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之魂3 4个薪王在哪:.重庆市基层防疫人员知识竞赛样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3:34:19
 
一、名词解释

1.   《动物防疫法》中的动物疫病:动物疫病包括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2.   动物传染病: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症状,并具有传染性的动物疾病,称为动物传染病。

3.   传染源:是指机体内有病原体寄居、生长、繁殖,并能向体外排出的动物。具体说传染源就是受感染的动物,包括患病动物和带菌(毒)动物。

4.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经过一定方式,侵入另一个易感动物所经过的途径。

5.   传播方式:是指动物传染病病原体更换宿主的方法,通常分为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两类。

6.   易感动物:对某种传染病具有感染性的动物称为易感动物。

7.   一类动物疫病:是指对人与动物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等措施的疫病。

8.   二类动物疫病:是指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等措施,防止扩散的疫病。

9.   三类动物疫病:是指常见多发、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疫病。

10.            动物防疫:《动物防疫法》中的动物防疫是指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和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

11.            重大动物疫情:是指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发病率或者死亡率高的动物疫病突然发生,迅速传播,给养殖业生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危害,以及可能对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危害的情形,包括特别重大动物疫情。

12.            疫点:指患病动物所在的地点为疫点,一般是指患病动物所在的养殖场(户)或其他有关屠宰、经营单位;如为农村散养,应将患病禽所在的自然村划为疫点。

13.            疫区:疫区是指以疫点为中心的一定范围内的区域。疫区划分时应注意考虑当地的饲养环境、天然屏障(如河流、山脉)和交通等因素。

14.            受威胁区:受威胁区是指疫区外一定范围内的区域。

15.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多种偶蹄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疫病。

16.            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A型禽流感病毒高致病力毒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

17.            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禽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18.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

19.            猪丹毒:是由红斑丹毒丝菌(俗称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20.            猪肺疫:又称猪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

2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

22.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23.            狂犬病:又名恐水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

24.            牛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属牛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

25.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26.            日本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

27.            猪链球菌病:是由不同血清群链球菌感染引起猪的不同临床症状类型疾病的总称。

28.            绵羊痘:是由绵羊痘病毒引起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在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异的痘疹为特征。

29.            抗原:是指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外结合,发生免疫效应(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30.            抗体: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31.            疫苗:由病原微生物、寄生虫以及其组分或代谢产物所制成的、用于人工自动免疫的生物制品,称为疫苗。

32.            活疫苗:是指用通过人工诱变获得的弱毒株,或者是自然减弱的天然弱毒株(但仍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或者是异源弱毒株所制成的疫苗。

33.            灭活疫苗:是选用免疫原性良好的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经人工培养后,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杀死(灭活),使其传染因子被破坏而仍保留其免疫原性所制成的疫苗。灭活疫苗根据所用佐剂不同又可分为氢氧化铝胶佐剂、油乳佐剂、蜂胶佐剂等灭活疫苗。

34.            新型疫苗:利用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学、免疫化学等技术研制的疫苗。

35.            类毒素:将细菌在生长繁殖中产生的外毒素,用适当浓度(0.3%~0.4%)的甲醛溶液处理后,其毒性消失而仍保留其免疫原性。

36.            多价苗:是指将同一种细菌(或病毒)的不同血清型混合制成的疫苗。

37.            联苗:指由两种以上的细菌(或病毒)联合制成的疫苗。

38.            疫苗的有效期:是指在规定的贮藏条件下能够保持质量的期限。

39.            疫苗的失效期:是指疫苗超过安全有效范围的日期。

40.            预防接种:指在经常发生某类传染病的地区、或有某类传染病潜在的地区、或受到邻近地区某类传染病威胁的地区,为了预防这类传染病发生和流行,平时有组织、有计划地给健康动物进行的免疫接种。

41.            紧急接种:指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传染病的流行,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动物进行的免疫接种。紧急接种应先从安全地区开始,逐头(只)接种,以形成一个免疫隔离带。然后再到受威胁区,最后再到疫区对假定健康动物进行接种。

42.            临时接种:指在引进或运出动物时,为了避免在运输途中或到达目的地后发生传染病而进行的预防免疫接种。临时接种应根据运输途中和目的地传染病流行情况进行免疫接种。

43.            疫苗接种后的正常反应:是指疫苗注射后出现的短时间精神不好或食欲稍减等症状,此类反应一般可不作任何处理,可自行消退。

44.            疫苗接种后的严重反应:主要表现在反应程度较严重或反应动物超过正常反应的比例。常见的反应有震颤、流涎、流产、瘙痒、皮肤丘疹、注射部位出现肿块、糜烂等,最为严重的可引起免疫动物的急性死亡。

45.            疫苗接种后的并发症:指个别动物发生的综合症状(如血清病、过敏性休克等),反应比较严重,需要及时救治。

46.            寄生虫:是暂时或永久地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宿主)的体表或体内,夺取被寄居者(宿主)的营养物质并给被寄居者(宿主)造成不同程度危害的动物。

47.            人畜共患病:指由共同病原体引起,流行病学上相互关联,在脊椎动物和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疫病。如:狂犬病、结核病等。

48.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在人与脊椎动物之间由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相互传播的疫病。这些寄生虫既可寄生在人体,也可寄生在脊椎动物(家畜和野生动物)体内,人和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可互为传染来源,这种寄生虫病就叫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如日本血吸虫、刚地弓形虫等。

49.            生物源性寄生虫:必须有中间宿主参与才能完成生活史的寄生虫称为生物源性寄生虫,也称间接发育型寄生虫。

50.            中间宿主:寄生虫的性未成熟阶段虫体(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虫体所寄生的动物称为中间宿主。

51.            宿主:凡是体内或体表被寄生虫暂时或永久性寄生的动物称为宿主。

52.            终末宿主:寄生虫性成熟阶段(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动物。

53.            日本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家畜以牛、羊感染为主,其次猪、犬、马、骡、驴。

54.            鸡球虫病:是鸡常见且危害十分严重的寄生虫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球虫引起的急性流行性寄生虫病。10~30日龄的雏鸡或 35~60日龄的青年鸡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可高达80%。病愈的雏鸡生长受阻,增重缓慢;成年鸡一般不发病,但为带虫者,增重和产蛋能力降低,是传播球虫病的重要病源。

55.            寄生虫病机械性损害:吸血昆虫叮咬,或寄生虫侵入宿主机体之后,在移行过程中和在特定寄生部位的机械性刺激,使宿主的器官、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56.            寄生虫病毒害作用:寄生虫在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分泌物、代谢物、脱鞘液和死亡崩解产物等,可对宿主产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局部性或全身性毒性作用,尤其对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的毒害作用较为严重。

57.            消毒:是指用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方法清除或杀灭畜禽体表及其生活环境和相关物品中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消毒的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发生与传播。

58.            物理消毒法:是利用物理因素杀灭或清除病原微生物或其他有害微生物的方法。

59.            机械消毒:是指用清扫、洗刷、通风和过滤等手段机械清除病原体的方法,是最普通、最常用的消毒方法。

60.            焚烧消毒:焚烧是以直接点燃或在焚烧炉内焚烧的方法。主要是用于传染病流行区的病死动物、尸体、垫料、污染物品等的消毒处理。

61.            火焰消毒:火焰消毒是以火焰直接烧灼杀死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它能很快杀死所有病原微生物,是一种消毒效果非常好的一种消毒方法。

62.            化学消毒:是指应用各种化学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是最常用的消毒法,也是消毒工作的主要内容。

63.            生物安全处理:通过用焚毁、化制、掩埋或其他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法将病害动物尸体和病害动物产品或附属物进行处理,以彻底消灭其所携带的病原体,达到消除病害因素,保障人畜健康安全的目的。

64.            生物消毒:就是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杀灭或去除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主要用于土壤、水和动物体表面消毒处理。

65.            生物热消毒法:是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热以达到消毒目的的一种消毒方法,常用的有发酵池法、堆粪法等,常用于粪便、垫料等的消毒。

66.            甲醛: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对细菌、芽孢、真菌和病毒均有效。浓度为35%-40%的甲醛溶液称为福尔马林。

67.            75%酒精溶液的配制:用量器称取95%医用酒精789.5毫升,加蒸馏水(或纯净水)稀释至l000毫升,即为75%酒精,配制完成后密闭保存。

68.            5%氢氧化钠的配制:称取50克氢氧化钠,装入量器内,加入适量常水中(最好用60~70℃热水),搅拌使其溶解,再加水至1000毫升,即得,配制完成后密闭保存。

69.            0.1%高锰酸钾的配制:称取1克高锰酸钾,装入量器内,加水1000毫升,使其充分溶解即得。

70.            3%来苏儿的配制:取来苏儿3份,放入量器内,加清水97份,混合均匀即成。

71.            2%碘酊的配制:称取碘化钾15克,装入量器内,加蒸馏水20毫升溶解后,再加碘片20克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再加入乙醇500毫升,搅拌,再加入蒸馏水至1000毫升,搅匀,滤过,即得。

72.            碘甘油的配制:称取碘化钾10克,加入10毫升蒸馏水溶解后,再加碘10克,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后,加入甘油至1000毫升,搅匀,即得。

73.            熟石灰(消石灰)的配制:生石灰(氧化钙)1千克,装入容器内,加水350毫升,生成粉末状即为熟石灰,可撒布于阴湿地面、污水池、粪地周围等处消毒。

74.            20%石灰乳的配制:1千克生石灰加5千克水即为20%石灰乳。配制时最好用陶瓷缸或木桶等。首先称取适量生石灰,装入容器内,把少量水(350毫升)缓慢加入生石灰内,稍停,使石灰变为粉状的熟石灰时,再加入余下的4650毫升水,搅匀即成20%石灰乳。

75.            喷雾法消毒:是利用气泵将空气压缩,然后通过气雾发生器,使稀释的消毒剂形成一定大小的雾化粒子,均匀地悬浮于空气中,或均匀地覆盖于被消毒物体表面,达到消毒目的。

76.            畜禽标识:是指经农业部批准使用的耳标、电子标签、脚环以及其他承载畜禽信息的标识物。

77.            药物过敏反应:又称“变态反应”,由于药物本身许多可作为半抗原,与血浆蛋白或组织蛋白形成全抗原,引发机体体液性或细胞性免疫反应。

78.            药物不良反应: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79.            药物副作用:指应用治疗量的药物后所出现的治疗目的以外的药理作用。

80.            出血:血液从血管或心脏流至组织间隙、体腔内或体外的现象。

81.            渗出性出血:是指小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血液通过扩大的内皮细胞间隙和损伤的血管基底膜而缓慢渗出血管外。渗出性出血的原因有淤血和缺氧、感染和中毒、过敏反应、维生素C缺乏和血液性质改变。

82.            破裂性出血:是指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引起的原因主要有机械性损伤、侵蚀性损伤和血管壁发生病理变化

83.            炎症: 是指机体对致炎因素的局部损伤所产生的具有防御意义的应答反应。

84.            变质: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坏死称为变质。主要由致炎因子的直接损伤作用和炎症应答的副作用所导致。

85.            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质、体腔粘膜表面的过程叫渗出。

86.            增生:细胞数量增多,并伴有组织和器官体积增大的过程。

87.            坏死:是活体内范围不等的局部细胞死亡,死亡细胞的质膜(细胞膜、细胞器膜等)崩解、结构自溶(坏死细胞被自身的溶酶体酶消化)并引发急性炎症反应。

88.            糜烂:皮肤、粘膜处的浅表性坏死性缺损称为糜烂。较深的坏死性缺损称为溃疡。

89.            发热: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0.5℃),称为发热。

90.            稽留热:即高热持续数天不降,且昼夜体温温差在1 ℃以内。这是致热原在体内持续存在并不断刺激体温调节中枢的结果。常见于猪瘟、丹毒、流感、大叶性肺炎、猪急性痢疾、急性传染性胸膜肺炎等。

91.            弛张热:即昼夜体温变化超过1 ℃,但不降至正常体温的状态。常见于小叶性肺炎、胸膜炎、灶性化脓性疾病、急性猪肺疫、猪丹毒及许多败血症。

92.            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一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反复交替出现。

93.            不定型热:即发热持续时间不定,体温变动无规律,体温曲线不规则。常见于许多非典型疾病,多见于非典型猪瘟及其它典型传染病。

94.            败血症:指病原微生物,持续繁殖产生大量毒性产物,造成广泛的组织损害,使机体严重中毒的全身病理变化。比如:败血型炭疽。

95.            毒血症:局部生长繁殖的病原微生物分泌毒素进入血液,引起机体中毒。

96.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易感细胞发生异常的反常性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

97.            药物的局部作用:在吸收进入血液之前,在用药局部产生的作用称作局部作用。

98.            药物的全身作用:药物经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后分布到作用部位产生的作用称吸收作用,又称全身作用。

99.            药物的直接作用:药物吸收后直接对某一器官产生的作用为直接作用,也叫原发作用

100.      药物的间接作用:药物作用于机体后,不是直接对某一功能进行调节,而是通过神经反射、体液调节等所产生作用为间接作用,也叫继发作用。



二、填空题

1.   《动物防疫法》规定,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 预防为主 的方针。

2.   《动物防疫法》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  动物防疫及其监督管理 活动。

3.   《动物防疫法》所称动物,是指  家畜家禽  和  人工饲养、合法捕获的其他动物。

4.   《动物防疫法》所称  动物产品  ,是指动物的肉、生皮、原毛、绒、脏器、脂、血液、精液、卵、胚胎、骨、蹄、头、角、筋以及可能传播动物疫病的奶、蛋等。

5.   《动物防疫法》所称动物疫病,是指 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

6.   《动物防疫法》所称动物防疫,是指动物疫病的 预防、控制、扑灭 和动物、动物产品的  检疫   。

7.   《动物防疫法》规定的 一 类疫病,是指对人与动物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等措施的。

8.   《动物防疫法》规定的  二  类疫病,是指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等措施,防止扩散的。

9.   《动物防疫法》规定的  三 类疫病,是指常见多发、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

10.            《动物防疫法》规定,  县级  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统一领导,加强 基层动物防疫队伍 建设,建立健全 动物防疫体系,制定并组织实施 动物疫病防治规划 。乡级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群众协助做好本管辖区域内的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

11.            《动物防疫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 动物、动物产品 的检疫工作和  其他有关动物防疫的监督管理执法 工作。

