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鸡蛋的样子:苦难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9:01:15
苦难观
基督教苦难观
一、前言
对于苦难,常人的反应多是负面的,原因可能在于过往苦难经验所直接带来的身心创痛记忆,以及由它难以理解的存在理由,衍生而出的对未来生命之 不安全感与价值虚无慨叹。这是历来人类共同的困境。我们当然可以在幸福时光里尽情歌颂欢乐,但却永不可能忘却曾经于苦难中流泪的记忆。在笑容的底下,压藏的正是潜意识里那不言而喻的苦难痕迹;是彼时之苦,映衬了此刻安 稳之美。但苦难,仍始终是不受欢迎的。
基督教,从某个角度来说是一个受苦的信仰。《新约圣经》记载耶稣被人羞辱地钉死在十字架上,第一世纪的门徒们也曾四处躲避过罗马政府的逼迫;他们被鞭打、下监,他们经验过了苦难。但是,他们也在苦难中淬砺了上帝隐藏其后的恩典,并留下许多激励人心的文字遗产,其影响力直到如今。
在世纪末的今日,当「科学至上」的糖衣正随着如后工业化环境污染等问题而逐渐剥蚀褪化后,如此一个以「爱」为中心的信仰能带给现时代受苦的灵 魂多少程度的安慰呢?底下我将尝试以身为一个基督徒的立场,将基督教的苦难观作一个概略性的介绍,并多少试着与现代人的一般苦难观作些联结,期望能提供给身陷愁云阴霾的人一些方向、一些能重新绽放笑容的契机。

二、何谓「苦难」
在进入基督教的信仰体系里看苦难之前,也许我们需要稍停一步,先回过来确立一下我们所一直谈论着的「苦难」内涵,以避免后续的论述失去焦点。

苦难的定义
中文里「苦难」一词,可字面解释为「困苦与灾难」。在英文里,相关的 字汇则有 "suffering"(受苦,源自拉丁文 sufferre,「在重压下忍受」)、 "distress"(忧苦)、"agony"(痛楚)等等。所以,苦难通常只能是被动 的忍受,如同突遭重压一般,往往令人感到万分痛苦、喘不过气,以致丧胆、灰心、失望。而耶稣自愿走向十字架,默然接受众人置之于死的苦难,实非「 常人」行径。

苦难的来源
中文里面的「天灾人祸」一词,大致可以作为简单的苦难来源二分法;然而随着人类科技文明的进步,天灾与人祸的分野已不再是断然的泾渭分明。例 如非洲大陆长久以来严重的饥荒问题,除了种种自然因素如久旱、土壤贫瘠以外,第一世界国家对他们所长期实行的掠夺式资本主义经济实也难辞其咎。

苦难对人的影响
苦难问题,除了其直接的身心压迫面向,也在于其所间接引起的人对生命意义之永恒追问:「到底我受苦的意义何在?」、「人生下来是为何目的?」 ;在原有的价值观不断被翻腾、直到寻得一个新的平衡之前,此时心理上的焦虑与不安全感极有可能再度影响生理,造成更为复杂的二度伤害。


三、基督教看苦难
由以上可知苦难是这么严重的一件大事、是如此的令人痛苦与费解,所以历来基督教神学界从来不会对它默不吭声。传统上〔暂时将一些所谓极端团体 ,例如「基督教科学会」(Christian Science) 等排除在外〕,基督教苦难观 基本的思考方式是:人要「成为绝对真理的工具」,从而所遭遇的苦难自然有其神秘不可解的奥秘。所以,若要从基督教的观点来看苦难,就不能不先去从它的信仰脉络中寻出一些基本的思考方向,以求寻得一个较深度而适切的理解。

基督教的信仰前提
「有一造物者,人是他的创造物,人要倚靠造物者而存活,而造物者给予 人以自由意志可以选择要不要按其规范而行。」这就是基督教简易的概略内涵 。由于此「造物者」的概念,存在于基督徒的信心基础之中,这使得他们往往在考量忖度事情时常会与那「终极的至善实体」相连结,因而使得一切事物就 都带有了某种目的的性质。
基督教的苦难观中写得最清楚的就是《圣经》里的〈约伯记〉,最重要的观点就是:「现世生活没有直接的赏善罚恶,人活在世上是为了彰显上帝的荣 耀;可能有苦难,可能有喜乐」。换句话说,除非到了最后的审判,上帝绝对不会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因此,今天有人遭受不幸,有时候不是他自己的责任 ——他的苦难也许是为了彰显上帝的公义而有一种神秘的决定;那真正的意义 只有上帝知道,他活着只为了更认识上帝。

