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之魂受死版 v2.0:用“心”联系群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5:27:05
                           用“心”联系群众                                袁燕群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领导干部要广泛深入动员群众和组织群众,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就必须用“心”联系群众。
    一、远而诚心引之近
    如今一些领导干部和群众的关系已经不是当年的鱼水关系,而是“近在眼前,远在天边”,群众不知领导的心思,领导不明群众的实情,领导成了瞎子和聋子。要改变这种状况,领导干部必须胸怀诚心,倾注真情。
     1、以真情推倒心理围墙。这里所说的“真情”,主要是指有共同目标、共同理想的同志感情和朋友感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为领导干部,如果没有热爱群众的真挚感情,群众就不会与你接近,你也无法接近群众。要想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一定要建立对群众的真挚感情,关怀体贴群众,尊重信任群众,热情帮助群众,真诚爱戴群众,以真情去创造一种与群众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氛围,推倒与群众之间的心理围墙。领导干部要明白,群众与干部之间虽然有职务高低的差别,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都有维护自尊的心理需求,因此决不能在群众面前摆出一副“官员”的架子。在实际生活中,群众最不欢迎那些“官职不大,架子不小”的干部,他们对那些喜欢高高在上、盛气凌人、指手画脚、强迫命令的干部,要么敬而远之,要么恨而避之。领导干部只有尊重群众,热爱群众,把自己与群众摆在同等地位,建立以心对心、以情通情的心理平台,消除群众的心理障碍,才能得到群众的欢迎。
     2、以坦诚架设心灵桥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坦诚是连接心灵的桥梁。领导干部要以坦率的态度和诚挚的言行去与群众打交道,敞开心扉,实话实说,光明磊落,实事实做。领导干部只有与群众坦诚相见,说真心话,做真实事,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领导干部如果打官腔,讲空话、套话和假话,群众就会对你退避三舍;如果做虚功,办假事,矫揉造作,群众就会对你嗤之以鼻。因为坦诚最有亲和力,最能拨动群众的心弦,也最能赢得群众的认同,所以领导干部只有坦诚说话、坦诚做事,才能架起通向群众心灵的桥梁,实现心心相连。
     3、以行动缩短心理距离。群众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总是渴望得到组织和领导的关怀体贴,并把这种关怀体贴看作是对自己的鼓励、支持和安慰。如果群众得到了领导的关怀体贴,就很容易对领导产生深厚的感情。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到群众中去广交朋友,真交朋友,拉近与群众的思想感情,缩短与群众的心理距离。当群众在节假日加班时,领导干部应到他们的工作岗位上去走一走、看一看、聊一聊;当群众完成一件工作时,领导干部可以对他们笑一笑,或拍一拍他们的肩头;当群众生病时,领导干部不要忘了去看望,再忙也应挤时间去他家中或医院病房的床头坐一坐;当群众来到身边时,领导干部不妨把自己的位置往群众挪一挪,尽量缩短相互之间的空间距离。这些小小的动作,往往会无声胜有声,盖过千言万语,起到特殊的肯定、赞扬、鼓舞、激励作用,从而缩短双方的心理距离,为领导干部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近而谈心引之亲
    谈心是干部联系群众的有效方法。领导干部要勤于和善于应用谈心之法,直面群众,促膝交谈,做群众的贴心人。
    一要主动服务。人的内心世界是丰富的、复杂的。作为领导干部,要真正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群众内心世界,就必须主动深入基层同群众开展谈心活动。当前,有些领导干部觉得时代变了,群众的政治意识和民主意识强了,大家相互联系的渠道也多了,有什么问题可以在电话、手机和互联网上随时交流,再面对面谈心没有必要了。这种认识是十分片面的。因为再先进的通信手段,也代替不了面对面的思想交流,特别是说话的表情、会心的眼神,在通信工具中是无法表现出来的;再丰富的信息来源,也无法直接反映群众的真实想法和复杂心境;再频繁的日常见面,也代替不了思想深处的敞开,所以不能用现代通信“新手段”取代面对面谈心的“老传统”。领导干部只有积极开展与群众面对面的谈心活动,才能从群众的姿态、语言、表情中准确捕捉到他们的心理信息,从而作出应有的反应,以语言、行动、表情等不同方式点化、感染、启发、打动群众,达到心灵共鸣的效果。
    二要虚心倾听。虚心听取群众意见,才能了解到真实情况,摸到群众心思的脉搏。领导干部在与群众谈心时,一定要虚心倾听群众说话,给群众以表达思想、亮出心底的机会,使之产生释放感、轻松感和惬意感,增强配合和参与谈心的积极性。要特别注意虚心倾听群众的不同意见,在群众谈不同看法时不厌烦、不打岔,让其把话说完。领导干部只有真心实意地倾听群众说话,群众才会舒心乐意和你谈话,否则就会谈不来、说不拢。
