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之刃 攻略:净土宗历代祖师生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7 10:10:38
延寿大师的生平事迹
延寿大师(公元904-975年),唐末五代十国时僧人。俗姓王,字冲元,本是江苏丹阳人,后迁居浙江余杭,吴越王钱穆时,曾为余杭库吏。青年时既信仰佛教,戒杀放生。年二十八任华亭镇将。督纳军需。见集市中鱼虾飞禽等,每生慈悯心而购之放生,后来因擅自动用库钱买动物放生,事发之后,王镇将被判处死罪,押赴市曹处斩之际。面对死刑,王镇将镇静自若,毫无惧色。自言:“吾为活数万生命而死,死又何憾!” 文穆王知道王镇将擅用库银并无私用一文。同时也赞许王镇将的慈心善举。便将其特赦免刑释放。并听其投明州四明山(今浙江鄞县境内)龙册寺翠岩令参禅师剃度为僧,法名延寿,字智觉。由此而成就了后来在中国佛教史上名扬四方的高僧-延寿大师。是岁大师年方三十,时维公元933年。
大师自少天资过人,年十六时,曾着《齐天赋》献于吴越王钱穆。出家以后,非常用功修行,“执劳供众,都忘身宰”、“衣不缯纩,食不重味,野蔬布襦,以遣朝夕”是《宋高僧传》中所记延寿大师在寺院修行的生活写照。在龙册寺住了一些日子后,延寿便拜辞令参禅师,出外参学。初于金华天柱峰下习定九旬,后往天台山德韶禅师处修学禅法。德韶是禅门法眼宗创始人文益大师的弟子,禅学功夫甚深,吴越王曾礼其为国师。延寿在禅学上的成就即是来自于德韶禅师的座下,《宋高僧传》记云:“永明(延寿)在德韶会中,普请次,闻坠薪有声,豁然契悟,乃云:‘扑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并大地,全露法王身’。延寿在禅学上的功夫因而被人认可,也因此而得德韶禅师传法成为禅门法眼宗的第三代传人。延寿居天台山时,常在国清寺里,结坛修习为时二十一天的《法华忏》,后来又往金华天柱峰诵《法华经》,历时三年之久。佛学修养与禅定功夫与日俱增。在天台山修学期间,于禅观中见观音菩萨以甘露灌其口,因是而获大辩才。又于中夜经行时忽觉普贤菩萨之莲花在手。由是大师感于自己终身的修行趣向未有决定,遂上智者岩,作二阄,一名 “一心禅观”、一名“万善庄严净土”冥心恳祷之后,历经七次信手拈起的都是“万善庄严净土”那一阄。于是延寿大师才下定决心开始一意兼修净业。
后周太祖广顺二年(952)延寿前往奉化雪窦寺任住持。开展弘化事业,讲授禅学法要与净土理论。依从他学习禅理与净土学问的人为数甚多。而此时的延寿也开始着笔著书。《雪窦寺志》中有记载延寿是在雪窦寺完成《宗镜录》的初稿。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吴越忠懿王下诏邀请延寿大师往杭州,主持复兴灵隐寺的工作,梵刹因之得以中兴。一年之后,延寿迁往邻近的慧日山永明寺(即净慈寺)居住,从其教者,有两千余人之多。为表明自己的旨趣而作偈曰:“欲识永明旨,门前一湖水。日照光明生,风来波浪起。”延寿大师在永明寺这一住就住了十五年之久,完成了他一生中许多重要的事。延寿大师又称“永明和尚”也是因此而来。忠懿王深为器重大师的德行,诏赐名号为“智觉禅师”。“永明延寿大师”的名声也因此而远扬于四方。
延寿大师在常住永明寺期间常为七众弟子授菩萨戒,日定一百零八件佛事为常课,主要是受持神咒、礼佛忏悔、诵经、坐禅、放生、说法等,每夜则于旷野施食予鬼神等类。此外每日定念十万声阿弥陀佛圣号,常往别峰经行念佛,随从者常达数百。时人常有听闻螺贝天乐响于天际。这些行事在《慧日永明寺智觉禅师自行录》中则有详尽的记载。此外,在北宋开宝三年(970),步入晚年的延寿大师奉诏于钱塘江边的月轮峰,督建一座高达五十余丈共九层的六和塔,以作镇潮之用,巍巍立于江边,蔚为杭州一大景观。
延寿大师居永明寺时,除了修行、弘法之外,同时也注重于将自己的修行体验与对佛学的研究心得,整理成文字。数量达一百卷之巨的《宗镜录》即是在此时定稿刊行的。其它的著作如《万善同归集》六卷、《神栖安养赋》、《唯心决》、《受菩萨戒》、《定慧相资歌》、《警世》各一卷等书,也是相续在永明寺写成而传于世的。
北宋开宝七年(974),年事已高的延寿大师,又再次回到久别的天台山,在山上开坛传授菩萨戒,一时引来约一万余人的求受戒者。这也是他最后一次主持大型的传戒法会。此后岁月,大师自知世缘无多,便闭门谢客,专心念佛,誓生净土。第二年的十二月二十六日,大师晨起之后,焚香礼佛,普告大众,趺坐而化。世寿七十有二,僧腊四十二岁。荼毗后的舍利,鳞砌于全身。太平兴国元年 (976)门人立其塔于大慈山并建塔院以为永记,宋太宗赐塔院匾额曰“寿宁禅院”。后有游僧自临安来山经年绕塔,人问何故?答言:“我病入冥,见殿左供一僧像,询之知乃杭州永明禅师也,已往生西方上上品,王重其德,故礼敬耳”。是以仰慕大师故,特意来此瞻礼舍利宝塔。可谓是净土教史上一大奇闻。大师寂后,越二十五年,即宋咸平元年(1000)真宗下诏敕赐延寿所居之永明寺为“资圣寺”以表缅怀圣德之意。宋崇宁五年(1106),徽宗下诏追谥延寿为“宗照禅师”。以至清代世宗雍正皇帝又加封名号为“圆妙正修智觉禅师”。
