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城审计:教师业务考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9:17:24

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3.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4.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5.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

6、教学是(     )与(      )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   ),教学过程是( )、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________   ________   性和________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__________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________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__________的发展。  

   2、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  

   3、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         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_________       _________的基础上。  

第二部分 案例分析(请围绕新课标精神分析下面的案例)  

    案例1:《年、月、日的认识》情境创设  

   上课时,教师为学生准备1994--2005年之间共十年的年历表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讨论。从这些年历表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几分钟后学生汇报。  

   生1:我发现1999年是兔年,是从216日开始的。  

   生2:我发现2001年是蛇年,是从124日开始的。  

   听到这里,上课教师的表情凝重,可是学生的回答依然在这无关的信息上进行着,教学进入了尴尬的境地.原来教师发给学生的每一张年历表的表头上都有这样的字眼:X(XX日开始)。  

   请你对此情境创设进行分析。如果是你讲这节课想怎样创设情境。(10  

  案例2: 一位数学教师在教学一年级数学的进位加法中有这样一个片断: 35+7=   

    当学生完成了竖式计算教师针对书写进行评价时全班学生围绕竖式中的进位点展开了讨论:  

 生1:认为进位点应写在十位和个位之间这样我就明白它是一个进位点。  

    生2:我认为进位点应该写在十位上这样很明白它是十位上的数。  

    生3:我认为它应该写成标准的1。  

4:我认为它应该写成倾斜的点。  

师:你们的看法都有道理但老师最喜欢的还是把它写在十位上这样我在加的时候就不会出错。如果把它写在十位和个位之间我会糊涂:它到底是个位的点呢还是十位的点呢?  

   问题:你认为教师在处理学生回答的问题时方法可取吗?为什么 ?(10

 1、 当前有不少公开课气氛活跃,上得很是热闹然而在热闹的背后却少见了学生高质量的思维活动。作为教师你对这一现象怎么看?怎么办?  

2、我们走进课堂听课,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回答问题好的总是那么几个人,另外的一些学生有的认真听别人讲话,有的则心不在焉。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怎样调整使另一部分学生也能参与你的课堂教学(不单指在一节课上  

    3、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许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会遇到学生插嘴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学生插老师的嘴,当教师在讲解,引导或统一要求时,学生突然给你一句意想不到的话;学生插同学的嘴,当同学在提出一个问题或解决一个问题时,有的学生会无意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作为教师你将如何对待学生插嘴?   

第四部分 基础知识  

    1、甲、乙、丙三人一起买了18块糖平均分着吃甲付了11块糖的钱乙付了7块糖的钱等吃完后一算丙应该拿出9元钱。问甲、乙各应该收回多少钱?

 2、甲、乙、丙、丁四人进行跳绳比赛赛前名次各说不一A说:甲第二名丁第三名。B说:甲第一名丁第二名。C说:丙第二名丁第四名。实际上上面三种说法各说对了一半。甲、乙、丙、丁各是第几名?

 3、有两筐重量相等的苹果甲筐买出15千克乙筐27千克后甲筐余下的苹果是乙筐余下的4倍两筐苹果各有多少千克?   

4、沿长、宽相差25米的游泳池跑4圈作下水前的准备活动。已知共跑了600米这个游泳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公路两旁每隔120米竖立着一根电杆骑自行车从第一根电杆到第六根电杆处小王要1分钟小李要50秒现在两人都从第一根电线处为起点骑车当小王骑到第八课电杆处时小李开始追赶几分钟小李追上小王。

1、所谓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就是   所谓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就是在《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师的经验,基于对学生需求的理解、对课程性质的分析,而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活动等进行规划和安排的一种可操作的过程。  

2、合作学习的实质是 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每个组员不仅要自己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以全组每个同学都学好为目标,教师根据小组的总体表现进行小组奖励。  

3、学习者对从事特定的学科内容或任务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的认识水平、态度等称为起点行为或起点能力。 

4最近发展区是指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指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维果茨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它表现为"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5、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指的是教学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结合,是完成任务的方法的总和。

6、谈话法是指 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教材内容组织成若干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开展讨论、得出结论,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一种方法。  

7、数学课程与原来的教学大纲相比,从目标取向上看,它突出如下几个方面:(1)重视培养学生数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2)强调让学生体验数学化的过程;(3)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精神;(4)使学生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思想方法。  

8、课型按上课的形式来划分可分为: 讲授课 、 自学辅导课 、练习课 、复习课 、 实践活动课 、 实验课 等。  

9、按照前苏联巴班斯基的分类思想,检查学生认识活动效果的方法有:  

1)口头检查法   ;  

2)直观检查法   ;  

3)实习检查法   。  

10、 那些对前面知识紧密联系,对后面要学习的知识具有重大影响的内容,为教学的重点。  

11、所谓秧田式是指 全班学生座位基本上横成行、竖成列,统统面向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形式   。  

12、所谓教育, 应当是一项既着眼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又着眼于未来发展的事业,是为未来而培育人的事业。教育在本质上是以发展为目标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13、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涉及数学学习的好奇心、求知欲、 自信心 、自我负责精神 、 意志力 、 对数学的价值意识 、实事求是的态度等诸多方面。  

14、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的概念。它倡导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 独立性和自主性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     ,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  

15、教学设计的书写格式有多种,概括起来分为 文字式 、表格式 、 程序式 三大类。  

16、教学方法是教学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结合,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的总称。  

17、练习法是指 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  

18以问题探究为特征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是指: 不呈现学习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对一定材料的实验、尝试、推测、思考,去发现和探索某些事物间的关系和规律。  

19、《标准》中的四个目标大致可分为两个领域: 认知领域 和 情感领域 。其中, 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考    、 问题解决 属于认知领域。  

    20、教学设计的一般的结构是: 概况 、 教学过程 , 板书设计 、 教学反思 。  

21、所谓问题,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须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关键、重要之点。  

22、教学案例形成的几个步骤一般如下: (1) 确定教学任务的思考力水平与要求(2) 课堂观察并实录教学过程 (3) 教师、学生的课后调查 (4) 分析教学的基本特点及与思考力水平要求的比较;(5) 撰写教学案例  。  