12.            《动物防疫法》规定,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 承担动物疫病的监测、检测、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 预防、控制 等技术工作。

13.            《动物防疫法》规定,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 组织实施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 乡级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 应当组织本管辖区域内饲养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做好强制免疫工作。

14.            《动物防疫法》规定,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施  强制免疫 。

15.            《动物防疫法》规定,从事动物疫情监测、检验检疫、疫病研究与诊疗以及动物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发现动物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应当立即向 当地兽医主管部门 、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 或者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 报告,并采取隔离等控制措施,防止动物疫情扩散。其他单位和个人发现动物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应当及时报告。

16.            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应当载明 申请人的名称、 场址 等信息。

17.            患有 人畜共患病 的人员不得直接从事动物诊疗以及易感染动物的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等活动。

18.            《动物防疫法》规定,动物疫情由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 认定;其中重大动物疫情由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 认定,必要时报 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 认定。

19.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照本法规定,对动物 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 以及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运输等活动中的动物防疫实施 监督管理 。

20.            《动物防疫法》规定,经 强制免疫 的动物,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免疫档案,加施畜禽标识,实施可追溯管理。目前主要在 猪、牛、羊 上佩戴畜禽标识。

21.            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 负责向社会及时公布全国动物疫情,也可以根据需要授权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 公布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疫情。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发布动物疫情。

22.            疫点、疫区、受威胁区的撤销和疫区封锁的解除,按照 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 规定的标准和程序评估后,由原决定机关决定并宣布。

23.            发生人畜共患传染病时, 卫生主管部门 应当组织对疫区易感染的人群进行监测,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24.            设立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的机构,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申请 动物诊疗许可证 。

25.            执业兽医,是指从事 动物诊疗 和 动物保健 等经营活动的兽医。

26.            经注册的执业兽医,方可从事 动物诊疗 、 开具兽药处方 等活动。

27.             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 、 动物隔离场所 、 动物屠宰加工场所以及 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 ,应当符合《动物防疫法》、《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并取得 《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

28.            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源  、 传播途径、  易感动物  。

29.            传染病发展过程可分为:  潜伏期  、 前驱期 、 明显(发病)期 和转归期四个阶段。

30.            寄生虫  是暂时或永久地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宿主)的体表或体内,夺取被寄居者(宿主)的营养物质并给被寄居者(宿主)造成不同程度危害的动物。

31.            由于各种寄生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寄生部位等不同,因而对宿主的致病作用和危害程度也不同,主要表现在  机械性损害  、夺取宿主营养和血液、毒素的毒害作用、引入其他病原体并传播疾病等四个方面。

32.            口蹄疫  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多种偶蹄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疫病。口蹄疫一般以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两种方式传染。

33.              高致病性禽流感  是由A型禽流感病毒高致病力毒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

34.            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禽的一种  急性  、热性、败血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35.             猪瘟  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

36.             猪丹毒  是由红斑丹毒丝菌(俗称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急性型表现为败血型或在皮肤上发生特异性红疹,慢性型表现为非化脓性关节炎或增生性心内膜炎。

37.             猪肺疫  ,又称猪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最急性型呈败血症和咽喉炎;急性型呈纤维素性胸膜肺炎;慢性型较少见,主要表现慢性肺炎。

38.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

39.             狂犬病  又名恐水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病毒主要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病畜的临床特征是呈现狂燥不安和意识紊乱,最后发生麻痹而死。

40.             炭疽  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41.            牛结核病  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属牛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慢性传染病。以组织器官的结核结节性肉芽肿和干酪样、钙化的坏死病灶为特征。

42.             布鲁氏菌病  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以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孕和关节炎、睾丸炎等为特征。

43.              免疫接种  是给动物接种疫苗或免疫血清,使动物机体自身产生或被动获得对某一病原微生物特异性抵抗力的一种手段。

44.            由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支原体等完整微生物制成的疫苗,称为 常规疫苗 ;利用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学、免疫化学等技术研制的疫苗,称为 新型疫苗 。

45.            常规疫苗按其病原微生物性质分为 活疫苗 、 灭活疫苗 、类毒素。

46.            新型疫苗,主要有亚单位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 、  合成肽疫苗  、核酸疫苗等。

47.             活疫苗  是指用通过人工诱变获得的弱毒株,或者是自然减弱的天然弱毒株(但仍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或者是异源弱毒株所制成的疫苗。

48.              灭活疫苗  是选用免疫原性良好的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经人工培养后,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杀死(灭活),使其传染因子被破坏而仍保留其免疫原性所制成的疫苗。

49.            将细菌在生长繁殖中产生的外毒素,用适当浓度(0.3%~0.4%)的甲醛溶液处理后,其毒性消失而仍保留其免疫原性,称为 类毒素 。

50.            灭活疫苗根据所用佐剂不同又可分为  氢氧化铝胶佐剂  、  油乳佐剂  、蜂胶佐剂等灭活疫苗。

51.            疫苗的 有效期 是指在规定的贮藏条件下能够保持质量的期限。

52.            某批疫苗的生产批号是20101231,有效期2年,即该批疫苗的有效期到   2012年12月31日   止。

53.            疫苗的 失效期 是指疫苗超过安全有效范围的日期。如标明失效期为2012年7月1日,表示该批疫苗在规定条件下保存可使用到2012年6月30日,即7月1日起失效。

54.            不同疫苗品种应配置相应的贮藏设备,如低温冰柜、 电冰箱 、液氮罐、 冷藏柜 等。

55.            所有疫苗都应贮藏于冷暗、干燥处,避免 光照直射 和 防止受潮 。

56.            不同的疫苗要求不同的贮藏温度,  冻干活疫苗  一般要求在-15℃条件下贮藏,温度越低,保存时间越长。

57.            不同的疫苗要求不同的贮藏温度,  灭活疫苗  一般要求在2~8℃条件下贮藏,不能低于0℃,更不能冻结。

58.            猪瘟弱毒疫苗的最佳保存温度是  -15℃  以下,稀释后必须在2小时内用完。

59.            贮藏疫苗时,应按 品种 和 有效期 分类存放,并标以明显      标志  ,以免混乱而造成差错。超过有效期的疫苗,必须及时清除并销毁。

60.            运输冻干活疫苗应冷藏运输。如果量小,可将疫苗装入  保温瓶或保温箱 内,再放入适量 冰块 进行包装运输;如果量大,应用  冷藏运输车  运输。

61.            运输灭活疫苗宜在  2~8℃  的温度下运输。夏季运输要采取降温  措施,冬季运输采取  防冻  措施,避免冻结。

62.            根据免疫接种的时机不同,可分为  预防接种  、  紧急接种  和  临时接种 等三种类型。

63.              预防接种  是指在经常发生某类传染病的地区、或有某类传染病潜在的地区、或受到邻近地区某类传染病威胁的地区,为了预防这类传染病发生和流行,平时有组织、有计划地给健康动物进行的免疫接种。

64.              紧急接种  是指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传染病的流行,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动物进行的免疫接种

65.              消毒  是指用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方法清除或杀灭畜禽体表及其生活环境和相关物品中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66.            消毒的目的是切断  传播途径  ,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发生与传播。

67.            常用的物理消毒方法有 机械消毒 、 煮沸消毒 、 焚烧消毒 、火焰消毒、阳光/紫外线消毒等。

68.            空气消毒方法有  物理消毒法  和 化学消毒法 。

69.            粪便污物消毒方法有 生物热消毒法 、 掩埋消毒法 、 焚烧消毒法 和化学药品消毒法。

70.            畜禽标识是指经农业部批准使用的 耳标   、 电子标签 、 脚环  以及其他承载畜禽信息的标志物。

71.              农业部  负责全国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的监督管理工作。

72.       畜禽标识制度应当坚持 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稳步推进 的原则。

73.       畜禽标识实行  一畜一标  ,编码应当具有  唯一性  。

74.       畜禽养殖代码由县级人民政府  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按照备案顺序统一编号,每个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只有一个畜禽养殖代码。

75.            养殖档案和防疫档案保存时间:商品猪、禽为   2   年,牛为   20  年,羊为  10  年,种畜禽长期保存。

76.            重大动物疫情由   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  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及时准确公布;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公布重大动物疫情。

77.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工作应当坚持  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  “24字”方针,及时发现,快速反应,严格处理,减少损失。

78.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工作按照 属地管理 的原则,实行 政府统一领导 、 部门分工负责 ,逐级建立责任制。

79.            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后,县级以上地方  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 应当立即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调查疫源,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启动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指挥系统、应急预案和对疫区实行封锁的建议,有关人民政府应当立即作出决定。

80.            一旦发现疫情,要按照  “早、快、严、小”  的原则立即处置,彻底消毒,严格隔离,强制免疫,防止疫情扩散。

81.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 依照本法规定,负责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工作和其他有关动物防疫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82.            重庆市在全面推行常年免疫时采取“四大转变”,即从季节性免疫向  常年性免疫 转变,从只重免疫密度向 密度与质量并重 转变,从盲目免疫向 “以监定免” 转变,从被动接受免疫向主动    申报免疫  转变。

83.            重庆市全面推行常年免疫制度包括三旬分类免疫制、  强制免疫报告制  、规模场  按程序实施自主免疫  等。

84.            注射器是一种用于将水剂或油乳剂等液体兽药(或疫苗)注入动物机体内的专用装置,可分  金属注射器  、  玻璃注射器  和连续注射器三类。

85.              金属注射器 主要由金属支架、玻璃管、橡皮活塞、剂量螺栓等组件组成,其特点是轻便、耐用、装量大,适用于猪、牛、羊等中大型动物注射。

86.             玻璃注射器 由针筒和活塞两部分组成,适用于家禽、小动物注射。

87.            连续注射器主要由  支架  、  玻璃管  、  金属活塞 及单向导流阀等组件组成。

88.            肌肉注射应选择肌肉丰满,血管少,远离神经干的部位。大家畜(马、牛、骆驼等)宜在 臀部 或 颈部 。

89.            肌肉注射应选择肌肉丰满,血管少,远离神经干的部位。猪宜在 耳后 、臀部、颈部。

90.            肌肉注射应选择肌肉丰满,血管少,远离神经干的部位。羊、犬、兔宜在  颈部 。

91.            对禽肌肉注射免疫接种,调试好连续注射器,确保剂量准确。注射器与胸骨成平行方向,针头与胸肌成 30°~45°角,在胸部中1/3处向背部方向刺入胸部肌肉。

92.            对幼禽滴鼻点眼选择的免疫部位是  眼结膜囊 内、 鼻孔 内。

93.            滴鼻点眼免疫的滴头与眼或鼻保持 1厘米 左右距离,轻捏滴管,滴  1~2滴  疫苗于鸡眼或鼻中,稍等片刻,待疫苗完全吸收后再放开鸡。

94.            饮水免疫的准备,对鸡群停止供水 1~4 小时,一般当 70%~80%  的鸡找水喝时,再实施饮水免疫。

95.              炎症  是机体对致炎因素的局部损伤所产生的具有防御意义的应答反应。

96.              菌血症  细菌在血液中持续存在的现象;  病毒血症  病毒在血液中持续存在的现象。

97.              发热  是指由于机体受发热激活物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

98.            肿瘤 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易感细胞发生异常的反常性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

99.            用于治疗、预防或诊断疾病的物质称为  药物  ;对动物机体能产生损害作用的物质称为  毒物  ;运用于动物的药物称为  兽药  。

100.      反复用药后,机体对某一药物的反应性(敏感度)减弱称为  耐受性  。微生物在药物作用下依然得以保存和繁殖称为  耐药性  。



三、判断题

1.   基层动物防疫员队伍是动物疫病防控的基础,是动物强制免疫、畜禽标识加挂、免疫档案建立和动物疫情报告等重要防疫措施实施的主体力量。(√)

2.   基层动物防疫员要爱岗敬业,有奉献精神,努力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工作积极,热情主动;遵纪守法,不谋私利。(√)

3.   从事动物强制免疫的防疫人员,在实施动物免疫时,负责对免疫过的猪、牛、羊佩带免疫耳标。( √ )

4.   兽医防疫队伍应包括省市县各级动物防疫监督、疫病控制机构及乡村两级从事动物防疫具体操作的兽医人员。( √ )

5.   动物保定是指用人为的方法使动物易于接受诊断和治疗,保障人、畜安全所采取的保护性措施。( √ )

6.   猪的正提保定适用于仔猪的耳根部、颈部作肌肉注射、腹腔注射等。( × )

原因:猪的正提保定适用于仔猪的耳根部、颈部作肌肉注射。

7.   猪的倒提保定适用于仔猪的耳根部、颈部作肌肉注射、腹腔注射等。(  × )

原因:猪的倒提保定适用于腹腔注射等。

8.   常规疫苗按其病原微生物性质分为活疫苗、灭活疫苗和合成肽疫苗。( × )

原因:由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支原体等完整微生物制成的疫苗,称为常规疫苗。常规疫苗按其病原微生物性质分为活疫苗、灭活疫苗、类毒素。

9.   利用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学、免疫化学等技术研制的疫苗,称为新型疫苗,主要有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合成肽疫苗、核酸疫苗等。(√)

10.            活疫苗的优点有免疫效果好、接种途径多。( √ )

11.            灭活疫苗的优点有安全性能好、接种途径多。(  × )

原因:灭活疫苗的优点有安全性能好,一般不存在散毒和毒力返祖的危险;一般只需在2~8℃贮藏和运输条件,易于贮藏和运输;受母源抗体干扰小。灭活疫苗的缺点有接种途径少和产生免疫保护所需时间长。接种途径主要通过皮下或肌肉注射进行免疫。

12.            活疫苗的缺点是可能出现毒力返强,贮存、运输要求条件较高和免疫效果受免疫动物用药状况影响。( √ )

13.            灭活疫苗的缺点是可能出现毒力返强,贮存、运输要求条件较高和免疫效果受免疫动物用药状况影响。( × )

14.            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可以冷冻保藏。( × )

15.            将细菌在生长繁殖中产生的外毒素,用适当浓度(0.3%~0.4%)的甲醛溶液处理后,其毒性消失而仍保留其免疫原性,称为抗生素。( × )

原因:为类毒素的概念。

16.            活疫苗需要在2-8℃下保存,灭活苗可以在常温下保存。( × )