二、延寿大师的佛学思想及其影响
延寿大师集禅门法眼宗第三代宗师与净土宗六祖为一身。是以其佛学思想必是禅与净的相结合者。而会宗各家之说导归西方净土则是其佛学思想之特色所在。延寿将密教之密行及法相、三论、华严、天台等诸学说并及净土理论折衷而综合为一。此等倡举,开历史之先河,遂成一时之风气,使之启迪了后来佛门诸宗并合修学的端倪。
延寿居永明寺十五年间,日行一百单八件佛事,这些行事中可以看出,几乎包罗了当时佛家各宗所倡行的修行方式。可以说是各宗各派皆具,样样法门全备,于此行事中,恒以净土为依归,将所有行持皆回向往生净土,是其总持的旨趣所在。从延寿大师的代表作-《宗镜录》中可以窥得其佛学思想的大概,将当时盛行于世的佛教行法与理论,融会而贯通之,而使自家的思想体系别具特色,自成一家。在《宗镜录》的问答卷里,用连绵不断的问答形式,罗列了天台、贤首、慈恩等宗的教理,并于引证章中,旁征博引,引证了大乘经典一百二十种,西天东土诸祖法语一百二十种,贤圣集六十本,共计三百种言说,目的即是在于说明此是“总一佛乘之真训,可谓举一字而摄无边教诲,立一理而收无尽真诠,一一标宗,同龙宫之遍览,重重引证若鹫岭之亲闻,善令面云立雪之人,坐参知识,遂使究理探玄之者,尽入圆宗”。由此可以看出书中论点也是在诠释,延寿所倡导的禅教同佛说,本来是一致的理念。其引经据典,广集佛言祖语,旨在说明一切事理皆本一心,性相圆融,佛法一致,各宗所行的教法,最终都归“心宗”,所有佛陀所教的行法都能圆融互通,正和《宗镜录》卷二十四中说的“此宗镜中,无有一法而非佛事” 这个道理相契。
将所有佛法,判释为归于一心法门,此种观念也是延寿大师推行净土,一心趣向极乐的动力根源。纵观《宗镜录》全书,处处可见延寿精辟的佛学妙理,书中倾注了大师毕生大部分的心血。清代雍正皇帝阅此书后,给予了 “为震旦宗师著述中第一妙典”的高度评价。这部百卷巨著自成书以来,便流行于世广为人传诵,甚至远播海外,据《佛祖历代通载》卷十八记云:“高丽国王,览师言教,遣使斋书,叙弟子礼,奉金镂袈裟,紫金素珠,金澡罐等,彼国僧三十人,亲承印记,归国各化一方”。是中所记高丽国三十僧彼时乃是得延寿相传的禅法,归国后而使法眼宗禅法传于东海。也正因如此,作为延寿佛学思想的主流之一的法眼宗禅法,能流行于异域,反而中国却未见其盛。今人蒋维乔所著《中国佛教史》一书中,有云:“厖自是法眼宗弘扬于高丽,而中国反衰矣!”这是延寿大师禅法影响远及高丽的史实记载。
作为净土宗的祖师,最能凸显延寿净土思想的莫过于世人熟知的“四料简偈”,其文曰:“有禅无净土,十人九磋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见弥陀佛,何愁不开悟;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从这四句偈语中,可以看出延寿大师的修行态度,偈中指明,世人修禅固可,但须以净土为依归,其中第三句,就是标明禅净双修的好处,而以延寿个人的立场来说,禅净双修是最理想的修持法门,他认为弘宗演教是僧伽的本职,所以出家僧伽宜应禅净双修,如此才能现世为人师,广弘教法以利他;来世作佛祖,圆满圣果以自利,如此,则自他二利圆成,而一般的学佛者,若非上根利智之人,则应专修净土念佛法门,因为念佛求生净土是有保障的,所谓的万修万人去,但见弥陀佛,何愁不开悟?若是单修禅教而摒弃净土则十有八九会有危险,要是无禅又无净土,那将是万劫千生轮转三途六道,受苦无尽了。这四句偈语,言辞简练,但却义理明朗,足可作为从教学佛者修学的准则,对于后世的影响,颇为深远,时至今日,仍富有生命力。
延寿大师作此四料简的最初动机是在于欲矫正唐末以来学佛者重禅而轻净土之时弊,以禅宗祖师的身份与修禅的丰富阅历,会合修持净土法门的心得,作此四料简偈是最有资格且最具权威的了。净宗十三祖印公对此四料简极为赞赏,曾言:“夫永明(四料简)乃大藏之纲要,修持之高抬贵手”。又云“(四料简)字字皆如天造地设,无一字不恰当,无一字能更移。”足见四料简在于净业学人而言,实是重要也。
此外,延寿主张的禅净双修的行法,在当时来说可以起融解禅门与净土学者之间固有争执的作用,也使得后来宗门教下诸多的行者,渐能接受各修不同法门但皆能领纳净业,并归净土的这一理念,纵然说,自隋唐以降,佛教各宗林立,净土之思想或多或少,已被大乘各宗之所纳受。如天台之智者、华严之杜顺、三论之吉藏、法相之慈恩、律宗之道宣等皆专弘一宗而兼修净土的。当然此中之净土包括了弥陀净土与弥勒净土等,再者如禅宗有百丈禅师于丛林清规中,铁定僧在荼毗时,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圣号,用助念之功,以求亡者得生西方净土的例子,但真切促使求生净土的思想完全融入诸大乘教派,并且蔚然成风者,实乃延寿大师之功。