23、 教学方法的选择,还要视不同班级情况而定。有的班级学生思维相当活跃,可考虑采用 引导发现法 ;有的阅读课本习惯较强,也可适当采用 自学辅导法 。  

24、问题生成的途径有四个方面:其一,教学内容即问题; 其二,教师提供问题; 其三,学生提出问题 ; 其四,课堂上随机生成的问题   。  

   25、数学课程目标分为 知识与技能 、 数学思考 、 解决问题 、 情感与态度 四个维度。  

    26、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激励)、( 评价)的功能。  

    27、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有 秧田式 、 小组合作式 、 半圆式 、 双翼式 、席地式等。  

    28、教学案例的一般结构是 主题与背景  案例背景 案例描述 案例反思 。  

29、教学方法是指教学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结合,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的总称。  

30、演示法是指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实验,利用模型、图片、录音、幻灯、多媒体等指导学生经过观察得到感性认识的方法。  

31、合作学习是指   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32、如果我们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解读问题的性质,可以发现,所谓问题至少含四种成分,即一是 目的 ; 二是 个体已有的知识 ;三是   障碍;四是   方法 。  

33、案例的主题是指 从案例的中心思想中提炼出来的关键词语。  

34、复习课教学的特点有:(1) ,融会贯通、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2) ,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构建知识体系,使之竖成线横成片” ;(3) ,对学生学习的缺陷进行弥补,消除疑惑,使学生得到提高。  

35、四个目标之间的区别,我们以长方形和三角形的学习为例加以说明。如果学生在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或采取大长方形加三角形面积的思路,或采取大三角形减小三角形的方法,这就说明他作了 不同的数学思考,或者采用了不同的认知策略 ;  

   36、广义上的课程应包括 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乃至评价方法在内 的广泛的概念。  

   37、制定课时目标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单元目标、学习材料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  

38、课型按上课的形式来划分有:讲授课、 自学辅导课 、练习课 、复习课 、 实践活动课 、 实验课 等。  

39、自主活动的核心因素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激发则应从四个方面来实现,即一是兴趣的引领 ;二是目标的导向 ;三是评价的激励 ;四是 竞争的促动 。  

40、问题探究法的主要特点是有利于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花费时间较多。  

41、如果教学的难点是该知识较为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所致,教师应采用   通过利用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充实感性知识或利用直观手段,尽量使知识直观化、形象化,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  

42、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基本涵义,就是要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生动活泼、融会贯通地学习。  

43、讲授法的主要缺点是 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  

44、刺激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包括 :设置悬念或提出思考性问题;简要说明学习该内容的意义与目的等。  

45、就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三者之间的关系而言, 自主探索   是 动手实践、合作交流 的基础。
1、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2、《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3、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4、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变化和发展 )。5、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  )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6、小学数学在加强基础教学的同时,要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  )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7、随着现代计算工具的广泛使用,应该精简大数目的笔算和比较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笔算加减法以(3 )位数的为主,一般不超过(4)位数。笔算乘法,一个乘数不超过两位数,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 3)位数,笔算除法,除数不超过(2 )位数,四则混合运算以( 2)步的为主,一般不超过(3 )步。8、应用题选材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呈现形式多样化,除文字叙述外,还可以用表格、图画、对话等方式,适当安排一些有多余条件或开放性的问题。9、统计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地应用,要结合有关内容,使学生了解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 )的过程,逐步看懂并会(解释 )简单的统计图表,对于绘制统计图表的要求不宜过高。1、《标准》对各学校的内容从哪几个方面做了阐述?(5分) 答:先进的办学思想,一流的教育观念,一流的教育设施,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水平。一流的社会影响。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看看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阅读教学中,怎样探究,是课堂教学的中心。主动式阅读-开放性质疑-合作式讨论-自主性扩展。(一)主动式阅读——自主体验,自主感悟培养学生对书面语言的直觉感知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作品的价值也只有经由读者的阅读才能体现出来。自主体验,自主感悟的阅读过程就是一种品味式探究过程。可用三个字概括:就是读、悟、点。(二)开放性质疑——提出问题,鼓励创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一种寻疑式的探究过程。首先,应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允许学生提三类问题:一类是提出自己已经懂了,但用来考别人,看别人是否也懂了的问题;另一类是自己不理解,不懂的问题,这些问题大多与学生缺乏生活经验、背景材料与知识基础相关;还有一类是有不同看法的问题,这类问题通常是学生读了不少课外读物,形成了不同于教科书的答案,是学生独立思考的产物。这三类问题的提出,可使学生解除了最初发现不了问题的苦恼,因为每个学生都有可能从教材中提出自己已经懂的问题。这样,它往往会带来积极的效应:有的学生为提出问题而积极主动地先把问题弄懂;有的则努力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而每人提出的不同问题又激活了大家的思考。其次,应指导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的方法,指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路径:如由课题质疑;在矛盾处寻疑;于言尽而意未尽处寻疑;在比较联想中寻疑;在平淡细微处寻疑;在内容反复处寻疑等等。(三)合作式讨论——激活思维,探究解疑对学生在质疑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区别对待,分类解决,进行释疑式探究。另外,对于学生质疑的难度较大的问题,可采用小组讨论法,提倡各抒其见,讨论结果后,由小组选派代表上台陈述讨论的意见,最后教师根据情况作出总结,这样学生既动脑又动嘴,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四)自主性拓展——延伸拓展,提升能力构造一个语文学习的网络是很有必要的,让学生将学习的时间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将学习的空间由教室延伸到图书馆,对课文中涉及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社会风俗、文化现象、生活态度等进行适当的延伸,进行延伸式探究,可使学生获得自主阅读的能力。探究式阅读教学能否取得实效,归根到底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是否发展,参与多少,发展多少来决定的。探究式阅读教学,不仅重结果而且更重过程,它要求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探究,鼓励学生质疑,发表见解,形成人人善问、人人求新的学习习惯,实践证明,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在掌握科学而又灵活的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学生就能主动地参与学习,积极地进行探索,获得成功的快乐,从而想学、乐学、会学了 2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目的是什么?

