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绝杀 下载:尹彦:十月革命后俄国政局演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0:42:22
十月革命后俄国政局演变
尹 彦

原载 《炎黄春秋》 2007年第11期

俄国十月革命两个月后,布尔什维克的党解散了民选的立宪会议。过了半年,苏维埃内的多党制宣告结束,一九二二年底,俄国多党制为一党制彻底取代,这两项重大决策根据苏联七十多年社会主义实践来看,是弊是利?是祸是福?值得反思。

一、解散民选立宪会议意味着什么?
召开立宪会议,制定宪法,成立议会,取代君主专制,使政治民主化、法治化、规范化、现代化,使宪法凌驾于最高统治者、政府、议会、政党、军队之上,是各国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事。在俄国最早提出召开立宪会议的要求是十二月党人,以后在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斗争中得到广泛传播。所以,1903年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就将召开立宪会议列入自己的党纲。明确提出:“建立人民专制,即国家整个最高权力掌握在立宪会议手里。”“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坚信,只有推翻专制制度,并召集由全民自由选举的立宪会议,才能完全、彻底、巩固地实现上述各种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但是这件事一直到二月革命之后,才有了希望。1917年3月2日,临时政府曾宣布要召开立宪会议,但拖延了选举的准备工作,6月14日(27日)宣布立宪会议定于9月17日(30日)召开。8月上旬临时政府决定将选举推迟至11月12日(25日)。列宁、布尔什维克党一而再、再而三地抨击以时间急促为理由的拖延。十月革命是在媾和、把土地交给农民、尽快召开自由选举的立宪会议这三项名义下发动和成功的。列宁多次说:“将保证按时召开立宪会议。”并说:“只有我们的党掌握了政权才能够保证立宪会议的召开,我们的党在掌握政权之后,就要对其他政党的拖延提出控告,并证实这种罪行。”所以十月革命后,人民委员会即认可了上述立宪会议选举日期,选举于11——12月举行,在某些边远地区于1918年1月举行。对于这次选举,列宁是肯定的:“立宪会议是通过普遍、直接、平等和无记名投票,按比例代表制来选举的。这种选举制是最完善的选举制。”这说明列宁对立宪会议的选举制是肯定和满意的。
1917年11月12日—14日(25—27日),首都彼得格勒进行立宪会议选举。16号公布了最后选举结果。布尔什维克党得票42.4万张,6个席位;立宪民主党得票24.7万张,4个席位;社会革命党得票15.2万张,2个席位(包括左派社会革命党1个席位),布尔什维克得票最多。美联社记者问列宁对选举结果有何看法时,列宁说:“我认为这次选举是布尔什维克党取得巨大胜利的证明。”并认为立宪会议定会批准人民委员会的全部措施的。“决不会有多数人反对我们。”在答复哪些党将参加新的人民委员会时说:“我不太清楚。但我认为,除了布尔什维克党以外,只有左派社会革命党人。”这是首都这个工业比较发达地区的情况,后来加上其他农业地区,情况就不同了,立宪会议选举共得4450万张票,布尔什维克党得1060万张,占23.82%,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党共得2630万张,占59.10%。列宁在《立宪会议和无产阶级专政》一文中,分析了总共79个选区中54个选区的投票结果。54个选区在1917年11月份投票的总数是36,262,560张票(下面数字相加为3.622万张票),以下四类党派合起来计算结果是:
布尔什维克党     902万张,占24.90%
社会革命党      2090万张,占57.71%
孟什维克党      170万张,占4.69%
立宪民主党及其它
地主资产阶级政党   460万张,占12.70%
合计         3622万张,占100%