综上所述,可以全窥延寿大师于禅于净的功绩。其所倡导并身体力行的禅净双修的行法,在佛教行门中独立一帜,影响着无数的修行者步其后尘,依教修持,因而无论是禅门行者或是净宗学人,都是万分景仰延寿大师。《莲宗宝鉴》云:“师(延寿)志诚殷重,专以念佛示人,同生净土,世称‘宗门之标准,净业之白眉’”。此嘉赞之语,如实地点明了大师在佛教中的地位及其影响力。众所周知,现今佛教丛林中例行的纪念阿弥陀佛的诞辰日,即是以延寿大师的生日为准,直接地将其奉为“阿弥陀佛的化身,这又是一例后世净业学者缅怀敬重延寿大师的左证。延寿大师集禅教、净土于一身,志心净土,兼修万善众行,治学深严,懿行高尚,值得世人归敬,延寿大师生西后,其嘉行伟绩于教之内外广为传诵,称扬赞叹之语不绝于篇。清代世宗雍正皇帝在御制《万善同归集》序文中云:“近阅古锥言句,至永明智觉禅师,观其《唯心决》、《心赋》、《宗镜录》诸书,其于宗旨,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至高至明,至广至大,超出历代诸古德之上,因加封为‘妙圆正修智觉禅师’。其倡导之地,在杭之净慈。敕地方有司,访其有无支派,释人承接,修葺塔院,庄严法相,令僧徒朝夕礼拜供养。诚以六祖以后,永明为古今第一大善知识也!”又于《宗镜录》序文赞延寿大师曰:“实为震旦第一导师”。纵观历代净土诸祖,得历代帝王之加封嘉奖者不乏其人,然赞之以美名若此,则为稀有矣!莲池大师的生平事迹
师讳志宏,(1535-1615)字佛慧,别号莲池,因久居云栖寺,是以世称莲池大师或云栖和尚,为净土宗第八代祖师,又与紫柏真可、憨山德清、犍益智旭并称为明代四大高僧。
大师乃杭州仁和人氏,俗姓沈,明朝嘉靖十四年(1535)生于望族世家。父名德监,号明斋先生,母周氏。十七岁补诸生,以学识与孝行著称于乡里。居俗家时,邻家有一老妪,日课数千佛号,大师问其所以,老妪答言:“先夫持佛名,临终时无疾而逝,自在往生,故知念佛功德不可思议”。宿根深厚的大师闻语深为感动,信佛法之不可思议,遂寄心净土。曾书“生死事大”四字于案头以自警策。后来因为父母相继去世, 悲伤无比,由此而于佛教生死五常之理更有体会。决志出家修行,于是与妻子汤氏诀别,作言:“恩爱不常,生死莫代,吾往矣,汝自为计!”乃作七笔勾词(表示世间名闻利养、儿女私情等等,一一舍去勾消,以明出家志向,其词分为七节故名之)而后悄然弃家修道,于明朝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投西山无门寺性天和尚落发,接着在昭庆寺无尘玉律师处得受三坛具足戒后,便即杖策游方,遍参知识。北游五台,感文殊放光,入京师参访奇本端的法孙笑岩德宝禅师,也有省悟,辞别向东昌的归途上,忽闻樵楼之鼓声乃大悟。作偈曰:“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掷戟浑如梦,魔佛空争是与非。”
隆庆五年(公元1571),入杭州云栖山,见山水幽绝,是安居修行的好地方,逐往山中结茅舍居之,常去山脚的梵村乞食以资养命。山中时有虎患,村民深受其苦,大师慈悲为作施食佛事,不久虎患使绝。时岁又逢亢旱,村民恳请大师祈雨以解灾情,大师手击木鱼,率众沿循田埂绕行念佛,一时顷,所及之处,雨下如注。村中民众欢喜踊跃,对佛法生大诚信之心,自发地组织力量为大师建造禅院。自此之后,师于道场中大弘教法,普度群萌。四方佛子闻风而至,海众云集,共修净业,逐渐成为一大丛林。
大师主持道场以来,注重真修实行,以戒律为基本,以净土为皈依。禅与净土并提不重,弘宗演教常年不断,恒以清规律制为丛林之柱石,此时南北戒坛久已被禁,为使戒法不绝,便令受戒者自备衣钵于佛前为作证明而受具戒。并著述有关律制轨范的文例,如《沙弥要略》、《具戒便蒙》、与《菩萨戒发隐》等,以便戒子研学戒法。提倡戒杀放生,于寺中开有专用的放生池和放生所,所著《戒杀放生文》风行于世。同时又将《瑜伽焰口》、《水陆仪规》、和《朝暮二时课诵》(诸经日诵)等佛门法事仪规的行文作了完善的修订工作。这些仪规,一直相沿至今。
在生活上大师是简朴清淡的,始终是麻布素衣以蔽身,一麻布帏都用了几十年,日常行持作业都尽可能要求亲力亲为。着有三十二条自警以律己。待人接物应之以慈悲,外显威仪之相而又不失温和,为了道场与大众不辞劳苦,平等地以大悲心行摄化一切。
大师一生致力于弘扬净教,主持云栖道场四十多年来,言传身教中接引无数佛子同归净土,临终前半月预知时至,于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1615)六月底,先往城中别诸弟子及故旧等言之:“行将他往”。后归寺中具茶汤设供话别众僧。七月初一,上堂对众曰“明日吾行矣!”。晚上,大师示微疾,瞑目静坐于丈室。次日夕,诸弟子等请留遗训,大师睁眼开示:“大众老实念佛,莫捏怪,莫坏我规矩。”言毕向西念佛而逝。师世寿八十有一,僧腊五十。其弟子奉全身入塔于五云山麓。自七祖省常大师生西至莲池大师行化于世,其中间隔了五百五十余年之久。此时间内教法式微,净宗不振,虽有融通净教弘传净土之高僧大德出现以救道法之没落,然收效匪着。证诸史册,最有功行且最为出色者当属莲池大师。
二、莲池大师的佛学思想