答: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掌握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的最基础的知识。 ()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1、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 )与(合作交流 )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考)、( 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3、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4、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 变化和发展 )。

5、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 有价值 )的数学,人人都获得( 必需 )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 不同的发展 )。

6、小学数学在加强基础教学的同时,要把发展(智力 )和培养( 能力 )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

7、随着现代计算工具的广泛使用,应该精简大数目的笔算和比较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笔算加减法以(三)位数的为主,一般不超过( 四)位数。笔算乘法,一个乘数不超过两位数,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 三)位数,笔算除法,除数不超过( 两)位数,四则混合运算以( 两)步的为主,一般不超过( 三)步。

8、应用题选材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呈现形式多样化,除文字叙述外,还可以用(表格)、( 图画)、(对话)等方式,适当安排一些有多余条件或开放性的问题。

9、统计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地应用,要结合有关内容,使学生了解数据的( 收集)、( 整理 )、( 描述和分析)的过程,逐步看懂并会( 解释)简单的统计图表,对于绘制统计图表的要求不宜过高。统计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要结合有关内容,使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统计思想和方法,逐步看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对于绘制统计图表的要求不宜过高

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用教材教)。

3、算法多样化属于学生群体,( 不要求)每名学生把各种算法都学会。

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5、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不再单独出现(概念)的教学。

6、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7、《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 )的动词。

8、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多样评价)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历程。

9、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 )的过程。

10、用数学的含义是(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11、下列现象中,(地球每天都在转动)是确定的。

2、 《标准》安排了(四个 )个学习领域。

  13、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14、新课程标准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分为(三个)个阶段。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制订了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大纲,以逐步取代原来的课程标)

 (二)、多项选择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 学性  普及性 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2、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3、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者合作者 )。

     4、符号感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

5、在各个学段中,课程标准都安排了、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综合应用学习领域。

二、是非题(对:T;错:F

1、内容标准是内容学习的指标。指标是内容标准的全部内涵。( 

2、提倡有教育价值的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  (T  

3、《标准》提倡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再创造的过程,形成自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4、新课标只提倡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不提倡关注获得知识结果。( 

5、《标准》提倡采取开放的原则,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留出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T    

6、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  T   

7、教师应由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转变为知识的传递者和合作者。( F   

8、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不需要转变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F    

9、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  

10、数学学习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个性倾向。(T   

11、新课标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12、 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  T   

13、《课标》中,对于应用问题,选材强调虚拟性、趣味性和可探索性。( F   

14、新课程从第二学段(4——6年级)开始使学生接触丰富的几何世界。( F   

15、在内容的选择上,课程标准刻意追求内容的完整性和体系化。(  F    

16、课标对教学要求有所提升的内容有:估算、算法多样化、各类知识的应用等。(  

17、合理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 

18、课程标准在数学学习内容的结构上,将量与计量的内容并入统计与概率数与代数等领域。(   F    

19、课程标准在数学学习内容的结构上,将应用题拆分到加、减、乘、除等基本的运算中,结合数的运算抽象和理解数量关系。(   T    

20、经验既是知识构建的基础,知识是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F   

 三、填空题

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2、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 (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 

3、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

4、内容标准应指关于(内容学习的指标

5、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定义)——定理——(例题)——习题” “(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6、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 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

7、改变课程内容难、(窄)、(旧)的现状,建设浅、(宽)、(新)的内容体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

8、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基础性 )(层次性)(发展性)(开放性)

9、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

10、在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部分,学生将认识简单的(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11、课程标准中增加的内容主要包括:(统计与概率)的有关知识,(空间与图形)的有关内容(如位置与变换),(负数),(计算器)的初步应用等。

12、数学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13、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14、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15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它们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

16 、课程标准抛弃了将数学学习内容分为( 数与计算)、(量与计量)、(几何初步知识)、(应用题)、(代数初步知识)、(统计初步知识)六个方面的传统做法,将传统的数学学习内容充实、调整、更新、重组以后,构建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

17、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 有价值 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良好 ) )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8、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 认知发展水平 )和已有的 知识经验 基础之上。

19、《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考 )、(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20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 (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21、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包括(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图形与变换 )、(图形的位置)22、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

23 实践与综合应用” 在第一学段以 (实 践 活 动) 为主题,在第二学段以 (综合应用)为主题。

24、与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相比,课程标准在内容的知识体系方面有( 有增有删),在内容的学习要求方面有(有升有降),在内容的结构组合方面有(有分有合),在内容的表现形式方面有(有隐有显)。

25、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与式    )、(方程与不等式)、(    函数   )

26数据统计活动初步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27、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28.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9.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 知识)和(生活经验 ),主动探索知识的 发生与发展30、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1、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 )空间形式 )的科学。

2、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 )(普及性 )(发展性 )。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全面 )(持续 )(和谐发展 )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

4、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者)(合作者)

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将数学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将数学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 )(数学与思考)(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四大方面。

6、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 )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7、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四基包括(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两能包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教学中应当注意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的关系、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课程标准对解决问题的要求规定为哪四个方面?

(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3)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数感主要表现在哪四个方面?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表示、数量大小比较、数量和运算结果的估计、数量关系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4、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有哪六个方面?

(1).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

(2).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4).引导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

(5).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6).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关系:预设生成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5、估算有哪三大特点?如何评价估算?

① 估算过程多样

② 估算方法多样

③ 估算结果多样

评价:在上述前提下,估算没有对和错之分,但有估算结果与精确计算结果的差异大小之分。

6、可以用哪四种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所在的方向和位置?

上下、前后、左右

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

数对

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

三、运用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分析(10)

下面上《“1——5”的认识》的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请你依据课程标准对这一内容的教学目标加以简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简 评:

1)全面(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2)具体(数量、数序、数感)。

3)准确(会用、体验、感知)。

4)突出了学习方式的更新。

四、解答题:(每题4分,共40)

16个好朋友见面,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握( 15次 )手。

2、地面以上1层记作+1层,地面以下1层记作-1层,从+2层下降了9层,所到的这一层应该记作( -8 )层。

3、有一个整数除300262205所得的余数相同,则这个整数最大是( 19 )

4、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书中说: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鸡有( 23 )只,兔有( 12 )只。

5、某小学四、五年级的同学去参观科技展览。346人排成两路纵队,相邻两排前后各相距0.5米,队伍每分钟走65米,现在要过一座长629米的桥,从排头两人上桥至排尾两个离开桥,共需要( 11 )分钟。

6、用绳子三折量水深,水面以上部分绳长13米;如果绳子五折量,则水面以上部分长3米,那么水深是( 12 )米。

7、小玲沿某公路以每小时4千米速度步行上学,沿途发现每隔9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从后面超过她,每隔7分钟遇到一辆迎面而来的公共汽车.若汽车发车的间隔时间相同,而且汽车的速度相同,求公共汽车发车的间隔是( 63/8 )分钟。