这些数字说明布尔什维克只得到近25%的选票。不过列宁分析了各地区的选举结果后说,在立宪会议选举时,在纯农业区,代表农民的政党社会革命党占优势,他们得了62—77%的选票。“在各工业中心,布尔什维克比社会革命党人占优势。”更重要的是在首都彼得格勒,布尔什维克得票占45%,社会革命党人得16%;在莫斯科,布尔什维克得56%的选票,社会革命党人得25%的选票。布尔什维克比后者多一倍多,列宁说这叫“在决定性时机和决定性的地点,即在两个首都占压倒优势”。此其一。其二,“我们在全部军队里得到差不多半数的选票”(投给社会革命党人的188.5万张选票;投给布尔什维克的有179.1万张选票)。但在两个首都附近乃至离两个首都不远的各方面军中,布尔什维克得到压倒多数的选票,“拿北方面军和西方面军来说,布尔什维克得选票100万张以上,而社会革命党人得42万张选票。”
由于总的投票使布尔什维克党成了少数党。自然其它党必然提出“全部政权归立宪会议”,即布尔什维克交出政权。对布尔什维克党来说,这自然是不能接受的,刚得到的政权,岂能拱手让人?对于这一点,列宁在1917年11月14日(27日)作了回答:“至于立宪会议,有一位报告人说,它的工作将以国内的民意为转移;但我要说:依靠民意吧,可是不能忘掉步枪。”这是“枪杆子出政权”的最早版本。布尔什维克党预定于1917年11月28日召开立宪会议,但到会代表不足半数,立宪会议不能如期举行。不过这一天,一些人民自由党人进行示威,要求“全部政权归立宪会议”,遭到镇压。当天人民委员会通过“逮捕反革命内战首领”的法令,逮捕了一些人民自由党活动家,其中包括当选的立宪会议代表,人民自由党事实上被取缔。同时决定立宪会议延至1918年1月5日开幕。12月23日政府宣布在彼得格勒实行战时状态,忠于布尔什维克的部队被调入首都。1918年1月5日(18日)立宪会议在彼得格勒塔夫利达宫召开,以切尔诺夫为首的社会革命党中派在会上占优势。他们拒绝讨论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提出的《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不承认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的社会主义性质法令。布尔什维克当即退出了会议,随后左派社会革命党也退出了会议。第二天——1月6日(19日),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法令,解散了立宪会议。这自然引起其它党的坚决反对,他们指责“人民的少数代表,赶走了人民的多数代表”,而且是“用射击驱赶的”。
对于上述行动,列宁用1903年普列汉诺夫的话作了解释:“所有的民主原则应该完全服从我们党的利益。”革命胜利、革命利益是最高法律。“有那么一天,我们党会反对普选权,在革命热情迸发的情况下,人民选出了一个很好的议会,那么我们应该力求使它成为长期的议会,如果选举的结果不能令人满意,那我们就应当力求解散它,不是过两年,要是可能的话,过两周就解散它。”据此接着列宁说:“对社会主义的敌人,在一段时间内,不仅可以剥夺他们的人身不可侵犯权利,不仅可以剥夺他们的出版自由,而且可以剥夺他们的普选权,而不好的议会力求在两周内将它解散。”因此代表农民利益的社会革命党人在伏尔加河流域、西伯利亚等地的苏维埃选举中获胜,自然也就给予以解散。
列宁还说:“把召集立宪会议的要求列入党纲是完全合理的。因为在资产阶级共和国中立宪会议是民主制的最高形式。但苏维埃共和国则是更高的民主形式,而且是能否保证痛苦最少地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唯一形式。革命利益自然高于立宪会议。”其实,革命有顺应历史潮流的革命,也有逆潮流的、超前的、性急人的革命。这种革命往往是超理智、极大破坏生产力、违背绝大多数人民利益的。这种“革命利益”是否也要“高于一切”呢?列宁没有说。
这些不过是表面上的道理。其背后的硬道理一如列宁上面所言:在立宪会议选举中布尔什维克在军队中大胜。因为军队投票赞成积极拥护和平的布尔什维克党。不仅在北方战线、西方战线、波罗的海舰队,布尔什维克分别获得61%、67%、57.5%的选票,更重要的是在大的卫戍部队,即彼得格勒与莫斯科分别获得79.2%、79.5%的选票。易言之:枪杆子对于解散立宪会议起了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