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吃黑 第四季 百度云:产房助产人员的职业损伤及防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5:43:56

产房助产人员的职业损伤及防护

首席医学网      2007年03月29日 19:50:43 Thursday    
  •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征稿
  • 神经性疼痛疾病诊疗班
  • 胸部疾病影像诊断班
  • 心律失常现代诊疗会议
  • 医学类核心期刊征稿
  • 治未病调理师培训班
  • 医院药学新进展会议
  • 第13届国际急诊学大会
  • 四届中华消化病学讲坛
  • 2010中国介入治疗论坛
  • 全国疑难重症肝病大会
  • 青光眼规范诊疗论坛
  • 2010世界心脏病学大会
  • 全国静脉治疗护理论坛
  • 股骨头坏死修复论坛

作者:沈晚花

  加入收藏夹

【关键词】  产房助产

  产房助产人员在给待产妇及产妇行诊疗及检查和接产缝合过程中随时都有机会接触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如果工作人员本身皮肤粘膜有破损,或是由于疏忽大意不慎被含有病原微生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伤造成职业损伤,则会导致意外感染的可能大大增加。产房环境相对封闭,实施检查次数频繁,接产过程防护意外和失败时有发生(如羊水过多泼射到助产人员的头、脸、眼睛、颈部或浸湿衣物等)。助产人员在工作中有较高的职业损伤率[1-2]。主要是针头刺伤、粘膜暴露和防护意外,最常见的是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性病和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如乙肝、丙肝、艾滋病及梅毒、淋病、尖锐湿疣、念珠菌感染及呼吸道疾病等。助产人员的防护意识不强,防护知识欠缺及防护措施不严,可使助产人员发生上述疾病的危险和几率显著增大。因此,首先要充分认识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然后强化防护意识,并在工作中积极有效的实施,则可使同行姐妹们受益匪浅,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1  助产人员职业性损伤潜在危险因素物因素

  1.1  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包括细菌性因素和病毒性因素[2]。孕产妇在孕期和生产期间,分泌代谢旺盛,微生物极易在体表生长和繁殖,机体也因生理和病理因素大多超负荷运转而致抵抗力相对下降,易患上感等呼吸道类疾病和合并其他疾病,加上体内激素作用,易患滴虫和霉菌性阴道炎,再加上社会环境复杂多变,个人经历和背景各异,孕产妇本身原患各类性传播疾病未能及时检查治疗处理或是经由丈夫方缺乏家庭道德责任感不幸染病传播而成为受害者的也大有人在。且产房的空间相对封闭,空气流通性较差,易通过口鼻腔粘膜而感染呼吸道感染性疾病[3]。2003年暴发的SARS,一线工作人员的感染率就明显高于非一线工作人员[4-5]。另外由于实施的检查次数多而复杂(如阴检、肛检、浅静脉置管、人工破胎膜或是自然破膜、导尿留置尿管和各种注射治疗等),助产人员需经常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和阴道分泌物,特别是在处理急产时,有时甚至未来得及洗手和戴手套、口罩、胶围裙和手术衣,或是在胎头娩出外旋复位时常会被羊水喷射而污染皮肤、粘膜及衣物,存在护防缺陷,职业暴露率高。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传播病原体包括: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和艾滋病(HIV)[3],密切接触病人及其体液传播的病原体有:RPR、淋球菌、念珠菌等。研究结果显示:含病原体浓度较高的血液和体液依次为血液成分、伤口分泌物、阴道分泌物、羊水等,眼、鼻、口腔暴露于污染的血液和体液HIV的感染率为0.1%[6]。而助产人员几乎每天每时都要接触。
 
  1.2  物理因素  助产人员执行医嘱治疗和护理时与产妇接触较密切和频繁,随时有可能被污染的针头等锐利器械刺伤及防护意外而招致(导致)感染。有研究表明:0.004ml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针刺伤可传播20多种血源性传染病[7],HIV的传染源是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工作中被HIV的血液污染的针头和利器刺伤皮肤会有0.3%感染的危险[8]。

  1.3  化学因素  因产房环境封闭,消毒剂的挥发性气体在整个通风系统和空调系统中循环,可引起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胸闷、眼睛和呼吸道炎症、接触性皮炎、头疼、注意力分散、记忆障碍等[9]。而且产房消毒要求严格,消毒时间长,物品多,空间宽,助产人员在内的工作时间长,与消毒剂接触的机会增加,如84液等各种化学消毒剂、三子氧等对人体的皮肤粘膜及呼吸道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有报道称严重者可引起变态反应,如哮喘等。

  1.4  心理因素  助产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工作环境、工种风险高及压力均有关。其中风险高是最主要的,稍有不慎就会事关两个生命或是多个生命(多胎妊娠)的安危而给家庭带来灭顶之灾,加之病人病情复杂、变化快及情绪波动不易控制,心理、行为及言语上都很容易与助产人员由于沟通不足而发生冲撞,增加心理负担或造成伤害,还有环境封闭,工作时间冗长,工作量大及繁琐,而编制相对不足,一对一全程陪护时效长而要求高,夜间出诊接诊次数多,常常是超负荷工作,尤其是夜间人员较少,大脑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极易导致助产人员身心俱疲而引起生物钟紊乱,甚至出现头痛、失眠、焦虑、抑郁等一系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引发的疾病。

  2  危险因素的防护措施

  2.1  加强安全教育  加强安全思想教育理念,经常进行助产人员的职业防护培训,增强助产人员自身的防护意识,积极推行标准预防措施,即假定所有人的血液等体内物质都潜在传染性,接触时均应采取防护[1],并制订和落实安全有效的防护措施,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一切按常规操作,切实执行医疗垃圾分类管理等医疗制度,提高防护的自觉性,提高执行的落实率[3]。

  2.2  改善工作环境及设施  最好采用层流洁净设备,以保证环境空气质量,如无条件则应使用静电式空气消毒机为最佳。接产后及时清理污物,消毒地面及空间,清除血液、羊水等腥臭异味,每天定时对空气进行清换、消毒,做好空气检测以保证空间相对无菌,保证接产工作的顺利进行,安全开展,消毒隔离工作严密、牢靠!