8、一个合唱队共有50人,暑假期间有一个紧急演出,老师需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请你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最少花( 6分钟 )时间就能通知到每个人。

9、口袋里装有42个红球,15个黄球,20个绿球,14个白球,9个黑球。那么至少要摸出( 66 )个球才能保证其中有15个球的颜色是相同的。

10、在统计学中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可以称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下面给出一批数据,请挑选适当的代表。

(1)在一个20人的班级中,他们在某学期出勤的天数是:7人未缺课,6人缺课1天,4人缺课2天,2人缺课3天,1人缺课90天。试确定该班学生该学期的缺课天数。(选取:平均数)

(2)确定你所在班级中同学身高的代表,如果是为了:体格检查,服装推销。(①选取:中位数选取:众数)

(3)一个生产小组有15个工人,每人每天生产某零件数目分别是6677788888911121218。欲使多数人超额生产,每日生产定额(标准日产量)就为多少?(选取:众数)

1、所谓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就是 在《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师的经验,基于对学生需求的理解、对课程性质的分析,而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活动等进行规划和安排的一种可操作的过程。  

   2、合作学习的实质是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每个组员不仅要自己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以全组每个同学都学好为目标,教师根据小组的总体表现进行小组奖励。  

   3最近发展区是指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指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维果茨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它表现为"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4、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指的是教学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结合,是完成任务的方法的总和。  

   5、谈话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教材内容组织成若干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开展讨论、得出结论,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一种方法。  

   6、数学课程与原来的教学大纲相比,从目标取向上看,它突出如下几个方面:(1)重视培养学生数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2)强调让学生体验数学化的过程;(3)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精神;(4)使学生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思想方法。  

   7、课型按上课的形式来划分可分为: 讲授课、自学辅导课 、练习课、复习课 、 实践活动课、 实验课 等。    

   8、那些对前面知识紧密联系,对后面要学习的知识具有重大影响的内容,为教学的重点。  

   9、所谓教育,应当是一项既着眼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又着眼于未来发展的事业,是为未来而培育人的事业。教育在本质上是以发展为目标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10、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涉及数学学习的好奇心、求知欲、 自信心 、自我负责精神、意志力、对数学的价值意识、实事求是的态度等诸多方面。  

   11、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的概念。它倡导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12、教学设计的书写格式有多种,概括起来分为文字式、表格式 、 程序式三大类。  

   13、教学方法是教学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结合,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的总称。  

   14、练习法是指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  

   15以问题探究为特征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是指:不呈现学习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对一定材料的实验、尝试、推测、思考,去发现和探索某些事物间的关系和规律。  

   16、《标准》中的四个目标大致可分为两个领域:认知领域和 情感领域。其中, 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属于认知领域。  

   17、教学设计的一般的结构是: 概况 、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 教学反思。  

   18、教学方法的选择,还要视不同班级情况而定。有的班级学生思维相当活跃,可考虑采用引导发现法;有的阅读课本习惯较强,也可适当采用自学辅导法       。  

   19、问题生成的途径有四个方面:其一,教学内容即问题;其二,教师提供问题;其三,学生提出问题;其四,课堂上随机生成的问题   。  

   20、数学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 、 数学思考、解决问题 、 情感与态度四个维度。  

   21、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激励)、(评价)的功能。  

   22、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有 秧田式、小组合作式 、 半圆式、 双翼式 、席地式等。  

   23、教学案例的一般结构是主题与背景 、 案例背景、案例描述 、案例反思 。  

   24、教学方法是指 教学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结合,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的总称。  

   25、演示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实验,利用模型、图片、录音、幻灯、多媒体等指导学生经过观察得到感性认识的方法。  

   26、合作学习是指   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27、复习课教学的特点有:(1) ,融会贯通、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2) ,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构建知识体系,使之竖成线横成片” ;(3) ,对学生学习的缺陷进行弥补,消除疑惑,使学生得到提高。  

   28、四个目标之间的区别,我们以长方形和三角形的学习为例加以说明。如果学生在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或采取大长方形加三角形面积的思路,或采取大三角形减小三角形的方法,这就说明他作了不同的数学思考,或者采用了不同的认知策略;  

   29、广义上的课程应包括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乃至评价方法在内的广泛的概念。  

   30、课型按上课的形式来划分有:讲授课、自学辅导课、练习课 、复习课、 实践活动课 、 实验课等。  

   31、自主活动的核心因素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激发则应从四个方面来实现,即一是兴趣的引领;二是目标的导向;三是评价的激励;四是竞争的促动。  

   32、问题探究法的主要特点是   有利于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花费时间较多。  

   33、如果教学的难点是该知识较为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所致,教师应采用   通过利用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充实感性知识或利用直观手段,尽量使知识直观化、形象化,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  

   34、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基本涵义,就是要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生动活泼、融会贯通地学习。  

   35、讲授法的主要缺点是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36、刺激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包括:设置悬念或提出思考性问题;简要说明学习该内容的意义与目的等。  

   37、就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三者之间的关系而言,自主探索   是 动手实践、合作交流 的基础。  

论述题

    1、学生自主学习要不要教师?如果要请说明理由以及指出教师应做些什么?

    学生自主学习当然要教师引导和参与。

    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新课程提出了自主学习的概念,它提倡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自主学习最大的特征就是主动性。这种主动性体现在学生主体上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一是在参与意向方面,学习者能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进度;二是在学习策略方面,学习者拥有积极的心态和符合自身特点的个性化的思考策略,乐于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三是在情感的投入方面,学习者的学习驱动力来源于自身,并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四是在自我调节方面,学习者有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在认知活动中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新的变化。

    目前,有些教师有个错误的认识,即只要把学习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就是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应该认识到,让学生能够探索、学会探索,才是自主学习的本意。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自主活动的核心因素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则应从四个方面来实施,即:一是兴趣的引领;二是目标的导向;三是评价的激励;四是竞争的促动。

    其次,要注意给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权。

     2、论述探究讲授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的定义是: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探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并且考虑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释。

    什么是讲授?学生在学习中有了困惑,想要明白而弄不明白,想说又说不清楚的时候,教师以自己的见解、体验、积累去开导、启发、点拨,这就是讲授。

    我们的课堂既需要学生的探究活动,也需要教师的讲授,我们要针对教学的对象(学生的水平、学习材料的情况)来决定是设计探究活动,还是讲授活动。当然,很多时候探究和讲授的相互渗透的,在探究活动中需要教师的讲授,要有效探究活动也需要教师的讲授;同样,教师的讲授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能独立探究的能力。

3、教师应如何看待教材?

