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之魂3ps4特典:太极拳之发力训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1:31:33

太极拳之发力训练/李秒丰


  发力训练是任何一个拳种都必须的,不发力何以打人?又何以胜敌?不发力不可以称之为拳,反过来说,又不是所有的发力都称之为拳。只有适合击打与御敌之力才称之为拳之力。太极拳的发力的训练目的不是为发而发,而是为了使用。  
       太极拳发力方法有别于其他拳种,不用打砂袋、木桩,更不用药助。太极拳发力训练只在自身,主要方法是强化自身本能和挖掘自身潜能,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使人之本能和潜能自然发挥。所以说,太极拳发力训练不是把人训练成大力士,而在于发力时整体的协调配合,力出自然、顺其自然、合乎自然、自然而然。        
       一、力的形式  根据划分方法的不同,力可分为:直线力(单向力、双向力)、杠杆力(支撑力、平衡力)、旋转力(离心力、罗旋力)、辐射力(冲击力、膨胀力)。直线力和杠杆力是简单力。旋转力和辐射力是复合力。力又可分为快力和慢力、明力和暗力等。每种力都有各自的作用和特点。寸劲是一种力的瞬间冲击;爆炸力或惊炸力是一种力的瞬间膨胀;抖弹力是一种力的旋转回弹产生的震荡。拳中打人是力的瞬间冲击和膨胀。两人相抗,所谓“顶牛”是力的慢性释放。发力训练要从简单力到复合力,再由简单的复合力到复杂的混合力。把局部的力变成整体的力,把僵拙的力变成灵活的力。拳中所求之力是一种复杂的混合力。太极拳所求的力可喻为:汽缸点火瞬间做功产生的爆炸力、膨胀而冲击,回环往复。又可喻为子弹击膛,旋而快并具穿透性。故前人有“四两拨千斤”之比,而非其真,只是喻理。  
        二、发力训练  人之力无不靠肌肉的松紧、筋腱的伸缩、骨骼的转动而产生。打太极拳本身就是通过松静、柔缓的运动使肌肉放松、筋腱拉长、骨节松开、骨膜增厚,使肌体增加弹性,转动灵活。加之各部位的拧裹、争撑、伸拉,使自身支撑在不平衡中达到整体平衡,协调。所以说太极拳打套路是储能蓄力的方法。但不等于太极拳不练发力或太极拳不用发力。没有不打人的拳,更没有不发力的拳。太极拳发力需要单练。而且必须单练。光靠打套路是不能发出太极拳所求之真力的。如果只追求“行云流水,藕断丝连”,一但与人交手,软绵绵毫无震慑力和杀伤力,实难取胜,顶多化人而已。如再遇高手,“懂劲”亦不好使,四两也拨不了千斤,只会被快而重的巨力打败。所以说练拳不发力就像一个人缺了半个身子,心有余而力不足,心里明白身子却不听使唤。打套路只是固本、养精蓄锐,再“劲贯四梢”仍不能得发力之法。  发力方法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再由低级到高级。具体来说就是由局部到整体,由定步变活步。终极目的是在运动中瞬间发出惊炸、浑厚、震颤、抖弹相混、相融又难分、难辨的高质量的力,瞬发瞬收,收发只在一瞬。打人人不知,打人人不觉。  
      松紧训练是发力方法的总纲,亦是不二法门。不仅太极拳独有,亦适宜各拳种发力训练。松中求,紧中得是谓“真言”。  发力层次有三,第一层乃精神意识的训练;第三层仍是精神意识的训练,由有意识转为无意识,是为高层;第二层是形体训练。  精神意识的训练前提是松静。走、卧、坐、站无可不练,无不可练。拳论“其意在心”,其力仍在心,心紧形亦紧,紧则有力。通过有意识指使精神瞬间一紧一松,就像人受了惊吓,突然浑身一战,全身即紧,紧在一瞬,松贯终始,反复练习,至松紧随意,形成条件反射,无意松紧,亦松亦紧,无松无紧,而无不松紧,便入高层。  形体训练分局部训练和整体训练。整体训练是在局部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训练。整体发力的关键在于腰胯发力训练,腰胯能发力便能轻松步入整体发力。整体发力只是腰胯运身发力的一种协调训练。局部发力分为上肢、下肢、腰胯3个部分。上肢训练分手臂的抖弹、扭转、裹翻、外撑、回切,使手臂在转动自如的前提下训练瞬紧瞬松,慢紧慢松,慢紧瞬松瞬紧。慢紧是控人,瞬紧是打人,松是知人,是蓄能,亦是发力的基础。手臂松紧的训练原则,也是腰腿训练的原则,更是整体发力的训练原则。下肢训练主要是脚的踢弹、勾踹,腿的屈伸、绷弹,足跟瞬间外撑,腿自绷弹,足登腿自伸,绷弹、屈伸自在松紧,腿之进退,穿扫全在胯催、胯缩与腰配合。瞬紧则快,慢紧则沉。腰胯发力主要训练转腰、拧胯的瞬间反弹。犹如旋转强劲的弹簧,撒手便回弹,拧一分力弹三分力,拧的越慢蓄力越足,撒的越快回弹力越大。腰胯训练务使腰胯分开,切勿转腰胯,转腰要定住膝管住胯、腰转胯不动。胯要前后挫,稳住腰,缩胯腰不动。由慢入快,由快复慢,再由慢到快,悉心松紧体验。整体发力的先决条件是“五弓”具备。是对以“腰运身”的再体悟。在腰胯发力训练的基础上,配合手臂的运转,画圈、绕8字、下滚、外翻、屈伸、开合,腿的屈伸、绷弹。训练中掌握运转松、落点紧、紧便力出、瞬紧瞬松,有收有蓄自不费力。  综合发力训练不仅要求所发之力是整体的,而且要求所发之力是复合的,在主攻目标过程中前进的力方向是多元的。这种力才是不易被破坏和抗衡的力,亦可称之为高质量的力,不仅浑厚,而且灵动。抖翎训练,有定步定势抖翎,定步开合抖翎、活步抖翎。抖翎发力全在腰拧、胯挫瞬间回弹。定步定势是手臂撑,瞬紧瞬松。开合抖翎,前后、上下、左右皆有开合。开合抖翎犹如两手拉皮筋,突然撒手、松紧只在一瞬,充分体验运转松落点紧,手臂任意开合、腰胯随意拧转、胯自挫合。先松后紧、慢紧快松,瞬间又紧、紧后即松,是谓松紧一瞬。此时的松已不是原来的松,紧亦不是原来的紧。松中寓紧,紧中寓松,非松非松、亦松亦松紧。所以有人称之为“调零点”,而绝不是半松半紧。拧腰挫胯已不是平面的运动。腰为元点,头顶、足登、拧拔缠裹融为一体,回弹时,拧拔之力又向上下、左右回弹。所以瞬间产生弹颤之力,由腰部顺骨节向身体各部辐射传递。达于表是为抖翎。犹如鸡之抖羽、动物之抖毛。抖翎能发力自然之后,你才能真正理解前人所述“节节贯穿、达于背,行于四梢”,一切均在自然之中,而不是有意而为。“劲贯四梢、劲运四梢”,不言而明。  定步发力成熟后,便可训练活步发力、活步发力步随身换不可拘泥。发力训练与打拳交替进行,亦可在掌握动作要领的初始阶段进行。活步发力能收发自如,发力训练即成。  
       发力训练完了并不是发力的结束,只是掌握了发力的基本方法。“功夫无息法自修”,拳无止境。要向高层次的精神发力追求,达到形神合一,出神入化,使自身心态更平静。所谓意念要似有若无,由松紧训练,转入紧松训练。一触即发,不发而发,即前人所说的“太极不用手浑身都是手”、“全身无处不太极,挨着何处何处击”。无为而为,是谓“无为而无不为”。如拳中所说“形无形,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  以上所述实乃笔者真实体悟。过去有发力伤身之说,实为偏颇,方法不当,憋气、努气,逆自然而行,强行运气定当伤身。方法科学,自然而行不仅于身有益,更是健体。新陈代谢由此而旺,只会使身体更加强壮。
        俗话说“攒天攒地,攒不下力气”。劲是使出来的。力是练出来的,力越发越活,力越发越足。君可辨之、思之而行!

