁发、学术期刊的运作、学术论著的出版、学术价值合理性的取向、教学规范的制定等等方面的共识,就是学术规范的主要范畴。学术规范具有相对性和一定的价值取向。规范是人为的,在理论上是以符合客观规律为基础的,学术规范通过对学术主体的限制,能动地反映和适应客观规律的要求,但在实际中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即规范歪曲地、错误地反映客观规律的要求,而丧失其合理性。通常有如下学术规范因素,导致学术危机的产生:
  第一,规范不清。如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教学、研究、学术服务、学术管理等活动,虽然也已经形成了一些原则性规范,但仍然缺乏可操作性的规范。另外,就是学术主体(学术人)对学术规范的片面理解导致违背学术规律和原则,产生学术危机。
  第二,规范失效。在假定学术规范科学合理的前提下,人们不遵守或不能遵守学术规范,而使学术规范减弱或丧失约束力的状况,就称规范失效。例如,在过于强调和片面理解学术创新的含义时,人们往往会将创新与“自由化”划等号,那么在此理念的指导下,人们的学术活动和行为不受约束,人人可以我行我素,学术生态系统必然严重失去平衡。
  第三,规范冲突。规范从本质上讲,就是文化的隐喻。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价值理念,都会产生不同的学术生态系统。反之,不同的学术生态系统,又有不同的学术价值取向,导致有不同的学术制度规范,而不同的学术规范之间,由于文化差异,又会有矛盾和冲突发生,这就是学术规范的冲突。规范的冲突导致行为困惑、出现学术危机。
  第四,规范真空。学术规范的有效性依存于特定的学术生态系统,一旦旧的学术规范系统不能适应新的学术发展的形势时,它就将被新的理论所否定。但新的学术规范没有现成的学术规范可循,它需要在探索中、在新的实践中产生,由于对旧规范的否定和对新规范的建立往往难以同步,有时当新规范尚未确立时,而旧规范已被解体,从而出现学术规范的真空。这时,人们的学术行为既无规范的指引,亦无规范的约束,给学术腐败以可趁之机。
  2.物质因子导致学术危机
  学术经费不足或使用不当、仪器设备教室实验室的运用不当都会对学术产生负面影响;同时,校园建筑风格与自然生态环境对人们的道德、心灵的陶冶,都影响到人们的学术理念和道德情操。
  3.精神因子导致学术危机
  对于人类任何一类组织生态系统而言,它的存在总是与该系统所承担的特定使命密切相关。系统的使命意识首先表现为某种固有的精神理念,然后才进入到制度层面。无论是社会大系统还是学术子系统都无一例外地遵循这一法则,“精神因子”在生态系统的诸要素中居核心地位,往往可以说是一个组织系统的灵魂。一个人若没有了精神,就是行尸走肉,一所大学若没有了精神,就成了聚集群兽的孤岛,一个社会若没有了精神,就会衰变为群魔乱舞的荒原。因此,“精神”对于学术组织生态系统的健康、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三)综合性因子:“泡菜”效应与学术危机
  生态哲学要求整体地、全面地、动态地分析问题。学术危机的产生往往很难说是具体的哪一个因子的作用,而是综合的因素所致。如同泡菜水(综合的生态环境)决定泡菜的质量一样,若泡菜水变质,泡菜必然出问题,这就是最朴素的“泡菜”效应。[viii]当然泡菜对泡菜水也有反作用,即当用作泡菜的原材料受病菌感染时,也可能导致泡菜水腐败变质。
  综合性因子主要有与社会环境相关联的因子、与学术环境相关联的因子和与理论相关联的因子。与社会环境相关联的因子有:如政府和社会对学术的重视和尊重程度、社会缺乏科学发展学术的态度与能力、以及社会大众媒体的价值导向对学术发展的负面宣传和引导等。与学术环境相关联的因子有:学术声誉、学术地位、学术资源、学术成果、学术交流、学术传统、学术理念、学术目标以及领导作风等因子,它们往往具有遗传的特质,又有变异的可能,所以,这些因子会对学术产生深刻而久远的影响。还有一个隐含的因子,即与理论相关联的因子。缺乏理论营养的学术,肯定不能正常“发育”,迟早会出现学术疾病。譬如说,大学进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时,首先应该是在某种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在对“学科”“专业”“学系”“学院”等概念范畴有清晰的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根据学科发展历史和现状、市场需求、学校资源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与理论相关的影响因子既有理论本身的不完善,也有理论成果转化受阻等原因,导致对学术实践指导作用的失败。以上三个主要的生态因子共同作用,产生为综合因子和效应,导致学术危机的发生。
  四、学术生态建设:个体、群体与社会的联动