    教材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是师生对话的话题,是一个引子,或者是一个案例,而不是课程的全部。

教师应把教材作为样板

教师应把数学思想作为主线,教师从学生生活实际中选取内容重组教材,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已有经验重组教材

    4、新课改要不要教学模式?为什么?

    从本质上来讲,教学模式应看做是实施教学的一整套方法论体系。而作为一整套方法论体系,在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中,就应当包含着理念基础、教学目标和原则、教学程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技能、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若干内容。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才构成为一定的教学模式。它既是相对稳定的,但同时又呈现着动态开放的特征。

    与新课程的要求相适应的数学教学模式,需要体现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一是学习主体的主动参与和有效互动。

    二是学习主体的情感体验与活动构建。

    三是学习主体的合作探究与个性发展。

    四是加强学习者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和激励他们大胆创新。

    变革中的几种新的教学模式

    (一)以自主活动为特征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二)以问题探究为基本特征的教学模式

    5、新课程为什么要提倡合作学习?

  (1)合作学习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2)开展合作学习的优势:

有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有利于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有利鱼形成正确的评价,培养良好的品质;

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6、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好问题?

一是应当明确、具体可感;

二是应当具有思考价值;

三是要关注多维教学目标的达成;

四是问题要具有情境功能。

   7、你认为写教学反思时可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1)所谓教学反思就是对教学过程的再认识、再思考、再探索、再创造。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他人)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他人)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2)反思什么

  (3)如何反思

   8、你认为问题设计要注意哪些问题?

    要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的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  向学生提供成功体验,正确对待学生的每一个问题

一、基础理论简答题(三题选二题)(分值30%)
1、试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备好学生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认知派学习理论家注重解释学习行为的中间过程,即目的、意义等,认为这些过程才是控制学习的可变因素。个体通过学习增加经验,改变认知结构,这种学习是内发的、主动的、整体性的质变过程。我们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准备状态。学习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外部的刺激和个体的主观努力,还取决于一个人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非认知因素等。教师要配合学生的经验适当组织教材。教材的难度与逻辑上的先后顺序,必须针对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及认知表征方式做适当的安排,以使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前后衔接,从而产生正向学习迁移。
(2)、先行组织者策略。学习新知识前,提供一个材料,这个材料是以学生既有的知识为基础,并能与新知识发生联结,能够突出新知识的具体结构,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
(3)、注意将分化后的知识前后连接起来,成一个有组织的贯通的知识体系,以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引导学习者以划分层次或列图表方式发现内在的时间、空间、人物或其他方面的发展线索。认知学习理论还强调以整体的方式呈现教学材料,以培养学生的宏观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4)、遵循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中重启迪的精神,不要束缚学生的思维和手脚,要以暗示和启发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运用你所了解的某一学习理论谈谈如何备好学生。
【参考答案】参照《课程标准》中有关备好学生的理论。我们的教案设计应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并要考虑本班学生的学习实际,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想一想,学生已经学到了什么,学生需要学什么,怎样教学生才会感兴趣?重点难点又是什么?然后根据这些问题的答案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整合、优化,以此来确定一个合适的教学起点,高速高效构起一条设计教案的最佳路线,使教学活动始于学生的现有发展区”,从而有的放矢地备课。具体说来,应做到以下几点:
(1)、尊重学生:为了学生的需要和发展,备课时要心中有学生,要充分了解学生,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欣赏学生。
(2)、了解学生:教师应有明确的备学生意识,包括:了解他们对有关知识、技能掌握的范围和程度,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了解他们的思维特点、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等等。既要了解全班的整体情况,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缺陷、困惑、疑点,以及在认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个性差异,以便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预测他们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拟订相应的教学措施,以使教学过程和谐融洽,保证学生顺利步入知识的殿堂。
(3)、依靠学生:对我们语文教师来说,需要在备课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感受体味语言,把握学生认知中的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依靠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依靠学生分组讨论自行解决疑难问题。
(4)、激发学生:注重激发学生和维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精力集中在学习的认知方面,依靠成就感引起的动机来加强学习。

3、制定教学策略的依据有哪些?
教学策略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教学目标,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和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作为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教学策略具有问题情境性、目标指向性、设计和组织性、灵活性等显著特点。
从总体上来说,制定教学策略的依据有以下三个理论。
一、学习理论
1、学习概念分广义学习和狭义学习
2、激活内需——学习行为的本源
3、激发动机——学习行为的动力
4、养成习惯——终身学习的保证
二、教学理论
1、意义建构——教学之所以有效
2、交往互动——教学过程的基本形式
三、系统理论
1、追求和谐——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2、预设与创生——教学是一个生命系统
根据这三个理论,设计教学策略要遵守下列三个原则:
1、需求与发展――倡导以学生为本.
2、预设与留白――赋予课堂以生命.
3、质量与效率―――追求最优化的设计.
在进行**课堂教学策略设计时,要立足于**学科的教学特点,运用系统论的整体原理,促进课堂教学系统的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积极的相互作用。在现有各方面条件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在知识、技能和情感等诸方面都得到应有的提高和熏陶。
教学策略作为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其设计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率甚至教学的成败。作为现代教育思潮典型代表,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学策略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教学设计案例分析(请你从以下两案例中,任选一例分析)(分值30%)
()这是某教师《克和千克》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请你结合备好课有关理论知识分析该设计的:
(1)成功之处:
(2)不足之处:

参考:
成功之处:该目标能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进行制定,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规律,在创设的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感受新知、把握新知和应用新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意识。
不足之处: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比较模糊,应分类详细说明。
b、整个目标定位错误,以教学要求代替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该从学生行为表现的角度来表述,表述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即通过教学后学生会做什么,而不应该表述教师做什么。

()这是某教师《分数的意义》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实验操作使学生知道分数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2、在正确认识单位“1”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应用分数解决有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教师通过操作、分析等活动,帮助学生学习、理解新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请你结合备好课有关理论分析案例的:
(1)成功之处:
(2)不足之处:

参考:
成功之处:
1、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清楚、详细,层次合理。
2、能通过观察、实验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能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不足之处:
1、目标定位错误。
2、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多给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方法的学习和掌握,使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会过程、掌握方法,从而提高能力。