莲池大师的佛学思想,主要在于融合各宗同归净土。在他的《普劝念佛往生净土》一文中说的:“若人持律,律是佛制,正好念佛;若人看经,经是佛说,正好念佛;若人参禅,禅是佛心,正好念佛;若人悟道,道须佛证,正好念佛。”(见《云栖遗稿》卷三)可以体现这一理念。其思想的归趣虽说在于净土,但对于华严与禅宗也颇有造诣。华严宗的派系中以他为华严圭峰下第二十二世祖师。另外他在《竹窗随笔-经教》中又表明了对于经教的重视,文曰:“予一生崇尚念佛,然勤勤恳恳劝人看教。何以故?念佛之说何自来乎?非金口所宣明载简册,今日众生何由而知十万亿刹之外有阿弥陀也?其参禅者借口教外别传,不知离教而参是邪因也,离教而悟是邪解也。……是故学佛者必以三藏十二部为模楷”。而在《云栖法汇━阅藏要语》中又再说明:“大藏经所诠者,不过戒定慧而已……戒定慧即是念佛法门,何也?戒乃防非为义,若能一心念佛,诸恶不入,即戒也;定乃除散为义,若能一心念佛,心不攀缘,即定也;慧乃明照之义,若观佛声,字字分明,亦观能念所念,皆不可得,即慧也。如是念佛即戒定慧也。何必随文逐字,阅此藏经。”这些论点体现了他所说的念佛法门统摄无量法门的观念。
正如莲池大师自己所说的,念佛法门是他一生之所崇尚,必然的无论是自度或是度他都以三根普被,利顿全收的净土法门为中枢。大师所阐扬的念佛法门有四类,分别为:持名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与实相念佛。其中以“持名念佛” 为大师所最推崇,认为:“观想理微,众生心杂,杂心修观,观想难成,大圣悲怜,直劝专持名号。良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如阐扬持名念佛之功,最为往生净土之要,若能持名深达实相,则以妙观同功。”在他的《阿弥陀经疏钞》中重申道:“单指持名,但得一心,便生彼国,可谓愈简愈约,愈妙愈玄,径中径矣!”
大师认为学佛的根本是在于摄心,而持名念佛一法是为摄心要道。是以其非常注重对于心的修证,并指出修学“一心不乱”为:一心者,专注正境也;不乱者,不生妄念也。又将一心不乱分为事理二种,并与定慧结合,说明此一心即实相,即同乎法界,即定中之定,即菩萨念佛三昧,即达摩直指之禅,即是转识成智。因此而得结论云:故知念佛法门总摄一切佛法。
莲池大师除了以身作则率众念佛修行之外,也很注重以文字般若作佛事,余时笔耕不辍,是以著述甚丰,主要代表作有:《戒疏发隐》五卷、《阿弥陀经疏钞》四卷、《佛遗教经节要》一卷、《具戒便蒙》一卷、《水陆仪规》六卷、《竹窗随笔》三卷、《往生集》三卷、《净土疑辩》一卷、《禅关策进》一卷、《楞伽经摸象记》十卷、《缁门崇行录》一卷、《山房杂录》三卷等。这些著作在大师往生后由受业弟子大贤及居士等编集成册,分为三类。凡释经十一册、辑古十一册、手着十二册,全集称为《云栖法汇》。明崇祯十年(1637)比丘智瑛募资刊为方册本行于世。清代悟开法师赞此书为“真度世之宝筏,法门之柱石。”现今流通的版本则为清朝光绪二十三年(1897)由金陵刻经处重刻刊行的。
据有关史籍记载,清康熙二十八年,圣祖亲诣云栖,雍正十三年,世宗册封莲池大师为:“净妙真修禅师”,编入御选语录并御制像赞,赞曰:“三乘十地,顿渐偏圆。一句具足。法尔如然。作么一句。阿弥陀佛。方广等平,圆通明彻”。乾隆十六年、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高宗四诣云栖寺,嘉庆十七年,云栖寺不慎失于火灾,仁宗特颁内帑并谕募缘重修,如是种种迹象表明,莲池大师身后声光显著,盛为历代帝王所尊,德荫后世,道感千古,诚附一代宗师之荣称。其丰功伟绩将永远在净宗弘传史上大放光彩。敬录印祖所撰的莲池大师相颂作为本文之结语并借此表达诚挚之敬仰之情。
颂曰:
幼闻念佛意颇快,末诫门徒莫捏怪。
行为世则言世法,注重净土及规戒。
砥柱狂澜契理机,阐明佛心祛峰虿。
普令具缚诸凡夫,仗佛慈力登莲界。 藕益大师的生平事迹 净土宗第九祖蕅益大师

大师法名智旭,字蕅益,号西有,俗姓钟。大师先祖本是汴梁人,后来南迁于吴县。大师母亲金氏,父亲文岐仲公持白衣大悲咒十年,梦见观音菩萨送子而生下大师,那年正是明朝万历27年已亥岁5月3日亥时。
大师一生,通儒、通禅、通律、通教,但自谦上不敢与古代儒家、禅门、律宗、教下的大德相比拟,又不屑下与当代儒家、禅门、律宗、教下的名流相并列,故而自号八不道人,谦逊地自称自已是不像儒家士子、不像禅师、不像律师,也不像教下佛子。
大师从7岁开始吃素,12岁到老师家读书,学习孔圣人的学问。立志要光大儒门,扫灭佛家老子,作千古第一人。并从此开荤饮酒,写下数十篇文章,论证释迦老庄之学为异端邪说,予以驳斥。曾在梦中与孔子颜回相见,请教学问。
17岁时,大师读了莲池大师所作的《自知录序》及《竹窗随笔》,从此再不敢诽谤佛法,并取出以前所著的驳斥佛法的文章全部烧毁。
20岁时,大师注释论语,到“天下归仁”这句话时,注不下去了。因而废寝忘食,苦思冥想整整三天三夜,从而对孔子颜回的道德学问彻底明了。这年冬天,因父亲去世,大师读《地藏经》,得闻地藏菩萨不可思议的大愿,从此有了出世间心。
22岁时,大师开始专心致志地念佛,将以前所写的文章2000余篇尽数焚毁。
23岁时,大师听人讲《首楞严经》。听到“世界在空,空生大觉”这句经文时,顿生疑念:“从哪里来的大觉,以致成为虚空的本源?”大师思来想去,不得其解。又因在念佛时神识昏散,功夫不能成片。由此缘故,大师决意要出家,身体力行,探究生死大事。