在训练发力之前有必要对力的形式有大概的了解,便于对力的掌握和使用。
  力,就其形式而言主要有:线性力(直线力、弧线力、单向力、双向力)、杠杆力(平衡力、支撑力)、旋转力(离心力、向心力、螺旋力)。就其做功形式而言,主要有冲击力和膨胀力。就其释放能量快慢而言,又有瞬间发力和缓慢发力。就其类别划分则可分为:简单力和复杂力,静力和动力。在拳中又分为整体力和局部力,明劲和暗劲。线性力和冲击力、杠杆力是简单力;旋转力和膨胀力是复杂力。复杂力是两种以上力的复合。每种力都有自身的作用和特点,拳中所求之力是一种复杂的混合力,旋转力贯穿太极拳始终,同时也与其它力复合。寸劲是一种瞬间的冲击力;爆炸力或惊诧力是瞬间的膨胀力;抖弹力或弹抖力是两种力的复合;螺旋力是旋转前进的一种力;颤力是冲击振荡之力;两人相抗之力是一种缓慢释放的膨胀力。发力打人是瞬间释放的冲击,膨胀力的组合。太极拳中求的复杂力可比喻为汽缸点火时所产生的爆炸力,瞬间做功,膨胀而冲击,回环往复,振荡而富弹性。发力之快亦可喻为子弹出膛,前人喻为“发劲似放箭”,皆是喻示其性。拳论中的“四两拔千斤”,从力学上看无非是对杠杆力和旋转力的运用,亦是一比,而非其真,不是用小力接大力,或抗大力,更不是用小力打大力,若当其真莫过于以卵击石。姚兰先生(字馥春)论应敌说:“敌以一斤力袭来,我则以一斤力接之,以一两力打来,我即以一两力应之,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四两拔千斤”,是在力量的变化中改变敌力方向,在敌之力似发未发,前力已尽,后力未续,劲断处瞬间出击,小力便可胜大力,是以我之优势攻敌之弱势,才是真正的“四两拔千斤”之义。不能凭字妄猜乱用。小力赢人仍是瞬间力的优势的应用,是太极拳用力的方法而已。
  发力训练就是固化本能,调动或挖掘人的潜能,使之在实战迎敌中发挥最大效能,同时又强筋健骨,增强我们的体质,提高素质。俗话说“攒天攒地攒不住劲”,人的力越使越大,越使越活,越使越有。只要发力方法科学、正确,不仅不会伤害身体,反而会促进新陈代谢,使身体更强壮。
  发力是任何拳种都要训练的,只不过是方法不同而已。太极拳发力不是打套中所谓的“劲贯四梢”就能练出或得到的,太极拳打拳不用力只是方法,是蓄力,而不是不要力,力是拳的基础。故有人习拳数年或几十年而不能真正发力,皆在于不悟。练太极拳如果仅仅以追求外观的柔美,行云流水,藕断丝连,一旦与人交手,软绵绵毫无威慑力和杀伤力,实难取胜。顶多不过听劲好,化劲好,知觉敏感于他人罢了。如再遇高手,什么听劲,懂劲全无,心情一紧,四两也拔不了千斤,反而更拙,只好被动挨打,被快而重的巨力打得落花流水,只有败北,所以说,练拳不发力,就象一个人缺了半个身子,心有余而力不足,心里明白身子不听使唤。
  发力训练要从简单力、局部力开始,再到复杂力,整体力。终极目的是活步发力,在运动中能发出高质量的复杂力:惊诧、浑厚、抖弹、震颤、冲击、膨胀,渗透等,发力最妙的是内在的体悟,发力的感觉完全是一种能量,一种强悍的能量的释放,似火山喷发,象河水决堤,只要有裂隙,有薄弱处,便喷涌而出,摧枯拉朽,无坚不摧,势不可挡。这种感觉是平日能量集聚的释放。所以说日常练功,是集聚内力,犹如河之蓄水,日久自盈,自然天成。发力只在得机的那一瞬间,一切便告结束。无形无意,感知已晚,只有到了这个时候太极拳的功夫方见成熟。
  发力训练有两个阶段,三个层次。
  第一阶段是精神意识的训练,像人受了惊吓,浑身一颤,毛发尽竖。前提仍是松静,就精神发力的原理,符合生物科学,精神紧是一种应急的本能反映,一紧全身俱紧。脑紧,神经传导加快;心紧,瞬间收缩压加大,加快血液(能量之基)对全身的供应;腹腔压力瞬间增高,对脏腑起稳固作用,同时肾脏在压力的刺激和中枢神经的传导下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增强应急反应的敏感,使人处于高度的临战状态,整个身体的功能都被激活,使人精神高度振奋,威武神圣,敌不可欺。神人敌之髓,精神先胜人(同时亦要有胆量的训练)。
  第二阶段是形体发力的训练, 从松静着手,勿追求力的大小、快慢、轻重,只在松紧中体验便能人道。形体训练分局部训练和整体训练,整体训练是在局部训练后的综合训练,重点是腰胯发力。
  腰胯发力是在转腰运胯的基础上,主要训练瞬间回弹。挫胯训练好坏是决定发力质量和速度的关键。训练不能强求,重点仍放在体悟上。从感觉上找,感觉对姿式便没问题,或称拧腰挫胯,犹如在旋转一个强劲的弹簧,撒手便回弹。拧一分力回弹三分力,拧三分力便回弹十二分力。拧的越慢蓄力越足,撒的越快,回弹越大,(颤力或震力、振力是在回弹时由阻力而生,有主动和被动之分)由慢入快,悉心体悟。
  主要方法是抖翎、开合训练。开合有前后、左右、上下,开就像拉皮筋,拉弹簧,合就像是回弹,只在一松一紧,瞬间即成。抖翎是在腰胯发力的基础上,手臂任意开合运转、抖弹。这种训练之所以称之为综合训练,腰胯并非在平面拧转,而形成立体的运动,头顶、身拔、足蹬、腰伸、胯缩,各种要领协调配合自如,拧拔中又有回弹,反馈,共振。在腰胯拧挫回弹的一瞬,由于阻力的运用,不发而发,由腰部向身体各部顺骨节辐射,节节贯穿达于四梢,行于手指,使整个身体产生瞬间的抖颤、惊弹。像动物抖毛,鸟之抖翅,是谓抖翎,这种力是武人苦苦追求的上乘之力,太极拳称之为“金鸡抖翎”。
  第三层的精神发力训练方法亦是第一阶段的深化,但仍有不同的要求和必须注意的问题及成熟的表现。初级阶段只是一般感觉,是在意识的诱导下完成的。这一层则完全是一种不自主的体验,意念上似有若无,似是而非,精神超然放松,反应极敏,达到一种超脱的状态,毫无妄想,一切均是条件反射,即所谓炼神还虚,亦即前人所述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在训练中你如能体悟,并进入如此境界,全身极轻松,动作极活灵, 自觉已发不出力时,无力而有力,你将成为一名真正的太极高手,一切神功不在话下,仅凭知觉感应的反射所发之力,无坚不摧,你将不惧任何来犯之敌。
  最后说说功夫的极限,人的潜力是有限的,把自己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和自如调动即是高层功夫,要兼收并蓄,以养为主,不能过分超负荷超极限发挥和使用能量,否则就等于杀鸡取卵,透支存款。前人功夫了得,英年早逝的现象不能不思,今人不能重倒复辙。

试力就是试着发力,是在徐徐的慢动中学习、掌握和熟练各种发力的正确的运动轨迹。如果试力的动作能熟练掌握,再质变为瞬间的本能动作就是发力,故试力和发力是因果关系。
《芗拳》一书中所介绍的各种试力,都要细心体会,熟练掌握,发力才能正道是趋。在此仅就试力训练中经常出现的偏差作一正误。
1.失整
试力训练首先应做到︰“上至头顶,下至肩足,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知道,任何人体运动都是在人的神经系统下,肌肉收缩作用骨骼的结果,也就是说人的肢体运动都是由人的神经系统调动控制肌肉的舒张和收缩而成。发力的质量是由参与运动的肌肉本身的弹性程决定的。试力是因为我们要寻求和运用的力不是日常生活习惯的局部用力,如果是后天之局部力,就根本无需再试了。试力的作用就是用意念调动和支配全身的肌肉尽量参与,以至全部参与工作,力争做到每一个动作都是一动全身齐动的整体运动。
现在,不少人在练习试力时并没有真正做到整体齐动,而仅仅是双臂,甚至是双手带着双臂和躯干被动而动。所以初学试力,首先应先站好桩,返视自身各部,待意念中连结各部的橡筋都拉伸妥当后,再进行试力。而在试力的全部动作中,不仅要使各条橡筋始终拉满,还要使之随试力的动作而舒张收缩,才能做到意力到致的整体运动,否则,就会因盲目的试力而失整。
运动生理学的常识告诉我们,运动的肢体表现形式都是以骨骼为杠杆,关节为枢纽,肌肉为动力。而任何肢体的运动其表现形式都是肌肉的运动,而肌肉的运动是离不开神经系统支配和引导的。一般人由于后天的习惯,神经系统支配和调节肌纤维的力量比较差,因此其运动多是局部的肌肉运动,力量自然要小得多。试力训练就是把站桩时的整体内在运动加以延伸放大的变化,以求调动和协调更多肌肉,乃至全身的肌肉都参与工作。这样,势必因与旧的用力习惯不同而产生失误或困难,故试力只能在缓慢的动作中逐渐加深体认,并及时纠正错误,才能逐渐熟练。由于任何运动技能的形成都是条件反射的形成,所以试力必须先放弃和纠正日常的局部用力定型,才能“换劲”,进而不断强化新的正确的条件反射,加快正确发力技能的形成,从而形成牢固的整体运动定型,才能在日后的激烈对搞的拼搏中随机运用。这就要求在试力训练时必须先要做到要领的正确,切莫贪多图快,漫不经心,尤其要克服旧的习惯动作,使每一个动作具备四面八方的平衡与对偶的浑元之势,并进而使其强化和巩固。
2.头部未领
各项训练的动作都必须是以头领身体去作,此即芗斋先生所说的“头有统率全身之意”。所以无论试力发力,正确的要领是以头部带动整体而动,除用头部牵动躯干外,四肢的动作也应如此。如双臂的动作就应该意想用嘴叨住两根细绳,绳的另一端系于手腕部,术语谓之“叨手”。所有的动作都是由口叨着意念中的两根细绳带动,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拳自口中发”,头领而不失整。
3.违背三大法则
在所有的功法训练中都要时时遵循“形不破体,意不露形,力不出尖”这三大基本法则,也就是说试力必须是桩的变化运动,稍有失桩现象即会违背此三项法则。换句话说︰只要保持了桩的要求,做动作就不会违背三项法则,而违背了这三项法则,试力动作就不可能正确。
三项法则虽专有所指,但基本上是互为联系、制约和贯通的,所以不能分开来谈。在此,需要着重强调一下力出尖的错误。力出尖是指力有方向,而只要有方向就会出现习拳大忌——绝对力和片面力,这就必然是同时犯了意露形和形破体的毛病。犯有这一通病的主要原因是心存“打人”和“够人”的欲望。武学上乘实作法要的最重要一条是“不管对方中不中,只管自己正不正”。浑元力的施发绝对不许心存妄念和招法,而是随机随势的应感而发,而所发之力变是以自身为中心的圆面积的爆发,而不是打某一点、够某一部位,也就是桩的骤然松紧。

违背三法则的通病主要有以下几种现象︰
(1)膝开肩耸︰在试力过程中,尤其是运用“勾”的意念时,双膝向两侧移位,正面开合试力的训练尤为明显,同时有双肩部上耸的现象,这是意露形、形破体的严惩错误表现。
(2)直出直回︰正确试力的双肘动作不仅仅是横撑,在保持横向力的同时,还应随着双臂的动作缓缓拧流。若按流行功法的习惯动作,双手前指运动时都是以手心向下的形式进行,待到这个动作完成时再停止双臂的运动,将双手手心翻转,至手心相对(托婴桩)时,双臂再往回。以这个姿式回勾,双手勾挂至将要贴身之际又停下,由双掌心相对又翻成掌心向下后,再继续周而复始地去做。这样的方法流传较广,是典型的违背三个法则的体现。这种试力动作是外形破体的、绝对前去后回的片面力练习,势必会造成断劲现象。试力动作虽说有“勾挂”、“勾挫”的意念和力量存在于动作之中,但任何动作的外形是看不出来这些意念的。而试力(包括发力)动作必须是浑元力的整体动作,在运动时蕴含着多种劲力,并且在勾、挫的同时能随意发出各种方向和形式的劲力,这才是试力的要旨所在。况且手掌的变化亦不能有停顿和露形,应该是整体带动下的双肘撑拧翻滚变化。即不是手带动小臂变化,而是双肘撑拧翻滚带动着双臂和双手手心方向的变化,这样才能使试力如春蚕吐丝连绵不断。
(3)双手出尖︰双手破体和出尖的原因大多是以上通病所致,所以不能单项纠正,要同前面提的各面不足整体解决。在此要提示的是︰当意力前指时,双手试力的动作不许超出脚尖,如果具备较大的拉伸量,可以使肘及身体各部在空间“争”出位置。
(4)肘拉手拽︰这个错误也是心存单纯向回的绝对力造成的。请犯有这种错误者注意︰在以勾挂历意念进行试力练习时,切不可失去浑元力的蓄涨欲发的整体间架,双肘不是回拉而是横向撑拧,双手意力则一直指向前方。纠正这个错误,在外形上前辈们曾留下了标准,这就是双肘的位置在意力勾挂横撑时不许超出双肩的横向延伸线
4.单操手
现在有很多青少年习武者忽视站桩和试力的训练,把单操和步法当做重点的训练内容而本末倒置。当然,这样苦练的确能速成,如果以单操加步法,戴上护具或拳套苦练,实作时再以敢打必胜的无畏气势当先,亦胜招法套路百倍,但这种练法却无法使习者成为高手、妙手。所以步入拳学正轨的途径必须以站桩为基础。单操训练的外形虽有掌和拳的区别,但内在要领是相同的。所以,所有单操训练必须是试力的动作,尤其是腿法训练,其外形虽然只有简单的几种,似不如某些拳种复杂花哨,但内在要求却高难得多,亦需整体而动。任何一种腿法都不许是绝对的片面力,同时要求起腿时能随机随势地“变向”,原传称为“浑元腿”。单操训练中易犯的通病主要有两点︰
(1)脊柱失正︰脊柱中正是整体要领的核心,任何动作的失正都是不正确的。造成失正的原因是肩胯在运动中失去了平行四边形的要求。换句话说,如果每个动作都能保持肩胯这个平行四边形,就能基本上保持中正。在此以常见的正面圈拳(又称圈锤)的单操为例︰
正确的圈锤单操是以平抱桩撑抱蓄势后的整体瞬间合抱(栽锤原则相同,只是中途突然变为向下),为了明确显示,特以分水桩起式。练法是以头领身(意念中用嘴叨住右手)向左转体,双臂向自身中线合抱,抡挥至自身中线时,左手正好护住自身头部,右手向前圈击。而后再以上述方法作左手圈击的动作,左右轮着进行。
圈锤单操的动作应该是躯干带动四肢运动,双肩和双膝必须同时随脊柱的转动而齐动,才能保持平行四边形而不失正。但是,大多数习者只是双肩部扭转,胯部未动或被动地随着动,这就势必造成失正。希对照圈锤单操举一反三,纠正圈锤和其它单操中的失正动作。
脊柱失正的另一个原因是曲解二争力。二争力是指两个方向相争的发力,也是最基本的发力。初学发力,一般先从双手之间的互争开始,而后逐渐上升为全身各部的整体互争。故双手互争只是整体争发之局部。若是只以双手互争的方法训练,单操就会失正,这是因为双手互争只能带动肩部随之而动,形不成双肩同双胯之间的主要争力,在此,以三体式直拳单操为例︰正确的直拳单操训练应该是侧身桩变面的浑元整体互争。整体各骨关节和筋肉同时向各自的发力方向齐争(内中已拉开了量)。注意这种发力形式正好是前手出击,后手防护头部。争力时拉出的量亦突然弹缩而回,此谓合力,如果继续变而成为拗步直拳,就需双肩膀双胯的斜向互争,整体齐动,变为拗步直拳。