三、请你从以下两课中(1)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认识人民币》(2)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小数的性质》;任选一课制作以下部分教学设计:
1、设计教学策略(要求:能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教学组织形式、课型结构、教学媒体、教学方法、确定教学重难点)
2、设计一个导入新课方案(要求:要有趣味性、实用性和目的性,要做到启发与投入相结合,要精炼)
3、设计一个结课方案(要求:要有针对性、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4、设计一个板书方案(要求:语言要精炼、恰当、科学、准确,要有灵活多样性和清晰的条理性,布局合理,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启发性)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认识人民币》
()、设计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在模拟购物等活动中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得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并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小面值人民币。
难点: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模拟人民币。
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在充分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学习新知。
2、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在一系列的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课件创设小明买生日蛋糕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充满兴趣地进入新知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
1、认识人民币。
教师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说出元、角、分三个单位,然后充分利用模拟人民币帮助他们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共同解决小明买蛋糕的问题。
2、人民币的兑换。
通过小明换零钱买橡皮,让学生学会不同人民币之间的兑换。
三、应用新知。
1、兑换游戏,让学生掌握多种不同的兑换方法。
2、模拟购物,教师创设情境,在活动中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获得快乐的体验。
四、课堂总结。
在总结中教育学生要合理使用零花钱,要爱护人民币。
()、设计一个导入新课方案:
教师:今天是小明7岁生日,妈妈要带小明乘车去买生日蛋糕和礼物,小明说:“我长大了,能让我自己试试吗?”于是妈妈把钱交给小明,由小明买车票,买蛋糕和礼物,你们看小明多高兴啊!(教师边讲边用课件出示买东西的画面。)
同学们,你们都用过人民币吗?谁能说说你在什么时候用的?”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趁机导入到新课。
()、设计一个结课方案: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仅玩的高兴,还学到了许多知识,谁能说说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吗?
你还知道人民币的哪些知识?(教师趁机教育学生要爱护人民币,合理使用自己的零花钱。)
()、设计一个板书方案:
认识人民币
1=101=10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小数的性质》
()、设计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并应用性质化简和改写小数。
过程与方法:运用猜测、操作、检验、观察、对比等方法,探索并发现小数的性质,养成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以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验问题解决的情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
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正方形纸。
教学方法:
1、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在质疑中激发学生的兴趣。2、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谈话质疑,导入新课。
教师从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入手,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自然导入到新课的教学。
二、探究新知、课中释疑。
1、学习例1:通过让学生将1分米、10厘米和100毫米化成以米做单位的小数,让学生观察0.1==0,初步认识小数的性质。
2、学习例2:通过在同样大的两张正方形纸上表示出0.3,让学生再次感受小数的性质。
3、让学生将自己之前观察所得的发现在小组中交流、讨论,并试着归纳出来。
4、看书质疑,帮助学生认识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三、课堂巩固、运用新知。
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在此过程中加强学生对新知的掌握,培养他们运用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设计一个导入新课方案:
教师:我有个邻居小明的爸爸下岗了,最近他开了个便民小超市,想请大家帮忙给设计个标价牌,大家能帮这个忙吗?(出示手套和毛巾图)手套每副25角、毛巾每条3,标价牌该怎么填呢?学生自由创作。(选择几种写法引起争论)
板书:2.53
我们在商店里看到的标价一般是这样的:元元(课件演示)
2.5和都表示25角吗?3和相等吗?
为什么会相等呢?学会今天的这节课你就明白了。今天我们就来学学小数的性质”(板书课题)
()、设计一个结课方案:
教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我们是怎么探索小数的性质的?通过对整数末尾0的变化的研究,我们提出了小数末尾0变化引起变化的猜想,并通过生活的实例发现了小数性质的存在。
0的作用大不大?通过在小数末尾添上或者去掉0,我们就给一个小数找到了许多大小不变的朋友。其实,数学王国里有许多奇妙的现象,等着我们不断去探索、发现。

()、设计一个板书方案:

小数的性质
2.5=3=3.0=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末尾添上“0”
小数0.1==0米大小不变
末尾去掉“0”
=0.3

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 ③ )的过程。

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

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 ② )。

 ②用教材教 

3、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③ )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4、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

容中,不再单独出现( ① )的教学。概念 

5、“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 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6、《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

数学活动水平的( ① )的动词。过程性目标 

 7、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 )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与

进步的历程。 

  ③多样评价

8、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 ② )的过程。

富有个性 9用数学的含义是( ② )。

 ②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10、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  ④  )。

 ④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

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二、填空题

1、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  基础性  )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

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  态度 )(  价值观  )和一般能力的发展。    

2、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 具体化 )。内容标准应指关于( 内容

学习 )的指标。

3、《新课程标准标准》提倡以(  问题情境  )——(  建立模型  )——

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4、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  记忆  )、模仿和(  训练  )转变为

(  自主探索  )、(  合作交流  )与实践创新。

5、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 基础性  )(层次性 )

( 发展性 )(  开放性 )。

6、数学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 组织者 )、(引

导者  )和合作者。

7、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  生活经验 )和( 已有知识背景  )出发,向

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

理解和掌握基本的( 数学知识与技能 )、(  数学思想和方法 )。

8、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 学习结果 )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

程中的( 变化与发展 ),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

展。

9、课程标准将传统的数学学习内容充实、调整、更新、重组以后,构建了( 数

与代数 )、( 空间与图形  )、(  统计与概率 )、( 实践与综合应用  )

四个学习领域。

10、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 (  有价值   的数学,人人都能

获得必需  )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1、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12、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三、简答题。

1、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学习评价应怎样转变?

答: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

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

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

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个性倾向。

2、怎样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呢?

答:(1)使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 (2)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统计

对决策的影响。 (3)了解统计的多种功能。

3、对于应用问题,《标准》是如何进行改革的?