原因:冻干活疫苗一般要求在-15℃条件下贮藏,温度越低,保存时间越长。灭活疫苗一般要求在2~8℃条件下贮藏,不能低于0℃,更不能冻结。

17.            所有疫苗都应贮藏于冷暗、干燥处,避免光照直射和防止受潮。(√)

18.            易过期失效药品、疫苗的保管,要定期检查,按照“先进先出”和“失效期近的后出”。(×)

19.            免疫接种时,不需要做过多准备,直接防疫即可。( × )

20.            鸡痘疫苗的免疫方法是直接肌肉注射。( × )

21.            动物发生传染病时一般先治疗,治愈后才能防疫。( × )

22.            金属注射器主要由金属支架、玻璃管、橡皮活塞、剂量螺栓等组件组成。(√)

23.            玻璃注射器由针筒和活塞两部分组成。(√)

24.            禽颈部皮下免疫接种的注射部位在颈背部下2/3处,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颈中线的皮肤并向上提起,使其形成一囊。(×)

原因:颈背部下1/3。

25.            皮内注射免疫接种仅适用于绵羊痘活疫苗和山羊痘活疫苗等个别疫苗接种。(√)

26.            皮内注射部位,宜选择皮薄、被毛少、皮肤松弛、皮下血管少的地方。(×)

原因:皮内注射部位,宜选择皮肤致密、被毛少的部位。

27.            肌肉免疫接种应选择肌肉丰满,血管少,远离神经干的部位。(√)

28.            猪静脉注射免疫宜选择在耳静脉或前腔静脉处。(√)

29.            鸡群气雾免疫接种过程为将雏鸡装在纸箱中,排成一排,喷雾器在距雏鸡40厘米处向鸡喷雾,边走边喷,往返2~3遍,将疫苗喷完;喷完后将纸箱叠起,使雏鸡在纸箱中停留半小时。(√)

30.            猪瘟活疫苗的颜色和状态为微黄色海绵状疏松团块,易与瓶壁脱离,加稀释液后迅速溶解。(×)

原因:颜色和状态为淡红色海绵状疏松团块。

31.            狂犬病兽用活疫苗(ERA株)外观呈微黄色海绵状疏松团块,加稀释液即呈溶解均匀的混悬液。( × )

原因:颜色和状态为白色海绵状疏松团块。

32.            疫苗注射后出现的短时间精神不好或食欲稍减等症状,此类反应一般可不作任何处理,可自行恢复。(√)

33.            免疫是指动物机体识别自己排除异已,以维护机体的生理平衡和稳定的一种生理性反应。(√)。

34.            免疫接种前,防疫人员需剪短手指甲,用肥皂、消毒液(来苏儿或新洁尔灭溶液等)洗手,再用75%酒精消毒手指。(√)

35.            寄生虫的危害主要表现是机械性损害。(  ×  )

原因:寄生虫的危害主要表现机械性损伤、侵蚀性损伤和血管壁发生病理变化。

36.            鸡球虫病以柔嫩艾美耳球虫的致病力最强,寄生于盲肠,俗称盲肠球虫病。(√)

37.            组织滴虫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类的盲肠和肝脏引起的疫病,又称“盲肠肝炎”或“黑头病”。 (√)

38.            生物消毒就是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杀灭或去除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39.            常用的消毒方法物理消毒法和化学消毒法。( × )

原因:常用的消毒方法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和生物消毒法。

40.            消毒是指用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方法清除或杀灭畜禽体表及其生活环境和相关物品中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消毒的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发生与传播。(√)

41.            免疫接种时,注射器和针头应消毒灭菌。(√)

42.            常用的物理消毒方法有机械消毒、煮沸消毒、浸泡消毒、熏蒸消毒、阳光/紫外线消毒等。( × )

原因:常用的物理消毒方法有机械消毒、煮沸消毒、焚烧消毒、火焰消毒、阳光/紫外线消毒等。

43.            畜禽注射部位应剪毛后用碘酊或75%酒精棉擦拭消毒,再用挤干的酒精棉擦干消毒部位。(√)

44.            常用化学消毒方法有洗刷、浸泡、喷洒、熏蒸、拌和、撒布、擦拭等。(√)

45.            消毒剂的浓度和消毒效果成正比,即消毒剂浓度越大,其消毒效力越强。( × )

原因:如:70%~75%酒精比其他浓度酒精消毒效力都强。

46.            根据不同消毒剂的特性、成分、原理,可选择多种消毒剂交替使用或配合使用。如苯酚与高锰酸钾、过氧化物配合使用,可提高消毒效果。( × )

原因:苯酚忌配合高锰酸钾、过氧化物

47.            消毒剂在配合使用时,应注意药物间的配伍禁忌,防止配合后反应引起的减效或失效。如新洁尔灭忌与碘化钾、过氧乙酸等配伍使用。(√)

48.            粪便、饲料残渣、污物、排泄物、分泌物等,对病原微生物有机械保护作用和降低消毒剂消毒作用的作用。(√)

49.            消毒剂与病原微生物接触时间越长,杀死病原微生物越多。因此,消毒时,要使消毒剂与消毒对象有足够的接触时间。(√)

50.            生物热消毒法是一种最常用的粪便污物消毒法,这种方法能杀灭除细菌芽孢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并且不丧失肥料的应用价值。(√)

51.            《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于2006年6月16日农业部第1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 )

52.            从国外引进的畜禽可不加施畜禽标识。(×)

53.            畜禽标识不得重复使用。(√)

54.            畜禽标识可重复使用。(×)

55.            国家实施畜禽标识及养殖档案信息化管理,实现畜禽及畜禽产品可追溯。(√)

56.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畜禽标识、养殖档案等信息对畜禽及畜禽产品实施追溯和处理。(√)

57.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销售、收购、运输、屠宰应当加施标识而没有标识的畜禽。(√)

58.            没有标识的畜禽可以进行销售、收购、运输和屠宰。(×)

59.            猪牛羊加施的牲畜耳标在屠宰环节由屠宰企业剪断收回,交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回收的耳标不得重复使用。(√)

60.            农业部负责全国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的监督管理工作。(√)

61.            猪耳标的主标耳标面为圆形,辅标耳标面为带半圆弧的长方形。(×)

原因:猪耳标的主标耳标面为圆形,辅标耳标面为圆形。

62.            牛耳标主标耳标面为圆形,辅标耳标面为铲形。(√)

63.            县级以上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牲畜饲养、出售、运输、屠宰环节牲畜耳标的监督检查。(√)

64.            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记载的信息应当连续、完整、真实。(√)

65.            许多节肢动物,如蚊、蝇等都是畜禽传染病的传播媒介。(√)

66.            免疫耳标必须一次性使用,免疫耳标和耳标钳使用时须严格消毒。(√)

67.            免疫后,对散养户猪、牛、羊免疫证的填写应为一户一证。(  ×  )

68.            家禽的免疫证明应一群(户、批)一证。(√)

69.            猪、牛、羊在左耳中部加施畜禽标识,需要再次加施畜禽标识的,在右耳中部加施。(√)

70.            猪、牛、羊在右耳中部加施畜禽标识,需要再次加施畜禽标识的,在左耳中部加施。( × )

71.            畜禽标识严重磨损、破损、脱落后,应当及时加施新的标识,并在养殖档案中记录新标识编码。(√)

72.            畜禽标识实行一畜一标,编码应当具有唯一性。畜禽标识编码由畜禽种类代码、县级行政区域代码、标识顺序号共15位数字及专用条码组成。(√)

73.            采血的方式包括:耳静脉采血、颈静脉采血、前腔静脉采血、心脏采血、翅静脉采血。(√)

74.            患病死亡的畜禽尸体可以食用。( × )

75.            动物尸体装车前应将尸体各天然孔用蘸有消毒液的湿纱布、棉花严密填塞。(√)

76.            目前国家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是:猪瘟、禽流感、附红体病、细小病毒、蓝耳病。( ×)

原因:目前国家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77.            垂直传播即母体的病原体不经过任何媒介物直接传给子代的一种传播方式。(√)

78.            动物疾病是动物机体在致病性因素作用下而发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复杂的相互斗争的过程。(√)

79.            感染是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体内,并在其中繁殖,引起动物体一系列反应过程。(√)

80.            疫病流行是指疫病在动物群体中传播的过程,即由个体发病发展到群体发病的过程。( √ )

81.            猪瘟是由猪瘟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 ×)

82.            鸡新城疫是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 √ )

83.            禽流感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 × )

84.            鸡新城疫(鸡瘟)病是有药物可治的,不需要进行预防免疫接种。(×)

85.            牲畜口蹄疫的易感动物有:猪、牛、马等。( × )

原因:马不感染。

86.            动物疫情处理的原则是:“早发现、早反应、早处置”。(√)

87.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工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逐级建立责任制。(√)

88.            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时,免疫接种应先从安全区域到受威胁区、最后到疫区。(√)

89.            运送动物尸体和病害动物产品应采用密闭、不渗水的容器,装前卸后必须要严格消毒。(√)

90.            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

91.            二、三类动物疫病呈暴发性流行时,按照一类动物疫病处理。(√)

92.            牲畜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等不是一类动物传染病。(×)

93.            口蹄疫、猪水泡病、猪瘟、非洲猪瘟、小反刍兽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属于一类动物疫病。(√)

94.            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非洲马瘟、牛瘟、猪水泡病、狂犬病、马流行性感冒属于一类动物疫病。( × )

95.            牛结核病、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炭疽、伪狂犬病、魏氏梭菌病、副结核病、弓形虫病属于二类动物疫病。(√)

96.            动物经营者可以经营以下动物:封锁疫区内与所发生动物疫病有关的;疫区内易感染的;染病的。( × )

97.            患结核病的人员,可以从事畜禽的饲养工作。( × )

98.            县级以上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和监督管理工作。( × )

99.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和监督管理工作。( × )

原因: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和监督管理工作。

100.      专门经营动物的集贸市场不需要有专门的兽医工作室。(×)

原因:专门经营动物的集贸市场应定期休市,并具有消毒制度和专门的兽医工作室。

 



四、选择题(单选)

1.   下列不属于基层动物防疫员工作职责的是:(D)。

A、做好所在村畜禽的免疫注射工作;

B、及时发现和上报动物疫情;

C、做好辖区内畜禽养殖情况的统计上报工作;

D、协助村委会搞好除动物防疫以外的其它农村各项工作。

2.   育肥猪的正常体温是:( A )。

A、38-39.5℃;  B、37-37.5℃; C、37-39℃; D、38.5-41.5℃。

3.   猪的倒提保定适用于( D )。

A、颈部肌肉注射;   B、去势;   C、灌药;   D、腹腔注射。

4.   由病原微生物、寄生虫以及其组分或代谢产物所制成的、用于人工自动免疫的生物制品,称为( B )

A、干扰素;   B、疫苗;    C、类毒素;     D、抗生素。

5.   将细菌在生长繁殖中产生的外毒素,用适当浓度(0.3%~0.4%)的甲醛溶液处理后,其毒性消失而仍保留其免疫原性,称为( C )

A、抗生素;   B、新型疫苗;    C、类毒素;     D、干扰素。

6.   下列选项属于常规疫苗的有( B )

A、基因工程疫苗;  B、类毒素;  C、合成肽疫苗;  D、核酸疫苗。

7.   下列选项属于新型疫苗的有( C )

A、活疫苗;  B、灭活疫苗;  C、合成肽疫苗;  D、类毒素。

8.   类毒素是用人工方法将( A )处理后形成的物质。

A、外毒素;  B、内毒素;  C、细菌素;   D、抗生素。

9.   通过人工诱变获得的弱毒株,或者是自然减弱的天然弱毒株(但仍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或者是异源弱毒株所制成的疫苗称为( D )。

A、外毒素;  B、内毒素;  C、灭活疫苗;   D、活疫苗。

10.            用免疫原性良好的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经人工培养后,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杀死(灭活),使其传染因子被破坏而仍保留其免疫原性所制成的疫苗称为( A )。

A、灭活疫苗;  B、活疫苗;  C、外毒素;   D、内毒素。

11.            口蹄疫灭活疫苗一般要求在( C )条件下贮藏。

A、-15℃;  B、-15℃~0℃;     C、2~8℃;   D、常温。

12.            禽流感灭活疫苗一般要求在( C )条件下贮藏。

A、-15℃;  B、-15℃~0℃;     C、2~8℃;   D、常温。

13.            鸡新城疫活疫苗一般要求在( A )条件下贮藏,温度越低,保存时间越长。

A、-15℃;  B、0℃;  C、2~8℃;    D、常温。

14.            猪瘟活疫苗一般要求在( A )条件下贮藏,温度越低,保存时间越长。

A、-15℃;  B、0℃;      C、2~8℃;    D、常温。

15.            马立克氏病血清I、II型疫苗须在( D )贮藏。

A、常温条件下;         B、 0℃以下;

C、-15℃以下;          D、液氮中(-196℃)。

16.            禽颈部皮下免疫接种的注射部位在( B )处,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颈中线的皮肤并向上提起,使其形成一囊。

A、颈侧中1/3部位;          B、颈背部下1/3;

C、颈侧中1/4部位;          D、颈背部下1/4。

17.            大动物皮下免疫接种的注射部位在( A ),选择皮薄、被毛少、皮肤松弛、皮下血管少的地方。

A、颈侧中1/3部位;          B、颈背部下1/3;

C、颈侧中1/2部位;          D、颈背部下1/2。

18.            羊、犬、兔肌肉免疫接种部位宜选择在( C )

A、尾根部;   B、肩胛中央;  C、颈部;   D、胸部。

19.            禽皮内免疫接种注射部位宜选择在( B )。

A、翅膀基部;   B、肉髯部位;    C、胸部肌肉;    D、颈部。

20.            猪皮内注射免疫接种注射部位宜选择在( D )。

A、尾根部;   B、肩胛中央;  C、颈部;   D、耳根后。

21.            点眼、滴鼻免疫接种方法适用( A )

A、禽;  B、犬;    C、猪;    D、牛。

22.            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1株)中含有灭活的重组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Re-1株。灭活前鸡胚液血凝(HA)效价≥8log2,其颜色和状态为( C )。

A、微黄色海绵状;       B、微黄色悬浮液;

C、乳白色乳状液         D、乳白色悬浮液。

23.            禽流感一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株)每羽份中含禽流感重组新城疫病毒rL—H5株至少106.0EID50。其颜色和状态为(B),易与瓶壁脱离,加稀释液后迅速溶解。