上帝与苦难
对受苦的人来说,上帝不是从天上给他们安慰,而是安静地参与在受苦者之中。对受苦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有没有人了解他的痛苦、认同他的处境、与 他一起呐喊出心中的抗议。上帝没有应许信他的人会一帆风顺,却应许「与他们同在」,这种「同在」就是最大的安慰了;每个人都需要安慰与鼓励,上帝 永远是扮演这角色。
上帝并没有叫我们一定要解释苦难的原因,其实他自己也不常解释苦难存在的原因;上帝只要我们与哀哭的人同哀哭,与喜乐的人同喜乐,要记得与受 苦的人同在,因为我们的爱白白得来,也要白白地分享给别人。解释受苦的原因未必能安慰受苦者,惟有认同、体会、接纳才能使悲伤的人得着安慰!

四、基督教苦难观与现代人
苦难是各种宗教和哲学都无法逃避的主题,各种信仰也力图解释苦难、给一个说法。但是,苦难也是个几近「无解」的问题,尤其是「无辜受苦」的情 况;在这个残忍的事实面前,一切解释恐怕都显得苍白无力。而即使「勾消」了上帝,人的苦难仍然得不到说明,也丝毫得不到减轻。天主教神学家汉斯. 昆公正地指出:「无神论哲学和虚无主义者(如尼采)所提倡的『人自己承担 自己的命运——包括苦难的命运』,结果是使人自己成为人类无边苦难的被告。」
但是,因为苦难的存在而拒斥上帝,这种拒斥在基督教信仰这位受难的基督面前就完全无效了;因为十字架上的上帝自己就是一位受苦的上帝。其它信 仰对苦难的说明,如佛教「自我解脱」的主张,是「可思议」(credible)的,而基督信仰里面则是完全不可思议的景观:上帝主动受苦。
上帝是超验的、绝对自在和绝对无辜的,但他在十字架上无辜地承受着此世的受苦和折磨,以至最终被钉死。十字架上的受难牺牲是神性的上帝的显现 ,是基督信仰的基本体认。上帝降临十字架是受苦,表明上帝最痛心于人的受苦,并以自己的挚爱来分担人的受苦。上帝的受苦是主动的,这种主动的受苦 与挚爱的行为是合一的,上帝的挚爱表达为上帝的「分担痛苦」——分担人的 受苦,用神学语言讲,就是上帝与人的受苦和死亡认同。
只有圣经中的上帝、耶稣基督的上帝才受苦。只有圣经中的上帝才使人在无意义的苦难和死亡中,在苦难以至灭亡和失败中找到某种意义,这意义即: 最终的胜利不会是苦难、不幸和死亡,而是爱、正义和和平。耶稣基督的上帝是作为生存难友、与人并肩而立的上帝,与受苦的人休戚与共的上帝,是一位 同情的、与人患难与共的上帝,他在未来将改变一切,把人从罪恶、苦难和死 亡中解救出来,把人类引向终极正义、彻底的和平和永生的上帝。
受苦只能在耶稣的受难和受死中获得某种意义。这意义即:即使在黑暗中 ,在悲伤、痛苦和不幸中,受苦者也能遇见以遣出自己的独生子耶稣为人受过 惨死来爱人类和关怀人类的上帝,从而,无论什么苦难和不幸都不能扼杀上帝在耶稣的受难中启示给我们的拯救之爱和希望。

五、结语
「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约翰福音 16:33)这是耶稣在上十字架的前夕,对他的门徒劝慰的话。如今,同样的 话语仍旧安慰着无数倚靠上帝度过信心煎熬的灵魂;然而,无论这样的安慰对他们而言是多么的真实或有着何等诸般不可思议的奇妙,多数的人仍旧是难以 理解、也难以经历这样的「特权」。这两个群体该如何面对共同的苦难问题呢 ?我想,我个人只能期待基督徒们真实活出「上帝参与其中」的示范,将这样的得力秘诀藉以这样沉默但有力的生活参与分享出去,感染整个世界。