2)失中︰
失中指试发时双手失去中线。由于桩的科学要领,所有试力单操和发力的动作必定会造成双手的互为攻防间架,所以说造成失中的原因大多是动作不符合桩和试、发力原则所致。如横拳的单操训练,正确的练法是意力横,身体变面,横力所发是身体同前锋手的横侧争发,外形见不到手有横的动作,术语有“横不见横”之说。如果只作成前后手之争,就会使头部暴露给对方而失中,其它单操亦是如此。另外,单操和试发力如果不是整体齐动,而只是双手的挥舞,还易造成攻击的一手超过自身的中线,也是失中。如圈锤的攻击手如不注意就极易“抡”得超过自身中线。炮拳和崩拳等到单操在训练时的双手方向都应该打在意念中敌人的头部(即打一个点),切莫东打一下,西打一下,造成失中。
老传的单操,如栽拳和崩拳,因传统功法的双手位置大多偏低,步型也偏低,在单操训练时就形成了双手处于中平架的习惯。这种间架已不符合现代的搏击术。故在训练崩拳和栽拳之类单操时,前面的一手应从中平架抬到齐眉的桩形,时时不离自身头部,后手则可以以中平式从腰侧前击或从高处突然倾斜重栽至中平部位。如果仍然以中平式双臂轮番攻击。头部必失去防护,这样中未失中,却很危险。

 

一、内功的运用要领
  在学习揉手之前,要熟练掌握棚、捋、挤、按、采、挒、肘、靠八种劲。揉手时应把这八种劲适当地配合在一起使用。引化或击发对方用的不是单纯的一种劲法,而是由几种劲混合而成的。这种混合劲不是指手式与外形的混合变化,而是特指内功发出时兼有几种劲的作用而言。说到底,就是要根据对方的情况来使用内功。这也是功夫高深者在发劲时,总给人以“棚捋挤按皆非似”之感觉的原因。但必须注意,只有首先分别掌握了棚、捋、挤、按、采、挒、肘、靠八种劲后,才能正确地将各种劲有选择地混合使用。如:使用棚、按、挤之混合劲击发对方,或用采、挒之混合劲引化对方时,再以肘、靠内劲为后援,就分别混合了五种或四种劲。使用混合劲时,不是事先设想固定要哪几种劲相混合,而是完全取决于当时的情况和使用者的功夫高低,即根据应用自然混合。
  这八种劲的本质皆是内气。其区别只在于内气的不同表现方式和使用方法。内功为“术”,是无形无象的。手法为“招”,是有形有象的。“术”为阴,“招”为阳,两者必须相互结合。应用时,正如太极图所示,阴不离阳,阳不离阴。即招里必须有术通出,术要由招找到通出之路。光有招法而无术的结合是外力较量的手法,光用术而不用手法领出则不能影响对方。只有招中有术,术随招出,才是内外相合的太极手法。
  发劲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定发”,又曰“静发”;一种是“活发”,又曰“动发”。定发时脚步不动。学发劲必须先从定发学起。定发是一种基本而又普遍使用的发法。
  活发是在脚起脚落之间进行的,因此,比定发难,也比定发的威力大。活发法与活步揉手不同。要在熟练地掌握了活步揉手后方能懂得活发的奥妙。活发是在足提起而将要落地之际进行的。“足进一寸,手长一尺”,体现着活发的威力。
  揉手时,必须内外相合,即内功与招式相结合。为了做到内外相合,应注意避免以下四点:
  1、外转内不转,谓之跑。有跑而内不随必倾。
  2、内转外不转,谓之藏。有藏而不出必馁。
  3、外开内不开,谓之支。有支而无援必断。
  4、内开外不开,谓之蓄。有蓄而无开必憋。
二、内功的运用方式与方法
  太极拳的揉手功夫主要体现在两种劲的应用,即集中劲和分散劲。这两种劲纯粹是内气的应用,这是区别于外家拳的基本特点。其要领是刚柔相济,外柔内刚。
  按照太极拳的传统比喻,当对方被发出时,恰如“钱投鼓”、“球碰壁”。“钱投鼓”原意是指以立着的硬币投在有弹性的鼓面上被反弹回来,“球碰壁”原意是指有弹性的球碰在坚硬的墙壁上而被弹撞回来。这些是对硬力被内气发出时情形的形象描述。太极拳善于运用阴柔阳刚矛盾统一的规律,才形成了揉手中以柔克刚、棉里藏针的独特手法。
  集中劲以自身为主攻击对方,使对方被发弹跳而出。弹簧力即是集中劲的一种,体现在一开一合之间。合要合到自身,将对方的来力引进,然后使之落空。开要开到对方身上,使神、意、气集中于对方身上,使之不但不能摆脱,而且其主动之力不由自主地变成被动之力(即我所借之力),只有这样在先合后开中使内气鼓荡,才能把对方弹发出去。应当注意弹不是推,对方的感觉应当像碰上弹簧被反弹出去一样。
  分散劲主要表现在沾、连、粘、随和内劲松沉上。要掌握对方的动向,首先要影响对方中心,诱使其发出“正劲”。“正劲”就是对方中心受到影响时反应出来的劲。要掌握对方中心就要使自己的松散劲渗入对方中心,然后再吸引或发放对方。吸引力是松散劲法中的一种。吸引要用各种方法,将对方之来力顺肘向身外化解,使对方不由自主地失去重心,即引进落空。吸引力的发挥要善于变换手法。用吸引力变换手法时,腕部不能下勾或上翻,应自然伸直和鼓起。通过手将对方来力顺送到肘,再由肘引向身外,不要引到自己的身上。同时还必须准确地掌握吸引的时机,只有恰到好处地运用这种变换,才能使对方来不及变和陷于被动。
  太极拳功夫是在长期的盘架子过程中练就的,没有这个基础就不可能在揉手方面求得发展。无论是盘架子还是揉手,都必须注意以内功的练习和应用为主,即以神、意、气的练习和应用为主。而在练习揉手时,则主要是将自己的神、意、气发出,影响对方的中心。这种神、意、气的影响不是拙力,而是太极拳内功劲法的巧妙应用。太极揉手的八种劲,即棚、捋、挤、按,采、挒、肘、靠,是集中劲和分散劲的结合应用。这八种劲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体现在身体上应当是灵活自如、随机应变比的,如:虽然棚劲的运用圆散自如,但如果没有按挤内劲配合,就不能巧妙地发出对方,要使每一种劲随时都能转化为另一种劲,在揉手时才能乘人之势。借人之力。)
  在揉手过程中,要使自己的松散劲渗入对方体内,并由顶力的四周围集中通向对方中心,控制其劲源。相接之际要避实就虚或以虚带实,不丢不顶。为了使自己的内气能畅通发出,就要善于准确地寻找对方的空隙,通过空隙直通对方中心。在这里,先决条件就是要全身放松。否则,就无松散劲渗入对方,更谈不上集中通向对方中心,控制对方。由此可见,松、散、通、空在揉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对方找我的中心,我应全身松软圆活,将对方的来力化引向身外。如果我未能找到对方中心,就要诱使对方暴露中心,通过听、问、拿、放掌握之。“听”是通过接触点感觉对方劲的变化情况。“问”是“听”出对方劲的变化情况后,用松渗劲试探“听”的结果是否准确。“拿”是根据“听”、“问”的情况,控制住对方的中心,使其陷人被动、僵滞。“放”是将对方的来力引出,用内劲攻其中心。所谓“一接点中求”,就是接手后,在接触点运用听、问、拿、放掌握对方的中心,使自己主动,对方被动。寻常所说的“欺一欺”(欺身之欺)、“挤一挤”、“给点便宜”等,都是为了引诱对方暴露中心。自己在接手时要轻灵变化,不丢不顶,才能在被动中求主动,化发自如。听、问、拿、放是一个完整的过程,通过“听”、“问”探明对方的情况,才有可能拿而后放。在这一过程中,渗劲非常重要。把自己的内劲渗透到对方的劲源,才能达到“点中求”的目的。

 