A、乳白色海绵状疏松团块;  B、微黄色海绵状疏松团块;  

C、淡红色海绵状疏松团块;   D、粉红色略带粘滞性的均匀乳状液。

24.            猪瘟活疫苗的颜色和状态为( C ),易与瓶壁脱离,加稀释液后迅速溶解。

A、乳白色海绵状疏松团块;  B、微黄色海绵状疏松团块;  

C、淡红色海绵状疏松团块;   D、粉红色略带粘滞性的均匀乳状液。

25.            狂犬病兽用活疫苗(ERA株)外观呈( A ),加稀释液即呈溶解均匀的混悬液。

A、白色海绵状疏松团块;     B、微黄色海绵状疏松团块;  

C、淡红色海绵状疏松团块;   D、乳白色略带粘滞性的均匀乳状液。

26.            疫苗瓶标签上“有效期至“20120711”的含义是指( C )。

A、疫苗是2011年 7月 12日生产的;

B、疫苗有效期至 2012年 11 月7日;

C.疫苗有效期至 2012 年7月11日;

D、疫苗有效期至2011 年 7 月 12 日。

27.            家畜发生过敏反应后最常用的药物为( A )

 A、肾上腺素; B、磺胺甲基嘧啶; C、左旋咪唑; D、敌百虫。

28.            一头体重为 10~25kg猪注射猪口蹄疫 O 型灭活疫苗的剂量为( B )。

 A、0.5ml;  B、1ml;   C、2 ml;   D、4 ml。

29.            一头体重25kg以上猪注射猪口蹄疫 O 型灭活疫苗的剂量为( C )。

A、0.5ml;   B、1ml;   C、2 ml;   D、4 ml。

30.            国家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实行强制免疫制度,免疫密度和抗体合格率分别应达到( C )。

A、100%,60%以上;          B、70%以上,100%;

C、100%,70%以上            D、90%以上,100%。

31.            下列疫病哪种属于寄生虫病( A )。

A、弓形体;  B、猪瘟;  C、禽流感;  D、支原体。

32.            疥螨寄生于宿主的  (  A  )  。

A、皮肤表面;    B、皮肤隧道;   C、毛囊 ;  D、肌肉。

33.            牛、羊胆管内最常见的寄生虫一般是( C )。

A、脑包虫;    B、肠道线虫;     C、肝片吸虫;  D、肠道绦虫。

34.            寄生虫病引起的损害主要有:机械性损伤、夺取宿主营养和血液、( C )和引入其他病原体,传播疾病。

 A、淤血和缺氧;        B、感染和中毒;

C、毒素的毒害作用;    D、过敏反应。

35.            寄生虫幼虫或无性阶段所寄生的宿主叫( C )

A、终末宿主;  B、保虫宿主; C、中间宿主;  D、转续宿主。

36.            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有( D )

A、仅有地方性;                  B、仅有季节性;

C、有地方性无季节性;            D、既有地方性又有季节性。

37.            弓形虫病是人畜共患病,人是弓形虫生活的( B )。

 A、中间宿主; B、终末宿主; C、贮藏宿主;  D、保虫宿主。

38.            球虫病的感染来源为( B )

A、球虫虫卵;  B、球虫卵囊;  C、球虫幼虫;  D、球虫成虫。

39.            ( C ),其成虫寄生在小肠,幼虫在肠壁、肝、肺脏中发育形成一个移动过程,可引发肺炎和肝脏损伤,有的移行到胃内,造成呕吐,剖检时可见虫体堵塞肠道。

A、猪疥螨;   B、弓形体;  C、猪蛔虫;   D、旋毛虫。

40.            ( D ),其成虫寄生于肠管,幼虫寄生于横纹肌,呈人猪相互循环感染。

A、猪疥螨;   B、弓形体;  C、猪蛔虫;   D、旋毛虫。

41.            用酒精作皮肤外消毒的有效酒精浓度是( C )。

A、100%;    B、90%;      C、75%;      D、60%。

42.            炭疽病畜圈舍消毒可用( C )。

A、30%草木灰水;         B、10%石灰乳;    

C、20%漂白粉溶液;       D、75%的酒精。

43.            运载过炭疽病死畜的车辆一般用的消毒剂是( B )。

A、5%来苏尔溶液;            B、1%过氧乙酸;

C、30%草木灰;               D、75%的酒精。

44.            对感染结核病的养畜场内的圈舍、场地、车辆等,可选用( D )进行消毒。

A、30%草木灰水;                B、75%的酒精; 

C、0.1%高锰酸钾;                D、2%烧碱。

45.            冲洗伤口所需要的高锰酸钾浓度为( A )

A、0.01%~0.02%溶液;       B、0.05%~0.1%溶液;  

C、1%~2%溶液;             D、5%~10%溶液。

46.            用量筒量取95%医用酒精( B ),加蒸馏水(或纯净水)稀释至l000毫升,即为75%酒精,配制完成后密闭保存。

A、750毫升;   B、789.5毫升;  C、798.5毫升;  D、950毫升。

47.            称取( C )氢氧化钠,装入量器内,加入适量常水中(最好用60~70℃热水),搅拌使其溶解,再加水至1000毫升,即得5%氢氧化钠,配制完成后密闭保存。

A、0.5克;   B、5克;    C、50克;    D、500克。

48.            在对家畜测体温时,对体温计应( C )消毒。

A、用自来水冲洗;        B、用60%的酒精;

C、用75%的酒精;         D、用95%的酒精。

49.            畜禽标识编码由畜禽种类代码、县级行政区域代码、标识顺序号共( A )位数字及专用条码组成。

A、15;        B、12;      C、10;       D、8。

50.            养殖档案和防疫档案保存时间:商品猪、禽为 (A)。

A、2年;  B、10年;  C、20年;  D、长期保存。

51.            养殖档案和防疫档案保存时间:牛为( C )。

A、2年;  B、10年;  C、20年;  D、长期保存。

52.            养殖档案和防疫档案保存时间:羊为(B )。

A、2年;  B、10年;  C、20年;  D、长期保存。

53.            养殖档案和防疫档案保存时间:种畜禽为(D)。

A、2年;  B、10年;  C、20年;  D、长期保存。

54.            猪耳标、牛耳标、羊耳标的颜色分别为(A)

A、肉色、浅黄色、橘黄色;     B、浅黄色、橘黄色、肉色;

C、橘黄色、肉色、浅黄色;     D、肉色、橘黄色、浅黄色。

55.            免疫后,对散养户猪、牛、羊免疫证的填写应做到(  B  )。

A、一户一证;   B、一畜一证;  C、一栏一证;    D、一群一证。

56.            猪、牛、羊的畜禽种类代码分别为( A )。

A、1、2、3;   B、3、2、1 ;  C、1、3、2;  D、2、1、3。

57.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中化制适用于( D )。

A、口蹄疫;    B、羊猝狙;    C、粘膜病;   D、旋毛虫病。

58.            对病死畜禽尸体采取(   C  )处理。

A、杀来食用;   B、丢到野外;   C、深埋;   D、拿到集市去卖。

59.            “传染源”是指( B )  。

A、被病原污染的场所;      B、患病动物和病原携带者;  

C、被污染的水源和饲料;    D、病死畜禽。

60.            传染病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切断任一环节则不能造成流行;接种疫苗是从 ( A )环节阻止传染病流行。

A、易感动物;   B、传染源;  C、传播途径;  D、传播媒介。 

61.            ( C )病不是动物传染病。

A、猪肺疫;    B、猪瘟;   C、贫血;     D、口蹄疫。

62.            从亲代到子代之间的纵向传播形式称为(  A )。

A、垂直传播   B、间接传播   C、水平传播   D、直接传播。

63.            狂犬病病毒是( B )散播的。

A、经血液;    B、沿神经干;   C、经淋巴管;    D、经皮肤。

64.            炭疽病是(   C   )。

A、人的传染病;          B、动物的传染病;

C、人畜共患病;          D、单蹄兽疫病。

65.            鸭病毒性肝炎多发生在(  B  )的鸭。

A、老龄;      B、1~2周龄;   C、2月龄 ;      D、3月以后。

66.            猪瘟解剖的特征症状:( A )。         

A、大肠粘膜的钮扣状溃疡;       B、心肌钮扣状溃疡;

C、肺钮扣状溃疡;               D、膀胱钮扣状溃疡。

67.            猪瘟的扣状溃疡属于( C )。

A、液性炎;   B、卡他性炎;   C、纤维素性炎;  D、化脓性炎。

68.            多种家畜发生传染病都会使病畜皮肤出现红斑,按压后退色的是何病。( D )          

A、猪瘟;    B、猪肺疫;     C、猪副伤寒;     D、猪丹毒。

69.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多种偶蹄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疫病。以下哪种家畜不会感染口蹄疫。( D )          

A、猪;        B、牛;       C、羊;      D、马。

70.            以下哪种疫病会发生远距离的跳跃式传播。( B )          

A、猪瘟;       B、口蹄疫;      C、蓝耳病;      D、猪丹毒。

71.            猪颈部淋巴结肿胀多由( C )引起。

 A、巴氏杆菌;  B、布氏杆菌;  C、链球菌;  D、猪丹毒。

72.            患( B )的病畜剖检可见到虎斑心。

A、布氏杆菌;  B、口蹄疫;  C、猪传染性水泡炎;  D、猪瘟。

73.            禽霍乱的病原体是( B )

A、沙门氏杆菌; B、多杀性巴氏杆菌;C、大肠杆菌;D、布氏杆菌。

74.            我国已消灭的动物疫病是( B )。

A.口蹄疫;   B.牛瘟;     C.新城疫;    D.猪链球菌病。

75.            结核病的症状随患病器官的不同而异,但共同的表现是( D )。

A、咳嗽;   B、淋巴结肿大;  C、顽固性腹泻; D、消瘦、贫血。

76.            为控制奶牛结核病发生,我国现行采取的是以( A )相结合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A、“监测、检疫、扑杀和消毒”;      B、“免疫、隔离、治疗和消毒”;

C、“监测、检疫、治疗和隔离”;    D、“监测、隔离、检疫和治疗”

77.            在口蹄疫疫区内要严格实行( A ) 、消毒、紧急免疫的综合防治措施。

A、封锁、隔离、扑杀;    B、封锁、隔离、治疗;   

C、封锁、隔离;          D、封锁、治疗、扑杀。

78.            某养殖场发生经典O型口蹄疫时,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划分( C )。           

A、以该养殖场为疫点,由疫点边缘向外延伸3公里范围的区域为疫区,由疫区边缘向外延伸5公里的区域为受威胁区;

B、以该养殖场为疫点,由疫点边缘向外延伸5公里范围的区域为疫区,由疫区边缘向外延伸8公里的区域为受威胁区;

C、以该养殖场为疫点,由疫点边缘向外延伸3公里范围的区域为疫区,由疫区边缘向外延伸10公里的区域为受威胁区;

D、以该养殖场为疫点,由疫点边缘向外延伸3公里范围的区域为疫区,由疫区边缘向外延伸12公里的区域为受威胁区。

79.            重大动物疫情的预警依次用( D )表示特别严重、严重、较重和一般四个预警级别。

A、红色、黄色、橙色和蓝色;    B、橙色、红色、黄色和蓝色; 

C、红色、橙色、蓝色和黄色;    D、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

80.            发生(C )类动物疫病时,当地县级、乡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组织防治和净化。

A、一;     B、二;     C、三;     D、二和三。

81.            自疫区内最后一头(只)发病动物及其同群动物处理完毕起,经过一个( B )以上的监测,未出现新的病例的,经验收合格,解除封锁。

A、周期;   B、潜伏期;   C、治疗期;    D、星期。

82.            重大动物疫情由( D )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及时准确公布;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公布重大动物疫情。

A、县级兽医主管部门;      B、市级兽医主管部门;     

C、省级兽医主管部门;      D、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

83.            新《动物防疫法》于( D )起实施。

 A、2007年8月30日;    B、2007年10月1日;

 C、2007年12月30日;   D、2008年1月1日。

84.            新《动物防疫法》共有( A )条。

A、八十五;   B、八十六;   C、八十七;   D、八十八。

85.            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 C )的方针。

A、治疗为主;B、捕杀为主;C、预防为主;D、淘汰为主。

86.            按照《动物防疫法》,根据动物疫病对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动物疫病分为( A )类。

A、3;    B、4;      C、5;      D、6。

87.            对人畜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措施的动物疫病是( A )疫病。

 A、一类;     B、二类;      C、三类;     D、一、二类。

88.            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防止扩散的动物疫病是( B )疫病。

 A、一类 ;    B、二类;     C、三类;   D、二、三类。

89.            常见多发、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动物疫病是( B )疫病。

 A、一类;     B.三类;     C、二类;    D、二、三类

90.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从事与(  D  )有关的经营性活动。

A、动物检疫;  B、动物卫生监督; C、畜牧兽医;  D、动物防疫。

91.            ( A )主管全国的动物防疫工作。

A、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       B、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

C、国家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D、卫生部。

92.            我国动物防疫法规定,实施强制免疫疫病病种名录由( A )规定并公布。

A、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       B、省政府;

C、动物防疫监督机构;                 D、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

93.            下列哪种疫病属于一类动物疫病( D )。

A、伪狂犬病;B、猪乙型脑炎;C、禽病毒性关节炎;D、猪水泡病。

94.            对经强制免疫的动物未加施畜禽标识的行为( B )。

A、处1000元以下罚款;   B、处2000元以下罚款;

C、处3000元以下罚款;    D、处5000元以下罚款。

95.            违反动物防疫法的规定处理染疫动物及其产品和运载工具可处( A )。            

A.3000元以下罚款;           B.5000元以下罚款;

C.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D.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96.            《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自( C )起开始施行。

A、2008年1月1日;        B、2010年1月4日;  

C、2010年5月1日;        D、2010年6月1日。

97.            不申报办理《 动物防疫合格证》的处理( A )            

A.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B.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C.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D.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98.            患有( A )的人员不得直接从事动物诊疗以及易感染动物的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等活动。

A、人畜共患传染病;  B、疾病;  C、色盲;  D、普通病。

99.            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选址应当距离种畜禽场、动物诊疗场所、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之间距离分别为( B )

A、200米以上;500米以上;不少于1000米;

B、1000米以上;200米以上;不少于500米;