佛教苦难观

人生本相的体察
世界上的一切宗教,都是对人生忧患和现实苦难的回应,都力图通过对忧患和苦难原因的究极,通过对人生和社会本象的把握,来为被焦虑所煎熬的众生指点迷津,提供一条通往极乐世界的途径。而其中佛教对现实苦难的反应龙为敏感,对人生忧患的体味尤为深切,因而佛教智慧所蕴含的对现实社会和人生的超越,最初就是由苦而体察到人生和社会的本相,即苦海无边。

据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做迦毗罗卫国王子的时候,本来是无忧无虑,充满欢乐的。有一天他出城游玩,看见农夫在烈日烤灼下耕地,满身泥污,汗流浃背,辛苦万分。而耕牛更惨,勒着绳套,拖着耕犁,本来已很吃力,农夫的鞭子偏还不断往它身上抽打,便它皮破血流。犁头划过之处,许多虫仔被翻出土面,引来天上飞鸟啄食。看着这一幕生存斗争的悲剧,释迦牟尼心中产生了疑惑,这就是所谓的生活吗?又有一天,释迦牟尼出王宫,看到一个老年人,牙齿脱落,头发斑疏,皮肤枯黑,四肢无力,行走艰难,便问驾车的人这是怎么回事。驾车人告诉他,这是人老的状态;.凡人都要走到这一步的。释趣牟尼心瞩;我将来也要老吗?心中便觉得闷闷不乐。时隔不久,释迦牟尼又遇见一个病人,羸弱枯瘦,辗转呻吟,痛苦不堪。更让他触目惊心的是,他见到二支送葬的队伍,抬着死尸,人们散发捶胸,悲咽号叫,这一情景使他非常不安,难道这就是人生的归宿?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和内心的震撼,释迦牟尼食不甘味,寝不安眠,开始苦苦思素人生的意义和摆脱苦难的出路。他离家出走,放弃富贵荣华的生活去追寻人生幸福的真理,但几年过去后仍一无所获。后来,他坐在一棵菩提树下,一连七天七夜,凝神聚思,终于豁然醒悟:人生犹如一个无边无际的苦海,苦海无边;苦就是人生的真实本相。

对人生具体苦相的划分,佛家有三苦、困苦、八苦之说,最通常的挺法是八苦,即生苦、老苦、痛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苦就是人生的真实本相。

生苦:是指人出生和生存和痛苦。人的出生,要不得经历十月住胎,胎儿居住在窄小的胎盘内,犹如关在黑暗的地狱里,饱受挤压之苦,胎儿位处肠脏膀胱边,深受脓血屎屎熏蒸之苦;婴儿初生之际,肌肤幼嫩,寒风触身,犹如刀刮、长大之后,人的贫富贵贱,强弱美丑,种种不同的社会环境条件主主观条件,都可以使人产生生存的痛苦。老老苦,人至老年,"头白齿落,五官失灵",神智昏暗,肌肉萎缩,四肢乏力,生命不长,死亡将至,实在令人痛苦。

痛苦:佛教所指的病分身病和心病两种。身病是因为“四大不调”而引起的,如"地大"不调,身体僵硬沉重;"水大"不调,身体虚浮肿胖,"火大"不调,人遍体蒸热高烧;"风大"不调,浑身性燥不安;人的身体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会受到病痛困扰,心病则是因为受到生活中的各种逼迫而产生的焦虑烦恼和各种忧思悲伤,也使人心力交瘁,痛苦不堪。

死苦:死是人生最大时痛苦,人的生命无常,寿尽终有一死,"但更痛苦的是,人还会因各种意外事故而夭折,如因"疾病缠身而死,因遭水火刀兵之害而死,因心灵极度痛苦而死。任何人都不能逃避死。

怨憎会苦: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喜难乃至憎恶、仇恨的人,都想离这些人远远的,永远不要见到。但人生偏偏是冤家路窄,不愿意看到的人却往往会遇见。使人内心极不舒服,这就叫怨憎会苦。