  2.3  生物性因素保护

  2.3.1  实施屏障保护:爱护自己的身体,避免皮肤粘膜破损受伤,切切实实做好个人防护,提高操作技巧避免防护意外,实施屏障保护措施。做各种检查和护理操作需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处理被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污染的物体表面和医疗器具时,均应全副武装佩戴胶乳胶手套和口罩,接产时最好加戴围裙和防护眼罩。如遇防护意外,立即用消毒液清洗污染处,如进入眼部,则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加滴抗菌滴眼液保护,工作服或是其他物品被污染时,则应立即更换或用消毒液消毒。

  2.3.2  防止交叉感染:使用一次性产包或接产后及时清理所用物品并包扎送高压灭菌。如有特殊感染病人(孕期已化验检查出患HBV、HIV、HCV病毒或其他特异性感染病人、性接触传播性疾病者),应送隔离待产室、分娩室待产和分娩,并按重点人群管理分别上报上级相应部门或疾病控制中心,切实加强防护,检查和护理操作严格执行接触病人和操作后洗手的制度,如时间紧凑也可应用以乙醇为主的无水洗手液洗手[10-11],接产时则应严格按《消毒技术规范》进行手的浸泡和消毒。

  2.4  物理性因素防护

  2.4.1  防锐器伤:按正确操作规程使用和处理锐器,制定和完善锐器伤的应急和防护措施,用过的针头、缝针、剃毛刀、注射器应集中放置并及时焚烧或做无害化处理,避免手接触污染过的物品,在处理用过的锐利物品时应戴防护手套且细心防止划伤,行诊疗检查时应先检查所戴手套是否有破损,如有破损应立即更换。一旦发生锐器伤,应立即从伤口近心端至远心端挤压出血液,用肥皂清洗伤口并用大量流动水冲洗,再用碘伏或双氧水处理包扎,避免用酒精以免局部血管扩张加速局部血液循环。说服病人做相应检查,并定期抽血做相关的病理学检查[3],确定是否存在感染,定期随访观察,同时填写《医护人员锐器刺伤上报表》报院感染科。必要时注射疫苗和丙种免疫球蛋白进行早期预防[12]。

  2.4.2  应用安全医疗器具:安全器是一种设有安全功能装置的注射器或其他锐器,被用来降低使用锐器所造成的针头扎伤或其他锐器伤的危险[13],但最主要和根本的是要正确按照安全程序使用锐器,并且在工作中要细心,时刻注意预防和尽量减少接触锐器的机会才是关键和目的所在!

  2.5  化学性损害  合理使用化学消毒剂:严格准确掌握其使用方法、作用时间、浓度,按规定进行配制和使用,同时戴手套避免用手直接接触,解决好消毒和环境污染的矛盾,三子氧消毒后要及时开窗通风使空气对流以减少对人体皮肤粘膜的损害,减少不适感的发生。

  2.6  心理因素防护  在人员安排上,要让领导理解支持助产人员的工作,配备充足编制,适时安排人员轮值轮休,充分做到劳逸结合,采用弹性排班,合理安排人力资源,避免超负荷的工作状况。同时加强业务知识技能培训和专科学习,以减轻学习新技术和知识更新所带来的心理压力[3]。注意营养的供给和休息,随时保持乐观、豁达、开朗、向上的良好心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抗病能力,定期检查身体,并接种各种免疫疫苗等。

  参考文献

  [1]  陈琼芳,王惠珍,廖玉联.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问题与职业健康促进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分册,2005,24(4):151-153

  [2]  徐荣贵.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和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6):717-718

  [3]  吕晓玲,夏秋江.ICU护士的职业损伤及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6,7(7):650-651

  [4]  邹宇华,陈少贤,周舒东,等.医护人员防护知识和防护意识与SARS病人的关系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6(4)663-665

  [5]  张静茹,陈荠,童燕青,等.71名医务人员在SARS病区个人防护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9):1031-1033

  [6]  李映兰.介绍美国护士的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预防[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8):633-634

  [7]  Seeff LB,Hepatitis B.from a needle stick injury[J].Ann Intern Med,1991,115:411

  [8]  张兴友,范江.艾滋病毒感染与艾滋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35

  [9]  罗红编译,陈影波审校.医院的环境污染及防护[J].国外医学护理分册,2000,19(10):450-451

  [10]  王宏柏.院内洗手新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6):719-720

  [11]  尚少梅,王易芝,郑修霞,等.促进医护人员洗手行为依从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6):507-510

  [12]  戴琴,冯正直,谢刚敏.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488-490

  [13]  刘燕玲,刘星回.英国锐器伤害医护人员的现状与对策[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4,23(4):15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