24岁时,大师梦见憨山大师。哭着向憨山大师表述缘份浅薄、相见恨晚的心情。憨山大师对他说:“这是苦果,你应该寻求苦因。”话没说完,大师就对憨山大师说:“弟子一心求学上乘佛学,不愿听闻小乘苦、集、灭、道的四谛法。”憨山大师说:“居士有大志向,真是可喜,将来纵然不能成为黄蘖临济一流人物,也必然成为岩头德山一流人物。”大师听后,心中还有许多疑虑,正准备请问,不知什么东西一声响,使他从梦中醒来。大师想:“古代大德有什么高下差别,这不过是自己的妄想分别罢了。”如此一月之内,大师三次梦到憨山大师,而憨山大师又住在曹溪,相距太远,无法相随。于是大师就在雪岭师座下剃度出家,取法名智旭。雪岭师是憨山大师的门人弟子。
这年夏秋之季,大师居住于云栖寺,听古德法师讲唯识论。唯识论抽像思惟非常深刻,难度也非常大,但大师一听就明白了。明白之后又怀疑与《首楞严经》宗旨相矛盾。他请问古德法师,法师说:“性宗、相宗不能混合。”大师非常奇怪,同属佛法,岂能是两叉路。一天,大师听古德法师说:“不怕心念起,只怕觉悟迟。”大师就问,“假如众生死后的中阴身入胎,一念起,就受生,此时纵然迅速觉悟,又如何能脱出子宫。”法师说:“你现在入胎没有?”大师笑笑,没有回答。法师又说:“你已入胎了。”大师无话可对。法师说:“你以为今天这个身子,果然是从受胎时才得来的吗?”大师汗流浃背,不能分辩一个字。于是就到径山去坐禅。
[1] [2] [3]  下一页
编辑:admin
上一篇文章:净土宗历代祖师___第十祖截流大师
下一篇文章:净土宗历代祖师___第八祖莲池大师
藕益大师(1599-1655),明代四大高僧之一。讳智旭,号西有,别号八不道人。(自传中云:古者有儒有禅有律有教,道人既然不敢;今亦有儒有禅有律有教,道人又艴然不屑。故名之。)俗姓钟,名际明、又名声,字振之。先祖汴梁人,后迁居江苏吴县木渎镇。母亲金氏,父亲岐仲公,持诵十年的白依大士大悲神咒,梦见观音菩萨送子而生藕益大师。时维明朝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五月三日。
大师七岁茹素,十二岁读儒书,以传千古圣学为己任,尊崇儒教而誓灭释老,之后开荤酒,作辟佛论著数十篇。十七岁时,偶然翻阅莲池大师的《自知录序》与《竹窗随笔》,觉得义理深刻,进而读之才发现自己以前的错误知见,于是将以前所著的批判佛教的著述集而焚之,以表忏悔之意。
公元前1618年,藕益大师时值弱冠,在注释儒家经典《论语》时,至“天下归仁”一句,困惑其意,经三昼夜苦心思索,乃于孔颜心法深有领悟。是年冬,家父亡故,听闻《地藏菩萨本愿经》,从而萌发出世心。二十二岁时,专志念佛,自觉世法之不究竟,遂将所著文稿二千余篇付之一炬。之后更是勤于修学佛理。二十三岁时,有大法师宣讲《大佛顶首楞严经》。大师于座中听到“世界在空,空生大觉”时,心中顿生疑情,自问:“因何空能生此大觉,世界与虚空又从何而生?”内心郁闷,竟无法修学。因而,决意发心出家修行,以体究人生及宇宙之大事。
师二十四岁时,梦中数次朝礼德清大师,是时德清大师居于曹溪,路途远阻不能前往,便从德清大师的门人雪岭法师剃度,赐法名为:智旭,字:藕益。当年的夏秋二季往云栖寺听讲《成唯识论》,闻此中性相二宗不可会通,表示疑惑。因而往径山坐禅参究其理。至第二年夏天,方觉对性相二宗的义理参透明白。是岁腊月八日在莲池大师塔前发心受持四分戒。二十六岁,进而受菩萨戒。
大师二十八岁那年,慈母过世,尽孝子礼毕,誓断世缘而往松陵掩关苦修,不料关中大病,乃以参禅工行,求生西方净土。闭关三年出来后,本想朝终南山,因道友雪航愿传律学故停留龙居讲述了《毗尼事义集要》及《梵室偶谈》。三十一岁,随无异禅师往金陵(今江苏南京)参学,数月之间尽谙禅门流弊通病,是以弥坚弘律之决心。三十二岁后又专注于研学天台教理。第二年秋天前往浙江孝丰县的灵峰山,三十五岁领众修造西湖寺,此后近二十年间,大师游历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各地,主要从事阅藏、讲述经教、著作及弘传净土学说等事。直至晚年仍然不倦于业。清顺治十二年(1655)正月示疾。遗命身体荼毗后,屑骨和粉,分施禽类与水族,以结往生西方之缘。趺坐念佛,向西举手而寂,时年五十七岁。弟子等奉师入龛,三年后,如法火化启龛时见大师趺坐巍然,发长覆耳,面貌如生。火化后,牙齿不坏,实为不可思议。门人不忍遵从遗嘱,而奉师灵骨,建塔于灵峰之大殿右。
二、藕益大师的佛学思想
藕益大师的佛学思想是多面性的,丰富无比。包罗了禅学、天台教理、律宗教法但又归综于净土,同时又融合了一些儒家的学说。他的禅学是由听讲《楞严经》和《成唯识论》后而起。修禅学主要是为了参究佛学教理。大师对天台教理也有深入研究,且绰有成绩。但他甚为不满天台宗的门户之争,而声明自家:“究心台部不肯为台家子孙”。同时,大师痛心宗门之没落,决意弘律以救时弊。曾三次遍阅律藏,致力于对律部的注释和讲解。并身体力行注重实践。然而响应者稀,人师对此甚为伤心。