  学术生态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术生态建设过程是学术个体、群体与社会联动的过程,在当下,单一的建设方式于事无补。
  维特根斯坦曾说,时代的病用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来治愈,哲学的病则用改变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来治愈。虽然学术疾病如同动植物的疾病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但学术疾病却比动植物疾病表现得更为复杂,学术疾病的原因和结果之间往往不甚明确,表现为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乃至因亦果、果亦因……,故而常常呈现循环关系。因此,对于学术危机要以整体的、动态的、发展的生态哲学,对学术危机持策略性接受的观点,通过科学的诊治和预防措施,减少或消除学术危机。由于对学术危机病理研究的目的是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学术危机的发生几率、减轻学术病症的后果,以促进学术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这种目标的实现,不是光靠开出一道相对学术疾病而言的有效处方就能解决的,它恰好需要相对于现实而言的新思维和新行动,“既开方又抓药”。因此,“改变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是诊治和预防学术危机的有效途
径。
  (一)学术主体对“致危因子”[1]的拮抗
  学术主体是相对于学术环境而言的,如前所述,其基本主体包括学术人和学科。学术人和学科都是由“学术”这一核心所连接,学术的生态合理性取向要求学术主体必须按照“学术的遗传特质”来生成和发展,这种遗传特质决定了学术主体的相对独立性和自我完善,它如同初生婴儿,本身就有很强的免疫能力。学术主体的“免疫”能力主要从如下方面表现出来:
  1.学术主体的屏蔽作用
  这是指当致病因子侵袭学术时,学术主体对其设置屏障,进行拦截、遮蔽、吞噬,以达到“免疫”的作用。学术主体的屏蔽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是教材、大纲屏障。因为教材体系是人类学科知识文明的精华,教学大纲、课程大纲是实施教学等学术活动的指南,它们在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因此,在进行学术活动之初,它们就已对不良的因子进行了阻拦。第二是课堂屏障。课堂是神圣的,甚至可比喻为“殿堂”,致病因子难以“登堂入室”,因此难以侵染学术生态系统。第三是学科屏障。学术活动是以学科为活动平台,而学科本身就是专门知识的组合形式,它不允许有非专门化知识因素的介入,学科规范、学科话语、学科共同体的共有模式、范型对学术病原有排斥和抑制作用。第四是学术人屏障。教师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前三道屏障有再过滤、再加工、再创造的作用;而研究人员是创造知识和人类财富的领头雁,发现、创造、奉献是他们的天职。
  2.学术主体的修复作用
  学术危机对学术生态系统有破坏作用,但学术主体在学术系统中有自组织能力,能够自我调整因“致危”因子而导致的结构和功能的紊乱,如同人类在不同的气温环境条件下,其毛孔(汗腺)就会自动调整张开度一样。通过学术主体对学术系统的自我修复和自我保护的过程,从而表现出修复作用。当然,由于学术主体的素质和基础条件不同,会出现不同的学术系统对危机的修复作用有强弱之别,因此就会产生受损程度不同的结果,出现这种情况也是正常的。
  3.学术主体的自觉作用
  学术活动是人类发展到较高阶段后才产生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递、发展和创造知识的自觉行动和过程。求真向善爱美是学术人乃至全人类的普遍价值追求。从个体而言,虽然可以将这种自觉性区分出上中下,但就总体来看,都有追求完美的自觉愿望;学科作为基本的学术主体,其向前发展也会是必然的。这样,当致病因子对学术系统进行侵袭时,学术主体就有一种近乎本能的反抗和抵制,或者说,学术主体对健康状态的学术有一种近乎本能的追求,这种主体自觉是抵御学术疾病的重要“抗生素”。
  4.学术主体的乘补作用
  生态学中的“乘补原理”告诉我们,当学术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失调时,系统中的某些成分会乘机膨胀成为主导成分,使系统歧变;而有些成分则能自动补偿或代替系统的原有功能,使学术整体功能趋于稳定。系统调控中要特别注意这种相乘相补作用。要稳定学术系统时,使补胜于乘;要改变学术系统时,要使乘强于补。这种原理在对学术疾病的实际应用时,要注意学术系统的承受能力,力求稳中有胜,以防在混乱中给学术疾病可趁之机。总之,因为有学术主体的乘补作用,对学术疾病起到了屏障作用。