老拳谱在论述“手式”时讲:“惟接手先着力,实时松开”,意思是手要着力而不要接力。不着力就不能听劲,不松开就不能引化、击发对方。假如对方用拳击来,我以手先接触,接手后不要“跑”,更不要顶。“松开”是指要接对方顶力的侧。将对方来力的一半引化到身外,剩下的一半留着借力发人用。
  “接手半边空”是讲与对方接手时要侧接。接手时手式旋转是侧接的一种方法。通过手式的旋转,只接对方来力的一半,使其来力的另一半落空,并将自己的内劲渗入对方体内。然后掌握好时机,一空即发。如稍迟缓,对方的力改变后,就不能将其发出。同样,接手后可用肘空或肩空。肘空或肩空后立即将肘、肩之内劲通向对方劲源。
  “避实就虚,以虚带实”是讲揉手时,要避开对方来力的正直方向,即避开“实”,而去接对方的侧点或无力的部位,即就“虚”。对方的劲侧就是对方的“实中虚”。接 “虚”后,通过虚点带着对方的“实”点向对方劲源发力,由此便可实现借力发人,四两拨千斤。
  “接力不过腕”,“发劲一贯串”,是讲与对方接手时,虽然以手掌相接触,实际上是用腕部接来力。要通过腕部的旋转变化引化对方来力,不使其由腕部进人自己身内。发劲时,要由九曲珠的中间一颗珠子为后援,贯串上边四颗珠子,将内劲通至腕、手并发出手外。“一贯串”是说内劲的发出要畅通无阻。
  发人时,腕要灵活,手须松软,才能起到给中指根通出的内劲指引方向的作用。腕的后援是肘劲。在与对方接手直至将对方发出的这一过程中,肩、肘、腕、手必须松软圆活,这样才能使内劲畅通无阻地通向对方。
  “要点不要面”,是讲手与对方接触时,要接对方接触面中的一个点,在这个点上求中心,以便控制对方。如果接触的是面,就会互相力抵。此时必须重新在接触面上找到对方的侧点。正如老拳谱所讲:“要点不要面,要面两不便。偶遇面碰面,实时松开变。”松开后接手要“换手如新接”。
“刺皮不刺骨,刺骨皮必堵”,指接手后,我之内劲要渗到对方皮肉之中,但不可向对方骨头上渗入、因为只有向皮肉内渗入内劲才能到达对方中心。若向骨头上渗入,对方的骨头必使我之内劲受阻,造成双方力量相顶。
  在与对方接手时,要有“侧劲”、“平劲”、“侧平劲”的手法变换。“平”指接触点的正面,“侧”指接触点正面之侧。向“平”发劲为“平劲”,向“侧”发劲为“侧劲”。在接手时,如果遇到对方接触点的“平”,就要在“平”中找 “侧”,由“侧”击发对方中心。即所谓走“平侧”。如果接手时,遇到对方的“侧”,就要以“侧”带“平”,击发对方中心。即所谓走“侧平”。
  与对方接手时,一手按在对方胸前,即将内劲渗入对方中心,然后用手轻轻抓起,对方必随之前倾。同样,双手按到对方两前臂上,要将内劲渗到对方中心,然后轻轻抓起,使对方随之前倾。如果由手通出的内劲不能影响对方中心,则对方就不会前倾。
  如遇对方转攻为守,就必须随之进身,不使对方中心脱离我内劲的控制。
  “枣核”、“杏核”的比喻,讲的是在探手时将内劲沿弧形渗入对方中心,好比是促使内劲沿枣核或杏核的边绕行。假设以手心贴在对方手背上,彼我中间好似有一个很大的枣核。由自己这边的枣核尖开始爬坡前按,然后再沿核边下按对方之枣核尖,对方足跟必着力,足尖翘起易被发出。如果沿核的上缘未能生效,即改走枣核的下缘,便能生效。如果对方以拙力反抗,我即先旋转意想中的枣核,再沿枣核边将内劲弧形渗入对方中心。
  “杏核”扁平,上下的边弧度较小,但左右的边弧度较大。如果沿两侧大弧度的边未能控制对方,那么立即改走弧度较小的上下两边。同样,如果沿弧度较小的两边未能控制对方,即改走弧度较大的两边。
  老拳谱中有“引进落空合即出”的讲法。“引进落空”的意思是说:首先要引出对方来力,再使其来力落空。具体说就是接手后,先将对方来力引到肘上,再用肘使之落空。这时,手要起沾,进、粘、随的作用,不能肘空手也空。否则,对方就会脱离我的控制,或乘虚而入攻击我的中心。要手引、肘空。“合即出”是指对方被引进落空后,必暴露中心。我将神意气集中于对方已然暴露的中心,对方即被发出。
  引进落空要利用手和肘的滚、错、折、磨,即要先错开对方来力的顶峰才能引进落空。引进落空不是后撤,而是通过手和肘在接触点上的旋转变动,使对方来力被引进而后落空。只有把对方引进落空,才能做到“合即出”。
  如果对方的手是扶在我前臂上,只须肘空即可。肘空时,会使对方感觉其劲似推在了一片空虚之中无法施展威力。在这一空之后,方可击发对方。这即是“肘空一大片”的用法。
当与对方的腕部接触时,要主动去接其腕内侧或外侧的凸起处,而不要接对方的腕内侧面或外侧面,此即所谓“要点不要面,要面两不便”。在接到对方的点之侧后,要以肘劲向对方中心击发。
  老拳谱中强调“腰为主宰”,说明无论是在盘拳架还是在揉手中,腰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腰是全身变化的关键。也是棚、捋、挤、按、采、挒、肘、靠八种劲使用和变换的总后援。腰即是九曲珠中间珠子的所在处,因此,与对方接手后,腰的松、软、圆、活、灵活变换最为重要。它是身体各个部位松、软、圆、活的前提。
  做到全身松、软、圆、活,腰便和肩、肘、腕、手虚接在一起。腰可随肩、肘、腕、手的变化而变化,而腰的内劲可以随时由肩、肘、腕、手发出(起到后援的作用)。若能如此,对方攻腰之力皆可由肩、肘、腕、手化解;而我用肩、肘、腕、手击发对方,都能以腰之内劲作为后援。
  老拳谱中有“力由脊发”的讲法,意思是说:在与对方接手发劲时,要将脊之内劲上提,再分别沿两臂通至双手,并由接触点向对方中心击发。发劲时,胸、腹内含,上半身好似俯伏在一圆球之上。发脊劲要“长三关”,是指内气沿尾阎、夹脊、玉枕三关之联机一松长,发出脊背之内劲。
  如用手问、拿对方时,神、意、气要指向其中心的四周。击发对方时,要使其十字平正,才能使对方弹跳而出。
“引进四梢空”,是讲要将对方来力引到自身十字四个梢中的一梢上,然后再空此梢,使其来力落空。十字的四个梢要全都能空。要根据对方来力的情况,哪个梢空着方便就空哪个梢,并不是要四个梢同时空。
  如果对方用上梢空我之力,我就由其上梢往下梢发;下梢空就由其下梢向上梢发。如果对方用左梢空我来力,我就由其左梢向右梢发;右梢空就由其右梢向左梢发。我在由上梢向下梢发对方时,要用采、肘、靠内劲;我在由下梢向上梢发对方时,要用棚、肘、靠内劲;我在由左梢向右梢或由右梢向左梢发对方时,棚、捋、挒、肘、靠内劲要结合运用。

 

 

空梢还要内外配合,不能只空外形,不空内气,要内外同时空。当对方来力时,我要在似接非接之际,听出对方的来力方向,并顺此方向引出。此即:“顺其来势力,引之使延长。”然后,再往侧后方化解。
  “空化”是揉手中较高的化法。当对方之劲打来时,感觉什么都没打上,便是空化。只有全身松、软、圆、活。不受对方来力影响,才能将对方来力进行空化。
“螺旋”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指在引化或击发对方时。要通过手势的旋转变化,错开对方之力的顶点。二是指内劲在通出手外后,旋转前行而形成的“螺旋劲”。由体内发出的这种螺旋劲并不表现在外形上,不能使对方在接触点上感觉到有什么变化。使用螺旋劲是为了使内劲在击发对方中心的进程中,不与对方之力相顶。螺旋的方向是逆时针还是顺时针,要根据对方的情况和自己使用时是否顺手而定。
  在老拳谱中有“气如车轮”的讲法,意思是说:内气的运行要似车轮一样,运转变换灵活自如,畅通无阻。在揉手中需要利用自身的内气所形成的气圈发挥作用。气圈有平圈、立圈之分,二者要配合使用。气圈的威力大小,取决于自身的内气是否充足。气圈与外形要配合使用,才能做到内外相合。招用在什么地方,气圈也随着在什么地方起作用。欲发对方时,要以眼神、意念引领气圈去碰击对方中心。欲化引对方来力时,要靠气圈的旋转来实现。
  老拳谱讲:“柔能克刚,显非力胜。”以力服人者,对方不能心服。若能无力打有力,手慢胜手快,以内功制人,才能使人心服口服。“扇面”的说法和用法是用形象比喻的方法,启发人们如何避免使用拙力, 用内劲控制、击发对方。与对方一接手就要用掌根接对方的力点。五指放松伸展,犹如打开的折扇一样,五个手指好比是扇子上起撑开作用的小竹骨,弥漫在指间、通达于手外的内气就好比是纸折扇的扇面。扇面随着手的动作可以左右、上下地转动,也可以平用、立用或斜用。但是,绝不能用扇子骨(即手指)去戳杵对方。在揉手时,可用扇面去寻找对方中心,内劲亦由中指根通出。一旦与对方来力相顶,就要转动扇面,错开顶力,由顶力之侧击发对方。如双手与对方互搭,两臂即为两根扇子骨,既不能丢也不能顶杵,要将对方沾住。再用两手之间意想的大扇面边沿(即气圈边)去碰对方中心。在具有较高内功后,才能使用这种方法。
  老拳谱上有许多关于神、意、气的论述。这说明在太极拳练习中,不论是盘拳架或是揉手,都特别重视神、意、气的练习和应用。在神、意、气相互配合,融为一体去攻击对方时,可想象着置身于大气球中。有了这个大气球,手就不会去硬推对方,也不承受对方的来力。接力或发劲都可借助于大气球。另外,大气球还可以保护自己的中心,这样,对方在打我时,就只能打在气球表面,而不致影响我的中心。
  另外,通过气球的收缩与膨胀还可形成弹簧劲。或者说“蓄劲如弯弓”,就是指气球的收缩;“发劲如放箭”是指气球的膨胀。当我在接对方来力时,即收缩气球,将来力引进落空,并蓄好内劲,然后用快速膨胀起来的气球碰击对方的中心,将其弹出。棚、捋、挤、按、采、挒、肘、靠八种劲法的使用,也可比喻为气球的前、后、左、右和斜向的旋转,以及膨胀、收缩、前移、后挪的变化。和八种劲法的使用一样,气球的使用方法也得根据对方的具体情况而定。如:要根据对方的来力确定气球的旋转方向,以化解对方来力。对方击我左侧,我即向左旋转气球;对方击我上侧,我即向上旋转气球,总使对方来力落空。另外,还要根据对方的虚实选择使用气球击发的方式,或沿平圆、立圆的边缘向前旋进,或直线前移碰撞对方。对方左虚,我即左旋气球击发其中心;对方上虚,我即上旋气球击发其中心;当对方中心暴露时,我即用气球前移直接碰其中心;对方来力强而手欲与我相顶时,要快速地使气球先缩后胀,形成弹簧力击之。以上分别讲述了如何用气球进行化解和击发,实际上气球一动就兼有化、发两重作用。向后转动的一侧引化对方来力,向前转动的一侧直攻对方中心。
  在运用气球的旋转变化时,要特别注意内外相合,既要做到姿势随着气球旋转而变化,又要通过姿势表现气球的旋转变化。气球的旋转变化要以气球的中心为主导,以十字中垂线为轴带动气球的旋转,以十字平线推动气球的前移和膨胀。切忌以拙力硬撑或姿势外形代替、假充气球。如果是用拙力带动外形旋转和姿势变化,揉手时就会出现不能运化对方来力和出现与之相顶的现象。
  除上述的大气球外,在练拳和揉手时,两手掌心还各有一个小气球。练拳时,无论掌心朝什么方向,都要保持住手中的气球。其作用在于保证手、腕的灵活放松。在揉手时,小气球主要有四种作用:
  第一,在与对方接手时,要使其来力碰在小气球上。靠气球的旋转化解来力,得到对方的侧点。 
  第二,得到侧点后,要将小气球渗入对方体内(即用渗劲),控制其中心。第三,使用轻劲吸引对方,将渗入对方体内的小气球含回手中。第四,击发对方也须利用小气球。如发拍劲时,我要将手中气球投向对方中心,将其击发而出。
  与小气球相互配合练习和使用的是脊内沿胳膊发出手外的两条线。一条为上线,由脊背经肩胛骨内侧、胳膊上侧至食指;另一条为下线,由脊背经肩胛骨外侧、胳膊下侧至小指。无论练拳还是揉手,手臂外旋或食指前展时是使用上线通出内劲;手臂内旋或小指前展时是使用下线通出内劲。
  这两条线辅助小气球的使用。当气球旋转化解了来力后,上线或下线(具体使用哪条线要根据气球的旋转而定)即引领气球乘虚渗入对方体内,并通向中心,控制或发出对方。
  小气球的练习和使用同样必须内外相合。外形姿势要随气球而动,气球的旋转变化要有外形姿势配合。