C、1000米以上;500米以上;不少于200米;

D、500米以上;1000米以上;不少于200米。

100.      兴办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和动物屠宰加工场所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  C  )工作日内完成材料和现场审查,审查合格的,颁发《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审查不合格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A、10个;    B、15个;   C、20个;   D、30个。

五、选择题(多选)

1.   基层防疫员职业守则包括( ABCD )。

A、掌握动物防疫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

B、认真学习动物防疫的技术技能;

C、积极参加培训,不断提高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水平;

D、认真负责,有强烈的责任感。

2.   常规疫苗按其病原微生物性质分为( BCD ) 。

A、合成肽疫苗;   B、灭活疫苗;   C、类毒素;   D、活疫苗。

3.   利用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学、免疫化学等技术研制的疫苗,称为新型疫苗,主要有( ACD )等。

A、亚单位疫苗;           B、类毒素;  

C、基因工程疫苗;         D、核酸疫苗。

4.   活疫苗的优点包括( AD )。

A、免疫效果好;         B、受母源抗体干扰小;

C、不会出现毒力返强;   D、接种途径多

5.   活疫苗的缺点(BCD)。

A、接种途径少;          

B、可能出现毒力返强;

C、贮存、运输要求条件较高;

D、免疫效果受免疫动物用药状况影响。

6.   灭活疫苗的优点包括( BCD)。

A、接种途径多;

B、受母源抗体干扰小;   

C、一般只需在2~8℃贮藏和运输条件,易于贮藏和运输;

D、安全性能好,一般不存在散毒和毒力返祖的危险。

7.   灭活疫苗的缺点包括( ACD )

A、接种途径少;

B、可能出现毒力返强;

C、产生免疫保护所需时间长;

D、疫苗吸收慢,注射部位易形成肿胀,影响肉的品质。

8.   疫苗的贮藏设备有( ABD )。

A、低温冰柜;  B、电冰箱;  C、高压锅;    D、冷藏柜。

9.   免疫接种前需准备急救药品有( ABCD )等。

A、0.1%盐酸肾上腺素;      B、地塞米松磷酸钠;

C、盐酸异丙嗪;            D、5%葡萄糖注射液。

10.            金属注射器主要由( ABCD )等组件组成。

A、金属支架;   B、玻璃管;  C、橡皮活塞;   D、剂量螺栓。

11.            玻璃注射器由( BD )两部分组成。

A、玻璃管;   B、针筒;   C、橡皮活塞;     D、活塞。

12.            连续注射器主要由( ABCD )等组件组成。

A、支架;  B、玻璃管;    C、金属活塞;   D、单向导流阀。

13.            为了防止断针,注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ABCD)。

A、在注射前应认真仔细地检查针具,对认为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针具,应剔出不用;

B、避免过猛、过强的行针;

C、在进针行针过程中,如发现弯针时,应立即出针,切不可强行刺入;

D、对于滞针等亦及时正确的处理,不可强行硬拔。

14.            禽肌肉注射免疫接种的注意事项( ABCD )

A、针头与胸肌的角度不要超过45°角,以免刺入胸腔,伤及内脏;

B、注射过程中,要经常摇动疫苗瓶,使其混匀;

C、注射时不要图快,以免疫苗流出体外;

D、使用连续注射器,每注射500只禽,要校对一次注射剂量,确保注射剂量准确。

15.            大家畜(马、牛、骆驼等)肌肉免疫接种部位宜选择在(  AB  )。

A、臀部;   B、颈部;    C、尾根部;   D、肩胛中央。

16.            猪肌肉免疫接种部位宜选择在( ABD )。

A、耳后;  B、臀部;   C、肩胛中央;   D、颈部。

17.            禽肌肉免疫接种注射部位宜选择在( BC )。

A、肉髯部位;   B、翅膀基部;     C、胸部肌肉; D、颈部。

18.            马、牛皮内注射免疫接种注射部位宜选择在(BCD)。

A、臀部;    B、颈侧;    C、尾根;   D、肩胛中央。

19.            羊皮内注射免疫接种注射部位宜选择在( AD  )。

A、颈侧;     B、臀部;     C、肩胛中央;    D、尾根部

20.            皮内注射免疫接种的注意事项( ABD )。

A、皮内注射时,注意把握,不要注入皮下;

B、选择部位尤其重要,一定要按要求的部位选择进针;

C、注意不要损伤血管和骨骼;

D、皮内注射保定动物一定要严格,注意人员安全;

21.            用于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剂有( ABC  )。

A、菌苗;    B、疫苗;    C、类毒素;    D、免疫血清。   

22.            关于人工主动免疫的特点,错误的是( BCD )。

A、 接种物为抗原;        B、免疫力维持时间短; 

C、主要用于疾病的治疗;   D、接种后立即获得免疫力。

23.            关于人工被动免疫的特点,正确的是(  ACD  )。

A、接种物为抗体;             B、 仅用于治疗疾病;  

C、接种后即获得免疫力;       D、免疫力维持时间短。

24.            预防动物传染病,免疫接种的方法有( ABCD )。

A、点眼接种;    B、气雾免疫接种;  

C、注射接种;    D、饮水免疫接种;

25.            在土壤中存活很久,仍能引起动物发病的病原体有( ACDE )。

A、炭疽杆菌;      B、多杀性巴氏杆菌;    C、猪丹毒杆菌;   

D、破伤风梭菌;    E、气肿疽梭菌。

26.            通过飞沫传播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有( ABDE )。

A、口蹄疫;    B、马立克氏病;    C、猪细小病毒感染;

D、结核病;     E、猪气喘病。

27.            羊肝片吸虫病是由片形吸虫寄生于羊等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内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对羊肝片吸虫病常用的驱虫药有( BCD )。

A、土霉素;               B、硫双二氯酚;

C、硝氯酚(拜耳9015);    D、吡喹酮。 

28.            鸡球虫病是鸡常见且危害十分严重的寄生虫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球虫引起的急性流行性寄生虫病。用于预防鸡球虫病的药物有(ABCD)。

A、氨丙啉;    B、地克珠利; C、马杜霉素; D、莫能菌素。

29.            鸡球虫病是养鸡业中重要的、常见的一种疾病。鸡场一旦群爆发球虫病,应立即治疗。常用的治疗药物有( CD )

A、吡喹酮;   B、硫双二氯酚;   C、氨丙啉;  D、妥曲珠利。

30.            组织滴虫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类的( BC )引起的疫病,又称“黑头病”。

A、肺脏;   B、肝脏;  C、盲肠;  D、结肠。

31.            各种寄生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寄生部位等不同,因而对宿主的致病作用和危害程度也不同,主要表现在:( ABCD )。

A、机械性损害;            B、夺取宿主营养和血液; 

C、毒素的毒害作用;        D、引入其他病原体,传播疾病。

32.            肉孢子虫常见于( ACDE )。

A、猪;  B、鸡;  C、牛;  D、羊;  E、马。

33.            以下哪种寄生虫属体外寄生虫( BCD )

 A、复殖目吸虫;    B、蜱;     C、伤口蛆;    D、螨。

34.            常用的化学消毒法有( ABC )。

A、清洗法、浸泡法;     B、喷雾法、熏蒸法;   

C、喷洒法、撒布法;     D、紫外线、超声波。

35.            常用的物理消毒方法有( ABD )等。

A、机械消毒、煮沸消毒;    B、焚烧消毒、火焰消毒;

C、浸泡消毒、熏蒸消毒;    D、阳光、紫外线消毒。

36.            下列选项中均属于含氯消毒剂的有( BC )。

A、漂白粉、六氯酚、氯胺;

B、漂白粉、次氯酸钠、次氯酸钙;

C、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

D、福尔马林、环氧乙烷。

37.            下列属于过氧化物类消毒剂的有( AB )。

A、过氧化氢、环氧乙烷; B、过氧乙酸、二氧化氯、臭氧;

C、氯胺、三氯异氰尿酸; D、福尔马林、环氧乙烷。

38.            消毒剂的作用有 ( ABCDE  )。

A、灭菌;   B、抑菌;   C、杀菌;   D、抗菌;   E、防腐。

39.            粪便污物消毒方法有( ABCD )。

A、生物热消毒法;      B、掩埋消毒法; 

C、焚烧消毒法;        D、化学药品消毒法。

40.            畜禽标识是指经农业部批准使用的( BCD )以及其他承载畜禽信息的标识物。

A、检疫证;  B、耳标;  C、电子标签;  D、脚环。

41.            使用伪造、变造的畜禽标识可处:(ABC )。

A.没收伪造、变造的畜禽标识;

B.没收违法所得;  

C.处3000元以上30000以下罚款;

D.处1000元以上20000以下罚款。

42.            经强制免疫的畜禽应当: ( BD  )。

A、用自己的方法标记记载;     B、建立免疫档案;

C、立即屠宰;                 D、加施畜禽标识。

43.            畜禽养殖档案应当载明的内容:( ABCD  )。

A、畜禽的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来源和进出日期;

B、检疫免疫消毒情况;

C、畜禽发病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

D、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内容。

44.            从事畜禽养殖不得有下列行为:(CD )。

A、建立养殖档案加施畜禽标识;

B、定期进行对养殖畜舍内外环境消毒;

C、任意使用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

D、在垃圾场或者使用垃圾物资饲喂畜禽。

45.            采血的方式包括:( ABCD  )。

A、耳静脉采血;       B、颈静脉采血;

C、前腔静脉采血;     D、心脏采血和翅静脉采血

46.            动物尸体的运送注意事项有( ABCD)。

A、箱体内的物品不能装的太满,应留下半米或更多的空间,以防肉尸的膨胀(取决于运输距离和气温);

B、肉尸在装运前不能被切割,运载工具应缓慢行驶,以防止溢溅;

C、工作人员应携带有效消毒药品和必要消毒工具以及处理路途中可能发生的溅溢;

D、所有运载工具在装前卸后必须彻底消毒。

47.            尸体无害化处理的方法有: ( ACD )。

A、深埋;     B、食用;    C、焚烧;     D、发酵。

48.            皮毛的无害化处理适用哪些方法( ABCD )。

A、盐酸食盐溶液消毒法;     B、过氧乙酸消毒法;    

C、碱溶液浸泡消毒法;       D、石灰乳浸泡消毒法。

49.            病死畜禽要严格采取“四不准一处理”处置措施,“四不准”是指不准( ACDE )。

A、宰杀;   B、销毁;   C、食用;   D、出售;  E、转运。

50.            对病死但不能确定死亡病因的尸体要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督下进行(  BCD  )等无害化处理。

A、冷冻;   B、深埋;   C、化制;   D、焚烧。

51.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有(  BCD  )。

A、免疫动物;    B、易感动物; C、传播途径; D、传染源。

52.            传染病的特性 (ABCD)。

A、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

B、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C、病畜(禽)能获得免疫;   

D、被感染的机体能出现特异性反应和具有传染特征的临床症状。

53.            病原携带动物通常指( ABC )。

A、带菌动物; B、带毒动物; C、带虫动物;  D、易感动物。

54.            疑似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应( ABCD )处置。

A、对发病场/户实施隔离、监控,禁止生猪及其产品和有关物品移动。

B、对发病场/户内外环境实施严格消毒措施。

C、对病死猪、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D、对可疑污染进行消毒。

55.            高致病性禽流感( ABC )。

A、一年四季均可流行;   

B、各种品种和不同日龄的禽类都可感染发病;

C、高致病性禽流感也可能经蛋传播;

D、禽类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时,需紧急治疗。

56.            鸡新城疫的典型病变是 ( ABCD )。

A、消化道出血、溃疡;           B、腺胃粘膜出血; 

C、产蛋鸡卵黄膜充血或出血;     D、卵黄破裂流入腹腔。

57.            鸡新城疫的临床症状有 ( AD  )。

A、神经症状;  B、无神经症状;   C、怕水;  D、下痢

58.            猪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症状有( AB )。

A、咳嗽;  B、气喘;  C、高热稽留;  D、心内膜炎。

59.            慢性型猪链球菌病主要表现为( AB )。

A、关节炎; B、心内膜炎;  C、口腔炎;  D、腹痛。

60.            急性败血型猪链球菌病主要表现为( BD )。

A、转圈运动;B、高热稽留; C、腹痛;   D、皮肤发紫。

61.            细菌基本结构包括 ( BCD )部分。

A、细胞质;  B、细胞壁;  C、细胞膜;  D、细胞浆。  

62.            结核杆菌主要有3个类型,即( ABD )。

A、牛型   B、人型    C、猪型   D、禽型

63.            下列属于口蹄疫临床症状的有( BD )。

A、腹下和四肢皮肤发绀和斑点状出血,很快因心力衰竭、气喘和抽搐死亡,病程1-2天;

B、口、舌、唇、鼻、蹄、乳房等部位的皮肤、粘膜形成水疱,并溃烂形成烂斑;

C、表现为关节炎,以内膜炎,化脓性淋巴结炎,子宫炎,乳房炎,咽喉炎,皮炎等;

D、继发感染易引起蹄匣脱落。

64.            下列属于猪瘟临床症状的有( BCD )。

A、发病1-2天或死亡前,以耳根、颈下、胸前、腹下及四肢内侧等部位出现红斑,指压褪色;

B、腹下和四肢皮肤发绀和斑点状出血,很快因心力衰竭、气喘和抽搐死亡,病程1-2天;

C、结膜发炎,两眼有脓性分泌物。全身皮肤黏膜广泛性充血、出血,皮肤发绀,尤以肢体末端(耳、尾、四肢及口鼻部)最为明显;

D、先短暂便秘,排球状带黏液(脓血或假膜碎片)粪块;后腹泻排灰黄色稀粪。

65.            下列哪些动物易感口蹄疫( ABD )。

A、牛;    B、绵羊;    C、马;     D、骆驼。

66.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在临床分( ABCD )等病型。

A、最急性型;   B、急性型;   C、亚急性型;   D、慢性型

67.            下列属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临床症状的有( AB )。

A、眼结膜炎、眼睑水肿;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

B、体温明显升高,可达41℃以上;部分猪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

C、呼吸困难,常呈犬坐,胸部触诊有痛感,听诊有啰音和摩擦音;

D、全身皮肤黏膜广泛性充血、出血。

68.            下列属于猪丹毒的临床症状的有( BCD )。

A、腹下和四肢皮肤发绀和斑点状出血,很快因心力衰竭、气喘和抽搐死亡,病程1-2天;

