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寡妇2战机:克里希那穆提语录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0:25:56

拥有的东西不多并非就是生活朴素。生活朴素不但是要谋生之道正确,而且还要能够从消遣、贪婪、占有欲中解放出来。

单纯既不是欲求更多,也不是披麻衣,脱离社会,让自己只拥有少数几样也不是单纯。单纯的心不可少,但是如果心是用来自我扩张、自我满足,那么不论这满足是追求上帝的满足、追求知识的满足,还是追求金钱、财富、地位的满足,心都不可能单纯。追求上帝的心并不单纯,因为上帝只是它的投射。心只有在宁静的时候才能够体验永恒。

不幸的是,我们早就跟着感官的价值随波逐流。这种价值的重要早就凌驾于真正的价值。我们只要是追求感官的价值,不论这价值是触摸、味觉、知觉,或是念头的价值,外在的重要都会凌驾于内在。单单否定外在绝非对待内心之道。你可以否定外在,隐退到丛林或山洞里面思考上帝。可是这否定的是外在的否定。虽是思考上帝,这思考依旧是感官的,因为意念就是感官的。不管什么价值,只要是建立在感官上面,都会制造混乱。

如果我一直接受野心的驱使,一直想在工作中达成某种目标,成为什么人物,有所成就,那么我又怎么会热爱我做的事情?艺术家如果只关心名声是否伟大,总爱和他人比较,野心是否顺遂,就不再是艺术家。他和别人没什么两样,只是技师而已。这就表示说真的热爱一件事情,就必须完全没有野心,完全没有博得社会承认的欲望。你如果热爱一件事情,就不会牵挂它。我们的心就不会纵容我们去追求什么事情,去争取比别人强了。这时一切的比较、竞争、成功的追求、欲望的满足就全部止息。

生命就像河流,不停地在动,永远在追寻、探索、推进、溢出河堤,钻进每一条缝。但是你们知道,我们的心不容许这种事情发生。我们认为这种不久、不安的状态对生命很危险,所以就在自己身边建了一道墙:传统、教会、政治或社会伦理的墙。家庭、名声、财产,所有这一切都在墙内,都远离生命。生命是动的、无常的、不停地想渗透,穿透这一道墙。因为墙里面有的只有混乱、痛苦。墙内的各种神,都是假神。他们的教条毫无意义,因为生命超越了他们的教条。心中没有围墙、没有立足点、没有障碍、没有休止符,完全随着生命在动,每时每刻都在推进、探索、爆发。只有这样,心才会快乐、日久弥新,因为这样的心一直在创造。

我们的生活全部建立在分别心上面。我们分别种种的生活层次。我们分别白色、蓝色,分别这一朵花、那一种花,分别喜欢、不喜欢,分别种种观念、信仰,接受这个,丢弃那个。我们的心理结构就是建立在这种分别的过程上面,一直在选择、分别、抛弃、接受、拒绝。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用力挣扎。这里面从来没有直接的了解,有的只是一直累积“分别”的能力,建立在记忆、知识上面的能力,并且因为一直在分别,所以一直在用力,导致我们的生活就是一连串的挣扎。从一种意识形态、公式、欲望转向另一种意识形态、公式、欲望。我们的心就在这个“变”,这个挣扎的过程中败坏了。这种败坏,本质就在于分别。不过分别却激发了野心。只要我们有意识的追求某种东西,想变成某种东西,那就是野心,就是追求结果。然而,除此之外,我们却另外有一种能量、一股力量。这一股力量是一种没有累积过程、没有“我”这个背景、没有自己的动力,这就是创造之道。不了解这种创造之道,未曾实际体验这种创造之道,我们就会生活愚昧,就会变成一连串的冲突,其中毫无创造可言,毫无快乐可言。但是如果我们因为开放、领会、聆听“野心”这个真相,不是舍弃野心,而是了解野心,了解了这个创造之道,我们或许从此就发现创造力。这创造力之间有的是不断的展现,不是展现自我满足,而是展现不受“我”束缚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