答:选材强调现实性、趣味性和可探索性;题材呈现形式多样化(表格、图形、

漫画、对话、文字等);强调对信息材料的选择与判断(信息多余、信息不足……);

解决的策略多样化;问题答案可以不唯一;淡化人为编制的应用题类型及其解

题分析。

四、论述题。

1、请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谈谈新课程对教师素质发展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答:(1)关注专业化理论发展;(2)关注教师的情意和职业道德素质的发展;(3

关注教师的人文知识素养和多元知识结构的发展;(4)关注教师专业技能和研

究能力的发展;(5)关注教师心理素质的发展;(6)关注教师学习意识的提高

和自主发展能力的提高。

2、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有哪些特点。

其一是基础性:内容标准的基础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的基础性,

二是标高的基础性。   

其二是层次性:内容标准的层次性,是指标准的实施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

的心理规律,分阶段、有层次、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其三是发展性:内容标准的发展性,是对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的注解。

其四是开放性:任何人在实践中的创造、发明,都是丰富和发展内容标准的必

要素材;任何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和重大的科技进步,都将被内容标准及时地吸

收。

五、案例分析。

请分析如下案例:在新课程课堂上,出现了一种新情况。教师普遍鼓励学生从自

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因此对同一个问题往往出现多种解法。对于各种解法的优

劣,教师很少重视,甚至有人提出了方法本无优劣之分,学生自己想出的方法,

对他来说就是最好的方法的观点。

分析要点:

1、这种解题策略多样化,是新课程对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允许不同学生从不同

的角度、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是正确的。

2、从科学的角度看,各种不同的解题方法都有优点和局限性。

3、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获得适合自己的最佳解题策略,实

现方法的最优化。
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思想最早出自( )

A.《学记》 B.论语》 C.《孟子》 D.《中庸》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

A.教书 B.育人 C.教书育人 D.带好班级

对小学生的舆论起主要导向作用的是( )。

A.班干部 B.教师 C.学生自身 D.学生领袖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需要是( )

A、生理与安全需要 B、社交与尊重需要

C、求知与审美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⑸马克思认为,人的劳动能力是( )的总和。

A.知识与能力 B.智力与能力

C.体力与智力 D.体力与能力

⑹王强考试不及格时总是说:那些考得好的人都是靠死记硬背的,并不能证明他们有能力,我考得差也不说明我没有能力,其实分数是无所谓的。这是( )。

A.合理化 B.反向作用 C.补偿 D.压抑

2、写出你最崇拜的两位教育家的名字以及他们的主要教育思想和一句名言。(6分)

名 字

主 要 教 育 思 想

他(她) 的 教 育 名 言

二、《数学课程标准》知识试题(22分)

1、填空题(18分)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 、

、 、 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在各个学段中,《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 ”“ ”“ ”“ ”四个学习领域。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 、 、 、 ,以及

与 的能力。

新课程中的数学评价,要建立 多元, 多样的评价体系。

2、简答题(4分)

学生的数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数学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60分)

㈠学科知识(22分)(其中⑴⑵小题各3分,小题4分。)

小红前面有6人,后面有18人,这一排共有( )人。

⑵6个好朋友见面,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握( )手。

把一个长5分米,宽4分米,高3分米的长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这个圆柱体的表面积是( )。

把一张长25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剪成边长是5厘米的小正方形,最多可以剪( )个这样的小正方形。

某小学四、五年级的同学去参观科技展览。346人排成两路纵队,相邻两排前后各相距0.5米,队伍每分钟走65米,现在要过一座长629米的桥,从排头两人上桥至排尾两个离开桥,共需要( )分钟。

一个圆锥形状的沙堆,占地面积的周长是25.12米,高3米,这堆沙的体积是( )立方米。如果每立方米沙重1.7吨,这堆沙重( )吨。

㈡案例分析(请围绕新课标精神分析下面的案例)(13分)

案例:

一次数学新授课中,我按照事先设计的教案圆满地完成了授课的任务,累得我口干舌燥。下课后,一位学生拿着她的课堂本找到我,说:老师,您刚才在课后的练习中出的这道应用题我是这样做的,您看这种做法对吗?我看了一眼答案,发现答案不对,于是不加思索地说:做错了,再回去认真思考,找找错的原因。她很疑惑地捧着本子走回了座位。临上课时,她又一次找到我,说:老师,我一直在想这道题,我总感觉这道题我这样做也是对的。看着她那坚定的目光,我又一次拿起她的练习本,仔细地看起来。结果发现,她的解题方法同样正确,只是得到的答案不一样。

回到办公室,我认真地将那道题进行了研究,原来由于自己的一时疏忽,使题目的数据间产生了矛盾,造成了一道题出现了两种答案的情况发生。

第二天,在我的数学课上,我首先对这位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向老师挑战的勇气大加表扬,并鼓励其他的学生再对这道题进行探究。此时,学生呈现出高涨的学习热情,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或静心思考、或热烈讨论,结果又产生了好几种解题的思路和不同的答案。针对这种情况,我启发学生进一步对老师当初的编题进行质疑,寻找解决办法。很快,题目中数据存在矛盾的问题被学生找到了,并通过再一次的商讨,编写出了正确的应用题。

这堂课上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更欢迎今天这种教学的方式,每一个学生都表现得那样兴趣盎然!

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这位老师的教学案例给你带来了哪些思考?我们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应该如何适应新形势下教育的需要呢?(从教师观、学生观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方面进行反思)

 ㈢教学设计(25分)

自由选择一个以往教学过的内容,写一个教学设计。

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学习过程的互动,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学习的评价,都要按照《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落实知识与能力、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目标。

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3.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4.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4.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

5.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

),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

二、判断题(共10分) 

1.教师只是课程的传递者和执行者。(x)

2.两个班使用的教材不同,不能横向比较学生学习质量。( x   )

3.生活经验也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

4.新课程强调过程与方法,所以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体验为主,系统知识掌握为辅。(x)

5.注重过程的意思就是教师在解决问题时不但要讲清结果,更要注重讲清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    )

三、简答题(共20分)

1.新课改中要求教师角色应当如何转变?

2.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使用教材?

3.有人认为接受学习已经过时了,对此,你有何看法?

 4.过去,我们认为,评价只有分等级的作用,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具有哪些功能?

四、案例分析题(20分)

1.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谈谈下面的漫画对你的启示是什么。

青蛙老师在教学生们《怎样捕捉蚊蝇》

 2.请你谈谈对下列情况的处理对策。

课堂教学会遇到许多难以预料的偶发事件,一般说来,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和意外情况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属于课堂纪律方面的问题;第二类属于学习方面的意外情况。学生会进行质疑问难,发表种种看法,或有时教师不慎造成板书别字、口误等引起学生哄笑、骚动……  第三类属于外来干扰,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五、学科新课程理论与实践(共40分)

 1.数学课程的总目标被细化为哪四个方面?(8分)

 2.数学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基本理念上有哪些新的特点?(8

 3.李老师在讲37+48时,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大胆想象,学生说出了很多不同的计算方法。这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什么教学理念?(10分)

 4.《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地提出经历——体验——探索等过程性目标,还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依据新课程的理念,以9加几圆的认识为例,写出你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重点、教学环节及意图)。(14分)

1.新课改中要求教师角色应当如何转变?