B、体温升高达42-43℃,沉郁、步态僵硬或跛行,结膜充血;

C、发病1-2天或死亡前,以耳根、颈下、胸前、腹下及四肢内侧等部位出现红斑,指压褪色;

D、体温升高达41℃,常于发病后2-3天在胸、腹、背、肩、四肢等处的皮肤发生疹块。

69.            国家实行强制性免疫的动物疫病有( ABCE )。

A、口蹄疫;   B、猪瘟;   C、高致病性禽流感 ;

D、新城疫;     E、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70.            对重大动物疫病威胁区应当采取( AC )措施。

A、对易感染的动物进行监测;

B、对易感染的动物进行扑杀;

C、对易感染的动物根据需要实施紧急免疫接种;

D、尽快将易感染的动物出售。

71.            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后对疫点内应采取的措施:( ABC)。

A、扑杀并销毁染疫动物和易感染的动物及其产品;

B、对病死的动物、动物排泄物、被污染饲料、垫料、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

C、对被污染的物品、用具、动物圈舍、场地进行严格消毒;

D、对易感染的动物根据需要实施紧急免疫接种。

72.            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后对受威胁区应当采取下列措施:(BD)。

A、对动物排泄物、饲料、垫料、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

B、对易感染的动物进行监测;

C、扑杀并销毁易感染的动物及其产品;

D、对易感染的动物根据需要实施紧急免疫接种。

73.            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后对疫区应当采取下列措施:(ABCD)。

A、在疫区周围设置警示标志,在出入疫区的交通路口设置临时动物检疫消毒站,对出入的人员和车辆进行消毒;

B、扑杀并销毁染疫和疑似染疫动物及其同群动物,销毁染疫和疑似染疫的动物产品,对其他易感染的动物实行圈养或者在指定地点放养,役用动物限制在疫区内使役;

C、对易感染的动物进行监测,并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实施紧急免疫接种,必要时对易感染的动物进行扑杀;

D、关闭动物及动物产品交易市场,禁止动物进出疫区和动物产品运出疫区;对动物圈舍、动物排泄物、垫料、污水和其他可能受污染的物品、场地,进行消毒或者无害化处理。

74.            发生哪类动物疫病时应划疫区并采取封锁: ( ABC )。              

A、一类动物疫病;            B、二类、三类动物疫病呈暴发流行时;

C、发生当地新发现的传染病;  D、人畜共患病。

75.            发现动物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应当立即向当地(  ACD  )中的任何一个部门报告。

A、兽医主管部门;      B、卫生主管部门;  

C、动物卫生监督机构;  D、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

76.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  ABCD   )动物疫情。

A、瞒报  B、谎报  C、迟报      D、漏报

77.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工作应当坚持(  ABC   )的方针。

A、加强领导、密切配合;       B、依靠科学、依法防治;

C、群防群控、果断处置;       D、及时确诊,分工负责。

78.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备队由(   ABCD   )等组成。

A、当地兽医行政管理人员;      B、动物防疫工作人员。 

C、有关专家;              D、执业兽医。

79.            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立即划定(  ABD  ),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A、疫点;       B、疫区;     C、封锁区;  D、受威胁区。

80.            动物疫情必须快报的情形有:(  ABCD   )。

A、发生一类或者疑似一类动物疫病;

B、二类、三类或者其他动物疫病呈暴发性流行;

C、新发现的动物疫情;

D、已经消灭又发生的动物疫病。

81.            动物疫情报告实行(  ACD )制度。

A、快报;    B、日报;    C、月报;   D、年报。

82.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ABCD )。

A、应急指挥部的职责、组成以及成员单位的分工;重大动物疫情的监测、信息收集、报告和通报;

B、动物疫病的确认、重大动物疫情的分级和相应的应急处理工作方案;

C、预防、控制、扑灭重大动物疫情所需资金的来源、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度;

D、重大动物疫情疫源的追踪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设施和专业队伍建设。

83.            重大动物疫情报告包括下列内容:( ABCD )。

A、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

B、染疫、疑似染疫动物种类和数量、同群动物数量、免疫情况、死亡数量、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情况;

C、流行病学和疫源追踪情况;已采取的控制措施;

D、疫情报告的单位、负责人、报告人及联系方式。

84.            制定《动物防疫法》的目的是(  ABCDE  )。

A、加强对动物防疫活动的管理;     B、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

C、促进养殖业发展;               D、保护人体健康; 

E、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85.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所称动物是指:(ABC)。

A、家畜家禽;                     B、人工饲养的动物;  

C、合法捕获的其他动物;           D、野生动物。

86.            动物防疫法所称动物疫病是指:( AB )。

A、动物传染病;     B、动物寄生虫病;    C、心肌炎;  D、贫血

87.            按照《动物防疫法》规定,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职责有( CD )。

A、承担动物疫病的监测、检测工作;

B、承担动物疫病的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等;

C、负责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工作;

D、动物防疫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88.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执行监督任务时可以采取的措施: ( ABC  )。

A、抽检;  B、补检;  C、进入有关场所调查取证; D、适当收费。

89.            对不依法实行强制免疫的处理: ( ABC )。

A、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代免疫; B、代处理的费用由违法人承担;    

C、处1000元以下罚款;    D、动物发病后再处理。

90.            属于一类动物疫病的有( ABC )。

A、口蹄疫 ;B、猪水泡病; C、猪瘟; D、牛结核病。

91.            以下为一类动物疫病的是:( AC )。

A、口蹄疫;   B、狂犬病;    C、痒病;    D、牛流行热。

92.            以下为二类动物疫病的是: ( BCD )。

A、非洲猪瘟;               B、布鲁氏菌病; 

C、马传染性贫血;          D、牛结核病。

93.            下列疫病属于人畜共患病的有( ABD  )。

    A、旋毛虫病;                  B、结核病  

C、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D、高致病性禽流感  

94.            禁止经营的动物及动物产品有:( ABCD ) 。

A、疫区内易感染的;    B、病死或死因不明的;  

C、染疫或疑似染疫的;   D、其他不符合防疫规定的。

95.            运载动物、动物产品的( ABCD   )等应当符合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动物防疫要求。

A、运载工具;  B、垫料;  C、包装物;  D、容器。

96.            (  BCD  )应当符合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健康标准。

A、野生动物;  B、种用动物;  C、乳用动物;  D、宠物。

97.            必须申请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场所有( BCD )。

A、经营动物、动物产品的集贸市场; 

B、动物饲养场和养殖小区;  

C、动物隔离场所、动物屠宰加工场所; 

D、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

98.            按照《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规定,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布局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ABCD  )。

A、场区周围建有围墙;生产区与生活办公区分开,并有隔离设施;

B、场区出入口处设置与门同宽,长4米、深0.3米以上的消毒池;

C、生产区入口处设置更衣消毒室,各养殖栋舍出入口设置消毒池或者消毒垫;生产区内清洁道、污染道分设; 

D、生产区内各养殖栋舍之间距离在5米以上或者有隔离设施。

99.            按照《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规定,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应当具有下列设施设备( ABCD )。

A、场区入口处配置消毒设备,生产区有良好的采光、通风设施设备;

B、配备疫苗冷冻(冷藏)设备、消毒和诊疗等防疫设备的兽医室,或者有兽医机构为其提供相应服务;

C、圈舍地面和墙壁选用适宜材料,以便清洗消毒,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无害化处理、污水污物处理设施设备;

D、有相对独立的引入动物隔离舍和患病动物隔离舍。

100.      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需提交的材料有( ABCD )。

A、《动物防疫条件审查申请表》;

B、场所地理位置图、各功能区布局平面图;

C、设施设备清单;

D、管理制度文本、人员情况。



六、简答题

1.           简述猪正提保定操作方法?

保定者在正面用两手分别握住猪的两耳,向上提起猪头部,使猪的前肢悬空。

2.           简述猪倒提保定操作方法?

保定者用两手紧握猪的两后肢胫部,用力提举,使其腹部向前,同时用两腿夹住猪的背部,以防止猪摆动

3.           简述牛徒手保定操作方法?

先用一手抓住牛角,然后拉提鼻绳、鼻环或用一手的拇指与食指、中指捏住牛的鼻中隔加以固定。

4.           动物保定时,应当注意人员和动物的安全。简述动物保定应注意的事项?

(1)要了解动物的习性,动物有无恶癖,并应在畜主的协助下完成。

(2)对待动物应有爱心,不要粗暴对待动物。

(3)保定动物时所选用具如绳索等应结实,粗细适宜,而且所有绳结应为活结,以便在危急时刻可迅速解开。

(4)保定动物时应根据动物大小选择适宜场地,地面平整,没有碎石、瓦砾等,以防动物损伤。

(5)保定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保定方法,做到可靠和简便易行。

(6)无论是接近单个动物或畜群,都应适当限制参与人数,切忌一哄而上,以防惊吓动物。

(7)应注意个人安全防护。

5.           什么是疫苗?

用于人工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剂可统称为疫苗。包括用细菌、支原体、螺旋体和衣原体等制成的疫苗和用细菌外毒素制成的类毒素。

6.           什么是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指用人工方法将疫苗引入动物体内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使该动物对某种病原体由易感转为不易感的一种疫病预防措施。根据免疫接种的时机不同,可分为预防接种、紧急接种和临时接种。

7.           简述活疫苗的优缺点?

活疫苗的优点:

(1)免疫效果好。接种活疫苗后,活疫苗在一定时间内,在动物机体内有一定的生长繁殖能力,机体犹如发生一次轻微的感染,所以活疫苗用量较少,而机体所获得的免疫力比较坚强而持久。

(2)接种途径多。可通过滴鼻、点眼、饮水、口服、气雾等途径,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局部黏膜免疫。

8.           简述活疫苗的缺点?

活疫苗的缺点:

(1)可能出现毒力返强。一般来说,活疫苗弱毒株的遗传性状比较稳定,但由于反复接种传代,可能出现病毒返祖现象,造成毒力增强。

(2)贮存、运输要求条件较高。一般冷冻干燥活疫苗,需-15℃以下贮藏、运输,因此必须具有低温贮藏、运输设施,进行贮藏、运输,才能保证疫苗质量。

(3)免疫效果受免疫动物用药状况影响。活疫苗接种后,疫苗菌毒株在机体内有效增殖,才能剌激机体产生免疫保护力,如果免疫动物在此期间用药,就会影响免疫效果。

9.           简述灭活疫苗优点?

灭活疫苗的优点

(1)安全性能好,一般不存在散毒和毒力返祖的危险。

(2)易于贮藏和运输,一般只需在2~8℃贮藏和运输条件。

(3)受母源抗体干扰小。

10.      简述灭活疫苗缺点?

灭活疫苗的缺点:

(1)接种途径少。主要通过皮下或肌肉注射进行免疫

(2)产生免疫保护所需时间长。由于灭活疫苗在动物体内不能繁殖,因而接种剂量较大,产生免疫力较慢,通常需2~3周后才能产生免疫力,故不适于用作紧急预防免疫。

(3)疫苗吸收慢,注射部位易形成肿胀,影响肉的品质。

11.      简述免疫接种前动物健康状况检查的内容?

(1)检查动物的精神、食欲、体温,不正常的不接种或暂缓接种。

(2)检查动物是否发病、是否瘦弱,发病、瘦弱的动物不接种或暂缓接种。

(3)检查是否存在幼小的、年老的、怀孕后期的动物,这些动物应不予接种或暂缓接种。

(4)对上述动物进行登记,以便以后补种。

12.      简述如何预温疫苗?

疫苗使用前,应从贮藏容器中取出疫苗,置于室温(15-25℃左右),平衡疫苗温度。(如鸡马立克氏病活疫苗应将从液氮罐中取出的疫苗,迅速放入27-35℃温水中速融(不能超过10秒钟)后稀释)

13.      简述金属注射器使用方法?

(1)装配金属注射器。先将玻璃管置金属套管内,插入活塞,拧紧套筒玻璃管固定螺丝,旋转活塞调节手柄至适当松紧度;

(2)检查是否漏水。抽取清洁水数次;以左手食指轻压注射器药液出口,拇指及其余三指握住金属套管,右手轻拉手柄至一定距离(感觉到有一定阻力),松开手柄后活塞可自动回复原位,则表明各处接合紧密,不会漏水,即可使用。若拉动手柄无阻力,松开手柄,活塞不能回原位,则表明接合不紧密,应检查固定螺丝是否上正拧紧,或活塞是否太松,经调整后,再行抽试,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3)针头的安装。消毒后的针头,用医用镊子夹取针头座,套上注射器针座,顺时针旋转半圈并略施力向下压,针头装上,反之,逆时针旋转半圈并略施力向外拉,针头卸下。

(4)装药剂。利用真空把药剂从药物容器中吸入玻璃管内,装药剂时应注意先把适量空气注进容器中,避免容器内产生负压而吸不出药剂。装量一般掌握在最大装量的50%左右,吸药剂完毕,针头朝上排空管内空气,最后按需要剂量调整计量螺栓至所需刻度,每注射一头动物调整一次。

14.      简述连续注射器作用原理?

单向导流阀在进、出药口分别设有自动阀门,当活塞推进时,出口阀打开而进口阀关闭,药液由出口阀射出,当活塞后退时,出口阀关闭而进口阀打开,药液由进口吸入玻璃管。

15.      简述金属注射器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

(1)药剂泄露:其原因为装配过松,处理方法采取拧紧活塞;

(2)药剂反窜活塞背后:其原因为,处理方法采取拧紧活塞;

(3)推药时费劲:其原因为活塞过紧或玻璃盖磨损,处理方法采取放松活塞或更换注射器;

(4)药剂打不出去:其原因为针头堵塞,处理方法更换针头;

(5)活塞松紧无法调整:其原因为橡胶活塞老化,处理方法更换活塞。

16.      简述免疫中断针的处理?

出现断针事故时,可采用下列方法处理。

(1)残端部分针身显露于体外时,可用手指或镊子将针取出。

(2)断端与皮肤相平或稍凹陷于体内者时,可用左拇指、食二指垂直向下挤压针孔两侧,使断针暴露体外,右手持镊子将针取出。

(3)断针完全深入皮下或肌肉深层时,应进行标识处理。

17.      简述防止注射过程中断针的注意事项?