 

下势桩,就其桩架外形而言,是极其简单的,就是双手合十的四平大马步桩功。它与所有的内(气)功修炼方法都一样,都有三大要素,那就是三调:调身、调息与调心,也就是身形间架、呼吸、意识这三方面的调整,内家拳之修炼,基本都以形正气顺,气顺则神明的程序进行修正,下势桩也不例外,它的第一步修炼主要是通过身形的调整,使人零乱的内气收聚于丹田。
  下势桩的外形就是双手合十的四平大马步桩那么简单。但早些年几乎所有的武术书籍上的四平大马步桩都要下几年的功夫,从没听说有人能在几分钟内气沉丹田(如果用气功的方法训练,最快的也要在7到100天内练出丹田之气)。为什么下势桩却可以立竿见影呢?其秘密还是在身形间架的调整上。
  首先是头,头要领,头部的要领又称顶劲或虚灵顶劲。说白了,就是头要统领全身,要有略微上顶的意劲。太极拳诀曰,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是也,但为什么又有灵与领两种不同的说法呢?其实领是动作,灵是火候。如果脖子硬是挺拔头上顶,那么练静功时气冲头部,使人兴奋失眠,久之成病,练功打拳发力时则会震荡大脑,伤害身体,所以一个顶字,火候很重要,不能丢也不能过,具体要领则很简单,下颏略收就可以。
  其次是肩,肩要合,内家拳中之肩,而是抬人的肩胛骨。人的两肩胛骨略外张而前合,为合肩,拳法中也有说“含胸”的要领,其实与合肩是一回事。
  其后是背,背要靠,背在内家拳中指人肩胛之下与命门之上的部分,它的具体要求一般是后靠,久练都可以龟背行气。
  再后是腰,腰要空,腰在内家拳中主要指命门处的腰椎,通过背与胯的各部要领,使人命门处腰椎向前的生理弯曲拉直,形成命门后凸的意劲则可,又称为塌腰。
  然后是胯,胯要坐,这里的胯,不仅是指人的两胯,而是指人的骨盆,以及命门以下的脊椎。坐胯又可说为圆裆,后面还会有详细解说。
  最后是人的手心,足心要空,也就是说手心,足心要含空。
  以上的六要,修炼者要有明确的认识,千万不可以胡子眉毛一把抓。杨师传授我的时候,很多时候背手而立,看着我,笑眯眯地说,胸再含进出一点,胯再坐下一点,我马上就有了强烈的感觉。读者们要通过文字来学习下势桩,或者学一切桩、拳就必须把自身弄分明,例如说,你背后靠一点,你说整个上身后倾;或说你胯再坐一点,你就蹲身体……这些地方就是初学者不得要领,出不了功夫的关键,所谓真传或说科学,无非是这些调整身体的要领。
  可以肯定并负责地说,如果你学会了调身,无论是打拳站桩,只要坐胯与含胸,必可马上“气沉丹田”。问题在于如何做到含胸与坐胯?含胸相对简单,只要人的两个肩胛骨略外张而前合,那么也就达到了含胸的要求。反而是坐胯相对难一些,我曾将一个学生送到杨师门下学习,无论怎么教他,都不能理解要领,最后杨师将家中一个细钢筋焊就的农家常用的脸盆架放在他***股下,板脸警告说,别坐坏了,坐坏你赔!他战战兢兢地一坐,马上就感觉内气顺畅达于丹田……所谓坐胯,坐字是一个关键,过去太极拳有坐着打拳之说,可以说不坐就没有丹田,没有整劲。要说坐,谁都会坐,可大家看看那些练拳的,尤其是形意拳家的照片,过去的名师、名家无不“坐”着,而当代很多名家是“站”着打拳的……那么何为坐?一般初学者习惯将坐与蹲弄混,却不知过去的师爷在写谱时用字十分考究,坐与蹲是不一样的,蹲是下肢的动作是膝盖与腿的夹角变了,而坐是身体躯干的动作,腿上是没有变化的,大家想想看,你坐在凳子上的时候,我们会重得将凳子坐变形或降低高度,最后导致膝关节角度发生变化吗?肯定不会!所以说,坐胯的时候不可以屈腿,而是由双腿承托,上身向下松沉,形成“坐”的动作。或者换一个说法,你不妨把坐胯的要求理解为下身要下沉下坐,而下肢双腿却欲起的这么个矛盾状态!

 

再次强调,内家拳练功要进步快,必须要把人全身各处要领弄分明,先把局部弄分明,再依照要求来求得局部与局部的最佳配合关系,得到整体效果,则功夫进步神速。如果让你坐,你去蹲;让你靠,你却坐,这样虚实不分,要领不明,那么你也只能在漫漫苦海中耗时间,把你耗得精疲力竭。不得不在师爷眼皮子低下找偷懒的窍门,一边偷懒,一边偷眼瞄着师爷,师爷大喝一声“站那”你一机灵,一提神,一下子入了道,找到了劲啦……在某大师回忆录里把这种累傻小子的教育方法讲得很神,其实你也就是个傻小子。
  言归正传,下势桩就是双手合十的四平大马步桩,倘若明白了要领,那么桩架高低,双脚间距大小,跟练功效果关系也就不大啦。站的时候,以四平马步站立,双脚要平行站立,双手于胸前合十,虚灵顶劲、含胸、坐胯。注意双肩松沉,双肘有前合之意,而合十的双掌则力量有分开之意,此外,将全身力量前倾,重心落于前脚掌上(膝与地面的垂线不可以过脚尖)。同时背部后靠,整体之前倾与背部后靠形成微妙的平衡,则足心自然含空;如此,全身放松静心体会,此为下势桩之第一步练法!
  下势桩是我所学的郭云深系形意拳暗劲训练体系中的调气训练。其方法是先以内功桩法培养出极浑厚的内气感,然后以极缓慢的速度慢练五行拳,在行拳中调气,修炼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在内功与桩法部分,训练内容是下势桩的聚气,养(炼)气、行气、贯气四步功,以上公开的为第一步预聚气功,可以让人感觉胸口有气下沉,从而达到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的练功、养生、强身的功效,仅仅是一步,已妙用无穷。以上公开的方法中还包含有第一步功的深入修炼内容,悟性好的朋友除了感觉有气下沉外,还应有丹田发势的效果,这些效果的达到是伴随练功要领的正确程度出现的,跟你练功时间没关系。按这样的进度大约修炼半个月左右,可进行第二步养气(炼气)训练,配合呼吸激发人内在潜力,丹田与手心,足心灼热如火,而第三四步则在独特的呼吸配合下,以身体细小如虫蠕的动作行气,达到疏筋贯气的功效。如果人能真正掌握了第一二步的训练,再练第三四哪怕是第一次修炼,也可以明显感觉身体内如同温水冲刷一样,内在感觉随人外形的微动而似水银泻地……以上的功效与人练功时间长短无关,全在乎对要领的掌握,在此基础上再练五行拳,则体内如暗流涌动,奔腾不息。
  下势桩不要求人苦练,初学时间应为三五分钟,随功力加深逐渐增加到早晚各一次,每次十五分钟的训练量即可。我弟弟当年只学第一步功,但他同时还站三体桩,大约25天以后,发觉自己双腿胫骨上腾起一层膜,用手按、捏感觉内里有韧感、滑动感,如捏在泥鳅上。
  下势桩第一步练法简易,无须配合呼吸与意念,抓住要点者,效果立竿见影,绝无偏差,而以后几步则须有师父传授,所以这里只介绍第一步练法。以此抛砖引玉,希望同门前辈指导,也希望广大同道结缘,并批评指正。

 

太极推手的劲力原理与发力原则

 

太极推手是太极拳训练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从练拳到用拳的中间过渡阶段。只有练好推手,才能使”所练之拳”变成“所用之拳”,那么太极推手要解决什么问题呢?笔者认为太极推手必须围绕两项基本任务和一个根本目的来进行。两项基本任务是:第一,加强对太极劲力机理的认识,使拳式动作更加符合太极拳拳理的要求。第二,通过对太极劲力机理的认识,探寻太极推手的发劲规律。在两者基础上,努力使拳式招法的实用性得以有效的实施,这才是太极推手训练的根本目的所在。

  学练和掌握太极拳技术,其实就是对太极拳劲力机理进行不断认识、逐步提高和实际应用的过程(单纯健身除外)。练习太极拳,不仅要通过套路动作的演练来感知动作本身的拳劲,还要通过推手训练来提高拳式动作的质量,更需要通过推手训练来感觉和体会自己劲力所存在的状况和运行方式,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知劲”。同时,要在认识自己劲力的基础上去体会对方劲力的运行状况和感知对方劲力与招法在推手过程中的各种变化,这就是所谓的“懂劲”。那么,在推手的练习过程中,推手动作怎样才能更有利于感知和体会对方的劲力与招法的变化呢?按《太极拳论》中的要求,那就是“不过不及,随曲就伸”。在推手训练过程中,两个人的动作应该做到“无过”,无过称为"沾”,过则称为“顶”;应该“能及”,能及称为“粘”,不及称为“匾”;应该“随曲”,随曲称为“连”,不随而曲称为“丢”;应该“就伸”,就伸称为“随”,伸得太早,则称为“抗”。就是说,在推手训练过程中双方的动作要力求协调一致,努力做到“不过不及,随曲就伸”,要“沾、粘、连、随”,并尽可能避免出现“顶、匾、丢、抗”等四种毛病的出现。我认为:“不过不及,随曲就伸”即是太极拳推手训练中对动作的具体要求,而“沾、粘、连、随”则可以说是对推手训练中内力感觉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动作与劲力更加和谐统一,才能提高对太极拳架招法的理解,才能使我们真正地做到“知劲”和“懂劲”,才能培养和提高“听劲”的敏锐感觉,在此基础上,才能灵活地运用“棚、捋、挤、按、采、例、肘、靠”等八种劲法来化解对方劲力,并借其劲力,最后通过发劲去破坏其技术效用,使其被动并受制于我,以达到“借力打力”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太极推手就是使自己动作更加符合太极拳拳理、使自己的劲力更加符合太极拳劲法的要求、同时对推手过程中双方劲力变化进行感悟并对动作招法进行具体实施应用的过程。而具体实施应用的效果如何直接取决于练习者对太极推手的劲力机理的理解以及对发劲方法的掌握程度那么怎样来认识太极推手的劲力机理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以甲棚、乙捋立圆单推手为例:

  一、相对劲

  两个人手臂相搭以后,两个人各自都必须在自己的手臂与身体之间保持一种相对的捌劲,它可以在身体外围相对对方形成一个动态的防线,它具有感知、防御对方劲力的作用。

  二、力接点的椭圆形轨迹与劲力转化点

  甲、乙两个人单搭手以后,就会存在一个双方的力接点。这个力接点在甲、乙捋的推手运行中可以形成一个立体的椭圆形轨迹。同时甲的棚劲(或乙的捋劲)在力接点的椭圆形轨迹上运行到某一特定的点便会转化成顺从对方劲力的随顺劲。这个劲力的转化点,即可视为棚劲(或捋劲)的力尽点。在其他形式的推手中,同样也存在力接点的椭圆形轨迹和力尽点,它们虽然比较复杂,但基本机理与上面所述相同。

  三、相对重力中心线

  两个人相持状态下,在身体外部都存在一条相对对方的重力中心线,即本人身体重力线在自己体外的投影。也可以在双方相持时,正面直对另一方所持棚劲的地方表现为一点,通过此点双方重心相对距离最近。

  四、劲力的有效范围

  在太极推手过程中,由于双方相对面空间有限的原因,相持双方进攻和防守的招法即相对劲力的实施和变换都存在着一定局限性。也就是说,只有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甲、乙自身的劲力才能得以控制、转化或产生效应;或者使对方的劲力离开一定的范围之外,就可以使其失去作用,处于被动或失控状态。

  五、身体中心轴与力接点半径

  在太极推手过程中,甲、乙两个人手臂相搭就会产生一个力接点,为了保持向外的棚劲,各自手臂与身体之间就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那么各自身体中心轴与力接点之间就必须存在一定的距离。由于力接点可以视为棚劲弧线上的一点,因此身体中心轴与力接点的距离就可以看作是身体中心轴与力接点的半径。这个半径是可以随着双方劲力变化而有长短的变化。

  以上是太极推手过程中对方相持状态下劲力所存在的状况。在我们进行太极推手过程中,它的劲力机理在动态情况下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因此我们以此为依据来探讨如何运用发劲才能使自己的招法得以有效地实施,并能达到“借力打力”战胜对手的目的,相对就比较容易了。那么,在太极推手中如何发劲才能使自己的动作技术更加实用有效呢?

  笔者认为,太极推手的发劲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力接原则

  在太极推手过程中,感知对方劲力变化和把自己的劲力施加给对方都是通过力接点来实现的。因此,在劲力运行与转化过程中必须使力接点保持相对固定,同时使自己的劲力与对方的劲力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接触状态,也就是所谓的“沾、粘、连、随”,这样才能避免“顶、匾、丢、抗”现象的出现;也只有使自己的劲力与对方劲力保持连接并同步运行的状态下发劲,才能使借对方劲力进攻对方或反击对方成为可能,否则就根本谈不上“借劲”。

  二、中起原则

  我们知道,劲力转化点是劲力相互转换的地方,如果进攻一方在此处发劲,就不能产生借得对方劲力的效果,而防守一方也不容易即时转化进攻的劲力。这样双方就会出现僵持、顶牛的现象。也就是说,发劲的启动点不能在劲力的转换点处,而应该在劲力运行过程中的弧线上,这样才更有利于发劲的启动和运行。

  三、加速原则

  在推手过程中,双方力接点处的相对劲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抵消的。而双方力接点运行的椭圆形轨迹的劲力是两人的合力,这个合力相对双方来说,方向是一致的、速度是相等的。也正是这个原因,只有进攻一方加快自己劲力原有速度,使自己的劲力超过合力速度,这样才能牵带对方的劲力并产生借力效果。

  四、偏向原则

  在推手过程中,双方力接点运行轨迹如果始终处在双方劲力的有效范围之内,并处于相对稳定的运行状态,彼此进攻和防守相对都比较容易。因此,一方如果想进攻另一方,就要在发劲的同时改变自己劲力的原来方向,借以使原来双方程合力的运行方向也发生改变,并带动对方使其劲力方向发生相应变化,近逼或远离其重力中心线,使双合力仍在自己的有效范围之内而脱离对方的劲力有效范围,打破原有的相对稳定状态,使防守一方难于化解进攻方的发劲,这样才能达到敌背我顺,进攻对方的目的。

  五、针对重心原则

  在太极推手过程中,无论是招法的远牵,还是劲力的近逼,都要针对对方的重心进行。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棚、捋、采、例等劲法,使力接点远离对方重力中心线;而采用挤、按、肘、靠等劲法使劲力近逼对方重心中心线,其出发点就是为了破坏对方重心的稳定性,使其身体失去平衡而招致失败。

  六、弹性原则

  在太极推手过程中,自己的手臂与身体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手臂与身体之间要一直保持一种弹性的棚劲,就像身体中心轴与力接点之间存在着弹簧一样。太极推手中的发劲就应该像把弹簧压扁,然后再利用它的弹性把对方弹出去一样,发劲的动作效果和弹性的大小就取决于你功力的深浅。如果对方发劲把你的棚劲压扁了,那么你一定会受制于人;同样,如果你发劲以后,你的弹簧被拉直了,在你手臂与身体之间的弹性棚劲没有了,你也一样会受制于人。所以无论在发劲之前、发劲之后,还是在发劲过程之中,你身体中心轴与力接点之间的半径虽然可以随着双方力量的变化而随时发生长短的变化,但是在你的手臂与身体之间一定要保持一种可以伸缩的弹性。广而言之,身体各个部位之间也都应该保持这种弹性,这就是传统太极拳理论中所要求的“身备五弓”。

  七、旋转原则

  力在同一平面沿弧线改变方向就是动作的转,力在立体空间沿螺旋弧线改变方向则是动作的旋,旋转即是缠丝,它是太极拳动作技术的精髓所在。在太极拳中,手臂原位向内、向外翻,即是转;如果同时伴随前后伸缩,就是旋转,即是缠丝。身体原位向左、向右改变方向,即是转;如果同时伴随上下起落,就是旋转,也是缠丝。腿部动作也是同样的道理。正所谓“太极无处不缠丝”,太极是用缠丝理论来统领全局要求每一个动作的,这也正是太极拳与其他武术流派的根本区别。太极拳的动作之所以能够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也就是因为太极拳的动作是旋转动作,是缠丝动作。例如,对方向你的手臂施10公斤水平方向的挤力,如果你想阻止对方的手臂挤向你的身体,你可以直接用10公斤的棚力顶住它,但是这不符合太极拳的技术要求。你应该向上或向下翻转你的手臂,这样就可以使对方的力产生一个向上或向下的分力,同时向侧面伸缩你的手臂,这样就可以使对方的力产生一个侧向的分力。这样一来,对方的力就被分解成两个分力。当然你还可以同时配合以身法的起落、旋转,这样就可以把对方的力分解成多个分力。那么你在化解对方劲力时所用向外的棚力就会远远小于对方的10公斤的力,这就是太极拳的“四两拨千斤”。因此,在太极推手过程中必须使你的动作旋转起来,努力做到每一个动作都要有缠丝劲。只有这样,你的技术动作才符合太极拳的拳理、劲法的要求,也只有这样,你才能够逐步体会到太极拳作为一种武术流派所具有的独特的精髓内涵。

  笔者认为,以上七项原则可以视为太极推手过程中发劲时所应遵循的基本性原则,它们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对于太极推手劲力机理的感知和领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提高太极推手的技术水平更是需要一个不断地去思考、不断地去实践的漫长过程。从太极推手的动作本身去探讨推手时双方劲力的状况、去研究推手发劲的合理性、去追求拳式动作的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去理解纯理论化的传统太极理论或许会更加有益。以上观点仅是一家之言,难免有异议之处,若能对太极推手理论研究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足矣!

姚先生名兰,字馥春,河北省遵化市人,民国年间著名武术家,为武一生,力倡国技。1929年姚先生曾与其师弟姜容樵先生合著《太极拳讲义》一书,1930年由南京、上海两版印刷发行。张之江、李景林、于右任、张占魁、黄柏年等为该书题词作序。该书通俗易懂,是太极拳谱中的一部好教材。遗憾的是两位先生准备合著的王宗岳嫡派太极长拳谱(一百零八式)未能如愿出版,然太极长拳至今仍在遵化传承,其特点主要是伸筋拔骨,蕴藏“龙、蛇、鹤、虎、马、鸡、鹰、熊、凤、猴”十大形,并有“披闪担搓歉、粘随拘拿扳,软搂摧掩、撮坠续挤摊”20字诀为用,练习效果非常好。
  姚先生为武一生,嗜武如命,精太极、形意、八卦、少林连环绵掌。其太极拳学博众家之长,精妙实用,沈寿先生曾评价说:“近似杨氏,又不同于杨氏,自成体系,称姚氏太极,惟鹊雀穿枝更是他派所无。”
  姚氏太极拳学没那么多繁文缛节,精练概要,讲究天然之内功,直入无极奔大道,健用一体,训练严格,不摆花架子,不在玄虚上做文章,注重实用效果,强调四忌、八要。四忌为:一忌用力蓄气,二忌挺胸塌腰,三忌耸肩缩颈,四忌动作停滞。八要为:一要沉肩坠肘,二要贯顶调裆,三要扣齿舔腭,四要含胸松腰,五要纯任自然,六要内外相合,七要阴阳相济,八要动中求静。主要技法有:穿、砸、抖、颤、蛇缠手、回身卷背、双展手。散式有“蜇龙探爪”贯穿技术,步法有摆、扣、退、进、跨、扫等,要求演练灵活自如,浑厚内含,慢而不僵,快而不乱,活而不散,潇洒飘逸如入仙境。整套散式近似王芗斋之健舞,集观赏、健身、实用为一体。
  下面根据笔者教拳与练拳的体悟,对传统的教学方法略作调整,兼顾健身与长功两个方面,对姚氏太极拳的修炼方法、步骤及总体要求、效果检验简述如下:

  一、训练的方法、步骤
  (一)无极静心开慧。主要是放松身心,达到入静的要求,以无极桩和浑元桩(即抱球柱)为主。在高度放松的前提下达到忘我的境界,使呼吸绵绵,自然达深长匀静,逐步由胸式呼吸自然转换成腹式呼吸,进而过渡到逆腹式呼吸,除养生外,可积蓄内力。由静功可再过渡到动功,亦可称之为太极内功。其方法是:
  1无极式,2提手上式,3展臂疏气,4开合拉气,5捧气推掌,6无极归元(收式)。
  此训练以马步为主,亦可随意换步,动作自由结合,可增可减。如增加捧气托掌、捧气下按、开肩展胸、汗地拔葱等,亦可结合揉球、云手练习。若只练一两式,效果亦显著。
  (二)要领体悟。主要是掌握太极拳的内在要求,使拳势动作达科学性和正确性要求。太极拳之要领都是一对对矛盾的对立统一,在拧裹争合中平衡协调,不能顾此失彼。每个要领都要认真去做,悉心体悟,烂熟于心,无一不到。各种要领都能熟练掌握后,就不能再刻意追求了,要求同意念的掌握一样,要达到不即不离,似有若无,才能真正产生松灵,周身一家,化发自如,发力时自能合到一处,而达整体浑元的内力外观。
  具体要领:虚领顶颈、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扣肩裹背、提裆塞尾、塌腰裹臀、开肩开裆、扣膝撑足,足心虚空、五爪抓地、五指微屈、虎口圆撑。
  要求:尾闾中正神贯顶,两臂撑圆蓄如弓,头领神拔足下蹬,落地生根似山岳,身轻如燕含虚灵。
  关键要点:臂要悬垂,身要悬坠,自然撑贯始终。
  (三)桩功体验。主要是基本功训练,在掌握要领的前提下,固定身形肩架。站桩要结合吸呼训练,在松静中神意合一,体悟内动之感,要感而不求、感而不追、纯任自然。随着呼吸的加深,内力也随之增强,自感气血畅通,内劲盈足。通过站桩要练出浑厚的松撑力和松沉力来,即贯穿太极拳的劲,是一种圆润力、自然力、本能力,也称浑元力。具备了这种劲,无论单双臂撑起,便可推之不瘪,拉之不开,压之不下,挑之不起,御敌自如。这种力在交手时遇力则弹,不仅可泄对方之力,更能顺机反攻,为制胜创造先决的有利条件。其实,太极拳中任何一个姿势动作抽出单练都是很好的桩功。
  主要桩功有:马步桩、丁步桩、弓步桩、独立桩、仆步桩、虚步桩、丁八步桩、摆步桩、扣步桩等。这些都是从步形上划分的,还有很多变步桩,不一一赘述。马步桩有定式和动式之分。定式主要为浑元桩和三台桩(双臂前伸,坐腕凸掌,如形意劈拳之拧臂);动式有揉球和云手两势,以活腰为主,为打拳以腰运身打基础。
  (四)桩功运化。定步桩有了基础后,就要开始桩功运化训练,即定步位移,转换重心,主要训练下身关节的活化,尤其是踝关节的灵活,其次是膝胯必须灵活而沉稳。定桩运步熟练后,再进行活步运化,即一腿站稳、一腿收回再迈出,迈步要稳而灵,如猫行。有了桩功运化的训练,再学拳便可达重心稳固、轻灵,转换自如,为今后推手和散手重心转换奠定坚实基础。
  (五)劲力训练。太极拳的劲称为内劲或浑元力,主要有明劲、暗劲,亦可称为柔劲和刚劲。具体运作时还可有化劲、发劲、抖颤劲和崩弹劲,但太极拳的螺旋劲贯穿各种劲力的始终。所以说,太极拳之劲是一种多元的混合劲,是一种灵动力,这种力不易被改变方向,易攻易守,制人而不制于人。劲力训练与其他拳不同,首先是全身放松;其次是尽除僵拙之力,按太极阴阳理论进行有松有紧、一松一紧的训练,即可掌握拳奥。松紧训练分精神和形体两个方面:精神方面训练,就像人受了惊吓,突然一颤,一紧一松,把本能的反应变成可调控的能力。形体方面训练,一种是慢松慢紧,称为暗劲训练;一种是瞬松瞬紧的快速训练,称为明劲训练。暗劲的训练方法主要有:缩筋转骨,劲力开合(推拉、托拔、提拽、屈伸、缠绕、拧裹、争撑等);明劲的主要训练方法有:局部发力、整体发力,定步发力、活步发力,高层次的抖翎发力(《少林与太极》2003年第7期有述)。具体方法有:穿、砸、衮、切、抖、颤、捋、挤、靠、踢、蹬、踹、扫等。松紧训练是太极拳劲力训练的一把金钥匙。
  (六)单式教练。主要是将拳中动作、身形、步法,以桩功的形式进行一招一势的单个教练。单式教练要体悟要领及每招每势功用,既强化了桩功,又熟悉了招法,为打好拳奠定基础。单式教练可与桩功训练同步,亦可与桩功运化混练,可全部练习,也可重点练习。重点要放在动作的规范性上,以达动作的正确、完美。
  (七)推手感悟。在经过上述训练有了基本功以后,为了更好地感悟太极拳的内蕴,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推手训练,主要训练松柔、黏化和听劲。听劲即懂劲。懂劲在太极拳里是一种不是劲的“劲”,这种劲实际上是一种功夫,是在松静状态下锻炼出来的一种神经系统高度敏锐的反映或反应能力,是太极拳技能的核心内容,只有在双人推手中才能感悟。有了“懂劲”才能感知对方劲路的来龙去脉,形之凹凸,劲之断续,才会有真正的沾连黏随,自然便能不丢不顶不抗;才可能知机用机,借机造势处处机,在变中求变,化发自如,为我所用;才能真正体悟“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精奥所在。
  推手要由单入双,由定步到活步,进而散推,即自由推手或称乱采花,进行擒、摔、跌、放等综合训练。
  推手是两人的练习,也是传统的训练方法。笔者在多年的实践中独创了一种单人自推法,对没有推手伙伴、又想追求功夫和乐趣的人开了一个方便之门,自愉自乐自长功。方法是:十字手起势,十字手收势。1摸腕转手,2摸肘转臂,3摸肩穿臂,均要顺逆训练。要求:心态中正平和,形体松静自然,呼吸自然顺畅。要内外合一,周身协调,由定步到动步而活步,自然撑。意念成劲,起在腕背,落在掌根,以手领身,以身运臂,腰动身随,身动腰拧,松紧适度,呼吸顺拳,身随势变,步随身换,缠丝转圆,全身太极。歌诀如下:
  十字手,自己走,臂撑圆,悬而垂,内穿采,外抹按,胸开合,腰胯合,劲内运,无滞点,力自然,勿僵拙,随意动,因势变,悉心悟,功夫出。
  有了单人自推的体悟,沾连黏随太极八法自会上身,再与人推手或较技便会自觉轻车熟路。
  (八)套路连进。经过上述训练,再学套路,只要把过渡动作一连,拳套很快即熟,多则个把月,少则十几天,整套太极拳便可学完,而且太极的内容也就掌握了十之八九,不仅较传统的训练方法快得多,而且又科学,长功快,实用,练完便能御敌防身。当然,套路连进也可在推手感悟前与单势教练并行或交叉进行。
  (九)散式训练。散式训练包括拆招破势的自由运作和散手训练。自由动作即打破原有套路组合,自由连接,任意组合,快慢随意,身随势变,步随身换,动中求静,静中求动,动中发力,瞬发瞬收。对拳套中适合自己特点的动作反复练习,至熟至妙,达百使百顺。散手训练一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太极拳学;二是为掌握防身御敌技能,必要时进行正当防卫和见义勇为,制止暴力;三是对太极拳学进行全面的继承和发扬,深研武学精髓。即便只为健身而学者也应了解太极的技击作用。散手训练亦要由简到繁,开始可两人步距一臂,一人出招,一人化解,由单手而双手,之后双方可随意出招,练习化打合一,化即打,打即化。熟练后再进行活步自由训练,真正达到进打进跟,退打退乘,发挥太极沾连黏随的特点,黏沾不脱,控制住打,制敌而不制于敌,在控制中制服对手,使对方始终没有反击的机会,从而完成太极拳的全部训练过程。
  散手不同于推手,要充分发挥双方搭手瞬间的听劲作用,接手不可软亦不可硬,要柔中寓刚、松要撑、紧要敏,劲力要有弹性,即所谓“刚柔相济”。

  二、总体要求及效果检验
  (一)总体要求。先明理后入拳,先炼心后练身,心身合一最根本,循规蹈矩遵要领,刚柔相济守中正,呼吸自然要顺拳,松静空灵向内研,反复体悟勿强求,功成返心回身看,功到无心太极拳。
  (二)效果检验。首先是能够达到全身松畅、精神振奋,自觉气血通畅,内劲充足而盈;其次是打拳、推手、散手时呼吸顺畅,心身不紧,能自然而然;三是听劲灵敏,能觉出对方微妙变化,随机而发,不蓄而发,化发自如;四是在活步推手和散手中能随心所欲,无规矩而合规矩,重心、步法随势灵换,协调平衡,制人而不被人制;五是无形无意,不仅能知机,而且能随势造机,身动之处处处机,伸手便是,跌、放、摔、打任君意。只有到了这时,才算真正掌握了太极拳的实质,总让对方找不到你的力点和力源,潜心研练,终达上乘。

 

太极拳力学原理阐微

2009-05-21 17:47

作者:李秒丰

当今研究和习练太极拳者颇多,然而,名者多明者鲜,把太极拳说活说玄的多,说明说透并不多。一是传统理论玄奥晦涩,二是有的力学理论解释太学术化,亦难被大众接授和理解。为使太极拳去玄通俗,归其真义,笔者仅就太极拳的力学机制机理,站在大众的角度微作阐述,与同好共研。

太极拳素以柔化见长,以小力胜大力著称。太极拳打手歌中有“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之说。因此“四两拨千斤”也就成了太极拳的代名词。太极拳论更有“用意不用力”之论。以至人们一谈太极拳就是松柔,讳力忌刚,似乎,太极拳成了一点都不能用力的运动,谁用力或讲力就大错特错。其实“用意不用力”亦是一种用力方法,是用力的学问,否则就不会有“意到气到力自到”之说了。正如拳论所说“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当然,“用力之久”并非长期用力,而是下工夫之意,也就是掌握用力的方法。实际上,太极拳本身就是用力的学问。传统太极拳虽讲劲,但并不排斥力。劲者,原字为会意字,乃是左斤右力之合,力大之谓。劲不过人为地在力之外加进了人文色彩而已,但并不能改变力的本质。太极拳所称之劲,不过灵活的整合之力。称劲的目的,就是不要用僵拙之力。任何运动,都是矛盾双方的力的作用的结果。没有力,就不可能产生运动,没有力也不可能有劲!力就其本身来说就是一种能量,能量有动能和势能。能量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运动反过来也能产生新的力量,即通过运动使能量得以转换。有势则用力,有力亦有势,所以称势力。因此有人说,太极拳不过气与势而已,用势即太极。太极拳亦不过一拳耳。“拳者,力也,力之平衡,力之协调,力之运用。”那些所谓的不动就能把人打出去的功夫,不过“痴人说梦”而已。拳不能离开运动,运动离不开力学。力学是研究力的学问,力是力量的简称,力有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运动力学还包括物质的质量和速度。在拳中无非有两种力:静力和动力。从效能上看,无非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发力方法虽然有慢快,有刚有柔,亦无非松紧而已,松紧乃是人体运动的原动力,离开松紧人将停止一切运动,所谓的劲力将无从谈起。(关于发力方法,笔者在2003年《少林与太极》第12期发表的《太极拳之发力方法训练》中有专述,读者可参阅。)太极拳通过自身的优美运动,对生物运动力学做了完美的诠释。