藕益大师的思想许多方面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自言:“身为释子,喜研孔颜心法示人”。但他并非将释儒合一而谈,只是在弘宣教法当中善巧方便利用而巳。大师的禅、教、律学,最终都指归净土,从这些方面看来,大体上是继承了莲池大师的净土思想。而大师自身净土思想体系的形成,是经历了二十二岁丧父时,闻《地藏经》发心持名念佛以报父恩,此时为单纯持名念佛。而后二十八岁母亡时,闭关修行以禅趋净,认为“禅者欲生西万,不必改为念佛。但具信愿,参禅即净土行”。此时却又侧重于理持。其后生涯弘宗演教,广释经论,但以“生弘律范,死归安养”为人生目标。而其净土思想的成熟是在他写作《弥陀要解》时期。
在净土宗的所有经典中,藕益大师所推崇的是《佛说阿弥陀经》,他用了很大功夫去注释,成书名为《弥陀要解》。该书以天台五重玄义分解经义:解说此经以能说所说之人为名,大乘实相为体,信愿持名为宗,往生净土得不退转为力用,大乘菩萨藏无问自说为教相。以净土念佛法门是总持一切佛注的妙法,而以《佛说阿弥陀经》为净土经教之重心。因为书中是以信愿行三者总摄一经之宗趣,所以大师特别注重与提倡此净土三资粮。结合天台教观的理论,融会禅宗思想一同归于净土教理,大力弘传净土宗,使得莲风大振,净宗重兴。
藕益大师的思想在理论上是融会性相,在修行实践中是和合禅、净与律学,主张三者统一。在《灵峰宗论》第二之三中他说道:“禅者佛心,教者佛语,律者佛行...,不于心外别觅禅教律,又岂于禅教律外别觅自心,如此则终日参禅、看教、学律,皆与大事大心正法眼藏相应于一念间”。将三者归于一念,而以念佛之法总摄佛陀一代时教,可以说是藕益大师佛学思想的总体大观。自大师后,诸多天台大家于讲教时,大多依照他的注释,也就逐步形成了综合教观与律学而归于净土的 “灵峰派”,直至今日影响不减。
藕益大师著述之丰硕,在诸净土宗师中无人能及。经其门人成时法师编次,分为两类,一为宗论:即《灵峰宗论》共十卷;二为释论:含有释经论与宗经论及其它注疏论著等六十多种一百六十四卷。其中主要有《弥陀要解》、《唯识心要》、《毗记事义集要》、《阅藏知津》。《法海观澜》、《梵网合注》、《大佛顶首楞严经玄义文句》、《相宗八要直解》、《四书藕益解》以及《圆觉经疏》、《维摩经疏》、《大乘起信论疏》等等。此外藕益大师还甄选了一些净宗名家与学者的著作合成《净土十要》一书,为后世净业学者必读之经典佳作。而后人于大师著作集中有关论述净土的论著而成《藕益大师净土集》,有心探研大师净土思想者可从中窥其全貌。
藕益大师的一生学修并重,博学多才,融通诸宗,可谓是学有成且修有得。而其后来专志力弘净土法门,则更显示他对整体佛教的博通。他在 “自像赞”中如是表述道:“不参禅,不学教,弥陀一句真心要;不谈玄,不说妙,数珠一串真风调;由他讥,由他笑,念不沉兮亦不掉。昼夜称名誓弗忘,专待慈尊光里召。悬知莲萼己标名,请君同上慈悲舟告”。由此可见,藕益大师晚年是杜绝外缘,全心全意地专修专弘净土念佛法门,以求“死归安养”了。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大师的佛学理论与修行本迹确实可为净土行者的典范。他的言行身教在净宗史册上留下光辉的一页,其功绩将永远为净宗学人乃至佛教他宗行者所缅怀。
印光大师赞曰:
宗乘教义两融通,所悟与佛无异同。
惑业未断犹坯器,经雨则化弃前功。
由此力修念佛行,决欲现生出樊笼。
苦口切劝学道者,生西方可继大雄。
印光大师的生平事迹
印光大师(1861-1941):讳圣量,字印光。别号常惭愧僧,近代著名的净土宗高僧,为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俗姓赵,名绍伊,字子任。陕西合阳陈村人,幼时聪慧,随兄熟读儒书,颇以孔孟之道为自任。受韩愈、欧阳修等大儒辟佛思想的影响而批判佛教。至十五岁后,数年之间因病所困,偶读佛经,始悟前非,乃洗心革面,回心向佛。清光绪七年(公元 1881年)师二十一岁,往投终南山五台莲华铜寺,礼道纯和尚剃度出家。次年受具足戒于陕西兴安双溪寺印海律师座下。
印光大师生来便有眼疾,几近失明,后于湖北莲华寺帮忙晾宋体晒经书时,得读残本《龙舒净土文》,而知念佛往生净土法门即 是当生成就、了脱生死之要道。因为眼疾,乃悟县为苦本。感悟到若要离苦得乐,势必专修念伟法门为是,即于闲时。专念佛号,纵是忙于事务,也心不离佛,后眼疾痊愈,由此深信念佛功德不可思议。而自行化他,一以净土为归,便肇始于此。
印光大师修净土,久而弥笃。光绪十二年(1886)二十六岁时,慕名北京怀柔红螺山资福寺为净土专修道场。便往亲近善 知识,取继承东晋庐山东林寺慧远大师创导的净宗遗风之意,自号专修念佛法门,使得净业大进。除此之外,师于红螺山历任上客堂香灯、蔡元等职期间,深入经藏,研读大乘经教以为助行,与念伟之正行互补,得以圆成净业。
光绪十六年(1890)师转居北京龙泉寺、十七年(1891)住于国广寺。光绪十九年(1893)时,应普陀山法雨寺化闻和尚之请。护送藏经南下,后便常住法雨寺. 师于寺中精勤修持,念佛不懈,深受大众敬重。众等便诚请大师讲法以利群机,师辞不过,乃为开讲《阿弥陀佛经便蒙钞》一座。嗣后,便谢绝众缘,于珠宝殿侧掩关修行,连闭两期,为时六年。于关房中自书"念佛待死"以自策励。出关后,曾出外住茅篷,未几,源如法雨寺居之。光绪三十年(1904)师四十岁时,因谛闲法师为浙江温州头陀寺迎请藏经,又为之助理一切,事毕师仍回法雨寺。师在此出家二十几年的光景里,始终韬晦,不喜结交,不好名闻利养,惟有用功不止,精进念佛,以期克果。其后近十年间亦复如是。全身心地念佛修行,终得念伟三昧。