为了防止断针,注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在注射前应认真仔细地检查针具,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针具应剔出。

(2)避免用力过猛、过强的行针。

(3)在进针行针过程中,如发现弯针时,应立即出针,切不可强行刺入。

(4)对于滞针等亦及时正确的处理,不可强行硬拔。

18.      简述禽颈部皮下免疫接种注射部位?

在颈背部下1/3处,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颈中线的皮肤并向上提起,使其形成一囊。

19.      简述畜禽养殖场免疫档案的内容?

名称、地址、畜禽养殖代码、畜禽种类、养殖数量、免疫日期、免疫数量、疫苗名称、疫苗批号、疫苗生产厂家、畜禽标识顺序号、免疫人员以及用药记录等。

20.      简述散养畜禽免疫档案的内容?

户主姓名、地址、畜禽种类、养殖数量、免疫日期、免疫数量、疫苗名称、疫苗批号、疫苗生产厂家、畜禽标识顺序号、免疫人员以及用药记录等。

21.      简述种鸡、蛋鸡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程序?

(1)初免:雏鸡7日-14日龄,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

(2)二免:初免后3~4周后再进行一次加强免疫。

(3)加强免疫:开产前再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强化免疫;以后根据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每隔4-6个月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苗免疫一次。

22.      简述规模养殖生猪口蹄疫免疫程序?

(1)初免:28-35日龄仔猪,免疫剂量分别是成年猪的一半;

(2)二免:初免后间隔1个月进行一次强化免疫;

(3)加强免疫:以后每隔4—6个月免疫一次。

23.      如何处理动物免疫接种后的不良反应?

(1)免疫接种后如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应采用抗休克、抗过敏、抗炎症、抗感染、强心补液、镇静解痉等急救措施。

(2)对局部出现的炎症反应,应采用消炎、消肿、止痒等处理措施;对神经、肌肉、血管损伤的病例,应采用理疗、药疗和手术等处理方法。

(3)对合并感染的病例用抗生素治疗

24.      简述预防不良免疫反应的措施?

(1)保持动物圈舍温度、湿度、光照适宜,通风良好;做好日常消毒工作。

(2)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选用适宜的毒力或毒株的疫苗。

(3)应严格按照疫苗的使用说明进行免疫接种,注射部位要准确并严格消毒,接种操作方法要规范,接种剂量要适当。

(4)免疫接种前对动物进行健康检查,掌握动物健康状况。凡发病的,精神、食欲、体温不正常的,体质瘦弱的、幼小的、年老的、怀孕后期的动物均应不予接种或暂缓接种。

(5)对疫苗的质量、保存条件、保存期均要认真检查,必要时先做小群动物接种实验,然后再大群免疫。

(6)免疫接种前,避免动物受到寒冷、转群、运输、脱水、突然换料、噪音、惊吓等应激反应。可在免疫前后3~5天在饮水中添加速溶多维,或VC、VE等以降低应激反应。

(7)免疫前后给动物提供营养丰富、均衡的优质饲料,提高机体非特异免疫力。

25.      寄生虫病的主要危害有那些?

(1)机械性损害 

(2)夺取宿主营养和血液 

(3)毒素的毒害作用 

(4)引入其他病原体,传播疾病 

26.      简述机械消毒操作步骤

(1)器具与防护用品准备。

(2)穿戴防护用品。

(3)清扫。

(4)洗刷。 

(5)通风。 

(6)过滤。 

27.      简述喷洒消毒的步骤?

(1)根据消毒对象和消毒目的,配制消毒药。

(2)清扫消毒对象。

(3)检查喷雾器或喷壶。喷雾器使用前,应先对喷雾器各部位进行仔细检查,尤其应注意橡胶垫圈是否完好、严密,喷头有无堵塞等。喷洒前,先用清水试喷一下,证明一切正常后,将清水倒干,然后再加入配制好的消毒药液。

(4)添加消毒药液,进行喷洒消毒。打气压,当感觉有一定压力时,即可握住喷管,按下开关,边走边喷,还要一边打气加压,一边均匀喷雾。一般以“先里后外、先上后下”的顺序喷洒为宜,即先对动物舍的最里面、最上面(顶棚或天花板)喷洒,然后再对墙壁、设备和地面仔细喷洒,边喷边退;从里到外逐渐退至门口。

(5)喷洒消毒用药量应视消毒对象结构和性质适当掌握。水泥地面、顶棚、砖混墙壁等,每平方米用药量控制在800毫升左右;土地面、土墙或砖土结构等,每平方米用药量1000~1200毫升左右;舍内设备每平方米用药量200~400毫升左右。

(6)当喷雾结束时,倒出剩余消毒液再用清水冲洗干净,防止消毒剂对喷雾器的腐蚀,冲洗水要倒在废水池内。把喷雾器冲洗干净后内外擦干,保存于通风干燥处。

28.      简述堆粪消毒操作步骤?

(1)选址  在距畜禽饲养场200~250 m以外,远离居民区、河流、水井等的平地上设一个堆粪场,挖一个宽1.5~2.5 m、深约20 cm,长度视粪便量的多少而定的浅坑。

(2)先在坑底放一层25 cm厚的无传染病污染的粪便或干草,然后在其上再堆放准备要消毒的粪便、垫草、污物等。

(3)堆到1~1.5 m高度时,在欲消毒粪便的外面再铺上10 cm厚的非传染性干粪或谷草(稻草等),最后再覆盖10 cm厚的泥土。

(4)密封发酵,夏季2个月,冬季3个月以上,即可出粪清坑。如粪便较稀时,应加些杂草,太干时倒入稀粪或加水,使其干湿适当,以促使其迅速发热。

29.      简述发酵消毒操作步骤?

(1)选址  在距离饲养场200~250 m以外,远离居民、河流、水井等的地方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发酵池(根据粪便的多少而定);

(2)修建消毒池   可以筑为圆形或方形。池的边缘与池底用砖砌后再抹以水泥,使其不渗漏。如果土质干固,地下水位低,也可不用砖和水泥;

(3)先将池底放一层干粪,然后将每天清除出的粪便、垫草、污物等倒入池内;

(4)快满的时候在粪的表面铺层干粪或杂草,上面再用一层泥土封好,如条件许可,可用木板盖上,以利于发酵和保持卫生;

(5)经l~3个月,即可出粪清池。在此期间每天清除粪便可倒入另一个发酵池。如此轮换使用。

30.      用于消毒最危险的传染病畜禽粪便(如炭疽、牛瘟等)焚烧法操作步骤?

(1)消毒前准备

燃料,高筒靴、防护服、口罩、橡皮手套,铁锹,铁梁等。

(2)挖坑,坑宽75~100 cm,深75 cm,长以粪便多少而定。

(3)在距壕底40~50 cm处加一层铁梁(铁梁密度以不使粪便漏下为度),铁梁下放燃料,梁上放欲消毒粪便。如粪便太湿,可混一些干草,以便烧毁。

31.      简述养殖档案的主要内容?

(1)畜禽的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来源和进出场日期;

(2)饲料、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和兽药来源、名称、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等有关情况;

(3)检疫、免疫、监测、消毒情况;

(4)畜禽发病、诊疗、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

(5)畜禽养殖代码;

(6)农业部规定的其他内容

32.      简述猪(兔)耳静脉采血操作步骤?

(1)将猪(兔)站立或横卧保定,或用保定器具保定。

(2)耳静脉局部按常规消毒处理。

(3)1人用手指捏压耳根部静脉血管处,使静脉充盈、怒张(或用酒精棉反复局部涂擦以引起其充血)。°

(4)术者用左手把持耳朵,将其托平并使采血部位稍高。

(5)右手持连接针头的采血器,沿静脉管使针头与皮肤呈30°~45°角,刺入皮肤及血管内,轻轻回抽针芯,如有回血即证明已刺入血管,再将针管放平并沿血管稍向前伸入,抽取血液。

33.      简述猪前腔静脉采血操作步骤?

(1)仰卧保定,把前肢向后方拉直。

(2)选取胸骨端与耳基部的连线上胸骨端旁开2cm的凹陷处,消毒。

(3)用装有20号针头的注射器刺入消毒部位,针刺方向为向后内方与地面呈60度角刺入2—3cm,当进入约2cm时可一边刺入一边回抽针管内芯;刺入血管时即可见血进入管内,采血完毕,局部消毒。

34.      简述鸡翅静脉采血操作步骤?

(1)侧卧保定,展开翅膀,露出腋窝部,拔掉羽毛,在翅下静脉处消毒。

(2)拇指压迫近心端,待血管怒张后,用装有细针头的注射器,平行刺入静脉,放松对近心端的按压,缓慢抽取血液。

35.      简述疫情报告内容?

(1)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

(2)染疫、疑似染疫动物种类和数量、同群动物数量、免疫情况、死亡数量、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情况;

(3)流行病学和疫源追踪情况;

(4)已采取的控制措施;

(5)疫情报告的单位、负责人、报告人及联系方式。

36.      按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简述重大动物疫情报告程序和时限?

发现可疑动物疫情时,必须立即向当地县(市)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

县(市)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赶赴现场诊断,必要时可请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派人协助进行诊断,认定为疑似重大动物疫情的,应当在2小时内将疫情逐级报至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并同时报所在地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

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当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向省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农业部报告。省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接到报告后的1小时内报省级人民政府。特别重大、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后,省级人民政府、农业部应当在4小时内向国务院报告。

37.      按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对疫点应当采取什么措施?

(1)扑杀并销毁染疫动物和易感染的动物及其产品;

(2)对病死的动物、动物排泄物、被污染饲料、垫料、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

(3)对被污染的物品、用具、动物圈舍、场地进行严格消毒。

38.      按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对疫区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1)在疫区周围设置警示标志,在出入疫区的交通路口设置临时动物检疫消毒站,对出入的人员和车辆进行消毒;

(2)扑杀并销毁染疫和疑似染疫动物及其同群动物,销毁染疫和疑似染疫的动物产品,对其他易感染的动物实行圈养或者在指定地点放养,役用动物限制在疫区内使役;

(3)对易感染的动物进行监测,并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实施紧急免疫接种,必要时对易感染的动物进行扑杀;

(4)关闭动物及动物产品交易市场,禁止动物进出疫区和动物产品运出疫区;

(5)对动物圈舍、动物排泄物、垫料、污水和其他可能受污染的物品、场地,进行消毒或者无害化处理。

39.      按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对受威胁区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1)对易感染的动物进行监测;

(2)对易感染的动物根据需要实施紧急免疫接种。

40.      按照《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规定,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选址应当符合哪些条件?

(1)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500米以上;距离种畜禽场1000米以上;距离动物诊疗场所200米以上;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之间距离不少于500米;

(2)距离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3000米以上;

(3)距离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等人口集中区域及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500米以上。

41.      按照《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规定,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布局应当符合什么条件?

(1)场区周围建有围墙;

(2)场区出入口处设置与门同宽,长4米、深0.3米以上的消毒池;

(3)生产区与生活办公区分开,并有隔离设施;

(4)生产区入口处设置更衣消毒室,各养殖栋舍出入口设置消毒池或者消毒垫;

(5)生产区内清洁道、污染道分设;

(6)生产区内各养殖栋舍之间距离在5米以上或者有隔离设施。

禽类饲养场、养殖小区内的孵化间与养殖区之间应当设置隔离设施,并配备种蛋熏蒸消毒设施,孵化间的流程应当单向,不得交叉或者回流。

42.      按照《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规定,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应当具有哪些防疫设施设备和条件?

(1)场区入口处配置消毒设备;

(2)生产区有良好的采光、通风设施设备;

(3)圈舍地面和墙壁选用适宜材料,以便清洗消毒;

(4)配备疫苗冷冻(冷藏)设备、消毒和诊疗等防疫设备的兽医室,或者有兽医机构为其提供相应服务;

(5)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无害化处理、污水污物处理设施设备;

(6)有相对独立的引入动物隔离舍和患病动物隔离舍。

43.      按照《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规定,动物屠宰加工场所选址应当符合什么条件?

(1)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动物集贸市场500米以上;距离种畜禽场3000米以上;距离动物诊疗场所200米以上;

(2)距离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3000米以上。

44.      按照《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规定,动物隔离场所选址应当符合什么条件?

(1)距离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种畜禽场、动物屠宰加工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动物诊疗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以及其他动物隔离场3000米以上;

(2)距离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等人口集中区域及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生活饮用水源地500米以上。

45.   按照《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规定,动物隔离场所应当具有哪些设施设备?

(1)场区出入口处配置消毒设备;

(2)有无害化处理、污水污物处理设施设备。

46.   按照《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规定, 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选址应当符合什么条件?

(1)距离动物养殖场、养殖小区、种畜禽场、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隔离场所、动物诊疗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生活饮用水源地3000米以上;

(2)距离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等人口集中区域及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500米以上。

47.   按照《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规定,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布局应当符合哪些条件?

(1)场区周围建有围墙;

(2)场区出入口处设置与门同宽,长4米、深0.3米以上的消毒池,并设有单独的人员消毒通道;

(3)无害化处理区与生活办公区分开,并有隔离设施;

(4)无害化处理区内设置染疫动物扑杀间、无害化处理间、冷库等;

(5)动物扑杀间、无害化处理间入口处设置人员更衣室,出口处设置消毒室。

48.   按照《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规定,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应当具有哪些设施设备?

(1)配置机动消毒设备;

(2)动物扑杀间、无害化处理间等配备相应规模的无害化处理、污水污物处理设施设备;

(3)有运输动物和动物产品的专用密闭车辆。

49.      按《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须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场所建设竣工后,应向所在地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哪些材料?

(1)《动物防疫条件审查申请表》;

  (2)场所地理位置图、各功能区布局平面图;

  (3)设施设备清单;

  (4)管理制度文本;

  (5)人员情况。

50.      《动物防疫法》的制定目的是什么?

根据《动物防疫法》第1条的规定,制定目的有五点,即加强对动物防疫活动的管理;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促进养殖业发展;保护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51.      按《动物防疫法》,动物疫病分为哪几类?

《动物防疫法》第4条规定,根据动物疫病对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动物疫病分为以下三类:

一类疫病,是指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预防、控制、扑灭等措施的;

二类疫病,是指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严格控制、扑灭等措施,防止扩散的;

三类疫病,是指常见多发、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

52.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有哪些职责?

根据《动物防疫法》第8条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工作和其他有关动物防疫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53.      是否可以随意处理染疫动物、动物产品?