由传统的知识传说者向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转变。

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向学生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转变

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向动态的研究者、学习者转变

2.在下课程理念下,如何使用教材?

领会教材的精神,做到心中有数

关注现实生活,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

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创造力来分析教材,挖掘教材,超越教材,发发展教材。

, 3.有人认为接受学习已经过时了,对此,你有何看法?

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由接受和发现两种。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使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转变学习方式就是改变这种状态。探究学习过程离不开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4.过去,我们认为,评价只有分等级的作用,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具有哪些功能?

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或目标导向、激励、教育、监督、反馈、调控等功能

四、每题10分,共20分。

1.(1)师生关系应是平等、民主的

(2)知识的获得不应单纯由教师传授,应充分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在自主探究重学习。

(3)课程内容应体现生活性、实践性。

2.(1)面对现状,不惊奇,不慌乱,不追究,不批评,而是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让焦点从恶作剧的身上发散开来,尽量避免这一学生再成为焦点,从而使学生的注意中心再回到教师所安排的方向。

   (2)对于学习方面的意外情况,由学生发难引起的偶发事件,教师可以抓住这种教学的难点或有创见的部分,引导学生深入研究,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若由于教师自身疏忽造成的不良影响,一般态度温和的承认事实,并改正过来,就能顺其自然的过渡到原教学的轨道上来。

(3)   对于第三类偶发事件,一般都采用热处理。即教师针对某一突发事件,趁热打铁,正面教育。再巧妙地转入正题。但应注意不要因此浪费太多的时间,更不得言辞激烈,因为这与教室内同学无关,点到为止。

五、共40分。

1.8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2.8分。(1)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2)改变了过去数学以知识的积累为取向的课程体系,建立以构建学生身心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为目标的课程体系

(3)重组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

(4)分学段规定了数学课程的具体标准

(5)注重了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改变

(6)提出了数学活动应注意的策略

(7)改变了评价的方式和应达到的目的

(8)强调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和影响作用

3.10分。(1)算法多样化   (2)数学学习是学生探索的过程

414分。

教学目标——4分

教学重点——2分

教学环节及意图——环节4分、意图4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 全面  )、( 持续 )、(和谐)地发展。

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 基础性 )、( 普及性 )和( 发展性 ),是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3、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

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5、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6、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 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 全面发展 )。

7、评价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法)的有力手段。

8、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以(过程评价)为主。

9、评价要关注学生的( 个性差异  )、保护学生的(  自尊心  )和( 自信心)。

10、教师要善于利用( 评价 )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 调整 )和( 改善 )教学过程。

11、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

二、选择题(30道)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  D  )。

D、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2、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  D  )。

D、合作者

3、这次课程改革采取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方式,构建( )结构。D、分析课程与综合课程

4、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标准》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  A  )等四个方面做出了进一步的阐述。A、情感与态度

5、评价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  B  )、多样化的评价体系。B、评价方法多元化

6、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  C  )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C、方法和语言

7、在各个学科中,《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  A  )四个学习领域。

A、实践与综合应用   

8、推理能力主要表现在通过观察、(  B  )、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

  B、试验   

9、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  C  )四个方面。C、情感与态度

10、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是( )学段中的目标要求。A、第一  

11、第一学段中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  D、探索规律

12、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 )、引导者与合作者。

A、组织者   

13、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 ),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C、生活经验 

 14、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 )与共同发展的过程。A、交往互动  

15、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 )。 B、重要方式   

16、评价结果的呈现用采用( )的方式。A、定性描述  

17、( )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  C、教材 

18、教材编写应以( )为基本依据。 C《标准》  

19、教材的编写要有利于( )进行观察、实验、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

 B、学生 

20、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 C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C、学习状况 

21、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的一个重要方式,他能反应出学生( A  )的历程。A、发展与进步

22、数学知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材应反应各部分内在之间的联系与综合,这将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的( C  )。C、整体认识  

23、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 C  )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

C、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 

24、在第二学段中,教学时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 C、算法多样化

25、25、学校可以开展课外数学小组活动,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 B  ),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B、实践能力 

 26、空间与图形的学习,有助于促进学生( )持续、和谐地发展。A、全面 

27、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适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 D  )。D、教学过程

28、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 A  )、好玩、新奇的事物。 A、有趣   

29、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 A  ),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A、估算意识  

30、教学过程促进了( )本身的成长。

D教师

三、简答题。

1、数学教学改革的特点是什么?

答:(1)、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是充当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学习环境的营造者。

2)、充分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3)、注重让学生在多样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

4)、注重计算器与计算机等先进技术的应用。

2、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1)、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2)、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3)、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教学时要注意那几个问题?

答:(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3)、鼓励学生思考方法的多样性。

4)、对实践与综合应用学习活动的评价应该以质的评估为主。

4、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组织教学。

2)、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3)、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具体要求要适当。

四、论述题。

1、数学课程改革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答:(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2)、设计和实施最有价值的数学。

3)、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4)、提供现实而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

5)、数学教学应注重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6)、数学学习评价目标的多元化与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7)、充分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课程中的作用。

2、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答:一、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一)、让学生动手操作。动手操作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手段,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用数学的语言、符号进行表达和交流。

(二)、促进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教学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鼓励学生合作交流。

1)、合理分组。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性别、背景等几个方面的因素,保证每个小组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上展开合作学习。

2)、明确小组合作的目标。每次合作学习,教师都应明确提出合作的目标和合作的要求。

二、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不同的发展潜能。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这些个性差异,允许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和思维水平的不同层次。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以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数学教学模式。教师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使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落到实处。
1.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2.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3.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和(计算机对数 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4. 在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分为四个方面:图形的认识、图形与位置、图形与变换、图形的测量。与过去相比,从以一些图形的性质和测量为主,扩充到四个方面感觉空间的、图形的内容更加丰富了、更加充实了。图形的认识、(      )、(        )、图形的测量。

5.A和B都是非零自然数,且A>B,如果A-B=1,那么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6.张红喜欢喝果汁和柠檬水的混合饮料。有一天,她倒了半杯果汁,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