    三要换位思考。开展谈心活动,采取换位思考的方式极为重要。领导干部只有站在群众的位置和立场上来思考问题,才能够准确地理解群众的想法和心理状态,真正找到亲近群众的结合点。如果只强调自己的看法而不体谅群众的想法,就很难走进群众的内心世界,也就很难被群众接纳。领导干部要善于发现自己与群众的共同点,以这些共同点作为谈心的切入点,并不失时机地加以强化,形成共识,使群众产生亲热感,并乐意亲近领导。
    三、亲而用心引之密
    处处用心皆学问。领导干部在联系群众的过程中,一定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处处用心。
    首先要实事求是,切忌虚假浮躁。为人做事,贵在实事求是,一是一,二是二;钉就钉,铆就铆。领导干部做工作要考虑实情,讲求实际,注重实效;处理问题要出以公心,求之公道,坚持原则;对群众的困难和要求,能办到的定办速办,取信于民,不能办的讲清原因,讲明道理,以理服人。切忌图虚名、巧伪装、说假话、做假事,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以假记录、假总结、假材料来对付上级检查和群众监督。对是非黑白,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或者无菱无角,搞中庸之道。对群众的事情,不能哼哼哈哈,敷衍了事;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更不能当面答应,过后无影,失信于民。
    其次要注重细节,切忌善小不为。干群关系是如何形成的?当然是在干部与群众的日常接触中形成的,是在干部对待群众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中形成的,是在干部指导群众生产、关心群众生活的一件件小事中逐渐形成的。因为群众往往会非常在意一些小事情,常常会从一些细节和小事上来评价、分析干部,确定自己的看法,所以领导干部在与群众交往的过程中,务必注重细节,“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领导干部如果能够在细小的事情上与群众通融,在细节问题上赢得群众好评,经常用“毛毛细雨”去滋润群众的心田,最终必然会受到群众的爱戴。
    再次,要鱼儿入水,切忌蜻蜓点水。干群关系是鱼水关系。领导干部做群众工作,应该像鱼儿入水一样,深入群众之中,与群众打成一片。“我们要把大量的工作放到群众中去,同他们一块生活,一块活动,一块说话,一块下棋,然后去做工作。”(邓小平:《提倡深入细致的工作》)实践证明,凡是下到基层能把自己当成群众一分子的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工作效果就明显不同。因此,领导干部到基层调查研究,一定要轻车简从,尽可能到最偏远、最贫穷、最落后、问题最多、群众意见最大的地方去,与群众同甘苦,共患难,听群众肺腑之言,解百姓忧心之事。要像辽宁锦州市委原书记张鸣歧那样:“我事先不打招呼,咱们一起去察看察看背街小巷”,到社会弱势群体中去体验生活,到容易产生“死角”的地方去了解实情。下基层最忌事前通知,前呼后拥;不能光走设计好的路线,单看培养好的典型,只听准备好的汇报;不能看近不看远,听喜不听忧,身入心不入,静不下心来看实情;更不能“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把自己封闭起来,远离群众。
    最后,要踏实办事,切忌官场作秀。人民群众愿否与一个部门、一名干部打交道,主要不是看其说的怎样,而是看其做的怎样,看其能否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正如老百姓经常讲的:“说到不如做到,说得好不如做得好”;“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干成实事一件”。领导干部要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着眼,从群众最紧要的事情着手,从解决群众必需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就业问题、行路问题、子女上学问题等小事做起,踏踏实实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当然,踏实办事是一项艰巨、长期的工作,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所有的问题。因此,领导干部一方面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解决几个主要问题,让群众感受到真心诚意;另一方面也要做好长远规划,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着力解决好那些疑难问题。群众看不惯拿腔拿调的,看不惯搞花架子的,因此领导干部切忌形式主义、弄虚作假、形象工程、泡沫经济之类的官场作秀。“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那时候,我们领导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就会融为一体,密不可分。                                                                                 2005·3·31 《领导科学》2005年第9期(22-23页)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