不可以。根据《动物防疫法》第21条第2款的规定,染疫动物及其排泄物、染疫动物产品,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动物尸体,运载工具中的动物排泄物以及垫料、包装物、容器等污染物,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处理,不得随意处置。

54.      动物疫情由哪些机关认定?

根据《动物防疫法》第27条的规定,动物疫情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认定;其中重大动物疫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认定,必要时报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认定。

55.      动物疫情由哪些机关公布?

根据《动物防疫法》第29条的规定,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负责向社会及时公布全国动物疫情,也可以根据需要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公布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疫情。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发布动物疫情。

56.      法律对任何单位和个人报告动物疫情有什么禁止性规定?

根据《动物防疫法》第30条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瞒报、谎报、迟报、漏报动物疫情,不得授意他人瞒报、谎报、迟报动物疫情,不得阻碍他人报告动物疫情。

57.      简述重大动物疫病疫苗管理要点?

按照《重庆市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操作技术规程》要求:应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并明确责任人。所有疫苗必须在说明书规定条件下保存。疫苗保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均应尽量避开潮湿、强光和高温等。禁止疫苗与任何消毒剂接触。疫苗出入库应有出入库时间、疫苗名称、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疫苗批号、疫苗数量、疫苗有效期及领发人签字等记录、记载。

58.      实施免疫注射前,在准备疫苗时应注意什么?

按照《重庆市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操作技术规程》要求,在准备疫苗时,应注意:

查看疫苗包装,确定包装完好、无破损。查看疫苗的生产时间、生产批号、有效期,确定疫苗在有效期内。查看疫苗性状,确定疫苗无分层、腐败、混浊等异常情况。结合当日需免疫病种和免疫任务,领取相应品种和数量的疫苗。

59.      实施免疫注射前,在准备注射器械时应注意什么?

按照《重庆市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操作技术规程》要求,在准备注射器械时,应注意:

对针头,要结合当日免疫畜禽的种类、体型和免疫任务等,准备相应型号、数量并经高温消毒的针头。对注射器,要结合当日免疫畜禽的种类、体型和免疫任务等,准备相应种类、型号、数量并经高温消毒的注射器。对器皿盒,要准备三个器皿盒。一个盛装已消毒注射器,一个盛装已消毒注射针头,另一个用于盛装已使用过的针头。器皿盒应同针头、注射器一并清洗和高温消毒。盛装已使用针头的器皿盒,应预先装好能完全浸泡针头的消毒药水。

60.      实施免疫注射前,应如何准备消毒物资、免疫证明、防疫包及档案畜禽标识及溯源设备?

按照《重庆市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操作技术规程》要求,在准备下列物资时候,其要点如下:

(1)消毒物资:结合免疫任务,携带足量的消毒药棉、3.5%-5%碘酒、75%医用酒精和入户消毒药等消毒物资。

(2)免疫证明及档案:结合免疫任务,准备足量的免疫证明、免疫档案等。

(3)畜禽标识及溯源设备:结合免疫任务,准备足量的畜禽标识、耳标钳、移动智能识读器、防疫卡等物资。

(4)防疫包:携带能容纳防疫物资的防疫包,高温季节应在包中加入适量冰块或冰袋。

61.      简述防疫人员入户消毒步骤?

按照《重庆市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操作技术规程》要求:

(1)对手进行浸泡消毒。

(2)对鞋进行喷雾或浸泡消毒。

62.      简述畜禽免疫前的健康查内容?

按照《重庆市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操作技术规程》要求:

(1)向养殖户了解畜禽的吃食、饮水、免疫等情况。

(2)向养殖户了解周边畜禽发病或死亡情况。

(3)检查畜禽精神、食欲、行为、体温等临床特征,确定动物健康状况。

(4)查看畜禽免疫证明和畜禽标识,核实存栏畜禽的免疫状况。

(5)记录、记载调查所了解情况。

63.      检查疫苗外观质量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检查疫苗外观质量,凡发现疫苗瓶破损、瓶盖或瓶塞密封不严或松动、无标签或标签不完整(包括疫苗名称、批准文号、生产批号、出厂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家等)、超过有效期、色泽改变、发生沉淀、破乳或超过规定量的分层、有异物、有霉变、有摇不散凝块、有异味、无真空等,一律不得使用。

64.      简述如何稀释疫苗?

(1)按疫苗使用说明书注明的头(只)份,用规定的稀释液,按规定的稀释倍数和稀释方法稀释疫苗。无特殊规定可用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

(2)稀释时先除去稀释液和疫苗瓶封口的火漆或石蜡。

(3)用酒精棉球消毒瓶塞。

(4)用已消毒的注射针具抽取稀释液,注入疫苗瓶中,振荡,使其完全溶解。

(5)补充稀释液至规定量。

如原疫苗瓶装不下,可另换一个已消毒的大瓶。

65.      简述如何检查金属注射器漏水?

抽取清洁水数次;以左手食指轻压注射器药液出口,拇指及其余三指握住金属套管,右手轻拉手柄至一定距离(感觉到有一定阻力),松开手柄后活塞可自动回复原位,则表明各处接合紧密,不会漏水,即可使用。若拉动手柄无阻力,松开手柄,活塞不能回原位,则表明接合不紧密,应检查固定螺丝是否上正拧紧,或活塞是否太松,经调整后,再行抽试,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66.      简述如何安装金属注射器的针头?

消毒后的针头,用医用镊子夹取针头座,套上注射器针座,顺时针旋转半圈并略施力向下压,针头装上,反之,逆时针旋转半圈并略施力向外拉,针头卸下。

67.      饲养户对所饲养的动物不接受防疫注射行不行?

国家在《动物防疫法》、《畜牧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中都明显规定了“从事畜禽养殖,应当做好畜禽疫病防治工作,不做或拒绝给所饲养的动物做防疫工作,要承担代作处理费和违法责任”。所以,不打预防针是不行的,还会受到处罚。

68.      饲养户饲养动物应尽哪些义务?

《动物防疫法》和其他法律法规规定了动物饲养户有下列义务:

1、对所饲养的动物,要及时、积极支持、配合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对动物疫病的预防;

2、所饲养动物发生动物重大疫病,或动物不明原因突然死亡,应及时报告乡镇畜牧兽医站;

3、及时到乡镇畜牧兽医站去申报所饲养动物应开展免疫注射;

4、不购买、不饲养该防疫而未防疫的动物,以及该检疫而未经检疫的动物产品;

5、所饲养的动物有免疫档案、有耳标,符合国家规定的健康标准,保持圈舍干净卫生;

6、要屠宰自食动物,提前三天到乡镇畜牧兽医站去报检;

7、不解剖、食用、私赠他人死因不明或疫病死亡动物,不接受他人赠送的未经检疫的动物产品,对疫病死亡动物要深埋或无害化处理;

8、对所饲养的动物办理《动物防疫合格证》以及履行国家规定的其他防疫条件。

69.      对饲养的动物不按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进行免疫接种的,应如何处理?

根据《动物防疫法》第73条的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对饲养的动物不按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进行免疫接种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代作处理,所需处理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可以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70.      养殖户发现动物染疫病或疑似染疫时,应该如何报告?

养殖户发现动物染疫或疑似染疫时,应当立即向乡(镇)动物畜牧兽医机构(站)报告,若乡(镇)动物防疫组织没有及时做出反应,可直接向市、县兽医主管部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在报告动物疫情的同时,对染疫或疑似染疫的动物应采取隔离措施,限制动物及其产品流动,防止疫情扩散。

71.      病害动物、动物产品怎样处理?

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其方法为销毁、化制、高温 。

72.      乱发布动物疫情将受到什么法律惩罚?

根据《动物防疫法》第八十条规定,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改正,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73.      不遵守《动物防疫法》,导致动物疫病传播流行的,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根据《动物防疫法》第八十四条规定,违反《动物防疫法》导致动物疫病传播、流行等,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4.      什么是动物传染病?

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症状,并具有传染性的动物疾病,称为动物传染病。

75.      动物传染病有什么特征?

动物传染病具有以下特征:

(1)动物传染病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由病原微生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引起的;

(2)动物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3)被感染的动物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

(4)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

(5)大多数传染病具有特征性的发病表现;

(6)具有一定的流行规律。

76.      动物传染病病程发展有什么规律?

动物传染病病程大多数情况下经过以下四个阶段,即潜伏期、前驱期、明显(发病)期和转归期(恢复期)。

77.      什么是传染源?

传染源是指机体内有病原体寄居、生长、繁殖,并能向体外排出的动物。具体说传染源就是受感染的动物,包括患病动物和病原携带者。

78.      什么是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经过一定方式,侵入另一个易感动物所经过的途径。传播方式是指动物传染病病原体更换宿主的方法,通常分为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两类。

79.      在养猪场消灭传染源的措施?

(1)定期消毒,杀灭养殖小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2)隔离发病猪,设立单独隔离圈;

(3)定期检测猪群的抗体水平淘汰多次免疫免疫不合格隐性带毒猪;

(4)加强场区的人流、物流管理;

(5)圈舍增设防鸟防护网,加强灭鼠工作;总之尽一切可能将传染源拒之门外

80.      在养猪场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

主要是加强饲养场的管理。

(1)隔离发病猪,杜绝与健康猪的直接接触;

(2)注射疫苗时尽量避免同一针头连续注射;

(3)设立专用的物流通道;

(4)入场的外来人员和车辆须经过消毒处理。

81.      什么是人畜共患病?

人畜共患病是指由共同病原体引起,流行病学上相互关联,在脊椎动物和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疫病。如:狂犬病、结核病等。

82.      人畜共患病的特点?

人畜共患病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由共同病原体引起,主要由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氏体、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

(2)在流行病学上,动物是人类疫病发生、传播必不可少的环节,动物和人类对病原都具有易感性。

(3)病原体在人和动物之间可以自然传播。

83.      动物防疫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建立、健全各级特别是基层兽医防疫机构,以保证防疫措施的贯彻落实。

(2)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兽医法规。

(3)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84.      什么是一类疫病?

一类疫病,是指对人与动物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等措施的。大多发病急、死亡快、流行广、危害大的急性、烈性传染病或人畜共患病,如: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和猪瘟等。

85.      发生一类动物疫病时应采取什么控制措施?

发生一类动物疫病时,应当采取下列控制和扑灭措施:

(1)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立即派人到现场,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调查疫源,及时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实行封锁。疫区范围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实行封锁,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共同对疫区实行封锁。必要时,上级人民政府可以责成下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实行封锁。

(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封锁、隔离、扑杀、销毁、消毒、无害化处理、紧急免疫接种等强制性措施,迅速扑灭疫病。

(3)在封锁期间,禁止染疫、疑似染疫和易感染的动物、动物产品流出疫区,禁止非疫区的易感染动物进入疫区,并根据扑灭动物疫病的需要对出入疫区的人员、运输工具及有关物品采取消毒和其他限制性措施。

86.      什么是二类疫病?

二类疫病是指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等措施,防止扩散的疫病。该类疫病的危害性、爆发强度、传播能力以及控制和扑灭难度比一类疫病小。如伪狂犬病、狂犬病、鸭瘟等。

87.      发生二类动物疫病时应采取什么控制措施?

发生二类动物疫病时应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隔离、扑杀、销毁、消毒、无害化处理、紧急免疫接种、限制易感染的动物和动物产品及有关物品出入出等控制、扑灭措施。

88.      什么是三类疫病?发生三类动物疫病应采取什么控制措施?

三类疫病是指常见多发、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疫病。发生三类动物疫病时,当地县级、乡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组织防治和净化。

89.      国家强制免疫计划的病种包括哪些?

主要包括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

90.      在动物防疫工作中,比较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几种?

(1)机械性清除;(2)物理消毒法;(3)化学消毒法;(4)生物热消毒法

91.      病死畜禽或死因不明畜禽的“四不准一处理”原则指什么?

病死畜禽或死因不明畜禽的“四不一处理”原则是: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对病死猪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92.      疫苗贮藏的注意事项是?

(1)按规定的温度贮藏;

(2)在贮藏过程中,应保证疫苗的内、外包装完整无损。防止内、外包装破损,以致无法辨认其名称、有效期等。

93.      疫苗运输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应严格按照疫苗贮藏温度要求进行运输;

(2)尽快运输;

(3)所有运输过程中,必须避免日光曝晒。

94.      注射器消毒的注意事项?

(1)器械清洗一定要保证清洗的洁净度;

(2)灭菌后的器械一个周内不用,下次使用前应重新消毒灭菌;

(3)禁止使用化学药品消毒;

(4)使用一次性无菌塑料注射器时,要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和是否在有效期内。

95.      出血与充血的区别?

答:(1)颜色区别:充血颜色多呈鲜红、玫瑰红、淡红;出血颜色多呈暗红、紫红、紫黑及褐色。

(2)压迫法鉴别:取一块洁净的玻璃片,稍用力按在皮肤表面,若皮肤颜色消退,则为充血;若皮肤颜色不变,则为出血。

96.      养殖档案和防疫档案各要保存多长时间?

答:农业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养殖档案和防疫档案保存时间:商品猪、禽为2年,牛为20年,羊为10年,种畜禽长期保存。

97.      畜禽免疫档案包括哪些内容? 

免疫档案簿内容包括畜主姓名或饲养场名、畜种、日龄、养殖数量、疫苗名称、疫苗生产厂家、生产批号、首免日期、再免日期、免疫数量、防疫员签字等。

98.      为什么要填写畜禽免疫档案?

免疫档案是当地防疫机构掌握畜禽养殖情况、免疫情况的重要资料,同时免疫档案也是免疫证的备份,如果免疫证遗失或损坏,以此可以证明免疫情况。

99.      重大动物疫情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答:根据《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第18条的规定,重大动物疫情报告包括下列内容:

(1)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

(2)染疫、疑似染疫动物种类和数量、同群动物数量、免疫情况、死亡数量、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情况;

(3)流行病学和疫源追踪情况;

(4)已采取的控制措施;

(5)疫情报告的单位、负责人、报告人及联系方式。

100.              种用、乳用动物未经检测或者经检测不合格而不按照规定处理的,对违法行为人应如何处罚?

根据《动物防疫法》第73条的规定,违反本法规定,种用、乳用动物未经检测或者经检测不合格而不按照规定处理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代作处理,所需处理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可以处一千元以下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