民国纪年,(1912)师年五十有二,高鹤年居士取大师文稿数篇,刊入上海《佛学丛报》,署名常惭。读者虽不知为谁,而文章中所显义理己足以引发见闻者生信念佛。延至民国六年1918),徐蔚如、周盂由诸居士得读大师文稿,甚感希有难得。于是一再搜集印光大师的文稿,题为《印光法师文钞》而刊行之。徐蔚如居士于文钞之跋中赞言:大法陵夷,于今为极,不图当世尚有具正知正见如师者,续佛慧命,于是乎在! 其后数年间,复为增广大师文稿,由中华书局印行,名为《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大师的文钞,正如徐氏跋中所言: 无一语无来历,深人显出,妙契时机,诚末法中应病良药。 不单是在佛理上精辟入理,,就是一般世俗道理,亦即兼而融会,凡是能使闻者改恶修善,生信念佛者,不据一格为众宣扬法要。义理深契众机,且文法典雅,是以凡闻大师名者,人人必争请奉读师之文钞。因此之故,大师 威名扬于环宇,渴望归依大师门下之善信人等,日益增多。有登门造访请求慈悲摄受者,有亲写书信乞赐法名者。一时间,做大师的归依弟子蔚然成风。前后二十余年来,皈依大师座下的信徒,无法统计、进而言之,受大师之教,而依教奉行,吃素念佛,精修净业,得以往生西方净土者,亦难枚举。由此可见大师身传言教之功行实不可思议。
大师一生勤俭无私,信众之供养,悉皆代为广种福田,或用于流通经籍,或用以救济饥贫。而其自奉,食唯充饥,不求适口; 衣取御寒,厌弃华丽。有供养珍美衣食,推却不过者,,转手即送他人。大多数的普通物品,咸皆交至库房,与大家共享,决不自用。大师先后在上海、苏州创办弘社。二十余年来;所印的佛书计有百十种之多,其数不下四、五百万册。佛像亦有百万余帧 之多,教之内外,普受法益者甚众。民国十一年,(1923)师六十二岁时,江苏义务教育会成立,议请省府下令征用寺产作为学校,佛教界为之哗然。大师为保教护寺故,不遗余力地为之奔走呼吁,终得以扭转危机。同年,应定海知事陶在东之请,物色讲师,至监狱讲道,乃推智德法师应聘。并令其宣讲《安士全书》等关于因果报应、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之佛理。充分体现大师之无缘慈悲,普化众生之本怀。后更自任江苏监狱感化会 名誉会长。这种名誉是大师为利益苦难众生乐意所得。基于此回,陶在东与会稽道尹黄涵之,将大师之道行事迹呈报政府,得以题赐悟彻圆明之匾额一方,资送普陀,香花供养,极盛一时,僧俗人等,深为欣羡。师则置若罔闻。人虚空楼阁,自无盛德,惭愧不己,荣从何来? 其后,数年间常往来江苏、浙江、上海一带,为众开示念佛法要,因果事见闻者如潮,法缘盛极一时。
民国十九年(1931)二月师住苏州,于报国寺掩关,课余则修订四大名山山志。掩关期间,灵岩山妙真和尚叩关请示,将灵岩山寺立为十方专修净业道场。师即为之定下有关规约章程。前后三、四年来,大师倾心指导,以使灵岩净土道场成就模样。在大师之威德感召下,经以妙真和尚为首的灵岩诸师的努力结果,遂使灵岩道风日益振兴,而后更发展成为仅次于红螺山资福寺的净土宗著名专修道场。民国十六年冬(1938),师七十七岁,因时势所逼,顺应妙真和尚之请,移锡灵岩山寺安居。由于大师年事己高,上山方满三年,却台世归西而去。
大师之示寂,于诸多迹象中证知其预知时至,民国二十九年(1941)春季之时,于言谈书信中己流露出去意。延至十月,自知时日无多,召集大众会谈,任妙真为住持,并促令其择日升座。且开示说:净土法门,别无奇特,但要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十一月初四早一时半,由床上起坐说;念佛见佛,决定生西。言讫,即大声念佛,二时十五分,索水洗手毕,起立自言:蒙阿弥陀佛接引,我要去了,大家要念佛,要发愿,要生西方。说完,即移坐椅上,面西端身正坐,近五时,在大众念佛声中,安祥西逝。师生于清咸丰十二年(1861,寂于民国二十九年(1941),世寿八十,僧腊六十。次年二月十五日,往生后一百日举火茶毗,得五色舍利无数,奉灵骨塔于本山石鼓之东南,复于民国三十六年( 948)九月十九日将师之舍利奉请入塔,后又兴建塔院以供奉之。大师一生,一以净土为归,自行化他,信愿念佛。言传身教,为净业学者之榜样,弘传净土,作世间之慈航。后人尊之为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盛名永彪净土宗之史册。
二、印光大师的佛学思想及其影响