爱别离苦:与怨憎会相反约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人,希望常相聚会矿时时亲近,如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但到头来却终不免是离多聚少。甚至祸起非常,造成生离死别的莫大痛苦。

求不得苦:人心充满欲求,充满向往。世人无不迷恋和追求一切美好迷人的东西。但人的企盼总是落空,追求总是失败,愿望总难实现,因而造成莫大的痛苦,欲求愈旺,企盼愈高,求不得的痛苦就愈大。

五取蕴苦,所谓“五蕴”,是指物质现象的色和精神现象的受、想、行、识,佛家认为人就是由此五蕴通过因缘和合而成,而有了五蕴就会产生各种痛苦,所以五取取蕴苦是各种痛苦的总汇。

佛家的八苦之说,可谓集人生苦痛之大成。既有生理之痛,又有心理之苦,既有欲求不能满足的惨遭伤,又有欲避不能的无奈。以此观照人生,则人生不啻为一苦难的历程,人的生命是苦,人的生存也是苦。

毫无疑问,在现实生活中,在人生道路上,我们每下个人又都有过这样那样的痛苦感受,都有过因环境逼迫或希望落空所产生的焦虑与烦恼。但问题在予,我们每一个人又都同时体验过快乐,享受过即使是瞬间的无忧无虑。记得笔者小时候,常与伙伴们玩打仗的游戏,大家分成两拨,捉对厮杀,或防守或进攻,心无旁鹜,全然忘记了生活中的缺失,忘记了功课的压力;忘记了腹中油水的不足,忘记了回家后可能受到大人的责罚,深深沉浸于紧张热烈而文其乐融融的游戏之中。再如念中学时,每当自己所做的作文被老师在课堂上作为范例向全班同学宣读和讲评时,心中也确实曾充满神圣而欢快的感觉。因此,正因为人生也有欢乐,也有辉煌,人们才痴迷于对欢乐和辉煌的追求,才虽身心处于痛苦境祝却仍念念不忘稗执著于双人生幸福的向往与追求。

那么,佛家对人生一切皆苦的说法,是否疑佛家对人生体验的缺失和对欢乐的越遗忘呢?当然不是。人生并非绝对的没有现象意义上的幸福与欢乐,但在佛家看来,那是偶然的、变动不居和虚幻的,芸芸从生之所以找不到解脱痛苦和消除烦恼的最终出路,之所以在一次次人生追求中失败而执迷不悟,就在于没有明自苦才是真实的恒在。因此,佛家讲人生一切皆苦,是对人生从根本所出的价值判断,是从其必然性、真实性意义上来讲的,是为了强调人生所充满的逼迫性。人生的逼迫性是无处不在,无处没有的,绝不会因个人条件或社会环境。历吏时代的改变而消除,这是佛家对人生真谛的哲学颖悟。

既然如此,当我们今天试图从佛教的人生思想中寻求一点于我们有用的人生启迪时,就大可不必去深究佛家对人生是苦的价值判断是否绝对真理,也毋须按图索骥地用佛经所列的种种苦难来指陈我们现实社会中的各种不足。只要我们了解到,佛家所谓苦,乃是指人生所必然遭遇的精神和生理的逼迫性,而这种逼迫性是恒在的,如同本书"浮生多忧"一章中所谈到的,无论是人类整体,还是其中的某一阶层、群体或个人,都追求甚至实现过一个个社会目标或人生目标,但忧虑和烦恼却始终如影随形,无法消除,这便是人生逼迫性无处不在,无时没有的表现,则我们或许便可不致因在社会生活中遭遇困难和挫折而惊慌失措、悲观失望,便可更为坦然从容地去适应自己的人生位置,多做一些实事,少发一点牢骚。如果再进一步,假如我们从佛家对人生本相的体察中受到启迪,做到一开始就不那么理想主义地和充满幻想色彩地者特社:会和人生,看待自己的目标和追求,则我们或许便可不致因理想的失落或环境的逼迫而焦虑迷茫,便可在人生的道路上行走得更为自由和超然。回答者: 糨糊百晓生 - 举人 四级  5-8 21:36查看用户评论(2)>>