  5.学术主体的“生命机制”作用
  这里所说的“生命机制”是指由学术的“遗传特质”所决定的学术内部矛盾的对立统一,学术体系及其价值体系的矛盾,是学术及其价值生长的内在动力。它要求学术必须按照其“基因”决定的方向生成和发展,保持优质高效学术在时间流程上的前后一致,在结构功能上的彼此一致,种瓜不能得豆,种豆不能得瓜。理论上讲,这种遗传特质使学术的致病因子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学术的求真尚善爱美精神。
  (二)学术主体与环境形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对“致危因子”的联防
  对于学术疾病的诊治和预防,除了学术主体自身的抵御、拮抗之外,还可通过其他途径和方法,结合学术自身的参与和“免疫”能力的提高,共同营造抵御学术疾病的“防火墙”。如实施社会制裁与净化社会风气相结合;提升学术理念与强化学术实践相结合;建立科学的学术规范与全面提高学术人的素质相结合;改革学术体制与建立科学的学术运行机制相结合;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与实施积极的精神激励相结合;改善学术外部生态环境与学术内部生态环境相结合。
  就学术腐败而言,由于学术批评是以求真为旨趣,以崇实为根基,以尚理为先导,所以诊治和预防学术腐败等疾病时,学术批评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措施。然而单一的学术批评于事无补。例如,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原创性的丧失归咎于知识分子的人格缺陷,但这无助于发现更深层的原因。
  深圳大学王晓华先生认为,当原创性丧失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集体性标志时,追究个人的道德责任便无实质性的意义,因为一定有深于个体的因素造就了这种状态,反思这种因素是学术批评的更高职责。第一,传统学术规范、主流意识形态、大众文化在目前已经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合力,客观上逼迫、挤压、诱惑着中国知识分子,使他们走上背离原创之路;第二,现有的教育体制、人才选拔体制、发表—出版体制存在根本性欠缺,不利于原创性的科研的诞生和成长,甚至对他们形成了放逐之势,这乃是中国学术原创性丧失的制度性根源。原创性的丧失乃是中国学术之癌,要振兴中国学术,就必须把对学术创新的要求和鼓励制度化,在教育、人才选拔、发表—出版体制等生态环境进行必要的改造。否则,有关学术规范的辩论除了为大众文化创造些热点外,不会有实质性的意义。
  因此,只有提升学术生态理念,加强个体的道德自律、群体的制度他律、社会的行为法律,内外结合、协同努力调整学术主体与环境的关系,以实现学术个体、共同群体与社会全体的联动机制,才能真正形成具有高免疫能力、强生命机制的学术生态系统,即高品质的学术生态。
  参考文献:
[1]李聪明.教育生态学导论[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9
[2]刘贵华.大学学术发展研究——基于生态的分析[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英]A.麦肯齐等.生态学[M].孙儒泳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4]石 鸥.教学病理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1] 这里的“致危因子”是指导致学术生态危机的影响因子。
[i] 刘贵华.大学学术发展研究——基于生态的分析[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1):82-84
[ii] 余治平.“生态”概念的存在论诠释[J].江海学刊,2005(6)
[iii] 刘英楠.“环境”建设要请专家 道德自律先靠自己——张存浩院士认为我国学术主体、学术环境应“分而治之”.科技时报[P].2005.1.28
[iv] 刘贵华.大学学术发展研究——基于生态的分析[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1):259-261
[v] 袁济喜.学术腐败逼近最后的道德防线.http://www.cae.pku.edu.cn
[vi] 参见光明日报1982年5月9日
[vii] 李醒民,为学术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J].学术界,2000(3):175.
[viii] 最早提出“泡菜”理论的是华中科技大学涂又光教授,他认为,“泡菜水的味道决定泡出来的白菜、萝卜的味道”,以形象说明环境对主体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