印光大师的佛学思想可以用:"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老实念佛。" 此八句话来概括之。大师一生的行业也是依此八句毕其一生而亲力作为的。前四句,是以儒家学说为基础,师谓:欲学怫道以脱凡俗,若不注重于此四句,则如无根之木,期其盛茂;无翼之鸟,冀其高飞也。后四句,是以净宗之理念为中心,师言:博地凡夭, 欲于现生即了生死,若不依此四句,则成无因而欲得果,未种而思收获,万无得理。总而言之,果能将此八句,通身荷担,决定可以生人圣贤之域,殁登极乐之邦。此八句话,概括性地体现出印光大师儒佛二教并弘,世出世法同彰的佛学思想特色。说实在 的,若要于净土事业中有所成就,依照此八句话行之,则必无柱而不利。特别是针对于现今的社会与人群而言,此八句话绝对是济世之密方,应病之良药。
大师一生力弘净土,处处标榜净土法门之殊胜,其谓:"夫所谓净土法门看,以其普摄上中下三根,高超律、教、禅诸宗" 因为净土法门乃:"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正如大师为灵岩山寺山门撰写的对联所讲的那样:净土法门普被三根,实如来成始成终之妙道。弥陀誓愿全收九界,示众生心作心是之洪献。虽然净土法门如 是殊胜,大师也毕其一生专弘净土,但大师并不排斥他宗,尝言:平等之怀,所有言论,唯理是尚。药无贵贱,愈病者良。法无优劣,契机最妙。认为修行仍然是以宗之悟解为目,教之修持为足。非目则无以由见道,非足则不能到家。在《影印宋磁砂大藏经序》中更言:综其所说,刚有五宗,曰律、曰教、田排、曰密、曰净,五者名目虽异,理体是一,可专注于一门,不可偏废于余法,如有四门而人一城,如以四时而成一岁,其互相维持、互相辅助之功,非深悉法源者莫能知。此中弥显大师护持他宗 纯为整体佛教着想之用心。
纵观大师之文钞,从中可知,大师的佛学思想里,世间的儒学占据一大部分,大师认为儒学是为人之道,类似佛学之人大乘, 结合二者相互融通,是可摄受接引无量众生。大师常言:儒佛二教,合之则双美,离之则两伤。以世无一人不在伦常之内,亦无一人能出心性之外。具此伦常心性,而以佛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克己复礼、闲邪存诚、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助。由是 父子兄弟等,相率而尽伦尽性,以去其幻妄之烦惑,以复其本具之佛性。由此可见大师弘法利生之特有的智慧与德能。
再者,提倡因果报应之说,也是印光大师佛学思想中的一大特点。于开示中常云:因果之法,为救国救民之急务,必令人人 皆知,现在有如此因,将来即有如此果:又言:唐果者,圣人治天下,佛度众生之大权、约佛法论,从凡夫地,乃至佛果,所有诸法,皆不出因果之外。世法亦然大师在世时更是极力提倡流通《安士全书》与《了凡四训》等书,希望籍此因果之法教化群 生,得收济世救民之功效。
当然,作为一位净土宗师,印光大师的佛学思想是以净士思想为重心的,以因果事理为基础,教化为人处世道理,修善积福。 信愿念佛而求生伊士乃是终极之目标。而在日常的修学中,大师认为竭诚、恭敬与惭愧是修学进步与成功的几点要素。大师一生中更是以竭诚、恭敬之心修行念佛,以身作则,自号常惭愧僧,虚心学佛,耐心教导有缘众生,最终得以成就净土之大业。
在印光大师的思想中有很浓厚的厌离婆婆、欣求极乐的净土 理念。尝喻言:愿离婆婆,如囚徒之欲出车狱,绝无系恋之心;愿生西方,如过客之思归故乡,岂有因循之念。大师于自房内书一死字作为座右铭并注题记曰:学道之人,念念不忘此字,则道业自成矣!时时以无常迅速,生死事大为念,可见其 求生净土之深心,确实非同常人。
印光大师佛学思想博大而精深,然却处处显现出平实的风格。应契时机,对症以药。不尚玄虚、务实求真是其思想特征。 大师之首席归依弟子周盂由评赞大师言;法而老人,禀善导专修之旨,阐永明料简之微,中正似莲池,善巧如云谷。宪章灵峰,步武资福,弘扬净土,密护诸宗,昌明佛法,潜挽世风。折摄皆具慈悲,语默无非教化,二百年来,一人而已。 弘一法师曾引用周孟由居士之语,赞为诚不刊之定论也。后更誉印光大师日:大德如印光大师者,三百年来一人而己。
太虚大师也称赞印光大师言;亲其教览其文者,辄感激威德力之强,默估折服,易估崇仰,为莲宗十三祖,询获其当也。圆鼓法师在为印光大师文钞善华录序中说: 印光大师乘愿再来,单提正令,不高谈心性,而全显妙心。又谓。(印光大师乃)彻悟大师之后,第一人也。而国政法师自身也:敬步后尘,奔南逐北,莫不因势利导,指归净土。
综上所述,并及诸大德之赞语,可以得知印光大师实为近代净宗之泰斗,净土一教之振兴,实赖大师之功,由于大师之倾力弘传教化,得以法化之弘,滂搏中外得使善导高风,复见今日。以上所述,只是略述印光大师一生行业之梗概,读者若欲洞明大师之生平与佛学思想之全部。则请奉读由真达、妙真、 了然、德森法师等师所述之《印光大师行业记》与《印光大师文钞》。而由台湾佛教出版社发行,共计七册的《印光大师全集》,则收集了印光大师的所有著作,内容更是详尽。若欲研究印光大师之佛学思想者,该全集不失为一部完善的参考书。 复录了然法师所撰之净宗十三祖颂于后,作为结语。
颂曰:
貌古心慈性直口快,训诲往来精神不懈。
合物施财欣然慷慨,淡泊资身离世贪爱。
法语流传遍布中外,普化群生同归莲界。
净宗导师十方归拜,临终见佛安详自在。
五色舍利坚固不坏,愿此 尊容垂范永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