 一,拳中所求力的形式。人的运动不同于机械,是有弹性的运动,肌肉筋腱骨节都是有弹性的,而且人的运动是有思维的运动,一切运动都是神经反应和传导的结果,人体运动力学有其独特性,关键是依其理而指导。(一),站桩打拳所求的是自身平衡协调力。平衡力是横向平衡,即杠杆力,前后左右都要争合平衡;纵向力是重心稳固,上虚下实立身中正。横向纵向力的有机结合,即为整体的协调力。平衡不偏,协调乃一,整体的协调平衡力,即所谓的横竖劲,横竖劲就是一种圆润劲,也就是太极拳的捧劲。捧劲实际上是以重心点为轴的膨胀力。拳中只有做好了平衡协调,才能周身一家,上下相随,左右逢源。重心找好了,周身也就协调了,力也就平衡了。所谓“尾闾中正神贯顶”是也。(二),拳中所练之力乃是弹性力。弹性力不仅速度快,而且具有反弹性,力的弹性越大,反弹速度越快越好。只有弹性力,才能将对方的作用力快速地反作用于彼身,以达借力打力的目的。所以,拳者必须要练出本能的弹性力来。太极拳虽讲以腰为轴,只是就其运转灵活而言,另一方面,太极拳之腰抑或全身,又要求似弹簧一样,通体贯穿。尾闾中正神贯顶而使身拔,身拔使骨节开张,筋腱伸长,腰象弹簧一样向两端牵拉。由于螺旋运动的旋转和拔身而使身体具备势能,无论拧压拉抻,总会使腰间蓄力含劲,触之即应,有感皆发,动之即出,可达不蓄而发,挨着何处何处击的效果。因此,太极拳的弹簧力,是由腰间反弹,顺骨节将力传递到四肢,而发于体表并作用于彼身的。若打个比喻的话,太极拳练功,犹如使自身的弹簧增粗和加密弹簧圈数,似乎表面的弹性力减小了,而内在的势能却增加了,反弹力加大了,极柔极刚极虚灵,也就是所谓的“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从运动力学的角度看,功效等于物体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就人体来说,相对而言,质量是固定的,速度却是可以改变的。就拳而言,无论任何门派的拳术,要增加劲力除势能外必须增加动能,即提高速度,其次就是增强耐力和韧力。速度本身就是力量,拳者别无它途,任何技巧没有速度都将大失其色。 

  二,拳中的用力技巧。太极拳虽然讲“用意不用力”,那只不过是特殊的用力方法,天下没有不用力的拳!只是用力方法和技巧上有差别罢了。太极拳真正的功能是慢练快用,柔练刚用,所追求的乃是以最小的消耗获得最的大效果,也即所谓的“以小力胜大力”,抑或“四两拨千斤”。无论什么拳,都以招为力的载体,摔打擒拿的攻防,实际上都是对力的运用。太极拳的用力有其自身的运动轨迹和技巧,听劲、化劲、控劲、放劲、打劲,都是通过圆润的运动对整体力的协调运用。用力的关键,在于肌肉筋腱松紧的转换。1,粘黏连随,实际是听劲和控劲。这种用力技巧的成熟就是“懂劲”。所谓懂劲,即是肢体神经的感知能力,通过神经的敏感支配内在的松紧变化而改变自身力的变化,力的大小根据对方力的大小,由内在松紧而加减,使自身的力与对方接触点的力,始终保持大致相等(微小变化除外),随对方运动而动,舍己从人,时刻感知对方力的变化,久之则知觉敏锐,如秤称物分毫不差,惟如此,才能真正做到不丢不顶不抗,自能粘黏连随。要想粘黏连随必须做到圆润顺随。故前人说:从人便是由己,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到了这个地步,反应极敏,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对方力的微妙变化均在我方掌控之中,随变而变,制人而不制于人。所谓的听劲和控劲,实际上,就是用自己的面去摸对方的点,以面控点,也就是武禹襄所说的所谓“敷”。2,四两拨千斤,关键在于化解对方的力,主要是对杠杆力和旋转力的借用。杠杆力主要是通过支点位移和改变平衡力破坏对方平衡;旋转力主要螺旋运动,不仅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还可产生离心力和向心力,在运动中心产生涡旋,象电流一样加快力的传递速度。对方平衡不保方向改变,则大事已去,主动在我。3,运劲如抽丝,发劲似放箭,运劲如抽丝,实际是在蓄能,也用于控人;发劲似放箭就是在释能,主要是放人和打人。放人是以整击面,打劲和控劲相反,打人是以点打面。发力乃是瞬间加速和矛盾运动力的方向的骤变,这一骤变亦在于形体松紧的瞬变。太极拳主要是弹簧力旋拉拧压的运用,由于形变使之产生反向力势能,始终待势而发。太极拳的发力,主要是通过形体的松紧运动实现能量转换,松也能发力紧也能发力,所以,不蓄而发,化打合一。犹如:开弓是慢紧,放箭是瞬松,落点的冲击是瞬紧,这一感觉和拉皮筋或拉弹簧的感觉是一样的。通过速度变化泄力或助力,弧形走化直线进击,发力大小关键在于松紧速度的快慢,慢松慢紧劲力浑厚沉实,快松快紧力量刚脆猛烈。总的原则是整体协调,局部灵活,重心稳固,运圆落方,发力一瞬。

以上拙见,不妥之处望行家指正。

在上一节课我们重点讲了大无畏和松通桩的作用,对于练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和现象没有详细的解释清楚,而这一桩法之重要不亚于出生婴儿之学步,只有先会走了,才能跑,跳,才能练习步法,再去打人。并且这节课所讲的内容是细节的细节,是必然经历的过程,明白了这些过程就可以检验自己练的是否正确,是否进步。所以再拖一课,讲一讲这方面的内容,下节课我们学习盘马桩一段和铁板桩。

依我对内家拳的理解和亲身实践,练习松通桩必然有以下一个过程:

第一是松的阶段。必须要全身都松下来,特别在初始要使肩松下来,然后是肋要展开放松,接着是胯要松下来,最后是整个脊椎节节松开,这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全部都松下来的,要慢慢来。由于有大无畏的辅助,松的过程可能会快很多,练习时最主要的就是不要心急,心急就容易浮躁,自然坚持不了,就练不好。

这个松不是像烂泥巴一样,那成“懈”了,要做到松而不懈,这里就要注意这么几点,一是脚趾要微微抓地,但不要太用力,太用力就“过”了;二是膝关节要有“顶”和“竖”的劲,顶就是前顶,竖就是向上竖;三是胯,胯要沉,要展开;四是尾闾,尾闾要向下坐,把尾闾向下拉,但不是刻意人为的去拉,而是借助下坐的力,感觉就是屁股往凳子上做;五是腰,人体脊椎有2个弯曲,一个在腰,腰要往后填,使这个弯曲变直,理解不了先不管它,练着练着就体会出来了;六是颈,颈要竖,前面说了,脊椎的两个弯曲,一个在腰,还有一个就在颈部这里了,你先摸一下脑后玉枕这个部位,是不是凹陷的,然后头顶百会往上顶,下巴往里收一点,是不是这个凹陷就鼓起来了?这样就把这个弯曲给纠正了,整个脊椎成一条直线,气就容易行走。这六个方面注意到了,再把其他平时习惯用力的地方不断的松下来,这样就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松!这是第一个阶段!

第二是通的阶段,这个通是指气血运行路线的畅通,人体有病痛必然是经脉气血阻滞,而对武术来说,气血不能顺畅运行到人体稍节,自然就不能有劲,所以要通!中华浑圆功是分了三个层次的通,皮下肌肉通,内脏通,骨骼通。实际上也差不多啦,内气通到骨头里面以后就产生了内劲,但是骨头这一节是最难通的。这里要明确一点,站桩过程中膝盖和脚掌酸疼或麻是正常现象,因为人体气血本就不易到达腿部,腿离心脏远,血液流通很难到达,站桩时,气血下行,在膝盖和脚掌必然受阻,只要坚持下去,自然会如溃败之堤,气血一冲而过,所以根本不要担心,顺其自然便好。还要注意一点,在腿部未通前不要提肛,通了以后再提,这里的原因是跟气血运行线路有关的,这里先不叙述。

第三是沉的阶段,气血通了以后,自然会下沉到腰以下,沉到腿部时,就会出现千斤坠的效果,几个人推你都推不动,以后练习浑圆桩,两手往胸前一抱,沉劲出来了,两臂不费劲就可以凌空挂上一个人,而你的手臂还纹丝不动,这就是沉劲。最终的结果是要沉到丹田,就是小腹中间,百会和会阴的连线,到了小腹的那个位置就是丹田。气沉丹田以后,这个桩才算完,所以以前练武,先蹲三年四平大马,等气沉丹田以后再教拳。而现在,由于有了无数前辈的经验和科学的人体认识,我们便可以大大缩短这一过程,但也绝对不是几天或者一两个月能完成的,一般在家的业余练习者至少要半年。这样的过程你是否还能坚持的下去呢?请三思而后行!

这里讲了许多细节上面的东西,有些词不达意,重要是你边练边体会,自然就会明白我所讲的意思!不是我不肯说,而是笔墨难以形容,只有自己下功夫了,才能体会到内家拳无尽的乐趣。没有不吃苦的功夫,松通桩还是简单的,到了三体桩时,那就是真的辛苦!但是苦中自有快乐,内家拳永远是门外徘徊的人无法理解的!!

我在武术期刊上看到一些文章,谈到孙公禄堂传授陈公健侯以三十六式卍字手与太极拳,据说卍字手可能为郝公为真所传。为此我问岵栳师,究竟情况如何?

  岵栳师说:郝师少如并未对我谈过卍字手,也未传过卍字手。记得在一篇文章《缅怀恩师张祚玉》(《搏击》2006年第10期),说张在上海教拳,"有一次在外滩,张看到有人教授郝式太极,便站在一旁观看,看了两个小时也没有走。教师上前躬手,一番客套,说:‘既在江边站,就存望景心’。邀张上场和其大徒弟推手。张如覆薄冰,不敢造次,只是进到对方部位顶死、封死而不发,以示礼让。站在—旁的教师这时已经看出此人身手不凡,又看到张的卍字手型及手法都是门内所有,便说:‘自己人’,停止推手,请张吃早茶,问起来由,恳留张在沪教拳,恩师因舍不下贤惠的师娘,婉言辞谢了这位太极名家郝少如,回到镇江。"看过这—报道,我曾专门问询武派太极拳名家王慕吟先生,是否有这样一回事。王先生说:“绝无此事,上世纪70年代初郝师从未在外滩教拳,也从未用过卍字手型。恩师一向强调太极拳是在内不在外。加之,只要望一眼任何拳师,恩师便知其水平高下,何用推手。”由此我认为该文作者可能是由于记忆不清或传言失实之误所致。

  我问岵栳师:“难道太极拳就不讲手型了吗?”

  岵栳师说:“太极拳也讲手型。但外形服从于内劲的发挥。如郑子(郑曼青)太极拳的美人手,手腕不要弯曲,必须伸直,这有利于内劲形于手指。这种手型是一切太极拳的好手型,也是一切拳的好手型。在运用的某个瞬间是可以变形的,如坐腕、曲腕等。郝师曾单独传我一个手型,即竖大指和小指,屈曲中间三指,其作用是有利于内里螺旋劲的发挥。平时训练,可以两手竖掌,五指撑开,手指有拔长之意,内劲亦能贯于掌指。”

  我听后觉得奇怪了,“难道卍字手型是不好的吗?那么何以有孙公卍字手一说!”

  岵栳师说:“卍字手型在技击上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手型,但并不是太极拳常用的。约七年前,我曾在酒泉见到曲天戈老师出示过卍字手型。当时也是神秘兮兮的。那时看后心里想,这种手型倒很像金庸小说里所描写的黄老邪的兰花手。不过后来有些行家,认为如此手型并不利于技击,由于各有所见,也各有所好,各有所练,各有所长,尤其对于古老手法及古人的往事,了解不清,不敢置评。但我个人认为,只要是好的手法、招法、功法,凡适宜于太极拳内劲舒发的,都可以引进。太极拳广博如大海,何所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